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金融学复习资料_第1页
现代金融学复习资料_第2页
现代金融学复习资料_第3页
现代金融学复习资料_第4页
现代金融学复习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流通1. 比较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2. 信用货币包括纸质货币、存款货币、电子货币3. 铸币是铸成一定形状并由国家印记证明其重量和成色的金属货币。4. 存款货币是指能够发货货币作用的银行存款,主要是指能够通过签发支票办理转账结算的活期存款。5. 马克思的货币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货币贮藏、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6. 准货币,一般是由银行存款中的定期存款、储蓄存款、外币存款以及各种短期信用工具等构成的。是指可以随时转化成货币的信用工具或金融资产。7. 我国货币层次的划分:M0=流通中的现金M1= M0+可开支票的活期存款M2 =M1+准货币8. 狭义货币量通常是指货币层次中的现金量与银行活期存款量。9. 广义货币量是指狭义货币量加准货币量。第二章 货币制度1 货币制度是国家对货币的有关要素、货币流通的组织与管理等加以规定所形成的制度。2 主币就是本位币,是一个国家流通中的基本通货。3 无限法偿是指不论支付数额多大,不论属于何种性质的支付,对方都不能拒绝接受。4 自由铸造,即公民有权把法令规定的金属币材送到国家造币厂铸成金属货币;公民也有权把铸币熔化,还原为金属。5 银本位制:以白银为本位币币材,银币为无限法偿货币,具有强制流通的能力;本位币的名义价值与本位币所含的一定成色、重量的白银的实际价值相等,银币可以自由铸造、自由熔化;银行券可以自由兑现银币或等量白银;白银和银币可以自由输出和输入。6 格雷欣法则:指劣币驱逐良币的规律,即两种市场价格不同而法定价格相同的货币同时流通时,市场价格偏高的货币(良币)就会被市场价格偏低的货币(劣币)排斥,在价值规律的作用下,良币退出流通进入贮藏,而劣币充斥市场的现象。7 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内容是: (1) 以黄金作为基础,以美元作为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实行“双挂钩”的国际货币体系。 (2) 实行固定汇率制。 (3)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通过预先安排的资金融通措施,保证向会员国提供辅助性储备供应。 (4) 会员国不得限制经常性项目的支付,不得采取歧视性的货币措施。8 牙买加体系主要内容:(1)国际储备货币多元化;(2)汇率安排多样化;(3)多种渠道调节国际收支,包括运用国内经济政策。汇率政策。通过国际融资平衡国际收支。通过国际协调来解决国际收支平衡问题。通过外汇储备的增减来调节。第三章 国际交往中的货币与汇率1 外汇是指以外币表示的可用于国际间结算的支付手段。2 汇率又称汇价或外汇行市,是两国货币折算的比率,或者说是一国货币以另一国货币表示的价格。3 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外国货币为基准来计算应付多少单位的本国货币。4 间接标价法是指以一定单位的本币为基准来计算应收多少外国货币。5 基准汇率:选定一种对外经济交往中最常用的外币作为基本外币,制定出它与本币之间的汇率,这个汇率就是基准汇率。6 套算汇率:根据本国基准汇率与国际金融市场上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套算出的本币与其他非基本货币之间的汇率,被称为套算汇率。7 固定汇率:指两国货币的汇率基本固定,汇率的波动幅度被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8 浮动汇率则不规定汇率波动的上下限,汇率随外汇市场的供求关系自由波动。9 汇率的决定因素:不同货币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因素不同。金币本位制下,两种金属铸币含金量之比即铸币平价是决定两种货币汇率的基础。外汇市场上货币供求变化也影响汇率水平,但波动的幅度受到黄金输出入点的限制,市场实际汇率围绕铸币平价在黄金输出入点之间上下波动。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下,货币汇率由两种纸币所代表的含金量之比即法定平价决定,汇率波动幅度不再受黄金输出入点的限制,各国政府运用外汇平准基金稳定汇率。信用货币制度下,按马克思的货币理论,两国纸币之间的汇率由两国纸币各自所代表的价值量之比决定。西方其他经济学家分别从购买力平价、心理因素以及利率平价等多种角度来说明汇率的决定。 10 铸币平价:两种金属铸币含金量之比。11 人民币汇率的决定因素:外汇市场的供求状况和中央银行的管理与调控。