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厦门地区几个岩土问题的认知陈追田中机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方圆地基基础有限公司1问题改革开放近三十年,厦门地区岩土工程技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工程勘察水平也有长足进步,尤其是2000年实行施工图审查制度以来,工程勘察质量明显提高。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在厦门地区,最基本的岩、土、水性质认知还相当不够,甚至存在错误认识,如果处理不当,将影响到岩土工程与地基基础设计、施工。仅从工程地质基本理论和工程实践中常规方法来与大家共同探讨以下问题: 坡洪积物、冲洪积物、海陆交互相软土-粒度成分为粗粒土,而主要性质表现为细粒土。花岗岩风化残积物-用什么思路评价这种特殊性岩土较合适;岩土参数建议值是否应该考虑岩土工程性质与深度的关系。 2粗粒土表现细粒土性质21基本情况主要地层:山体坡脚区域的坡洪积物;沟谷地带的冲洪积物;海湾地带滨海相、海陆交互相的软土。特殊的沉积环境:地貌特点、非单一物源、短距离搬运、水动力条件不稳定的。粒度成分:粗粒组分(0.075mm)质量累积含量大于50%,按现行规范分类为粗粒土。上述三类土体粒度总体由粗至细,分类多以砂为主。基本特征:主要表现细粒土性质,如明显塑性、韧性、干强度;具明显粘聚内、较低渗透性。评价误区:盲目地按粗粒土或细粒土工作方法、手段评价均不能反映实际。它实质是一种混合土。22基本知识回顾土是由固相、液相、气相组成的三相分散系。固相成分即土粒构成土的骨架主体,土的工程性质主要取决于土粒大小。这是因为: 土颗粒大小不同,土的比表面不同(单位体积或单位质量土颗粒所具有的表面积),表面能不同,导致土颗粒与水、气相互作用程度不同。 土是经岩石风化、搬运、沉积的产物,在这过程中,土颗粒由粗变细,矿物成分也发生变化,颗粒大小与矿物成分有较好对应关系。漂石与块石、卵石与碎石、砾石与角砾粒组由岩屑组成;砂粒绝大数都是单个原生矿物。原生矿物是母岩物理风化的产物,主要为石英,其次为长石与云母、角闪石、磁铁矿等;粉粒主要由石英和少量次生矿物难溶盐(方解石、白云石)组成;粘粒主要由次生矿物组成,而粘土矿物所占比例最大。一般而言,岩屑与原生矿物化学性质稳定,多呈单粒结构,具有强抗水性,无亲水性或弱。而次生矿物多呈胶态或准胶态,具有很高表面能和很强亲水性等,它们含量很小的变化也可能引起土工程性质明显差异。土颗粒不同粒组表现出不同特征,见表1。不同粒组的一般特征比较 表1粒组粒径(mm)一般特征漂石或块石、卵石或碎石颗粒20透水性很大;无粘性;无毛细作用圆砾或角砾颗粒202透水性大;无粘性;毛细水上升高度很小(不超过粒径大小)砂粒20.075易透水;无粘性;无塑性;干燥时松散;毛细水上升高度不大(小于1m)粉粒0.0750.005透水性较弱;湿时稍有粘性(毛细水),干燥时松散,饱和时易流动;无塑性和遇水膨胀性;毛细水上升高度大;湿时振动有析水(液化)现象粘粒0.005几乎不透水;湿时有粘性、可塑性,遇水膨胀大,干时收缩显著;毛细水上升高度大,但速度缓慢显然有以下基本规律:颗粒越细,与水作用越强烈。而表现在力学性质上,强度逐渐变小,抗变形能力变差。理想粗粒土的性质取决于:颗粒大小、颗粒形状与表面特征、级配、矿物成分,风化状态、密实度。而与土中水关系不大(但不是没关系)。理想细粒土性质:一定与土中水有密切联系。自然界中土体往往是由多个粒组土颗粒构成,尤其如厦门地区第四系土体特殊地质环境(如:地貌单元的多元;土体从物源区经剥蚀,搬运到堆积区距离较短;沉积环境动荡、成因类型交互等),更是形成了粗、细颗粒混杂的混合物。23粒组体积含量土体表现什么性质取决于是哪个粒组在起关键作用。土体主要表现粗粒土性质是由于粗粒组成分起到了骨架作用;土体主要表现细粒土性质是细粒组成分,尤其是粘粒与土中水、气的作用的结果,粗粒组成分未起到骨架作用。骨架是指粗粒组(大于0.075mm部分)的作用,其作用分析是颗粒从粗到细顺序开始的,这与土分类原则一致。根据土质学原理,可以推导出某粒组在土体中的体积含量:Ni=PiG/Gi(1+e) (1)式中:Ni土体中某粒组的体积含量(%);Pi土体中某粒组的质量含量(%);Gi土体中某粒组的颗粒平均比重;G土体的颗粒平均比重;e土体的孔隙比。应当注意,颗粒比重取决于矿物成分,它一般变化于2.6-2.8间,从岩屑、原生矿物、次生矿物顺序,其数值自小到大的变化。