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电联产规划范本.doc_第1页
热电联产规划范本.doc_第2页
热电联产规划范本.doc_第3页
热电联产规划范本.doc_第4页
热电联产规划范本.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工业园(区)热电联产规划范本(年年)编制单位名称:年月 附:编制单位企业法人营业执照编制单位工程设计证书编制单位工程咨询资格证书批 准 : 审 核 : 校 核 : 编 写 :目 录目录前言第一章 总则1.1工业园(区)概况1.2工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1.3规划编制原则第二章 工业园(区)供热及电源现状2.1热负荷现状2.2热源现状2.3热网现状2.4供热管理2.5电源现状第三章 存在问题3.1供热设施3.2环境状况3.3供热管理体制3.4电源设施第四章 工业园(区)热负荷与电负荷发展预测4.1工业园(区)内工业热负荷发展预测4.2工业园(区)内供热面积发展预测4.3工业园(区)内采暖热负荷4.4 工业园(区)内生活热水及空调负荷4.5工业园(区)内采暖、生活热水及空调热负荷汇总4.6电力发展空间第五章 工业园(区)热源及热网规划布局5.1热源规划5.2热网规划第六章 机组选型6.1拟定机组选型方案6.2汽量平衡6.3热经济指标计算6.4 污染物排放6.5建厂条件6.6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6.7 机组选型推荐方案6.8 新建热电联产项目能源利用效率评价第七章 社会效益7.1 节能环保效益7.2 社会效益第八章 结论与建议8.1新增热电联产项目8.2新增热电联产项目建设进度安排8.3对热网工程建设的建议8.4其它建议附图:附图1: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图附图2: 工业园(区)现状热源(含锅炉房及热电厂)及热网主管线布置图附图3: 工业园(区)近期、中期和远期供热规划图(含热源及热网)附件:附件1: 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审查意见附件2: 当地热价确定的指导性意见或文件前言内容要求: 简述编制依据、目的、意义(结合目前工业园(区)集中供热情况说明);任务来源;规划编制范围(原则上以1个工业园(区)为单位编制热电联产规划,当城市有多个工业园(区)时,也可以城市为单位合编1份热电联产规划报告);相关背景情况;参与编制单位等工作要求:热电联产规划编制工作应由地市级及以上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由有甲级咨询资质机构负责编制;省级发展改革部门负责审定第一章 总则1.1工业园(区)概况内容要求: 简述工业园(区)所在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总体概况和发展规划;简述工业园(区)的地理位置、人口结构、气候条件(采暖天数)、地形地貌、地质特征、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水资源(海洋及河流)、基础设施(铁路、公路、航空及码头)、经济结构与发展、能源消费及环境状况等1.2工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内容要求:简述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编制及批准情况;工业园(区)发展的方针、目标、性质、规模1.3规划编制原则1.3.1指导思想内容要求: 说明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如按照近、中、远期热电负荷,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及循环经济,贯彻“以热定电”的原则,合理布局、分期实施,实现环保、节能、效益统一的目标等作为规划编制的指导思想1.3.2编制依据 内容要求:说明规划编制的主要依据为工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城市能源发展规划、城市环境保护规划、电力发展规划及当地政府部门提供的相关资料等(如果有,应写出文号),并符合国家有关热电联产工作管理文件、相关行业标准的要求1.3.3规划原则内容要求:说明规划编制原则。