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H的应用酸碱中和滴定A组定向巩固定向巩固一、滴定管的使用1.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记录了下列数据,其中正确的是()A.用25 mL量筒量取12.36 mL盐酸B.用pH试纸测出某溶液pH为3.5C.用托盘天平称取8.75 g食盐D.用酸式滴定管测出消耗盐酸的体积为15.60 mL解析:25mL的量筒不能读数到小数点后2位;pH试纸不估读数字;托盘天平仅可以读数到0.1g;滴定管读数要达到0.01mL。答案:D2.下面是中学化学实验室中几种常见的玻璃仪器,在仪器上标明具体使用温度的是()A.圆底烧瓶B.滴定管C.烧杯D.锥形瓶解析:精确度较高的量器都需要考虑温度的影响,所以都会标明具体的使用温度。答案:B3.一支规格为a mL的滴定管,其尖嘴部分充满溶液,管内液面在m mL处,当液面降到n mL处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流出溶液的体积为(m-n)mLB.流出溶液的体积为(n-m)mLC.管内溶液体积等于(a-n)mLD.管内溶液体积多于n mL解析:滴定管的结构特点:“0”刻度在上,自上而下,刻度数值逐渐增大,故放出液体的体积为(n-m)mL。答案:B定向巩固二、酸碱中和滴定的原理、步骤4.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滴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酸式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直接加入一定体积的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C.滴定时,应左手控制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时刻注视着锥形瓶内颜色的变化D.读数时,视线与滴定管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解析: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要用待装液润洗23次。答案:A5.关于下列各实验或装置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可用于测溶液pHB.是用酸性KMnO4溶液滴定Na2SO3溶液C.是滴定操作时手的操作D.中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使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即达到滴定终点解析:A、B、C三项都正确;D项,中最后一滴NaOH标准液使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恢复成原来的颜色,即达到滴定终点,错误。答案:D6.下面是一段关于酸碱中和滴定实验操作的叙述:取一锥形瓶,用待测NaOH溶液润洗两次在一锥形瓶中加入25 mL待测NaOH溶液加入几滴石蕊溶液作指示剂取一支酸式滴定管,洗涤干净直接往酸式滴定管中注入标准酸溶液,进行滴定左手旋转滴定管的玻璃活塞,右手不停摇动锥形瓶两眼注视着滴定管内盐酸液面下降,直至滴定终点。文中所述操作有错误的序号为()A.B.C.D.解析:锥形瓶不用待测液润洗,错;石蕊变色不明显,不易观察颜色,在酸碱中和滴定时不用石蕊作指示剂,错;滴定管使用前要润洗,错;滴定过程中眼睛应观察锥形瓶中溶液颜色变化,错。答案:D定向巩固三、酸碱中和滴定中的数据处理7.在25 时,用0.125 molL-1的标准盐酸滴定25.00 m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图中K点代表的pH为()A.13B.12C.10D.11解析:由图示可知,在V(HCl)=20.00mL时,pH=7,HCl与NaOH恰好完全反应,由c(HCl)V(HCl)=c(NaOH)V(NaOH)知c(NaOH)=c(HCl)V(HCl)V(NaOH)=0.125molL-120.00mL25.00mL=0.1molL-1。由KW=c(H+)c(OH-)知,0.1molL-1的NaOH溶液的c(H+)=10-13molL-1,即其pH=13。答案:A8.导学号90514116如图为10 mL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HCl),用一定浓度的NaOH溶液滴定的图示,依据图示可推出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选项ABCDHCl物质的量浓度/(molL-1)0.120.040.030.09NaOH物质的量浓度/(molL-1)0.040.120.090.03解析:观察图知,当NaOH溶液用至30mL时正好将盐酸中和,根据c酸V酸=c碱V碱,V酸V碱=1030=13,则c酸c碱=31,故B、C选项被排除,但又由于加入NaOH20mL时,溶液pH已达到2,设HCl浓度为3x,则NaOH浓度为x。