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章第6课世界选择北京讲义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docx_第1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章第6课世界选择北京讲义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docx_第2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章第6课世界选择北京讲义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docx_第3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章第6课世界选择北京讲义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docx_第4页
2018_2019学年高中语文第三章第6课世界选择北京讲义新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y世界选择北京对中国人来说,奥运会一直是我们的梦想和光荣实现的地方。早在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就被接纳为国际奥委会成员,1979年10月国际奥委会确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奥林匹克委员会为中国全国性的奥委会,恢复了中国在国际奥委会的合法地位。国内许多有志之士都认为中国应当申办奥运会。1990年邓小平就提出了申奥的想法。在中国政府的支持下,1991年2月,北京市正式向中国奥委会提出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随后在中国奥委会举行的全体会议上,一致同意了北京市的申请。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北京2000年奥运会申办委员会成立。按照国际奥委会的有关规定,于1991年12月,派出北京奥申委代表团赴瑞士洛桑向国际奥委会主席递交了申请书。之后,北京乃至全国各地掀起了申办奥运会的热潮。1993年9月23日,北京仅以两票之差与2000年奥运会失之交臂,但全国人民的申奥热越发高涨。2001年7月13日,中国通过不懈努力最终赢得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这是世界对北京的选择。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库珀(p)(2)有瑕(xi)(3)酣畅(hn)(4)凝重(nn) (5)潜力(qin) (6)洛杉矶(j)(7)同胞(bo)(二)多音字1.因词而异(1)泊(2)予(3)重(4)倒(5)看(6)长2一言辨异(7)对孩子一定不能太溺爱,不能连给孩子系(j)鞋带这样的小事都牵系(x)在心上。(8)曹雪芹就是因为有一种执著(zhu)的精神才写成了红楼梦这部伟大的著(zh)作。二、写准字形(1)(2)(3)(4)三、近义辨析(1)积淀沉淀例句:新绛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深厚。尤其出名的是新绛澄泥砚,其原料是汾河中水流蜿蜒沉淀的含沙泥,其制作历史悠久,从西汉到明代,都奉为贡品。辨析:“积淀”,指积累沉淀,或指积累沉淀下来的事物,多指文化、知识、经验等。“沉淀”比喻凝聚,积累,多用于描述客观事物。(2)顾及涉及例句:网络编辑在制作内容时,要顾及网络媒体自身、受众、广告商三方面的利益,因此网站人力资源结构正向多元化方向发展,既有新闻、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才,也有涉及中文、法律等方面的专业人员。辨析:“顾及”,指照顾到,注意到。“涉及”指牵涉到,关联到。四、成语释义1词义理解(1)失之交臂:指擦肩而过。形容当面错过机会。(2)酣畅淋漓:指说话、写文章非常痛快。(3)民不聊生:指老百姓无法生活下去, 形容人民生活困难。(4)当之无愧:毫无愧色。当得起某种称号或荣誉,无须感到惭愧。