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34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34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34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34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34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训练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4讲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和稳定性及生态环境的保护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及难度1.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1,2,32.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调节4,5,63.生态环境的保护9,10,11,124.综合考查7,8,13,14,15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D)A.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两大类B.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只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C.牧草生长旺盛时,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这对食草动物有利,对牧草不利D.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就是化学信息解析: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化学信息、行为信息等;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生物,也来源于无机环境;捕食关系的存在,对食草动物有利,也有利于牧草的更好生长发育。2.(2019江西宜春月考)如图所示,当烟草叶片受到甲种蛾幼虫的采食刺激后,烟草叶片会释放出挥发性的化学物质,这种化学物质白天会吸引甲种蛾幼虫的天敌,夜间会驱赶乙种蛾,使其不能在烟草叶片上产卵(乙种蛾幼虫也采食烟草叶片)。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B)A.甲种蛾幼虫与天敌的种间关系最可能是捕食B.在烟草叶片保护其不受蛾幼虫侵害时起作用的信息类型是物理信息C.甲种蛾幼虫与乙种蛾幼虫的种间关系是竞争D.图中所示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可表示为解析:烟草叶片可通过释放挥发性的化学物质保护其不受蛾幼虫侵害,发挥作用的信息类型为化学信息。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信息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C)A.生态捕虫板是根据昆虫成虫的趋光性来诱杀昆虫成虫的,该过程所涉及的信息属于物理信息B.蜜蜂跳“8”字舞告诉同伴采蜜的方向属于行为信息C.萤火虫通过闪光来识别同伴属于行为信息D.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就是化学信息解析:生态捕虫板是根据昆虫成虫的趋光性来诱杀昆虫成虫的,光对昆虫属于物理信息;蜜蜂跳“8”字舞通过行为动作向同伴传递信息,属于行为信息;萤火虫闪光,光属于物理信息;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中产生的生物碱、有机酸等代谢产物属于化学信息。4.如图表示甲、乙两个相邻类型的不同生态系统,在遭受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其稳定性发生明显波动后,再恢复到原来的结构状态所需时间的图像。关于这两个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正确的是(C)A.甲的抵抗力稳定性较乙强B.乙的恢复力稳定性较甲强C.甲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而恢复力稳定性较强D.甲为森林生态系统,乙为草原生态系统解析:据图分析,甲偏离稳态的幅度大,表明其抵抗力稳定性差,乙恢复稳态所需时间长,表明其恢复力稳定性弱,森林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应强于草原生态系统。5.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制作的小生态瓶,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B)A.该生态瓶的组成成分虽比较简单,但其群落仍存在垂直结构B.生态瓶中生物种类稀少,没有食物链存在C.为了保证生态瓶的正常运转,瓶内浮萍、金鱼藻、螺蛳和虾的比例应适中D.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该生态瓶会更稳定解析:在小生态瓶的不同水层有不同生物分布,所以其群落存在垂直结构;虾和螺蛳吃金鱼藻,所以小生态瓶中有食物链存在;为保证生态瓶的正常运转,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比例应适中;生态瓶的稳定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C)A.信息传递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抵抗力稳定性弱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一定强D.人类活动可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解析:某些结构极其简单的生态系统(如荒原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很弱,恢复力稳定性也很弱。7.(2014天津卷)图a、b分别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生命物质总量)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两个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B.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C.城市生态系统不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抵抗力稳定性低D.流经两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均是其植物所固定的太阳能解析:生态系统的功能是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任一生态系统均可通过信息传递调节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A正确;图为农村和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量金字塔示意图,不能反映其营养结构组成,且两个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不是均由3个营养级组成的,B错误;任何生态系统都具有自我调节能力,但自我调节能力有一定的限度,城市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简单,抵抗力稳定性低,C错误;流经城市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来自植物固定的太阳能和人为输入,D错误。8.如图表示同一环境中物种A与物种B的数量变化关系,二者之间存在食物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D)A.物种A、B的种间关系是竞争B.信息可在物种A、B之间单向传递C.物种A是植食性动物D.物种A、B的数量变化是相互影响的解析:根据曲线中两物种个体数量变化呈现“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不同步性变化,即二者为捕食关系,信息可在物种A、B之间双向传递,A是肉食性或杂食性动物,B为植食性动物。9.(2018山东济南二模)2018年环境日主题确定为“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就是希望人们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像爱护眼睛一样爱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使我们国家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下列有关生态环境保护的叙述,错误的是(B)A.每种野生生物都有独特的基因库,必须维持野生生物的多样性B.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过程就是新物种形成的过程C.合理开发和利用野生资源是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有效措施D.