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肥毕业论文.pdf_第1页
叶面肥毕业论文.pdf_第2页
叶面肥毕业论文.pdf_第3页
叶面肥毕业论文.pdf_第4页
叶面肥毕业论文.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毕业论文 学校: 专业: 班级: 姓名: 日期: 2 叶面肥使用技术及特点叶面肥使用技术及特点 摘要摘要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 和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一方面,因为使用传统剧毒农药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 含量严重超标,对人体的危害不容忽视;另一方面,农产品品质问题也越来越引起 人们的关注。本研究从我国丰富的有毒植物资源中提取活性杀虫成分,与矿质养 分和有机物质腐植酸复配,制成既能够防治虫害,又能够提高蔬菜产量、改善蔬菜 品质的绿色防虫害叶面肥料。研究结果如下: 1.杀虫活性成分提取采用将不同来 源的植物体在恒温水浴中以索氏提取器提取后,经蒸馏、冷却、浓缩等一系列步 骤,按照一定比例配制成含不同植物活性成分的植物源杀虫剂。在室温条件下,对 人工饲养 3 龄初小菜蛾进行的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单独使用植物源杀虫剂,能 够减少供试小菜蛾的取食活动和活动范围,抑制小菜蛾的生长,并且有较好的杀虫 效果。 2.在大田试验条件下,与普通叶面肥相比,含有植物源杀虫剂的 N、P,K 混 配叶面肥能使小白菜田间三龄初小菜蛾 3d 校正虫口减退率达到 92.0%以上,差 异达到极显著水平。 同时,也能够增加小白菜的产量,提高维生素 C 含量,降低硝酸 盐含量,改善其品质。在甘蓝上施用也取得了类似的效果。 3.在大田试验条件下, 与普通叶面肥相比,含有植物源杀虫剂的腐植酸混配叶面肥能使小白菜田间三龄 初小菜蛾生长明显变缓,对其危害有一定控制作用。同时,也能够增加小白菜的产 量,提高维生素 C 含量,降低硝酸盐含量,从而改善其品质。 关键词关键词 :光合细菌水稻制剂的效应研究 3 目录目录 第一章:使用光合细菌叶面肥的技术及特点第一章:使用光合细菌叶面肥的技术及特点4 1施用方法 4 2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显著 4 3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4 4降低作物中的硝酸盐含量。 4 第二章:水稻孕穗期追肥技术5 1施肥要适时 5 2施肥要适量 5 3施肥要适法 5 第三章:喷施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对豆角产量和品质的效应6 1材料与方法 6 2结果与分析 6 3结论 8 第四章:烤烟叶面喷施三种类型制剂的效应研究10 1材料与方法 10 2结果与分析 10 参考文献:13 4 第一章第一章:使用光合细菌叶面肥的技术及特点使用光合细菌叶面肥的技术及特点 光合细菌是一种全新概念的纯 微生物叶面肥。是光合细菌的纯种培养物, 常温下为深红色液体。它以 光合细菌为主(光合细菌含量 10109毫升), 并含有生长因子、 抗病因子等多种植物生理活性物质 和微量元素。施用后, 能 明显增加作 物中的叶绿素含量。提高光合作用 强度,进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增强 作物的抗逆能力。并能改善作物的品质。是一种很有发展前景的新型 生物 肥料。 1 1 1 1施用方法施用方法 光合细菌适用于各类农作物的 生产,尤其是在蔬菜生产中,使用效 果最为 理想,是生产绿色食品的良 好肥料。施用方法简便易行:将光合 细菌用水稀释 50 倍左右,喷施于植物叶片上。一般在作物的生长期内 喷施 34 次,具体喷 施时间为第 1 次在出苗后 1 周左右,第 2 次在作物生长旺盛期,第 3 次在采收 前 1 个月左右。每次施肥量在 1 公斤亩。 由于光合细菌是纯生物制剂,不含 任何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也不会污 染环境。 2 2 2 2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显著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显著 试验表明。光合细菌具有明显的 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一般在 10一 30 左右。例如,施用光合细菌后。 油菜增产 204,菠菜增产 262,大白 菜增产 25;2,生菜增 产 139,芹菜增产 337。茄子增 产 182。 西红柿增产 198,黄瓜 增产 179,西瓜增产 134。