(5)撼地震天: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6)排山倒海:推开高山,翻倒大海。形容力量强盛,声势浩大。2辨析正误例句:王明阳一开口就是酣畅淋漓的演说,吸引了所有的人驻足聆听,连学生的妈妈都忘记做饭了,真是民不聊生。辨析:“酣畅淋漓”指说话、写文章非常痛快,用在此处合适。“民不聊生”指人民生活困难,不指忘记了做饭等生活问题。一、结构图解二、语段精读阅读开头到P39“昨日的悲歌更加酣畅淋漓”,回答问题。1这篇通讯的开头有什么特点?答:_参考答案:(1)用最简洁的语言向读者报告中国申奥成功的消息,体现出强烈的民族自豪感。(2)连用两个感叹句,表达作者的喜悦之情,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和爱国热情。2作者在文中两次写“让时光倒流”,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_参考答案:(1)领起下文,使文章脉络清晰;(2)引领读者回顾中国屈辱的过去,通过对比突出申奥成功的喜悦。3结合上下文,理解“曾经的坎坷,已积淀成神圣而执著的理性”这句话的含意。答:_参考答案:由于中国的战乱及国力的衰弱,一直没能参加奥运会。但一代代的中国人对奥运会的追求和梦想始终没变,以往的屈辱,更加坚定了我们对奥林匹克的不懈追求。阅读课文第28段,回答问题。4列举中国的金牌数目意在说明什么?答:_ 参考答案:(1)说明中国已跻身世界体育强国之列;(2)为下文写申奥成功作铺垫。阅读课文第31段,回答问题。5为什么在这里列举与体育无关的数字?答:_参考答案:虽然列举的是经济增长的数字,实际上谈的是国力的强大,这是中国申奥的资本和基础。三、重点解读1事件通讯叙事有一定的线索和脉络,文章中所记述的“呼喊”和“口号”,在结构上起了怎样的作用?包含了怎样的深刻内涵?明确: “呼喊”,体现了中国人民对民族振兴、国家富强的企盼,以及对奥运的梦想和追求;“口号”代表了“中华民族为创造人类文明共同奋斗的理想”,代表了中国人民改革开放,走向世界的坚定决心。每一次“呼喊”和“口号”都与一定社会历史背景相联系,反映了中华民族由屈辱到复兴的过程中对参与奥运、举办奥运的期盼,它们串联起来,形成了中国百年奥运史的清晰脉络。每一句“呼喊”与“口号”都有各自的内涵,可以引导学生细细品味。比如天津青年的“奥运三问”,表达了近代中国人对参加奥运盛会的期盼,同时也是对中华民族自立乃至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期盼。2这篇通讯是以时间顺序展开的,这样的结构对表现文章的主题有怎样的作用?明确:文章按时间顺序叙事,由旧中国屈辱的境况(在奥运会上的悲惨遭遇)新中国民族的振兴(在奥运会上“零”的突破到世界公认的体育大国)中国人民申奥的热情和努力(中国对人类做出巨大的贡献,世界重视中国的发展),展示了中华民族振兴的历程和中国人民对奥运的梦想和追求,表现了世界选择中国的主题意义。欢迎世界相约北京2月25日晚,北京作为下届冬奥会举办城市,在韩国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奉献了2022相约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视频,向全世界发出诚挚邀请2022年相约北京! 能容纳3.5万人的平昌奥林匹克体育场座无虚席。以展望未来为主题的闭幕式文艺演出精彩纷呈。闭幕式尾声,“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将现场气氛又一次推向高潮。舞台上,22名中国轮滑运动员、2名由运动员扮演的“熊猫信使”以及24名智能机器人共同演绎冰球、冰壶、滑雪等冰雪运动项目。借助轮滑运动员滑出的轨迹和高科技实现的影像变化,中国结、中国龙、凤凰、高速铁路、大飞机、航天器等中国元素陆续展示,反映出中国的历史文化和时代风貌;北京冬奥会会徽“冬梦”、蔚蓝的地球、孩童的笑脸、橄榄枝和梅花编织的花环等纷纷呈现,体现了中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此时,两只“熊猫信使”化身成卡通形象,出现在大屏幕上。它们在中国各地收集中国人民向世界发出的诚挚邀请。随后,画面上出现了习近平主席的身影。他在视频中说:“我和亿万中国人民,欢迎全世界的朋友,2022年相约北京!欢迎你们,欢迎朋友们!”话音落下,“熊猫信使”把来自中国的友好情谊装入信封。