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7、18世纪美学概况,英国的经验主义美学 培根、霍布斯、洛克、夏夫兹博里、哈奇生、休谟、伯克 法国 17世纪的新古典主义文艺学 笛卡尔、布瓦罗 18世纪的启蒙主义美学 伏尔泰、卢梭、狄德罗 德国 18世纪早、中期的美学: 鲍姆嘉通、莱辛、温克尔曼 18世纪中、晚期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古典美学 康德、歌德、席勒、黑格尔 意大利:维柯,17、18世纪英国的经验论美学,历史背景 主要代表人物: 培根(1561-1626) 霍布斯(1588-1679) 洛克(1632-1704) 夏夫兹博里(1671-1713) 哈奇生(1670-1733) 休谟(1711-1776) 伯克(1729-1797) 经验论哲学的主要特征: 知识的来源是经验;归纳法,实验法 经验论美学的主要问题:对审美心理的研究 休谟的美学思想 伯克论崇高与美,历史背景,15-16世纪原始积累的开始 圈地动动 玫瑰战争(14551485):兰开斯特家族、约克家族,争夺王位;旧贵族势力大减 海上争霸(1588):打败西班牙“无敌舰队” 17世纪资产阶级革命 议会军与王党军的战争,克伦威尔 ,查理一世被处死(1649) 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围绕王位继承问题,分成了辉格党和托利党,成为近代政党的起源。 光荣革命(16881689):推翻复辟王朝(詹姆斯二世老年得子,信奉天主教;信奉新教的荷兰执政威廉) 权利法案君主立宪制奠定基础 18世纪后半叶开始了工业革命,审美心理研究,重视的原因 对人的心理机能研究 如洛克、休谟、莱布尼茨的著作都称为“人类理解(智)研究(或新论)” 培根对人的心理能力的划分 霍布斯论想象和联想 洛克论联想、判断力 夏夫兹博里、哈奇生论“内在感官”,培根,生平: Francis Bacon (1561-1626) 生于新贵族之家,自幼聪明过人,12岁入剑桥三一学院学习,三年后以“精通和勤奋”的赞誉毕业。后曾担任掌玺大臣和大法官,以受贿罪被议会弹劾。在一次防腐实验(在鸡肚里塞雪作冷冻)中染伤寒去世。,基本思想: 近代归纳法的创始人 “英国唯物主义和现代科学的真正始祖”(马恩) 不能像蜘蛛,也不能像蚂蚁,而应像蜜蜂,又采集又整理。 寻找优于单纯枚举归纳(户籍官:威廉威廉斯,约翰琼斯)的归纳方法(热的本质:逐一归纳,推断,验证) 二重真理: 理性真理、启示真理:哲学与神学分离。 四种假相: 种族假相:人的理智好像一面不平的镜子,由于不规则地接受光线,因而把事物的性质和自己的性质搅混在一起,使事物的性质受到了歪曲;人的感觉不是事物的尺度 洞穴假相:个人的成见,特有的天性,教育,交往,书和人的权威, 市场假相:人们在交往中由于语词的误解,陷入混乱。语词显然是强制和统治人的理智的,它使一切陷于混乱,并且使人陷于无数空洞的争辩和无聊的幻想。 剧场假相:一些学说和体系就像戏剧一样不真实。错误的哲学教条,以及由于传说、轻信和疏忽而被接受下来的许多科学中的原理和公理。,美学思想: 人的知解力: 人类知解力:记忆、想象、理智 人类学术:历史、诗、哲学 想象: 复现的想象(记忆) 创造的想象(联想、分想) 诗是“虚构的历史” 比历史中的行动和事件更伟大、更英勇 结局比现实更符合伦理的要求(善和正义的胜利) 更多的错综复杂和更多的意外 简评:诗与历史(现实)的关系问题 艺术靠“巧智”(felicity,独具匠心),而非机械的规则 宙克西斯用五个美女合成朱诺是很愚蠢的 巧智:类似中国所讲的“无法之法”,是一种“进乎技矣”的东西,熟能生巧的“巧”。 