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三电子技术应用重点专业建设计划.doc_第1页
专业三电子技术应用重点专业建设计划.doc_第2页
专业三电子技术应用重点专业建设计划.doc_第3页
专业三电子技术应用重点专业建设计划.doc_第4页
专业三电子技术应用重点专业建设计划.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业三 电子技术应用重点专业建设计划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是湖北省教育厅确定的省级品牌专业,具有三十多年的专业历史,也是我校特色专业。近些年来,我们本着“以教育教学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实现学校内涵发展。”的办学宗旨,注重教师转变教育教学理念,加强教师深入企业开展教学改革与创新研究工作,加大教师实践技能培训及考核力度,提高了广大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验实训指导能力;同时对电子专业相关课程进行了项目化改革,根据市场与学生实际,采用以实训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法,坚持“做中学,学中做”的教学理念,加大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考核和评价,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掌握了技能,更培养了学生的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这种“项目导向”的教学模式深受学生、家长、企业和社会的好评。为企业培养了大批从事各类电子产品生产、安装、维修的中、高级技能人才。近几年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供不应求。我市是东部沿海电子产业转移承接的重要基地,对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毕业生需求量更大,预计未来三年内对本专业人才需求量达5万人,并且每年呈现10%以上的递增趋势;同时对毕业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满足社会对电子技能人才的需求,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建设迫在眉睫。根据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和教育部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 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09号),结合本校、本地实际,制定如下建设计划。一、专业需求论证(一)行业背景与人才需求1行业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电子行业一直保持着快速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电子及通讯产品制造业的生产基地,也是整机产品的生产大国,彩电、冰箱、洗衣机、空调、个人电脑、数字影碟机等产量在世界均名列前茅,同时也是最大的电子及通讯产品消费市场,并且保持持续增长的势头。中国电子信息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已位居世界前列,电子信息产业已实现了从新兴产业到国民经济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电子产品制造业主要是以加工业或制造业为主,近几年来行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势头,合资企业的比例正在不断的增多,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连续几年超过500亿美元,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以来,电子制造业的国内外企业增长迅速,产业的发展必然带来对人才需求的增长,特别是具有实践操作技能的应用型人才需求缺口很大,同时对劳动者的素质和职业技能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今后几年,我市将大力发展五大产业集群,建设一个电子工业园区、建立一个电子信息人才培训基地。到2011年,荆州电子信息工业总产值将达到110亿元,比2008年增长一倍;实现工业增加值36亿元,比2008年增长一倍;主导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和国内领先水平,新产品产值率达到60%以上;技术进步对信息产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产业规模继续保持湖北省同行业前列。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将达到100家,形成基础原材料与元器件、通讯设备、消费电子、光伏电子、应用软件等产业集群发展格局。我校已是市委市政府的电子信息人才培训基地,这为我校电子技术专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2人才需求“十二五”期间,电子信息产业是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产业,是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及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建设的技术支撑与物质基础,是保障国防建设和国家信息安全的重要基石,人才需求量将大增。据估计,未来几年湖北省信息产业人才总量将在2011年20万人的基础上,以1020的速度递增。未来5年,荆州将成为湖北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主战场,到2015年,荆州电子信息产业人才需求为6万人。根据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情况调查结果显示,电子整机类的生产、信息通讯类的科技公司、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工矿企业对电子类专业的毕业生需求旺盛,每年都需要一大批既掌握一定的理论知识、又具一线操作技能的技术操作型人才来充实生产第一线,而这类人员70%是职业学校的毕业生,他们主要从事装配、调试、维修及生产一线的管理工作。