-第四章 信用的演进1 高利贷的特点是利率极高且不稳定.2 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直接形成债权与债务关系的融资形式。3 间接融资是指资金供求双方通过金融中介机构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4 直接融资优点:第一,资金供求双方联系紧密,有利于资金快速、合理配置和提高使用效率。第二,由于没有中间环节,筹资成本较低,投资收益较高。缺点:第一,资金供求双方在数量、期限、利率等方面受的限制比间接融资多。第二,直接融资的 便利程度及其融资工具的流动性均受金融市场发达程度的制约。第三,对资金供给者来说,直接融资的风险比间接融资的风险大得多,需要直接承担投资风险。5 与直接融资相比,间接融资的优点:第一,灵活便利。第二,安全性高。第三,规模经济。局限性:第一,割断了资金供求双方的直接联系,减少了投资者对资金使用的关注和筹资者的压力。第二,金融机构要从经营服务中获取收益,从而增加了筹资者的成本,相对减少了投资者的收益。6 现代信用的作用:促进社会资金的合理利用,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扩大社会投资规模、增加社会产出;创造和扩大消费,通过消费的增长刺激生产扩大和产出增加,起到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但如果对信用利用不当,则会导致信用风险的积累、爆发,经济泡沫的生成,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7 泡沫经济:是指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大大的偏离期基本价值。主要表现为某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上涨后大幅度的下跌,先暴涨然后暴跌,暴跌后这种资产或商品的价格回归到基本价值。8 信用机构类型:信用中介机构、服务机构、管理机构。9 社会征信系统:信用档案系统、调查系统、评估系统、查询系统、失信公示系统。第五章 企业信用1 商业信用是指工商企业之间在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的信用。典型形式是由商品销售企业对商品购买企业以赊销方式提供的信用。2 商业信用的局限性:首先是商业信用规模的局限性,信用规模受商品买卖数量的限制。其次是商业信用方向受到限制,商业信用通常是由卖方向买方提供,而不能逆向进行。再次是商业信用的期限限制,信用期限受企业生产周转时间的限制,时间较短。3 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4 银行信用克服了商业信用的局限性:在银行信用中,银行充当了信用媒介。银行信用的资金来源于社会各部门的暂时闲置货币,可以达到巨额的规模 ; 它是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它既独立于商品买卖活动,又有广泛的授信对象 ; 它提供的存贷款方式具有相对灵活性,期限可长可短,数额可大可小,可以满足存贷款人各种不同的需求。5 银行信用和商业信用具有密切的联系。银行信用是在商业信用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而银行信用的出现又使商业信用进一步得到完善。当商业票据进行票据贴现时,商业信用就转化为银行信用。银行信用能够突破商业信用在融资规模、方向、期限上的局限,是重要的融资形式。同时,在市场经济中,商业信用的发展也日益依赖于银行信用。6 政府信用是指以政府为一方的借贷活动,即政府作为债权人或债务人的信用。7 政府信用的形式:发行政府公债;发行国库券;发行专项债券;向中央银行透支或借款。8 消费信用是企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向消费者个人提供的用于生活消费的信用。9 消费信用的形式:赊销,分期付款,消费信贷。10 出口信贷的特点:第一,附有采购限制,只能用于购买贷款条约所指定的产品,而且都同具体的出口项目相联系。第二,贷款利率低于国际资本市场利率,利差由贷款国政府补贴。第三,属于中长期信贷,期限一般为58.5年,最长不超过10年。第六章 利息与利息率1 利息是借贷关系中资金借入方支付给资金贷出方的报酬。2 利息率,简称利率,是指借贷期满所形成的利息额与所贷出的本金的比率。3 收益资本化:各种有收益的事物,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贷放出去的货币金额,甚至也不论它是否是一笔资金,都可以通过收益与利率的对比倒过来算出它相当于多大的资本金额。(即本金=收益/利率)。4 官方利率是一国货币管理部门或中央银行所规定的利率。5 公定利率是由银行公会确定的各会员银行必须执行的利率。6 市场利率是按照市场规律而自由变动的利率,即由借贷资本的供求关系直接决定并由借贷双方自由议定的利率。7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起决定作用的利率。在西方国家,基准利率通常是中央银行的再贴现利率,在我国主要是中央银行对各金融机构的贷款利率。