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跟踪检测(十九) 原电池 化学电源 1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正极和负极必须是金属B原电池是把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C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和负极上发生的都是氧化还原反应D锌、铜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锌片上有6.5 g锌溶解,正极上就有0.1 g氢气生成解析:选B一般普通原电池中负极必须是金属,正极可以是金属或非金属导体,A错误;原电池工作时,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错误;锌、铜和盐酸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锌片上有6.5 g锌溶解,正极上有0.2 g氢气生成,D错误。2. (2019厦门模拟)将反应2Fe32I2Fe2I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盐桥中的K移向FeCl3溶液B反应开始时,乙中石墨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C电流计读数为零时,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D电流计读数为零后,在甲中溶入FeCl2固体,乙中石墨电极为负极解析:选DA项,甲池中石墨电极为正极,乙池中石墨电极为负极,盐桥中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向FeCl3溶液迁移,正确;B项,反应开始时,乙中I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确;C项,当电流计读数为零时,说明没有电子发生转移,反应达到平衡,正确;D项,当加入Fe2,导致平衡逆向移动,则Fe2失去电子生成Fe3,甲中石墨作为负极,而乙中石墨成为正极,错误。3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装置现象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A.加热铁片所在烧杯,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偏转B用KSCN溶液检验铁片、附近溶液,可判断电池的正、负极C铁片、的腐蚀速率相等D“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说明铁片、铁片均未被腐蚀解析:选A温度不同,反应速率不等,两烧杯中存在电势差,能够产生电流,电流表指针会发生偏转,故A正确;两烧杯中溶液的浓度不同,发生离子的定向移动,产生电流,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与KSCN溶液无明显现象,不能判断电池的正、负极,故B错误;铁片与铁片未构成原电池,铁片与铁片构成了原电池,腐蚀速率一定不相等,故C错误;“电流计指针未发生偏转”说明铁片、铁片未构成原电池,但铁片表面均会发生吸氧腐蚀,故D错误。4肼(N2H4)空气燃料电池是一种碱性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20%30%的KOH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电池放电时,通入肼的一极为负极B电池每释放1 mol N2转移的电子数为4NAC通入空气的一极的电极反应式是O22H2O4e=4OHD电池工作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pH将不变解析:选D该电池中肼是燃料,在负极通入,A正确;肼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2价,氧化产物是N2,负极反应为N2H44OH4e=4H2ON2,所以每释放1 mol N2 转移的电子数为4NA ,B正确;通入空气的一极为正极,正极上O2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是O22H2O4e=4OH,C正确;电池总反应为N2H4O2=N22H2O,反应生成水,溶液浓度降低,KOH溶液的pH将降低,D错误。5(2017全国卷)全固态锂硫电池能量密度高、成本低,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电极a常用掺有石墨烯的S8材料,电池反应为16LixS8=8Li2Sx(2x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正极可发生反应:2Li2S62Li2e=3Li2S4B电池工作时,外电路中流过0.02 mol电子,负极材料减重0.14 gC石墨烯的作用主要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D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解析:选D 原电池工作时,正极发生一系列得电子的还原反应,即:Li2S8Li2S6Li2S4Li2S2,其中可能有2Li2S62Li2e=3Li2S4,A项正确;该电池工作时,每转移0.02 mol电子,负极有0.02 mol Li(质量为0.14 g)被氧化为Li,则负极质量减少0.14 g,B项正确;石墨烯能导电,利用石墨烯作电极,可提高电极a的导电性,C项正确;充电过程中,Li2S2的量逐渐减少,当电池充满电时,相当于达到平衡状态,电池中Li2S2的量趋于不变,故不是电池充电时间越长,电池中Li2S2的量越多,D项错误。6. (2019武邑模拟)如图所示为新型的甲酸/铁离子燃料电池,具有原料安全、质子电导率高、能量密度高的特点,适合应用在规模化的供电场所。电池外壳采用聚四氯乙烯板,石墨作电极,在M端加注甲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液,在N端加注氯化铁和氯化钠的混合液。