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1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 (2017-20202017-2020年)年) 丹东市智慧城市工作小组丹东市智慧城市工作小组 二一七年九月 目录目录 前言前言6 6 第一章第一章 智慧丹东建设规划概述智慧丹东建设规划概述7 7 1.1 规划背景 .7 1.2 规划范围 .9 1.3 规划期限 .9 1.4 规划依据 .9 1.5 规划思路 10 第二章第二章 智慧城市发展趋势智慧城市发展趋势1212 2.1 国际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12 2.1.1 城市治理更为协同开放 .12 2.1.2 服务更为智能化个性化 .13 2.1.3 融资方式更为多元 .15 2.1.4 商业模式更为创新和可持续化发展 .15 2.1.5 政府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 .16 2.2 国内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17 2.2.1 统筹规划基础信息工程建设 .17 2.2.2 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整合 .21 2.2.3 以数据开放促进政府透明化 .22 2.2.4 构建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体系 .23 2.2.5 引入信息化架构设计方法论 .25 2.3 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对智慧丹东建设的启示 26 第三章第三章 智慧丹东发展环境智慧丹东发展环境2828 3.1 城市概况 28 3.2 发展基础 30 3.2.1 产业发展基础 .30 3.2.2 信息化发展基础 .33 3.3 信息化现状 36 3.3.1 信息化发展阶段 .36 3.3.2 信息化资金投入 .37 3.3.3 信息化系统建设情况 .39 3.3.4 数据共享需求 .40 3.3.5 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困难 .40 3.4 需求分析 41 3.4.1 边境安全 .41 3.4.2 政务管理 .42 3.4.3 公共服务 .47 3.4.4 产业经济 .51 3.4.5 基础设施 .54 第四章第四章 智慧丹东总体要求与目标智慧丹东总体要求与目标5757 4.1 指导思想 57 4.2 基本原则 58 4.3 建设理念 59 4.4 发展目标 60 第五章第五章 智慧丹东总体架构智慧丹东总体架构6262 5.1 总体框架 62 5.2 网络架构 63 5.3 安全架构 64 5.4 标准架构 66 第六章第六章 智慧丹东重点任务及工程智慧丹东重点任务及工程6868 6.1 信息基础设施 68 6.1.1 基础网络 .69 6.1.2 云计算数据中心 .70 6.1.3 政务信息资源整合 .71 6.1.4 城市大数据统一平台 .72 6.1.5 网络和信息安全保障体系 .74 6.2 安全领域 75 6.2.1 公共安全 .75 6.2.2 智慧边防 .77 6.3 社会管理 79 6.3.1 互联网+政务服务 79 6.3.2 智慧医疗 .81 6.3.3 智慧教育 .83 6.3.4 智慧城管 .85 6.3.5 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平台 .85 6.3.6 社会信用信息系统 .86 6.4 产业经济 87 6.4.1 智慧旅游 .87 6.4.2 智慧农业 .89 6.4.3 城市物联网平台 .91 6.4.4 智慧园区 .93 6.4.5 智慧物流 .94 6.4.6 众创服务平台 .97 6.5 生态宜居 99 6.5.1 智慧环保 .99 6.5.2 智慧社区 100 6.5.3 智慧交通 102 6.5.4 智慧水务 104 6.5.5 智慧照明 105 6.5.6 智慧能源 106 第七章第七章 智慧丹东建设运营智慧丹东建设运营108108 第八章第八章 智慧丹东实施路径及投资智慧丹东实施路径及投资109109 第九章第九章 智慧丹东保障措施智慧丹东保障措施112112 9.1加强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112 9.2完善政策法规和标准规范113 9.3拓宽智慧城市投融资渠道113 9.4推动创新和创业机制建设114 9.5健全网络和信息安全体系114 9.6加快培养智慧化专业人才115 附录附录1 1:规划依据:规划依据116116 附录附录2 2:已建信息化项目列表:已建信息化项目列表118118 前言前言 大力实施信息化领先发展和带动战略,创建面向未来的智慧型城 市是当前中国各个城市都遵循的一条科学发展路径。为务实、健康、 有序地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 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从根本上推动丹东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依据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年)、关于加快实施信息惠民工程有关工作的通知(发改高技 201446号)、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八部委关于印发促进智慧城市健康 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发改高技20141770号),特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第一章 智慧丹东建设规划概述智慧丹东建设规划概述 1.1 规划背景规划背景 智慧城市是以提效城市管理、便利公众生活、促进科技创新为目 标,以高速互联网络、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通信和信息技术为手 段的城市建设、管理、发展的新思路和新模式。2014年以来,国内智慧 城市发展进入快车道。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年)、关于促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国家级 政策的发布,为日益升温的智慧城市建设指明了方向,表明国家层面 上对智慧城市发展的宏观政策已经日益清晰,带动智慧城市建设从“ 试点探索”迈入到“健康发展”的新阶段。