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明光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第二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1、 现代文阅读(共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之三:唐代诗人善于提炼具有普遍性的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因而在百代之下犹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人类的社会生活、阶级属性、时代环境虽然千变万化,但是总有一些共通的至少是本民族共有的情感体验,例如乡情、亲情和节物之感等等。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其重要原因之一是盛唐诗人既能在日常生活中捕捉人所共有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又能以透彻明快的语言将其概括为人类生活中普遍的体验:“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离乡太久以致儿童不识的情景寄寓着人生易老的深刻感触,这正是多少人老来还乡的共同体会;“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这首诗家喻户晓,也是因为诗中望月思乡的情景是天下游子都经历过的时刻;“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春去春来、花开花落的无限启示,是人们在节物变换时常有的感慨;“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既是王维的心情,又超出了时空地域的局限,为后人所共有;“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高适勉励友人的高唱,又成为后代留别题赠的格言;“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日落归山、黄河入海的壮伟景象,激起诗人再上一层、放眼千里的万丈豪情,又蕴含着登高才能望远的人生哲理;“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之中亲人的平安消息比什么都珍贵,这个道理高度提炼了人们在同类境遇中共同的体会,因而成为后世常用的诗句。这类诗歌多数是绝句,富有乐府民歌的新鲜风格。民歌本来大多就是人民的集体创作,表现的是当时个人还没有脱离民族生活及其旨趣的思想情感,因而“能代表一种民族情感”。盛唐绝句取法于民歌的这一创作原理,同时又比民歌更自觉地在人民生活中提炼出共同的民族情感。其语言之纯净,情韵之天然,体现了最高的诗应是最单纯、最概括并最富于启示的艺术本质。因而易记易诵,广布人口,历千百年之久仍能触动人心,又如才脱笔砚一般新鲜。与这类表现人生共同感悟的作品同样具有持久生命力的是唐代山水田园诗,其高峰也出现在盛唐。山水田园诗不仅以高雅的艺术品格成为后世绘画、园林等各种艺术的审美典范,而且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天人关系的理性精神。人与自然环境能否和谐共处,是全人类在任何时代都要面对的问题,这是唐代山水田园诗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的根本原因。中国的山水诗和田园诗因玄学思潮的催化而形成于晋宋之际,因而自诞生之初,就包含了深刻的哲理内蕴。在老庄自然观的影响下,文人们认为宇宙万物的运转有自己的规律,自然之道蕴含在天地山水草木的变化之中。而要观察自然之道,必须使心胸澄明,在清虚静默的观照中“坐忘”,遗落一切,心灵与万化冥合。这就使山水田园诗形成人与自然合为一体的基本旨趣。因此表现人对大自然活跃生命的深沉体悟、向往回归自然的淳朴和纯真,是山水田园诗的基本主题。从南朝到唐代,与其他题材相比,山水田园诗的表现艺术发展得最为充分,而且解决了中国美学中的虚实、形神、意境、意象等一系列重要问题,为中国诗歌确立了一种极高的审美标准。尤其盛唐山水田园诗,意境优美,气势壮阔,反映了繁荣开明的盛世气象,能唤起人们对祖国山河的无限热爱,给人以生活哲理的积极启示,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其成就更是达到前无古人、后无来继的巅峰。(节选自葛晓音唐代文学高峰的启示)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唐代诗人之所以在百代之下还能引起最广泛的共鸣,是因为他们善于提炼人情,表现人生共同感受,使之达到接近生活哲理的高度。 B. 唐代山水田园诗体现了中华民族重视天人关系的理性精神,解决了人与自然环境能否和谐共处的问题,至今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C.唐代诗人以七言绝句来表现普遍的情感体验,既体现了其师法民歌的学习精神,又体现了其自身风格的创造精神。 D.创作取法于民歌的盛唐绝句,因其比民歌更自觉地提炼共同的民族情感,而使得其语言纯净,情韵天然,易记诵流传。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段开宗明义点明本文的中心论点,唐代诗人善于提炼普遍人情,表达共同感受,使之达到生活哲理的高度,今人亦生共鸣。 