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省省 新新港港码码头头工工程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二 六 年 十 二 月 目 录 1 1 概概 述述 1 1 1.1 县域概况.1 1.2 编制主要依据.2 1.3 主要结论.3 1.4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6 2 2 港口现状及问题港口现状及问题 7 7 2.1 地理位置.7 2.2 河湖概况.7 2.3 交通概况.8 2.4 经济腹地.8 2.5 拟建港口码头集疏运概况.10 2.6 港口现状及主要问题.10 3 3 吞吐量发展预测及建设规模吞吐量发展预测及建设规模 1212 3.1 预测对象、依据及年限.12 3.2县新港吞吐量预测12 3.3 建设规模的确定.19 3.4 设计船型.19 4 4 港址选择和自然条件港址选择和自然条件 2020 4.1 港址选择.20 4.2 自然条件.21 4.3 河势分析.27 5 5 装卸工艺装卸工艺 2828 5.1 概述28 5.2 主要技术参数28 5.3 装卸工艺32 6 6 总平面布置总平面布置 3838 6.1 码头总平面布置原则38 6.2 陆域布置38 6.3 码头前沿高程40 6.4 码头有关尺度的确定41 6.5 待泊锚地42 6.6 配备港作车船42 7 7 水工建筑物水工建筑物 4343 7.1 设计规模及条件43 7.2 水工建筑物设计43 8 8 配套工程配套工程 4646 8.1 供配电、照明系统46 8.2 给排水、消防50 8.3 生产、生活辅助建筑物52 8.4 通信52 8.5 道路、堆场53 8.6 进港道路53 9 9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 5454 9.1 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54 9.2 港区可能出现的生态变化55 9.3 设计采用的环境标准56 9.4 控制污染和生态变化的初步方案56 9.5 环境保护评价58 1010 节能与劳动安全节能与劳动安全 5959 10.1 节能59 10.2 劳动安全卫生60 1111 外部协作条件外部协作条件 6464 1212 施工条件施工条件 6565 12.1 施工条件及特点65 12.2 主要施工方法66 12.3 施工组织66 12.4 施工进度安排67 1313 组织管理与人员编制组织管理与人员编制 6868 13.1 组织管理框架68 13.2 人员编制.68 1414 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 6969 14.1 投资估算.69 14.2 国民经济评价.69 14.3 财务评价.73 14.4 综合评价.83 1515 招招 标标 8484 15.1 招标基本情况84 15.2 招标初步方案84 附件:附件:1、专家评审意见; 2、附图。 1 1 1 概概 述述 1.1 县域概况县域概况 ,秦代置县,建县前为淮夷之地。地处北纬 32433313,东经 1181111854。现位于淮河中下游,洪泽湖南岸,省西北部, 市西南端。东与金湖县、安徽省天长市相邻,南、西与安徽省来安县、明光市交 界,北与洪泽、泗洪两县接壤。总面积 2483.7km2。有耕地 113 万亩,山地 64 万 亩,宜林地 33 万亩,宜牧草山 25 万亩,水域 96 万亩。淮河流经境内,北部滨临 洪泽湖,有低山、丘岗、平原、河湖圩区等多种地貌。境内东部平原良田,中部 山区丘陵,西部湖滩水面。辖 14 镇 5 乡,总人口 74 万人。 ,西连安徽,东临京杭大运河,北靠洪泽湖,南接。距120 多 km,境内有宁徐(徐州) 、宁淮()两条高速公路及宁连 (连云港)一级公路。到、扬州、等大中城市均在一小时左右。 距离龙潭港等港口 140km,距离连云港港口 160km。水路有淮河穿境而过。距 明光火车站 60km。现在的,距只有 1 个多小时的车程,宁淮高速公路建 成通车后,只需 45 分钟,已融入“一小时经济圈” 。是省都市圈的 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文化悠久。境内有古遗址、古墓葬近百处,出土的当今世界最早的 慧星运行图和战国时代的陈璋圆壶,堪称稀世珍宝。宋代四大家苏东坡、黄庭坚、 米芾、蔡元长的手迹和不朽诗篇集于一处,有待开发的古泗洲城已沉睡水下 300 多年,可与意大利庞贝古城相媲美,世界罕见。人居环境甚佳。全县森林覆 盖率 21.2%,城区绿化率 76.6%,城区是省唯一的山水兼备县城,山在城中立, 水在城边绕,有“淮上明珠”之美称。 资源非常丰富。在矿产资源方面,凹凸棒粘土储量高达 5 亿吨,占全国 2 总储量的 70%,为国内唯一具有开采价值的蕴藏地;石灰石、玄武岩总储量 173 亿 吨,为省、扬州地带唯一矿区;初步探明的石油储量占省的三分之 一。在旅游方面,境内可供开发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遗存多达 66 处, 其中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 4 处,国家森林公园 2 处,省级风景名胜区 2 处。有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明代第一陵明祖陵、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黄花塘新四军军 部旧址、第一山摩崖石刻、秦汉东阳城遗址,有国家级第一山森林公园、省级铁 山寺自然保护区、省级第一山风景名胜区等。农产品资源丰富,盛产龙虾, “中国 龙虾节”享誉大江南北。