2015年7月,国务院出台关于 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其中“互联网+”现代能源、“互 联网+”便捷交通、“互联网+”绿色生态等行动直接与智慧城市建设息 息相关,“互联网+”与智慧城市交汇融合已经拓展出巨大空间。“互联 网+”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点燃了创业创新的燎原之火,启动 了转型升级的新引擎,照亮了智慧城市的创建方向。2015年9月,国务 院正式发布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了大数据在社会治理、 经济运行、民生服务、创新驱动、产业发展等多方面的应用,已经将坚 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大数据部署,深化大数据应用,视为稳增长、促 改革、调结构、惠民生和推动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需要和必然 选择。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下决心以高起点、高标准开展智慧城市建 设,并以顶层设计作为切入点。2016年9月30日,丹东市政府与中兴公 司签署了智慧丹东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丹东智慧城市建 设正式启动。随后,丹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与中兴通讯公司高层 举行了多次会谈和互访,探讨合作建设事宜。2017年3月27日,丹东市 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开展丹东智慧城市顶层设计调研的 通知,针对部分单位(31个)、县(市)区(7个)进行调研,以确保顶层 设计科学、合理,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实施智慧丹东的系统性建设对丹东市的经济 发展、社会稳定有着非常显著的作用,概括起来有如下几个方面: 1. 可极大地提高政府工作效率,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和服务能力。 2. 可极大地提高丹东市的城市形象,并跨越地域的限制,通过丹东智慧 城市建设向世界展示。 3. 可极大地改善丹东市民百姓的民生和幸福指数。丹东智慧城市建设将 全面提升城市公共服务质量,创造一个安全、便捷、高效、环保的居民 生活环境。 4. 可极大地提高政府与全民的信息化意识和综合素质,从而提高对信息 的利用水平,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巨大的持续推动作用。 5. 可极大地提高城市基础设施水平。通过丹东智慧城市建设,将全面升 级和改造城市各类应用网络,提升城市信息基础设施对丹东智慧城市 建设的支持能力。 6. 可极大地带动产业化的快速发展。通过丹东智慧城市建设,助推丹东 市物联网、全域旅游、智能制造等特色产业方面的持续、长足发展。 依据对新时期丹东市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新挑战和新机遇的客 观分析,遵循国家、省、市相关精神和原则,结合丹东市产业特点、区 位优势等,编制智慧丹东建设总体规划(2017- 2020年)。本规划以丹东市智慧城市总体框架和路径为目标,以信息 资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利用为重点,通过“一云一网一图”的技术架构, 以及“政府购买服务、社会资本投入、专业公司运营”的管理模式,实 现惠民便民、科学管理、产业衍生和回收增值,全力打造丹东发展升 级版,助力丹东建成产业实力雄厚、社会事业发达、城镇功能完善、空 间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良的现代化城市。 1.2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 本规划地理范围覆盖丹东市行政区域,规划内容重点从城市级大 数据平台视角出发,提出丹东市智慧城市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 、建设理念、发展目标、实施路径、总体架构、重点工程、以及建设运 营和保障措施,力求通过科学的顶层设计,使规划更具科学性、可持 续性和可操作性,形成引领丹东市智慧城市建设的行动纲领。 1.3 规划期限规划期限 本规划基准年为2017年,规划截止期为2020年。 1.4 规划依据规划依据 见附录1。 1.5 规划思路规划思路 与以“围绕单一目标、垂直行业应用、政府投资和政府运营”为特 点的丹东市传统信息化建设模式相比较,智慧城市总体规划围绕国家 “互联网+”、“大数据”、“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构建丹东市发展 的整体战略定位。以平台化、集约化为主要建设思路,构建未来4年丹 东市可持续发展路径。在具体建设方案中,特别注重数据资源的采集 共享、整合集成和开放应用,深化重点领域智慧化应用,提升市民体 验。同时做好信息安全保障,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标准,建立健全统筹 推进的体制机制,确保智慧城市的工作更加顺利、有效地推进。 1.总总体体规规划以丹划以丹东东智慧城市智慧城市长远长远建建设总设总体架构作体架构作为战为战略目略目标标 智慧城市是一项规模庞大复杂的巨系统集成项目,从城市角度而 言,智慧城市的建设没有截止时间。从阶段性目标讲,也动辄以三年、 五年为单位。而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消除信息孤岛,让城市级的数据、 信息、应用能够共享与融合。而如何能在如此长的期限内,将分别由 政府各单位、由社会众多不同的建设单位承建的信息化项目,都能自 然融合成为智慧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形成新的信息孤岛,是智 慧城市建设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而这也正是顶层规划的最重要任务 和意义所在。 2.