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章 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第1条 地下空间发展目标按照建设紧凑、集约型城市的要求,通过地下公共空间、交通、市政和人防等系统的统一规划建设,构建功能齐全、安全方便、环境优美的地下空间体系,有效提高城市空间利用效率,完善城市功能。第2条 地下空间规划布局和功能1空间布局以轨道网络为骨干线路,以各级公共中心和轨道站点为重点,以人行连通道为纽带,建立点、线、面相结合,不同功能、不同规模的地下空间布局结构。结合高端服务业的布局,规划沿天府大道设置新区的主要地下空间密集带,并在高新区大源金融商务区、RBD游憩商业区、天府铁路新客站北侧总部商务区形成3个地下空间密集区。各功能区内的地下空间结合轨道站点和公共服务设施布局,设置1-2处地下空间集中区。2使用功能地下空间可用于安排轨道、地下人行设施、地下市政设施、地下人防设施、地下停车库、地下道路、地下商业服务及文娱设施等功能。不宜用于下列用途:(1)易燃易爆物品等危险品的生产、储藏场所;(2)托儿所及幼儿园等教育设施;(3)不利于人流疏散的大型公共设施(如大型体育场等);(4)医院和其他医疗卫生设施(战时急救设施除外);(5)污染环境和劳动密集型的工业项目;(6)地质条件不允许的建设项目;(7)规划主管部门认为不宜在地下空间建设的其它项目。地下空间应优先安排市政及交通基础设施,尽量将新建的停车场、仓库、雨水储留、污水处理、变电站等设施设于地下。第3条 分区管制策略依据用地性质、区位和开发利用要求的不同,将地下空间分为储备区、重点开发区和一般开发区,实施差异化的分区管制策略。1储备区包括城市生态控制区、水域、城市公共绿地、城市主干道等区域的地下空间。作为城市公共资源应严格保护,不应安排商业类开发项目;可根据需要适度安排城市公用设施,包括地下交通设施、地下市政设施、地下人行通道等。2重点开发区规划确定以下地区作为重点开发区,布局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天府大道沿线的公共设施带,包括高新区大源金融商务区、RBD游憩商业区、天府铁路新客站北侧总部商务区;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中心、双流县城中心、双流空港周边地区、创新研发产业功能区中心;各功能区内与轨道交通站点相结合的组团公共中心地区。重点开发区必须以单独编制的地下空间详细规划作为依据,强调地上地下空间的相互连通,形成完整的地下空间网络。开发模式以政府引导、鼓励市场参与为主,开发强度以1525万平方米/平方公里为宜。3一般开发区指储备区和重点开发区以外的地区,包括一般居住区、产业区及其配套设施用地等。在满足人防、地下停车、地下市政等配建设施的基础上,根据功能需要,适当建设地下商业、文娱和交通集散等地下空间。开发模式以市场自建、协议连通为主,开发强度以515万平方米/平方公里为宜。第2章 市政基础设施规划第4条 按照规划人口的上限650万人控制和预留市政基础设施,构建安全、高效、适度超前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第5条 倡导低碳、生态和智能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积极推广和应用三网融合、中水回用、雨洪资源综合利用、固废综合利用等具有前瞻性的工程技术手段,提高天府新区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第6条 全区统筹,打破行政界线,在新区范围合理配置基础设施,推进城市间重大基础设施配套、衔接和共建共享。第一节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第7条 规划目标按照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要求,对天府新区及周边范围内水资源进行合理开发、高效利用、综合治理、优化配置、全面节约、有效保护和科学管理。第8条 水资源供需平衡近、中期规划区内及都江堰供水量可以满足规划区生产生活用水需求,远期应适时推动“引大济岷”工程。第9条 水资源保护与利用1推行清洁生产,按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制定相应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减少废污水排放,保证水质,确保饮用水水源达标率100%。2按照高等节水水平中各项用水指标,对区域内工业企业、农业发展实行结构调整,逐步控制用水总量。3提高区内水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制定污水和雨水综合利用策略和管理办法,鼓励截留利用雨洪资源。第二节 供水工程规划第10条 规划目标构建完善的城乡供水体系,实施分质供水,实现高效、安全、经济的自来水供给;至2030年,城市建设区供水普及率达到100%,乡镇及农村新型社区供水普及率达到95%。第11条 用水需求至2015年规划区需水量为209.8万m3/d;至2020年规划区需水量为405.4万m3/d,至2030年规划区需水量为549.9万m3/d。第12条 水源规划区水源来自岷江水系,由都江堰水利枢纽统一调配。水厂取水口设置在东干渠、江安河、走马河、金马河以及龙泉湖、三岔湖、张家岩水库。