土体颗粒越细,比重越大。显然,上式中GiG。对于理想等直径球体,根据堆积试验得到的正常孔隙率约为50%,而理论上球体呈正方体排列的孔隙率为47.6%,即理想等直径球体形成骨架的最小体积含量约为堆积体总体积的一半。自然界土体颗粒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相对等直径球体而言,土体中粗粒组达到骨架作用的体积含量不是定值,它将随着颗粒形状、级配特征等等因素在一个范围内变化。工程实践中,我们可以将某粒组体积含量作为评价是否形成骨架初步依据,因为无论自然界土体如何复杂,对于来自同物源、相同地质单元、相同成因的土体其物质组成(包括机械成分、矿物成分、土中水、气等)是有自身规律的。如前所述,细粒颗粒,尤其粘粒和土中水、气相互作用相比粗粒颗粒要强烈得多,粘粒含量较小的变化及矿物类型差异也将导致土体性质很大不同。混合土不会简单地表现粗粒土或细粒土性质,它往往兼而有之。而且,土的性质不是静态的,它会随土体外部环境影响,产生变化。24含水量计算问题对所有工程技术人员来讲,含水量概念不是问题。对颗粒成分为粗粒土,却表现细粒土性质的混合土含水量而言,我们绝大多数工程师存在误区。细粒土天然含水量、液限含水量、塑限含水量、缩限含水量是重要的特性指标,它的变化影响着土的工程性质。对于含有较多大于0.5mm颗粒的混合土,用目前方法测定的天然含水量、液限含水量、塑限含水量、缩限含水量直接评价土的稠度状态(软硬程度)、承载力等是不合适的。当粗粒组(砂颗粒)不能起骨架时,细粒土性质主要由粘粒和水的作用表现出来。除特殊科学试验外,工程实践中还不能用粘粒部分测定液限含水量、塑限含水量、缩限含水量。工程实践中,土的天然含水量是用全土测定的,它包含了颗粒直径大于0.5mm和小于0.5mm的所有粒组。而液限含水量、塑限含水量、缩限含水量等测定的是颗粒直径小于0.5mm的土,如果有大于0.5mm的颗粒,在试验前要剔除。也就是说,是用颗粒直径小于0.5mm的部分土的液限含水量、塑限含水量、缩限含水量来代表或评价全土。显然,天然含水量与之不谐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因为直径大于0.5mm的颗粒表面吸着水水量很少且量很稳定,我们可以估算颗粒直径小于0.5mm的部分土含水量,。可以参照国标(GB50021-2001)花岗岩残积土细粒部分含水量方法。wf=(w-wA0.01Pi)/(1-0.01Pi) (2)ILf=(wf-wp)/Ip (3) 式中:wf粒径小于0.5mm颗粒部分土的含水量(%); w全土天然含水量(%); wA粒径大于0.5mm的砂颗粒吸着水含水量(%); Pi粒径大于0.5mm的砂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 wp土的塑限含水量(%); IP土的塑性指数(%); ILf粒径小于0.5mm颗粒部分土的液性指数。25实例分析实例一:泥质粉砂(该例取自于某花岗岩类分布地区,由于资料完整、对厦门地区有参考价值,故引用) 现场特征:冲洪积成因,距海岸约500m,埋深19m,上覆中密细砂,下伏密实细砂。循环水钻进土柱不易冲散,取土器或标贯器中芯样呈柱形,手掰不散而弯曲,手捻有砂感但出镜面,湿土有粘手感觉,表现明显塑性。 室内试验:52个样品进行基本试验,成果见表2,表现一定塑性,为低塑性土。19个样品粒度分析,成果见表3,不均匀系数约为90,曲率系数为8.4,粒度构成极不均匀。 室内试验基本指标 表2指标W(%)r(kN/m3)GSr(%)eWL(%)Ip(%)ILa(MPa-1)Es(Mpa)范围值15.721.319.921.32.692.7283940.470.6718.225.36.612.90.330.720.080.266.518.3平均值18.320.52.70890.5622.410.10.590.1612.4粒度成分统计表 表3 粒组(mm)10.50.50.250.250.10.10.0750.0750.050.050.010.010.0050.005质量含量(%)平均值13.712.637.52.85.110.23.514.8范围值57.375.124.942.7平均值66.633.4原位试验:(1)标准贯入试验:击数7.4击,反映土体具有较小内摩擦角。若按细粒土评价,由粘性土经验关系,承载力估算值150230kPa。若按砂土评价,它是松散状态,承载力小于100kPa,但与较小孔隙比不匹配。