B.第二段引用李白、王维、高适等盛唐名家的诗歌,对比论证了中国古诗为大众接受度最高的多数是盛唐诗的原因。 C.第四段论说了唐代山水田园诗拥有持久生命力的原因,第五段进一步指出山水田园诗以表现人对自然生命的体悟、向往回归自然的纯真为基本主题。 D.文章采用总分的论述结构,从唐朝时期的绝句和山水田园诗两方面论证了唐代这一文学高峰给我们的启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取得前无古人、后无来继成就的唐代山水田园诗,作为唐代文学的高峰,给后人留下诸多借鉴和启示 B.盛唐诗歌之所以备受青睐,流传甚广是因为盛唐诗人们能概括人类普遍的而未经前人道过的感受和情感体验。 C.中国山水田园诗受玄学思潮的催化而形成,其创作者受老庄思想的影响,使得山水田园诗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基本旨趣。 D.唐代山水田园诗既发展了多种艺术表现方式,又解决了中国美学中的虚实、兴象等一系列重要问题,成为中国美学史上的巅峰。(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后生可畏 刘斌立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个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儿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地翻着。我问了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里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儿也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儿天天待着呢。”“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道。“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男孩。他经常应景似地挺时尚,一会儿夹克上带钉,一会儿头发颜色又变了。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的那张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到老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出呢。他爹差点没气得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一年后的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还记得那个玩摇滚的男孩儿吧从我这儿跑了的那个,又回来了,这次据说是自己主动回来的。今天来求的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儿坐着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后面老李加了几个微信的笑脸图标。“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那以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交集。至于记忆里的玩摇滚还要考律师的常远,就遗忘得更远了。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了整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她们去争取权利。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的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家属的索赔事务。这条很短的信息,却因为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而让我震惊!当我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立刻给了我确认的答复。“没错儿,这个常远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老李在电话那边肯定道。“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续说道。“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爸说,常远在那儿生活过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我在电话那头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我听到电话那头老李很肯定地重复了这句话。 (选自小说选刊2016年第6期,有删改)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听说常远回来继续考律师,“我”对这个年轻人有所改观,所以为他求情,希望李信律师能帮助他。B听到常远“跑了”的消息,“我”感到又惊讶又好笑,并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由此看出“我”对常远这类年轻人的做法不以为然而又无可奈何。