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5009.191-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相比于之前的《GB/T 5009.191-2006》、《GB/T 18782-2002》和《SN/T 0548.1-2002》,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1. 标准性质变化:从推荐性标准(GB/T)转变为强制性标准(GB),意味着该标准的执行对于食品检测机构和生产企业具有法律约束力,必须严格执行。

  2. 适用范围扩展:新标准不仅对食品中氯丙醇的测定方法进行了规定,还新增了对其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要求,覆盖了更广泛的检测内容,提高了食品安全监控的全面性。

  3. 检测方法优化:更新了检测技术,引入了更先进的分析手段,如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提高了检测的灵敏度、准确性和效率,有助于更精确地测定低浓度的氯丙醇及其酯类物质。

  4. 限量标准明确:新标准可能明确了某些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的最大允许限量,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具体的量化指标,而之前的标准可能更多关注于检测方法本身,而非具体限量值。

  5. 样品前处理改进:优化了样品提取、净化和浓缩等前处理步骤,减少了操作复杂性,同时降低了干扰物质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6. 质量控制加强:新标准加强了实验室质量控制要求,包括方法验证、回收率试验、空白实验和重复性测试等,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7. 术语定义更新:对相关专业术语进行了修订或新增,使得标准的表述更加准确清晰,便于理解和执行。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6-12-23 颁布
  • 2017-06-23 实施
©正版授权
GB5009.19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pdf_第1页
GB5009.19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pdf_第2页
GB5009.191-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5 0 0 9.1 9 12 0 1 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2 0 1 6 - 1 2 - 2 3发布2 0 1 7 - 0 6 - 2 3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 家 食 品 药 品 监 督 管 理 总 局发 布G B5 0 0 9.1 9 12 0 1 6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 B/T5 0 0 9.1 9 12 0 0 6 食品中氯丙醇含量的测定 、G B/T1 8 7 8 22 0 0 2 调味品中3 -氯- 1,2 -丙二醇的测定 、S N/T0 5 4 8.12 0 0 2 出口酱油中1,3 -二氯- 2 -丙醇和2,3 -二氯- 1 -丙醇的检验方法 。本标准与G B/T5 0 0 9.1 9 12 0 0 6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 ; 第二法增加D5- 2 - MC P D、D5- 2,3 - D C P作为内标物质, 将净化步骤由手填硅藻土层析柱净化改为硅藻土小柱净化; 删除第三法; 增加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中氯丙醇脂肪酸酯含量的检测方法。G B5 0 0 9.1 9 12 0 1 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氯丙醇及其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食品中氯丙醇和氯丙醇脂肪酸酯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食品中氯丙醇和氯丙醇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本标准包括食品中3 -氯- 1,2 -丙二醇含量的测定、 食品中氯丙醇多组分含量的测定、 食品中氯丙醇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共3个检测方法。