应本着各规划之间(如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等)协调统一,热源建设与工业园(区)发展同步并适度超前,以热电联产供热为主,锅炉房供热为辅,积极利用清洁能源的原则;热电联产规划应以城市供热规划和电力发展规划为基础1.3.4规划范围、年限1.3.4.1规划范围内容要求:简述本规划地域具体覆盖范围、界限等1.3.4.2规划年限内容要求:按照近期、中期、远期说明与工业园(区)总体规划年限的协调性,热电联产规划编制年若在工业园(区)总体规划近期年限之间,应更改热电联产近期年限范围(如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中近期年为20062010年,热电联产编制年为2009年,热电联产近期年限改为20092010年,其余中期20112015年、远期20162020年与工业园(区)总体规划保持一致)第二章 工业园(区)供热及电源现状2.1热负荷现状简介工业园(区)供热现状(工业、采暖分述)。2.1.1工业热负荷现状内容要求:分别简述工业园(区)内热用户的产品种类、生产工艺过程、规模及耗汽情况,调研落实各热用户热负荷,填写表2.1.1 工业园(区)现状工业热负荷统计表 表2.1.1热源名称热用户名称用汽量(t/h)用汽参数供汽距离(Km)最大最小平均压力(MPa)温度()合 计注:“热源名称”为现状供汽单位名称。2.1.2采暖热负荷现状内容要求: 简述工业园(区)内采暖面积和集中供热现状;调研落实并汇总工业园(区)内现状采暖面积,填写表2.1.2 工业园(区)现状采暖面积统计表 表2.1.2总采暖面积(104m2)分类采暖面积分类采暖面积占总采暖面积的比例(%)集中供热面积(104m2)备注类 别面积(104m2) 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2.1.3生活热水及空调热负荷现状内容要求:简述工业园(区)内生活热水和空调热负荷现状,调研落实并汇总工业园(区)内采暖期及非采暖期现状生活热水及空调热负荷统计表,参见表2.1.2 工业园(区)现状生活热水及空调热负荷统计表 表2.1.2生活热水负荷(MW)夏季制冷负荷(MW)备 注采暖期非采暖期 2.2热源现状2.2.1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现状内容要求:对工业园(区)内现有热电联产项目的厂址、装机台数、容量、工业抽汽参数及实际供热范围(如有采暖亦应简单描述)等按项目分别描述,并填写表2.2.1 工业园(区)现有热电联产项目统计表 表2.2.1热电厂名称锅 炉汽 轮 机供热抽汽参数厂内编号型式主汽压力(MPa)主汽温度()单台出力(t/h)厂内编号型式单台容量(MW)压力(MPa)温度()平均汽量(t/h)电厂电厂2.2.2按容量统计工业园(区)内锅炉现状 内容要求:简述工业园(区)内锅炉房设置情况,分别按容量统计并汇总工业园(区)内现有锅炉房数量及单台锅炉容量,填写表2.2.2 工业园(区)按容量统计锅炉汇总表 表2.2.2锅炉房名称总容量(t/h)29MW(41t/h)锅炉台数(台)容量(t/h)台数(台)容量(t/h)台数(台)容量(t/h)台数(台)容量(t/h)合 计2.2.3按燃料统计工业园(区)内锅炉现状内容要求: 简述工业园(区)内锅炉房设置情况;按锅炉燃料型式统计现有锅炉房数量及单台锅炉容量,并填写表2.2.3 工业园(区)按燃料统计锅炉汇总表 表2.2.3锅炉房名称燃煤锅炉燃气锅炉燃油锅炉余热锅炉电热锅炉台数(台)容量(t/h)台数(台)容量(t/h)台数(台)容量(t/h)台数(台)容量(t/h)台数(台)容量(t/h)合 计2.2.4工业园(区)内不同热源类型所占份额内容要求:计算并汇总工业园(区)内不同热源类型所占份额,填写表2.2.4 市不同热源类型所占份额统计表 