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禅宗思想》PPT课件.ppt_第1页
《讲禅宗思想》PPT课件.ppt_第2页
《讲禅宗思想》PPT课件.ppt_第3页
《讲禅宗思想》PPT课件.ppt_第4页
《讲禅宗思想》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讲 禅宗思想,一、隋唐两宋佛教发展概况:佛教的五宗和十三宗: 1、五宗 第一、大乘之五宗,即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三论宗、律宗。 第二、禅宗之五宗,即由南宗所出之沩仰宗、临济宗、曹洞宗、云门宗、法眼宗。(不含北禅) 第三、齐护身寺自轨法师所立之五宗,即因缘宗、假名宗、不真宗、真实宗、法界宗。,2、十三宗 佛教诸宗之总称。在我国,指毗昙宗(或以俱舍宗代之)、成实宗、三论宗、涅盘宗、律宗、地论宗、净土宗、禅宗、摄论宗、天台宗、华严宗、法相宗、密宗。 在日本则为:南都六宗之华严宗、法相宗、律宗等三宗;开宗于平安初期之天台宗、真言宗等属密教系统之二宗;镰仓时期之后,禅宗系统有临济宗、曹洞宗、黄檗宗等三宗;净土教系统有净土宗、真宗、融通念佛宗、时宗等四宗,上述十二宗加日莲宗,则为日本佛教十三宗。,二、禅宗,1、历代祖师 释迦佛欲涅盘时传佛心印 西方一祖迦叶尊者 西方二祖阿难尊者 三祖商那和修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 五祖提多迦尊者 六祖弥遮迦尊者 七祖婆须蜜尊者 八祖佛陀难提尊者 九祖伏驮蜜多尊者 十祖胁尊者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 十二祖马鸣尊者 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 十四祖龙树尊者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法 十六祖罗侯罗多尊者法 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法 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法 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法 二十祖阇夜多尊者传法 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 二十二祖摩蝗罗尊者法 二十三祖鹤勒那尊者法 二十四祖师子尊者传法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二十八祖菩提达磨祖师 (禅宗祖师),南朝刘宋时(刘裕)来到中国的印度和尚,以楞伽经教授弟子。(注意:敦煌本六祖坛经没有印度禅宗二十八祖法脉的记载。)即一祖。 二祖慧可大祖禅师,有楞伽经四卷。在河北(襄国)弘法,并在襄国(今邢台市)传钵于三祖僧璨的事迹 三祖僧灿鉴智禅师,有信心录一卷,舒州的皖公山(今安徽境内)。 四祖道信大医禅师,以文殊说般若经结合楞伽经教授门徒。形成黄梅禅。后有牛头禅,牛头宗为三论宗的旁支,始于法融大师,为牛头初祖。 五祖弘忍大满禅师,弘忍大师以金刚经取代楞伽经与文殊说般若经,作为传法的核心。“东山法门”指五祖的法门,因五祖弘忍禅师住在蕲州(湖北)黄梅县之黄梅山,其山在县之东部,因而叫做东山。 六祖慧能大鉴禅师,弘忍招惠能登堂入室为其宣讲金刚经。经传为坛经。曹溪。,2、禅宗的发展 (1)北禅、南禅之分 自五祖弘忍之后,禅宗分为南北两禅,其特点是“南顿北渐”。 南顿北渐源自禅宗,自五祖弘忍门下,由于神秀(?706)与慧能(638713)二弟子见处各异,因而发展成不同系统之禅,两派差异可以“南顿、北渐”称之。前者以长安为中心教化北方,称北宗禅;后者则教化南方,称南宗禅,现在禅宗大多出自此系统。 北禅神秀(很快衰微) 南禅慧能(强盛),(2)时期划分(五个时期) 第一、早期禅宗:南朝宋时,由菩提达摩至中国开始,至六祖慧能大师大宏禅宗为止。其中,预备阶段自达摩至弘忍,法裔相传。唐朝中叶(公元7世纪下半叶),慧能(公元638713年)被推为禅宗六祖,标志禅宗正式诞生。 