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证体会.doc_第1页
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证体会.doc_第2页
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证体会.doc_第3页
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证体会.doc_第4页
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证体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临证体会【摘要】 系统性红斑狼疮因禀赋不足,体质虚弱,加之七情内伤,劳累过度或久病失养,以致阴阳气血失去平衡,气滞血瘀,经络阻隔而致。治疗上以益气滋阴、活血化瘀为主。激素标准疗程治疗的同时,在中医辨证基础上选用中药治疗,可强化激素的疗效,减轻激素的毒副作用,从而发挥中药增效减毒双重作用。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中医病机 益气 滋阴 活血祛瘀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并有多种自身抗体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我国发病率约为75/10万1。此病多发于青年女性,临床症状变化多端,病程反复迁延,病变部位在全身结缔组织,以关节、皮肤、肾脏等为主要累及组织或器官2。其复杂的临床表现及病情演变过程,与内经所言五体痹、五脏痹十分相似。笔者从中医理论角度,对SLE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作一探讨。 1 病因病机 中医学古籍中并无SLE相应病名,但认为本病主要是禀赋不足,体质虚弱,加之七情内伤,劳累过度或久病失养,以致阴阳气血失去平衡,气滞血瘀,经络阻隔而致3。精血亏虚是其本,外受邪毒侵扰为其标,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 近年来依其临床表现及受邪部位将其分类:以发热、皮肤红斑、关节痛为主症时,多以“蝴蝶斑”“鬼脸疮”“阴阳毒”“内伤发热”“痹证”命名;出现五脏受损时,如以心悸、气短、乏力为主症时,命名为“心悸”;以咳喘为主证时,命名为“喘证”或“咳嗽”;以胁痛为主症时,命名为“胁痛”;以黄疸为主症时,命名为“黄疸”;以抽搐、痉挛为主证时,命名为“痉证”;肾脏受邪出现全身水肿时,命名为“水肿”;本病晚期出现五脏受损,气血阴阳俱不足,则以“虚劳”“虚损”命名。 2 辨证治疗 本病病机复杂,证候变化多端,笔者在对其诊治过程中,依据前人及名家经验,结合临床工作,辨证与辨病相结合,现将体会拙述如下。 2.1 益气滋阴 难经八难说:“气者,人之根本也。”SLE患者多先天禀赋不足即元气亏虚。难经三十六难谓:“命门者,诸精神之所合,元气之所系也。”进一步说明SLE根源多为肾中精气不足。肾阴和肾阳是全身阴阳之根本,SLE的阴虚亦与肾阴虚密切相关。本病早期临床症状可不典型,但一经确诊即可采用益气滋阴的治疗原则,益气多选党参、黄芪等药性较平和的药物。景岳全书曰:“故人之自生至老,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先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关于人生者不小。”所以在补气的同时配伍如鸡内金、焦三仙等健脾药,即取其补后天以养先天之意。滋阴多选黄精、生地、天门冬、旱莲草等。即使病变晚期阴损及阳,在补阳的基础上加用补阴药亦可使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2.2 活血化瘀 气为血帅,气可推动血液运行。SLE患者先天禀赋不足,元气亏虚,气虚则不能推动血液正常运行而成血瘀;内伤七情,肝郁气滞,亦可致瘀;由外感六淫、药毒所诱发致热入营血,血热搏结形成瘀血;病变晚期,阴损及阳,寒邪客于经脉,使经脉蜷缩拘急,血液凝滞不畅而成血瘀。瘀血可以阻于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等各个部位形成不同的症状。SLE患者在整个病变过程中皆存在血瘀,气阴亏虚为本,血瘀为标,因瘀而致病,所以活血化瘀应为重要治疗原则。根据瘀阻的部位选择适当的药物相配伍。