表2.2.4热源类型供热量(MW)所占比例(%)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区域锅炉房集中供热中小锅炉分散供热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其它(火炕、火炉、电暖器)2.3热网现状内容要求:简述工业园(区)内热网覆盖范围、管径、设计参数、主管布置走向、敷设方式、管网长度、建成投产时间、运行情况等2.4供热管理内容要求:简述工业园(区)内供热管理模式和原则、热价确定原则或方式、热价情况等2.5电源现状内容要求: 简述工业园(区)所属城市行政管辖区内(特别是工业园(区)内)现有电厂的总装机容量、变电站及电网等情况第三章 存在问题3.1供热设施内容要求:分析工业园(区)能源结构、热源及热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其中能源结构可从热电联产、锅炉房、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现状热源份额来分析3.2环境状况内容要求:分析工业园(区)内污染环境的主要物质成分(烟尘、SO2、NOX、PM10)形成的主要原因,如:燃煤锅炉运行台数多,绝大部分锅炉无脱硫及除尘设施,排放物中含有大量的SO2污染环境等3.3供热管理体制内容要求:简述工业园(区)内供热管理体制及热价等方面存在的问题3.4电源设施内容要求:简述工业园(区)及其所在城市行政管辖范围内现有电厂、变电站及电网存在的问题第四章 工业园(区)热负荷与电负荷发展预测4.1工业园(区)内工业热负荷发展预测内容要求:根据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结合工业园(区)实际发展状况,简述工业园(区)功能及工业结构发展规划,以及工业园(区)内在建、已核准及规划项目的热用户的产品种类、生产规模、生产工艺、用汽参数及耗汽量等情况,明确热负荷预测原则,分别预测近期、中期和远期工业热负荷,并填写表4.1.1、表4.1.2工作要求:1、总汽量汇总时应按压力等级分类,并考虑同时率;2、近期热负荷包括现有、在建和已核准项目的热负荷 工业园(区)工业热负荷预测统计表 表4.1.1期限热源名称热用户名称用汽量(t/h)用汽参数管线长度(Km)同时率(%)总汽量(t/h)备注最大最小平均压力(MPa)温度()近期P= MPa已有在建P= MPa中期P= MPa已有在建P= MPa远期P= MPa已有在建P= MPa工业园(区)工业热负荷增长统计表 表4.1.2用汽压力(MPa)近期工业热负荷(t/h)中期工业热负荷(t/h)远期工业热负荷(t/h)中期工业热负荷比近期增长量远期工业热负荷比中期增长量P= MPaP= MPa4.2工业园(区)供热面积发展预测内容要求:根据工业园(区)总体规划,按近期、中期、远期分别简述工业园(区)内人口、建筑面积等发展情况,并分住宅、公共建筑及工业建筑分别预测各期限内建筑物面积,填写表4.2 工业园(区)采暖面积发展预测表 表4.2期 限总建筑面积(104m2)分类建筑面积集中供热面积(104m2)备 注类 别面积(104m2) 近 期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 期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远 期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4.3工业园(区)内采暖热负荷4.3.1采暖热指标内容要求: 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结合工业园(区)现状采暖情况,说明近期、中期和远期各类建筑物采暖热指标值qh(W/m2)的确定原则,并填写表4.3.1 工业园(区)各类建筑物采暖热指标值qh(W/m2)汇总表 表4.3.1期 限采暖热指标值qh(W/m2)备 注住 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综 合近 期中 期远 期4.3.2采暖热负荷内容要求: 根据4.2供热面积发展预测及4.3.1采暖热指标值,计算近期、中期和远期采暖热负荷,并填写表4.3.2 工业园(区)采暖热负荷汇总表 表4.3.2期限总建筑面积(104m2)分类建筑面积采 暖热指标(W/m2)分 类热负荷(MW)热负荷合 计(MW)类 别面积(104m2) 