第一法 食品中3 -氯- 1,2 -丙二醇含量的测定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2 原理本标准采用同位素稀释技术, 以D5- 3 -氯- 1,2 -丙二醇(D5- 3 - MC P D) 为内标。试样中加入内标, 以硅藻土为吸附剂, 进行固相支持液-液萃取, 用正己烷-无水乙醚溶液(9+1) 淋洗去除非极性脂质成分, 用无水乙醚洗脱3 -氯- 1,2 -丙二醇(3 - MC P D) 。以七氟丁酰基咪唑衍生,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仪测定, 内标法定量。3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 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水为G B/T6 6 8 2规定的一级水。3.1 试剂3.1.1 乙酸乙酯(C4H8O2) : 色谱纯。3.1.2 正己烷(C6H1 4) : 色谱纯。3.1.3 无水乙醚(C4H1 0O) : 使用前需重蒸, 重蒸时加少量还原铁粉。3.1.4 氯化钠(N a C l) 。3.1.5 无水硫酸钠(N a2S O4) : 使用前于1 2 0烘烤4h。3.1.6 七氟丁酰基咪唑(C7H3F7N2O,C A S号3 2 4 7 7 - 3 5 - 3) : 纯度9 8%。3.2 试剂配制3.2.1 氯化钠溶液(2 0%) : 称取氯化钠2 0g, 加入8 0m L水, 搅拌使氯化钠充分溶解。3.2.2 正己烷-无水乙醚溶液(9+1) : 将4 5 0m L正己烷与5 0m L无水乙醚混合均匀。3.3 标准品3.3.1 3 -氯- 1,2 -丙二醇(3 - MC P D) 标准品(C3H7C l O2,C A S号9 6 - 2 4 - 2) : 纯度9 8%。3.3.2 D5- 3 -氯- 1,2 -丙二醇(D5- 3 - MC P D) 标准品(C3D5H2C l O2) : 纯度9 8%。G B5 0 0 9.1 9 12 0 1 62 3.4 标准溶液配制注:标准溶液配制好后均需转移至密闭性非常好的棕色玻璃容器中, 于-2 0贮存。3.4.1 3 - MC P D和D5- 3 - MC P D标准储备液(10 0 0m g/L) : 分别准确称取3 - MC P D和D5- 3 - MC P D各1 0m g( 精确至0.0 1m g) , 用乙酸乙酯溶解, 分别转移至2个1 0m L容量瓶中, 用乙酸乙酯定容至刻度,混匀。保存期为2年。3.4.2 3 - MC P D标准中间液(1 0m g/L) : 准确移取3 - MC P D标准储备液(10 0 0m g/L)0.1m L于1 0m L容量瓶中, 用正己烷稀释至刻度, 混匀。保存期为1年。3.4.3 3 - MC P D标准工作液(1m g/L) : 准确移取3 - MC P D标准中间液(1 0m g/L)1m L于1 0m L容量瓶中, 用正己烷稀释至刻度, 混匀。保存期为6个月。3.4.4 D5- 3 - MC P D标准工作液(1 0m g/L) : 准确移取D5- 3 - MC P D标准储备液(10 0 0m g/L)0.2 5m L于2 5m L容量瓶中, 用正己烷稀释至刻度, 混匀。保存期为1年。3.4.5 3 - MC P D系列标准工作液: 分别吸取3 - MC P D标准工作液(1m g/L)0.0 1m L、0.0 5m L、0.1m L、0.2m L、0.4m L、0.8m L、1.6m L和3 - MC P D标准中间液(1 0m g/L)0.3 2m L于密闭性很好的适当体积(5m L或1 0m L) 的透明具塞( 盖) 玻璃管中, 分别加入D5- 3 - MC P D标准工作液(1 0m g/L)2 0L, 加正己烷至2m L, 配制成含3 - MC P D质量分别为1 0n g、5 0n g、1 0 0n g、2 0 0n g、4 0 0n g、8 0 0n g、16 0 0n g、32 0 0n g的系列标准工作液, 其中D5- 3 - MC P D的质量均为2 0 0n g。临用现配。3.5 材料3.5.1 硅藻土。3.5.2 气密针:1m L。3.5.3 玻璃层析柱: 柱长4 0c m, 柱内径2c m。4 仪器和设备4.1 气相色谱-质谱仪。4.2 电子天平: 感量分别为1m g和0.0 1m g。4.3 超声振荡器。4.4 旋转蒸发仪。4.5 恒温箱或其他恒温加热器。4.6 涡旋振荡器。4.7 离心机。5 分析步骤5.1 试样制备液态样品摇匀; 基质均匀的半固态样品和粉状固态样品直接测定; 其他样品需匀浆粉碎均匀。制备好的试样于05保存。5.2 试样提取5.2.1 液态试样称取试样4g( 精确至0.0 0 1g) 于5 0m L烧杯中, 加入D5- 3 - MC P D标准工作液(1 0m g/L)2 0L, 加G B5 0 0 9.1 9 12 0 1 63 入氯化钠溶液(2 0%)4g, 超声混匀5m i n, 待净化。5.2.2 半固态及固态试样( 提取后无明显残渣的半固态及固态试样)称取试样4g( 精确至0.0 0 1g) 于5 0m L烧杯中, 加入D5- 3 - MC P D标准工作液(1 0m g/L)2 0L, 加入氯化钠溶液(2 0%)6g, 超声1 0m i n, 待净化。