劳动力资源充足。 根据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在未来五年的发 展重点和政策取向上,要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加快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 设。在航道建设方面,集中力量建设水系沟通、干支直达、区域成网的海江河联 运的水运体系。 “十一五”期间,整治内河航道 650 多公里,船闸 10 座,形成以 京杭运河和苏南干线航道网为主体的高等级航道体系。 清水坝河位于县城南郊,盱城镇和古桑乡交界处,入口和淮河相连,末 端位于石牛山脚下,盱明公路横跨引河,城东大沟从中部汇入引河。航道周围自 然资源丰富,凹凸棒粘土储量居全国首位,石灰石为唯一矿产区,矿水资源 极为丰富。县交通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按照社会经济发展规划的要求,加 强交通工程建设,拆除部分现状码头,建设一个现代化程度较高的综合性新港区。 2006 年 12 月 11 日,省港口管理局在组织召开了港港区新 港码头工程岸线利用合理性评估会。与会专家认真审议了本报告,认为工程选址 符合有关规划,岸线利用基本可行,港口平面布置基本合理,建设新港码头 工程是十分必要的。同时提出补充有关资料,优化总平面布置,采用先进的装卸 工艺等意见(专家评审意见附后) ,本报告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3 1.2 编制主要依据编制主要依据 1.2.11.2.1 有关文件、资料有关文件、资料 1、县交通局委托市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的“省县 新港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合同书” ; 2、 省县新港码头工程平面图 (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勘察院, 2006.3) ; 3、 县淮河码头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交通 勘察设计研究院,2006.3) ; 4、 市航道网规划研究 (省交通规划设计院,2005.12) ; 5、 市“十一五”航道发展规划 (市航道管理处,2005.8) 。 1.2.21.2.2 主要规范标准主要规范标准 1.内河航运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办法 (88)交计字第 500 号) ; 2.河港工程设计规范 (gb50192-93) ; 3.港口工程荷载规范 (jtj215-98) ; 4.水运工程抗震设计规范 (jtj22598) ; 5.港口及航道护岸工程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300-2000) ; 6.重力式码头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290-98) ; 7.港口道路、堆场铺面设计与施工规范 (jtj296-96) ; 8.港口工程地基规范 (jtj250-98) ; 9.港口工程环境保护设计规范 (jtj231-94) ; 10 内河通航标准 (gb50139-2004) ; 11.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4 1.3 主要结论主要结论 1.3.11.3.1 建设的必要性建设的必要性 1 1、建设省县新港码头工程是改变目前港口落后现状,适应淮河及清、建设省县新港码头工程是改变目前港口落后现状,适应淮河及清 水坝河航道升级的需要。水坝河航道升级的需要。 县目前没有按标准建设的港口,只有沿淮河、清水坝河两岸工矿企业设 置的小码头,多兴建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码头结构简陋,机械设备陈旧,大 部分在自然岸坡上作业,劳动条件差,装卸工人劳动强度大,事故多;码头布置 零乱,数量多,吨级小,多为 200 吨级以下泊位停靠,不能形成规模经营,效益 较差;码头分属多家单位和个人,管理体制混乱,管理难度较大,有的码头占用 主航道待港装卸,不但影响了航道的正常航运,而且污染了水质。根据市 “十一五”航道发展规划和市航道网规划研究 , “十一五”期间,淮河 出海航道洪泽湖南线苏北灌溉总渠的航道等级提高到级,清水坝河的航道等 级由级提高到级,设计通行能力将大大提高,船型将由目前的 300 吨级左右 提高到 500800 级,沿线的小码头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因此,为适应清水坝河 航道的升级,迫切需要建设一座大型综合性港口。 2 2、建设省县新港码头工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发、建设省县新港码头工程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区域经济发 展的需要。展的需要。 素为鱼米之乡,农副产品充裕粮食以稻谷、小麦为主,油料以油菜、花 生、芝麻为主,另有高蛋白豆类、高油玉米等 10 多个特色优良品种。林畜及水产 品十分丰富,名、特、优居多。矿建材资源丰富。已形成酿酒、建材、化工、 机械、粮油加工等 10 大工业门类 90 多种产品。其中 40 多种工业产品获国优、部 优、省优称号。