根据毕业生的岗位调查和生产企业对毕业生适应专业岗位群的要求,毕业生需要具有较扎实的焊接基本功;能够熟练使用相关的常用检测仪器、仪表,熟练操作和使用常用电子仪器;具备电子整机装配、维修、检测能力;控制系统的安装、操控、维修能力等专业实践能力,并具有一定的生产管理、市场营销能力。提高中职学生综合素质迫在眉睫。在电子行业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对一线操作人才始终保持旺盛的需求,我校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定位在中级工层次,主要针对电子行业生产一线培养操作技能型人才,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二)专业建设基础我校本专业创办于1978年,现有在校学生1110人,经过34年的探索、改革和发展,专业在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条件改善等各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目前是省品牌专业。1本专业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初步形成了校企企合作、工学结合、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与美的集团荆州分公司、荆州市弘晟电子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了一批符合企业需求的技能人才。2本专业积极探索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致力于理论教学与实习教学融通合一、能力培养与工作岗位对接,为专业可持续性发展奠定了基础。3专业校内实验实训实习场所建筑总面积达1900平方米,由电工实验室、电子技术实验室、电子CAD实验室、电气控制实训室、彩电维修实训室、电子制作室、高级电工考评中心、PLC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传感器实训室等组成。资产总值达260万元,为电子专业学生的技能学习提供了良好的条件。4.专业现有教师共32名,其中高级职称10人,“双师型”教师28人,企业技术骨干兼职4人,其中楚天技能名师1名。初步形成了一支年龄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5.学生在最近几年在省级和国家级电子类技能比赛中获得较好成绩: 2006年荣获湖北省中职学校电子技能竞赛团体一等奖;2008年荣获湖北省电子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第一名、个人一等奖;2009年获得“天华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二等奖3人,三等奖2人; 2010年获得“众有杯”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二等奖2人,三等奖1人。毕业生也深受电子企业用人单位好评,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三)存在的问题1现有的人才培养模式还需要进一步深化,校企合作还需要进一步深入,要充分发挥企业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2现有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改革不能完全满足职业能力的培养要求,理实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建设的力度不够;与课程体系改革相配套的教材及配套资源还需进一步加强建设。3教学团队的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进一步培养;部分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兼职教师数量尚有不足,仍需要进一步的聘请。4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力度还有待加强,特别是校外实习基地的进一步管理和建设。5理实一体化教学条件与国家示范专业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二、专业建设目标(一)总体目标围绕湖北省和荆州市电子产业的发展与结构调整,不断深化与企业的合作,建立“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体系,完成理实一体化专业核心课程资源建设;打造一支教学理念先进、实践技能较强、“双师型”结构合理的专兼结合专业教师团队;建成具有真实工作场景,体现“教、学、做”一体化教学场所;构建具有鲜明中职教育特色的实践教学环境,创新具有职业真实情境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建立学校与企业相结合的学生评价模式。使本专业成为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电子技术应用领域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二)具体目标1建立“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方案,形成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与校外顶岗实习相融合的教学运行机制。2与企业紧密合作,在深入分析岗位工作任务的基础上,构建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坚持素质培养,构筑职业素质教育贯穿始终的教学体系。重点打造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等3门优质核心课程并开发与之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和学习资源库,开发编撰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水电安装项目教程等6本校本教材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等2本出版教材,建立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等3门课程的试题库。建立与“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相适应的校企共同参与的学生评价模式。