绘画不能表现“秀雅合度的动作” 也就是说绘画不能表现“时间性”的内容。,培根论说文集说美,才德有如宝石,最好是用素净的东西镶嵌。无疑地,才德如果是在一个容貌虽不姣丽,然而形体闲雅,气概庄严的身体内,那是最好的。同时,很美的人们多半不见得在别的方面有什么大的才德;好象造物在它底工作中但求无过,不求十分的优越似的。因此,那些很美的人们多是容颜可观而无大志的;他们所研求的也多半是容止而不是才德。但是这句话也并不是永远是真的,因为奥古斯塔斯大帝、泰塔斯 外斯帕显努斯 、法王“好看的”腓力普、英王爱德华第四、雅典人阿尔西巴阿底斯 、波斯王伊斯迈耳都是精神远大,志向崇高的人,然而同时也是当代最美的男子。(美貌与才能的关系),论起美来,状貌之美胜于颜色之美,而适宜并优雅的动作之美又胜于状貌之美。美中之最上者就是图画所不能表现,初睹所不能见及者。没有一种至上之美是在规模中没有奇异之处的。我们说不出阿派莱斯和阿伯特 杜勒究竟那一位是更大的戏谑者;他们两位之中一位是要根据几何学上底比例来画人,另一位要从好几个不同的脸面中采取其最好的部分以合成一个至美的脸面。象这样画出来的人,我想是除了画者本人而外恐怕谁底欢心也得不到的。并不是我以为一个画家不应当画出一张从来没有那么美的脸面来,而是他应该以一种幸运 做成这事(如一个音乐家之构成优美的歌曲一样)而不应该借助于一种公式。我们一定会看得见有些脸面,如果你把他们一部分一部分地来观察,你是找不到一点好处的;但是各部分在一起,那些脸面就很好看了。(动态美高于静态美;艺术靠巧智而不是公式),假如美底主要部分果真是在美的动作中的话,那就无怪乎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反而倍增其可爱了。“美人底秋天也是美的” ,因为年轻的人,如果我们不特意宽容,把他们底青年也认为是补其美观之不足者,是没有一个可以保有其美好的 。美有如夏日的水果,易于腐烂,难于持久;并且就其大部分说来,美使人有放荡的青年时代,愧悔的老年时代;可是,无疑地,假如美落在人身上落的得当的话,它是使美德更为光辉,而恶德更加赧颜的。,霍布斯(Thomas Hobbes,1588-1679) 贫苦的牧师家庭;14岁通晓希腊文和拉丁文;15岁入牛津大学。后做贵族家庭教师。与伽利略成为好友;曾做培根的秘书;在英国革命中站在王党一边,流亡巴黎,结交名流;生性胆怯怕事 论人性利维坦(1651) 英国经验派心理学的始祖。(朱光潜),基本思想: 社会契约论思想的首创者 自然状态:人类未进入社会之前所处的状态 自然人:首先要自保,人是自私自利、恐惧、贪婪、残暴无情,人对人互相防范、敌对、争战不已,像狼和狼一样。 自然(律)法:一是利用一切手段保存自己;二是为了最大限度地维护自己的利益,在必要时放弃别人也同意放弃的权利。 和平与契约:每个人都同意放弃和别人一样多的权利,并因此而享受到和别人一样多的利益。 最坏的君主制也比自然状态和无政府状态要好。 订立社会契约成立国家;君权不是神授的,而是人民转让的,托付的 国家的职责:抵御外侵;维护内部和平;保障通过合法的手段劳动致富,美学思想 想象: 一切人类思想都起源于感觉。 渐次衰退的感觉:等同于记忆 简单想象:将感受过的呈现出来 复合想象:把不同的记忆复合起来,人头马,金山;把自己想象成赫剌克勒斯或亚历山大(类似联想) 想象的序列(实际说的是人的思维): 不经控制没有意图的:思想迷走。 有控制有意图的,受某种欲望和目的控制:求因(找东西);求果(预见,智慧)。 想象力与判断力 想象力:看到类似点(求同) 判断力:看出事物的差异与不同(辨异) 判断力更重要: 有判断而无想象可以成为智慧;有想象而无判断则不能。,诗要逼真才美 我不同意那些认为诗的美就在于虚构离奇的人。因为正如真实对历史的是应有的约束,逼真对于诗的自由也是应有的约束。