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务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_第1页
乾务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_第2页
乾务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_第3页
乾务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_第4页
乾务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乾务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2017年修订)一、总则(一)编制目的为建立和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区域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本镇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编制依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广东省突发事件应对条例、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十二五”期间珠海市突发事件应急体系建设规划等国家、省、市、区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相关文件规定为依据,结合本镇实际,制定本预案。(三)工作原则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依法规范,加强管理;平战结合,快速反应;资源整合,协同应对。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切实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保障公众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及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2、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把应急处置工作落实到日常管理之中,加强基础建设,完善监测网络,强化预警分析,搞好预案演练,提高防范意识,有效控制危机,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努力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3、坚持统一领导的原则,在镇委、镇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专业处置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实行行政领导责任制,充分发挥专业应急指挥机构的作用。4、坚持依法规范的原则,依据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加强应急管理,维护公众的合法权益,使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5、坚持资源整合的原则,按照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要求,实现人力、物资、设备、技术和信息的有机配置,形成全方位的协调联动机制,做到统一调度和资源共享。加强宣传和培训教育工作,提高公众自救、互救和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综合素质。6、坚持协同处置的原则,加强应急处置队伍建设,建立联动协调制度,充分动员和发挥镇、企事业单位、村、村民小组、社会团体和志愿者队伍的作用,依靠公众力量,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功能齐全、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体制。(四)适用范围本预案指导本镇范围的突发公共事件应对工作。各类预案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变化,由制定单位或部门及时修订并报上级审定、备案。各类预案构成种类应不断补充、完善。(五)总体情况1、区域概况本镇是经珠海市人民政府批准,于2002年10月由原乾务镇和原五山镇合并而成,处于珠海市西部,毗邻港澳、靠近珠海港、珠海机场,珠峰大道、珠港大道贯穿全镇,粤西沿海高速公路出口近在咫尺,广珠铁路西线在境内设立货运站。陆地面积190.6平方公里,下辖16个行政村和2个居委会。2、突发公共事件的特征和趋势随着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各种影响发展的矛盾和不稳定因素时有出现,发生各类公共突发事件的概率较高。如:(1)全镇范围可能发生因台风、暴雨、高温、寒潮、大雾、寒害、干旱、雷击、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而导致的公共突发事件;(2)全镇范围可能发生食品安全、传染病疫情和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公共突发事件;(3)全镇范围可能发生交通、消防、生产、用电和特种设备等公共突发事件;(4)全镇范围可能发生群体性上访、斗殴、恐怖袭击等公共突发事件;(5)全镇范围可能发生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公共突发事件。(六)突发公共事件分类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危害社会、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自然灾害。主要包括气象灾害、地质灾害和生物灾害等。事故灾难。主要包括各类安全事故、火灾、交通运输事故、公共设施和设备事故(包括供电中断等)、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事件等。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食品安全和职业危害、动物疫情以及其它严重影响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事件等。社会安全事件。主要包括恐怖袭击事件、经济安全事件和群体性事件等。(七)突发公共事件分级 按照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公共事件原则上划分为一般(级)、较大(级)、重大(级)、特别重大(级)四个等级。特别重大突发事件(级)、重大突发事件(级)的具体分级标准参照国务院颁布的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分级标准(试行)执行。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级):指突然发生,事态比较复杂,仅对辖区一定范围内的社会财产、人身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危害和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较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环境污染等后果,但只需要镇政府调度有关部门,必要时由区相关专业应急机构指导就能够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一般突发公共事件(级):指突然发生,事态比较简单,仅对较小范围内的社会财产、人身安全、政治稳定和社会秩序造成一定危害和威胁,已经或可能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但只需要镇政府调度有关部门就能够处置的突发公共事件。