近年来,及其邻近地区房地产、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较多,投资很大,对块石、石子等矿产资源需求旺盛。因此,需建设较大规 模的综合性港口来满足经济建设高速、稳定发展的要求。建设县新港工程同 时可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改善投资环境,提高城市品位,从而为招商引资创造 5 良好的外部条件之一。 3 3、建设省县新港码头工程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城市化进、建设省县新港码头工程是实施城市总体规划,加快推进城市化进 程的需要。程的需要。 港口码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交通基础设施,将给县域经济发展带来 很大的促进作用。近年来,根据县城区改造和城市发展规划的要求,沿淮河 已经建成了淮河风光带,是旅游观光及全县人民休闲娱乐重要去处。清水坝河两 岸小码头众多,据城区较近,根据有关规划需要拆除小码头,规划建设一个现代 化的综合性码头。清水坝河附近小码头的拆除必将影响到全县经济发展和贸易往 来,势必会给港务处的生产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有必要按照规划要求建设一 个机械化程度较高的新港码头,配备与吞吐量相适应的机械化装卸设备以及 货场、仓库等,满足港务处近期货物吞吐量增长的需要,增加港口自身经济 效益和社会效益,为全县经济发展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1.3.21.3.2 建设的可行性建设的可行性 县新港码头拟建在清水坝河与城东大沟交汇处下游约 200m 处,港口紧挨 盱明公路(即 331 省道) ,交通便利,石料基地遍布后方,货源充足。拟建港址位 于盱城镇西南部,入口和淮河相连,符合城区总体规划。该段清水坝河基本顺直, 水面宽在 50m 左右,港口及引航道经整治后即可满足航道内船舶航行及码头前船 舶停泊要求,不影响清水坝引水渠的使用。港区陆域宽阔,便于港口的布局,港 址基本具备“三通一平”条件,所选港址条件十分优越。 1.3.31.3.3 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 建设规模:县新港码头为多用途综合性的港口码头,近期以装卸矿建材 为主,年设计吞吐量 400 万吨,其中散货 316 万吨,件杂货等 84 万吨。泊位共 13 个,其中 500 吨级泊位 11 个,300 吨级泊位 2 个。 建设内容:水域开挖、码头、护岸、陆域形成、港内道路堆场、装卸设备、 进港道路、给排水、供电、消防、通信、环保、生产和辅助生产建筑物等。 6 装卸工艺:煤炭卸船采用吊机配皮带机方案;件杂货等装卸船采用固定式吊 机作业,水平运输采用平板车进行水平运输方案;矿建材装船采用装载机配皮带 机作业。 总平面布置:码头占用岸线长 656m,陆域面积 9.96 万 m2;码头前沿水域宽约 100300m,水域面积 8.86 万 m2。港内混凝土道路及前方作业带 2.10 万 m2,堆场 6.87 万 m2,仓库 0.69 万 m2,生产和生活辅助建筑物 0.33 万 m2。 码头结构:设计考虑两个方案,即重力式浆砌石结构和钢筋砼扶壁式结构方 案,推荐采用重力式浆砌石结构方案。 1.3.41.3.4 经济评价经济评价 工程总投资为 7489.98 万元。国民经济内部收益率为 17.6%,经济净现值为 6688 万元(i8%) ;所得税后财务内部收益率为 16.4%,财务净现值为 7455 万元, 投资回收期为 7.5 年。本工程国民经济效益和财务效益均较好。 1.4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推荐方案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 1-1。 表 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编号项 目单位经济指标 1 吞吐量万吨 400 2 作业线数条 13 矿建材 270 3 设计船时 效率件杂货 吨/小时 40 4 泊位数个 13 5 码头占用岸线长度米 656 6 设计年通过能力万吨 555 7 泊位利用率(平均) %72.0 8 最大堆存期天 13 9 储存量万吨 30 10 堆场面积平方米 68700 11 前方作业带及港区道路平方米 21000 7 12 港区定员人 60 13 陆域面积平方米 99600 14 水域面积平方米 88618 15 绿化面积平方米 7000 8 2 2 港口现状及问题港口现状及问题 2.1 地理位置地理位置 县位于淮河流域中下游,西北部,洪泽湖南岸,面积 2483km2,是全国 生态建设示范县。总人口 73.8 万人,其中县城常住人口 17 万人。人口密度为 298 人/km2,人均土地面积为省最多。 县新港码头位于县城南郊,在清水坝河末端右岸,距淮河入口处约 3.1km。盱明路横跨引河,城东大沟从中部汇入引河。是县总体规划中确定的 建港港区。 2.2 河湖概况河湖概况 淮河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全长 1000km,流域面积 19 万 km2。其中洪泽湖以 上长 830km,流域面积 15.8 万 km2。 该河经安徽省五河县浮山北抵市西境,呈“牛轭”形绕道泗洪县双沟镇 西侧,复折向南流至县花园嘴东,其下成散流状于城北,再流经龟山西 麓注入洪泽湖。我市境内河段长约 67km,宽约 4001300m,河底高程 96m。由 于淮河入湖口处河宽水缓以及洪泽湖水位顶托,沙洲发育,形成大量滩地。 洪泽湖位于淮河中下游结合部,是承泄淮河上中游 15.8 万 km2来水的巨型平 原水库,是著名的“悬湖” 。