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现代文阅读答题技巧,赵胜利,阅 读 要 领,理清脉络、层次,正确理解散文的思想内容 领会和分析散文的表现手法 领会和分析散文的语言特点 体会散文的意境,领会散文的主旨,阅 读 步 骤,揣摩题干,有备而读 品读题目,缘文驰想 浏览首句,略知梗概 默读全文,圈点勾画 深思熟虑,精确表达,答题基本知识,阅读 审题 答题,阅 读,注 意 整 体 阅 读,注意培养三种意识 : 1.文体特征意识 2.思路分析意识 3.寻找中心句意识,审 题,题干具有的作用: 暗示答题区域 暗示答题思路 暗示答题方法 暗示答案本身,审题时注意: 1.是否选准题眼(答题重点) 2.是否选全要点(要答几个方面) 3.是否选准角度(以谁为陈述主体) 4. 是否选好恰当的句式(要与设问的句式一致),答 题,“规范作答”不能忘记的三个原则: 答案在文中(直接来源于文中或或从文中提炼); 选择并重组文中关键词句(注意原文表述角度与设问角度是否一致) ; 分点分条作答(高考阅卷采点给分),开头(结尾)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真题回放 例1.(2008年四川卷第17题)文章主要写什刹海,却又从“我爱水”写起,作者为什么这样写?请简要分析。 例2.(2007年辽宁卷第17题)第一自然段,作者写了“秋去冬来”的景色,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例3.(2008年全国卷第17题)文章末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例4.(2007年全国卷第17题)文章后一部分写到了“戈壁石”,这对表现文章的主旨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解题思路,散文(小说)开头,形式不拘一格,作用也多种多样:或开门见山,点题明目;或宕笔引题,铺垫后文;或总括全文,点题明旨;或描写景物,渲染氛围。结尾是一篇文章的总收束,好的结尾能给人深刻的印象,或如“豹尾”“撞钟”,引人振奋;或如“临去秋波”,含蓄隽永,耐人回味。 无论开头还是结尾,都可以从“内容”“形式”两方面分析其作用。,备选术语,开头语段的作用:开篇点题,统领全文;引出下文,或为下文作铺垫;渲染气氛,奠定基调。 结尾语段的作用:总结全文,归结主旨;呼应开头,首尾圆润,使文章浑然一体;卒章显志,点明题旨;强化作者情感,深化或升华主旨;言有尽而意无穷,引发读者思考;委婉含蓄,意在言外,发人深思;等等。,答题规范,(四川卷)开始写“我爱水”既照应了标题,又与文章的结尾相呼应,同时可由眼前之水过渡到故都之水,使行文自然巧妙; (辽宁卷)起铺垫或引出下文的作用,写“秋去冬来”,自然引出下文“炉火”,由自然环境的变化写出了作者的感伤情绪,为下文写“炉火”的深刻意蕴预设了空间。 2008年全国卷的阳关古道苍凉美,作者主要采用回忆与实景比照的方式赞美阳关,结尾引用郭小川的诗句的作用为:回应开头的提问,使文章前后照应、结构严谨,并强化了作者的观点。 2007年全国卷的总想为你唱支歌,写“戈壁石”的作用是:以戈壁石的美丽,揭示出大西北的美丽;以戈壁石的诱人,强化对大西北的热爱之情;以戈壁石的呼唤,突出“到大西北去”的主旨。,文中内容有什么作用答题程式,真题回放 例5(2007年江西卷第17题)“写风景,是和个人气质有关的”,这句话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例6(2008年山东卷第19题)“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是什么?它在文章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首先确认指定内容在文本中的位置,然后分析它的语言表达方式是议论、叙述还是描写,使答案更有针对性,如属议论文体中举例论证,答题思路则可概括为“论点+作用”,具体事例一般有“丰富内容,突出中心,增强说服力的作用”。 最后根据指定内容的位置,联系上下文,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思考作答。过渡语段的作用主要是承上启下,做题时要具体回答怎样承上、如何启下。 有时,对文章上下文内容的检索要认真仔细,弄清楚承上启下的具体内容。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一致,那么在表达上的作用一般是衬托(或烘托、铺垫)。如果中间段描述的次要物象与选文的主要物象在形象、意境或情感上不一致,其表达作用就是反衬。,备选术语,承上启下 过渡 总领后文 照应前文 引出全文关键词 衬托 烘托 铺垫蓄势 反衬 详略结合 充实内容 埋下伏笔,答题规范,例5中这句话在文章结构上承上启下:一方面,它承接上文,是对上文不同文人所写泰山的归结;另一方面,它开启下文,交代了作者自认为写不了泰山的原因,进而转入对泰山封禅的叙写。 例6的“今天终于以另一种方式接近了你”这句话,根据山东卷歌德之勺的具体内容,一句承接上文作者谈年轻时阅读歌德作品的情况,开启了下文作者对歌德故居的描述,尤其是对大炊勺的描述。