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发展议会课程架构与学校整体课程规画.ppt_第1页
课程发展议会课程架构与学校整体课程规画.ppt_第2页
课程发展议会课程架构与学校整体课程规画.ppt_第3页
课程发展议会课程架构与学校整体课程规画.ppt_第4页
课程发展议会课程架构与学校整体课程规画.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課程發展議會課程架構與學校整體課程規畫,2012/13 新任小學課程統籌主任培訓課程 甲部課程領導與管理槪論系列,教育局課程發展處 幼稚園及小學組 高級課程發展主任 施淑娟女士 2012年9月27日,1,從個案反思問題,中文科功課設計 各科的功課設計 每天每班功課量的調節配合 整體家課政策的優化 黙書及評估政策 幼小銜接 課程的均衡規畫 教學信念,辦學理念的體現,2,Where are you? Where do you want to go? How are you going to get there? How do you know if youve got there? Who and What can help? Fink, L.D. (2003). Creating significant learning experienc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to designing college course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s.,你會怎樣入手?,3,反思與行動,引導相關同事先讀文件 與相關科組老師商談,以了解實況 制訂即時回應的建議措施 與相關科組整體檢視相關政策以提交修訂建議 適時徵求副校長及校長意見 制訂施行新政的方案 與相關科組適時再檢視,4,參考文件,基礎教育課程指引2002 第8冊 8.4 家課的頻次與數量 家課質比量更重要,給予學生適量的家課,更能啟發他們,並使他們樂意去做 家課的數量,不應令學生感到身心勞累,或作為懲罰 初小學生每日書寫練習的家課不應超過30分鐘 高小學生則不應多於60分鐘 應鼓勵學生善用空餘時間來閱讀 校本家課政策文件 ?,5,參考文件,基礎教育課程指引2002 8.5.1 指導 教師不應因學生欠交家課而馬上懲罰他們,應要了解背後的原因 教師應幫助學生克服困難,以完成家課 學校可訂定支援計畫,以幫助不同需要的學生,如同儕互助計畫或在放學後安排家課輔導 教師應有愛心及盡責,鼓勵學生完成家課,6,參考文件,基礎教育課程指引2002 8.6 制訂整體的學校家課政策 家課設計應能培養學生閱讀習慣 初小早期應盡量指派簡單的家課 必須考慮學生在課餘也要參與其他重要的活動 校方應定期檢視家課政策,以配合學生及課程發展的需要 學校應就家課的質量、類型及均衡性,與各科教師作評鑑,並考慮家長的意見,7,小學課程統籌主任的職責,協助校長/副校長領導學校的整體課程規畫 協助校長策畫並統籌評估政策和推行評估工作 領導教師或專責人員改善學與教策略 推廣專業交流文化 負責適量的教學工作(約相等於校內教師平均教擔的50%),以試各項策,從而進一步推課程發展,8,小學課程統籌主任的角色,9,統籌學校整體課程發展的課程領袖 政策 專業顧問 教練 先驅 解碼者 規畫者 監察者 中間人/說客/聯絡員,學校規畫課程時, 需要考慮哪些原則?,10,學習宗旨、基要的學習經歷、學習領域、共通能力、關鍵項目、上課日、課時、學與教、評估,學校整體課程規畫的原則(一),(1) 採納基礎教育課程指引的建議,11,學校整體課程規畫的原則(二),配合學校和學生的需要,例:學校關注項目、學生能力,建基於學校的優勢,例:教師的強項、學校的環境、家校關係,循序漸進(進度適切、按部就班),例:選定適切的切入點,(2) 以中央課程架構為基礎作校本調適,12,例:涵蓋各學習領域及照顧各領域的連貫性、 照顧不同學習階段的銜接,學校整體課程規畫的原則(三),均衡發展,因應現況調整目標及策略,靈活運用學與教策略,例:有效運用評估資料,例:探究式學習,13,基礎教育課程指引 各盡所能發揮所長,全書共十一冊: 課程改革概覽反思優勢、發揮所長 學校整體課程規畫貫徹學習宗旨及學校課程發展短期目標 從四個關鍵項目學會學習 有效的學與教策略實踐求進 學校評估政策評估實施方式的轉變 全方位學習切身體驗、豐富學習 優質的學與教資源與學校圖書館發展促進有效的學習 有效益的家課鞏固學習、加強理解、建構知識 各教育階段的銜接協助學生適應轉變 專業發展及校本課程發展持續及加強改革的動力 多方參與為教育下一代的合作夥伴,14,基礎教育課程指引 各盡所能發揮所長,作為學校整體課程規畫的依據 檢視學校現有的優勢,發展校本課程 檢視學校課程的實施策略,並因應課程目標與進展情況作出修訂 作為校本課程檢討的依據,怎樣運用?,15,校曆表編訂原則:足夠的上學日數,全日制學校每學年 190日,半日制學校每學年 209日,16,上學日數的計算方法,日 數,詳情:.hk/index.aspx?nodeID=4683&langno=2,17,合理的學習領域課時比例,你學校會如何優化運用上學時間?,18,可供彈性處理的時間用於:,增加額外的共同閱讀時間 周會或班主任課推行跨學習領域的價值教育 提供各學習領域或跨學習領域的輔導或增潤課程 拓展其他學習經歷,例如社會服務、聯課活動和體藝活動,以配合全方位學習,成長課? 