人教版教学课件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ppt_第1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ppt_第2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ppt_第3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ppt_第4页
人教版教学课件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讨 论,据你所知,说说植物体与高等动物的区别? 植物结构简单、没有神经系统,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不如动物那么灵敏。那么,植物体能不能对自身的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呢?,第3章 植物的激素调节,问 题 探 讨,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问 题 探 讨,1这体现出向日葵的生长有何特点? 2这种特点有什么适应意义? 3可能是什么刺激了植物生长方向的改变? 4弯向光源生长的是幼嫩部分还是成熟部分?,朝向光源方向生长,可使植株获得更多光照利于光合作用,单侧光,幼嫩部分,第1节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一、向光性: 在单侧光的照射下,植物朝向光源方向生长的现象。 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 阅读课本P46-48,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胚芽鞘 单子叶植物的第 1 片叶胚芽外的鞘状结构,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自变量 (单一变量) 单侧光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直立生长,弯向光源生长,单侧光使胚芽鞘弯向光源生长,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自变量 (单一变量) 有无尖端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弯向光源生长,不生长、不弯曲,向光性与胚芽鞘尖端有关,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自变量 (单一变量) 遮光部位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弯向光源生长,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直立生长,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实验结论,胚芽鞘顶尖产生的刺激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实验结论,胚芽鞘的弯曲生长是因为顶尖产生的刺激在其下部分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温特实验,实验结论,胚芽鞘尖端确实产生某种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并向下运输,植物的向光性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完善温特实验,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尖端,产生生长素,感受光刺激,伸长区,生长素分布不均匀,两侧生长不均匀,向光性弯曲,二生长素的发现过程,1934年,科学家首次分离出生长素,经鉴定是吲哚乙酸(IAA) 继生长素之后,人们又陆续发现了脱落酸、细胞分裂素、乙烯、赤霉素等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练习,(10盐城调研)1914年,匈牙利的科学家拜尔将燕麦胚芽鞘尖端放在去除胚芽鞘尖端的一侧,结果胚芽鞘向对侧弯曲生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可排除受光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该实验证明尖端确实能产生某种物质,该物质是吲哚乙酸 C对照组是没有尖端的胚芽鞘,结果不生长 D该实验证明了生长素在植物体内进行极性运输,练习,(10清华实验中学月考)燕麦胚芽鞘经如下图一所示处理,一段时间后,取其甲、乙两块琼脂,置于已切去尖端的胚芽鞘A、B上,A以单侧光照处理如图二所示。则弯曲程度 AA=B BAB CAB D不一定,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1产生 主要合成部位: 合成原料: 成熟的叶片和根尖虽然也产生生长素,但是数量很少。,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色氨酸,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2运输,三、生长素的产生、运输和分布,3分布 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 如胚芽鞘、芽和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种子和果实等处。,练习,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吲哚乙酸主要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 的蛋白质 B.燕麦胚芽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