多年平均入湖洪量为 330.4 亿 m3,多年平均出湖洪量 为 342 亿 m3,设计洪水位 16.0m,校核洪水位 17.0m,分别受三河闸、高良涧进水 闸、二河闸及二河新泄洪闸控制。当洪泽湖达汛限水位 12.5m(不破圩)时,湖区 水域面积为 1575.5km2,库容为 22.31 亿 m3,当湖平均水位 16.0m(破圩)时,总 库容为 123.68 亿 m3(摘自省防汛防旱手册 ,1999 年) 。 洪泽湖的主要进湖河道有淮河干流、怀洪新河、池河、濉河、汴河、徐洪河 9 等多条河道;主要出湖河道有入江水道、入海水道、苏北灌溉总渠、废黄河及淮 沭河(二河) ,分别入江、入海、入沂。 清水坝河位于淮河进入洪泽湖的入湖口附近,河道对岸是淮河中著名三滩之 一哈滩,下距淮河大桥约 6.2km,距洪泽湖约 25km。 清水坝河开凿于 1968 年,是清水坝灌区的引水渠,也是县港口连接淮河 的通航河道,具有防洪、灌溉、航运三大功能。引河长 3.5km,平底河道,底高程 9.0m,底宽 15m,边坡 1:3。设计流量 15m3/s,清水坝一级电灌站提水能力为 12.6m3/s。 拟建港区附近地面高程约 13.0m,清水坝河堤防高程约为 16.5m,盱明公路路 面高程约 17.0m。清水坝河最高、最低通航水位分别为 15.5m 和 11.5m,河口宽约 50m,通航水深 6.02.5m。 2.3 交通概况交通概况 县交通十分便利,主要干线公路有宁徐、宁淮两条高速公路及宁连一级 公路。距120 多 km,到、扬州、等大中城市均在一小时左右。距离 龙潭港等港口 140km,距离连云港港口 160km。水路有淮河穿境而过。距明光 火车站 60km。 至 2000 年底全县所有乡镇已全部通上黑色路,所有行政村已全部通上砂石路。 全县航道里程约 250km,可通过淮河、洪泽湖与京杭运河、苏北灌溉总渠等高等级 航道联接。 2.4 经济腹地经济腹地 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拥有耕地 170 万亩,山地 64 万亩,水面 63 万亩, 滩涂 62 万亩,林地 32 万亩,牧草地 29 万亩。矿产资源储量较多的有凹凸棒粘土、 石灰石、矿泉水、石油等。其中粘土储量高达 5 亿吨,占全国首位,是目前国内 10 唯一有开采价值的凹凸棒土矿,石灰石矿为市唯一产区,总储量 173 亿吨。 境内还有 1014km2优质矿泉水区。还拥有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全县已查明 的现存树种 234 种;鸟类 51 种;野生中药材多达 600 余种,收购量居全省之冠。 素为鱼米之乡,农副产品充裕,粮食以稻谷、小麦为主,油料以油菜、花生、 芝麻为主,另有高蛋白豆类、高油玉米等 10 多个特色优良品种。林畜及水产品十 分丰富,名、特、优居多。 依靠丰富的资源,形成了酿酒、建材、化工、机械、粮油加工等 10 大工 业门类,生产 90 多种产品,主要有水泥、系列白酒、小磨麻油、香醋、铜芯铝胶 线、凹凸棒粘土等。其中 40 多种工业产品荣获国优、部优、省优称号。是全 国商品粮油基地县,全国商品牛基地县、省林业基地县。全县粮食产量 70 多万吨, 油料 5 万多吨,水产品年产量达 4 万吨。全县第三产业发展迅速,拥有各类市场 50 多个,其中山城市场是苏北最大的农贸市场,获全国文明市场称号。 农业:全县农业总产值 11.3 亿元,全年粮食产量为 67.2 万吨。全县各类专 业户 17508 户,专业村达 166 个,基地乡镇达 14 个,全县蔬菜面积达 12.2 万亩, 林果面积达 36 万亩,牛饲养量 13.1 万头,家禽饲养量达 1396.5 万羽,水产养殖 面积达 19.05 万亩。 工业:全县工业总产值 18.1 亿元(1990 年不变价) ,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 业完成产值 13.4 亿元,实现销售收入 15 亿元,实现利税 6660 万元,全年完成技 改投入 2.2 亿元,全年有 20 个新品投入生产,全县 226 名协会会员跨行业、跨企 业销售地产品 5200 万元。第三产业:全县个体工商户新增 2048 户,私营企业新 增 51 户,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数分别达 12037 户和 247 户,全年个体私营企业 入库税收 1019 万元,全县各类集贸市场已达 57 个,年成交额 6.5 亿元,烟草局 创利税 446.4 万元。 县直接经济腹地除市城区、楚州区、洪泽县外,可延伸到宿迁市、 盐城市、扬州市的宝应、兴化、高邮等地,市的六合区、安徽省的部分县、 11 市。 2.5 拟建港口码头集疏运概况拟建港口码头集疏运概况 拟建港口码头附近主要矿区有:古桑的扬大山、小潭山、雷鼓山和桂五的吴 大山部分石料。前三个矿区在新港码头的西南面,距离在 38km 左右;吴大山矿 区运距在 15km 左右。 拟建码头货运方向:煤炭主要从安徽和徐州水运至码头,由码头吊机卸 船装车运到县城各厂矿企业;黄砂主要从安徽船运到港,由吊机卸船上车运至各 建筑工地。石料主要通过以上四个主要矿区陆路车运到港口码头,大部分通过皮 带输送机装船,极少部分用自卸汽车在码头上直接装船,水运至苏北的徐、淮、 盐、连、宿五市和苏中的扬州、泰州等地。 2.6 港口现状及主要问题港口现状及主要问题 地处淮河下游,为河南、安徽两省船舶通往我省苏南、苏北运河的水上 必经之路,有市水上“南大门”之美称。淮河航道上起洪山头,下至洪泽湖 入口,长约 40km。全县水上通航里程总长超过 245km。境内支流横生,水网密布, 拥有渡口 15 道,登记渡船 23 艘,平均月客流量约 1 万人次。现有登记的农用自 备船舶 104 艘,分布在淮河、管镇、官滩、古桑、铁佛、鲍集等 6 个乡镇。登记 注册的内河专业运输企业 3 家,运输服务企业 6 家。