总总体体规规划立足于丹划立足于丹东东社会社会发发展展现现状状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丹东智慧城市建设,但是丹东属于三线城市 ,财政收入、每年的信息化建设投入相对于智慧城市全面建设所需庞 大资金而言略显不足。因而,必须以满足丹东市当前政府、民生、产业 发展等领域信息化方面最急迫需求为核心,以丹东市财政投入能力为 依托,以中近期建设项目为重点,综合考虑,全局统筹,力求使本规划 务实、稳妥,具有可实施性。 3.总总体体规规划注重信息划注重信息资资源整合共享和开源整合共享和开发发利用利用 通过解读国家新型智慧城市指标评价体系可以得出结论,新型 智慧城市的核心是数据与信息资源的整合、共享、开放和利用。而201 6年国务院关于印发政务信息资源共享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国发 201651号)中明确提出政府数据开放是常态,不开放是特例。而做到 这一切,其核心就是城市级的大数据体系,包括底层的云数据中心、 城市数据库、大数据平台以及上层的系列面向政府和公众的大数据应 用系统。 而在本规划中,结合丹东市当前现状,重点就是规划如何建设上 述大数据体系。以城市统一的地理空间框架和人口、法人、宏观经济 等信息资源为基础,叠加各部门、各行业相关业务信息,加快促进跨 部门协同应用。构建城市级信息安全体系架构,鼓励信息共享,完善 信息同步、更新机制,推出创新的智慧应用。 4.总总体体规规划注重智慧城市划注重智慧城市标标准体系的建准体系的建设设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项目,而如何保证长期性的信息化项目 建设不偏离智慧城市统一性、融合性的要求,不形成新的信息孤岛。 其核心就是建立在城市大数据统一平台基础上的系列标准与规范。当 前,国家层面的智慧城市标准体系颗粒度还比较粗,所以针对丹东市 具体情况,要在国家标准体系框架内,制定符合丹东市自身要求的智 慧城市标准与规范。 5.总总体体规规划注重智慧城市与划注重智慧城市与“互互联联网网+”的的结结合合 “互联网+”是把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 推动技术进步、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提升实体经济创新力和生产力 ,形成更广泛的以互联网为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 态。结合时代的特征,如何利用“互联网+”,与智慧城市的建设全面结 合,形成“互联网+智慧城市”,也是本规划重点考虑的问题。 6.总总体体规规划注重与划注重与现现有基有基础础的关系,避免重复建的关系,避免重复建设设 经过多年的投入,丹东市信息化建设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同 时各个部门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参差不齐,面临的问题和关注角度各不 相同,因此丹东市智慧城市的建设将充分考虑现有的各部门信息化基 础,对基础设施、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各类应用和信息化服务渠道进 行统一规划,设计合理的技术标准和建设模式。对已有信息化系统强 调在对接和改造时的规范性,对计划建设的信息化系统强调统一性和 可扩展性,以集约高效为原则,深度发掘丹东市已有和待建信息化建 设成果的价值。 第二章第二章 智慧城市发展趋势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2.1 国际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国际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2.1.1 城市治理更为协同开放城市治理更为协同开放 智慧城市的建设和运行,正在远离传统的封闭和自上而下的方法 ,转为更加开放的模式。城市官员们认为,确保公开和透明的治理体 系可以为建设发展创新与包容的智慧城市创造机会。为实现参与性管 理模式,各城市所采用的工具和技术包括:开放和包容的网络、开放 的数据基础设施、可视化、仿真和游戏化、市民参与、一体化管理结构 。 2003年,韩国首尔建成了“e- 首尔网”行政光纤网络,连接城市的主要公共建筑、相关办公室和各 社区。2011年对该网络进行了升级,以支持最新的智能服务。该项目 为市民提供免费的Wi- Fi服务,包括访问所有公共网站,同时辅助首尔市政府处理各种智能 设备传来的海量数据。“智慧首尔2015”智的主要支柱之一是增加智能 设备普及率并让新用户学会使用。主要措施包括提供二手智能手机、 向捐献旧手机的市民提供新机购买税收减免优惠、开展智能ICT设备 培训课程等。2012年4月,首尔启动“开放广场”机制,向市民和相关机 构发布政务信息,目前已发布800余个数据集,涉及儿童照管服务、公 共交通路线、公交车到站时间、停车位情况、各地区天气状况、受到推 荐的餐馆等信息,而且均附带地图和互联网链接、图片或统计数字。 城市管理部门鼓励利用这些公开的免费信息开发智慧城市应用,以提 高公共服务效率和品质。此外,首尔还建立了政策建议在线提交系统 (OASIS),市民可通过该系统与城市管理人员直接进行政策和建议讨 论。 2.1.2 服务更为智能化个性化服务更为智能化个性化 全球范围内已经部署了诸多类型的智慧城市服务,旨在解决各个 城市存在的问题以及发展优先事项。例如智能交通系统,利用传感器 采集的数据主动重新规划交通,在避免拥堵的同时最大限度地提高道 路使用率。智能电网技术使最终用户的能源使用更有效率,并使电力 公司能够主动地识别和修复供电泄漏。公共安全系统实时监控人们的 活动,可用于提醒警方或为交通网络服务。医疗智能解决方案远程监 控慢性病患者,这样患者可以较长时间待在家中,减小了资源紧张的 公立医院的压力。学习智能解决方案如虚拟教室和新学习环境,可以 提升学习效果和效率,也更加安全。 大多数智慧城市服务聚焦于智能能源/环境和交通项目,因为可 以利用ICT技术确保更有效地使用能源和降低成本,通过减少污染直 接改善环境,或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间接改善环境。提供足够的公 交车、火车和快捷运输,鼓励人们选择公共交通工具,从而减少道路 上的私家车数量,进而缓解交通拥堵和缩短市民上下班花费的时间。 日本横滨以能源、建筑、交通运输几个领域为重点,通过引入新 技术等方式降低碳排放。采取政府出资、企业参与的建设方式,总投 资约为740亿元,参与企业包括东芝、日产、夏普、日本电气、东京电 力、松下等,其主要工作包括发展可再生能源、企业能源管理、区域能 源综合治理、生活方式革新、家庭能源管理、区域供暖管理、智能交通 七大领域。