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放电时,N端是正极BM端的电极反应式为HCOOOH2e=CO2H2OC电池放电后,N端的Fe2通氯气后转化为Fe3,实现电解质溶液的循环利用D采用多孔纳米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扩散至催化层解析:选BA项,正极发生还原反应,Fe3得到电子生成Fe2,N端是正极,正确;B项,M端的电极反应式为HCOO3OH2e=CO2H2O,错误;C项,电池放电后,N端的Fe2通氯气后,氯气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2转化为Fe3,Fe3在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实现电解质溶液的循环利用,正确;D项,反应物接触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快,所以采用多孔电极的目的是提高电极与电解质溶液的接触面积,并有利于氧气扩散至电极表面,从而提高反应速率,正确。7.硼化钒(VB2)空气电池是目前储电能力最强的电池,电池结构示意图如图,该电池工作时总反应为4VB211O2=4B2O32V2O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极a为电池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每消耗1 mol VB2转移6 mol电子C电池工作时,OH向电极a移动DVB2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2VB222OH22e=V2O52B2O311H2O解析:选D由题图可知,空气通入电极a,显然电极a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A错误;4 mol VB2发生反应时消耗11 mol O2,同时转移44 mol电子,故消耗1 mol VB2时转移11 mol电子,B错误;电池工作时,阴离子(OH)向负极(VB2极)移动,C错误;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用总反应式减去正极反应式的11倍即得负极反应式,故VB2在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VB222OH22e=V2O52B2O311H2O,D正确。8.近年来AIST报告正在研制一种“高容量、低成本”锂铜空气燃料电池,该电池通过一种复杂的铜腐蚀“现象”产生电力,其中放电过程为2LiCu2OH2O=2Cu2Li2OH,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电时,Li透过固体电解质向Cu极移动B放电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Cu2OH2O2e=2Cu2OHC通空气时,铜被腐蚀,表面产生Cu2OD整个反应过程中,铜相当于催化剂解析:选B由题中装置图和放电时总反应可知,放电时Li为负极,Cu为正极,阳离子向正极移动,A项正确;放电时,负极Li失电子转化成Li,B项错误;结合题中装置图可知,通入空气铜被腐蚀,生成Cu2O,C项正确;铜被腐蚀生成Cu2O,放电时Cu2O又被还原成Cu,所以整个反应过程中Cu相当于催化剂,D项正确。9. ZnZnSO4PbSO4Pb电池装置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SO从右向左迁移B电池的正极反应为Pb22e=PbC左边ZnSO4浓度增大,右边ZnSO4浓度不变D若有6.5 g锌溶解,有0.1 mol SO通过离子交换膜解析:选B锌是负极,SO从右向左迁移,A正确;电池的正极反应为PbSO42e=PbSO,B错误;左边锌失去电子转化为ZnSO4,ZnSO4浓度增大,右边ZnSO4浓度不变,C正确;若有6.5 g锌即0.1 mol锌溶解,根据电荷守恒可知有0.1 mol SO通过离子交换膜,D正确。10(2019濮阳模拟)一种钌(Ru)基配合物光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工作原理及电池中发生的主要反应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变为电能,X为电池的负极B镀铂导电玻璃上发生氧化反应生成IC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反应:2Ru33I2Ru2ID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中I和I的浓度基本不变解析:选B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变为电能,由图中电子的移动方向可知,电极X为原电池的负极,故A正确;镀铂导电玻璃上,I得电子被还原为I,故B错误;电池工作时,负极反应为2Ru22e=2Ru3,正极反应为I2e=3I,又Ru2和Ru3、I和I相互转化,所以电解质溶液中发生2Ru33I2Ru2I,故C正确;由电池中发生的反应可知,I在正极上得电子被还原为I,后又被氧化为I,I和I相互转化,反应的实质是光敏有机物在激发态与基态的相互转化,电解质溶液中I和I的浓度基本不变,故D正确。11.我国科研人员研制出一种室温“可呼吸”NaCO2电池。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充电时“呼出”CO2。吸入CO2时,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吸收的全部CO2中,有 转化为Na2CO3固体沉积在多壁碳纳米管(MWCNT)电极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吸入”CO2时,钠箔为正极B“呼出”CO2时,Na向多壁碳纳米管电极移动C“吸入”CO2时的正极反应:4Na3CO24e=2Na2CO3CD标准状况下,每“呼出”22.4 L CO2,转移电子0.75 mol解析:选C“吸入”CO2时是原电池,根据图示,钠变成了Na,被氧化,钠箔为负极,故A项错误;“呼出”CO2时是电解池,阳离子向阴极移动,Na向钠箔电极移动,故B项错误;放电时该电池“吸入”CO2,吸收的CO2有 转化为Na2CO3固体,有 转化为C,正极反应为4Na3CO24e=2Na2CO3C,故C项正确;标准状况下,22.4 L CO2的物质的量为1 mol,根据2Na2CO3C4e=4Na3CO2可知每“呼出”1 mol CO2,转移电子 mol,故D项错误。12.如图所示是原电池的装置图。请回答:(1)若C为稀H2SO4,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B电极材料为Fe且作负极,则A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反应进行一段时间后溶液C的pH将_(填“升高”“降低”或“基本不变”)。