5.2.3 半固态及固态试样( 提取后有明显残渣的半固态及固态试样)称取试样4g( 精确至0.0 0 1g) 于1 5m L离心管中, 加入D5- 3 - MC P D标准工作液(1 0m g/L)2 0L,加入氯化钠溶液(2 0%)1 5g, 超声提取1 0m i n, 以50 0 0r/m i n离心1 0m i n, 移取上清液, 待净化。5.3 试样净化取硅藻土5g, 加入提取液, 充分混匀, 放置1 0m i n。取5g硅藻土装入层析柱中( 层析柱下端填充少量玻璃棉) 。将提取液与硅藻土的混合物装入层析柱中, 上层加1c m高度的无水硫酸钠。用4 0m L正己烷-无水乙醚溶液(9+1) 淋洗, 弃去流出液。用1 5 0m L无水乙醚洗脱3 - MC P D( 流速约为8m L/m i n) , 收集流出液, 加入1 5g无水硫酸钠, 混匀以吸收水分, 放置1 0m i n后以漏斗过滤。滤液于3 5下旋转蒸发至近干( 约0.5m L) , 用2m L正己烷溶解残渣, 并转移至密闭性很好的适当体积(5m L或1 0m L) 的透明具塞( 盖) 玻璃管中, 待衍生化。5.4 衍生化用气密针向正己烷复溶液中加入0.0 4m L七氟丁酰基咪唑, 立即密塞, 涡旋混合3 0s, 于7 0保温2 0m i n。取出放至室温, 加入2m L氯化钠溶液(2 0%) , 涡旋1m i n, 静置, 使水相和正己烷相分层, 且水相澄清。移出正己烷相, 加入约0.3g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 将溶液转移至进样小瓶中, 供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同时做3 - MC P D系列标准工作液的衍生化。5.5 空白试样溶液制备称取与试样相同质量的氯化钠溶液(2 0%) 或空白试样, 以下步骤按5.2、5.3和5.4与试样同时处理, 以考察在试样测定过程中是否存在系统污染。5.6 仪器参考条件5.6.1 气相色谱参考条件5.6.1.1 色谱柱: 含5%苯基亚芳基聚合物或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的弱极性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柱( 柱长3 0m, 内径0.2 5m, 膜厚0.2 5m) , 或性能相当者。5.6.1.2 载气: 氦气, 流速为1m L/m i n。5.6.1.3 进样口温度:2 5 0。5.6.1.4 进样体积:1L, 不分流进样, 不分流时间为0.5m i n, 溶剂延迟时间为5m i n。 。5.6.1.5 程序升温:5 0 保持1m i n, 以2 /m i n升至9 0 , 再以4 0 /m i n升至2 7 0 , 并保持5m i n。5.6.2 质谱参考条件5.6.2.1 离子源: 电子轰击源(E I) 。5.6.2.2 电离能量:7 0e V。5.6.2.3 离子源温度:2 5 0。5.6.2.4 传输线温度:2 8 0。G B5 0 0 9.1 9 12 0 1 64 5.6.2.5 扫描方式: 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 I M) 。5.6.2.6 监测离子:3 - MC P D衍生物定量离子m/z2 5 3, 定性离子m/z2 7 5、m/z2 8 9、m/z2 9 1;D5- 3 -MC P D衍生物定量离子m/z2 5 7, 定性离子m/z2 7 8、m/z2 9 4、m/z2 9 6。5.7 标准曲线的制作将1L3 - MC P D系列标准工作液的衍生液按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中, 测得3 -MC P D和D5- 3 - MC P D的衍生物的峰面积, 以3 - MC P D系列标准工作溶液中的3 - MC P D和D5- 3 - MC P D的质量比为横坐标, 以3 - MC P D和D5- 3 - MC P D的衍生物的峰面积比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5.8 试样溶液的测定将1L试样溶液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中, 测得峰面积, 根据标准曲线得到试样溶液中3 - MC P D的质量。6 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中3 - MC P D的含量按式(1) 计算:X=Afm10 0 0(1) 式中:X 试样中3 - MC P D的含量,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 g/k g) ;A 试样溶液中3 - MC P D的质量, 单位为纳克(n g) ;f 称取试样后进行分析测定前的稀释倍数;m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10 0 0 换算系数。