美国圣地亚哥采取政企合作方式发展智慧城市,参与者包 括圣地亚哥政府、圣地亚哥电力煤气公司、通用、UCSanDiego和Clean TECH等,发展目标定为支持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具体目标包括: 实现33%的能源采取清洁能源、帮助用户实现实时电力能耗管理、实 现双向通信的智能电网、进行成果展示。 2.1.3 融资方式更为多元融资方式更为多元 智慧城市项目需要大量投资,而融资仍是智慧城市推进过程中面 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智慧城市项目的资金可由政府提供,例如马斯达 尔城通过国有银行提供,或者通过公共部门直接融资。然而,大多数 智慧城市项目需要私人投资来填补资金缺口。世界各地智慧城市项目 最常见的金融工具包括:公私合伙、绿色债券、节能绩效保证合约、税 收增量、众筹和私人投资。 欧盟支持跨领域PPP投资的欧洲投资银行的“欧洲PPP专业技术 中心”(简称“技术中心”)在一个升级德国街道照明系统的项目基础上 ,开发了一个标准化的PPP模型。EPEC还发布了一份旨在指导公共采 购部门考虑采用公私合作伙伴关系(简称PPP)方法的“指南指导”。此 外,欧洲投资银行还开发了特别用于为城市可获得的欧盟预算资金和 私人投资提供补充的工具,为用现有金融资源提供了更大的范围和灵 活性。 2.1.4 商业模式更为创新和可持续化发展商业模式更为创新和可持续化发展 世界各地的城市都在探索新的商业模式,来资助各自的智慧城市 项目。这些城市所采用的新兴技术和创新商业模式包括:基于云技术 的即付即用模式、利用数据创造收入、试点项目、更智能化的采购。韩 国釜山智慧城市采取基于云计算的即付即用模式,由当地政府与思科 和韩国电信合作提供。旧金山、首尔、新加坡和赫尔辛基等城市建设 了开放数据门户网站,使包括应用和服务开发人员在内的任何人都可 以免费访问各种服务生成的数据。例如,旧金山的在线开放数据库提 供了一个平台,第三方开发者基于该平台开发了各种应用和服务,包 括私人所有但面向公众开放的城市空间地图、特定物品回收、利用信 息发布等。 2.1.5 政府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政府政策红利进一步释放 政府政策对于推动智慧城市技术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各国 政府,特别是在东亚,以韩国、日本、新加坡为代表,都在支持智慧城 市试点建设,并将本国的行业龙头企业纳入智慧城市项目的核心,意 在面向新兴经济体,出口“智慧城市”相关项目和解决方案。日本经济 产业省正在国内四个城市开展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日立、NEC、松下、 东芝等日本企业在国内试点城市获取相关经验后,目前正积极参与在 美国、法国、西班牙、印度和中国的一些智慧城市项目。韩国政府在“ 建设尖端信息城市,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竞争力”的目标导向下 ,在首尔、松岛等地开展了u- city智慧城市建设试点,此外,韩国的一些信息企业,还积极拓展国外 智慧城市建设市场,力图将韩国的智慧城市建设经验推广到全世界。 由于宽带和云计算是智慧城市的关键组成部分,政府政策中关于 这类基础设施发展的相关法律和监管框架也会对智慧城市发展起到 一定的支撑作用。 2.2 国内智慧城市发展趋势国内智慧城市发展趋势 2.2.1 统筹规划基础信息工程建设统筹规划基础信息工程建设 智慧城市中的信息工程以深入的感知、频繁的信息交互、多源数 据的集成和融合、异构系统的协同等为突出特征。在各种信息工程的 建设过程中,必须把握其发展规律,统筹规划,逐步推进。 感知网络属于物联网范畴,初期应用主要采集感知数据并集中汇 总到后端平台进行分析和利用。其中的远程通信主要依赖移动通信网 络。今后一段时期内,以数据采集为主的应用仍然是感知网络应用的 主体,传感器(sensor)应用较多,执行器(actuator)应用较少。随着移 动通信网络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安全技术的成熟,执行器的应用将 逐渐增加,感知应用的丰富度和复杂度将进一步加深。 感知网络的建设,或者利用已有的提供公共服务的感知设施,诸 如卫星定位系统和移动通信网络定位系统,或者利用特定政府部门或 特定行业建设的行业感知网络。虽然目前感知网络往往随着其它功能 平面的信息系统的建设而进行建设,物理上属于相应的信息系统。但 逻辑上,大部分感知数据在未来都应该不同程度地开放和共享出来, 形成理念上独立的城市感知网络。政府应采取配套措施并在市政配套 上鼓励相应的行业感知网络在覆盖范围、感知内容和精度等方面进一 步提升。在城市规划中,可以考虑将市政建设与感知基础设施建设相 结合,构建城市的数据采集、信息感知和信息发布的包含终端设备通 用物理加载平台和互联网络的感知基础设施。 泛在智能通信管道的建设,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并重。光网城市 和3G/4G/B4G网络是智能通信管道的主体。国家骨干通信运营商是建 设的主力军。落实“宽带中国”战略,政府相关部门应在财税和政策等 层面积极扶持。严格落实宽带网络建设规划,将宽带网络建设纳入各 地城乡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强调普遍服务准则,在小区宽带进 入和基站建设选址等方面给予政策保障。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公 共机构等所属设施、市政设施、地铁等公共设施应向宽带网络设施建 设开放。对因征地拆迁、城乡建设等造成的光缆、管道、基站、机房等 宽带网络设施迁移和毁损,严格按照有关标准予以补偿。 云设施服务是未来智慧城市广泛使用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信 息资源加载、使用和运行的新模式。作为新兴技术,云设施服务有一 个逐步部署、扩展、全面成熟和广泛接受的过程。当前阶段可以从新 型云数据中心、面向公众的云存储和中小企业云切入。以云主机为基 础的新型云数据中心和高速网络的结合满足了众多机构对于海量数 据的计算、存储和交互需求。面向公众的云存储则降低了公众对于存 储的总体拥有成本TCO。中小企业云面向产业园区、商务楼宇和具有 一定行业群特征的中小企业,提供集宽带、IT资源、应用及服务于一 体的云计算服务,解决中小企业IT基础设施部署门槛高、初期投资大 、维护难等现实问题,实现水电式、即开即用式、顾问式和在线式服务 ,集中管理,按实际使用量计费,使得中小企业以较低的成本提高了 信息化水平,增强了企业竞争力。 公共信息服务平台涉及数据和协同两个层面。