8 名义利率通货膨胀率=实际利率9 利息率的高低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利润率,二是总利润在贷款人和借款人之间进行分配的比例。10 利率变化的影响因素: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与制度因素。经济因素包括经济周期、通货膨胀、税收;政策因素包括一国的货币政策、财政政策、汇率政策等,其中,以货币政策对利率变动的影响最为直接与明显;制度因素主要指利率管制。11 决定和影响我国利率的主要因素有:利润的平均水平;资金的供求状况;物价变动的幅度;国际经济的环境;政策性因素。 12 违约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的收入会随经营状况而改变,因此债务本息的偿付能力不同,这就给债务本息能否及时偿还带来了不确定性。13 利率的一般作用:在宏观方面,利率能够调节社会资本供给、调节投资以及调节社会总供求;在微观方面,利率能够促进企业加强经济核算,提高经济效益,诱发和引导人们的储蓄行为,引导人们选择金融资产。14 限制利率发挥作用的因素:在现实生活中,利率作用的发挥受到种种限制。这种限制主要有利率管制、授信限量、经济开放程度、利率弹性等。利率管制有可能因制定的利率水平不恰当或调整不及时,而限制利率作用的发挥;授信限量可能导致信贷资金的供求矛盾进一步激化,扭曲利率体系的结构和层次;经济开放程度低会使整个利率体系失去弹性,作用的发挥就有很大的局限性。12 利率在现代市场经济中要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具备以下条件:市场化的利率决定机制,即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利率;灵活的利率联动机制,即一种利率变动,其他利率随之变化的机制;适当的利率水平,即使利率真实反映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并使资金借贷双方都有利可图;合理的利率结构,即体现经济发展的时期、区域、产业及风险差别。包括利率的期限结构、行业结构以及地区结构等。13 利率市场化:是指通过市场和价值规律机制,在某一时点上由供求关系决定利率的运行机制。-第七章 金融机构概述1 金融机构的功能是:提供支付结算服务;融通资金;降低交易成本并提供金融服务便利;改善投融资活动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转移与管理。2 金融机构经营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金融机构的经营对象是货币资金,经营内容是货币的收付、借贷及各种与货币资金运动有关或与之相联系的各种金融业务;金融机构与客户之间主要是货币资金的借贷或投资关系,金融机构在经营中必须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原则;金融机构风险主要表现为信用风险、挤兑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金融机构的危机对整个金融体系的稳健运行构成威胁,甚至引发严重政治或社会危机。 3 管理性金融机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具有金融管理、监督职能的机构。4 金融机构的发展趋势:(1)金融机构在业务上不断创新,向综合化方向发展;(2)兼并重组成为现代金融机构进行整合的一个有效手段;(3)金融机构的组织形式不断创新;(4)金融机构的风险性更大、技术含量更高;(5)金融机构的经营管理频繁创新。第八章 银行类金融机构1 货币经营业:是专门经营货币兑换、保管及收付的组织,是银行早期的萌芽。2 1694年第一家现代银行英格兰银行3 银行经营的特殊性:银行经营的商品是单一的货币,作为特殊的企业,它具有不同于一般工商企业的特殊利益和风险。银行作为信用中介,能够以其所拥有的巨额信贷资本和专业管理人才,获得来自于资本高杠杆率下的丰厚的特殊利益;银行与客户之间以借贷为核心的信用关系同时也面临着特殊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经营风险、公信力风险和竞争风险等等。4 银行类金融机构按其在经济中的功能可分为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性或专业银行、信用合作机构。5 总分行制是银行在大城市设立总行,在本市及国内外各地普遍设立分支行并形成庞大银行网络的制度。优点是:经营规模大,分工细,资金调度灵活,能够分散风险,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6 单一制 也叫单元制,是不设任何分支机构的银行制度。优点是:地方性强,经营自主灵活,便于鼓励竞争,也可避免大银行吞并小银行,限制银行垄断。7 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负债业务,资产业务,中间业务和表外业务。8 按贷款的客体(借款人)可分为抵押贷款、信用放款和票据贴现放款。