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7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 0%。8 其他食品中3 -氯- 1,2 -丙二醇的检出限为0.0 0 5m g/k g, 定量限为0.0 1m g/k g。第二法 食品中氯丙醇多组分含量的测定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法9 原理本标准采用同位素稀释技术, 以D5- 3 -氯- 1,2 -丙二醇(D5- 3 - MC P D) 、D5- 2 -氯- 1,3 -丙二醇(D5- 2 -MC P D) 、D5- 1,3 -二氯- 2 -丙醇(D5- 1,3 - D C P) 和D5- 2,3 -二氯- 2 -丙醇(D5- 2,3 - D C P) 为内标。试样中加入内标, 以氯化钠溶液提取, 采用硅藻土小柱进行净化, 用正己烷淋洗, 用乙酸乙酯洗脱氯丙醇, 经七氟丁酰基咪唑衍生, 以气相色谱-质谱测定, 内标法定量。G B5 0 0 9.1 9 12 0 1 65 1 0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 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水为G B/T6 6 8 2规定的一级水。1 0.1 试剂1 0.1.1 乙酸乙酯(C4H8O2) : 色谱纯。1 0.1.2 正己烷(C6H1 4) : 色谱纯。1 0.1.3 氯化钠(N a C l) 。1 0.1.4 无水硫酸钠(N a2S O4) : 使用前于1 2 0烘烤4h。1 0.1.5 七氟丁酰基咪唑(C7H3F7N2O,C A S号3 2 4 7 7 - 3 5 - 3) : 纯度9 8%。1 0.2 试剂配制氯化钠溶液(2 0%) : 称取氯化钠2 0g, 加入8 0m L水, 搅拌使氯化钠充分溶解。1 0.3 标准品1 0.3.1 3 -氯- 1,2 -丙二醇(3 - MC P D) 标准品(C3H7C l O2,C A S号9 6 - 2 4 - 2) : 纯度9 8%。1 0.3.2 D5- 3 -氯- 1,2 -丙二醇(D5- 3 - MC P D) 标准品(C3D5H2C l O2) : 纯度9 8%。1 0.3.3 2 -氯- 1,3 -丙二醇(2 - MC P D) 标准品(C3H7C l O2,C A S号4 9 7 - 0 4 - 1) : 纯度9 8%。1 0.3.4 D5- 2 -氯- 1,3 -丙二醇(D5- 2 - MC P D) 标准品(C3D5H2C l O2) : 纯度9 8%。1 0.3.5 1,3 -二氯- 2 -丙醇(1,3 - D C P) 标准品(C3H6C l2O,C A S号9 6 - 2 3 - 1) : 纯度9 8%。1 0.3.6 D5- 1,3 -二氯- 2 -丙醇(D5- 1,3 - D C P) 标准品(C3D5HC l2O) : 纯度9 8%。1 0.3.7 2,3 -二氯- 1 -丙醇(2,3 - D C P) 标准品(C3H6C l2O,C A S号6 1 6 - 2 3 - 9) : 纯度9 8%。1 0.3.8 D5- 2,3 -二氯- 1 -丙醇(D5- 2,3 - D C P) 标准品(C3D5HC l2O) : 纯度9 7%。1 0.4 标准溶液配制注:标准溶液配制好后均需转移至密闭性非常好的棕色玻璃容器中, 于-2 0贮存。1 0.4.1 氯丙醇及氘代氯丙醇标准储备液(10 0 0m g/L) : 分别准确称取3 - MC P D、2 - MC P D、1,3 - D C P、2,3 - D C P、D5- 3 - MC P D、D5- 2 - MC P D、D5- 1,3 - D C P和D5- 2,3 - D C P标准品各1 0m g( 精确至0.0 1m g) 分别用乙酸乙酯溶解, 分别转移至8个1 0m L容量瓶中, 用乙酸乙酯定容至刻度, 混匀。保存期为2年。1 0.4.2 氯丙醇标准中间液(1 0m g/L) : 分别移取3 - MC P D、2 - MC P D、1,3 - D C P和2,3 - D C P标准储备溶液(10 0 0m g/L)0.1m L于4个1 0m L容量瓶中, 用正己烷稀释至刻度, 摇匀。保存期为1年。1 0.4.3 氯丙醇混合标准工作液(1m g/L) : 准确移取3 - MC P D、2 - MC P D、1,3 - D C P和2,3 - D C P标准中间液(1 0m g/L) 各1m L于1 0m L容量瓶中, 加正己烷稀释至刻度, 混匀。保存期为6个月。1 0.4.4 氘代氯丙醇混合标准工作液(1 0m g/L) : 分别移取D5- 3 - MC P D、D5- 2 - MC P D、D5- 1,3 - D C P和D5- 2,3 - D C P标准储备液(10 0 0m g/L) 各0.1m L于1 0m L容量瓶中, 用正己烷稀释至刻度, 混匀。保存期为1年。