由于其跨部门的特 点,往往需要经历多个实施阶段。第一阶段通常关注数据的共享和交 换。可以考虑基于电子政务系统或者应急管理平台系统中建设的数据 共享和交换系统,进一步升级完善成为城市数据共享和交换系统,当 然也可以建设新系统。第二阶段则考虑将城市公共数据集独立存储、 即时同步和对外开放。这一阶段在数据的共享和交换的基础上实现了 公共数据集的独立化和实体化。第三阶段,则进一步关注跨系统的业 务流程系统,实现同一行政机构内部(和其它城市行政机构)以及不同 行政机构之间的业务流驱动机制。 城市运营中心的核心在于汇聚城市静态数据信息和动态事件信 息后的智能分析和协同处理。从功能应用上看,可以实现城市运行体 征监控、事件协同处理和管理决策支撑。但其功能与和数字城管、平 安城市和政府应急管理等平台存在功能上的重叠。实施的关键在于三 个核心问题的解决:如何确保各个部门在数据提供和任务协同层面满 足运营中心的要求,如何在架构上和建设模式上解决运营中心和已有 数字城管、平安城市、政府应急管理平台功能重叠的问题,以及如何 确保涉及泛在感知采集网络建设与海量数据存储和处理所要求的技 术能力和财政保障。 城市门户作为智慧民生的重要应用。其发展阶段往往将经历界面 集成、数据集成和应用集成等数个阶段,演进成为“一站式服务平台” 的访问门户。同时,为实现服务均等化,除了互联网门户、移动互联网 门户之外,应发展语音门户和窗口门户。窗口门户是指在城市的任何 一个社区服务中心,任何城市居民都可以享受到所有公共服务“一站 式”办理的便利。 智慧社区以民生服务切入,建设内容涵盖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 务站宽带网络接入、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台、统一的社区服务 电话号码和社区信息亭等公益性信息服务设施,是典型的ICT综合信 息系统。在服务民生的同时,智慧社区综合平台还能够实现社区基层 工作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加强社区居委会与居民的沟通交流、提 高社区自治能力、促进各级政府部门和行业等信息与地域性社区信息 的整合、促进信息共享。各个城市智慧社区建设的模式往往会针对当 地民生服务核心诉求、基层政府工作方式、垂直条线部门的信息化服 务水平,以及政府计划资金投入和资源投入相关。例如,垂直条线部 门信息化服务水平较高的城市,社区信息集成的动力就会相对较弱。 但总的来说,以信息集成带动应用发展的模式更符合社区信息化发展 的总体目标。这种模式以民生服务和基层社区管理为核心,从数据整 合切入,以信息查询和信息发布起步,逐步扩展到面向社区居民和社 区管理人员的社区应用。在实现方式上,社区综合信息管理和服务平 台往往采用云计算模式降低系统的建设成本和运营成本,由单一的集 中平台为一个城市的所有社区、或者一个行政省份内所有城市的所有 社区提供服务。 统一能耗监管系统监管城市中不同机构的能耗单元,往往需要政 府的政策法规配套和统筹规划实施。目前,基于IEEE1888标准的能耗 统一监管平台能够将多种应用场景下的多个能耗节点,以标准的方式 统一吸纳为一个基于IP的系统,针对智慧城市中的水、电、煤、气、油 等能耗环节,实现泛在网络设备和基础设施基于互联网的智能互连、 协同服务、远程控制和统一管理,解决基础能耗设施规模化的互联互 通和可管可控问题,为政府部门、社区管理者、消费者和公共服务运 营商提供适合的远程控制和协同管理解决方案,协助建立公共环境监 督管理机制。 大数据技术在智慧城市发展初期,主要基于行业或部门的垂直应 用的大量数据进行数据挖掘和分析。而跨行业和跨部门的应用,由于 缺乏数据集中或整合,实现程度有限。未来,随着城市公共数据集的 不断扩充,以及各种信息平台访问量的不断膨胀,形成巨量数据集合 后,大数据技术将会发挥其重要作用。 2.2.2 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整合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的整合 信息系统的使用应用本身能够直接提高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如 果信息技术的引入能够和管理方法的革新有机结合,则能够进一步放 大提升实施效果,甚至带来突破性的变革。某些情况下,先进的管理 方法能够贯彻执行,还需要配套的信息技术和信息化手段的支撑。缺 乏这种支撑,新的管理方法可能无法落地。在这样的情形下,信息技 术是必备的使能因素。 数字城管系统中,首先是网格管理模式的提出,实现了管理空间 的精细化,充分体现了管理幅度的原则,即单元大小划分合理、管理 对象负载均衡、管理责任易于落实,为数字化城市管理新模式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从管理方法上奠定了效率提高的基础。基于网格管理模 式,“城管通”等数字化信息采集和即时上报系统再次从工作流程上以 信息化手段进一步提高了效率,实现了城市常态管理机制和水平的大 幅提升。 从根本上说,信息技术的使用只是手段,人的意识对于目标的实 现更为重要。管理方法作为管理者管理意识的具化,其革新往往能够 借助信息技术的支撑取得更好的实施效果。 2.2.3 以数据开放促进政府透明化以数据开放促进政府透明化 数据开放的理念主要来自科学界和政府。前者开放数据是为了共 享科学数据和成果,促进科学事业的整体发展;后者开放数据则基于 透明和公开政府的理念,将政府的各种运行数据向大众公开。通过数 据的开放,既能实现公民对政府的日常运行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良性 回馈,又能基于政府基础数据实现集成应用产生价值增值效应。 从2007年以来,国外的政府数据开放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美 国、英国、俄罗斯等几十个国家相继建立网站开放政府数据。这种趋 势也引起了国内相关政府和相关部门的重视。李克强总理提出打造透 明政府、回应政府和公信政府。一些地方政府部门在“十二五”规划中 纷纷做了相应考虑,希望通过数据开放一方面促进民主和公众参与, 助力政府解决社会难题,推动服务型政府建设;另一方面促进数据创 新应用,充分发掘政府公共数据的附加价值。八部委指导意见中明确 要求:“大力推动政府部门将企业信用、产品质量、食品药品安全、综 合交通、公用设施、环境质量等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鼓励市政公用 企事业单位、公共服务事业单位等机构将教育、医疗、就业、旅游、生 活等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支持社会力量应用信息资源发展便民、惠 民、实用的新型信息服务。