(2)静力触探试验:摩阻比约为n=3,反映中低塑性细粒土特点,锥尖阻力qc=1.4MPa(估算比贯入阻力Ps=1.7MPa),說明土体具有较小内摩擦角,反映细粒土特征。由粘性土经验关系,承载力估算值150230kPa。(3)旁压试验:(pfp0)=300kPa (注:临塑压力pf、初始压力p0),即承载力估算为300kPa,尽管试验数据偏少,也初步说明承载力并不象标贯试验成果按砂土反映承载力那么低。依据原始土工试验成果,按粉质粘土或粉土估算承载力为220340kPa。但不能忽视高含量砂颗粒造成土体结构易于扰动的影响,即孔隙比试验值小于试验值(表3孔隙比明显偏小),以及高含量砂颗粒对含水量影响,承载力估算偏高。若综合考虑这一因素,承载力乘0.7-0.8折减系数,则承载力值与标贯试验、静探试验成果按细粒土估算承载力一致。综合分析:按省标(DBJ13-84-2006)分类,它定名为泥质粉砂。但绝不能简单地按砂土评价该土体。若以粉砂论:松散状、极低承载力、较高压缩性,并且有液化可能,与现场特征及大多试验反映情况相左。从宏观沉积环境分析,上下透水性好的砂层,给土体固结提供了良好排水通道,况且上下砂层现已具有较高密实度,该土体即使是砂,也应是固结很好、密实度高的,而非松散状态。将其划分为粘性土、粉土,用原位测试方法评价承载力和变形特征等比较恰当。为什么按规范应该划分为砂而未体现砂土性质呢?因为砂粒组颗粒并未起骨架作用,它悬浮于由细粒土与孔隙中水、气组成的基质中,自然表现出细粒土性质了。该土体砂粒组体积含量可能估算:粗粒组质量最大含量Piman=75.1%,土体孔隙比最小值emin=0.47, Gi=2.67,G=2.70,经式(1)计算,砂粒组最大体积含量为51.7%;砂粒组质量平均含量Pi=66.6%,土体孔隙比平均值e=0.56,Gi=2.67,G=2.70,经式(1)计算,砂粒组平均体积含量为43.2%。如果考虑砂粒影响,土体易于扰动,土工试验孔隙比偏小,则实际估算值更小。实例二:泥质中砂厦门某高层建筑公寓,位于江头附近,设两层地下室,深约9m。场地内花岗岩残积土之上分布有冲洪积成因的粘土和砂土。砂土顶面埋深6.38.5m,黄海标高-4.34-2.02m,厚度0.81.9m。砂呈浅灰黄色,现场观察芯样颗粒粒度分选不好,明显含粘粒且不均匀,表现较明显塑性。7个样品按粒度成分定名有:含泥粗砂、含泥中砂、泥质中砂、泥质粉砂等,反映很动荡的沉积环境。粒度分布见表4。粒度成分统计表 表4粒组(mm)20220.50.50.250250.0750075质量含量(%)范围值0.616.311.838.412.232.97.234.522.440.9平均值7.825.021.715.729.870.229.8按省标(DBJ13-84-2006)定名为泥质中砂。该砂层具有明显内聚力和低渗透性。室内试验结果:直接快剪强度C=23kPa、=26.7,固结快剪强度C=25kPa、=28.2;综合抽水试验和室内试验渗透系数为0.8m/d。标贯试验击数N范围值9.619.5击,平均值为14击,静力触探比贯入阻力Ps范围值2.416.5MPa,平均值3.7MPa,从数值离散程度也反映土质均匀性差。从上述原位试验指标分析,无论按粗粒土,还是按细粒土评价,它都是一种承载力较高,压缩性中等的土体。工程勘察对该层进行了合理评价,尤其正确认识砂土表现出的粘性土性质,如:较高内聚力、低渗透性。该砂层位于基坑下部,基坑支护设计采纳了这些参数,取消了原本设置降水井想法,支护桩(采用直径600mm沉管桩)仅加一道锚杆,充分发挥土体自立能力,取得了成功,获得四川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由于实例一对该类土性质评价已很详细,此例不再重复。下面分析土体随竖向荷载变化,其压缩性质变化与粗粒组骨架作用的可能关系。土体未受荷加压前,由式(1)估算砂粒组平均体积含量49.3%,砂粒组处在骨架作用临界状态,砂颗粒之间的接触有点(单粒结构)连接,也有粘粒(粘粒集合体)粘结。在室内单向压缩试验中较好地反映了这种状态。图1是该砂层与上覆粘土层相同压力段压缩模量的比较。图1:压缩模量Es随压力P变化曲线图1中,在压力小于200kPa时,两层土的压缩模量相差不多,砂层压缩模量略高于粘土层,反映低压力时该砂层固结(或压密)过程表现粘性土特征,而部分砂粒直接接触又使压缩变形小于粘性土;在压力大于200kPa后,砂层与粘土层压缩模量差值显著增大,分析认为,砂粒已起骨架作用,外荷作用下,砂粒间滑动,趋于紧密,土的压缩性主要是砂粒性质体现。