第二、发展期:晚唐至南宋初,由六祖慧能门下,洪州、石头二宗,发展为五宗七派,此为禅宗的发展期。,第三、中期禅宗:自南宋初年至于明朝中晚期。自南宋初年临济宗大慧宗杲起而倡话头禅,曹洞宗宏智正觉倡导默照禅,至于明朝中晚期,此为禅宗的成熟期,又可称为中期禅宗。 第四、晚期禅宗:始于晚明至清朝结束为止。明朝中叶净土宗兴起,此时佛教的特色为禅净合一,与儒、释、道三教合一,禅净合一源于禅理在世间已经广泛传播,禅理在世间已经不新奇,禅净合一的影响,使得当时的僧人对世间涅槃影响力降低,只能以念佛坐禅为务,禅宗逐渐不被社会需要,为禅宗的衰落期,又称为晚期禅宗。 第五、复兴时期:清末民初之际,有鉴于佛教的过于衰微,虚云大师起而中兴禅宗,为近代禅宗中兴之祖。虚云和尚在近代传承临济,兼弘曹洞,又遥承了早已断流的法眼、沩仰、云门三宗,以一身兼嗣五宗法脉,承前启后,融会了五宗禅修法门。为禅宗的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3)曹溪禅门下的分化 因为惠能之后不再传法衣钵,曹溪禅后分为曹溪北宗、曹溪南宗、保唐宗。曹溪北宗:即为荷泽宗,始于神会大师,承继六祖法脉,又被尊为禅宗七祖。曹溪南宗:分化出石头宗、洪州宗、保唐宗三支,而以石头、洪州为禅门正宗。,(4)南禅之“五家七宗” 慧能弟子众多,门下悟道者共四十三人。青原行思与菏泽神会、南阳慧忠、永嘉玄觉、南岳怀让并列为六祖慧能大师坐下五大弟子。其中南岳怀让、青原行思尤著。到北宋时发展为“五家七宗”。,第一、怀让创南宗的南岳派 怀让(677744),唐金州(今陕西安康市)人。15岁从玉泉寺恒景法师出家,10年后受戒学法,经嵩山慧安指点,往参六祖慧能获悟,亲侍慧能15年。先天二年(713)始来衡山,居般若寺(今福严寺),在此弘扬佛法,四方僧徒前往归敬,禅师于此大弘禅宗心法,更随机教化,令弟子得悟心性。在南岳磨镜台曾以“磨砖成镜”为喻,启发马祖道一向内参究心地法门。玄宗天宝三年(744)圆寂于南岳。唐敬宗时,追谥“大慧禅师”。他的弟子将其法语编录成南岳大慧禅师语录,通行于世。,第二、行思创南宗的青原派。 行思,又名青原行思(671740),俗姓刘,唐佛教禅宗高僧,庐陵(吉安)人。住吉安青原山静居寺,四方禅客云集,世称青原行思。慧能大师门下首座,后弘法于吉州青原山静居寺,为六祖下弘传最盛的两大法嗣之一,其后出云门、曹洞、法眼三大宗支。,第三、“五家七宗” 唐末五代时,南岳派分沩仰宗、临济宗两家;青原派分曹洞宗、云门宗和法眼宗三家,合称“五宗”。,五宗: 南岳派下: 沩仰宗:创始人为唐代灵佑禅师(771-853)和慧寂禅师(814-890)师徒俩,因灵佑住湖南沩山,慧寂住江西仰山,故称为沩仰宗。本宗禅风为方圆默契,接机多用明似争夺而实则默契之交谈,看似平衍,实则深邃奥密,事理并行。 临济宗:创始人为唐代义玄禅师(?-807),义玄住镇州临济院,故名。,青原派下: 曹洞宗:创始人为唐代良价禅师(807-869)和本寂禅师(840-901)师徒二人。因良价住江西筠州洞山,本寂住抚州曹山,故称“曹洞宗”。江西云居山真如禅寺、湖北汉阳归元寺都是曹洞宗寺院。 云门宗:创始人为晚唐五代的文偃禅师(864-949),因其住广东乳源云门山,故称作“云门宗”。该宗以“云门三句”(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流)“一字禅”等施设接引学人,孤危耸峻,简洁明快,只言片语,无尽锋芒,随机拈示。常出人意料,无从理解,云门宗在五代、北宋十分兴盛,至南宋逐渐衰微。然其法脉仍能延续至今。广东乳源县云门寺就属此系。 法眼宗:创始人为五代文益禅师(885-958)。文益住金陵清凉院,又称清凉文益。死后,南唐李后主赐谥号“大法眼禅师”,故此宗称为“法眼宗”。在禅宗五家中,该宗创立最晚,衰微也较早,宋代中叶,法脉断绝,立宗共一百年左右。,北宋初年,五宗皆有传人,始终不衰的是临济、云门二宗。 临济两派:(均出自慈明楚圆) 黄龙派: 为临济宗之支派,又称黄龙宗。创始人为慧南(1002-1069)禅师,因其住江西隆兴黄龙山,盛弘教化,而称黄龙派。 杨歧派: 为临济宗之支派,又称杨歧宗。方会禅师(906-049)为开宗者。方会住江西袁州杨歧山,举扬临济、云门两家宗风,接化学人,门庭繁茂,蔚成一派,人称其宗风如虎,与同门慧南禅师之黄龙派同时并立。 两派均出自慈明楚圆(986-1039)。以上合称“五家七派”。,(5)禅宗高僧著作 “北宋三灯”:“灯”喻佛法。