鼓励发展以信息知识加工和创新为主的数 据挖掘、商业分析等新型服务,加速信息知识向产品、资产及效益转 化”。 国内政府已开始逐渐认识到公共数据资源开放的价值,上海、广 州、北京等城市走在前列,但整体上还面临法律法规不健全、公众参 与度不高、部门积极性欠缺、数据层问题需解决等多方面的挑战。如 上海已率先发布关于推进政府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利用工作实施意 见的通知、2014年度上海市政府数据资源向社会开放工作计划等 政策要求,并确定了“形成一套政府数据资源目录编制规范、搭建一 个政府数据资源服务平台、公开一批社会迫切需要的政府数据资源、 出台一个全市推进政府信息资源向社会开放的指导意见”的目标,启 动建设“上海政府数据服务网”(),提供9家试点单 位212项数据产品、30项数据应用,总计2606条、数据项20784条,涵盖 地理位置、道路交通、公共服务、经济统计、资格资质、行政管理等6 大领域。目前率先在市商务委、市公安局、市城乡建设管理委、市规划 国土资源局、市卫生计划生育委、市工商局、市统计局、市住房保障房 屋管理局、市交通委等开展政府公共数据开放的试点工作。 2.2.4 构建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体系构建智慧城市信息安全体系 智慧城市中信息手段的广泛使用在提高社会效率的同时,也面临 安全风险。智慧城市综合运用了多种通信和信息技术手段,所面临的 安全风险也更为复杂。 智慧城市面临的安全风险主要可从信息基础设施和信息化应用 两大层面考虑。其中,信息基础设施层面的安全风险除黑客攻击、恶 意软件等传统威胁之外,还包括新兴的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在智慧 城市中广泛应用所带来的新挑战:物联网感知节点资源受限且可能无 人值守,更易遭受攻击且难以应用复杂的安全机制;海量节点和数据 使传输网络易受流量攻击,尤其是大量程序控制的自动运行的终端使 得拥塞控制机制显得更为重要;复杂的组网环境对端到端安全保障带 来更大难度;云计算分布式、虚拟性、多租户以及数据所有权与管理 权分离等特点使其面临更多的技术、管理甚至法规方面的风险,诸如 数据丢失和泄露、共享技术漏洞等问题。信息应用层面的安全风险, 由于智慧城市各类应用大多须远程访问重要的系统资源,身份假冒、 数据窃取或篡改是其面临的最大威胁,远程接入(特别是自带设备的 BYOD场景)安全性尤显关键。 从信息安全管理角度来看,在单一城市内部,如果仍然形成对信 息安全的多头管理的局面,势必造成管理决策的不统一、管理标准的 不一致、管理体系的不严谨、管理行为的不连续,会对智慧城市的信 息安全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 我们仍需从管理和技术两个层面为智慧城市提供安全保障。 在管理层面上,首先应与设施建设同步,促进安全相关法律制度 、体系的完善,建立和健全安全管理体系和组织体系,完善安全运行 管理机制,明确各职能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建立信息安全保障制度和 运行机制,覆盖监测、分析、预警、防御和应急等多个领域,建立安全 应急响应机制;确保信息保密和信息开放之间的平衡、构建全社会协 作参与的信息安全体系;通过安全测评、安全审计跟踪等手段加强安 全监管;通过普及教育,提升关键岗位人员和加强城市居民在信息安 全层面的法律、法规观念,提高全体城市居民的安全意识。 在技术层面上,充分利用已有安全技术,从物理与环境安全、系 统安全、网络安全、数据与应用安全四个方面建立全面的安全保护体 系。同时针对智慧城市特有的安全隐患实施相应的解决方案,实现层 层防控,形成完整的智慧城市安全体系。其中,在感知网络层面,要考 虑采用轻量级认证加密机制适应感知节点资源受限的特点;在云设施 服务层面,要考虑利用云计算技术构建安全基础设施,为智慧城市各 类应用提供身份管理、安全认证等普适、弹性的安全基础服务;以整 合提升现有资源为主要方式,建立逻辑上统一的容灾备份中心、CA 中心、身份认证中心和安全监控应急中心等设施。 2.2.5 引入信息化架构设计方法论引入信息化架构设计方法论 无论是单一的垂直应用,还是跨域的水平应用,都有必要引入先 进的信息化架构设计方法论,通过方法论确保信息系统构建的成效。 信息化架构设计方法论以业务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支撑,提供 一整套的体系,包括理论、方法、技术、平台等,其作用包括控制、分 析、评估信息化建设的投资、指导总体规划、指导总体设计、梳理业务 需求、指导业务与技术高效结合及指导连续性的推进计划的确定。源 自FEA框架的信息化架构方法论从建设成效出发,首先明确建设目标 。然后通过业务分析与梳理,明确系统的业务需求和业务架构。基于 业务需求,进一步进行服务构件模型和数据模型的设计。最后,通过 技术模型定义如何建立一个IT运行环境来支持上层的数据模型、服务 构件模型和业务模型,确保业务的正常开展。 2.3 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对智慧丹东建设的启示国内外智慧城市发展对智慧丹东建设的启示 通过对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开展智慧城市建设的实践进行研 究,还可以得出以下四方面值得丹东市借鉴的经验。 1.因地制宜、注重因地制宜、注重实际实际 智慧城市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国外在 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更加重视针对自身发展需求和城市特色,因地 制宜地开展智慧城市建设。 例如,欧盟侧重于发展低碳、环保型住宅和交通,构建绿色低碳 的城市环境,强化知识创造和智慧型增长;日本、韩国等侧重于搭建 泛在网络平台,为公众随时随地提供公共服务;新加坡、马来西亚等 侧重于发展通信和信息服务等高技术产业,带动城市产业升级。 丹东智慧城市建设应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复杂性。规划与区域现 实基础紧密结合,在充分考虑丹东市的当地资源禀赋、经济水平、产 业基础、信息化水平、市民素质等各种因素基础上,统筹规划,分步实 施。 2.稳稳步推步推进进、 、试试点先行点先行 当前,全球发达国家和地区更加重视先在国家层面制定智慧城市 发展战略和行动计划,再推动部分区域或城市局部地区进行试点,同 时大力推进行业性的智慧化特色应用及普及。 例如,日本发布了“i- Japan战略2015”,确定先在横滨、丰田、京都和北九州启动4个智慧城 市试点;韩国发布了“智慧城市试点计划”,明确先在六个地区建立智 慧城市;欧盟在30个城市中推进住宅和交通领域的建设试点。