1 0.4.5 氯丙醇系列标准工作液: 分别移取氯丙醇混合标准工作液(1 m g/L)0.0 1 m L、0.0 5 m L、0.1m L、0.2m L、0.4m L、0.8m L、1.6m L和氯丙醇标准中间液(1 0m g/L) 各0.3 2m L于密闭性很好的适当体积(5m L或1 0m L) 的透明具塞( 盖) 玻璃管中, 分别加入氘代氯丙醇混合标准工作液(1 0m g/L)2 0L, 加正己烷至2m L, 混匀, 配制成含各氯丙醇质量分别为1 0n g、5 0n g、1 0 0n g、2 0 0n g、4 0 0n g、8 0 0n g、16 0 0n g、32 0 0n g的系列标准工作液, 其中各氘代氯丙醇的质量均为2 0 0n g。临用现配。G B5 0 0 9.1 9 12 0 1 66 1 0.5 材料1 0.5.1 硅藻土小柱: 规格为5g。1 0.5.2 气密针:1m L。1 1 仪器和设备1 1.1 气相色谱-质谱仪。1 1.2 电子天平: 感量分别为1m g和0.0 1m g。1 1.3 超声波振荡器。1 1.4 氮气浓缩器。1 1.5 恒温箱或其他恒温加热器。1 1.6 涡旋振荡器。1 1.7 离心机。1 2 分析步骤1 2.1 试样制备液态样品摇匀; 基质均匀的半固态样品和粉状固态样品直接测定; 其他样品需匀浆粉碎均匀。制备好的试样于05保存。1 2.2 试样提取1 2.2.1 液态试样称取试样4g( 精确至0.0 0 1g) 于1 5m L玻璃离心管中, 加入氘代氯丙醇混合标准工作液(1 0m g/L)2 0L,超声混匀5m i n, 待净化。1 2.2.2 半固态及固态试样称取试样4g( 精确至0 .0 0 1g) 于1 5m L玻璃离心管中, 加入氘代氯丙醇混合标准工作液(1 0m g/L)2 0L,加入4g氯化钠溶液(2 0%) , 超声提取1 0m i n, 以50 0 0r/m i n离心1 0m i n, 移取上清液, 再重复提取1次, 合并上清液, 待净化。1 2.3 试样净化将上清液全部转移至硅藻土小柱中, 平衡1 0m i n。以1 0m L正己烷淋洗, 弃去流出液, 以1 5m L乙酸乙酯洗脱氯丙醇, 收集洗脱液于玻璃离心管中, 以氮气浓缩至近干( 约0.5m L, 切忌浓缩至全干) ,以2m L正己烷溶解残渣, 并转移至密闭性很好的适当体积(5m L或1 0m L) 的透明具塞( 盖) 玻璃管中, 待衍生化。1 2.4 衍生化用气密针向净化液中加入0.0 4 m L七氟丁酰基咪唑, 立即密塞, 涡旋混合3 0s, 于7 0 保温2 0m i n。取出冷却至室温, 加入2m L氯化钠溶液(2 0%) , 涡旋混合1m i n, 使水相和正己烷相分层, 且水相澄清。转移正己烷相, 加入约0.3g无水硫酸钠进行干燥, 转移溶液至进样小瓶中, 供气相色谱-质谱测定。G B5 0 0 9.1 9 12 0 1 67 同时做氯丙醇系列标准工作液的衍生化。1 2.5 空白试样溶液制备称取与试样相同质量的氯化钠溶液(2 0%) 或空白试样, 以下步骤按1 2.2、1 2.3和1 2.4与试样同时处理, 以考察在试样测定过程中是否存在系统污染。1 2.6 仪器参考条件1 2.6.1 气相色谱参考条件1 2.6.1.1 色谱柱: 含5%苯基亚芳基聚合物或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的弱极性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柱( 柱长3 0m, 内径0.2 5m, 膜厚0.2 5m) , 或性能相当者。1 2.6.1.2 载气: 氦气, 流速为1m L/m i n。1 2.6.1.3 进样口温度:2 5 0。1 2.6.1.4 进样量:1L, 不分流进样, 不分流时间为0.5m i n, 溶剂延迟时间为5m i n。1 2.6.1.5 程序升温:5 0 保持1m i n, 以2 /m i n升至9 0 , 再以4 0 /m i n升至2 7 0 , 并保持5m i n。1 2.6.2 质谱参考条件1 2.6.2.1 电离源: 电子轰击源。1 2.6.2.2 电离能量:7 0e V。1 2.6.2.3 离子源温度:2 5 0。1 2.6.2.4 传输线温度:2 8 0。1 2.6.2.5 扫描方式: 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 I M) 。1 2.6.2.6 监测离子: 见表1。表1 氯丙醇及其氘代氯丙醇衍生物的监测离子化合物名称内标定量离子(m/z)定性离子(m/z)3 - MC P D衍生物D5- 3 - MC P D2 5 32 7 5、2 8 9、2 9 1D5- 3 - MC P D衍生物2 5 72 7 8、2 9 4、2 9 62 - MC P D衍生物D5- 2 - MC P D2 5 37 5、2 8 9、2 9 1D5- 2 - MC P D衍生物2 5 77 9、2 9 4、2 9 61,3 - D C P衍生物D5- 1,3 - D C P7 57 7、2 7 5、2 7 7D5- 1,3 - D C P衍生物7 98 1、2 7 8、2 8 02,3 - D C P衍生物D5- 2,3 - D C P7 57 7、1 1 1、2 5 3D5- 2,3 - D C P衍生物7 98 1、1 1 6、2 5 71 2.7 标准曲线的制作将1L氯丙醇系列标准工作液的衍生液按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中, 测得氯丙醇和氘代氯丙醇的衍生物的峰面积, 以各氯丙醇和其对应的氘代氯丙醇的质量比为横坐标, 以各氯丙醇和其对应的氘代氯丙醇的衍生物的峰面积比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G B5 0 0 9.1 9 12 0 1 68 1 2.8 试样溶液的测定将1L试样溶液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中, 测得氯丙醇和氘代氯丙醇的衍生物的峰面积。