專題研習周?,19,縱向規畫,課程規畫的兩個度向,橫向規畫,20,學科內統整 常識科,在現實生活裏,學生的學習經歷超越了知識的範圍。透過跨學習領域的學習,讓學生從多角度觀察事物,並協助他們把來自不同學習領域/學科的知識融會貫通,把所學應用在日常生活上。,學習領域間的連繫,資料來源:九龍婦女福利會李炳紀念學校,你會如何強化學習領域間的連貫性?,21,示例:二年級小玩意,資料來源:九龍婦女福利會李炳紀念學校,22,課程銜接的關注點,課程目標及內容的銜接 教學策略的銜接 家課及評估的模式 教師和學生的期望 學校生活適應措施/學習支援 教師的專業交流和協作,協助不同背景和學習需要的學生, 建立正面的自我形象, 促使他們能在新的環境積極學習。,課程的縱向規畫,學生升小一/升中一後會遇到什麼問題?,23,學員分享:校本例子,幼小銜接 中小銜接 參考文件: 幼小銜接多面睇小冊子 中小學課程銜接單張,24,幼稚園、小學課程銜接,了解幼兒教育的學習模式,關注孩子的成長需要 以兒童為中心 透過感官學習 從做中學 從遊戲中學習 沒有清晰的學科界限,並已習慣主題式的學習方法 課堂學習環境溫馨和富趣味性,與老師關係密切 採取適當的措施調適課程,以配合幼兒教育的學習模式,25,幼稚園、小學課程銜接,26,中、小學課程銜接,27,中、小學課程銜接,28,常識科與高中通識教育科,29,你的學校在規畫課程時,會採取甚麼步驟和運用了哪些策略?,建立願景參考課程改革的七個學習宗旨、學校的 辦學宗旨及校本需要,通過與校長、副校長、科主任及教師等協商,達成共識,制定學校發展目標。,2. 分析現況透過SWOT及KISS,排列關注事項優次, 並確定恆常和發展項目,兩方面須平衡發展。,3. 訂定學校整體課程的策略性規畫,30,規畫圖表,訂定學校整體課程的 策略性規畫,31,關注事項、課程規畫及科組連繫,學校發展計畫目標(關注事項) 周年校務計畫目標 學校整體課程目標 (課程發展組計畫) 學習領域/科目課程目標 (科組計畫),協調一致!,32,2009-2012 學校三年發展計畫,擬定發展計畫示例,*發展計畫宜訂定推行步驟,並提出實施的策略和相關的全校性 協調措施。,33,2009-2010 學校周年發展計畫,1. 關注事項:提升學與教效能,擬定發展計畫示例,*預期目標、成功準則與評估方式是否互相配合?,34,2009-2010 課程組周年計畫,1. 關注事項:提升學與教效能,擬定科組計畫示例,*有否針對目標訂定具體方案?,35,2009-2010 中文科周年計畫,1. 關注事項:提升學與教效能,擬定科組計畫示例,*評估方法及數據能否回饋課程規畫及學與教成效?,36,請與身邊的同工交換閱讀 學校周年發展計畫,這份學校周年發展計畫有沒有具備以下要素? 發展計畫能否訂定推行步驟,並提出實施策略和相關的全校性協調措施? 預期目標、成功準則與評估方法能否互相配合 能否針對目標訂定具體方案? 評估方法及數據能否回饋課程規畫及學與教?,37,討論問題: 良好的學校整體課程規畫應具備的主要特質?,38,香港學校表現指標 (2008),39,學校如何調適學習內容和訂定學與教策略,以照顧學生的學習需要?,(7) 在學校整體課程照顧學習差異及推動電子學習: 2012年11月1日,反思問題:,40,學校如何有策略地落實評估政策? 學校能否掌握促進學習評估的概念?能否有效運用不同的學習評估方式評鑑學生的知識、技能和態度方面的表現?,(8) 促進學習的評估原則與實務:2012年11月8日 在中國語文教育及數學教育學習領域課程發展促進學習的 評估課業:2012年11月15日 (10) 在英國語文教育學習領域及常識科課程發展促進學習的評 估課業:2012年11月22日,反思問題:,41,學校評估政策評估實施方式的轉變,從傳統到新評估文化,學校需要更有效地運用評估,為教師和學生創造空間,確保能具體地量度學生已進行的學習外,更需要運用評估促進學習。,側重以紙筆形式的測驗/考試 評估內容局限於知識層面 以教師評估為主 以分數/等級顯示結果,只讓學生知道對錯 強調單一標準答案 評估結果主要為編班之用 學生傾向互相比較分數 學生被動學習,減少測考的頻次,引入多元化的評估模式 全面評估學生的表現 包括家長估評、學生自評、同儕互評 提供具體有效的回饋 鼓勵開放式的題目,接納合理的答案 分析評估結果,回饋學與教 幫助學生學習和改善 強調學生的反思,成為主動的學習者,42,反思問題: 各學習領域如何透過溝通和合作,推動校本課程的實施?,良好的學校整體課程規畫應具備的主要特質 ?,以單元式的系統組織各科各級各課程 校本課程及其他學習經歷的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