美国、 澳大利亚、荷兰、新加坡等国家也都非常重视智慧城市试点工作。 智慧城市建设耗资巨大,尤其是基础设施建设。因此智慧城市建 设总体来说主要是以政府投入为主,辅以商业公司合作;应用领域的 开发则以商业公司为主。在引入社会资本方面,政府一般通过财政补 贴方式引导企业参与建设,或是通过BOT、PPP等方式由企业选择试 点运营,在条件成熟之后予以推广。同时大力推进行业性的智慧化特 色在丹东智慧城市建设中应用及普及。 3.创创新机制、开放共享新机制、开放共享 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更加重视优先建立健全智慧城市的运行管 理机制和可持续发展模式,优先推进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和再利 用,并且出台相关政策措施保障实施效果。 例如,美国以改善政府开放数据的利用率为目标,通过“一站式” 数据下载网站(D)整合各部门信息资源,鼓励社会化利用政务 信息,发布政府公开指令对各部门提供数据的格式、数量和质量做 出明确规定。加拿大、英国等国家也建立了相应的数据开放共享机制 。 大数据是新型的生产工具,它既能助推城市新型产业发展,又能 促进新型生产方式的产生;既能为城市运行安全提供监测预警,又能 为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例如智慧城市建设将带动体验式 旅游产业发展,众创产业平台的建设以及在家办公、网络办公等工作 方式的兴起。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对水资源、土壤、大气等环境要素的 监测,对城市地下管网等基础设施的监测,为城市运行安全提供保障 。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全区域物联网的布设以及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政 府部门在收集、整理海量数据的基础上,加强对城市部件事前、事中、 事后环节的把控,深入挖掘不同行业间数据的关联度,从而为城市精 细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4.政企合作、政企合作、长长效效发发展展 智慧城市建设成效显著的国外发达国家和地区更加重视发挥市 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通过出台战略框架、规划计划、行动方案、 设立专项试点等方式确定智慧城市发展目标和建设重点,引导社会力 量参与。 例如,美国、英国、法国、瑞典、荷兰、俄罗斯、日本、韩国、新加 坡等国政府均出台了相关政策,明确智慧城市建设方向和重点,引导 、鼓励和支持各类市场主体共同培育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模式。例如 ,阿姆斯特丹采用政企合营模式,设立由政府和企业各自出资50%的 智慧城市基金,吸纳企业参与基金运营管理。 第三章第三章 智慧丹东发展环境智慧丹东发展环境 3.1 城市概况城市概况 丹东位于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是东北亚经济圈与环渤海、黄海经 济圈的重要交汇点,是一座以工业、商贸、港口、物流、旅游为主的城 市,陆域面积1.52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3500平方公里。下辖三县(市 )三区和两个经济区,总人口245万。 丹东是一座“三沿”城市。“沿海”,处于中国海岸线的北端起点, 海岸线长126公里;“沿边”,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新义州市隔江 相望,边境线长314公里;“沿江”,位于中朝界河鸭绿江畔。 丹东是一座英雄城市。抗美援朝期间,200多万志愿军和几百万 吨军需物资,从这里源源不断运送到朝鲜前线。作为支援前线的最前 沿基地,丹东地区疏散迁走各类工商业企业1929户,先后有5万人参 军参战、24.8万人参加支前,为抗美援朝战争胜利作出了特殊的历史 贡献和巨大牺牲,赢得了“英雄城市”的赞誉。 丹东是一座开放城市。1988年,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开放城市。 目前,全市共有2个国家级经济区(丹东边境经济合作区、辽宁丹东重 点开发开放实验区)、4个省级经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大孤山 经济区、东港开发区、前阳开发区);共有口岸11个,其中,正式对外开 放口岸9个(一类口岸5个,二类口岸4个),临时对外开放口岸2个(丹 东机场、马市临时过货点)。丹东是我国对朝贸易最大的口岸,对朝进 出口贸易总额占全国60%。 丹东是一座港口城市。丹东港是中国北方天然不冻港,有6条内 外贸集装箱班轮航线和1条丹东至韩国仁川的国际客运航线。与100个 国家或地区的港口有业务往来,是东北地区第3大港口。位于丹东和 大连交界处的海洋红港正按照亿吨大港的规模建设。 丹东是一座交通便捷城市。拥有边境口岸、机场、高铁、河港、海 港、高速公路等交通基础设施。开通丹东至朝鲜平壤国际列车;东北 东部铁路开通,使丹东成为东北东部最便捷的出海大通道。域内丹沈 (丹东至沈阳)、丹大(丹东至大连)、丹通(丹东至通化)、丹海(丹东至 海城)4条高速公路对外连接。丹东机场已开通至北京、上海、深圳、哈 尔滨、青岛、成都等城市航班。形成了海陆空立体交通网络。 丹东是一座全国重要旅游城市。拥有国家A级景区共11处(其中, 4A级景区6个,分别为鸭绿江风景名胜区、抗美援朝纪念馆、天桥沟 景区、天华山景区、凤凰山景区、大梨树景区;3A级景区4个;1A级景 区1个)。拥有国家、省级以上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30 处(其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3个、自然保护区2个、森林公园1个)。景 区景点面积占全境国土面积的十分之一。拥有星级宾馆43家,旅行社 86家,是全国优秀旅游城市和国家园林城市,是全国首个“中国最佳 自驾旅游目的地城市”,获评为“中国温泉之城”。 丹东是一座资源丰富的城市。已发现的矿藏64种,45种矿产已开 发利用。其中,硼矿已探明储量达3亿多吨,占全国固体硼矿储量80% 左右。水资源十分丰富,境内拥有1000多条河流,人均占有淡水量是 全国人均的1.5倍、辽宁省的4.5倍。 丹东是一座生态城市。