接着,一个硕大的信封出现在舞台中央。信封开启,习近平和一张张中国人民的笑脸展现出来。信封下方,自1924年首届冬奥会以来的23届冬奥会举办年份依次出现。中国轮滑运动员在现场滑出“2022”的字样,寓意对北京冬奥会的期盼与祝福。在8分钟文艺表演前,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将奥运会会旗交到北京市市长、北京冬奥组委执行主席陈吉宁手中。表演过后,巴赫宣布平昌冬奥会闭幕,圣火熄灭,冬奥会在这里结束,四年后又将从北京出发,开始新的征程!(选自2018年2月25日新华网)赏析本则新闻主要叙写了我国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奉献给世界人民的2022相约北京8分钟文艺表演,表达了中国人民诚邀世界各国人民的盛情!第1段为导语部分,交代了报道的主要事件。第2段交代了事件发生的背景。第35段详细叙述了文艺表演的盛况。第6段为新闻的结尾,写平昌冬奥会闭幕,北京市市长接过奥运会会旗,开启了新的征程!(时间30分钟满分27分)一、新闻阅读(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一水激活万水流吉林省“河湖连通”工程走笔一进洮南府,每天二两土。白天吃不够,晚上还得补。白城昔日民谣季节性泛滥,长期性干旱。水,是吉林西部多年来苦苦不得其解、又不得不解的难题。怎样管水?怎样用水?这是一个考验我们智慧与胆识的科学命题。西部是吉林省重要的生态屏障,而如今,常年干旱已让这里成为全省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从长春去白城,长春下雨,到农安变阴天,到白城就晴天。”这一描述真实地反映出西部的生态状况。缺水不等于没水!一方面,干旱造成生态环境急剧恶化,另一方面,过境江河每年汛期的洪水屡屡为患。十年九旱,却又年年防洪。很难想象,这么矛盾的场景在这里反复上演。“嫩江年年闹水,而江坝两公里之外就闹干旱,水白白流走了。”一位参加过月亮泡抗洪的老水利工作者手指嫩江无限感慨。“如果能把这些过境的洪水资源利用起来,让河湖连通起来,用洪水来给这些散落在退化草原和盐碱地上的泡沼补水,这正是顺其自然!”省水利厅厅长宿政和很多水利人开始了深深的思考。没有青山绿野,净沙包子;没有秀湖碧水,净碱泡子;没有绿草鲜花,净土蒿子;没有珍禽异兽,净兔猫子;没有俊男美女,净弯腰子。白城民间俗语从打井抗旱、筑坝防洪,到河湖连通、治水用水,生态引发的问题就要从生态这个“根”上解决。引水为赢,有水则兴。这是一场从根本上决定西部命运的观念革命。2013年和2014年,白城市在全省率先启动了“河湖连通”工程一批应急试点工程,把45个泡沼与河流连接起来,至目前已增加蓄水量9亿立方米,改善和恢复湿地面积5.5万公顷,恢复草原、芦苇面积6万公顷。景美了,人也乐了。在向海雁鸣湖,数万只本地独有的“向海雁”掠过水面低飞,蔚为壮观。这是通榆县向海蒙古族乡利民村村民崔本军养雁的“大本营”,他是七八万只大雁的主人。“一只雁养4个月就可出售,去了成本,利润200元没问题,养100只就能挣2万元。”在他的带动下,周边许多农民跟着养雁,形成了规模可观的产业。有水了,恢复勃勃生机的不仅仅是湿地。两年时间,白城增加水面面积180万亩,今年渔业产量预计3.3万吨,是14年来最高产量。风沙干旱碱,谁干谁打脸。白城基层干部中流传的顺口溜5月份开闸引水的白城运河穿越白城市区,让这座城市顿时多了几分灵动。在白城生态新区,白城市民的第一个亲水平台鹤鸣湖,引来了地产巨擘碧桂园在此扎根。白城,正从“灰色之城”变成“绿色之城”。白城“河湖连通”工程的实践证明,生态之路在西部既行得通,也能走得好。吉林是粮食大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连年增产之后我们不禁要问:下一步向哪里要增产?吉林省粮食增产的最大潜力在西部!前提是:必须解决水的问题!有了水,通过“土地整理工程”会增加土地;有了水,缓解干旱会节约成本,增加产量。西部将成为吉林乃至全国新的米粮仓、鱼米乡。目前,“河湖连通”工程的四大水源工程,即引嫩入白、大安灌区、哈达山水利枢纽、引洮分洪入向,已进入全面收尾阶段;全省14个“河湖连通”应急试点工程已全面开工到2020年,“河湖连通”工程全面完工时,将体现出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西部美景令人醉”,一个河湖互济、渔兴牧旺、草茂粮丰、碧水蓝天、人水和谐的美丽西部将精彩呈现。