C常远他爸让他到律师事务所来见习,是想让他当一名律师,可他却想当一个摇滚乐手,可见他个性张扬,父子关系紧张,有很深的的矛盾。D本文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刻画出了常远这样一位有闯劲,有社会责任感,对弱者有悲悯情怀的新时代的青年形象。5.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6分)(1)一个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儿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地翻着。(2)这条很短的信息,却因为这个陌生又熟悉的名字而让我震惊!6.分析小说中“我”和“老李”的作用。(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机器人新闻是使用算法自动从结构性数据中生成的新闻,这种依赖数据生成新闻的程序一旦开发出来就可以高速生产出海量的内容。所谓机器新闻写作是一种自然语言生成引擎,利用算法程序,通过采集大量的各种题材及高质量的数据,建立各种分类的庞大数据库,借助人工智能(AI)实现从数据到认识、见解和建议的提升和跨越,最后由机器自动生产新闻。由此可见,机器人新闻的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自动化,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动化新闻。目前热度正居高不下的机器人以其强大的精准性、时效性和数据挖掘能力在新闻领域中脱颖而出。通过“多、快、好”且本来就备受关注的新闻消息吸引并锁住大众,机器人新闻俨然成为了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随着西方国家将机器人应用于新闻生产的成功实践,近几年来,把机器人撰写新闻稿件应用于新闻生产过程也在国内新闻生产领域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推广,并在体育、财经、地震报道等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摘编自机器人新闻:开启新闻生产模式新样态)材料二:最先出现的腾讯梦幻写手,第一次将AI(人工智能)写稿机器人应用于国内新闻生产中;新华社推出的“快笔小新”则是开启了央媒机器人写稿的先河;今日头条的“张小明”让写稿机器人的技术水平提升到了2.0的时代。其它的如阿里巴巴与第一财经、南方都市报等都争先恐后地加入到利用机器人生产新闻过程的大潮中,并推出了自己的新闻机器人“DT稿王”和机器人“小南”。人工智能机器人可以促进传媒业传统思维的转化、采编流程的优化以及内容结构的深化,日渐成为新闻生产过程的最佳触媒。人工智能在目前还没有办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但人工智能在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处理速度上的优势是传统记者所无法比拟的,物联网时代的海量传感器可能使媒体面临更多的大数据挖掘报道,这将使机器人新闻的优势持续扩大。同时,机器人新闻可以用来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人工智能也能轻松地对每个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行分析,进而生产定制化的新闻产品。那些重大的与人们切身利益相关又无法通过实时直播传输的讯息,比如初发地震、突发性洪涝灾害等专业新闻媒体可能无法实时记录的场景,对于机器人新闻来说并不值一提,通过实时数据检测和数据分析,算法会自动识别、筛选和数据处理,在几秒钟的时间内将消息发布和传达给受众,并且精准、有效。 (摘编自新闻写作机器人将被普遍应用)材料三: 目前的AI写作还处于初级阶段,但是它背后的潜力依然让“靠写字谋生”的笔者不能平静。如今,业内都在讨论AI的“奇点”,“奇点”可以理解为AI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变成强人工智能。李开复认为,从目前的弱人工智能到强人工智能(如同人类可以推理和解决问题的AI)需要漫长的时间,但是从强人工智能到超人工智能(超越人类的智慧)可能仅仅需要一天的时间。虽然当下,写作者还可以惴惴度日,但高枕无忧的写作时代已经结束了。如果奇点真的来临,作为写作者的人的价值真的毫无存在的必要了吗?雨果科幻文学奖获得者,北京折叠作者郝景芳给出了她的思考:“在未来,工厂机器流水线留给机器人,人会以更加富有创造性的方式与流水线竞争。人的独特性会体现出来:思考、创造、沟通、情感交流;人与人的依恋、归属感和协作精神;好奇、热情、志同道合的驱动力。”人和机器人最大的差别不是计算能力和文字转化,而是人的情感、道德内核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索。你给AI再多次的训练,它也只不过是更改一个个值对应的函数和概率,却理解不了这些值背后的含义,更不用说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来作为新作品的题材了。创造者的个性化思考才是文字作品的价值所在! (摘编自机器人书写时代到来,营销行业将被彻底颠覆)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工智能的出现意味着写作者高枕无忧的写作时代已经结束了,作为写作者的人的价值也荡然无存。