3结合人才培养要求,完善水电安装实训室、PLC实训室和单片机实训室的配置与升级,新增电子测量实训室、通讯技术基础实训室、低压配电实训室、家用电器实训室、电子基础实训室、PCB工艺实训室。引进企业的管理方法,提高学生实践技能的训练效果。4加强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及内涵建设,精选6家优质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创新“共建、共管、共评价”体系、以“订单培养”为基础的校企合作运行机制;与企业共建1所“电子技能培训与研发中心”。实现学校与企业专业与岗位教学与生产的无缝对接。5改革传统的课程考核形式,建立理实一体化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把课程考核与职业技能鉴定结合起来,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95%以上。6建设一支结构合理、专业技能突出、专兼结合的一体化教学团队。经过两年建设,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9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聘请4名兼职教师,聘用1名行业专家。使教师队伍建设与专业发展规模相适应。制定兼职教师聘用、考核、评价等管理制度。(三)预期效益1人才培养质量高通过重点建设,本专业办学实力将进一步增强,成为湖北省电子技术应用中级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持续不断地为区域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高素质技术人才。本专业毕业生家用电子产品维修中级工、电子产品装配中级工等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取证率达到95%以上,就业率达到98%以上。2人才培养模式具有特色通过实践、探索,形成“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内涵建设,确立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培养规格,并形成与之相适应的校内外实训实习良好条件,制定课程教学标准。3实验实训场所完备建设项目完成后,实训、实习开出率达到100,可以同时容纳700名学生进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校外实训基地可以同时容纳350名学生进行顶岗实习,同时也可以成为专业教师实践技能提高的培训场所。4师资队伍能力更强经过2年的建设,本专业将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骨干教师9名、“双师”素质教师10名,“双师”素质教师达到90%,新增4名兼职教师,聘用1名行业专家,形成一支具备双师结构、专兼结合的师资团队。5课程建设取得系列化成果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以典型工作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教学标准。完成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等3门优质核心课程并开发与之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和学习资源库,以及单片机技术与应用、水电安装项目教程等6本校本教材的编写和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等2本教材的出版。6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与企业共建“电子技能培训与研发中心”, 为企业、社会开展技术培训、鉴定及技术服务(咨询),提升专业的社会服务能力。三、专业建设思路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从市场需求出发,加强与行业、企业的紧密联系。从岗位需求出发,兼顾学生终身发展,制定人才培养计划,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完善师资和实训条件建设,落实双证书制度。根据互惠互利的原则与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进行电子应用型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实际工程项目开发、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合作,共享教育资源。同时面向社会开展专业咨询,技术培训、服务等工作,在本地职业教育领域中发挥引领、示范和辐射作用。四、专业建设内容(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建立“理实一体、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校内针对一、二年级的学生采用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校外针对三年级的毕业生采用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即前两年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技能,第三年安排学生到专业对口的企业顶岗实习。利用1个学期使学生形成基础学习能力;通过校企合作构建以工作过程为载体的职业课程体系,利用3个学期实施,使学生形成职业能力;利用2个学期顶岗实习,使学生形成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即推行“1-3-2”工学结合的教学体系模型。企业学校学校企业共同实施共同制定计划共同管理学生共同考核学生专职教师兼职教师学校企业企业人员学校教师一体化课程体系一体化教师队伍一体化教学场所 一体化教学方法一体化教学方法以过程评价为主的课程评价方法校内理实一体化课程教学(一年级、二年级)企业顶岗实习(三年级)理实一体+顶岗实习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图解一在校内,由专职教师和兼职教师构成一体化师资队伍共建一体化校内教学场所,共同开发一体化课程体系,采用一体化教学方法,制定以过程评价为主的课程评价方式。在校外,学生具有双重身份,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计划,共同管理学生,共同考核学生。