第13条 给水厂规划龙泉山以西片区由金马自来水厂、江安自来水厂、东风自来水厂联合供水,供水规模分别为90万m3/d、130万m3/d、130万m3/d;龙泉山以东片区由龙泉湖水厂、三岔湖水厂、张家岩水厂独立供水,总供水规模为10万m3/d。第14条 供水管网1龙泉山以西区域输水干管沿主要干道敷设,形成串联各组团的区域干管环网系统,并与成都市中心城区供水管网连通,形成大区域联合供水系统。2龙泉山以东区域结合各组团布局,沿主要城市道路修建输配水干管系统。第15条 饮用水水源保护根据水厂取水口位置和水源保护区相关要求,在东风渠、江安河、走马河、金马河、龙泉湖、张家岩水库、三岔湖划定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并按照各级法律法规,分级实施严格的饮用水源地保护措施。第16条 工程保障措施加固、加高东风渠总干渠局部渠段;整治完善东风渠、江安河沿线泄洪通道;根据需要适时推动引大济岷工程,解决远期用水需求。第三节 污水工程规划第17条 规划目标及原则坚持系统规划、雨污分流、流域治理、集分结合、因地制宜、分期实施的原则;至2030年,城市建设区污水管道覆盖率达到95%以上。第18条 污水量至2015年规划区污水量为162万m3/d,2020年为311万m3/d,2030年为417万m3/d。第19条 排水体制新区内城镇按照雨污分流制建设或改造雨污排放系统,农村新型社区可采用截流式合流制。第20条 污水处理设施规划1按照适当集中、相对分散的原则新建或改造污水处理厂。根据各功能区的地形及区域开发情况,在城市建设区规划新建多个污水处理厂,总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82万m3/d。2离城市距离较近的乡镇与农村新型社区接入城市污水管网系统,实现区域污水集中处理达标后排放;在污水处理厂不能覆盖的区域,自建小型污水处理站或采用生态化污水系统进行处理,达标后排放。3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不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一级A排放标准。4按照“无害化、减量化、稳定化、资源化”的原则,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进行妥善处理和处置。第21条 工业废水与医疗污水排入市政管网的工业废水和医疗污水,应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及相关排放标准。第四节 雨水工程规划第22条 规划目标建成与区域城镇发展水平相适应的雨水管道系统,城市建设区雨水管网平均覆盖率达到95%以上,形成完整的雨、洪水截、导、蓄、排系统。采用多种方式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利用。第23条 雨水排水设施规划1改造旧的沟渠和排水能力不足的管道,加快新建区雨水排放系统建设,疏挖各个组团内主要的排水河道,建成完整、通畅的雨水排放系统。2对原有管道系统进行改造,增加初期雨水截流设施;新建雨水管道应设置初期雨水截流,减小对河道水体的污染。3加强雨水口、排水管道、排水泵站、排水出口等雨水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其发挥应有的排水能力。第24条 雨洪综合利用重视雨水渗蓄工程建设,制定技术规范,推广雨洪利用技术。广泛采用修建蓄水池、绿地渗滤、透水铺装等措施,在满足防洪要求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将雨洪资源就地截留利用或补给地下水。第五节 再生水工程规划第25条 规划目标将城市中水纳入水资源统一调配,将中水回用系统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至2015年,再生水利用率达10%;至2020年,再生水利用率达20%;至2030年,再生水利用率达30%。第26条 再生水厂结合区域内主要污水处理厂建设城市再生水厂,至2030年再生水生产能力达到125万m3/d。第27条 再生水管网系统分区敷设再生水管网系统,分区内再生水管网采用“环状+枝状”的布设方式,再生水供水干管沿城市主干道敷设。第六节 电力工程规划第28条 规划目标结合天府新区用地布局,合理利用电源,科学确定用电规模,改善供电系统,控制和预留变电站输电通道,建成布局合理,高效集约,安全可靠的供电输配网络。第29条 用电需求天府新区近期2015年用电需求为520万kW,中期2020年用电总需求为880万kW,远期2030年用电需求为1040万kW。第30条 电源用电依靠外部电源供给,未来大渡河、岷江流域的水电站是天府新区电网的主供电源。第31条 电网1天府新区电网电压等级分为500kV、220kV、110kV、10kV、380V/220V五个等级。2保留现状2座500kV变电站,规划新增3座500kV变电站(含新津原规划500kV变电站),纳入成都市域500kV电网,形成500kV双环结构。3保留现状5座220kV变电站,规划新增28座。4完善110千伏配电网,共规划110kV变电站109座。第32条 走廊控制天府新区城市建设区110kV及以上电力线均采用地下电缆隧道方式进行建设。地下电缆隧道防护带宽度控制要求为:单线隧道防护带各控制宽度为2.5 m,同一走廊双线隧道防护带各控制宽度为5m。