,修辞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真题回放 例7(2004年重庆卷第20题)本文在描述十二月党人的年轻妻子义无反顾地选择追随丈夫,承受悲惨和苦难后,写道“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请结合全文,分析这样写的作用和好处。,解题思路,首先要确认所用的修辞手法。常用的修辞手法包括排比、比喻、拟人、对偶、夸张、反语、设问、反问(或反诘)、借代、层递、反复等。 其次,结合语句分析其具体作用。 一般来说,比喻的作用就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增强文章的趣味性、生动性;拟人的作用是赋予人的感情,便于抒发情感;对比有突出或反衬的作用;反复能起强调、突出重点,升华主题的作用等。,备选术语,描绘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使描写对象生动形象。主要有比喻、拟人、夸张; 结构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突出强调,主要有对偶、排比、反复; 表达类的修辞手法作用为增强语气,主要有反问和设问,答题规范,“她们一夜之间成长为山峦”这句话照应了文章题目;作者以巍峨高大的山峦作喻,形象传神地写出这些年轻妻子突遭厄运时意志像山峦一样坚忍,爱像山峦一样博大;同时,歌颂了她们甘愿为自由而受难的精神,表达了作者对她们的热情赞扬和仰慕之情。,表现手法作用题答题程式,真题回放 例8(2008年北京卷第19题)本文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这与文章主旨有什么关系?产生了怎样的艺术效果?,解题思路,明确常见表现手法及其作用。 常用的表现手法有类比、象征、联想、想象、托物言志、铺垫、比兴、烘托、白描等。 在此基础上明确所用表现手法并结合文句内容作答。 解题步骤:手法+分析(举例)+作用,分析时要注意结合文段内容,切合手法的特点,表述作用时要符合作者写作的动机及主旨。,答题规范,北京卷材料是碧云寺的秋色,文章大量运用描写色彩的词语,其作用是:写出了秋叶的绚烂多彩,展现了秋色的丰富性,给人以一种视觉的享受,富于艺术感染力,从而凸显了文章主旨对秋色之美的发现与赞叹。,表达方式作用题答题程式,真题回放 例9(2006年安徽卷第17题)文中画线部分所描写的自然环境有什么特点?这样描写起什么作用? 例10(2008年宁琼卷第12题)小说两次写到“一阵冷飕飕的风”,有什么作用?,解题思路,首先要确认指定语段所用的具体的表达方式。 其次要明确五种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说明)中具体分类及作用,以便答题时明确方向。 第三要结合文章具体分析。,答题规范,例9可答为:以秀美的山河烘托两位爱国诗人的伟大形象,以宁静的环境衬托作者激荡的内心世界。 例10可这样答:第一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是:烘托了自然环境的凄冷,为故事结局预设感伤基调,同时烘托出警察吉米忠于职守、不徇私情的坚毅个性。第二次写“一阵冷飕飕的风”的作用为:渲染两人无话可说的沉寂氛围,暗示了警察吉米内心的凄苦、矛盾,同时也为下文便衣警察的出现起到了情节转换的作用。,不同人称作用题答题程式,真题回放 例11(2008年浙江卷第21题)鲁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运的见证,其重要性与本篇中的“我”相似。请赏析乌米中“我”的形象与作用。 例12文章对牡丹等花木的称呼大多用第三人称,而在第五自然段中却有两处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写有何作用?请赏析。(06年辽宁卷,原文杨柳),解题思路,了解每一种人称的作用,明确答题的方向。如:第一人称则便于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情真挚。第二人称既自由、灵活,又拉近距离,便于抒情,有真切感、亲切感。第三人称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 确认人称的运用或变化,结合内容分析其具体作用,备选术语,第一人称:叙述较为亲切自然,便于直接、自由地表达思想感情,给读者以真实感; 第二人称:是呼告修辞,便于直接对话,利于交流思想情感,增强亲切感,同时使抒情更加强烈感人; 第三人称:能够比较直接客观地展现丰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时空限制,具有全知全能的特点,反映现实较为灵活自如。,答题规范,例11答:“我”是贯穿全文的线索,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真实感,通过“我”对乌米的情感态度突出了乌米的形象,借“我”的感触揭示了全文主旨; 例12答:改用第二人称,将批判对象拟人化,形成一种面对面的质问形势,使作者的态度更为鲜明,便于直接抒发作者对那些名贵花木强烈的厌恶之情。