一个诗人可以超越自然的实在的作品,但绝不可以超越自然的可思议的可能性(于事不必已然,但于理必可能) 美与善: 美指的是某种表面迹象预示其为善的事物。 姣美,美丽、壮美、漂亮、体面、清秀、可爱等词汇表示。 善是美的内容,美是善的表现形式(朱光潜的总结) 三种善: 预期希望方面的善,谓之美 效果方面的善,就像所欲求的目的那样,谓之为令人高兴 手段方面的善,谓之有效,有利。 笑:突然发现自己的优越 骤发的自荣(或译,突然的荣耀感)是造成笑这种面相的激情,这种现象要不是由于使自己高兴的某种本身骤发的动作造成的,便是由于知道别人有什么缺陷,相比之下自己骤然给自己喝彩而造成的。最容易产生这种情形的人,是知道自己能力最小的人。这种人不得不找别人的缺陷以便自我宠爱。因此,多笑别人的缺陷,便是怯懦的征象。因为伟大人物的本分之一,就是帮助别人,使之免于耻笑,并且只把自己和最贤能的人去相比较。,洛克,洛克(1632-1704) 基本思想: 人的知识来自感觉、经验,反对“天赋观念”论。 白板说。 美学思想 观念的联想(Association of Ideas) 巧智(Wit)与判断力 巧智主要见于观念的撮合(类似于想象);判断力则见于仔细分辨差别极微的观念 用实用和功利的态度看诗和艺术 劝父母不要让儿童学诗,“把他们的诗才压抑下去,使它窒息”“因为在诗神的领域里,很少有人发现金矿银矿”。,内在感官说,夏夫兹博里(1671-1713): 剑桥新柏拉图主义:天赋观念 内在感官(内在的眼睛、内在的节拍感)(类似于第六感) 人天生就具有审辩善恶和美丑的能力 感性直觉 眼睛一看到形状,耳朵一听到声音,就立刻认识到美、秀雅与和谐。 与理性的结合:动物性部分与理性部分 吃草的牲畜:它们欢喜并不是形式而是形式之后的实物 人不能用动物性的部分去体会美和欣赏美要用心和理性 理性主要指人的善根,生来就有的道德感和是非感。 矛盾性:美感究竟是感性的还是理性的 哈奇生(1670-1733) 两种内在感官:识别美的;善的内在感官 美感不是起于便利、习俗或教育,而是天生的,休谟的美学思想,生平: 1711-1776,爱丁堡。贵族家庭。3岁丧父,11岁进爱丁堡大学,14岁或15岁时离校,以后在家自修。1729年起专攻哲学。 1732年,21岁就开始撰写他的主要哲学著作人性论。1776年8月病逝。 基本思想: 我们的一切观念都来自感觉。 人的理性或研究的全部对象可分成两类:观念的关系:事实。 一切关于事实的推理似乎都建立在因果关系上面。 因果联系是一种习惯性联想。(归纳问题) 如一个弹子沿直线向另一个弹子运动。我们可以假定第二个弹子的运动是第一个弹子撞击的结果。而同样可以设想成百种不同的情况,两个弹子完全静止下来;第一个弹子循着直线后退;第二个弹子跳到其他的线或方向去等。,总之,每个结果都是一件与它的原因不同的事件。因此,结果是不能从原因中发现出来的,我们对于结果的先验的拟想或概念必定完全是任意的。即使呈出了结果之后,结果与原因的联系也还是同样任意的;因为还有许多其他的结果,依照理性看来,也同样是不矛盾的、自然的。因此,我们如果没有经验和观察的帮助,要想决定任何个别的事情有或推出任何原因或结果,那是办不到的。,休谟的美学思想,美和丑与快乐和痛苦相伴随。 美是一些部分的那样一个秩序和结构,它们由于我们天性的原始组织、或由于习惯、或是由于爱好、适于使灵魂发生快乐和满意。这就是美的特征,并构成美和丑的全部差异,丑的自然乃是产生不快。因此,快乐和痛苦不但是美和丑的必然伴随物,而且还构成它们的本质。 美或丑如果在我们身上,它们所引起的快乐或不快必然会转化成骄傲或谦卑。 美与方便和效用相联。 在一种动物产生体力的体形是美的;在另一种动物,则表示轻捷的体形是美的。 建筑学上,柱顶要比柱基较为尖细,这是因为那样一种形状给我们传来一种令人愉快的安全感。