电力隧道建议沿主电力通道道路两侧防护绿地内建设,宜与道路同时建设。除城市建设区外,电力线主要以架空线为主。单独设置的高中压输配电架空线走廊(单杆、单塔架空线)宽度控制如下:550kV:两侧防护带各控制宽度37.5m;220kV:两侧防护带各控制宽度20m;110kV:两侧防护带各控制宽度15m。第七节 燃气工程规划第33条 规划目标形成以高压燃气干线为骨架,集门站、调压站及各级输配管网为一体的燃气系统。第34条 生活用气标准天府新区居民生活用气指标为0.4m3/人日,气化率为100%。农村居民耗气定额为0.30Nm3/人日,气化率为60%。第35条 用气需求天府新区近期2015年用气需求为16.4亿Nm3,中期2020年用气需求为23.4亿Nm3,远期2030年用气需求约为30.4亿Nm3。第36条 气源天府新区气源主要来自川西北、川中、川东及周边地区的油气矿,主要由新威青线、北内环支线、南干线西段复线三条长输干线供气。第37条 门站保留成都市燃气设施规划确定的平桥门站和煎茶门站,煎茶门站供气规模规划提升至500104 Nm3/日;另新增规划1座太平门站,供气规模均为500104 Nm3/日。第38条 储气设施储气方式采取高压、次高压储气管道进行储气。第39条 管网规划压力级制采用高压、次高压和中压三级管网系统。依托绕城高速路、第二绕城高速路和成渝高速路沿线高压干管,新建成雅支线、成自泸支线(至玉成分输站)两条高压干管,共同构成两条环形高压输储气管网。结合天府新区各功能片区,沿红星路南延线、双黄路等和沿老成渝路、北干道等规划两条环形次高压输储气管网以及9条次高压支线。第八节 通信工程规划第40条 规划目标打造光域天府、无线天府和智能城市,实现三网融合。第41条 通信需求天府新区近期2015年电信需求244万线、移动通信需求358万线,中期2020年电信需求413万线、移动通信需求605万线,远期电信需求488万线、移动通信需求715万线。第42条 通信设施规划新增17座单局容量为30万门的交换局。第43条 邮政设施保留现状航空港邮政枢纽,结合天府铁路新客站新增一处邮政枢纽。规划共设置邮政局所176处,其中设置邮政支局13个。第44条 有线广播电视加快有线广播电视专用网的建设,95的新城乡(镇)、65%的乡(镇)村实现干线的光纤传输,基本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光缆联网。第九节 环境卫生工程第45条 规划目标1建立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环境卫生设施体系,环卫设施建设、运行和管理水平达到国际中等发达城市水平。2天府新区生活垃圾全量焚烧,实现生活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实现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分类清运和分类处理。第46条 生活垃圾收运及处理设施1天府新区规划生活垃圾产生总量约6420吨/日。2天府新区规划8座生活垃圾压缩转运站。3在保留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中规划确定的4处垃圾焚烧发电厂外,规划在天府新区增加2座垃圾焚烧发电厂,分别位于双流南部与仁寿交界处和三星镇以东区域,设计处理能力均为2000吨/日。4垃圾运输通道:成仁快速路、货运大道、国道213(成仁路)、新大路(新津-黄龙洗-籍田-大林)、华龙路、华牧路(局部)、新川藏路等作为天府新区范围内连接垃圾处理设施的垃圾运输主要通道。第47条 医疗垃圾处理设施医疗垃圾单独收集、运输和处理。根据需要扩大成都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长安医疗废物处置中心)规模,使其处理能力达到100吨/日。第48条 有毒有害垃圾处置设施天府新区范围内有能力处理的有毒、有害垃圾统一集中至龙泉驿区万兴乡成都市危废处理中心处理;不具备处理条件的有毒、有害垃圾采取固化封存处理;除此之外的有毒、有害垃圾外运至全国性处置中心处置。第3章 环境保护规划第49条 总体目标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将提升环境质量、保障环境安全作为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建立统一、高效、协调的环境保护长效机制,全面提高环境保护水平。到规划期末,全区环境质量全面达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基本实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新区的目标。第50条 水污染控制水环境方面,按水体环境容量实施水污染物的总量控制。到规划期末,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区内的河流水体力争全面达到III类标准,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100%达标,城市建成区内中水回用率达到30%。加强污染源的控制和管理;有序推进城市初期雨水的收集和处理。限制化肥、农药使用,控制面源污染。开展流域污染物排放容量总量控制。完善城镇污水处理及管网收集配套建设,提高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标准。