灯能照晚,法能拯人,以法传人,譬犹佳灯。 第一、景德传灯录,宋真宗时期,法眼宗的道原所著。 第二、天圣广灯录,宋仁宗时期,临济宗的李遵勖(xu)所著。 第三、建中靖国续灯录,宋徽宗时期,云门宗的唯白所著。 “北宋二灯”: 第一、联灯会要,南宋孝宗时期,杨岐宗的悟明所著。 第二、嘉泰普灯录,南宋宁宗时期,云门宗的正受所著。 合为“五灯”,每灯三十卷。 北宋云门宗明教契嵩著传法正宗记十卷,正宗论二卷。 南宋理宗时期,杨岐宗的普济著五灯会元。,(6)主要寺庙(各宗各派祖师的庭院) 1.少林寺,河南省登封县少室山下,禅宗祖师菩提达摩道场。 二祖慧可在河北(襄国)和邯郸成安县匡教寺弘法,并在襄国(今邢台市)传钵于三祖僧璨的事迹事后南行隐居于舒州皖公山(今安徽潜山县)。 2.山谷寺,安徽省潜山县天柱山,禅宗第三代祖师僧璨道场。 3.四祖寺,湖北省黄梅县西山,禅宗第四代祖师道信道场。 4.东山寺,湖北省黄梅县东山,禅宗第五代祖师弘忍道场。 5.南华禅寺,广东省韶关市,禅宗第六代祖师、南宗祖师慧能道场。 6.南岳般若寺(福严寺),湖南省衡山掷簸峰下,南岳系祖师怀让道场。,7.净居寺,江西省吉安县青原山,青原系祖师行思道场。 8.临济寺,河北省正定县临济村,临济宗祖师义玄道场。 9.十方密印寺,湖南省宁乡县沩山;栖隐寺,江西省宜春市仰山,分别为沩仰宗祖师灵佑和大弟子慧寂道场。 10.普利院,江西省宜丰县洞山;荷玉寺,江西省宜黄县曹山,分别为曹洞宗祖师良介和大弟子本寂道场。天童寺,浙江省宁波市,曹洞宗正觉禅师道场,日本曹洞宗奉之为祖廷。 11.云门寺,广东省乳源县,云门宗祖师文偃道场。 12.清凉寺,江苏省南京市清凉山,法眼宗祖师净慧道场。,13.永安寺,江西省武宁县黄龙山,黄龙宗祖师慧南道场。 14.杨歧寺,江西省萍乡县杨岐山,杨歧宗祖师方会道场。 15.云岩寺,江苏省苏州市虎丘山,虎丘派祖师绍隆道场。 16.径山寺,浙江省杭州市径山镇,径山派祖师宗杲道场。,3、中国禅宗思想体系示要,佛性论 成就佛果 万法唯识 解脱论 即心是佛 认识论 息心见性 理入行入 心性论 顿悟 明心见性 自性 方法论 回归实践,4、主要思想 (1)主流意识: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2)禅宗思想体系包括本体论、心性论、道德论、体悟论、修持论和境界论等思想要素,其中最主要的是心性论、功夫论和境界论三大要素,分别阐明了禅修成佛的根据(基础)、方法(中介) 和目的(境界)三个基本问题。,第一、核心内容心性论。“自心”是众生得以禅修成佛的出发点和根据,是禅宗的理论基石。 禅宗把自心视为人的自我本质,认为苦乐、得失、真妄、迷悟都在自心,人生的堕落、毁灭、辉煌、解脱都决定于自心。自心,从实质上说是本真之心,也称本心、真心,也就是佛性、真性。 第二、禅修的枢纽“自心”,提倡径直指向人心,发明本心,发见真性,以体认心灵的原本状态,顿悟成就佛果。也就是说,禅修是心性的修持。 第三、目的和境界把成就佛果落实在自心上,强调佛从心生,自心创造( 成就) 佛,自心就是佛。,(3)思想特点 第一、直指人心,不立文字。 在心性修持上提倡单刀直入,径直指向当下现实的人心,体验清净本性,见性成佛。不重视经典和言教,废除坐禅,排斥繁琐名相辨析,否定绝对权威,反对偶像崇拜。 第二、成就理想,不离现实。 禅宗却肯定现实生活的合理性,认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是人的自然本性的表露,洋溢着禅意,人们要在平平常常的感性生活中去发现清净本性,体验禅境,实现精神超越。,第三、继承传统,不断创新。 禅宗除继承佛教外,最重视结合中土固有的传统思想,是最典型的中国化佛教宗派。如它继承道家的道、无、自然、无为无不为等范畴、命题和思想,也和道家一样具有鲜明的超越差异、对立、矛盾的意识。同时,禅宗不仅创造了一系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的现实超越方法,而且又否定了道家“游于尘垢之外” 的脱离现实生活的超越道路。,5、禅宗的主要问题 (1)什么是中国禅宗的禅? 中国禅宗的禅是一种文化理想,一种追求人生理想境界的独特修持方法,或者说是一种生命哲学、生活艺术、心灵超越法。,(2)什么是禅宗精神? 回答是超越精神。超越是禅宗思想的本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