1 3 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中氯丙醇的含量按式(2) 计算:X=Afm10 0 0(2) 式中:X 试样中各氯丙醇的含量,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 g/k g) ;A 试样溶液中各氯丙醇的质量, 单位为纳克(n g) ;f 称取试样后进行分析测定前的稀释倍数;m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10 0 0 换算系数。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1 4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2 0%。1 5 其他食品中3 - MC P D、2 - MC P D、1,3 - D C P和2,3 - D C P的检出限分别为0.0 0 2 m g/k g、0.0 0 2 m g/k g、0.0 0 5m g/k g、0.0 0 5m g/k g, 定量限分别为0.0 0 5m g/k g、0.0 0 5m g/k g、0.0 1m g/k g、0.0 1m g/k g。第三法 食品中氯丙醇脂肪酸酯含量的测定气相色谱-质谱法1 6 原理试样中加入氘代氯丙醇脂肪酸酯, 以正己烷提取, 以甲醇钠-甲醇溶液进行酯键断裂反应, 使氯丙醇脂肪酸酯转化为氯丙醇和相应的脂肪酸甲酯, 以冰乙酸终止反应, 加入溴化钠溶液, 并用正己烷进行液-液萃取, 以去除生成的脂肪酸甲酯和其他非极性杂质, 然后用硅藻土小柱净化, 以乙酸乙酯洗脱氯丙醇,经七氟丁酰基咪唑衍生, 以气相色谱-质谱仪检测, 内标法定量。1 7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 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水为G B/T6 6 8 2规定的一级水。1 7.1 试剂1 7.1.1 甲醇(CH4O) 。1 7.1.2 甲基叔丁基醚(C5H1 2O) 。G B5 0 0 9.1 9 12 0 1 69 1 7.1.3 甲醇钠(CH3ON a) 。1 7.1.4 冰乙酸(CH3C OOH) : 优级纯。1 7.1.5 乙酸乙酯(C4H8O2) : 色谱纯。1 7.1.6 正己烷(C6H1 4) : 色谱纯。1 7.1.7 乙腈(CH3C N) : 色谱纯。1 7.1.8 无水硫酸钠(N a2S O4) : 使用前于1 2 0烘烤4h。1 7.1.9 溴化钠(N a B r) 。1 7.1.1 0 七氟丁酰基咪唑(C7H3F7N2O,C A S号3 2 4 7 7 - 3 5 - 3) : 纯度9 8%。1 7.2 试剂配制1 7.2.1 氯化钠溶液(2 0%) : 称取氯化钠2 0g, 加入8 0m L水, 搅拌使氯化钠充分溶解。1 7.2.2 溴化钠溶液(2 0%) : 称取溴化钠2 0g, 加入8 0m L水, 搅拌使溴化钠充分溶解。1 7.2.3 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溶液(8+2) : 量取4 0m L甲基叔丁基醚, 加入1 0m L乙酸乙酯, 混匀。1 7.2.4 甲醇钠-甲醇溶液(0.5m o l/L) : 称取2.7g甲醇钠, 加入5 0m L甲醇, 搅拌并充分混匀。1 7.3 标准品1 7.3.1 3 -氯- 1,2 -丙二醇(3 - MC P D) 标准品(C3H7C l O2,C A S号9 6 - 2 4 - 2) : 纯度9 8%。1 7.3.2 D5- 3 -氯- 1,2 -丙二醇(D5- 3 - MC P D) 标准品(C3D5H2C l O2) : 纯度9 8%。1 7.3.3 2 -氯- 1,3 -丙二醇(2 - MC P D) 标准品(C3H7C l O2,C A S号4 9 7 - 0 4 - 1) : , 纯度9 8%。1 7.3.4 D5- 2 -氯- 1,3 -丙二醇(D5- 2 - MC P D) 标准品(C3D5H2C l O2) : 纯度9 8%。1 7.3.5 1,3 -二氯- 2 -丙醇标准品(1,3 - D C P) (C3H6C l2O,C A S号9 6 - 2 3 - 1) : 纯度9 8%。1 7.3.6 D5- 1,3 -二氯- 2 -丙醇(D5- 1,3 - D C P) 标准品(C3D5HC l2O) : 纯度9 8%。1 7.3.7 2,3 -二氯- 1 -丙醇(2,3 - D C P) 标准品(C3H6C l2O,C A S号6 1 6 - 2 3 - 9) : 纯度9 8%。1 7.3.8 D5- 2,3 -二氯- 1 -丙醇(D5- 2,3 - D C P) 标准品(C3D5HC l2O) : 纯度9 7%。