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白城是吉林西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如今,这一屏障因为常年干旱而变得十分脆弱。水,成为发展白城必须直面的问题。B白城十年九旱,但不缺水。每年汛期,嫩江的洪水都会经过白城并泛滥成灾,河湖连通能为白城圈住水,解决水荒问题。C河湖连通、治水用水,这是解决白城干旱问题的根本办法。白城缺水,问题在于人们局限于打井抗旱、筑坝防洪观念。D2013年和2014年,白城启动了“河湖连通”工程一批应急试点工程,增加了蓄水量,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生态环境。解析:选CC项,原文说“这是一场从根本上决定西部命运的观念革命”,也就是说治水问题也是观念问题,但不能表明“人们局限于打井抗旱、筑坝防洪观念”。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材料引用白城民谣,旨在说明白城干旱,尘土飞扬;引用白城俗语,旨在说明白城的土壤碱性太强,生态环境恶劣。B白城的引水工程初见成效后,生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人们抓住大好机会,大力发展规模养殖业,奔向幸福生活。C地产巨擘碧桂园扎根白城生态新区鹤鸣湖,材料以此为例,说明引水入城已从根本上解决了白城的生态问题。D吉林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西部又是吉林的粮食基地,所以,解决西部的水资源问题,就是打造新的国家粮仓。E“一水激活万水流”“西部美景令人醉”,这两句话热情洋溢,字里行间充满对“河湖连通”工程的赞美之情。解析:选AEB项,生态变好了,少数人在利用生态发展养殖业,没有大范围规模养殖;C项,材料以此为例,旨在说明白城的环境变好了,不能说“引水入城已从根本上解决了白城的生态问题”;D项,原文是说西部有吉林省粮食增产的最大潜力,不能说“西部又是吉林的粮食基地”,偷换概念。3吉林白城“河湖连通”工程对白城人民有哪些重要意义?请简要概括。(4分)答:_参考答案:缓解旱涝灾害,解决民众用水问题;调节生态,改善环境;水草丰茂,粮食增产;渔兴牧旺;增加土地,节约成本。(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二、新闻实践(15分)4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5分)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答:_解析:本段文字有三句话,由新闻材料的组成可知,第一句是次要信息,可选取第二、三句作为中心关键句,然后加以提炼概括。提炼时要抓住几个关键词思考:“有代沟”“很远”“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参考答案: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或:调查显示,学习成了多数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唯一话题。)(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不超过80字)(3分)答:_解析:只要紧扣住新闻反映的中心问题来进行议论即可。切忌偏离中心话题。注意谈看法时勿忘自己“学生”的这一身份。参考答案:(示例)学生以学业为主,父母关心成绩没错,但我们的成长路上不仅只有学习成绩,强健身体、培养兴趣、磨砺意志、塑造品格等都应该成为交流的话题。5阅读下列两则材料,回答问题。(10分)材料一近日教育部在奥赛和部分科技类竞赛获奖学生加分项目上和体育特长生高考加分项目上进行调整,要求各省(区、市)在系统清理高考加分项目和严密防范、严厉打击加分资格或身份造假方面进行规范。北京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特邀委员王晋堂认为:教育部公布高考加分政策调整,对于奥赛和体育加分做了一些限制。这是对于过去加分政策的修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