近期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期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远期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4.4 工业园(区)生活热水及空调负荷4.4.1采暖期生活热水热指标(无生活热水时,无此节)内容要求: 根据城市热力网设计规范CJJ34-2002,结合工业园(区)的具体情况,说明工业园(区)近期、中期和远期居住区采暖期生活热水热指标值qh(W/m2)的确定原则,并填写表4.4.1 工业园(区)居住区采暖期生活热水热指标qh(W/m2)汇总表 表4.4.1期 限居住区采暖期生活热水热指标值qh(W/m2)备 注住 宅公 共 建 筑近 期中 期远 期4.4.2采暖期生活热水热负荷(无生活热水时,无此节)内容要求:根据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结合工业园(区)的具体情况,简述工业园(区)在近期、中期和远期住宅及公共建筑供生活热水面积的确定原则,计算采暖期生活热水热负荷,并填写表4.4.2工业园(区)采暖期生活热水热负荷汇总表 表4.4.2期限分类建筑面积生活热水热指标(W/m2)分 类热负荷(MW)热负荷合计(MW)备 注类 别供热水面积(104m2) 近期住 宅公共建筑中期住 宅公共建筑远期住 宅公共建筑4.4.3空调负荷(无空调负荷时,无此节)内容要求: 根据工业园(区)总体规划,结合工业园(区)的具体情况,简述采暖期空调热负荷及夏季制冷负荷预测确定原则,并填写表4.4.3 工业园(区)采暖期空调热负荷及夏季制冷负荷汇总表 表4.4.3期限分类建筑面积采暖期空调热负荷(MW)夏季制冷负荷(MW)类 别面积(104m2) 热指标(W/m2)分类热负荷热负荷合计冷指标(W/m2)分类热负荷热负荷合计近期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期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远期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4.5工业园(区)内采暖、生活热水及空调汇总热负荷内容要求:综合4.3和4.4,按近期、中期、远期汇总采暖、生活热水及空调总热负荷表,参见表4.5 采暖、生活热水及空调热负荷汇总表 表4.5期限分类建筑面积采暖期分类热负荷(MW)夏季分类负荷(MW)类 别面积(104m2) 采暖生活热水空调合计生活热水空调制冷合计近期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中期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远期住宅公共建筑工业建筑4.6电力发展空间内容要求:根据电力发展规划及电源现状,简述近期、中期和远期电力缺口容量。第五章 工业园(区)热源及热网规划布局5.1热源规划内容要求:根据工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电力发展规划及各期限所需热负荷,按照先改再建,充分利用现有环保热源的原则,论述现有小机组、小锅炉改造或拆除规划;对工业园(区)周边8Km范围内现役大容量纯凝机组实施供热改造后供热、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供热的总的供热面积,按4.1、4.5确定的近期、中期和远期热负荷,合理分配各期限热电联产、区域锅炉房、现役大容量纯凝机组实施拆除和改造、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所占供热负荷,确定各期限新增热电联产项目总的热负荷,规划新增热电联产项目,确定每个项目近期装机台数及规划容量工作要求:热网内的各类热源应统一规划、对同类负荷考虑联网运行、互为备用,对扩建项目可以只建一台机组,对新建项目,可以按两台设计,连续或分段施工,间隔1-3年投产5.1.1小锅炉拆除原则内容要求:明确工业园(区)近期、中期和远期拆除小锅炉的原则,如:容量范围、台数、燃料种类和拆除时间要求等工作要求:集中供热锅炉房 (包括在建项目)应保留一定的数量作为调峰与备用5.1.2现有小机组拆除和改造 