抵押贷款又可分为质权担保贷款和抵押权担保贷款。9 中间业务是商业银行在资产负债业务以外,开展的一些服务性的、旨在收取手续费的业务。10 传统的中间业务主要是结算业务,承兑业务,保管业务,代理业务,信托业务,信用卡业务,理财业务,信息咨询业务等。11 商业银行业务经营的原则是:盈利性、流动性和安全性。盈利性是指追求盈利最大化,是商业银行的经营目的。流动性是指商业银行能够随时满足客户提取存款等要求的能力。是条件。安全性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中要避免经营风险,保证资金的安全。是前提。商业银行经营的三个原则既是相互统一的,又有一定的矛盾。安全性与流动性正相关,但它们与盈利性往往有矛盾。商业银行只能从实际出发,在保证安全性、流动性的前提下,实现盈利的最大化。12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内容:风险识别、风险衡量、风险控制。13 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方法有:风险价值法;信贷矩阵系统;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法;全面风险管理法;资产组合调整法。14 政策性银行是指由政府投资建立,按照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在限定的业务领域从事信贷融资业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业务经营目标是支持政府发展经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配合宏观经济调控。15 政策性银行特征:不以盈利为经营目标,资金运用有特定的业务领域和对象,资金来源主要是国家预算拨款、发行债券集资或中央银行再贷款,资金运用以发放长期贷款为主,贷款利率比同期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低,不设立分支机构。第九章 非银行金融机构1 保险公司是收取保费并承担风险补偿责任,拥有专业化风险管理技术的机构组织。2 保险公司在经济运行中的作用:积聚风险、分散风险、降低个体损失。融通长期资金、促进资本形成、重新配置资源。提供经济保障、稳定社会生活。 3 根据保险的基本业务划分,有人寿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再保险公司。4 保险公司的主要业务:筹集资本金;出售保单,收取保费;给付赔偿款;资金运作。5 证券公司:是为投资者在金融市场上买卖证券提供服务的投资机构。证券公司的业务主要是:证券承销;经纪业务;自营业务;企业兼并与收购业务;咨询业务;开发业务;其他业务。6 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是一种专门为投资者服务的投资机构,它通过发行基金证券汇集众多分散的个人或企业的闲置资金,并通过多元化的资产组合进行投资。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的显著特点是资本要求较低,专业化水平较高,收益相对稳定。其主要作用有:提供高效的投资途径;能够更有效地分散投资风险;有利于资源的优化配置;有利于监督上市公司的运作。 -第十章 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1 金融市场是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2 货币市场又称短期金融市场,是指专门融通1年以内短期资金的场所。3 资本市场又称长期金融市场,是指以期限在1年以上的有价证券为交易工具进行中长期资金交易的市场。4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市场参与者-主体,金融工具-客体,金融工具的价格-对象,金融交易的组织方式。5 金融市场的地位:是统一市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属于要素市场,是联系其他市场的纽带。6 金融市场的功能:有效动员和筹集资金,合理配置和引导资金,灵活调度和转化资金,实现风险分散,降低交易成本,实施宏观调控。7 金融市场功能发挥的条件与环境:法制健全,信息披露充分,价格机制灵活,市场进退有序。8 金融工具的特征:期限性,流动性,风险性,收益性。9 商业票据是商业银行的信用工具,是由企业签发的以商品和劳务交易为基础的短期无担保的债权债务凭证。10 股票是一种有价证券,是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用以证明投资者的股东身份和权益,持有者据以获得股息、红利的凭证。11 债券是债务人向债权人出具的,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归还本金的债权与债务凭证,上面载明债权发行机构、面额、期限、利率等事项。12 企业债券与股票不同,二者的主要区别:债券到期必须偿还,而股票无须偿还本金。