经式(1)估算在压力200kPa400kPa时砂粒组平均体积含量为50.9%51.4%。这一现象会给我们许多启发,例如:该砂层与粘土层同时作为地基时,当基底附加压力较小时(如小于200 kPa),两者压缩变形接近,基础沉降均匀,随着基底附加压力增加,砂层压缩变形将明显小于粘土层,基础会有不均匀沉降问题;该砂层作为基坑边坡介质时,土方开挖是逐渐卸荷过程,此时它的变形表现粘性土性质。实例三:淤泥混砂在厦门地区海岸带附近,尤其是海湾地带,普遍分布有淤泥混砂地层,它是一种滨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物,颗粒组成上由陆源砂粒与海相淤泥混杂一起。按工程分类应为砂土,但力学性质上往往更多表现为淤泥软土。厦门某大厦场地位于湖滨南路与湖明路交口处,设计两层地下室。原始地貌属海湾潮间带,地面浅部分布一层厚约2m的淤泥混砂层,构成基坑坡体最薄弱部位。土体呈灰灰黑色,软塑流塑状,有明显砂感。室内试验基本指标见表5,粒度成分统计见表6。室内试验基本指标 表5指标W(%)r(kN/m3)eWLIpILa(MPa-1)Es(MPa)C(kPa)()范围值28.134.617.818.50.861.0330.834.410.613.10.721.030.430.692.934.356.2915.70.52.8平均值30.818.10.9532.411.70.870.593.3610.971.63注:剪切强度为三轴不排水不固结剪切强度粒度成分统计表 表6粒组(mm)20220.50.50.250.250.0750.075质量含量(%)9.021.717.17.644.655.444.6从粒度成分分析:属粗粒土中的泥质粉砂。从室内试验基本指标分析:压缩性与强度指标反映高压缩、低强度淤泥软土特征;物理指标反映为低塑性土;含水量、液性指数、孔隙比偏小,重度偏大,与典型淤泥软土相应指标有差异。在该层中做了12个双桥探头静力触探试验,表现为试验曲线平缓、贯入阻力极低的淤泥软土特征。比贯入阻力(Ps)范围值:0.41.2MPa,平均值:0.64MPa,标准值:0.51MPa。以静力触探试验成果估算承载力fak=6085kPa。该类土按港口系统定名为淤泥混砂比较合适。岩土工程评价中应注意以下三点:第一:不能简单地按含水率估算承载力。纯净淤泥是静水或缓慢流水环境沉积物,固相颗粒细小,以粘粒为主,没有砂粒或极少,含有机质,孔隙比很大。尤其有机质的存在,影响着土的性质,它比粘土矿物具更强的胶体特性和更强的亲水性。淤泥或淤泥质土含水率与承载力有良好相关性。一般工程勘察在没有原位测试(如静力触探、十字板剪切)情况下,由含水率估算承载力基本能满足要求。淤泥混砂中的砂颗粒无亲水性或弱亲水性,一般情况下,它的存在对该类土的力学性质影响不大,其淤泥混砂中的淤泥成分在起决定作用。但砂颗粒的存在增加了固相质量,使得含水率、重度偏大,孔隙比偏小(相对纯净淤泥而言)。如果简单地用这些物理指标评价其力学性质是偏不安全的。如承载力估算:含水率w=30.8%,按DBJ13-07-2006经验估计则承载力fak=103kPa。由式(2)、(3)估算该土体中淤泥含水量、液性指数分别为:Wf=42.2%、ILf=1.84。由此按DBJ13-07-2006经验估计承载力fak=76kPa,与由静力触探指标估算值(6085kPa)相一致。稠度状态为流塑也与其力学性质(如:很低的不排水强度)相协调。该工程项目综合确定承载力为80kPa。交通部第一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在1985年对海岸带混合土工程地质特性进行过研究,他们将淤泥与砂按不同比例进行配制,试验发现,当混合土含水量相同时,随着含砂量增加,土的抗剪强度减小。好象这一结论与我们已有认识相背,其实,用式(2)、(3)分析就不难理解:砂粒吸着水含水量很小且基本为定值,当全土含水量相同时,砂颗粒含量越高,相对淤泥部分含水量越大,淤泥部分液性指数越小,当然会有强度越小的结果。第二:不能简单地用式(1)估算的粗粒组体积含量来评价骨架作用。式(1)估算砂粒体积含量为28.6%,它肯定未起骨架作用,淤泥混砂表现淤泥力学性质是可以理解的。但即使砂粒含量较高,也很难表现砂土性质,这是由砂颗粒间淤泥的结构及有机质决定的。淤泥一般为絮状结构,它具有孔隙直径很小、孔隙度很大、水容度很大的特点,且土中水结合水占较大比重。有机质比粘土矿物有更强的胶体特性和亲水性,相对而言,对土性质影响更大。有机质影响土粒结合水膜厚度剧烈变化,土的含水量(饱和度)的差异,直接影响淤泥强度就是例证。