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马说教案冀教版.doc_第1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马说教案冀教版.doc_第2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3课马说教案冀教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课马说1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积累并巩固重点文言词句。2.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1.强化朗读训练,通过各种形式的诵读,培养学生文言语感,逐步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2.了解本文“托物寓意”的写法,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原因,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己,保持良好心态,培养真才实学,报效国家。2学情分析文言文教学学生普遍不喜欢,觉得翻译枯燥无味,我在设计的时候,就设想,如何既把文章讲透,又让学生有兴趣学呢?于是,我设计了一个主问题,就是对千里马之死的探究,窃以为这一探究深入浅出,既让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高出了许多,又可以很好的将字词句的翻译落实渗透在里面,让文言知识一定程度上得到巩固。进而通过千里马被埋没的事实,结合作者理解文章托物寓意的写法,并让同学们联系实际,加深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3重点难点1. 充分理解托物寓意的写法,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 联系作者生活经历,认识封建社会人才被埋没的根本原因。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正确认识自己,保持良好心态,培养真才实学,报效国家。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一)导入新课欣赏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八骏图。欣赏这幅图的时候,请学生说说有关“马”的成语。(学生回答有关马的成语)画面上的几匹马,它们昂首嘶鸣、纵横驰骋、显得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而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这种马,它的遭遇却截然不同。它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板书课题作者:马说韩愈)(二)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三)朗读课文,走入文本(1)学生齐读课文(多媒体出示朗读要求)(2)听读课文,学习朗读技巧(多媒体出示听读要求)(3)学生朗读课文(掌握节奏、控制语调、抑扬顿挫、读出感情)(四)自主学习,理解文意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饱含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一边朗读一边自主思考这些问题。注意尽量用原文回答。比一比看谁找的又快又准。1. 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突出强调了什么问题?2. 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如何呢?千里马的遭遇让我们不禁产生怎样的情感?3. 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何在?(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4. 文章哪些句子,勾画了食马者愚妄无知和自以为是的丑态?5. 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五)了解寓意,合作探究1.回顾写作背景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大屏幕出示讨论问题:1. 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被赋予了哪些新的含义?分别比喻什么?2. 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3. 作者通过“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4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六)拓展阅读过渡语:韩愈乃唐宋八大家之首,文章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但即使是这样的旷世奇才,仍被埋没,实在令人痛心疾首。然而在封建社会不知埋没了多少人才。(1)多媒体出示:古往今来怀才不遇者的千古名句。(学生齐读)(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他们写下了哪些作品?(七)拓展延伸:在韩愈的年代了,有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如果你是千里马尚未遇到伯乐,你会怎么对待?(八)课堂小结:马说是韩愈的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显著特点是文辞形象简练,含蓄蕴藉,读起来回环跌宕。特别是作者的思想如雷贯耳,催人深思。在封建社会,人才因统治者的昏庸而被埋没,我们生活在幸福的时代,要学会珍惜一切,努力磨练自己,打造自己,使自己成为国家的栋梁,社会发展的有用人才。(九)布置作业:1.背诵并默写课文。2.请你给韩愈写一封信,抚慰他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心情。4.1.1教学活动活动1【活动】了解寓意,合作探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著名画家徐悲鸿的八骏图。欣赏这幅图的时候,请学生说说有关“马”的成语。(学生回答有关马的成语)画面上的几匹马,它们昂首嘶鸣、纵横驰骋、显得精神抖擞、意气风发,而今天我们所要了解的这种马,它的遭遇却截然不同。它的命运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唐代文学家韩愈的马说。(板书课题作者:马说 韩愈)(一)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二)朗读课文,走入文本(1)学生齐读课文(多媒体出示朗读要求)(2)听读课文,学习朗读技巧(多媒体出示听读要求)检查听读效果:给重点句子划分朗读节奏请学生谈听读感受(学到的朗读技巧)(3)学生再次齐读课文(掌握节奏、控制语调、抑扬顿挫、读出感情)(三)自主学习,理解文意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饱含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一边朗读一边自主思考这些问题。注意尽量用原文回答。比一比看谁找的又快又准。作者是如何阐述伯乐和千里马的关系的?突出强调了什么问题?没有遇见伯乐,千里马的命运如何呢?千里马的遭遇让我们不禁产生怎样的情感?千里马的才能被埋没的原因何在?(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文章哪些句子,勾画了食马者愚妄无知和自以为是的丑态?找出全文的主旨句,说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四) 了解寓意,合作探究1.回顾写作背景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大屏幕出示讨论问题:文中的“伯乐”、:“千里马”、“食马者”分别被赋予了哪些新的含义?分别比喻什么?本文通篇不离千里马,难道只是说马吗?作者通过“千里马”的遭遇,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4 揭示托物寓意的写法:(五)拓展阅读过渡语:韩愈乃唐宋八大家之首,文章被誉为“文起八代之衰”,但即使是这样的旷世奇才,仍被埋没,实在令人痛心疾首。然而在封建社会不知埋没了多少人才。(1)多媒体出示:古往今来怀才不遇者的千古名句。(学生齐读)(2)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怀才不遇的古代文人?他们写下了哪些作品?(六)拓展延伸:在韩愈的年代了,有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如果你是千里马尚未遇到伯乐,你会怎么对待?(七)课堂小结:马说是韩愈的一篇短文力作,是我国古代文苑中的一朵奇葩。它的显著特点是文辞形象简练,含蓄蕴藉,读起来回环跌宕。特别是作者的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