境内作业港口主要分布在淮 河大桥、清水坝、河桥冯港、官滩及三河等处。 清水坝河尾部靠近省道 331,是天然良港。目前共有大小码头 30 余座,近 40 个泊位,占用沿河岸线长约 1.8km,涉及单位和个人 30 余家。陆域面积 8500m2, 货场 5500m2,总吞吐量约 236 万吨。其中:进口煤炭 18 万吨,进口黄砂约 60 万 吨;出口石料约 148 万吨,其它货物约 10 万吨。大部分为散货,只有少量的进口 袋装化肥。 12 目前,县没有按标准建设的现代化港口,只有沿淮河两岸工矿企业设置 的码头,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一是缺乏全面科学的规划设计,布局混乱、零散, 不合理,严重影响市容市貌;二是码头违规建设,结构简陋,机械设备陈旧,劳 动条件差,装卸工人劳动强度大,事故多,安全生产存在一定隐患;三是现有码 头都是的小码头,数量多、吨级小,只能适应 200 吨以下泊位靠港,不能形成规 模经营,效益较差;四是码头分属多家单位和个人,管理体制混乱,管理难度较 大,有的码头占用主航道待港装卸,不但影响了航道的正常航运,而且污染了水 质。因此,为适应新的经济形势,迫切需要建设一座大型综合性港区。 新港码头位置详见“省新港码头工程位置示意图” 。 13 3 3 吞吐量发展预测及建设规模吞吐量发展预测及建设规模 3.1 预测对象、依据及年限预测对象、依据及年限 3.1.13.1.1 预测对象预测对象 本报告依据有关基础数据和预测方法,对拟建的县新港码头规划水平年的 吞吐量进行科学合理的预测,以满足县国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3.1.23.1.2 预测依据预测依据 1、 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2006.1; 2、 新港规划 ,县交通局,2002.12; 3、 县统计年鉴 ,2001 年2005 年; 4、 县土地志 ,2001.10; 5、 新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2001.3; 6、 新港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 ,2001.12; 7、 县矿产资源及矿业发展规划 ,1999.6。 3.1.33.1.3 预测年限预测年限 选取 2005 年为基准年,2010 年为规划水平年。 3.2县新港吞吐量预测县新港吞吐量预测 3.2.13.2.1 预测分析预测分析 根据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 “十五”期间, 14 县主要经济指标保持快速增长势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递增 15.5%;对外交通 大格局已经形成;2010 年,地区生产总值比“十五”末翻一番,达 136 亿元以上, 年均递增 14.9%。 港口的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评价港口发展状况的一个重要 指标是港口的吞吐量,而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经济指标如国内生产总值、工农业 生产总值等,与港口吞吐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 县 20002005 年新港辖区范围水运吞吐量统计见表 3-1,地区生产总值 统计见表 3-2,新港范围近几年港口吞吐量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时间序列曲线见图 3-1,近几年港口吞吐量地区生产总值关系曲线见图 3-2。 表 3-1 新港辖区范围近几年水运吞吐量统计表新港辖区范围近几年水运吞吐量统计表 年份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 吞吐量 (万吨) 116135165190215236 表 3-2 县近几年地区生产总值统计表县近几年地区生产总值统计表 年份 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10 地区生产 总值(亿元) 30.8134.8739.8944.7253.6263.27136.00 分析图 3-1 和图 3-2,可以看出 20002005 年县地区生产总值和新港吞 吐量增速平稳,地区生产总值增速与新港吞吐量增速基本一致,说明地区生产总 值与新港吞吐量之间关系比较密切,存在内在联系。 15 0 50 100 150 200 250 19992000200120022003200420052006 年份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历年吞吐量(万 吨) 图 3-1 县近几年地区生产总值、新港吞吐量趋势图县近几年地区生产总值、新港吞吐量趋势图 110 130 150 170 190 210 230 3035404550556065 盱眙县地区生产总值(亿元) 新港吞吐量(万吨) 图 3-2 县地区生产总值新港吞吐量关系图县地区生产总值新港吞吐量关系图 16 3.2.23.2.2 预测方法选定预测方法选定 港口吞吐量预测方法目前常用的有时间序列预测法、回归分析预测法和弹性系 数法等,其中时间序列预测法又分为直线预测模型、指数曲线预测模型和指数平 滑预测模型。每种预测法都有其特点和适用范围,在具体应用时应加以选择。 由于港口吞吐量时间序列曲线呈现二次曲线趋势,因此选择布朗二次多项式 (三次)指数平滑法、成长曲线模型和弹性系数法进行吞吐量预测。