实施主要污染河流清淤工程、生态恢复工程、生态补水工程,开展重点工业污染源达标控制,提高水环境质量。第51条 大气污染综合控制大气环境方面,在实施排放总量控制的前提下,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实行浓度控制。规划期末,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排放强度明显下降,天府新区全年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和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大于330天。防治城市大气重点污染源。强化工业企业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建设;限制高能耗、重污染的各类产业进入天府新区,积极发展低能耗、轻污染或无污染的炉窑,逐步淘汰现有的各类高能耗、重污染的各类锅炉、炉窑。严格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推动车牌号码自动识别系统建设,严格实施在用车排气污染检测合格凭证管理,强化和提升在用车检测与强制维护制度,控制在用车的污染排放。综合整治规划区内扬尘污染源,控制交通扬尘、料堆和料场扬尘。实行施工工地扬尘排放申报制度,加强施工现场的环境管理,控制施工扬尘。加强城市绿化,减少裸露面,控制自然扬尘。第52条 噪声污染控制声环境方面,环境噪声得到有效控制,交通噪声污染有明显改善。控制交通噪声。按噪声水平实行机动车分区限时通行管理;推广低噪路面及材料,强化交通噪声敏感点噪声综合防治措施,采取建设声屏障和建设防护林带等措施减轻噪声污染。防治工业噪声。新建工业企业应尽量远离医院、学校、居住区等敏感点。对高噪声设备进行隔音或消音处理,减少工业噪声外泄;加大对工业噪声污染源的环境监管力度,限期治理不达标的工业企业噪声源,严格征收噪声超标排污费。监管社会噪声和施工噪声。加强对达标率低的重点时段和敏感区域的噪声控制,强化对商业网点、娱乐场所、饮食业户等主要生活噪声源的管理,减少经营活动造成的噪声滋扰。严格建筑施工审批制度,强化建筑施工噪声监管。第53条 电磁污染防治加强无线电空域管理,合理规划各类无线电台、站的选址和通道,保护空域环境。在生活居住区禁止新增产生无线电干扰的射频装置。已建或确有必要建设的射频装置应采取控制电磁辐射污染的有效防护措施。城市建成区内无线电发信机最大输出功率不得超过100瓦,并不得设置500瓦以上非通信电磁辐射设备。第54条 固体废弃物污染控制到规划期末,天府新区城市建成区内危险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利用率达到100%。依法加强对固体废弃物的管理,特别是对危险废弃物的管理,确保危险废弃物得到妥善安全处置,实现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加强对工业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研究,提高综合利用率。加强现有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场二次污染的防治。第4章 城市公共安全与综合防灾规划第一节 防灾体系规划第55条 防震减灾1天府新区城市建设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7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各镇镇区抗震设防烈度为 6 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10g。其它区域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 0.05g。2提高公共建筑如中小学、体育场馆、文化场馆、剧场、大型商业等建筑抗震能力。加强供水设施、电力设施、燃气设施、通讯设施、交通设施等生命线工程的地震防护,并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和保障措施。3规划天府新区防震减灾指挥中心,位于天府新城。4对龙泉山断裂带活断层精确定位,并加强沿线抗震设防措施建设。第56条 防洪1防洪标准城市建设区:按200年一遇设防。小城镇镇区:按50年一遇设防。农村新型社区:按20年一遇设防。部分区域根据重要性和人口规模可按照国家规范适当调整设防标准。2主要河道设防要求锦江、岷江城区段、江安河城区段按200年一遇设防。岷江非城区段和鹿溪河城区段按100年一遇设防。东风渠、鹿溪河非城区段、其余河流城区段按50年一遇设防。第57条 消防1消防安全规划天府新区范围内易燃易爆工业危险物品工厂、仓库等布置在城镇边缘且远离城镇和人口聚居地的独立安全地区,并在安全上作重点防护,完善消防设施和安全管理。现有城镇建设区内大型易燃易爆危险品工厂、仓库应限期迁出城镇或就地改变生产、使用性质。近期天府新区范围内危险品单位逐步搬迁至龙泉洪安乡危险品仓储区;远期在规划区东部、双流太平镇以东临龙泉山脉规划新建危险品仓储区。危险品运输通道:绕城高速路、第二绕城高速路、成雅高速路、成仁快速路-成自泸高速路、成渝高速路、龙泉山西侧山前路等。2天府新区规划1处消防指挥中心,位于天府新城。3规划1处消防训练中心,兼航空消防训练中心和消防物资储中心,位于南部现代农业科技功能区。