内容要求:列出工业园(区)内现有小机组的拆除、改造和保留计划拆除和改造原则:小型抽汽和凝汽机组应按照“上大压小”的政策拆除和改造,小型背压机(含抽背机)保留;小型凝汽及抽凝机组可保留锅炉及发电机等设备,将汽轮机改造为背压机组供热运行5.1.3 工业园(区)周边现役大容量纯凝机组实施供热改造分析(如果有现役纯凝机组)内容要求:对规划工业园(区)周边距离8km范围内的现役大容量纯凝机组均需逐个分析其供热改造的可行性(要考虑机组剩余寿命),明确改造后每台机组可供热负荷(如供热参数、供热量、供热距离等),改造完成时间等5.1.4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利用内容要求: 列出规划区域内利用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供热项目计划工作要求:应积极开发利用清洁燃料、可再生能源及余热供热,逐步提高其供热份额5.1.5热负荷分配内容要求: 根据工业园(区)发展总体规划、区域电力发展规划、小锅炉拆除改造计划、小机组拆除改造计划、工业园(区)周边现役纯凝机组实施供热改造的可行性分析,及4.1、4.5确定的工业园(区)热负荷,根据工业园(区)实际情况,尽可能多的采用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供热,合理分配各种供热方式的热负荷值,并填写表5.5.5 工业园(区)分类供热方式热负荷分配表 表5.5.5期限总热负荷(MW)热负荷分配热电联产项目(MW)锅炉房(MW)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MW)余热 (MW)改造现役大容量纯凝机组新增热电联产机组小型抽汽和凝汽机组改造近期中期远期5.1.6新增热电联产项目内容要求: 根据5.1.5热负荷分配中确定的热电联产项目新增热负荷,结合本节机组选型原则要求,明确工业园(区)近期、中期和远期新建热电联产热源及其厂址规划位置(尽可能选择扩建厂址、减少新增项目数量、扩大单个项目规模);对各新增项目分别简述其拟装机容量、台数及可供热负荷等情况,填写表5.1.6 机组选型原则要求:1、工业区内原则上应建设公用热电厂,鼓励具备建设自备热电厂的企业共同出资建设公用热电厂,公用与自备热电厂均应考虑向工业园(区)内外热用户供热;2、工业园(区)内热电联产机组选择应根据热负荷规模和特性,按照“以热定电”原则,优先选用背压机组;3、对于自备热电厂,宜全部采用背压机组,可采取多台背压机组组合运行的方式进行供热调节;4、对于公用热电厂,当热用户较多且热负荷波动较大时,经充分技术经济论证合理时,可选用1台高压同级抽汽机组与背压机组组合方案;5、当电力发展规划允许工业区内建设大型凝汽发电机组时,应兼顾供热;6、工业区内近期工业热负荷不低于500t/h 时,可建设2台300MW级热电联产机组。 新增热电联产项目规划表 表5.1.6期限新增热电联产项目总的热负荷(MW)拟定新增热电联产项目拟定机组可供热负荷占总的热负荷比例(%)备注热源机组台数(台)机组容量(MW)可供热负荷(MW)近期中期远期5.1.7新增热电联产项目电负荷空间核实 内容要求:根据4.6.2预测的各期限电力负荷缺口容量,核对拟定新增热电联产项目各期限总装机容量是否小于同期限电力负荷缺口容量,如果大于缺口容量,需减少5.1.6中总装机容量5.2热网规划内容要求: 根据工业园(区)总体发展规划、新增热源项目的供热能力及热负荷分布情况,结合现有热力网实际状况,提出热网增容规划及实施方案,明确新增管网管径、设计参数、主管布置走向、敷设方式、管网长度等工作要求:配套供热管网工程须与热电联产工程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实施。