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血管造影在颅内肿瘤外科手术计划中的应用.doc_第1页
CT血管造影在颅内肿瘤外科手术计划中的应用.doc_第2页
CT血管造影在颅内肿瘤外科手术计划中的应用.doc_第3页
CT血管造影在颅内肿瘤外科手术计划中的应用.doc_第4页
CT血管造影在颅内肿瘤外科手术计划中的应用.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T血管造影在颅内肿瘤外科手术计划中的应用【关键词】 螺旋CT;血管造影;颅内肿瘤;手术计划颅内肿瘤是人类生命健康的大敌,而手术切除为当今最有效、最常用的治疗手段。要成功手术,术前必须完善相关检查,尤其要了解肿瘤的血管及肿瘤与周围大血管的关系。通过研究CT脑血管造影(CTA)了解肿瘤的供血动脉,肿瘤周围的血管分布情况,以及与肿瘤的三维关系,探讨CTA对手术治疗是否具有参考价值。资料与方法1.临床资料我院自2007年10月2008年12月经CT或MR诊断为颅内肿瘤17例,女9例,男8例,年龄373岁,平均43.6岁。其中脑膜瘤10例,星形细胞瘤3例,室管膜瘤2例,听神经瘤2例。手术前均行CTA检查,经手术治疗、术后送病检确诊。 2.CTA扫描方法16层螺旋CT机为西门子公司生产的Somatom Emotion 16。先在肘静脉建立通道,接着固定好头部,增强前用CT机自带的DSA(数字减影)程序进行一次平扫,然后经高压注射器注入7090 ml非离子型碘对比剂,注射速度为3.04.0 ml/s。在注药后延迟8 s开始监测,当对比剂在靶血管(颈总动脉)达到峰值(110 HU)浓度时开始增强连续扫描。扫描层厚0.6 mm,螺距0.8,管电压110 kV,电流平扫80 mA,增强150200 mA,扫描范围自颅底至颅顶,扫描采集时间为1218 s。平扫和增强的扫描始止范围、层面中心及视野保持完全一致,扫描结束后,用增强的薄层图像减去平扫的薄层图像,得出去骨的脑血管的数字减影图像,然后把减影图像和增强薄层图像分别用最大密度投影法(MIP)、多层面重建(MPR)及容积重建(VR)观察肿瘤、血管与颅骨的三维关系,并记录和测量三维重建观察的结果,对病变区域进行多方位摄片,尽可能显示肿瘤血管的来源、行走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同时,对脑底动脉环、双侧大脑前、中、后动脉等也要尽可能显示及摄片。结 果CTA检查结果: 17例同时显示颅内肿瘤瘤体与周围血管、颅骨及其空间关系,11例发现了供血动脉,利用MIP、MPR及VR等三维重建技术,通过旋转图像,多方位观察,能见到血管起源。其中1例室管膜瘤病例的供血动脉较大,其供血动脉来源于左侧小脑上动脉(见图1);脑膜瘤较早期即可见不均匀强化,供血动脉迂回伸入瘤体内,10例脑膜瘤有 7例可见供血动脉(见图2),其中1例右侧横窦见结节状静脉血栓(见图3);17例均能清晰显示颅内肿瘤对周围血管压迫移位的情况(见图4)。神经外科根据上述图像信息,制定了较详尽的手术计划,术中所见与CTA提示相符,手术进行顺利,手术时间较短,术中出血少,17例手术均取得成功。 讨 论近年来,由于CT技术的飞速发展, CT血管造影(CTA)具有无创、安全、快速、精确的特点,已显示出了巨大的优势,CTA 已取代大部分常规血管造影术1。目前,脑CTA主要用于脑血管性病变的诊断。国内学者乐维婕、叶道斌等对CTA在诊断脑血管病变方面作了较系统的研究2,3,取得令人瞩目的成果。但有关CTA在颅内肿瘤外科手术计划中的作用,国内外文献尚少见报道4。本组17例患者,11例可观察到肿瘤的供血动脉,所有病例均能显示瘤体与周围血管、颅骨及其空间关系,对术中采用何种开颅切口,进入到哪一层次会遇到什么血管,讨论决定哪些是可以结扎的,哪些是不能结扎的,选择从哪个方向结扎或切除血管等,都有指导性的意义。另外,术前了解肿瘤的血供是否丰富,术中是否有可能需要输血,甚至可能需要大量输血等,有利于术者对切除肿瘤难度的评估;也有利于让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手术的风险,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医疗纠纷。17例患者手术计划详细,术中止血确切,操作准确,术中出血少,没有1例因术中出血过多需要大量输血,手术全部成功。验证了术前CTA提供图像信息的可靠性。由于CTA不需要作特殊准备,一次注药可满足全部信息的采集,不会引起严重并发症,既安全、又快速,属于无创伤性检查,所以患者易接受。其中去骨CTA同时拥有常规CTA和DSA的长处5,其影像能360旋转,完美显示肿瘤及瘤周血管的起源、位置、大小、行走,对手术切口的位置、大小设计有极大的帮助,对确定手术入路有指导性意义,术中可能遇到的血管做到心中有数,利于术中的寻找和保护,以减少术中出血和术后的合并症的发生。另外,对显示为粗大血管供血的大型肿瘤可考虑术前栓塞,以减少术中出血。 笔者认为,16层螺旋CT脑血管造影的准确性和特异性都很高,在颅内肿瘤外科手术计划中提供了很大的帮助。但检查需要注射造影剂,对患者有一定的危害,因为无论哪一种造影剂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都有可能产生过敏反应。所以检查前一定要做好应急治疗的准备;另外,CTA图像后处理都需要特定的软件支持,方法较复杂6,16层螺旋CT的图像后处理功能较少,需要人为操作的程序更多,更需要患者密切配合,重建需要半个小时以上。我们期待机器性能的提高,减少人为操作,尽可能缩短出结果的时间。【参考文献】 1黄泽和,陈广,钟德钧,等.16层螺旋CT对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研究J.右江医学,2008,36(6):698-699.2乐维婕,李明华,李文彬,等.颅颈部血管多层螺旋减影CTA与DSA的比较研究J.介入放射性杂志,2007,16(5):307-311.3叶道斌,高建华,张如意,等.64 层CT血管成像技术对脑血管病的诊断价值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践,2007,13(5):412-414.4凌华威,管永靖,胡锦清,等.多层螺旋CT 血管成像在颅底肿瘤术前的评估J.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2005,25 (2):179-181.5张志伟,吕发金,曾勇明,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