4按照相关规范及标准建设特勤消防站、普通消防站。 其中规划特勤消防站11个,普通消防站64个。5消防通道:采取提高城市路网密度、合理布置主次干路、分流过境交通等一系列措施,确保消防通道畅通。6消防给水:按照相关规范及标准建设消火栓。消防给水主要依靠城镇给水系统,加强水厂及给水设施建设,完善城镇供水管网和消火栓;充分利用江河湖塘等天然水源,修建消防取水平台,多渠道保障消防用水。7消防通信:天府新区范围内采用集中接警处理方式,接警中心位于天府新区消防指挥中心;天府新区消防指挥中心与成都市中心城消防指挥中心设置联系专线和无线通信网;天府新区消防指挥中心到各个消防站间设立至少2对火警调度专线,并与生命线工程及救助单位之间各设1对联系专线。第58条 人防1人防标准:天府新区为国家一类人防重点城市,特级防空重点保卫目标。2人防工程分区:天府新区城市建设区为甲类人防工程区域,其它区域为乙类人防工程区域。3人防工程:按照“统一组织、平战结合、分区设防、分片防护”的原则,依据四川省人防办公室关于修订城市防空袭方案的通知确定战时留城人员比例、分类及相应配套工程。第59条 地质灾害防治加强龙泉山地质灾害严重区域的工程治理,防止滑坡、崩塌、泥石流等潜在灾害的影响。划分城市地质灾害易发分区,确定地质灾害点防治等级。项目建设根据所处区位及地质条件,预先进行地质灾害评估。第二节 避灾体系规划第60条 避难场所规划1规划设置类、类、类应急避难场所,其中:类每处用地面积不小于20万m2;类每处用地面积不小于1万m2,人均有效面积不小于2.0m2;类每处用地面积不小于2000m2,人均有效面积不小于1.0m2。2规划选址(1)类避难场所主要在城市建设区外围的各个方向布局。(2)类避难场所主要结合公园、大型广场、高校、室外体育场等进行布局,服务半径为1-2公里为宜。(3)类避难场所主要结合居住区绿地、广场、中小学操场等进行选址布局,服务半径在1公里以内。3天府新区规划避难场所个数共960个,其中类、类、类避难场所分别为15个、220个、725个。第61条 避难疏散通道1分级:规划疏散主通道、疏散次通道、疏散支路三个层级。2疏散通道规划要求城市建设区与周边非建设区域应保证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疏散主通道联系,便于中长距离疏散及救援。类避难场所应与两条或两条以上疏散主通道或疏散次通道联系。类避难场所应与两条或两条以上疏散通道相连。类避难场所应与两条或两条以上的疏散通道相连(疏散支路为主)。特殊公共设施,如医院、消防站、应急指挥中心、对外交通枢纽等应至少与一条或一条以上疏散主通道或疏散次通道联系。第5章 分期建设规划第62条 近期(2010-2015):快速起步、重点突破以国家级成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成都经济技术开区为依托,基础设施先行,高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及高端服务业快速推进。重点推进高端服务功能集聚带、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空港高技术产业功能区的建设,并启动新津-彭山、双流-仁寿、两湖一山三个合作区建设。规划近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约350平方公里,比现状增加160平方公里。其中成都新增145平方公里,眉山新增12平方公里,资阳新增3平方公里。第63条 中期(2016-2020):全面铺开、形成框架充分利用成都新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等区域性交通枢纽和交通设施的接入,围绕枢纽强化新区高端产业和高端服务职能,拉开新区发展框架,基本建成各片功能区,国家级现代产业高地基本形成,实现再造产业成都目标。重点打造东南部创新研发功能区,与北部的金融商务中心和总部商务中心共同形成完善的高端服务功能集聚带,并基本完成两翼产业带和两湖一山地区的建设,基本建成国际化现代新城区。规划中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约500平方公里,比近期增加150平方公里。其中成都新增143平方公里,眉山新增5平方公里,资阳新增2平方公里。第64条 远期(2021-2030):优化提升、持续发展推动产业升级和品质提升,全面完成区内各项建设。强化高端消费、科技创新和文化交往功能,增加高端服务业在产业贡献和城市建设中的比重,通过引入重大国际文化体育活动项目等形式树立新区文化品牌,提升新区的国内外影响力。在区域范围内考虑产业的升级和转移,优化成渝经济区和四川省的发展格局。执行更高的生态标准,加强新区的基础设施集成和循环能力,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成为科学发展的示范区,全面建成国家创新型城市和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规划远期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约650平方公里,比中期增加150平方公里。其中成都新增142平方公里,眉山新增5平方公里,资阳新增3平方公里。第65条 近期实施重点重点推进天府新城、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空港高技术产业功能区的建设,并同步启动新津-彭山、双流-仁寿、两湖一山等多个合作区建设。