1 7.3.9 3 -氯- 1,2 -丙二醇棕榈酸双酯(3 - MC P D棕榈酸双酯) 标准品(C3 5H6 7C l O4,C A S号5 1 9 3 0 - 9 7 - 3) :纯度9 8%。1 7.3.1 0 D5- 3 -氯- 1,2 -丙二醇棕榈酸单酯(D5- 3 - MC P D棕榈酸单酯) 标准品(C1 9D5H3 2C l O3) :纯度9 8%。1 7.3.1 1 2 -氯- 1,3 -丙二醇硬脂酸双酯(2 - MC P D硬脂酸双酯) 标准品(C3 9H7 5C l O4,C A S号2 6 7 8 7 - 5 6 -4) : 纯度9 5%。1 7.3.1 2 D5- 2 -氯- 1,3 -丙二醇硬脂酸双酯(D5- 2 - MC P D硬脂酸双酯) 标准品(C3 9D5H7 0C l O4) : 纯度9 8%。注:1 7.3.1 0中, 亦可采用D5- 3 -氯- 1,2 -丙二醇棕榈酸双酯作为内标。1 7.4 标准溶液配制注:标准溶液配制好后均需转移至密闭性非常好的棕色玻璃容器中, 于-2 0贮存。1 7.4.1 氯丙醇和氘代氯丙醇标准储备液(10 0 0m g/L) : 分别准确称取3 - MC P D、2 - MC P D、1,3 - D C P和2,3 - D C P、D5- 3 - MC P D、D5- 2 - MC P D、D5- 1,3 - D C P和D5- 2,3 - D C P标准品各1 0m g( 精确至0.0 1m g) , 分别用乙酸乙酯溶解, 转移至8个1 0m L容量瓶中, 用乙酸乙酯定容至刻度, 混匀。保存期为2年。1 7.4.2 氯丙醇标准中间液(1 0m g/L) : 分别移取3 - MC P D、2 - MC P D、1,3 - D C P和2,3 - D C P标准储备液(10 0 0m g/L)0.1m L于4个1 0m L容量瓶中, 用正己烷定容至刻度, 摇匀。保存期为1年。1 7.4.3 氯丙醇混合标准工作液(1m g/L) : 移取3 - MC P D、2 - MC P D、1,3 - D C P和2,3 - D C P标准中间液(1 0m g/L) 各1m L于1 0m L容量瓶中, 用正己烷定容至刻度, 混匀。保存期为6个月。G B5 0 0 9.1 9 12 0 1 61 0 1 7.4.4 氘代氯丙醇混合标准工作液(1 0m g/L) : 移取D5- 3 - MC P D、D5- 2 - MC P D、D5- 1,3 - D C P和D5- 2,3 - D C P标准储备液(10 0 0m g/L) 各0.1m L于1 0m L容量瓶中, 用正己烷定容至刻度, 混匀。保存期为1年。1 7.4.5 氯丙醇脂肪酸酯标准储备液(10 0 0m g/L, 以对应的氯丙醇计) : 分别准确称取3 - MC P D棕榈酸双酯标准品5 3.1m g( 精确至0.0 1m g) 、2 - MC P D硬脂酸双酯标准品5 8.1m g( 精确至0.0 1m g) , 分别用乙酸乙酯溶解, 转移至2个1 0m L容量瓶中, 用乙酸乙酯定容至刻度, 混匀。保存期为2年。1 7.4.6 氯丙醇脂肪酸酯混合标准使用液(1 0m g/L,以对应的氯丙醇计) : 分别移取3 - MC P D棕榈酸双酯标准储备液(10 0 0m g/L, 以3 - MC P D计) 和2 - MC P D硬脂酸双酯标准储备液(10 0 0m g/L, 以2 -MC P D计) 各0.1m L于1 0m L容量瓶中, 用正己烷定容至刻度, 混匀。保存期为1年。1 7.4.7 氘代氯丙醇脂肪酸酯标准储备液(10 0 0m g/L, 以对应的氘代氯丙醇计) : 分别准确称取D5- 3 -MC P D棕榈酸单酯标准品3 0.6m g( 精确至0.0 1m g) 、D5- 2 - MC P D硬脂酸双酯标准品5 6.0m g( 精确至0.0 1m g) , 分别用乙酸乙酯溶解, 转移至2个1 0m L容量瓶中, 用乙酸乙酯定容至刻度, 混匀。保存期为2年。1 7.4.8 氘代氯丙醇脂肪酸酯混合标准使用液(1 0m g/L,以对应的氘代氯丙醇计) : 移取D5- 3 - MC P D棕榈酸单酯标准储备液(10 0 0 m g/L, 以D5- 3 - MC P D计) 和D5- 2 - MC P D硬脂酸双酯标准储备液(10 0 0m g/L,以D5- 2 - MC P D计) 各0.1m L于1 0m L容量瓶中, 用正己烷定容至刻度, 混匀。保存期为1年。1 7.4.9 氯丙醇系列标准工作液的制备: 分别移取氯丙醇混合标准工作溶液(1 m g/L)0.0 1 m L、0.0 5m L、0.1m L、0.2m L、0.4m L、0.8m L、1.6m L和氯丙醇标准中间液(1 0m g/L) 各0.3 2m L于密闭性很好的适当体积(5m L或1 0m L) 的透明具塞( 盖) 玻璃管中, 分别加入氘代氯丙醇混合标准工作液(1 0m g/L)2 0L, 加正己烷至2m L, 混匀, 配制成含各氯丙醇质量分别为1 0n g、5 0n g、1 0 0n g、2 0 0n g、4 0 0n g、8 0 0n g、16 0 0n g、32 0 0n g的系列标准工作液, 其中各氘代氯丙醇的质量均为2 0 0n g。临用现配。1 7.5 材料1 7.5.1 硅藻土小柱: 规格为5g。