不论企业是否获利,企业债券必须按期如数还本付息,普通股票的收益取决于企业盈利状况。购买股票者可以成为企业的所有者,购买债券者是企业的债权者。13 基金,也称投资基金,指通过发行基金凭证,将众多投资者分散的资金集中起来,由专业的投资机构分散投资于股票、债券或其他金融资产,并将投资收益分配给基金持有者的投资制度。14 期货合约是一种为进行期货交易而制定的标准化合同或协议。15 金融工具直接发行价格有:平价、溢价、折价。16 证券行市是指在二级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时的实际交易价格。17 股票行市=股票预期收益/市场利率18 股票价格指数简称股价指数,是由金融服务机构编制,通过对股票市场上一些有代表性的公司的股票价格进行平均计算和动态对比后得出的数值。加权平均法股价指数=报告期总市值/基期总市值第十一章 货币市场1. 货币市场的特点:交易期限短、流动性强、风险相对较低。2. 同业拆借市场是指各类金融机构之间进行短期资金拆借活动所形成的市场。3. 商业票据承兑是指商业票据(主要是汇票)到期前,票据付款人或指定银行确认票据记明事项,在票面上做出承诺付款并签章的一种行为。4. 承兑包括两个行为:(1)在票据上签字写明“承兑”字样,(2)把承兑的票据交给持票人或者把承兑通知书交给持票人。5. 再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贴现收进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所作的票据转让行为,也称重贴现。6. 转贴现是指商业银行将贴现收进的未到期票据向其他商业银行或贴现机构进行贴现的融资行为。7. 国库券的特征:市场风险小;流动性强;税收优惠。8. 回购是交易双方进行的以有价证券为权利质押的一种短期资金融通业务。9. 回购协议市场的交易特点:流动性强,安全性高,收益稳定且超过银行存款收益,商业银行利用回购协议融入的资金不用交纳存款准备金。 第十二章 资本市场1 资本市场的 4 个特点是:金融工具期限长;主要是为解决长期投资性资金的供求需要;资金借贷量大;市场交易工具特殊。2 资本市场功能:筹集资金的重要渠道;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是资源合理配置的有效场所;有利于企业重组;促进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发展。 3 证券发行市场又称为一级市场,是发行人向投资者出售证券的市场。4 私募发行是指仅向少数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也称内部发行。5 公募发行是指向广泛的而非特定投资者发行证券的一种方式。6 证券上市是指将证券在证券交易所登记注册,并有权在交易所挂牌买卖,即赋予某种证券在某个交易所进行交易的资格。7 证券交易所是二级市场的组织方式之一,是专门的、有组织的证券集中交易的场所。8 证券交易方式: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期权交易以及信用交易。9 证券投资分析内容主要有基本面分析和技术分析。基本面分析是分析经济运行周期、宏观经济政策、产业生命周期以及上市公司本身的状况对证券市场和特定股票行市的影响。经济运行周期与证券市场:宏观经济周期一般经历萧条、复苏、繁荣和衰退四个阶段,证券价格的变动大体上与经济周期相一致,一般是经济繁荣,证券价格上涨;经济衰退,证券价格下跌。宏观经济政策与证券价格:国家政策工具的使用及政策目标的实现均会反映到证券价格上:宽松的货币政策和宽松的财政政策会推动证券价格的上扬,反之引起证券价格的下跌;汇率政策的调整则从结构上影响证券价格即汇率上升,出口型企业证券价格会上扬,但国内证券价格会下跌,反之,汇率下跌,国内证券价格会上涨;产业生命周期与证券行市:由于产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风险和收益状况不同,所以处于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各个产业在证券市场上的表现会有较大差异:处于初创期的产业,由于风险较大,其证券价格会大幅的波动,处于成长期的产业,由于利润快速增长,其证券价格会呈现快速上扬之势,处于成熟期的产业,其证券价格一般呈现稳步攀升之势,处于衰退期的产业由于已丧失发展空间,其股票一般为低价股,毫无优势。 公司状况与证券行市:通常利用分析一个公司的基本情况、会计数据和财务报告来预测该公司的证券价格。技术分析是通过利用技术分析理论和技术分析方法来分析证券市场的市场行为,从而对市场未来的价格变化趋势进行预测的研究活动。-第十三章 国际收支及其均衡1 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地区)和其他国家(地区)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2 国际收支平衡表示以某一特定货币为计量单位,全面系统地记录一国国际收支状况的统计报表。