具体详见下图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图解一。2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一体化课程体系(1)典型职业工作任务分析通过开展企业调研,分析人才需求,确定专业培养目标。对照国家职业中级工标准的要求,然后分析典型工作任务,确定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并将其转化为教学内容要求,形成对应课程。表1 工作岗位任务的分析表岗位名称工 作 任 务电子产品装调工电子元件识别和检测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电子线路焊接电子产品生产组装识读电子电路图电子产品调试识读电子产品工艺文件装配电子产品电子整机调试电子产品生产管理电子产品维修工电子元件识别和检测识读电子电路图焊接电子线路板电子仪器仪表的使用与维护单元电路调试、检修电子整机调试、检修查找与排除电子产品故障电子电路调试、维修电子产品质量检验员元器件入库检验线上产品质量检验成品入库抽检编制检验报告文件电子产品绘图员/制板工识读电子产品工艺文件绘制电子电路原理图设计电子线路PCB图制作印刷板图测试印制电路板性能查找与排除印制板故障维修电工识读电路图和电气安装图生活电气线路安装规划与实施工厂电气线路安装与实施安全用电方案与触电急救PLC控制系统编程调试、维护电子产品销售和售后服务电子产品销售策划与实施电子产品安装与调试电子产品维修(2)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一体化的课程体系顶岗实习语文 数学 英语 体育养成教育法律常识就业指导职业能力基础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基础公共课程电工技术模电技术数电技术电子CAD职业能力核心课程电子整机装配技术PLC技术及应用单片机技术及应用家用电器维修电视机原理及维修电子测量技术Multsim仿真设计用户终端维修课程体系计算机传感器按照“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将职业能力标准的要求融入教学内容,以岗位能力为核心对课程进行重组。岗位能力应该包含职业道德能力,专业实践操作能力和可迁移再延伸能力。公共课着重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能力,职业能力基础课和职业能力核心课着重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操作能力,职业能力拓展课着重培养学生的可迁移再延伸能力。再加上校外的顶岗实习,基于这点把电子技术专业课程分为对应五大部分:基础公共课程,职业能力基础课程,职业能力核心课程,职业能力拓展课程和顶岗实习。详见课程体系分解图二。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课程体系分解图二3开发一体化课程由本专业教师与合作企业技术骨干共同成立课程开发组,根据以“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规划设计,建设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等3门优质核心课程(如表2),并开发与之配套的多媒体课件和学习资源库;以及PLC技术与应用、水电安装项目教程、电子测量技术等6本特色校本教材(如表3)。一体化课程的建设主要包括开展企业调研,确定中级工典型工作任务,将完成典型工作任务的要求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开发学习情境或学习任务。根据学习情境设计方案,编写工作页、评价表等教学资料。校本教材建设主要创新教材编写模式,打破学科体系,编写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融合的教材和教辅材料,依据劳动者的职业特征、职业成长规律和典型工作任务设计教材教学项目,力争实现行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实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有机结合。表2 优质核心课程建设计划及资金分配表序号核心课程负责人合作开发企业完成时间资金分配1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张学华美的集团荆州公司2013年5万2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朱正煜荆州市711厂2013年5万3单片机原理与应用钱隆斌荆州市弘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5万表3 特色校本教材建设计划及资金分配表序号特色教材负责人合作开发企业完成时间资金分配1PLC原理与应用邹 磊荆州市金雄机械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4万2家用电器维修付 勇荆州科力电器有限公司2013年4万3电子测量技术任作为荆州凌汛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4万4电视机原理与维修戴声俊荆州市豪庆电子公司2014年4万5电子CAD项目教程付承荣苏州罗技科技有限公司2014年4万6水电安装项目教程张学华荆州建筑工程安装公司2014年4万4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构建“理实一体化”课堂,充分运用专业教学软件、实物教学等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动脑动手,理论、实践融会贯通,知识和技能同步养成。推进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模块教学等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改革。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网络技术、仿真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同时,找准岗位中级工的工作过程和核心技能,加强学生的顶岗实习,将教学活动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紧密结合,形成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局面,增强学生就业竞争力。