应用弹性理 论的基本方法,来考察港口吞吐量与经济发展指标之间的弹性系数,依据国民经 济发展规划来分析预测港口吞吐量。结合实际情况,经专家、业主对预测值分析、 评价,确定出较合理、可行的预测结果。 1 1、布朗二次多项式(三次)指数平滑法、布朗二次多项式(三次)指数平滑法 由于时间序列(如港口吞吐量指标)要受到经济发展、进出口贸易政策等因素的 影响,指数平滑法认为,数据的重要性按时间上的近远成非线性递减,近期数据 影响价值大,权数也大;远期数据影响价值小,权数也小。根据平滑次数的不同, 有一次、二次、三次和高次平滑。港口吞吐量时间序列曲线比较呈现二次曲线趋 势时,采用三次指数平滑比较合适。其模型为: 2 2 1 mcmbaf tttmt 1 1 ttt sxs 1 1 ttt sss 1 1 ttt sss tttt sssa 33 ttt t t sssb 3481056 12 2 ttt t t sssc 2 1 2 17 式中: 平滑系数,取 0.3; 历史数据序列 x 在 t 时的观测值; t x 、t 时的一次、二次、三次平滑值; t s t s t s t+m 时的预测值。 mt f 2 2、成长曲线模型、成长曲线模型 该模型反映了时间序列呈现 s 型增长曲线,即初期增长缓慢,接着以较大幅度 增长,随后趋于稳定水平。该方法将时间序列等分为三段,每段包括数据 n 个。 其模型为: t abk t ey n tt tt yy yy b 21 32 lnln lnln 21 2 lnln 1 1 tt n yy bb b a 132 2 231 ln2lnln lnlnln 1 ttt ttt yyy yyy n k 式中:年吞吐量; t y 预测年份的序列号,2010 年取 11。t 3 3、弹性系数法、弹性系数法 弹性系数法是以弹性经济学为理论基础,以各种经济变量为考察对象,利用数 学方法,在各变量之间建立函数关系,研究经济变量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及其变 动规律性,为人们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和制定合理的经济政策提供较精确的理论 依据。又称为发展速度法,是根据运量增长速度与某种影响运量的相关因素的增 长速度比值,确定弹性系数,对未来进行预测。其模型为: n n cyy1 0 18 式中:预测年度港口吞吐量; n y 基准年度港口吞吐量; 0 y 弹性系数; c 经济指标(gdp)预测增速; 规划期年数。 n 3.2.33.2.3 新港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新港吞吐量发展水平预测 1 1、布朗二次多项式(三次)指数平滑法、布朗二次多项式(三次)指数平滑法 根据三次指数平滑计算结果,推算出259.40、42.10、4.78,得 t a t b t c 出 2010 年新港吞吐量预测值427.8 万吨。三次指数平滑计算过程见表 11 f 3-3。 表 3-3 新港吞吐量预测指数平滑表新港吞吐量预测指数平滑表 序号年份 吞吐量 (万吨) 一次平滑 指数预测值 (万吨) 二次平滑 指数预测值 (万吨) 三次平滑 指数预测值 (万吨) 12000116138.7134.4134.9 22001135131.9135.7134.8 32002165132.8134.6135.1 42003190142.5134.0134.9 52004215156.7136.6134.6 62005236174.2142.6135.2 72006192.7152.1137.4 2 2、成长曲线模型、成长曲线模型 将 20002005 年吞吐量实际数据分为三段,每段包含数据 2 个,即2。计n 算成长曲线参数:-1.48、0.83、5.96,得出 2010 年新港吞吐量abk 318.6 万吨。成长曲线计算过程见表 3-4。 11 y 19 表 3-4 成长曲线计算过程表成长曲线计算过程表 序号年份吞吐量 yt(万吨) lnytlnyt 120001164.8 220011354.9 9.7 320021655.1 420031905.2 10.4 520042155.4 620052365.5 10.8 3 3、弹性系数法、弹性系数法 利用弹性系数法计算出相应年份的吞吐量需求弹性系数,取 20002005 年吞 吐量需求弹性系数均值作为 2010 年新港吞吐量需求弹性系数。吞吐量需求弹性系 数见表 3-5。 表 3-5 新港吞吐量需求弹性系数表新港吞吐量需求弹性系数表 年份 地区生产总值 (亿元) 地区生产总值 较上年增长 吞吐量 (万吨) 吞吐量 较上年增长 需求 弹性系数 200030.81116 200134.8713.2%13516.4%1.24 200239.8914.4%16522.2%1.54 200344.7212.1%19015.2%1.25 200453.6219.9%21513.2%0.66 200563.2718.0%2369.8%0.54 根据表 3-5,计算出需求弹性系数均值为 1.05,因此 2010 年运输量需求弹性 系数取 1.05。根据弹性系数法,若县 2010 年地区生产总值较 2005 年增长 115.0%,则县新港 2010 年吞吐量较 2005 年增长 120.5%。已知 2005 年货物运 输量为 158 万吨,预测新港 2010 年港口吞吐量为 520.4 万吨。 根据以上三种方法分析,预测 2010 年县新港的港口吞吐量分别为 427.8 万吨、318.6 万吨、520.4 万吨,确定 2010 年吞吐量为 400 万吨。 20 3.3 建设规模的确定建设规模的确定 根据上述三种方法的计算结果和分析,以 2010 年预测值来确定新港码头 建设规模为 400 万吨。码头以装卸矿建材为主,煤炭等其它材料为辅,拟设 500t 级泊位 11 个,300t 级泊位 2 个,设计年吞吐能力 400 万吨。 