B机器人新闻起源于西方国家,是使用算法自动从结构性数据中生成的新闻。它的特征是自动化,因此也可以称之为自动化新闻。C机器人新闻在近几年广泛运用于国内新闻生产领域,俨然成为媒介抢占市场的一把利器。D人工智能虽然目前还没有办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能力,但是它的优势显而易见,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机器人新闻的优势还将持续扩大。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机器人新闻,具有“可满足受众的个性化阅读需求”的特点,人工智能可以轻松的分析每个用户的阅读习惯,进而生产出定制化的新闻产品。B“奇点”的来临虽然对写作者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但人工智能并不理解“值”背后的含义,更缺乏写作者的个性化思考。C作者认为人和机器人最大的差别是人的情感、道德内核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索。文字作品的真正价值在于创造者的个性化思考。D材料一和材料二中,都写到了国内媒体对机器人新闻的重视,但两者的侧重点不同,前者重在介绍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应用情况,后者重在介绍机器人新闻写作的新样态。9机器人新闻有哪些优点和局限?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甲)年、月、日,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告汝十二郎之灵:呜呼!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吾年十九,始来京城。其后四年,而归视汝。又四年,吾往河阳省坟墓,遇汝从嫂丧来葬。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明年,丞相薨。吾去汴州,汝不果来。是年,吾佐戎徐州,使取汝者始行,吾又罢去,汝又不果来。吾念汝从于东,东亦客也,不可以久;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呜呼!孰谓汝遽去吾而殁乎!吾与汝俱少年,以为虽暂相别,终当久相与处。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诚知其如此,虽万乘之公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韩愈祭十二郎文节选)(乙)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记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袁枚 祭妹文 节选)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A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B.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C.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D.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季父”即叔父。古时,称弟兄的排行为伯、仲、叔、季。如“项伯者,项羽季父也”与此相同。B.“薨” 唐代二品以上官员去世都称薨。古代对不同等级的人的死用专用名词来表示,如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大夫死叫“卒”,士死叫“不禄”,庶人死叫“死”C.“乾隆”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先秦至汉无年号,汉武帝即位后首创年号,如“建元”。一个皇帝在位期间只有一个年号。D.“弱冠”男子20岁称弱冠。这时行冠礼,即带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表示成年。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3分)A.韩愈幼年丧父,靠兄嫂抚养成人。韩愈与其侄十二郎自幼相守,历经患难,感情特别深厚。B.祭妹文中袁枚记录了兄妹俩相处的生活琐事,通过一件件小事来寄托自己的哀思痛悼。如“同捉蟋蟀、相伴温书、掎裳悲恸”等,表现出兄妹间亲密的关系。C.祭十二郎文是少为长祭,韩愈把抒情与叙事结合在一起,联系家庭、身世和生活琐事,来抒写他的无限哀痛。其情之悲,令人潸然泪下。D.与妹妹的诸多往事堆积在袁枚的心中,如影随形,却又抓而不得。他很是后悔没有把儿时的诸多情状详细的记录下来。13.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又二年,吾佐董丞相于汴州,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2)当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二)古代诗歌阅读(共2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013题。