,现代文阅读作用题还有诸如“插入史实某一事件的作用”, “引用诗文或格言的作用”,“以某一物象作标题的作用”,“写作上由实而虚的作用”等等,由于篇幅关系,就不详述了,可以参考上文例子,触类旁通。我在这里特别要提醒考生,一定要结合文章内容答题,千万不要只答一个术语。这是考生普遍犯的一个错误,也因此丢掉了许多分,丢掉了许多关系到命运的分。这是确确实实要吸取的教训。,形象物象分析型,人物形象的分析: 首先,可以从作者对人物的肖像描写、行动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方面入手,了解人物的语言、外貌、行动、心理等。每一神态、动作或语言的描写要与所表现出的优秀的品质一一对应,不能张冠李戴。 其次,揣摩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描写中揭示的内涵,即个性特征及形象的意义。 再次,体悟作者的创作意图,从作者所揭示的作品主题和情感倾向中去分析人物。,2.物象的分析: 宜从文章结构形式到内容主旨再到思想感情,多角度思考。 (1)对文章结构具体的思考角度:开头结尾的策划;详略主次的安排;行文线索的贯穿;过渡照应的勾连;伏笔悬念的设置。 (2)内容上结合文章具体分析。思考角度: A勾连上下文的线索作用; B对内容的充实作用; C主旨的深化升华作用; D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 易水之滨,高渐离击筑,悲凉的旋律中,荆轲告别燕太子丹,踏上刺秦的不归路,他身后的芦花,一定在萧萧寒风中轻肠,乌江之畔,四面楚歌,西楚霸王柔肠寸断,在“虞兮虞兮奈若何”的哀叹声中,虞姬挥动长剑,裙袂飘飘,作最后的生命之舞。在她倒下的地方,白雾茫茫,一片缟素,那是一岸的芦花在为这悲怆的诀别飘雪飞霜。汩罗江边,披发行吟的屈原,掩涕叹息,仰天长问。臣专权,楚王昏庸。居庙堂,不能为民解难;谪乡野,不能为民解难。生命的大寂寞郁结于心,奔突于胸,使诗人纵身大江,荡起的涟漪是芦苇悲鸣的泪滴,在湿湿的夜色中流淌。青青的苇叶包裹起后人的崇敬和思念,投入历史的长河,成为端午节最深沉的纪念。(选自张驰心中的芦苇),“芦花”在该段中起到了哪些作用?(分条作答) 答案为:(1)是串连事件的线索。(2)渲染了悲凉的气氛。(3)芦花见证、记录、蕴涵着历史的痛苦和沧桑。(4)表达了同情或崇敬的感情。,词语理解型,(1)理解词语的比喻义就要搞清其比喻的对象,寻找它的本体; (2)理解词语的象征义,就要寻找词语的象征对象;理解词语的反语义、就要将褒贬互换; (3)理解词语的双关义就要注意它是谐音双关还是语意双关; (4)理解代词的词义就要在上句或下句寻找释义。 (5)当然,理解词语的含义,还必须联系词语的具体语境,结合作者观点、文章主题,从所在的句、段、上下文中去找对应的阐释。 (6)“六比较”:比较范围的大小、比较词义的轻重、比较搭配习惯、比较构成成分、比较词性功能、比较感情色彩与语体色彩。,理解文中重要语句的含义和表现力,A.语句的含义题: 还原修辞句的本义;揭示警策句的哲理;转化深奥含蓄句的意思;揭示句子的双关意 B.语句的作用题: 要回答该句子在文章结构与内容主题两个方面起的作用。,整理文章思路并归纳文章的内容,本题重在弄清文章是怎么写的和写了什么:文章各段说的是什么内容,是从哪些角度说的;段与段之间是什么关系(相并,相承,相属),它们之间是如何照应的,又是如何形成一个有机整体的(各段与中心的关系)。只要你把作者起承转合的行文思路看出来了,把文章的领起段、过渡段、中心段、归旨段、结语段分辨清楚了,文章的脉络层次与主要内容就在你眼前了。 叙述性文体的线索:看时间的变化,看空间的变化,看情感的变化,看故事情节的变化,看事物发展阶段的变化。 论述性文体的结构: 并列式,对照式,层进式, 总分式。 说明性文体的顺序: 空间顺序,时间顺序;逻辑顺序。,筛选整合型,常见的命题形式: (1)文中刻画的人、事、物或景象具有怎样的特点; (2)文章分几个方面、几个阶段来写的,其变化过程是怎样的,要求概括说明。,答题方略: 1.筛选整合是一个化繁为简的过程。 2.回答此类问题,要关注重要句子,如:主旨句、中心句、关键句、过渡句、感叹句、议论句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系统架构设计师职业发展与考试之间的动态关系分析与实践探索试题及答案
- 药物研究中的生物伦理问题考试试题及答案
- 科学配置母猪饲料的最佳实践探讨试题及答案
- 药剂学科学传播举措试题及答案
- 西医临床干预措施试题及答案
- 药剂类考试能力测试试题及答案
- 药物设计中的计算应用试题及答案
- 小学口才测试题及答案
- 医生辞职面试题及答案
- 艺德家政考试题及答案
- (完整版)python学习课件024600
- DB11T 1424-2017 信息化项目软件运维费用测算规范
- 急诊科小讲课脑卒中
- 竞聘急诊科护士长
- 客运架空索道应急救援规范DB41-T 1453-2017
- 粤教版四年级劳动与技术 第二单元 小泥巴变变变 活动2 泥塑杯子 教案
- 江苏省常州市2024年中考物理试题【附参考答案】
- 新解读《JTG 5120-2021公路桥涵养护规范》
- 机房维保巡检服务报告
- 二手房公积金贷款合同书范本(2024版)
- 2024-2029全球及中国柚子果实提取物行业市场发展分析及前景趋势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