c(H+)=3x10mL-x20mL10mL+20mL=10x30molL-1=0.01molL-1,x=c(NaOH)=0.03molL-1,3c(NaOH)=0.09molL-1,故选D。答案:D定向巩固四、酸碱中和滴定的误差分析9.用标准的KOH溶液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若测定结果偏低,其原因可能是()A.配制标准溶液的固体KOH中混有NaOH杂质B.滴定终点读数时,仰视滴定管的刻度,其他操作正确C.盛装待测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过后再用待测液润洗D.滴定到终点读数时,发现滴定管尖嘴处悬挂一滴溶液解析:A项将会使标准碱液的c(OH-)偏大,滴定时耗用的V(OH-)偏小,导致结果偏低,故正确;终点时仰视读数,将使读取碱液的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B项错误;用待测液润洗锥形瓶将使测定结果偏高,C项错;尖嘴处悬挂溶液将使读取的标准液体积偏大,测定结果偏高,D项错。答案:A10.导学号90514117在中和滴定操作过程中,用标准液滴定待测液,有以下各项因操作不当而引起的实验误差,用“偏高”“偏低”或“无影响”等填空:(1)滴定管用蒸馏水洗净后,未用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润洗,使滴定结果。(2)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又用待测溶液润洗,使滴定结果。(3)滴定管在滴定前尖嘴处有气泡,滴定过程中气泡消失,使滴定结果。(4)滴定前平视,滴定终点俯视,使滴定结果。(5)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酚酞作指示剂),当加入一滴NaOH溶液时溶液呈浅红色,此时便停止滴定,使滴定结果。(6)用含Na2O杂质的NaOH固体来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用于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使测得盐酸的浓度。(7)用含Na2CO3杂质的NaOH固体来配制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用于滴定未知浓度的盐酸,使测得盐酸的浓度。(8)洗涤锥形瓶时,误把稀食盐水当作蒸馏水,然后用锥形瓶装待测的盐酸,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时,对测得的结果。解析:中和滴定误差分析的依据是c待=c标V标V待,若向待测溶液中滴加标准溶液,则由V标来分析实验误差。(1)滴定管装液前未用标准溶液润洗,会使标准溶液被稀释,导致所耗V标偏大,使测定的c待偏高。(2)锥形瓶装液前用待测溶液润洗,会使锥形瓶内待测的溶质增加,导致所耗V标偏大,使测定的c待偏高。(3)气泡的体积计入了标准溶液,使结果偏高。(4)滴定终点俯视读数,V标偏低因而c待偏低。(5)终点判断提前(应保持半分钟不褪色),结果偏低。(6)NaOH中含有Na2O,则标准溶液的浓度已经偏高(62gNa2O相当于80gNaOH),因而所需滴入的标准溶液的体积偏小,测得结果偏低。(7)把标准溶液视为Na2CO3溶液,由于53gNa2CO3相当于40gNaOH,所以中和相同量的盐酸所需Na2CO3溶液的体积比NaOH溶液的体积大,使V标偏高,结果偏高。(8)食盐水对结果无影响。答案:(1)偏高(2)偏高(3)偏高(4)偏低(5)偏低(6)偏低(7)偏高(8)无影响B组综合提升1.两人用同一瓶盐酸滴定同一瓶NaOH溶液。甲将锥形瓶用NaOH待测液润洗后,使用水洗过的碱式滴定管取碱液于锥形瓶中;乙则用甲用过的滴定管取碱液于刚用蒸馏水洗过且存有蒸馏水的锥形瓶中,其他操作及读数均正确,你的判断是()A.甲操作有错B.乙操作有错C.甲测定数值一定比乙小D.乙实际测得值偏小解析:锥形瓶不应用碱液润洗。甲用过的滴定管对乙来说已润洗过。答案:A2.酚酞作指示剂,用NaOH溶液滴定盐酸时,由于滴定速率太快,当混合溶液变红时,不知NaOH是否过量,判断它是否过量的方法是()A.加入5 mL盐酸进行滴定B.再滴一滴待测盐酸C.重新进行滴定D.以上方法均不适用解析:判断是否过量的方法是再滴一滴待测盐酸,看颜色是否复原。答案:B3.用中和滴定法测定烧碱的纯度,若烧碱中不含有与酸反应的杂质,试根据实验回答:(1)准确称取烧碱样品4.1 g,所用的主要仪器是。(2)将样品配成250 mL的待测液,需要的仪器有。