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740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膨化食品》相比于其前版《GB 17401-2003》及部分替代的《GB/T 22699-2008》,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1. 适用范围调整:新标准明确了适用范围,不仅涵盖了传统的膨化食品,还对一些新型膨化食品类型进行了明确界定,确保了标准的全面性和时代适应性。

  2. 指标更新

    • 污染物限量:根据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对铅、砷等有害元素的限量要求进行了修订,更加严格,以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安全。
    • 添加剂使用:更新了食品添加剂的种类和使用限量,淘汰了一些不安全或过时的添加剂,并新增了部分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及其最大使用量,确保食品添加剂的使用符合当前的安全标准。
    • 微生物限量:调整了微生物指标,如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的限量要求,进一步提高了对食品卫生安全的控制标准。
  3. 检测方法改进:引入了更科学、更准确的检测方法,包括污染物、添加剂和微生物的检测技术,提升了检测效率和准确性,有利于监管和产品质量控制。

  4. 标签标识要求:加强了对产品标签标识的规定,要求更详尽地标注产品成分、过敏原信息、生产日期、保质期等,增强了消费者知情权,便于消费者做出合理选择。

  5. 食品安全管理:新标准强调了生产过程中的食品安全管理和控制措施,要求企业建立并执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成品储存、运输等各环节加强监控,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4-12-24 颁布
  • 2015-05-24 实施
©正版授权
GB 1740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膨化食品.pdf_第1页
GB 1740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膨化食品.pdf_第2页
GB 1740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膨化食品.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 17401-2014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膨化食品.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书 书 书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犌犅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膨化食品 发布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 布书 书 书犌犅 前言本标准代替 膨化食品卫生标准和 膨化食品中的部分指标, 膨化食品中涉及到本标准的指标以本标准为准。本标准与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膨化食品” ; 修改了范围的描述; 修改了术语和定义; 修改了原料要求; 修改了感官要求; 修改了理化指标; 修改了微生物限量; 修改了包装的要求。犌犅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膨化食品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预包装膨化食品。术语和定义 膨化食品以谷类、薯类、豆类、果蔬类或坚果籽类等为主要原料,采用膨化工艺制成的组织疏松或松脆的食品。 膨化原料受热或压差变化后使体积膨胀或组织疏松的过程。 含油型膨化食品用食用油脂煎炸或产品中添加和(或)喷洒食用油脂的膨化食品。 非含油型膨化食品产品中不添加或不喷洒食用油脂的膨化食品。技术要求 原料要求原料应符合相应的食品标准和有关规定。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的规定。表感官要求项目要求检 验 方 法色泽具有产品应有的色泽滋味、气味具有产品应有的滋味、气味,无异味状态无霉变,无正常视力可见的外来异物取适量试样置于白色瓷盘中,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闻其气味,用温开水漱口,品尝滋味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的规定。犌犅 表理化指标项目指标含油型非含油型检 验 方 法水分( ) 酸价(以脂肪计) () () 过氧化值(以脂肪计) ( ) 污染物限量和真菌毒素限量 污染物限量应符合 的规定。 真菌毒素限量应符合 的规定。 微生物限量 致病菌限量应符合 中熟制粮食制品类的规定。 微生物限量应符合表的规定。表微生物限量项目采样方案及限量(若非指定,均以表示)检验方法菌落总数 大肠菌群 平板计数法样品的采集及处理按 执行。 食品添加剂和营养强化剂 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 的规定。 营养强化剂的使用应符合 的规定。其他包装袋内不应放置任何与食品直接接触的非食用物品(放入的非食用物品如有独立包装,则为非直接接触。其包装材料应符合国家食品包装材料有关标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