此节内容原则上应按照供热规划中相应内容编写,第六章 机组选型 内容要求:对近期新增热电联产项目进行机组选型,每个新建热电联产项目均需按6.16.6所规定的内容进行论述,中期和远期不要求对每个项目进行机组选型6.1拟定机组选型方案内容要求:按照5.1.6拟定近期新增热电联产项目机组选型,如果机型不符合5.1.6机组选型原则要求,需对拟定机组选型方案与5.1.6机组选型原则中要求的机组选型方案进行6.36.6对比(符合要求的可不进行方案对比),说明拟定机组选型方案的优越性,按项目填写表6.1近期新增热电联产项目主机选型参数表 表6.1名 称单位热源1热源2一、锅炉台数台最大连续蒸发量t/h过热蒸汽压力MPa过热蒸汽温度锅炉效率%二、汽轮机台数台汽轮机型式额定抽汽工况功率MW额定抽汽工况进汽量t/h主蒸汽进汽压力MPa主蒸汽进汽温度回热加热器级数级工业抽汽压力MPa工业抽汽温度额定工业抽汽量t/h最大工业抽汽量t/h三、发电机发电机型号冷却方式额定容量MVA额定功率MW最大连续出力MW额定功率因数额定电压kV效率%6.2汽量平衡内容要求:对近期每个新增项目拟定的主机选型方案按压力进行供用汽量平衡,并,填写表6.2近期新增热电联产项目汽量平衡表 表6.2类 别项 目单位热源1热源2采暖期非采暖期采暖期非采暖期主蒸汽锅炉蒸发量t/h汽机进汽量t/h汽量平衡比较t/h工业用汽(压力:Pa)汽轮机抽汽量t/h厂用汽量t/h工业用汽量t/h汽量平衡比较t/h注:根据新增项目数量确定表格宽度。6.3热经济指标计算内容要求:对拟定的机组选型方案按项目分采暖期及非采暖期分别计算其热经济指标,并填写表6.3近期新增热电联产项目热经济指标计算结果表 表6.3序号项 目 名 称单 位热源1热源21锅炉蒸发量t/h2汽轮机进汽量t/h3工业供汽量t/h4发电功率MW5发电年均标准煤耗g/kWh6综合厂用电率%7供热厂用电率kWh/GJ8发电厂用电率%9供电年均标准煤耗g/kWh10供热年均标准煤耗kg/GJ11年发电量kWh/a12年供电量kWh/a13年供热总量GJ/a14发电年利用小时数h15全厂热效率%注:根据新增项目数量确定表格宽度。6.4 污染物排放内容要求:针对近期每个新增项目拟订的装机方案,对烟尘、SO2、NOx、CO2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对比分析。填写表6.4 近期新增热电联产项目污染物排放对比表 表6.4污染物排放量排放总量限额标准(具体项目需注明标准名称)热源1热源2烟尘SO2NOxCO2烟尘SO2NOxCO2烟尘SO2NOx CO2注:根据新增项目数量确定表格宽度。6.5建厂条件内容要求: 对近期每个新增热电联产项目分别从燃料、交通运输、电厂水源、贮灰厂等方面条件进行论述6.6投资估算与经济评价6.6.1投资估算内容要求: 对近期每个新增热电联产项目拟定的机组选型方案及配套热网分别进行投资初步估算及综合比较,并填写表6.6 近期新增项目工程静态总投资汇总表 表6.6热源1热源2装机规模(MW)工程静态总投资(万元)热网静态总投资(万元)装机规模(MW)工程静态总投资(万元)热网静态总投资(万元)注:根据新增项目数量确定表格宽度。6.6.2经济评价 内容要求: 根据近期每个新增热电联产项目拟定的机组选型方案及配套热网所需投资和运行成本,以该地区的热价和上网电价为输入条件,测算出各方案热电联产项目的财务内部收益率(该收益率应超过公布的行业基准收益率),对项目盈利能力、清偿能力进行综合评价6.8 推荐方案内容要求:通过6.16.6对近期新增热电联产项目拟定的装机选型方案的热经济指标、环保指标、投资估算及经济评价等分析,提出近期新建热电联产项目机组选型方案推荐意见6.9 新建热电联产项目能源利用效率评价内容要求: 对近期每个新增热电联产项目推荐的机组选型方案,分别计算热电联产与分产时年耗煤量及能源利用效率(计算公式按公式1公式4),以项目为单位进行对比评价,并填写表6.9公式1:热电联产年耗煤量计算公式:年耗煤量(t/a)=年发电煤耗量(t/a)+年供热煤耗量(t/a)年发电煤耗量(t/a)=发电年均标准煤耗(g/kWh)年发电量(kWh/a)/106年供热煤耗量(t/a)= 供热年均标准煤耗(kg/GJ)年供热总量(GJ/a)/103公式2:热电分产年耗煤量计算公式:热电分产年耗煤量(t/a)= 热电分产年发电耗煤量(t/a)+ 热电分产年供热煤耗量(t/a)热电分产年发电耗煤量(t/a)= 当地同容量机组发电年均标准煤耗(g/kWh)热电分产年发电量(kWh/a)/106;其中热电分产年发电量(kWh/a)按与热电联产年发电总量相等计算。热电分产年供热煤耗量(t/a)= 集中供热锅炉标准煤耗率(Kg/GJ) 热电分产年供热总量(GJ/a);其中集中供热锅炉标准煤耗率(Kg/GJ)=34.12/(集中供热锅炉效率管道效率)+(供热厂用电率KWh/GJ 发电标准煤耗率g/kWh),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