5实践教学环境建设教学场所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和学生相关职业能力要求建设,具备学生教学、实训,教师培训,企业员工培训,社会职业培训等多种功能,并形成与之配套的运行模式和管理制度。完善水电安装实训室、PLC实训室和单片机实训室的配置与升级,新增电子测量实训室、通讯技术基础实训室、家用电器实训室、低压配电实训室、电子基础实训室、PCB工艺实训室。具体配置及建设时间见表4.表4 实训室设备配置清单及完成时间实训室名称序号设备名称及型号数量估计单价/万元总计/万元合计/万元建设时间扩建可编程序控制器1典型电动机控制单元B2020个0.030.611.6建设第一年2音乐喷泉控制挂箱A1020个0.030.63自动售货机控制挂箱A1520个0.030.64机械手控制挂箱A1720个0.030.65加工中心控制挂箱A1820个0.030.66直流电机控制挂箱B1120个0.030.67电脑20台0.48扩建单片机实训室1单片机技术实训箱/ ZY11201D15个0.2318.9建设第一年2单片机实训考核装置/ ZY11201E1台1.21.23电脑/联想30台0.4124实验桌/通用30台0.051.5扩建水电安装实训室1电气照明设备调试技能实训装置/THEDZM-130台0.3916.7建设第一年251件电工工具组套30套0.0250.753套丝机,10台0.334墙壁开槽机10台0.030.35电锤15台0.030.456热熔器15台0.010.157耗材配件60套0.053新建电子测量实训室1数字电源/ YB1732A30套0.082.421.75建设第一年2函数信号发生器/ ATF20B30套0.0852.553高频信号发生器/ RSG-1730台0.0651.954数字万用表/ VC830L30台0.0050.155集成电路测试仪/ YB31165台0.426数字示波器/ ADS1042C30台0.154.57数字毫伏表/ YB217230台0.082.48频率计/ FC1000C20台0.071.49逻辑分析仪/ LA50345台0.2110频谱仪/ AT5010A5台0.361.811扫频仪/ LAP-C5台0.361.8新建PCB工艺实训室1PCB快速制版系统/科瑞特Create1套1.851.8522.2建设第二年2高速视频钻1台663贴片焊接实训装置1套14.3514.35新建家用电器实训室1多功能家用电子产品电器控制综合实训台(2工位)/ ZY38008A115套1.9829.733.75建设第二年2电工工具/通用30套5001.53气焊工具/通用30套0.451.354红外测温计/通用30只0.41.2新建电子基础实训室1电子装配调试实训台(双面4工位)/ ZY35406A132工位0.26.413.45建设第一年2快速制版系统/科瑞特1套3.63.63手动贴片机/中月1套2.82.84实训套件/通用30套0.051.55数字万用表/ VC830L30套0.0050.15新建低压配电实训室1DBDPD-01A低压配电装置15套0.81213.5建设第二年2电力变压器/ 90KVA1台1.51.5新建通信技术基础实训室1通信原理技术实训箱30台0.2618.5建设第二年2移动通信技术实训箱30台0.263GSM/CDMA移动通信终端实训系统10套0.554实验桌/通用(二位)30张0.051.5多媒体设施1多媒体投影仪20台0.71423建设第一年2展台20台0.0513电脑/联想20台0.48总合计193.356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教学评价方法与手段,与企业合作逐步建立适应“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包含企业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学校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学生对课程教学质量的评价三个方面,评价指标包括:教学态度(学习态度)、教学内容、组织管理、教学效果四个部分。根据教学组织侧重点不同,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阶段教学组织主要由学校为主,教学质量评价也以学校评价为主;企业顶岗实习阶段,教学组织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完成,由企业和学校共同进行评定。企业参与的教学评价,按企业生产标准制定教学质量评价标准,学生的成绩评定以实际工作完成情况、实训实习产品制作情况、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获取情况、职业素质表现情况为主要考核点,切实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把职业资格证书、学历证书的知识和能力要求有机统一,提高学历教育中的能力比重和职业资格教育中的知识含量,建立“小证换大证”的校内考证体系,使双证获取率达到100%。(二)师资队伍建设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要求,整体规划本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以“双师”师资培养为重点,着力提升师资队伍综合素质,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师资结构等方面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明确要求、拓宽渠道、提高质量和整体水平。1专业带头人培养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制定并完善专业带头人的培养计划书及实施总结材料。通过培养对象进修深造、企业挂职锻炼等方式,提高其职业教育水平、专业能力和实践技能,使其成为掌握专业新技术、实践经验丰富的专业人才,并具备把握专业建设和改革的方向、有效规划和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和技术服务的能力。具体措施:委派专业带头人到职教发达国家或地区进行培训,学习职业教育先进模式、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理念、学习理实一体化课程体系开发;到先进职业学校进行培训,开展职教理论学习交流;到电子类企业进行挂职顶岗锻炼与培训12个月,学习新技术,学习企业管理,增加现场实践经验;指导骨干教师;主持本专业教学建设及研究工作,主持校本教材的编写或主持校内实训基地建设。2骨干教师培养选拔9名中青年优秀教师,通过国家或省级师资培训、企业锻炼等途径,使其成为专业带头人的得力助手,并具备参与专业教学团队建设、编制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开发和技术服务的能力。