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ppt_第1页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ppt_第2页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ppt_第3页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ppt_第4页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十二 章,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方法,01,主要内容(教材P375-382、384-385) GDP的含义 GDP的核算方法(支出法、收入法、增值法) NDP、NI、PI与DPI 名义GDP 、实际GDP和潜在GDP 注:教材十二章中 “失业和物价水平的衡量”部 分与教材十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合并。,研究整个社会的经济活动,首先要定义和计 算总产出或总收入,即进行国民收入核算,核 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是GDP。 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国民收入核算 采用由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统计处编印的 国民经济帐户体系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即SNA体系。 SNA体系的理论基础为西方经济学理论, 始于第一次成功地获得了国民产出计量方法的 西蒙库兹涅茨等经济学家。,人物简介:西蒙库兹涅茨 Simon Smith Kuznets(1901-1985):俄裔美国经济 学家,“美国GNP之父”(有争议),主要研究国民收入 核算、经济周期、经济增长、发展经济学等,1955年 提出倒U型曲线(库兹涅茨曲线),1971年获诺贝尔经济 学奖。 代表著作: 美国零售和批发贸易的周期波动(1925) 国民收入及其构成(1941) 现代经济增长(1966) 人口、资本和增长(1973) 增长、人口和收入分配(1979)等,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GDP) (教材P375) 一、GDP的含义 在某一既定时期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生产 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的市场价值。 这一定义含有以下几方面意思: (1) GDP是一种市场价值。 (2) GDP是最终产品的价值,一般不计算 中间产品价值,以避免重复计算。 当中间产品已经生产出来但尚未制造成最终产品时, 中间产品价值计入GDP。,(3)GDP既包括有形物品的价值,也包括 劳务(服务)的价值。 (4)GDP是一定时期内(往往为一年或一 个季度)所生产而不是所销售的最终产品的价 值。 (5)GDP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最终产品价 值,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流量:某一段时期内的数量。(如:GDP) 存量:某一时点上的数量。(如:资本),(6)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内生产的 最终产品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 国民生产总值(GNP):在某一既定时期内 由一国永久性居民生产的所有最终物品与劳务 的市场价值。 GNP是一个国民概念。 GNP=GDP+本国公民在国外生产的最终产 品的价值总和-外国公民在本国生产的最终产品 的价值总和,二、 GDP的核算方法 1.支出法 通过核算在一定时期内整个社会购买最终物 品与劳务的总支出来计算GDP。 总支出可以划分为以下四类: 消费(C):居民消费支出总额,包括购买 耐用消费品,非耐用消费品和劳务的支出。 投资():私人国内投资支出总额,主要 包括企业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和存货投资支出, 以及居民购买新住房的支出。,为什么厂房设备等资本物品也是最终产品,而不 属于中间产品呢?因为资本物品和中间产品有重大 区别,中间产品用于生产最终产品时,其价值一次 性地全部转移到最终产品中;而资本物品在生产别 的产品过程中只是部分地被消耗掉,在一定时期内 其价值只有一少部分(折旧)转移到别的产品中。 存货是处于生产过程中和待出售的产品的存量, 包括原材料、在制品和企业暂时持有的待售成品。 存货投资是企业的存货价值的增加或减少,等于期 (年)末存货价值减去期(年)初存货价值,可能 为正,也可能为负。,政府购买(G):各级政府购买物品和劳务 的支出总额。 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社会保障支出、失业救 济金和退伍军人津帖等)不包括在内。 净出口(NX=X-M):物品和劳务的出口 价值(X)减去物品和劳务的进口价值(M)。 出口是对本国物品和劳务的购买,记入GDP;进口 是本国对外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的购买,不记入GDP。由于C、中都包含一部分本国从国外进口的 物品和劳务,因此在计算GDP时要把进口减去。,把以上四类支出加总,用支出法计算GDP 的公式可写成: GDP=C+ 总支出即是总需求,故: AD=C+,表-1:2012年美国GDP和需求的构成 (资料来源:美国商务部),. 收入法 又称要素支付法或成本法,是从收 入的角度来计算GDP,即把生产过程中各种生 产要素所得到的收入加总,然后,在此基础上加 以调整来计算GDP 。 用收入法核算GDP 包括以下项目: (1)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 工资指雇主付给员工的全部报酬,包括工资收入者必 须交纳且已被扣除的所得税,社会保险税。 利息指人们给企业提供货币资金所得的利息收入如银 行存款利息、企业债券利息等,不包括政府公债利息和 消费信贷利息。 租金指出租土地等租赁收入及专利、版权等的收入。,(2)公司税前利润 包括股息(分配给股票持有者的红利),公司所得 税和未分配利润。 (3)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不受人雇佣的独立生产者的劳动收入和资本(包括 土地)收入。 (4)企业转移支付(企业向社会的捐赠等) 和间接税 企业间接税指可以转嫁给消费者的销售税等,它包 含在产品价格中,但归政府所有。,(5)资本折旧 指固定资本消耗的补偿。 按收入法计算GDP 的公式为: GDP=工资+(企业支付的)利息+租金+利润 +非公司企业主收入+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 +折旧+统计误差 用支出法和收入法计算的GDP 应该是相等 的,因为GDP同时表示总收入(卖者得到的总 价值)和总支出(买者支付的总价值)。