1 7.5.2 气密针:1m L。1 8 仪器和设备1 8.1 气相色谱-质谱仪。1 8.2 电子天平: 感量分别为1m g和0.0 1m g。1 8.3 超声波振荡器。1 8.4 氮气浓缩器。1 8.5 恒温箱或其他恒温加热器。1 8.6 涡旋振荡器。1 8.7 离心机。1 9 分析步骤1 9.1 试样制备液态样品摇匀; 基质均匀的半固态样品和粉状固态样品直接测定;其他样品需匀浆粉碎均匀。制备好的试样于05保存。G B5 0 0 9.1 9 12 0 1 61 1 1 9.2 试样提取1 9.2.1 植物油、 动物油等油脂类试样称取试样0.1g 0.2g( 精确至0.0 0 1g) , 加入氘代氯丙醇脂肪酸酯混合标准工作液(1 0m g/L, 以对应的氘代氯丙醇计)2 0L、D5- 1,3 - D C P和D5- 2,3 - D C P标准工作液(1 0m g/L) 各2 0L。1 9.2.2 其他试样称取试样2g( 精确至0.0 0 1g) , 加入氘代氯丙醇脂肪酸酯混合标准工作液(1 0m g/L, 以对应的氘代氯丙醇计)2 0L。加入4m L正己烷, 充分振摇混匀, 超声提取2 0m i n, 静置分层后, 转移出上层正己烷相。再重复提取2次, 合并正己烷相, 加入D5- 1,3 - D C P和D5- 2,3 - D C P标准工作液(1 0m g/L) 各2 0L,以氮气浓缩至约1m L。注:对于乳粉、 咖啡等固体粉末试样, 需先加2m L水溶解后再用正己烷提取。对于香肠等动物性食品试样, 可采用经乙腈饱和的正己烷作为提取液。1 9.3 酯键断裂反应向试样提取液中加入0.5 m L甲基叔丁基醚-乙酸乙酯溶液(8+2) 和1 m L甲醇钠-甲醇溶液(0.5m o l/L) ,盖紧盖子, 涡旋振荡3 0s。室温反应4m i n, 加入1 0 0L冰乙酸终止反应。加入3m L溴化钠溶液(2 0%) 和3m L正己烷, 涡旋振荡3 0s, 静置1m i n, 弃去上层正己烷相, 再用3m L正己烷萃取一次, 弃去上层正己烷相, 下层的水相溶液待净化。 注:此步骤中如采用氯化钠溶液(2 0%) 萃取, 则经后续步骤测定得到的是氯丙醇脂肪酸酯和缩水甘油酯的总含量。1 9.4 试样净化将水相溶液倒入硅藻土小柱中, 平衡1 0m i n后, 用1 5m L乙酸乙酯洗脱, 收集洗脱液, 在洗脱液中加入4g无水硫酸钠,放置1 0m i n后过滤, 转移滤液至密闭性很好的适当体积(5m L或1 0m L) 的透明具塞( 盖) 玻璃管中, 以氮气浓缩至近干( 约0.5m L, 切忌浓缩至全干) , 用2m L正己烷溶解残渣, 涡旋混匀, 待进行衍生化反应。1 9.5 衍生化用气密针向净化液中加入0.0 4m L七氟丁酰基咪唑, 立即密塞。涡旋混合后, 于7 0保温2 0m i n。取出放至室温, 加2m L氯化钠溶液(2 0%) , 涡旋1m i n, 使两相分层, 且水相澄清。取出上层有机相, 加0.3g无水硫酸钠吸水干燥, 将溶液转移至进样小瓶中, 供气相色谱-质谱测定。同时做系列标准工作液的衍生化反应。1 9.6 空白试样溶液制备称取与试样相同质量的溴化钠溶液(2 0%) 或空白试样, 以下步骤按1 9.2、1 9.3、1 9.4和1 9.5与试样同时处理, 以考察在试样测定过程中是否存在系统污染。1 9.7 仪器参考条件1 9.7.1 气相色谱参考条件1 9.7.1.1 色谱柱: 含5%苯基亚芳基聚合物或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的弱极性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柱( 柱长3 0m, 内径0.2 5m, 膜厚0.2 5m) , 或性能相当者。1 9.7.1.2 载气: 氦气, 流速为1m L/m i n。G B5 0 0 9.1 9 12 0 1 61 2 1 9.7.1.3 进样口温度:2 5 0。1 9.7.1.4 进样量:1L, 不分流进样, 不分流时间为0.5m i n, 溶剂延迟时间为5m i n。1 9.7.1.5 程序升温:5 0 保持1m i n, 以2 /m i n升至9 0 , 再以4 0 /m i n升至2 7 0 , 并保持5m i n。1 9.7.2 质谱参考条件1 9.7.2.1 电离源: 电子轰击源。1 9.7.2.2 电离能量:7 0e V。1 9.7.2.3 离子源温度:2 5 0。1 9.7.2.4 传输线温度:2 8 0。1 9.7.2.5 扫描方式: 选择离子监测模式(S I M) 。1 9.7.2.6 监测离子: 见表1。1 9.8 标准曲线的制作将1L系列标准工作液的衍生液按浓度由低到高依次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 测得各氯丙醇和氘代氯丙醇的衍生物的峰面积, 以标准工作液中氯丙醇与其对应的氘代氯丙醇的质量比为横坐标, 以氯丙醇与其对应的氘代氯丙醇的衍生物的峰面积比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1 9.9 试样溶液的测定将1L试样溶液注入气相色谱-质谱仪, 测得相应的峰面积, 根据标准曲线得到试样溶液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