森林覆盖率64.6%,高出全省23.8个百分点 ;2014年全年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08天,优良率84.7%,位居全省 第一;域内拥有大型湿地1处 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8.1万公顷。 发展基础发展基础 产业发展基础产业发展基础 “十二五”时期,丹东市经济运行稳中趋缓,各项社会事业稳步发 展。2016年,面对严峻复杂的经济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 务,全市上下紧紧围绕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 ,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抢抓东北新一轮振兴 和加快沿边开发开放机遇,积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市经济缓 中趋稳,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实现地区生产总值748.4亿元,下降 2.2%,三次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7.1:30.6:52.3。 第一第一产业产业。 。农业经济平稳发展,特色高效农业稳步实施。新增投 资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项目8个、年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农业产业化龙 头企业3户、规模农产品加工企业5户。无公害、绿色农产品生产认证 达到77%,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5%。新建畜禽标准化 规模养殖场6个,实施畜禽标准化养殖项目3个。新增软枣猕猴桃、林 下中药材等林地经济示范基地10个。落实玉米种植等农业补贴资金5 亿元。“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和国家农业信息进村入户工程顺利推 进。6个省级以上出口示范区带动作用明显,2016年农产品出口额为6. 65亿美元,居全省第2位。东港被评为“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 宽甸被评为“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县”。 第二第二产业产业。 。工业经济降中趋稳,依靠科技创新推动工业转型升级 。中国制造2025丹东实施方案得到有效落实,出台了科技创新驱 动发展实施方案关于促进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实施方案发 展民营经济工作落实方案等文件,推动了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业 绩良好、行业地位突出的“小巨人”企业快速成长。高新技术企业总数 达到75家。思凯公司入选国家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试点企业,东方 测控、华日理学、奥龙射线等企业成为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黄海 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项目竣工投产,获得国家补贴资金5.8亿元。全年 实施智能制造项目45个,科技开发项目150个,其中达到国内领先以 上项目61个,填补国内空白项目23个。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取得新进展 ,丹东获得“中国满药之都”称号,东港获得“中国运动户外服装名城” 称号。黄海大市场获得“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称号。全年 化解煤炭产能42万吨、生铁产能30万吨。 第三第三产业产业。 。服务业保持增长态势,现代服务业发展势头良好。旅 游业在服务业中的带动作用进一步加强,重点旅游项目建设取得突破 ,总投资6.5亿元的北黄海温泉度假村和总投资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甘肃省甘谷县第一中学2025届高二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天津市四合庄中学生物高三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江苏省泰兴市第三高级中学英语高三上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山西大学附属中学2025届数学高三上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江西省宜春市宜丰县二中2025届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达标测试试题含解析
- 云南省达标名校2025届高三语文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5届湖南省岳阳市三校高三生物第一学期期末综合测试试题含解析
- 重庆市康德卷2025届高二上生物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福建省福州市平潭县新世纪学校生物高一第一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届云南省彝良县民族中英语高三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分布式光伏电站质量验收及评定项目划分表(分部分项)
- 弹性力学与有限元分析试题答案
- 辊道窑操作维修手册
-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记录表
- 朗文2B-Chapter4-检测卷1(共4页)
- Y2系列电机外形及安装尺寸
- 污泥浓缩机技术说明(招标专用版本2)
- 贝伐珠单抗从基础到临床PPT课件
- 进位制 公开课PPT课件
-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计算题
- 消防火灾报警系统联动逻辑关系表[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