粮棉 作物的增 产幅度在 10一 25左 右。综上所述,施用光合细菌后,作物 的增产增收效 果十分显著。 3 3 3 3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提高作物的抗病虫害能力 在人工感染试验中,光合细菌 能明显降低作物的发病率和死亡 率。西红柿 病毒病的发病率由对照的 7002降为 50;茄 子黄萎病由 l18降为 7 3 ;棉花枯萎病由 133降为 73;油菜 蚜虫病的死亡率由 562降为 145。 4 4 4 4降低作物中的硝酸盐含量降低作物中的硝酸盐含量。 提高 Vc 和总糖含量,改善作物品质 硝酸盐是致癌性物亚硝胺和亚 硝酰胺 的前体物质。施用光合细菌 后,大白菜中硝酸盐的含量从对照 的 549 毫克公 斤,降为 462 毫克公斤,降低率为 158。西红柿中硝 酸盐含量由 253 毫 克公斤降为 212 毫克公斤, 降低率为 16 2。 西红柿中的 Vc 含量由 102 35 毫 克公斤, 提高到 102 70 毫克公 斤, 总糖含量由 2.560提高到 2.593 ;西瓜中的总糖含量由 8.77提高到 9.35。从以上数据 可知,施用光合细 菌后。明显降低了 作物中的硝酸盐含量,提高了 vc 和总糖含量,改善了作物品 质和营养价值,更符合现代人追求自身保健和绿色环保的大趋势。 5 第二章:水稻孕穗期追肥技术第二章:水稻孕穗期追肥技术 水稻(含超级稻和晚稻)幼穗发育期,是营养 生长和生殖生长最快的时期, 需要大量的养分供 应。幼穗发育期内,氮代谢和磷代谢都十分旺盛, 需要吸收 稻株一生中 50的养分。据中国科学院 土壤研究所调查分析,亩产 700 公斤稻 谷,需要 从土壤中吸收氮素 124 公斤、磷酸 63 公斤,氧 化钾 225 公斤。 如能合理追施穗肥,则生长势 强,优势颖花多,穗大、粒多、粒饱、产量高; 若肥 料供应不足,则生长势弱,劣势颖花多、穗小、粒 少、粒轻、产量低。 因 此,水稻穗期追肥合理与否, 直接关系到产量的高低。其追肥技巧如下: 1 1 1 1施肥要适时施肥要适时 穗肥追施过早,会使营养生 长过快,无效分蘖增多;若追肥过迟,又会造 成贪 青晚熟。嫩绿徒长,诱发病虫、倒伏而减产。水稻 节间开始伸长,幼穗开 始分化,是追肥最佳时期。 即在抽穗前 l5 天左右。因为此时花粉母细胞开始减 数分裂。幼穗生长最快和生理机能最活跃的时期,若能合理追肥,不仅对穗枝梗 和颖花有促进作用,而目能增加可孕颖花数,增加粒数币吨 Z 重。 2. 2. 2. 2.施肥要适量施肥要适量 水稻孕穗期追肥,一定要 看田看苗。凡地力肥,基肥足,苗长势旺,叶色 乌 绿,则宜适当少追;反之,地力瘦,基肥少,稻苗长势 弱,叶色黄绿,则宜 适当多追。通常每亩追施优质复合肥 810 公斤;若叶色黄绿,则每亩加追尿素 57 公斤。既可促稻苗转壮,又可作为壮粒肥。 3 3 3 3施肥要适法施肥要适法 水稻(含中、晚稻)孕穗期, 一般都处于气温较高,叶面蒸腾量大,植株生 长旺盛,是水稻一生中需水量最多的时期。农谚说: “谷打苞,水齐腰。 ”因此追 肥时,必须与深灌水初 57 厘米相结合。而且追肥宜采取叶面喷洒、避免高温 蒸发,并在肥液中加少量洗衣粉或豆浆,以增加粘附力。提高效果。与此同时, 做好病、虫、草害防治,确保水稻安全孕穗,顺利抽穗,开花。结实,力争优质 高产。 6 第三章:喷施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对豆角产量和品质的效应第三章:喷施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对豆角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是广东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研制的高效新型肥 料产品,目前已取得国家肥 料登记证,荣获国家和省新产品证书。其物质组配 合 理,在水稻【 _2J、花生【3-4J 叶菜【5 J 等作物施用,有良好 的增产优质 和调节生长的作用。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我们根据作物对有机营养物质的需要 研制出有机 营养型专用叶面肥,其物质组成主要为有机营养物质, 如具有调节 生长和增强作物同化物合成运转的某些氨 基酸、维生素和糖类物质等,利用这 些物质良好螯合能 力与中微量元素螯合复配,能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 效率。 为评价该肥料对豆类蔬菜的效应,我们在豆角 上进行了一系列试验,为进一步 推广该产品提供依据。 1 1 1 1 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 1 1 1 11 1 1 1 试验材料试验材料 供试作物为青豆角Vigna unquiculata Wssp sesquipedalis(L),品种为 特青 1 号。试验在广州市 五山广东省农科院土肥所试验田和博罗县进行,收获 部位为地上部豆荚,供试土壤的理化性质见表 1。 