启动项目主要以高端服务功能、重大产业项目、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和生态环境建设等四个方面为重点。1.集聚高端服务功能:以天府新城为重点,包括新川科技创新园、金融总部商务区、麓湖高端服务功能集聚区等项目,加快总部、商务、研发、文化、会展等主体功能建设。2.落实重大产业项目:以空港高技术产业功能区和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为重点,加快集聚汽车研发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项目,主要包括国家汽车自主创新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园、国家新能源产业基地、国家新材料产业基地、国家民用航空研发中心、创新孵化基地等。3.构建现代高效的支撑网络:加快支撑系统建设,包括交通枢纽、骨干路网等重大交通设施项目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1)交通设施项目交通枢纽:建设成渝客专龙泉驿站,启动天府铁路新客站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高速公路与城市快速路:加快第二绕城、成自泸高速建设;启动龙新快速路、元华快速路、红星路南延线北段、双简快速路、三岔湖旅游快速路等骨干道路系统建设。轨道交通:K1线一期(新津站至龙泉山西麓,长约32公里)、K3线一期(北接成都市区1号线,南至煎茶镇,新建段长约11公里)、G2线一期(北至双流机场,南至煎茶镇东,长约27公里)、市区6号线(新区范围内长约9公里),全长约79公里。(2)市政基础设施项目给水设施:启动江安水厂、金马水厂、东风水厂等3个水厂的一期建设工程,规模分别达到70、40、40万吨/日,排水设施:分别启动在空港高技术产业功能区、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功能区、南部现代农业科技功能区、龙泉高端制造产业功能区的新建污水处理厂工程,处理规模分别为40、15、15、20万吨/日。电力设施:启动新津500kV变电站和区内17个220kV变电站的建设。燃气设施:启动煎茶、平桥门站的建设和高压燃气管线的敷设。4.构建完善的生态系统:以三岔湖、龙泉湖为重点提升“两湖一山”的生态和旅游功能;依托三圣花乡和黄龙古镇完善两大绿楔的生态保育和高端服务功能;保护和优化沿锦江、成都198和元华路两侧绿廊,构建游憩绿道。第6章 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建议第66条 天府新区总体规划是指导新区发展建设的战略性规划,成都、眉山、资阳三市应将天府新区总体规划内容纳入各自的城市总体规划,按法定程序上报审批。第67条 以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湖北省潜江市十校联考2025届初三5月底中考模拟考试英语试题含答案
- 江苏省连云港东海县联考2025届初三下化学试题练习题(三)含解析
- 云南省保山一中2025年高三下学期单元检测试题历史试题含解析
- 2025届上海外国语大学附属中学高三3月“阳光校园空中黔课”阶段性检测试题英语试题含解析
-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植物景观规划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三明医学科技职业学院《放射治疗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忻州市宁武县2025年三年级数学第二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安徽医科大学《特殊儿童医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郑州医药健康职业学院《病理学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辽宁财贸学院《数据分析与处理》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铁路施工安全教育培训
- 第一届贵州技能大赛铜仁市选拔赛平面设计技术文件
- 2025年陕西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招聘(20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高血压患者收缩压TTR和强化降压对心血管事件的影响
- GB/T 6433-2025饲料中粗脂肪的测定
- 物业管理之工程管理
- 5 《人应当坚持正义》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
- 《失语症的康复治疗》课件
- 《欧式田园风》课件
- 2025年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急诊危重患者科间交接规范率的效果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