3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构成:经常项目:反映实际资源在国际间的流动,包括货物、服务、收入和经常转移4个子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反映资产所有权在国际间的流动,包括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储备资产:指一国货币当局所拥有的可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包括货币性黄金、基金组织所分配的特别提款权、在基金资助的储备头寸、外汇资产以及其他债权。净误差与遗漏。4 自主性交易:是指那些基于交易者自身的利益或其他的考虑而独立发生的交易。5 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经济增长状况包括周期性不平衡和收入性不平衡。经济结构性原因。货币性因素包括物价和币值的变化、利率的变化和汇率的变化。偶然性因素的变动。外汇投机和国际资本流动的影响。6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自动调节包括价格机制(国际收支盈余黄金流入货币供给增加价格上升进口增加、出口减少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反之亦然)、利率机制(国际收支逆差国际储备减少货币供给量下降利率上升资本流入增加资本和金融账户顺差国际收支改善;反之亦然)、收入机制(国际收支逆差国际储备下降货币供给减少现金余额下降支出水平下降进口减少国际收支恢复均衡;反之亦然)、汇率机制(国际收支逆差汇率下降刺激出口、抑制进口国际收支恢复平衡,反之亦然)政策调节包括财政政策调节。货币政策调节。信用政策调节。外贸政策调节。7 国际储备是指一国官方所拥有的可随时用于弥补国际收支赤字、维持本国货币汇率的国际间可以接受的一切资产。国际储备的特性:可得性,流动性,普遍接受性。8 国际储备的构成: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储备头寸、特别提款权。其中外汇储备指各国货币当局持有的对外流动性资产,在国际储备中占主体地位。储备头寸是一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自动提款权。特别提款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分配给各成员国用于归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贷款及会员国政府间偿付国际收支赤字的一种账面资产。9 国际储备的作用:在一国发生国际收支困难时起缓冲作用,用于干预外汇市场,稳定本币汇率,可作为外债还本付息的最后信用保证,并有助于提高国际资信。10 国际储备管理包括规模管理和结构管理。11 负债率=外债余额/国民生产总值*100%20% 债务率=外债余额/外汇总收入*100%100%12 外债的管理包括外债规模管理、结构管理和资金投向的管理。第十四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国际金融市场1 长期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资本的跨国流动,包括国际直接投资、国际间接投资和国际信贷3种方式2 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国际资本流动规模急剧增长,并且益脱离实体经济。国际资本流动结构急速变化,并呈现出证券化、多元化特征。机构投资者成为国际资本流动的主体。3 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要原因:经济原因、金融原因、制度原因、技术及其他因素。4 离岸金融市场,是指同市场所在国的国内金融体系相分离,既不受所使用货币发行国政府法令管制,又不受市场所在国政府法令管制的金融市场。其特点:业务活动很少受法规的管制,手续简便,低税或免税,效率较高。离岸金融市场由经营境外货币业务的全球性国际银行网络构成。离岸金融市场借贷货币为境外货币,借款人可以自由挑选货币种类。离岸金融市场利率以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标准。5 辛迪加贷款又称银团贷款。6 外国债券是指一国筹资者在某一国际债券市场上发行,以该国货币为面值货币,并由该国金融机构承销的债券。7 欧洲债券是指一国筹资者在本国以外的国际债券市场上发行,以欧洲货币为面值货币,并由一国或几国的金融机构组成辛迪加承销的债券。第十五章 金融全球化1 金融全球化是指世界各国和地区放松金融管制、开放金融业务、放开资本项目管制,使资本在全球各地区、各国家的金融市场自由流动,最终形成全球统一的金融市场、统一货币体系的趋势。2 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金融机构全球化、金融业务全球化、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监管和协调全球化。