而相反的形状让我们顾虑到危险,而这种顾虑是让人不快的。 一片田野之所以能使人产生快感,就由于它和丰产的效用观念连在一起。,趣味的标准 : 美就不是客观存在于任何事物中的内在属性,它只存在于鉴赏者心里,不同的心会看到不同的美,每个人只应当承认自己的感受,不应当企图纠正他人的感受。 想发现真正的美或丑,就和妄图发现真正的甜或苦一样,纯粹是徒劳无功的探讨。因此趣味无争辩。 趣味虽然无争辩。但也是有限度,不能将丘陵说成高山,将池沼说成海洋一样宽广。 同一个荷马,在希腊和罗马受欢迎,在今天的巴黎和伦敦仍受欢迎。 因此,尽管趣味仿佛变化多端,难以捉摸,终归还有些普遍性的褒贬原则。这些原则对一切人类的心灵感受所起的作用是经过仔细探索可以找到的。人们必须在健康状态下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发高烧的人不会有对味道的准确判断。,人们为什么缺乏对美的正确感受 原因之一就是想象力不够敏感。 堂吉诃德中品酒的故事,一桶好酒,一个人品出了皮子味,一个人品出了铁味,结果桶低有一把旧钥匙,上面拴着皮子。 原因之二是偏见。时代的偏见、利益的偏见等。 原因之三,没有高明的见识。 主要参考: 马奇西方美学史资料选编中休谟的论美与丑。,伯克的美学思想,生平和著作 论崇高: 崇高的生理基础和心理基础 崇高的客观性质 论优美 美的生理和心理基础 优美的客观性质 崇高与美的比较,伯克的生平和著作,生平: 17291797,英国著名的政治家和政论家。在议会中反对镇压北美的独立运动;但反对法国大革命。 美学著作: 论崇高与美的观念的根源1756年出版(汉译参考:博克崇高与美伯克美学论文选李善庆译,上海三联 ) 地位:在朗吉弩斯以后和康德以前,研究崇高与美的最重要的著作。 特点:生理学和心理学倾向(经验主义影响),崇高的生理和心理基础,崇高主要与“自我保全” 情欲相关; 涉及自我保持的感情大部分注重于痛苦和危险。 适于激发产生痛苦与危险的观念都是崇高的本源。 当危险或痛苦逼迫太近的时候,不可能引起任何欣喜,而只有单纯的恐怖。,崇高的客观性质,对象的可怖性只是崇高的一个本源,只有对象的可怖性与主体保持一定的距离,即人身安全不受威胁的情况下,才能成为崇高的对象。 在体积方面是巨大的,在力量方面是无限的,表面上是凸凹不平和奔放不羁的,色调是朦胧晦暗的,线条是径直的。 模糊使事物显得可怕 黑夜增加可怕;鬼怪的形象模糊;专治政府的领导人避开公众;宗教也如此:异教的神庙大多是暗的;古代高卢和不列颠人的僧侣喜欢在黑暗的森林中举行仪式。弥尔顿诗中用模糊来增加恐怖的力量。 “诗歌(相比于绘画)因为模糊不清,对于人的情感比起其它艺术有更普遍的也更强大的支配力。” “实际上,模糊、含混、不确定的形象对于幻想比清晰、确定的形象具有更大的力量,形成更崇高的感情。”,力量 力量要与破坏联系在一起,用来犁地的马是不会有崇高感的。(伯克认为单纯有力量上的巨大无法产生崇高,而要与恐怖结合才行 ) 狗与狼,狗让人轻蔑,而狼则不卑下。(柔弱的善不及凶狠的恶更引起崇高) 人们对君主的敬畏也是如此。是对他力量的敬畏。 上帝的公正的定罪还是恩赐的仁慈都不能完全消除那种不可抗拒的因力量而自然产生的恐怖。,巨大 度量的巨大是崇高的一个重要的原因。长度(100米宽的平地)不如高度(100米高的塔)引人注目,高度不如深度(100米的悬崖)更能让人心惊肉跳。 如同度量的巨大是崇高一样,极端渺小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崇高。(这是伯克独特的说法,他将一种人面对微观世界的惊异与惶惑也看作崇高了。),其他: 无限、困难、宏伟(星光灿烂的天空,数量形成宏伟,无序的外观增加了壮丽感。) 光:阳光的强烈;闪电的迅速;都能产生崇高之感。