(2)若需将反应:Cu2Fe3=Cu22Fe2设计成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则A(负极)极材料为_,B(正极)极材料为_,溶液C为_。(3)若C为CuCl2溶液,Zn是_极,Cu极发生_反应,电极反应式为_。反应过程溶液中c(Cu2)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CO与H2反应还可制备CH3OH,CH3OH可作为燃料使用,用CH3OH和O2组合形成的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结构示意图如图:电池总反应为2CH3OH3O2=2CO24H2O,则c电极是_(填“正极”或“负极”),c电极的反应方程式为_。若线路中转移2 mol电子,则上述CH3OH燃料电池消耗的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_ L。解析:(1)铁作负极,则该原电池反应是铁与稀硫酸置换H2的反应,所以正极反应是H得电子生成H2,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溶液中H放电,导致溶液中H浓度减小,pH升高。(2)Cu2Fe3=Cu22Fe2设计成如题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根据方程式中物质发生的反应类型判断,Cu发生氧化反应,作原电池的负极,所以A极材料是Cu,B极材料是比Cu不活泼的导电物质如石墨、Ag等即可。溶液C中含有Fe3,如FeCl3溶液。(3)Zn比较活泼,在原电池中作负极,Cu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Cu2在正极得到电子变成Cu,电极反应为Cu22e=Cu,Cu2发生了反应,则c(Cu2)变小。(4)根据图中的电子流向知c是负极,是甲醇发生氧化反应:CH3OH6eH2O=CO26H,线路中转移 2 mol 电子时消耗氧气0.5 mol,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答案:(1)2H2e=H2升高(2)Cu石墨(其他合理答案也可)FeCl3溶液(3)负还原Cu22e=Cu变小(4)负极CH3OH6eH2O=CO26H11.213(1)高铁酸钾(K2FeO4)不仅是一种理想的水处理剂,而且高铁电池的研制也在进行中。如图1所示是高铁电池的模拟实验装置。该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若维持电流强度为1 A,电池工作十分钟,理论消耗Zn_g(已知F96 500 Cmol1)。盐桥中盛有饱和KCl溶液,此盐桥中氯离子向_(填“左”或“右”)移动;若用阳离子交换膜代替盐桥,则钾离子向_(填“左”或“右”)移动。图2为高铁电池和常用的高能碱性电池的放电曲线,由此可得出高铁电池的优点有_。(2)有人设想以N2和H2为反应物,以溶有A的稀盐酸为电解质溶液,可制造出既能提供电能,又能固氮的新型燃料电池,装置如图3所示,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A是_(填名称)。(3)利用原电池工作原理测定汽车尾气中CO的浓度,其装置如图4所示。该电池中O2可以在固体介质NASICON(固溶体)内自由移动,工作时O2的移动方向_(填“从a到b”或“从b到a”),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_。解析:(1)放电时高铁酸钾为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FeO4H2O3e=Fe(OH)35OH。若维持电流强度为1 A,电池工作十分钟,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 mol0.006 217 6 mol。理论消耗Zn的质量为65 gmol10.2 g。电池工作时,阴离子移向负极,阳离子移向正极,所以盐桥中氯离子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燕京理工学院《就业与创业指导及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省四校2025年高三第二学期第一次联考化学试题含附加题含解析
- 浙江省嵊州市崇仁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阶段性调研测试物理试题无附加题含解析
- 山西财贸职业技术学院《生化实验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分子生物学及检验技术》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省诸暨市暨阳中学2025届高三高考全真模拟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太原旅游职业学院《中国社会与文化》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南省南阳内乡县联考2025届初三下学期统练(七)英语试题含答案
- 内蒙古杭锦旗2025届中考模拟金典卷化学试题(一)试题含解析
- 中国药科大学《中药与生药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AI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学校教育与教育机构培训
- 浆砌片石挡土墙工程施工方案
- 家长要求学校换老师的申请书
- 人教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全册完整课件
- 北师大版初中历史初二历史上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评课稿
- 2023年人教版音乐四年级下册全册教案
- 《岳阳楼记》比较阅读67篇(历年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汇编)(含答案与翻译)(截至2020年)
- 【自动化瓶盖封装机设计9100字(论文)】
- 正式员工派遣单
-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常用表格全
- 老姜盘口语言解密高级版全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