具体措施:组织骨干教师到国内学校进修,参加国内同行学术活动或参加师资培训基地的进修;到企业顶岗锻炼1个月;参与专业教学建设及研究工作,每位骨干教师指导青年教师1名以上;指导学生进行实习、校内生产实训;积极参与该专业教学建设及课程建设,参与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或参与编写1本校本教材。3“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培养“双师”素质教师10名,制定青年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书及实施总结材料。通过培养对象取得职业资格证、企业顶岗实践等途径,提高专任教师专业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两年内新培养10名“双师”素质教师,专业教师“双师”素质比例达到90。具体措施:安排10名教师下企业顶岗锻炼或参加实训教学培训,获取相关的职业资格证,提高其实践能力;参加以老带新在岗培训,在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的指导下提高教学建设、教学能力;参与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指导学生项目实训或参与实训项目开发和实训指导书编写的工作。4兼职教师增聘培养增聘4名兼职教师,建立以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为主体的20人左右的动态兼职教师师资库,使兼职教师稳定在10人左右。具体途径为:(1)学校与企业共同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通过合作企业定期发布兼职教师需求信息,聘用合作企业优秀的一线专业技术人才、能工巧匠来校担任兼职教师,一方面可以使兼职教师的兼职行为得到企业的认可和支持,保证兼职教师的教学时间,另一方面可以建立稳定的兼职教师来源,建立20人规模的兼职教师库。(2)提高兼职教师的职教能力。把兼职教师的培养纳入学校教师培养规划,定期对兼职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能力的培训,包含职业教育核心理念及教育学、心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并颁发兼职教师资格证书,强化校外兼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3)加大兼职教师在专业课程及校内实践类课程教学的参与度,并根据他们的特长和所具备的专业前沿技术,鼓励兼职教师积极参与专业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参与教学改革及专业课程、参与指导学生进行技能训练,参与实训项目开发、实训教材建设及实训指导书的编写工作,使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时比例逐年增加。5师德师风建设(1)坚持学校育人工作方针,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拓宽德育工作范围,提高教师德育工作和职业指导能力。(2)通过参加省内外职业院校之间德育工作交流、研讨活动和举办“职业指导”、“心理健康”、“职业礼仪”、“创业教育”、“企业文化”等内容的培训从而提高教师队伍的德育工作和职业指导能力。(3)制订完善师德标兵评选方案,大力开展师德标兵评选活.(4)评价新时期德育工作网络和实施方案的科学性和有效性。6师资队伍建设教师培训进修项目和经费预算两年建设期内,师资队伍建设中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素质教师和增聘兼职教师的培训进修项目和经费预算,具体见表5。表5 师资队伍建设项目和经费预算一览表培训类型培 训 项 目资金投入(万元)第一年第二年小计类型合计培养专业带头人1人到职教发达国家或地区进行培训,学习先进职业教育理念到国内示范校学习,开展职教理论学习交流44810电子类企业顶岗锻炼112培养骨干教师9人到国内学校进修,参加同行学术活动或师资培训基地的进修12102231电子类企业顶岗锻炼549培养“双师”素质教师10人下企业顶岗锻炼或参加实训教学培训661216以老带新在岗培训224增聘兼职教师4人执教能力培训2133总 计32186060(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1、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建设和完善符合示范校重点专业建设要求的配套制度,促进各项工作的顺利展开。围绕队伍建设,建立教师引进、培训、考核、评价等一系列制度;完善校内教学质量监控量化指标及教学监控管理制度;建立校外顶岗实习质量监控体系;建立教师和学生考核评价体系;建立教学质量信息反馈网络;建立就业质量跟踪服务制度;制定校内、外实训基地运行管理制度;制定兼职教师引进、培养、管理、考核办法;制定学生“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管理制度;制定学生实训考核制度;制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的管理办法;制定企业技术人员指导学生实习的管理办法;制定干部、教师队伍建设规划和管理制度等。2、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由我校牵头,在荆州市经信委的领导下,以荆州电子企业为依托,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由企业部门负责人和学校有关负责人组成的校企合作委员会,形成校企合作的组织框架。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战略联盟为平台,努力达到“七共同”: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建设生产实训基地,共同开发实用课程教材,共同组织学生生产实习,共同组织技术技能培训,共同进行教学评价、学生评价,共同制定招生就业计划。同时,根据电子产品行业的生产特点,建成具有专业特色的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 “校中厂”、“厂中校”的多元化办学模式。3、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本着“管理企业化、设备生产化、环境真实化、产品工业化”建设原则,按照资源共享,发展共赢,优势共长的宗旨,在基地规模大小、合作方式、双方权利和义务等方面协调达成合作。我们将在现有的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力争新建6个校外实训基地。