一般在粘性土中含量达到5%、在砂土中含量达到3%,就开始显著影响土的性质。砂粒组沉积是靠重力作用,为单粒结构;细粒组尤其是粘土粒沉积时为胶态或准胶态,凝聚成絮状结构的团聚体;两种组分混合沉积时,砂粒间难以相互接触,即使砂粒间很少的淤泥质,也会在土的力学性质中起主导作用。第三:不能忽视淤泥混砂中气体在海陆交互相沉积的这种混合土,由于陆源物质,更容易含有机质。有机质分解作用,使土中含有较多气体,尤其是有毒、可燃气体,如CO2、H2O和甲烷等。注意两点:气体封闭地孔隙中,土体长期不能压密,增大土的压缩性;二是地基基础施工时可能影响人员健康和施工安全。26几点建议重视以下工作:调查了解区域地质条件,恢复原始区域地貌、微观地貌单元,准确推测土体形成环境;关注粒度分析;适当进行探井取样;关注原位测试工作: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有条件建议进行能反映土的应力应变关系的载荷试验、旁压试验等。3花岗岩风化残积物评价中的几个问题31粒度分布对于花岗岩散体状强风化岩、全风化岩、残积土,有一个无法回避的事实,目前常规工程勘察手段无法取得理想的不扰动样品,这就使得用室内试验方法测求的岩土工程性质指参数偏离实际,如:强度、变形、渗透等重要参数。岩土工程界很重视原位试验方法解决这个问题,不容置疑,这是好思路。任何原位试验评价方法都必须与载荷试验建立关系,厦门地区理想的深层载荷试验还是有限的,而且受设备能力限制及风化残积物特点影响,较深岩土体还无法试验。我们可以找出多种客观理由说明难以取得不扰动样,如:花岗岩特有结构(花岗结构)和成分(石英、长石、云母等)造成其风化残积物含有大量不亲水或亲水弱的巨粒组、粗粒组颗粒,而次生矿物又多为相对亲水弱的高岭石、次生sio2为主(相对蒙脱石、伊利石而言),物质亲水性弱,粒间作用力小,自然容易扰动。也正是花岗岩风化残积物性质主要依赖于其颗粒组成的特点,我们要重视它的粒度分布的研究。或许通过对粒度分布特征的研究,结合其原位试验工作,会提高对它的认识。业已证明,花岗岩风化残积物粒度分布特点与工程性质有很好相关性:原福建省、深圳市相关规范花岗岩残积土承载力承载力表中反映了土颗粒大小对承载力的影响(相同标准贯入试验击数,砾质粘性土、砂质粘性土、粘性土承载力依次减小);原地质矿产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研究所等对闽南地区花岗岩风化残积物研究(闽南三角地区环境地质研究1990年),也证明这一点;其它资料等,如:张喜珠,“超重型动力触探试验在强风化岩层勘察中的运用”,见中国勘察与岩土工程2004年第2期;如作者搜集厦门地区相关资料分析,也说明这一点(“厦门地区花岗岩残积土工程性质初探”,见林树枝主编建筑地基基础工程实践2003年;“花岗岩风化残积物粒度分维特征分析”,见岩土工程技术2005年第3期)。用什么方法来全面表述它的粒度分布特点呢?传统描述土粒度分布特征由多个参数联合表达:界限粒径(d60)、平均粒径(d50)、中间粒径(d30)、有效粒径(D10)、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等。这些参数缺少一个也不能全面描述土的颗粒构成。显然很麻烦。花岗岩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化学风化、生物风化,物理风化使岩体破碎解体,而后者使岩屑进一步细化,并发生化学成分、矿物成分改变,但总趋势是随风化程度加剧,颗粒由粗变细。对花岗岩风化残积物粒度分布进行分析发现,可以引入“粒度分维”概念研究它。粒度分维来自于非线性科学的分形几何学,它已应用于很多岩土工程问题,它不神秘,应用很简单。以粒径作横坐标,以小于某粒径的颗粒质量占总质量的百分比为纵坐标,在双对数坐标下绘制各点,如果各点为一直线或多线段,则说明颗粒分布具有分形结构,计算直线段斜率,即粒度指数(庞仁久),粒度分维数D由下式计算:D=3- (4)经实例分析发现,花岗岩风化残积物具有分形结构(见图2)。 图2:粒度分布曲线粒度分维与其它描述粒度分布的参数具有相关性(见图3)。0.0010.010.11102.42.52.62.72.82.9Dd/mmd60d50d30d10指数 (d60)指数 (d50)指数 (d30)指数 (d10)图3:粒度分维D与d60、d50、d30、d10关系可以由粒度分维一个参数就能描述全土的粒度分布特征曲线:M=A d3-D (5)式中:M小于某粒径颗粒的质量含量百分比,%; A粒径小于1mm时的质量含量百分比,%,在双对数坐标下可直接量测; d颗粒粒径,mm。