寒食野望吟白居易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死生别离处。冥冥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寒食即寒食节,在清明节前一两日。这一天禁烟火,只吃冷食。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等风俗。B. 题目中的“望”具有统领全篇内容的作用,下文所写内容既有诗人亲眼之所见也有诗人想象之景象,全诗采用了虚实结合。 C.“谁家哭”表现寒食节人们在祭奠先祖时的痛哭情状,凄凉悲惨,令人心怀惆怅,追思怀远。 D. 颈联中“尽是死生别离处”一句与长恨歌中“悠悠生死别经年”抒发的是相同的亲人之间的生离死别之情。15.诗歌的尾联在抒情上有何特点,请分析。(6分)(三)名句名篇默写(共1题,6分)(1) 将进酒中表现诗人对自己的才能充分肯定,无比自信的两句是: , 。(2) 虞美人 中表达了物是人非的感慨的两句是: , 。 (3) 阿房宫赋中借秦朝的灭亡来警醒当朝者不吸取教训就会重蹈覆辙的两句是: ,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人们用“错批了一个人,多增了三个亿”来形容这段残痛的学术冤案。马老百年后他的墓前有一幅挽联写道:旧社会不畏强暴,敢怒敢言,爱国一片赤子之心,深受国人敬重;新中国严谨治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不屈不挠,堪为晚辈楷模。记得卞毓方先生在写马寅初的文章中,曾经写到思想者的命运有三种:一种是与潮流同步,因而最功利,也最稳当,尽管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转瞬就有可能化作_。一种思想超前半步,不乏新鲜,也不乏风险,然而,当卫道士们正要抡起大棒申斥,已被社会前进的脚步裁判为真理。一种是思想领先百家,超越时代,注定要视之为异端邪说,大逆不道,常常要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为后来者逐渐接纳,认识。正是这种遭遇,使一批又一批的竖子成名,而使一批又一批的布鲁诺、曹雪芹愤世疾俗,_。未来的先知思想者或许不会再经历那么多的磨难,因为科学越来越昌明民主,环境越来越宽松包容,法制越来越健全规范。但思想者尤其是领先时代的先行者,注定“阳春白雪,和者盖寡”。要恪守真理,仍需要_的品格,需要耐住寂寞_的心理定力,及“我不下地狱谁下地狱”的献身精神。17.在文中括号内依次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历史的发展证实了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正确预见。B.历史的发展证实了马寅初新人口论的正确性和预见性。C.马寅初新人口论证实了历史发展的正确性和预见性。D.马寅初新人口论正确预见了历史发展。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过眼云烟 慷慨激昂 我行我素 甘之若素 B.明日黄花 慷慨激昂 特立独行 甘之若素 C.明日黄花 慷慨悲歌 特立独行 甘之如饴 D.过眼云烟 慷慨悲歌 我行我素 甘之如饴19.文中划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 注定要被视为异端邪说,大逆不道,常常要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来者才逐渐认识,接纳。 B. 注定要视之为异端邪说,大逆不道,常常要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为后来者逐渐接纳,认识。 C. 注定要视之为异端邪说,大逆不道,常常要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后来者才逐渐接纳,认识。D. 注定要被视为异端邪说,大逆不道,常常要等几十年,甚至几百年,才为后来者逐渐认识,接纳。20.下面是一封自主招生的自荐信,其中有五处语言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5分)尊敬的北京大学招生办的老师:您好!我是一名来自明光中学的学生叫刘畅。非常感谢您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阅读我的自荐信。北京这座梦想之城,可谓高校林立,但是只有鄙校深深地吸引了我的目光。和其他同学一样,我非常渴望通过这次自主招生来实现我一直以来的夙愿。本人学习成绩优异,特别喜爱写作,并发表了多篇作品。现惠赠文章一篇,期盼能得到您的垂怜。恳请您务必考虑并接受我的申请,给我一片天空,让我自由飞翔。 明光中学刘畅 2019年3月20日21. 请根据下面的“团队共创”工作流程图给“团队共创”概念下一个定义。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60个字。(6分)四、写作22.阅读下面材料, 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前一段时间,一首名为“生僻字”的网络歌曲在抖音上火了起来,众多网友争相传唱。这首歌曲由一位90后小伙原创,歌如其名,歌词几乎全是拗口的生僻字。如“魑魅魍魉”“茕茕孑立”“又双叒叕”“绵绵瓜瓞”等。这些字平时很少有人会关注,但在这首歌火了之后,却掀起了了一股学字浪潮。