1 1 1 12 2 2 2 试验方法试验方法 试验设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 450 倍(代号 Y450)、600 倍(代号 Y600)、750 倍(代号 Y750)和清水对照(代号 CK)4 个处理,每个处理 3 次重复,随机区组排 列,小区面积广州点为 133 m2、博罗点为 120m2。土施肥料、水分管理和 病虫害防治均按当地措施(施 N 量控制在 120 kghm2),并保持试验小区管理的 一致性。试验肥料喷施时间:豆角初花期喷 1 次,以后 每隔 15 天喷 1 次,共喷 4 次,每 667 m2 每次喷液量 120 ,喷至叶片滴水为度。 表表 1 1 1 1 供试土壤的理化性质供试土壤的理化性质 注:表中数据按文献注:表中数据按文献6666的方法测定。的方法测定。 1 1 1 13 3 3 3 调查方法调查方法 在收获盛期每小区随机采集 50 条豆荚,调查豆荚 重,并按同处理混合,测定 收获期 N、P、K 含量,以及 c、可溶糖和硝酸盐含量【6-7J。收获时按小区收 获,统计总收获量。 2 2 2 2 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 2.1 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的增产效果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的增产效果 从两个试验点的试验结果(表 2)可看出, 施用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与对照比 较,广州点豆角增产 69155,增产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 450 倍处 理 效果较好,增产率达 155。博罗点豆角增产 109212,增产达极显 7 著水平,其中以 600 倍处理效果较好,增产率达 212。 表表 2 2 2 2 豆角施用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的增产效果比较豆角施用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的增产效果比较 注:表中数据后小写英文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大写英文字母不同者表示注:表中数据后小写英文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大写英文字母不同者表示 差异极显著。差异极显著。 表表 3 3 3 3 施用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对豆角品质的影响施用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对豆角品质的影响 2 2 2 22 2 2 2 施用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对豆角品质的影响施用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对豆角品质的影响 从表 3 可看出,不同浓度处理与 CK 比较,单荚重广州点增加 2732 g, 博罗点增加 2439 g;收获部位 Vc 含量广州点和博罗点分别比对照增加 2 445 mgkg 和 4358 mgkg,相对增加 81 52和 141 190;可溶糖含量广州点和博罗 点比对照分别提高 041084 个百分点 和 063076 个百分点,相对提高 292600和 409493。 表明喷施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能明显提高豆角的品质。 收获部位的硝酸盐含量在不同试验点的表现有所 不同,广州点不同浓度处 理与 CK 比较,硝酸盐含量降低 75257。但博罗点各处理收获部位的 硝酸盐含量几乎相同。 2 2 2 23 3 3 3 施用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对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施用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对氮、磷、钾养分含量的影响 氮、磷、钾干物养分含量测定结果(表 4)显示:豆角施用有机营养型专用叶 8 面肥后收获部位 N 含量广州点和博罗点分别比对照提高 013016 个百分点 和 005025 个百分点,相对提高 3644和 1367;v2o5 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 006011 个百分点和 021025 个百分点,相对提 高 3972和 155185;K2O 含量比对照分别增加 0130 15 个百分点和 020027 个百分点,相对提高 5058和 76 103。 