与美的集团合作,共同建设“电子技能培训与研发中心”,选派2名教师到厂挂职锻炼,参与企业创新活动,每年共同开发新产品12个。引进企业参与教学过程,在电子技术的教学中,引进企业的设备和技术,建立校企合作的理实一体化场所,把企业的实际生产与理论教学相结合,并采用职业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针对电子行业职业标准,与企业合作共同编写校企合作教材以及具有模块化实训体系特征的实训教程,满足中等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型劳动者目标的要求,全面提升教学质量。4、开办企业订单班在校企合作的平台上,积极寻求合作企业开展订单班教学,争取每年开办4个订单班,使订单培养率达到90%以上。由企业提出人才培养的岗位要求,双方共同拟定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岗位需要开设课程。成立订单培养管理委员会,制定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和相关的管理制度,共同组织实施,实现学生培养与岗位就业无缝对接。订单培养管理委员会主任由专业负责人担任,副主任由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担任,主要职责为:确定电子技术应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课程体系、课程标准及教学进程和毕业标准,指导教学过程的实施,评价教学质量,反馈学生的就业信息等。日常教学由委员会进行决策,重大事项,如增加教学投入、开展对外服务及发展走向由委员会共同研究决定。5、职教集团化建设我校是荆州市电子技术职业教育集团的常务理事学校,通过政府行为,发挥我校的龙头作用,通过集团各成员实体的合作,在人力、物力、财力上实行资源共享,实现地域和空间优势互补、实现人才的优势互补、实现职业学校内部管理的优势互补,从而达到相互融通、共同发展提高的目的。新增4家企业加入职业教育集团理事会,完善职业教育集团章程。6、社会服务及辐射能力建设开展灵活多样的培训模式,送教上门,到企业、到社区、到一线开展培训服务,计划年培训500人次以上。通过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校企合作委员会和订单培养管理委员会的运行,加强对兄弟学校专业建设、课程改革等方面的指导,提升专业的辐射和服务能力。五、建设进度电子技术应用重点支持专业建设第一阶段完成:初步构建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启动师资队伍建设工作,校企合作建设;第二阶段完成: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完成师资队伍建设任务,校企合作建设;具体工作进度见表6。 表6 专业建设进度明细表建设内容建设期第一年(预期目标、验收要点)建设期第二年(预期目标、验收要点)(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1建立“理实一体+顶岗实习”人才培养模式预期目标: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验收要点:1企业调研材料;2人才需求调研报告;3岗位能力分析报告;4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办法,专业人才培养方案;5教学运行制度。预期目标:对实施情况进行阶段总结,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办法与人才培养方案。验收要点:1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总结材料;2完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办法与人才培养方案调研、论证材料;3修订后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办法与人才培养方案;4师生对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办法与人才培养方案评价材料,实施效果对比材料。2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课程体系预期目标: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形成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要求。验收要点:1构建“以岗位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2制定核心课程课程标准预期目标:完成职业能力课程及公共课程教学要求建设。验收要点:1完善后的课程体系,制定课程标准;2其他职业能力课程及公共课程教学要求。3开发一体化课程预期目标:完成2门核心课程和3门特色校本教材的编写。验收要点:1校企合作,制定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PLC原理与应用、家用电器维修、电子测量技术课程教学标准,设计课程教学方案,编写工作页、评价表,编写教材;2建设相应教学课程资源。预期目标:完成1门课程和3门特色校本教材的编写。验收要点:1校企合作,制定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电子CAD项目教程、水电安装项目教程课程教学标准,设计课程教学方案,初步编写工作页、评价表,编写教材;2建设相应教学课程资源。4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预期目标: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重视优质教学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形成专业核心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方案。验收要点:1PLC原理与应用等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实施方案;2PLC原理与应用等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材料及总结。预期目标:巩固教学方法与手段改革成果。验收要点:1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等课程教学方法和手段改革实施方案;2单片机原理与应用、电视机原理与维修等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材料及总结。