黑暗比光亮更能产生崇高的观念。极端的光亮会产生黑暗,二者都可以产生崇高。 颜色:多云的天空比蓝色的天空更壮丽。黑夜比白天显得更崇高庄严。崇高建筑应该用黯淡的或深色的。 声音与响度 :声音的巨大。滂沱的大雨,狂怒的风暴、雷电或炮击的噪声,引起心中的恐惧感。,美主要与“社会交往”的情欲相关,两性的社会交往 “社会交往”的观念是由“爱”引起的,是美感产生基础。人们喜欢美,并从美的观照中获得美感,是由于人们生来就有一种维系种族生命的生殖欲,以及两性相互交往的本能要求。动物并不凭美去选择异性,而人爱异性固然以异性为先决条件,但也是因为“美”,这种“复合的情欲”,叫做爱,美感就是爱所引起的快感。 社交带来快乐(伙伴、谈话、友谊);完全的孤独带来痛苦;短暂的孤独也是令人愉快的。 更一般的社会交往,其他三种社会情欲: 同情:诗歌、绘画、艺术等凭借同情而传递情感。 模仿:艺术快感的来源:那些不希望看到的东西在艺术中是因为模仿的力量;有些则归功于事物本身的特性。(亚里士多德已有的论述) 竞争心(抱负):人内心的光荣感,美的客观性质,美的对象:美指的是物体中能够引起爱或类似情感的一种或几种品质。 美的对象比较小;是光润的;各个部分的方位要有变化;各部分不露棱角,而融为一体;形体纤弱,粗壮而有力的体魄对美是有害的;色彩洁净明快,但又不强烈刺眼;如果不得不突出一种色彩,也要配上其他的色彩,使其在变化中得到冲淡,比例不是植物美、动物美、人类美的原因 玫瑰花长在小的灌木上;苹果花很小,却长在大树上,它们都很美,但花与整体的比例的差别却如此之大。 天鹅颈部很长,尾巴很短;孔雀颈部很短,而尾部很长。 花鸟的颜色正如它们的形状一样,不存在什么比例 一定的比例在有些人身上是美的,在有些人身上则是丑的。如有人认为颈部应像腿肚子一样粗,它应该等于手腕周长的两倍。人体的长度应等于七个头,八个头,十个头等各种说法。 男人与女人的美存在巨大的差异,不可能用一个美的男人的比例来要求女人也如此。 畸形是由于不具备通常的比例,但具备了这种通常的比例并不就是美的。,适宜性不是美的原因 猪的鼻子;鹈鹕的大囊袋;刺猬的长刺。看到孔雀的美并不想它是否适合飞行。因此有效用的不一定是美的,如人的内脏;美的不一定是有效用的,一双美丽的眼睛,一张漂亮的嘴;花卉。 适宜性和比例的真正效果是作用于人的理智,情感以及引起这些情感的想象力在这里很少有所作为的。,圆满不是美的原因 美这种品质在女性身上是最高级的,但它却几乎总是伴随着柔弱和不圆满的观念。烦恼中的美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提升通过率的光电工程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金山 学年第二学期高三质量测试政治试卷
- 历史试题及答案绥化模拟
- 浔郡中学招生试题及答案
- 脑卒中的急救与处理试题及答案
- 激光焊接与检测技术相结合试题及答案
- 水泥机械专业试题及答案
- 空航乘务面试题及答案
- 河南教资作文试题及答案
- 系统规划与管理师考试应对复杂问题的策略试题及答案
- 野外生存教程第五章:野外避陷与课件
- 一般现在时(英语)知识讲解课件
- 零售药店处方药销售自查整改报告word(范文)
- 腹腔镜下保留脾脏胰体尾切除术
- Q∕GDW 12070-2020 配电网工程标准化设计图元规范
- 《孤独症认知训练》PPT课件
- 汽车半悬挂系统建模与分析(现代控制理论大作业)
- 高分子化学6离子聚合阳离子
- 毕业设计论文土木工程专业五层单身宿舍楼框架结构设计
- 石膏板项目可行性分析与经济测算(范文参考)
- 晋江文件归档目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