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树脂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1页
丙烯酸树脂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2页
丙烯酸树脂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3页
丙烯酸树脂安全技术说明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丙烯酸树脂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丙烯酸树脂化学品英文名称:ACRYIATE RESIN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 混合物 有害成分:丙烯酸树脂 浓度: UN编号:1263 CN编号:32198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类 易燃液体危险性综述:明火高热易燃。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引起着回燃或爆炸。侵入途经:吸入 食吸 ,经皮肤吸收。健康危害:吸入或与皮肤接触均有害,吞入后会损害肺部。重复接触可能引起皮肤干燥或皲裂。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衣服。用肥皂和清水冲洗皮肤,不要用溶剂或稀释剂。如果症状持续请寻医。眼睛接触:用清洁新的水充分冲洗15分钟,分开上下眼脸,寻医。吸入:移到空气新鲜的地方,使病人保持温暖和休息状态,如呼吸不规则或停止。要给人工呼吸。如不省人事请将病人于复苏体位。食入:如意外吞下,不要催吐,保持休息状态寻医。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明火高热易燃。有害分解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灭火方法:抗溶泡沫,二氧化碳或干粉,砂石,用水无用。灭火注意事项:火会引起浓厚的黑烟,暴露于分解的物质会对人体有害,消防人员必须使用自给式呼吸器,火场中密闭容器必须用水冷却,勿让灭火后产生的物质流入下水系统。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讯速离开泄漏污染区,并进行隔离。远离火源并使空气畅通,建议应急人员戴自吸式呼吸器,穿防毒服。泄漏物质不允许倒入下水系统。小量泄漏:用活性碳或惰性材料吸收。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槽车或专用工具收集送废物处理站。如产生污染湖泊,江河,通知有关部门根据当地法规处理。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处置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加强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戴自吸式过滤式防毒面具,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耐油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饮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的品种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储存注意事项:储存干燥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源热源。保持容器密闭。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分开存放。采用防爆型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存区应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人防护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GBZ22002)未制定标准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GBZ22002)未制定标准短时间接触容许浓度(GBZ22002)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气象色谱法工程控制:生产过程中保持容器密闭,生产车间保持良好通风。呼吸系统防护:避免吸入蒸气,微粒和喷雾,合理可行的方法是使用当地排气通风和好的普通通风,如果这还不以将微粒或蒸气浓度保持在职业暴露极限则必须使用佩戴自吸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当佩戴空气呼吸器或氧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其它:工作场所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实行就业前体检。第九部分 理化特征外观与性状:不透明液体PH值:不适用。熔点():不适用 相对密度(水=1):1.05沸点():不适用相对密度(空气=1):3.0-4.0 饱和蒸气压(kpa)无资料燃烧热(kj/mol):无资料 临界温度():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辛醇/水分系数:无资料闪点():无资料 引燃温度:无资料爆炸下限V/V:1.3 爆炸上限V/V:6.0最小点火能(MJ): 最大爆炸压力(mpa):溶解性:能和丙烯酸漆稀释剂等混溶。主要用途:用于涂料。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稳定性:稳定避免接触的条件:极端的温度。潮湿。禁配物:氧化剂,强碱或强酸。聚合危害:不会出现。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急性毒性:无资料刺激性:无资料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吸入最低中毒浓度LD50:900PPM/1小时。 大鼠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50:300G/M3 /5分钟,小鼠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G50300G/M3/5分钟。致突变性:无资料生殖毒性:无资料致癌性:无资料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该物质对环境有害,应特别注意对水体的污染。生态毒性:无资料生物降解性:无资料非生物降解性:无资料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废弃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处置。废弃注意事项:参考当地法规。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危规号:32198UN编号:1263包装类别:类包装包装标志: 易燃液体。包装方式:金属罐。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严格按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危险货物配装表进行,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应急设备,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与氧化剂隔离储运,装轻轻卸,防止容器渗漏。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中华人民共和国 职业病防治法(2001-10-27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1989-12-26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务会十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06-29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全20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