根据市港口总体规划 ,清水坝河港区右岸岸线利用长度为 2km,为淮 河岸边到拟定港口码头位置段。但据洪泽湖周边滞洪区建设规划 ,港区上游岸 线位于洪泽湖周边滞洪区范围内,不宜再安排港口建设。今后如需要扩大港口规 模,满足县经济社会远景发展要求,需另选场址进行建设。 3.4 设计船型设计船型 根据市“十一五”航道发展规划 ,在“十一五”期间,计划整治淮河 航道及清水坝河,增强水运能力,使得淮河达到三级航道、清水坝河达到五级航 道标准,确保 500800 吨级船只畅行。 根据淮河航道现状及规划发展要求,本港口拟采用的设计船型以 500 吨级为 主。500 吨级船队的设计船型主要尺度见表 3-6。 表 3-6 设计船型采用表设计船型采用表 序 号 船舶吨级 (t) 拖(推)轮 长宽吃水 (m) 驳 船 长宽吃水 (m) 船 队 长宽吃水 (m) 备 注 1500-42.09.21.81089.21.9gb50139-04 250022.08.01.945.010.81.610910.81.9现 有 330030.08.01.82108.01.9gb50139-04 430025.06.82.5536.38.041.82458.041.8现 有 21 4 4 港址选择和自然条件港址选择和自然条件 4.1 港址选择港址选择 为了发展县域经济需要,充分利用淮河航道及清水坝河航运功能,拟在清水 坝河距淮河入口约 3.1km 处修建县新港码头。拟建码头位于县古桑乡磨 涧村李家岗组境内,清水坝河右(南)岸。该港址符合市港口总体规划要求, 与水利、交通等相关规划没有矛盾,港口具有以下特点: 1 1、工程位置适宜。、工程位置适宜。港址位于县城西南部,距城区中心约 4.5km,港口的 建成有利于城区经济发展。该港紧邻省道 331(即明光二级公路) ,与周 边现有和规划建设的主要公路干道直接沟通,集疏运条件十分优越,运输成本低。 县主导风向为东风、东北风,拟建港区对城区环境、居民生活等方面影响较 小。区域地势较平坦,便于工程施工。 2 2、港区货源充足。、港区货源充足。拟建港口码头附近主要矿区有:古桑的扬大山、小潭山、 雷鼓山和桂五的吴大山部分石料。前三个矿区在新港码头的西南面,距离在 38km 左右;吴大山矿区运距在 15km 左右。是城区、古桑、桂五、水冲港、穆店 等乡镇石料、粘土矿等出口物资的较佳装卸点。 3 3、符合水利规划要求。、符合水利规划要求。码头工程位于洪泽湖周边滞洪区的边缘,对洪泽湖防 洪等工程建设不会产生不利影响,不影响清水坝河河势稳定;该港所在河段较为 顺直,水流平稳,无严重的淤积及冲刷现象,是天然良港;通过开挖港池,有足 够的水域面积、岸线及便利的进港航道,便于船舶的航行、锚泊、系靠、避风、 装卸等作业。 4 4、有利于陆域布置及水电配套。、有利于陆域布置及水电配套。港口陆域面积约 10 万 m2,满足码头、堆场、 辅助建筑物等布置,且不占用耕地,对陆上生态环境影响较小;港区码头迎水面 为清水坝灌区一级站引水渠,港区引供水比较便利;港区南沿省道 331 有城市 10kv 电网,可用电缆引入港口变电所; 综合考虑以上特征,本港符合相关规划要求,地理位置优越,节省投资,对 环境影响小,具有良好的岸线和集疏运条件,是一个较为理想的建港之地。 22 4.2 自然条件自然条件 4.2.14.2.1 水文水文 1 1、水位、水位 县新港位于清水坝河南侧。清水坝河是清水坝灌区的引水渠,长 3.5km, 清水坝灌区通过清水坝一、二、三级站从淮河引水提水灌溉。清水坝灌区一级站 引水渠取水口位于洪山头与高良涧区间,该段淮河航道长 78km,为级航道,最 高通航水位为 15.5m,最低通航水位为 11.5m。码头河底高程约 9m,河口宽为 4144m,通航水深 2.56m。水文观测站位于第一山处,距新港码头约 8km。 由于港址处于淮河中游,属河网地区,进出口大宗货物为砂石料和煤炭,码 头按三类建筑物标准设计,取年最高水位设计频率 5%的水位为设计高水位。码头 设计低水位按现行国家标准内河通航标准 (gb501392004)规定的航道设计 最低通航水位确定。 站 19512005 年实测高水位、低水位资料见表 4-1,经分析,年最高水 位设计频率 5%的水位(即设计高水位)为 15.4m。 根据内河航道与港口水文规范(jtj2142000),级航道最高通航 水位的洪水重现期为 20 年。按照河港工程设计规范有关规定及苏交航1994 7 号文附件 3(2) 省 2 至 4 级航道通航水位表 ,该段航道特征水位值为: 最高通航水位 15.5m;最低通航水位 11.5m。经分析,并参照上述有关资料,确定 新港码头特征水位值如下: 设计高水位为 15.5m;设计低水位为 11.5m;多年平均水位 12.67m;最高通航 水位 15.5m;最低通航水位 11.5m。 23 表 4-1 站历年特征水位表站历年特征水位表 年份最低水位(m)最高水位(m)备注 195110.60 12.68 195210.60 13.43 195310.83 12.87 195411.40 15.75 195511.06 13.46 195611.96 14.49 195711.60 13.95 195811.96 13.87 195910.96 13.82 196012.10 13.51 196111.38 12.98 196211.03 13.39 196312.36 14.56 196412.20 13.81 196511.03 14.30 196610.34 12.96 196710.48 13.26 196810.88 14.54 196911.60 14.33 197011.95 13.48 197112.25 13.84 197211.53 14.30 197311.91 13.54 197411.71 13.77 197511.81 14.90 197611.52 13.26 197711.38 13.28 197810.60 13.30 197910.88 13.93 198012.48 14.40 198111.33 