(3)取10.00 mL待测液,用量取注入中。(4)用0.201 0 molL-1标准盐酸滴定待测烧碱溶液,滴定时左手,右手,两眼注视,直到滴定终点。(5)根据下列数据,计算待测烧碱溶液的浓度:。滴定次数待测液体积/mL标准盐酸体积/mL滴定前读数/mL滴定后读数/mL第一次10.000.5020.40第二次10.004.0024.10(6)根据上述数据,计算烧碱的纯度。(7)由于碱式滴定管调零时仰视读数,使计算出的烧碱溶液浓度与实际浓度比较()A.偏高B.准确C.偏低D.可能偏高或偏低解析:(5)V(NaOH)=10.00mL,V(HCl)=(20.40mL-0.50mL)+(24.10mL-4.00mL)2=20.00mL,根据:c(NaOH)V(NaOH)=c(HCl)V(HCl),则:c(NaOH)=0.4020molL-1。(6)样品中m(NaOH)=0.4020molL-10.250L40gmol-1=4.02g,则烧碱的纯度为4.02g4.1g100%=98%。(7)由于调零时仰视读数,导致量取的碱液体积偏低,使得最后计算的浓度偏高。答案:(1)药匙、托盘天平、小烧杯(2)小烧杯、玻璃棒、250 mL容量瓶、胶头滴管(3)碱式滴定管(或移液管)锥形瓶(4)旋转酸式滴定管的玻璃活塞摇动锥形瓶锥形瓶中溶液颜色的变化(5)0.402 0 molL-1(6)98%(7)A4.导学号90514118现用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准溶液来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滴定时有下列操作:向溶液中加入12滴指示剂。取20.00 mL标准溶液放入锥形瓶中。用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终点。重复以上操作。用天平精确称取5.105 g邻苯二甲酸氢钾(相对分子质量为204.2)固体配制成250 mL标准溶液(测得pH约为4.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氢氧化钠的物质的量浓度。(1)以上各步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序号),上述中使用的仪器除锥形瓶外,还需要。(2)滴定并记录V(NaOH)的初、终读数。数据记录如下表:滴定次数1234V(标准溶液)/mL20.0020.0020.0020.00V(NaOH)/mL(初读数)0.100.300.000.20V(NaOH)/mL(终读数)20.0820.3020.8020.22V(NaOH)/mL(消耗)19.9820.0020.8020.02某同学在处理数据过程中计算得到平均消耗NaOH溶液的体积为V(NaOH)=19.98+20.00+20.80+20.024 mL=20.20 mL。他的计算合理吗?。理由是。已知该实验用酚酞作指示剂,通过仪器测得第4次滴定过程中溶液pH随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体积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则a20.02(填“”“”或“=”)。(3)步骤中在调节起始读数时,滴定管的尖嘴部分必须充满溶液,如果滴定管内部有气泡,赶走气泡的操作是。滴定前,用蒸馏水洗净碱式滴定管,然后加入待测定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定,此操作使实验结果(填“偏大”“偏小”或“不产生误差”)。解析:(1)因为邻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培训报道制作指南
- 青苗计划培训结业汇报
- 食品安全卫生知识培训
- 标准产品购销合同
- 玻璃幕墙设计与施工合同范本
- 二手住宅带地下室出售合同
- 企业融资合同样本指南
- 物流公司驾驶员合作协议
- 事业单位劳动合同书格式
- 2025年度市政道路施工合同书
- 智能汽车传感器技术-激光雷达
- 武汉市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办法暂行
- 急救医药箱药品清单
- 突发性聋诊疗指南
- 南方少数民族传统合唱精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四川音乐学院
- 35kv电缆敷设施工方案正式版
-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说课稿
- GB/T 3098.26-2021紧固件机械性能平垫圈
- GB/T 30220-2013游乐设施安全使用管理
- 《岩石学》课件第二章结构构造
- 遇见友谊-如何学会与朋友相处主题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