以上材料引起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高二月考语文答案1. A分析:B选项“解决了人与自然环境能否和谐共处的问题”于文无据;C选项范围缩小。这类诗歌的体裁不仅有七绝,也有五绝、律诗等,只是绝句较多,不能单说七言绝句;D选项强加因果2. B分析:“对比论证”错误,应是引用论证和举例论证3. C分析:A选项取得前无古人、后无来继成就只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扩大范围,“唐代文学的高峰”于文无据;B选项原因概括不全面;这只是“重要原因之一”;D选项“成为中国美学史上的巅峰”偷换概念,原文“为中国诗歌确立了一种极高的审美标准”。4.B分析: A选项“对这个年轻人有所改观,所以为他求情,希望李信律师能帮助他”错误,并非想为常远求情;C选项“父子关系紧张有很深矛盾”错误,无中生有;D选项“先扬后抑”错误,应该是先抑后扬。5.(1)运用了神态与动作描写,形象生动地表现出常远看书备考时的心不在焉,为下文“我”和老李对年轻人的感慨作铺垫。 (3分)(2)“熟悉”是因为我对之前的常远很了解,不务正业,不愿做律师。而如今他成了一个充满正义感的律师,让我感到“陌生”。表现了我对常远前后变化巨大的吃惊。(3分)6. “我”和老李的对话构成了小说的基本框架。先写我们“上辈人”对常远的不满,再写对他的佩服,先抑后扬,波澜起伏,曲折有致。通过“我”和老李的叙述侧面描写了常远这个有个性、敢于担当的人物形象,真实可信,给人以宽广的想象空间。通过“我”和老李的态度变化,表现了要正确看待年轻人这一主题。7. D分析:A选项“作为写作者的人的价值也荡然无存”有误,根据材料二第二,三段来看,人的价值还是存在的;B选项“它的特征是自动化”有误,原文是“一个最明显的特征是自动化”;C选项“广泛运用于国内新闻生产领域”有误,原文是“也在国内新闻生产领域得到了极高的重视和推广”。故选D8. D(材料一侧重点是“机器人新闻写作的新样态”。材料二侧重点是“机器人新闻写作的应用情况”)9. 优点:自动化程度高、写作效率高,发稿多快好。可以用来满足个性化阅读需求,生产出定制化的新闻。在地震等传统媒体无法实时直播的领域。能精准、有效、最快发布信息。局限:无法取代人类的创造力和思辨力,目前只能报道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消息、快讯等新闻题材。机器人只能靠函数和概率,无法理解背后的含义,更无法从海量信息中挑选出有价值的信息来作为新作品的题材。机器人无法具备人的情感、道德内核以及对现实世界的观察与思索。(一点1分,到对6点给6分)10. A11. C分析:到明清时期一个皇帝才只有一个年号12. C分析:应该是长为少祭13.(1)又过了两年,我在汴州做董丞相的助手,你来探望我,住了一年,要求回去接自己的妻儿。 (“省”“止”“孥”各1分,句子通顺2分)(2) 当初即使是做离奇的梦,作虚幻的想象,又哪里能料到这里是你埋葬骸骨的地方呢? (“觭”“宁”“所”各1分,句子通顺2分)译文:乾隆丁亥年冬季,安葬我的三妹素文于上元县羊山,作文祭奠她说:唉!你生在杭州,却安葬在这里,距离我们家乡七百里远呀。当你初生的时候,即使做离奇的梦,作虚幻的想象,又怎么料到这里是你埋葬骸骨的地方呢?你因为坚守从一而终的贞节观念,嫁了一个品德败坏的丈夫而被遗弃,以致陷在孤苦落拓的境地,虽然这是命中注定,是上天的安排,然而连累你到这种地步,也未尝不是我的过错。我幼年时跟从老师诵读四书五经,你同我并肩坐在一起,爱听那些古人的节义故事;一旦长大成人,你立即亲身来实践。唉!要是你不懂得经书,也许未必会像这样苦守贞节。(记得儿时),我捉蟋蟀,你挥动双臂现在那里;天冷时蟋蟀冻僵了,我们一同到它的穴边。今天我装殓你安葬你,当日的情景便清楚地呈现在眼前。我九岁时,(有一次)在书斋休息,你梳着成对的发髻,披着细绢单衣来到,(一起)温读缁衣一章,正好先生开门进来,听到两个童子书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未来趋势:行政机关合同签订与履行
-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二)5 动物儿歌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喜迎元旦安全教育
- 铁路旅客运输组织全套教学
- 建筑施工事故调查报告案例
- 气切病人的护理
- 国家电网安全培训
- 个人之间的借款合同样本
- 新能源发电设备供应及安装合同
- 装载机操作员劳动合同
- 第六单元《组合图形的面积》(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
- 《设备房管理标准》课件
- 地理-北京市朝阳区2024-2025学年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考试试题和答案
- 垃圾分类垃圾箱绿色公益宣传
- 2024年度高中报名辅导中介服务合同
- 【MOOC】信号与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145完整版本.现代安全管理的六大管理体系
- 19《牧场之国》第二课时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十四五《中成药学》第一章-绪论
- 《简单教数学》读后感范文
- 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分析设计与建模》2022-2023学年期末试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