5.实践教学环境建设预期目标:扩建水电安装实训室、PLC实训室、单片机实训室和新建电子基础实训室的成设备选型的调研、购置、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验收要点:1扩建和新建实训室的建设调研报告;2购置设备的购置合同、验收清单等材料;3制定一体化教学指导书、考核标准、教学实施方案;预期目标:新建家用电器实训室、低压配电实训室、PCB工艺实训室、通信技术实训室、多媒体设备购置、安装、调试及验收工作。完善理实一体化教学管理制度。验收要点:1新建实训室的建设调研报告,建设方案;2规范完善一体化教学场所的运行方案; 3制定新建一体化教学场所管理制度;4教学场所运行材料与总结等。6健全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预期目标:进一步完善学生评教制度、教师互评制度、教研室评教制度,形成学生、教研室、学校综合参与的教学质量监控队伍与体系;进一步完善专业教学督导实施办法。验收要点:1学生评教实施办法、教师互评实施办法、教研室评教实施办法及管理资料;2教学质量评价实施过程材料。预期目标: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制定相关合作行业、企业参与的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队伍及实施办法,形成行业、企业、其他社会力量都参与的教学管理机制。验收要点:1相关合作行业、企业参与的学校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队伍及实施办法;2教学质量评价实施过程材料。(二)师资队伍建设1培养专业带头人1名预期目标: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能引领本专业的教学改革,使专业建设达到良好的效果。验收要点:1专业带头人聘用和培养计划;2专业带头人主持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建设与改革项目的实施;3专业带头人参加培训和企业锻炼的年度证明材料;4主持完成1门一体化课程建设。预期目标:继续培养专业带头人,主持并推动本专业的各项建设工作。验收要点:1专业带头人主持制定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专业带头人参加培训和企业锻炼的年度证明材料;3主持完成1门一体化课程建设。2培养骨干教师9名预期目标:培养4名骨干教师,着力培养他们实践能力。验收要点:1骨干教师聘用和培养计划;2骨干教师参加师资培训,提供证书及总结;3骨干教师到企业实践,提供鉴定或总结;4骨干教师参与1门一体化课程建设的材料。预期目标:继续培养5名骨干教师,着力培养他们教学能力。验收要点:1骨干教师参与1门一体化课程建设的材料;2骨干教师参加师资培训,提供证书及总结;3骨干教师到企业实践,提供鉴定或总结;4骨干教师培养青年教师的证明材料。3培养“双师”素质教师10名预期目标:培养5名教师,使其初步成为“双师”素质专业教师,丰富实践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验收要点:1“双师”素质教师培养计划;2到企业顶岗锻炼,提供鉴定或总结;3参与一体化课程建设或特色教材建设。预期目标:继续培养5名“双师”素质专业教师,提高专业教学和课程建设能力,教材建设。验收要点:1参与并完成1门一体化课程的开发;2每个“双师”素质教师主持一个以上实训项目的开发;3到企业锻炼,提供鉴定或总结。(二)师资队伍建设4增聘兼职教师4名预期目标:增聘2名兼职教师,完善兼职教师聘用制度。验收要点:1教师聘用合同;2兼职教师聘用制度;3兼职教师开课证明材料;4兼职教师参与一体化课程建设有关记录和材料。预期目标:增聘2名兼职专业教师。验收要点:1教师聘用合同;2兼职教师参与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的建设材料;3兼职教师开课证明材料;4兼职教师参与一体化课程或特色教材建设材料。5.师德师风建设预期目标:坚持学校育人工作方针,注重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德育工作能力、职业道德能力。验收要点:1.参加职业院校德育工作交流材料。2.德育标兵评选方案。3.新时期德育工作网络化得实施方案。预期目标:进一步提高教师德育工作能力、职业道德能力,拓宽德育工作范围,总结师德师风建设情况。验收要点:1.参加职业院校德育工作交流材料。2.德育标兵评选方案。3.新时期德育工作网络化得实施方案。(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1. 建立、健全完善的内部管理制度预期目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科学的教师考核评价制度。验收要点:1、各项规章制度的文书。2、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文书。预期目标:建立规范的电子学籍、教务和资产等信息系统,保证学生等信息的全面准确;不断提高管理的规范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验收要点:数字教学管理信息系统。(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2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建设预期目标:行业企业和学校共同组建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形成校企合作的组织框架。验收要点:组织框架材料,预期目标:在校企合作委员会、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学和科研团队的带领下进一步加强体制建设。验收要点:组织框架材料3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预期目标:建立顶岗实习跟踪管理机制,引企入校共建实训基地4个。面向企业和社会开展职业技能鉴定和培训,培训200人。验收要点:1、共建实训基地4个合作协议书。2.短期培训方案。预期目标:完善顶岗实习跟踪管理机制,校企联合建校外实训基地2个。与企业合作,共建技术培训与研发中心1个。培训300人。验收要点:1、共建实训基地2个和技术培训与研发中心1个的合作协议书。2.短期培训方案。4. 开办企业订单班预期目标:开办企业订单班2个,开设适合企业的课程。验收要点:与企业鉴定的订单培养协议书和实施方案。预期目标:完善企业订单班校企合作模式,新成立企业订单班2个,使订单培养率达到90%以上。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