表表 4 4 4 4 施用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后收获部位氮、磷、钾含量比较施用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后收获部位氮、磷、钾含量比较 表表 4 4 4 4 施用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对叶菜硝酸盐含量和养分吸收量施用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对叶菜硝酸盐含量和养分吸收量 的影响的影响 注:表中数据后小写英文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注:表中数据后小写英文字母不同者表示差异显著。 含量比对照减少 150817 mgkg 和 574970 mgkg,相对减少 75 -407和 255431, 表明施用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具有降低 蔬菜硝酸盐 的效果。 两种作物均以 600 倍处理降低硝酸盐含量的 效果较好。 通过对各处理的产量、含水量、氮、磷、钾干物养分含量的计算,菜心和芥 菜施用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后收获部位N吸收量比对照分 别增加 48130 和 216426,P205 吸收量比对照分别增 加 47190和 187358,K2o 吸收量比对 、照分别增加 2 1148和 99-502。因此,施用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具有增 加作物对氮、磷、钾 养分吸收的作用,且蔬菜生长期越长,有机营养型专用 叶面肥提高作物氮、磷、钾吸收的效果越明显,在菜心上以 450 倍喷施时氮、 磷、钾吸收量较高,在芥菜上以 600 倍喷施时氮、磷、钾吸收量较高。 3 3 3 3 结论结论 9 3.1豆角喷施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有极显著的增产效果,两个试验点分 别增 69 155和 109212,适宜的喷施浓度为 450600 倍。 3.2豆角喷施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能明显提高豆角的品质,豆角单荚重 增加 24 39 g,Vc 含量增加 81190,可溶糖含量增加 29260 0, 广 州点硝酸盐含量降低 75-257。 3.3豆角施用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后收获部位的 N、P205、K2o 含量分 别增加 13 67、39 185和 50103,表明施用有机营养型 用 叶面 肥具有增加氮、磷、钾养分吸收的效果。 3.4在菜心和芥菜上喷施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有 极显著的增产效果,增 产幅度达 155201和 230305,两种作物均以喷施有机营 养型专用叶面肥 450 倍的效果较好。 3.5喷施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能明显提高叶菜收 获部位的品质,菜心和 芥菜 Vc 含量分别增加 125 -148和 189235,可溶糖含量分别增加 164268和 3176。同时还具有提高氮、磷、钾含量的效 果。两种作物均以喷施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 450 倍处理提高品质的效果较 好。 3.6菜心和芥菜施用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后硝酸盐含量减少 7 540 7和 255431,以 600 倍处理降低硝酸盐含量的效果较好。 3.7施用有机营养型专用叶面肥具有增加作物对氮、磷、钾养分吸收的作 用。其中菜心的相对增加值为:N 48130、P o5 47190、 K2o 2 1 14 8, 芥菜的相对增加值为: N 21 642 6、 P205 18 7358、K20 99502。在菜心上以 450 倍喷施时氮、磷、 钾 的吸收量较高,在芥菜以 600 倍喷施时氮、磷、钾的吸收量较高。 10 第四章:烤烟叶面喷施三种类型制剂的效应研究第四章:烤烟叶面喷施三种类型制剂的效应研究 叶面施肥是迅速调节植物营养,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生产措施之一。随着 我国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叶面肥也由最早的单一元素肥料类型发展到目前多种 因素复合,兼具营养调节、改善品质、防虫防病等多功能的叶面肥类型,其肥效 各有不同,且种类繁多。卜 。