3 金融全球化的作用: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在金融领域的表现,具有“双刃剑”作用,积极作用:通过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的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增长;促进全球金融业自身效率的提高;加强了金融监管领域的国际协调与合作。消极作用:金融风险的增加;削弱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加快金融危机在全球范围内的传递。-第十六章 中央银行1 中央银行是专门制定和实施货币政策、统一管理金融活动并代表政府协调对外金融关系的金融管理机构。在现代金融体系中处核心地位。2 央行产生的原因(即产生的必要性):中央银行产生是为了解决银行券的发行问题、票据交换和清算问题、最后贷款人问题、金融监管问题。3 中央银行(制度)的分类:单一中央银行制、复合中央银行制、跨国中央银行制、准中央银行制。4 中央银行的性质:是一国最高的货币金融管理机构,在各国金融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5 中央银行的职能: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是银行的银行,是国家的银行。a) 发行的银行。从央行的产生和发展历史看,独占货币发行权是其最先具有的职能,也是它区别于普通商业银行的根本标志。货币发行权的垄断有利于央行根据客观经济形势和国家宏观金融政策,适当调节货币供应量,防止分散发行造成货币供应量失控,影响币值稳定。b) 银行的银行。是指央行只与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发生业务往来,并不与工商企业和个人发生直接的信用关系。而央行对金融机构的施以影响也主要通过这一职能实现的,具体表现在集中存款准备金、充当最后贷款人、全国票据清算中心、制定并监督执行有关金融管理法规。c) 国家的银行。是指央行代表国家执行金融政策,代为管理国家财政收支以及为国家提供各种金融服务。这一职能主要体现在代理国库、代理发行政府债券、为政府筹集资金、代表政府参加国际金融组织和各种国际金融活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6 存款准备金:在商业银行吸收的存款中保留的应付客户提取存款需要额准备金,其中法律规定必须存储于中央银行的部分,叫法定存款准备金。第十七章 货币需求1 货币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2 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物价水平3 各学派需求理论:a) 马克思:执行流通手段的货币必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即M=PQ/Vb) 欧文费雪:同期内流通中货币的平均量*货币流通速度=一般价格水平*商品交易量,即MV=PT P=MV/T M=(1/V)PTc) 剑桥方程式:总体货币需求=在总收入中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率*物价水平*国民生产总值,即M=KPYd) 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货币需求量=交易性货币需求+投机性货币需求,即L=L1(Y)+L2(i),L1包括交易动机和谨慎动机,L2指投机动机e) 鲍莫尔平方根定律:M=r-(1/2)Y1/2Pf) 惠伦立方根定律:M=g) 弗里德曼货币需求理论:受财富及其结构、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效用及其他因素的影响,即M/P=f(Y,W;rm,rb,re,1/P(dp/dt);u)4 流动性陷阱:是指当利率降到一个低点以后,人们的货币需求会变得无穷大的一种极端形式。5 影响我国货币需求的宏观因素:收入、价格、利率、货币流通速度、金融资产的收益率、企业与居民对利润与价格的预期、其他因素。第十八章 货币供给1 货币供给是指一定时期内一国银行系统向经济中投入、创造、扩张(或收缩)货币的行为。2 货币供应量,是指一国各经济主体持有的、由银行系统供应的债务总量,括现金和存款货币。3 基础货币又称强力货币或高能货币,是指流通领域中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现金及银行体系准备金(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的总和。4 基础货币的构成:库存现金和准备金存款。5 原始存款一般是指商业银行接受的客户以现金方式存入的存款和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再贴现或再贷款而形成的准备金存款。6 派生存款是指由商业银行发放贷款、办理贴现或投资等业务活动引申而来的存款。