瘀阻于皮肤选当归,瘀阻于心、脑选丹参、赤芍,瘀阻于肝选郁金、当归、赤芍,瘀阻于经脉选桃仁、当归、没药,瘀阻于肾选茜草、大黄。 2.3 随证加减 以发热皮疹为主时,多为热毒炽盛,血热搏结溢于肌肤而成皮疹,需配伍清热解毒活血药如金银花、牡丹皮、当归、红花等;出现胸闷、心慌、善太息时多为瘀血阻于心,或肝郁气滞血瘀,需配伍疏肝理气活血药如郁金、丹参、红花、合欢皮、莲子心等;出现蛋白尿、水肿为病久,阴损及阳或瘀阻于肾,肾阳虚衰,脾阳亦虚,需配伍温补脾肾活血利水药如干姜、附子、白茅根、茜草、大黄等;阴虚生内热,需配伍滋阴除热药如地骨皮、黄柏、鳖甲等;以关节疼痛为主证时,需在益气滋阴养血基础上配伍通络药如路路通、木瓜等;瘀阻于脑,需配伍镇静开窍活血药如龙骨、牡蛎、琥珀、石菖蒲、川芎等;出现咳嗽、气短时,为瘀阻于肺,需配伍活血止咳平喘药如桔梗、杏仁、桃仁等。 3 病案举例 刘某,女,32岁,2004年10月9日初诊。发热伴面部皮疹反复发作半年,未经系统诊治。近3 d因生气后上述症状加重来诊。症见发热,乏力,面部皮疹,心慌,周身关节疼痛,口腔溃疡,光线过敏,饮食睡眠欠佳,二便尚可。查:体温39,舌紫暗,苔薄黄,脉细数;心脏彩超见少量心包积液;抗核抗体谱示抗核抗体(ANA)、抗史密斯抗体(Sm)、抗DNA抗体、抗干燥综合征A抗体(SSA/R)均阳性;血常规示WBC 2.8109/L、N 0.70,L 0.22,RBC 4.0109/L,Hb 105 g/L,PLT 46109/L;尿常规示尿蛋白(+);肝肾功能未见异常。西医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诊断:痹证(热毒炽盛)。病属素体亏虚,七情内伤出现气阴血虚,热毒炽盛,肝郁气滞,瘀血阻于皮肤、心脑、关节经络及肾所致。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解毒为主,辅以疏肝、补血开窍。药用:党参15 g,黄芪15 g,生地15 g,黄精15 g,红花15 g,丹参15 g,金银花15 g,牡丹皮15 g,水牛角5 g,郁金10 g,当归15 g,石菖蒲15 g,路路通15 g。每日1剂,水煎服。并予甲强龙500 mg连续3 d静滴,之后予强的松50 mg晨起1次顿服,并予环磷酰胺1 g半月1次静滴。10 d后二诊:发热、心慌、口腔溃疡消失,乏力、面部皮疹、周身关节疼痛减轻,舌紫暗,苔薄黄,脉细。血常规示:WBC 9.8109/L、N 0.68、L 0.28,RBC 3.9109/L,Hb 103 g/L,PLT 99109/L;尿常规示尿蛋白(+)。上方去石菖蒲,加益母草15 g,白茅根15g,枸杞子15 g。10剂。予强的松40 mg晨起1次顿服,并予环磷酰胺1 g半月1次静滴。三诊:面部皮疹、周身关节疼痛消失,乏力减轻。舌紫暗,苔薄白,脉细。血常规示:WBC 10.8109/L、N 0.67、L 0.30,RBC 4.4109/L,Hb 109 g/L,PLT 120109/L;尿常规示尿蛋白(+)。上方去金银花、牡丹皮、水牛角、郁金、路路通。10剂。予强的松30 mg晨起1次顿服,并予环磷酰胺1 g半月1次静滴。四诊:乏力消失,舌紫暗,苔薄黄,脉细。血常规示WBC 8.8109/L、N 0.66、L 0.31,RBC 4.3109/L ,Hb 107g/L,PLT 123109/L;尿常规正常。上方去坤草、白茅根,10剂。予强的松30 mg晨起1次顿服,并予环磷酰胺1 g半月1次静滴。之后病情未出现反复,守方不变。予强的松缓慢减量晨起1次顿服,并予环磷酰胺1 g静滴,间隔时间逐渐延长至1个月、3个月、半年。随访至今病情稳定。 4 体会 在狼疮活动期,常以激素标准疗程治疗,并按照激素治疗阶段的不同,辨证配合中药治疗,以强化激素的疗效,减轻激素的毒副作用,从而发挥中药增效减毒的双重作用。在疾病的缓解期,重视用中药调节机体的气血阴阳。狼疮病变的不同阶段,瘀血始终是贯穿其中的重要病机之一4。急性活动期常因热毒炽盛,迫血妄行,血溢脉外而致皮肤瘀斑、瘀点;亦可因热毒壅滞血脉,灼伤营阴,运行不畅而致血脉瘀阻。缓解期热毒渐逝,而以阴虚或气阴两虚为主,也可因阴虚脉道不充,血少脉涩,或气虚帅血无力,血行迟缓以致血脉瘀滞。因此,活血化瘀法应作为贯穿疾病始终的治疗法则,在不同证型的辨证治疗之中,不论各型的治法如何确立,均应伍以活血化瘀法。【参考文献】 1熊琼春.中西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J.河南中医,2006,26(2):37-38.2唐福林.风湿免疫科医师效率手册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