为叶面肥的进一步开发与利用,以叶面积较大、 对叶面肥反应较为敏感的烟草为试材,研究不同制剂对其生长、经济指标及品质 的效应及对作用机理等进行了探讨。 1 1 1 1 材料与方法材料与方法 1 1 1 11 1 1 1 试验设计试验设计 为了试验具有可比性,试验由全国烟草总公司统一安排,于 1999 年在全国 北、中、南部烟区布点。在此基础上,又于 2000 年在南部烟区进行试验,以 进 一步验证不同叶面肥制剂在该烟区的效应。试验 由全国烟草总公司统一安排试 验方案和供试品种等。试验地选择近两年未进行过肥料试验,地力中等,肥力均 匀并具代表性的田块。供试烟品种 1999 年为 K326,2000 年为云烟 87。供试叶 面制剂包括 “金必生”I、型(大中微量元素复合肥)、 “快大”(海洋生物 萃取物)和“保得”(微生物制剂)等 3 种制剂。试验设 3 个处理:1)T1(当地习惯 施肥,CK),施 N90kghm ,全为复合肥(N:P,05:K,O=1:1:25),其 中 70作基肥,30作追肥(移栽后 22d 施用)。2)T2(T1+金必生叶面肥),于移 栽前 7d 和移栽后 2d 用金必生 I 型,浓度为 1:150;团棵期和旺长期用金必生 型,浓度为 1:70100,每隔 10d 喷 1 次;打顶后的成熟期用金必生型各喷 1 次,浓度为 1:50100。3)T3(Tl+快大叶面肥,I999 年),于移栽后 25d、55d、 75d 各喷 1 次,浓度为 l:300。T4(T1+保得生物叶面肥,2000 年),用量 375 g hm ,兑水 25kg,在移栽后 20d、35d 各喷 1 次。试验 3 次,随机区组排列。 烟株行距 10m,株距 06m,小区面积 44m 。1999 年试验地点为山东昌 乐、 福建三明、黑龙江牡丹江;2000 年为重庆武隆、 福建三明、贵州福泉。播种、 假植、移栽,基肥、追肥 的施用均按当地习惯统一安排。分次采收,按小区编 杆、 分级、 分秤, 其它防病、 虫害等田间管理措施均按优质烟栽培技术规程进行。 1 1 1 12 2 2 2 调查测定项目与方法调查测定项目与方法 定株观察记载各处理对烟草株高、茎围、叶数、最大叶面积,烘烤后评定产 量、产值、均价、上中等烟率 并按 GB2635-92 标准分级。烟叶还原糖、总糖、 烟碱、总氮、蛋白质、氧化钾、氯离子等含量按肖协忠提出的方法 进行;同时 进行香气质、香气量、余味、杂气、刺激性、劲头、燃烧性、灰色等感官质量的 评吸。化学分析及评吸均由青州烟科所承担。 2 2 2 2 结果与分析结果与分析 2 2 2 21 1 1 1 对烟株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对烟株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试验结果(表 1)看出,各处理对株高、叶数、最大叶面积的效果均优于对照。 其中最大叶面积增幅较大,以 T4 效果最佳增长率达 836;株高和叶片数同 样以 T4 较好,比对照分别增长 481和 369,表明微生物制剂(T4)综合效 果较好。 表表 1 1 1 1 叶面喷施不同制剂对烟草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叶面喷施不同制剂对烟草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 11 2 2 2 22 2 2 2 对烟草主要经济指标的影响对烟草主要经济指标的影响 喷施不同制剂处理各经济指标均高于对照, 尤 其是上等烟率平均增幅达19 603803。2 年试验结果(表 2)看出,综合经济指标增幅以 T2 最佳,其产 量、产值、均价、上等烟率平均比对照增加 684,1474,678,30 31,说明金必生叶面肥对烤烟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表表 2 2 2 2 叶面喷施不同制剂对烟草主要经济指标的影响叶面喷施不同制剂对烟草主要经济指标的影响 2 2 2 23 3 3 3 对烟草化学成分的影响对烟草化学成分的影响 烟草植株的形态发育对烟叶的化学特性影响极大, 进而影响到烟叶品质及可 用性 。根据判断烟叶质量优劣的主要化学成分指标为还原糖 l822,总糖 20左右,烟碱 1535,总 1223,蛋白质 710,K, O20,Cl 一1 。本试验结果(表 3)表明,各处理还原糖、总糖、蛋白质、 烟碱及总氮的平均值均在优质烟标准范围内, 说明叶面喷施这 3 种制剂对烟叶化 学成分似无明显影响。 2 2 2 24 4 4 4 对烤烟感官质量的影响对烤烟感官质量的影响 评吸结果(表 4)显示,T2、T3、T4 的总分较对照均有增加,表明烤烟叶面喷 12 施三种制剂有利于提高感官质量,其具体表现在香气质、香气量和余味上。1999 年 T3(总分 748)略优 T2(总分 742);2000 年 T2(总分 761)优于 T4(总分 74 6)。 本试验所用 3 种制剂叶面喷施对烟株农艺性状和经济指标的影响效果均优 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