7 存款扩张倍数=总存数/原始存款,即K=D/R或存款扩张倍数=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提现率+超额准备金率)8 货币乘数是指货币供应量对基础货币的倍数关系,即基础货币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货币供给量增加或减少的倍数。即m=(C现金,D存款货币,R存款准备金)第十九章 货币均衡1 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基本相适应的货币流通状态。2 通货膨胀是指由于货币供给过多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货币现象。3 (公开型)通货膨胀的测定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4 我国通货膨胀的特点:短期性和非政策性。5 通货膨胀成因:直接原因是货币供应过多,深层原因有需求拉上、成本推动、结构因素以及供给不足、预期不当、体制制约等。a) 引起需求膨胀的因素: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消费需求膨胀。b) 成本推动膨胀分为工资推动引起的膨胀和利润推动引起的膨胀。6 通货膨胀的治理:治理通货膨胀必须对症下药,从其直接原因与深层原因、社会总供给与社会总需求等多方面综合施治。控制货币供应量,调节和控制社会总需求,增加商品的有效供给,调整经济结构,其他政策(限价、减税、指数化等政策)。7 通货紧缩是指由于货币供给不足而引起的货币升值、物价普遍持续下跌的货币现象。8 通货紧缩的成因:有效需求不足、供给能力相对过剩、结构问题和金融体现效率低下四个方面9 通货紧缩的治理:扩大有效需求,调整和改善供给结构,调整宏观经济政策。-第二十章 货币政策1 货币政策:广义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以及宏观经济部门所有与货币相关的各种规定及采取的一系列影响货币数量和货币收支的各项措施的总和。狭义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为实现既定的目标运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进而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各种方针措施。2 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框架:3 货币政策目标:稳定币值(或稳定物价)、充分就业、经济增长、国际收支平衡和金融稳定。4 货币政策操作和中介指标的选取的三个基本要求:可测性、可控性、相关性。5 货币政策操作指标:准备金、基础货币、其他指标(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回购协议市场利率、票据市场贴现率等)6 货币政策中介指标:利率、货币供应量、其他指标(贷款量和汇率)7 一般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作为政策工具必须建立在实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基础上。再贴现政策是指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持有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所做的政策性规定。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公开买卖有价证券,以此来调节市场货币量的政策行为。8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9 货币政策时滞是指从货币政策制定到最终影响各经济变量、实现政策目标所经过的时间,也就是货币政策传导过程所需要的时间。10 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 在我国,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需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要以实现社会总供求的基本平衡为共同目标。这种平衡包括总量和结构的平衡,运用货币政策侧重调节总量平衡,用财政政策侧重调节结构平衡。第二,应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两者配合不但要能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提高产值,更要能扩大社会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益和改善经济结构。第三,既要相互支持,又要保持相对独立性。两大政策的调解领域、调节对象、调节目标和调节过程既有所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