经统计,湖里区某场地花岗岩风化残积物颗粒小于2mm部分土粒度分布方程为:M=(75.5D-129.1)d3-D (6)(d2mm,d500.075mm,2.610D2.838)用闽南三角地区环境地质研究中粒度资料经统计,颗粒小于mm部分土粒度分布方程为:M=(74.3D-122.7)d3-D (7)(d5mm,d500.075mm,2.492D2.847)两方程相吻合,这不是偶然。湖里区某场地研究表明,随着风化程度加剧,粒度分维越来越大(见表7)。湖里区某场地花岗岩风化残积物粒度分维值表 表7岩土层D范围值D平均值统计个数残积层2.6572.8382.72127全、强风化层2.5302.6522.6127以上事实说明,粒度分维值能够较好描述花岗岩风化残积物粒度分布,它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应注意,以上分析都是建立在统计意义上。由于土工试验方法、试验人员水平差异及土质不均匀影响,可能结果上会有出入,甚至错误。32岩土工程特性指标与深度关系实践中发现,花岗岩风化残积物的岩土工程特性指标往往与深度有相关性,(如图4)。这是岩土体随深度自深至浅风化程度加深的客观反映。然而,对于这一重要现象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在这里仅列举两个问题。图1 标贯深度与标贯击数0.005.0010.0015.0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吉林省榆树市红星乡头号小学2025年四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济南市高新区学卷B2025届数学五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答案
- 西藏自治区左贡县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二次周练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天津城建大学《几何量公差与检测》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晋中市太谷县2025届数学四下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家庭常见疾病的自我诊治与合理用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中职语文《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 揭西县2025年五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常州市新北区奔牛初级中学2025年协作体初三暑假联考物理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济宁市鱼台县2025届中考化学试题模拟试卷(8)化学试题含解析
- 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 说课稿-2024-2025学年高一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 即时通讯系统建设方案
- 2025年中国人保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土石方施工合同协议书
- 《nike的品牌发展史》课件
- 胎盘植入课件讲义版
- 口腔门诊接待流程
- 2025年上半年下半年中国南水北调集团东线限公司招聘工作人员拟聘人员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2025年江苏盐城东方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药店零售医疗器械规章制度
- 【MOOC】《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大学MOOC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