把受灾地区的珍稀动物迁入其他自然保护区属于易地保护解析:生物多样性的内容包括:基因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的形成不仅仅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10.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A)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D.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解析: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保护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都要从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出发;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是指其生态功能;国外物种的引进要谨慎,以免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大量引进更不可取,易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降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天然林的物种多样性更丰富,抵抗力稳定性较人工林强,不易受到病虫害影响。11.(2017海南卷)加强管理后,某自然保护区中过去难觅踪迹的大型食肉、食草野生动物种群得到了恢复。数年后,出现了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的现象。针对该现象,下列叙述最为合理的是(D)A.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B.该现象说明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C.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正在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D.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解析:保护区中的某种大型食草动物经常到保护区外的农田中采食,破坏粮食作物,不能说明野生动物是人类的忠实朋友以及人与野生动物形成了和谐相处的关系;该现象说明野生动物由于食物不足,正在觅食,不是积极地寻求人类的帮助;该现象说明该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增大,种内竞争增强,保护区内资源不足,需要外出觅食。12.(2018吉林百校联盟高三联考)海洋酸化是继“温室效应”之后又一由CO2过量排放而引起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海洋酸化会影响到大多数海洋生物的生存和繁殖,可能最终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发生不可逆转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A.海洋中的鱼、藻类和微生物共同构成了生物群落B.海洋酸化主要是由化石燃料过度燃烧导致CO2过量排放造成的C.长期海洋酸化会导致海洋生物种群密度减小,进而使生产者利用分解者的能量减少D.控制当地的海洋酸化可以任意引进大量外来物种,提高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稳定性解析:海洋中生物群落除了鱼、藻类和微生物,还有其他生物;海洋酸化主要是因为化石燃料过度燃烧导致CO2过量排放造成的;生产者不能利用分解者的能量,只能利用太阳能或者化学能;任意引入外来物种,会引起外来物种入侵,影响生态稳定性。二、非选择题13.(2017海南卷)回答下列与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关的问题:(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是指 。(2)在广袤的非洲草原上,食草动物如同“割草机”一样,通过迁徙在不同的草场上采食,这一现象年复一年地进行着,然而食草动物所处的草原生态系统却表现出了稳定性,这是由于该生态系统具有 。(3)草蚱蜢青蛙蛇鹰是草原生态系统的一条食物链,在这条食物链中,次级消费者是 ,在生态系统中消费者的作用有(答出两点即可)。解析:(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生态系统自身具有的自我调节能力能够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3)次级消费者是青蛙。消费者的作用是能够促进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调节种间关系;帮助植物传粉和传播种子;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答案:(1)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2)自我调节的能力(3)青蛙消费者是实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重要环节;调节种间关系;维持种群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4.(2018陕西榆林测试)某地农村利用水葫芦生态池污水处理系统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净化,主要工艺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农村生活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填“有机污染物”“重金属污染物”或“有毒污染物”)。形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是 。(2)生态池中微生物的主要作用是 。(3)生态池作为具有观赏性的景观,吸引了大批游人前来观光、休闲,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4)运行过程中必须及时清除枯死的水葫芦,以防止其腐烂下沉,并造成对下一年的潜在危害,同时要避免水葫芦外逃,防止 。解析:(1)农村生活污水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其主要污染物为有机污染物。形成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是氮、磷。(2)生态池富含有机污染物,可通过微生物的分解作用将其分解为无机物,为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提供养料。(3)生态池作为具有观赏性的景观,吸引了大批游人前来观光、休闲,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4)大量的水葫芦在不及时清除的情况下会腐烂污染水体,因此对于生态池要严格管理,避免水葫芦的外逃,防止水葫芦破坏生态池外界的水生生态系统,造成河道堵塞等严重后果。答案:(1)有机污染物氮、磷(或“N、P”)(2)将污水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为水葫芦等水生植物提供养料(3)直接(4)污染水体外逃的水葫芦破坏生态池外的水生生态系统(答案合理即可)15.(2018安徽宣城调研)随着水体富营养化进程的加快,沉水植物逐渐衰退和消失,导致结构复杂、功能健全的以高等水生植物占优势的清水态草型水体逆向退化为结构单一、功能退化的以蓝绿藻等浮游植物为主的浊水态藻型水体,从而引起水华。(1)由清水态草型水体逆向退化为浊水态藻型水体是否为群落演替?。若某湖泊发生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某种沉水植物灭绝,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丧失的是。(2)沉水植物逐渐衰退和消失的原因除了有水体中的无机盐过多对沉水植物有毒害作用外,还有(答一点即可)。(3)水体富营养化后大量的沉水植物死亡又会促使大量分解者分解其遗体,消耗大量氧气使水体溶氧量降低,从而使更多的生物死亡,我们称为“二次污染”。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存在调节。(4)科研人员通过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构建生物修复系统的方法治理湖泊的水华,这样做的原因是 。投放食浮游植物的鱼类和种植大型挺水植物时要注意避免引起外来物种入侵,因此,要充分考虑不同生物之间的。解析:(1)群落演替是指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因此由清水态草型水体逆向退化为浊水态藻型水体是群落的演替。某湖泊发生水体富营养化造成某种沉水植物灭绝,导致生物种类减少,基因种类与数量也随之减少,因此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分析,丧失的是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2)据试题分析可知,沉水植物逐渐衰退和消失的原因除了有水体中的无机盐过多对沉水植物有毒害作用外,还有蓝绿藻等浮游植物大量繁殖遮蔽阳光,使沉水植物光合作用受阻而死亡(大量微生物分解动植物遗体消耗大量氧气)。(3)水体污染导致沉水植物死亡,微生物分解其遗体导致消耗大量氧气,使水体溶氧量降低,又会导致更多生物由于缺氧而死亡,这是“二次污染”。体现了生态系统存在(正)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