,3. 增值法 ,又称生产法或部门法 从生产的角度,把一定时期内各部门所生产的全部 物品和劳务的价值总和减去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中间 产品的价值总和,来计算GDP 。例如下表所示:,初步核算,2013年全年GDP568845亿元, 比上年增长7.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6957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增加值 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 262204亿元,增长8.3%。第一产业增加值 占GDP的比重为10.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 重为43.9%,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6.1% ,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初步核算,2014年全年GDP636463亿元, 比上年增长7.4%。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 58332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 271392亿元,增长7.3%;第三产业增加值 306739亿元,增长8.1%。第一产业增加值 占GDP的比重为9.2%,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 为42.6%,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2%。 (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第二节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教材P380) 一.国内生产净值() =- 折旧 二. 国民收入 (N) 指一国生产要素在一定时期内提供服务所获得 的报酬的总和,即工资、(企业支付的)利息、 租金、利润和非公司企业主收入。 =-(企业转移支付和)间接税(+政府补贴),三.个人收入() P=-公司所得税-未分配利润-社会保 险税+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对个人支付的利 息+企业对个人的转移支付) 四.个人可支配收入(DP) DP=-个人所得税(和非税支付) =个人消费支出+个人储蓄,中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 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 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比2010年翻一番。 (资料来源: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 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图-1 中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与GDP增速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13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311元 ,比上年增长10.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 增长8.1%。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6 955 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7%,增速比上年 下降2.6个百分点,比GDP增速低0.7个百分 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8 896元,扣除价格 因素实际增长9.3%,增速比上年下降1.4个百 分点,高于GDP增速1.6个百分点。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2014年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167元,比上年增长10.1%,扣除价格因素 ,实际增长8.0%。按常住地分,城镇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28844元,比上年增长9.0%,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6.8% 。农村居民人 均可支配收入10489元,比上年增长11.2% ,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2%。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第三节 名义GDP 、实际GDP和潜在GDP(P385) 名义GDP:按现期(当年)价格核算的GDP。 实际GDP:按基期(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或 基年)价格核算的GDP。 GDP折算指数:又称GDP缩减指数或GDP平 减指数,是用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率衡量 物价水平变动的指标。 实际GDP=名义GDP/GDP折算指数,潜在GDP:在保持价格相对稳定的情况下, 一国经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出,有时也称为充 分就业时的GDP。 GDP缺口 =(实际GDP -潜在GDP)/潜在GDP100%,第四节、国民收入核算体系简评 改革开放前,我国采用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为物质产品平衡体系,即MPS体系(理论基础 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再生产理论),计算 社会总产值(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产值)和国民 收入。83年试行GDP这一统计指标, 85年开 始正式使用GDP指标,1986年开始采用SNA 体系。目前中国GDP核算主要基于中国国民 经济核算体系(2002)(2013年后有所修订)。,SNA体系中的GDP是一个较好的衡量国民经 济活动的重要指标,但它用仍不能完全反映一 个国家国民的福利水平,例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