13.48 198211.28 14.86 198311.90 14.42 198412.20 14.57 198512.30 13.67 198611.84 13.88 多年平均水位为 12.67m 24 续表 4-1 站历年特征水位表站历年特征水位表 年份最低水位(m)最高水位(m)备注 198712.43 14.43 198811.22 13.54 198912.45 14.00 199012.20 13.75 199112.33 15.59 199210.96 13.76 199312.65 13.67 199410.95 13.50 199512.10 13.71 199612.35 14.85 199711.27 13.85 199812.5214.84 199910.9213.02 200011.2514.45 200110.6712.87 200212.1014.41 200312.5015.85 200411.8313.88 200511.4715.01 多年平均水位为 12.67m 4.2.24.2.2 气气 象象 县地处亚热带北缘,属湿润气候区,季风影响显著。其主要特点:四季 分明,温度适宜,雨量丰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农业气候资源丰富,对农林 牧副渔各业生产具有许多有利条件。同时,兼有北亚热带和暖温带气候特色,冬 季的寒潮,春秋季的低温连阴雨和夏季的冰雹、暴风、台风等灾害性天气,时有 发生。 据统计,多年平均气温为 14.7,年平均最高气温为 19.8,年平均最低气 温为-10.4。 年平均降雨量为 935.7mm,一日最大降雨量为 233.2mm(1970 年 7 月 27 日) , 多年月平均最大降雨量为 246mm(7 月份) 。 年平均风速 3.3m/s,最大风速 19.4m/s;全年常风向为东风、东南风,次常 25 风向为东北风、东北偏东风、东南偏东风。 最大积雪深度为 23cm,多年平均湿度 75.8%,历年平均雾日 4 天。 4.2.34.2.3 地形、地质地形、地质 参照县新港码头工程地质勘察报告 ,摘要如下: 1、区域地质概况 (1) 地层岩性 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区上部为第四系全新统湖沼积物,岩性以粉质粘土、 淤泥质粉质粘土为主,中部为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物,岩性以粉质粘土为主,下 部为震旦系上统陡山沱组大理石化灰岩和弱变质泥岩。 (2)地质构造 场区在地质构造上属中国东部新华夏系第二隆起带与秦岭纬向构造带重迭复 合形成的苏北凹陷西部边缘,南邻淮阳“山”字型构造东翼反射弧外缘,郯庐断 裂带西距码头区约 45km。近场区断裂构造发育,主要方向为北东、北北东和北西 三种,形成“纵横交错” 、 “北东成条” 、 “北北东分带”和“北西划块”的断块构 造格局, (3)地震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并结合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 (gb18306-2001),拟建码头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 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 0.40s。 2、工程地质条件 (1)工程地质分区 勘察揭露的地层成因较复杂,浅部地层有第四系全新统人工堆积物(q)、第 ml 4 四系全新统湖沼积物(q),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积物(q),底部为震旦系上统陡 lk 4 al 3 山沱组(zz2d)中等风化大理石化灰岩和弱变质泥岩。为了直观地反映场地地质条件, 26 对场地进行了工程地质分区,分区界线根据场地开挖中形成的人工剖面确定,详 见工程地质平面图,各区的工程地质特征详见表 4-2。 表 4-2 工程地质分区及其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 年高空作业车租赁合同
- 供用热力服务合同样本
- 2025年微晶氧化铝陶瓷耐磨材料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建筑设备租赁合同混凝土搅拌未签订》
- 买方回复销售合同标准文本
- 二零二五版正规加盟合同书范例
- 佛塔修建合同标准文本
- 乡村振兴基金合同样本
- 退股协议书二零二五年
- 二零二五版租房门面房合同范例
- 提高施工现场从业人员隐患上报(举报)率 -4:3
- 戏剧常识知识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 断绝父子关系协议书
- 小牛在线2018第四季度营销方案20181106
- 职业院校“金课”建设方案
- 医疗护理员基础理论知识考试试题题库及答案
- JT-T-1051-2016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编制规范
- 山东省济南市槐荫中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艺术中国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 30道计量员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正式版)YST 1694-2024 铅冶炼企业节能诊断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