二、组织机构和职责(一)乾务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乾务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体系包括:1、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总体应急预案是全镇应急预案体系的总纲,是镇政府应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规范性文件。由镇政府负责制定,经镇委、镇政府联席会议通过后实施。2、专项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是镇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而制定的涉及数个部门的预案。由牵头部门与支持部门共同制定,经镇政府批准后由牵头部门组织实施,并报镇政府备案。包括:乾务镇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乾务镇森林防火扑救预案;乾务镇防汛防风工作预案;乾务镇关于预防和处置打击走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乾务镇传染病防治应急预案;乾务镇食品安全专项应急预案;乾务镇供电中断应急预案等。3、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预案。应急保障预案是镇有关部门为应对某一类型或某几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保障而制定的涉及数个部门的预案。包括自然灾害救助、治安维护、医疗救护、应急通信、交通运输和气象应急保障预案,由牵头部门与支持部门共同制定,经镇政府批准后实施,并报镇政府备案。4、村(居)、公共场所突发公共事件综合应急预案。各村(居)、相关单位要在镇政府的领导下,按照分类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分别制定,并报镇政府备案。包括:村(居)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学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水库突发公共事故应急预案、企业突发公共事故应急预案等。(二)领导机构1、成立乾务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简称镇应急委),作为非常设领导机构,统一领导全镇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救援工作。镇应急委组成人员如下: 主 任:刘志强(镇委副书记、镇长人选)常务副主任:梁维灿(镇委副书记) 副 主 任:吴德立(镇人大主席)薛 宇(镇委副书记) 周炳勤(镇委委员、副镇长) 陈亦农(镇委委员、副镇长) 冯汉云(副镇长) 杨富强(副镇长) 赵转弟(镇委委员、镇人大副主席) 程明任(镇委委员、镇纪委书记) 林江辉(镇委委员) 谭新时(镇委委员、武装部长) 梁丙午(镇委委员) 陈勇强(镇委委员、乾务派出所所长) 沈 斌(镇委委员、五山派出所所长) 欧有富(主任科员) 梁辉强(副科级领导) 吴康连(镇纪委副书记) 曾维平(富山工业区副主任) 赵兆有(富山工业区副主任) 邓博文(富山工业区副主任) 黄淑英(副主任科员)成 员:梁福壮(党政办) 赵爵庭(事务办) 张汉斌(城建办) 谭 娜(爱卫办) 黄建雅(信访办) 梁建安(计生办) 黄亦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赵亦文(安监办) 张劲辉(农林水办) 黄锐霖(综治办) 黄建能(市政园林办) 周永燊(宣传办) 陈建和(人社所) 陈亦龙(教育组) 黄永强(水利会) 梁振才(林业站) 罗业龙(交管站) 陈锡雅(环保所) 黄文海(畜牧站) 余新达(国土所) 陈兴龙(工商质监所) 曾麓松(乾务卫生院) 黎富华(电信分局) 邝育春(农电所) 各村(居)书记、主任2、镇应急委职责:(1)研究确定应对突发公共事件重大决策和指导意见;(2)负责特别重大、重大、较大突发公共事件的组织和指挥;(3)负责审定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4)负责抓好全镇性应急重大项目建设,并检查落实情况;(5)当突发公共事件超出本镇处置能力时,依据程序及时上报并请求上级支援;(6)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工作中协调与上级政府及各有关部门的关系;(7)部署和总结全镇年度应急工作。(三)办事机构1、镇应急委下设乾务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中心(简称镇应急指挥中心),镇应急指挥中心设立镇应急办,作为常设机构,设在镇党政办,镇应急指挥中心及应急办组成人员如下:(1)镇应急指挥中心主 任:梁维灿(镇委副书记) 副主任:陈亦农(镇委委员、副镇长) 冯汉云(副镇长) 赵转弟(镇委委员、镇人大副主席) 谭新时(镇委委员、武装部长) 梁丙午(镇委委员)陈勇强(镇委委员、乾务派出所所长) 沈 斌(镇委委员、五山派出所所长) 成 员:梁福壮(党政办) 赵爵庭(事务办) 张汉斌(城建办) 谭 娜(爱卫办) 黄建雅(信访办) 梁建安(计生办) 黄亦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 赵亦文(安监办) 张劲辉(生产办) 黄建能(市政园林办) 黄锐霖(综治办) 陈建和(人社所) 黄慧敏(党政办) 黄文海(畜牧站)黄永强(水利会) 梁振才(林业站)(具体分工见附件2) 镇应急指挥中心职责:贯彻执行镇应急委的决定,负责全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的指导协调、监督检查、组织实施等工作;负责对突发公共事件所涉及的全镇性重大工作事项提出建议,并报镇应急委;负责全镇重大应急救援问题的调查研究、承办会议等;依据镇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制定全镇应急救援系统建设的措施和规划;负责突发公共事件紧急预警发布和相关新闻报道的审核以及各新闻媒体的协调、接待等相关事宜;负责全镇紧急救援、避险、避灾、自救、互救等应急常识与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工作;负责协调有关镇直部门建立覆盖全镇的应急信息系统和指挥平台,收集应急信息,并对重要信息提出处置建议报镇应急委。 (2)镇应急办主 任:梁丙午(镇委委员) 副 主 任:梁福壮(党政办) 黄锐霖(综治办)黄慧敏(党政办)新闻发言人:周永燊(宣传办)信息报送员:梁红玉(党政办)值班室成员:李景文(镇府保安) 梁子其(镇府保安) 梁振南(镇府保安) 应急分队3人 镇应急办具体职责:协助镇领导同志组织处理需由镇政府直接处理的突发事件,统筹镇应急委的具体工作,负责镇政府值班工作。镇应急办根据镇应急委的决定,负责规划、组织、协调、指导、检查全镇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及应急管理的预案、体制、机制和法制建设。2、为提高处置效率,迅速展开工作,根据重大或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环节要求,对应区应急组织体系成立14个基本应急行动组。现场指挥部根据工作需要,启动若干相关应急行动组。(1)综合协调组。由镇党政办牵头,相应专业应急机构或事件主管单位、事件发生地村(居)等相关单位负责综合协调工作。(2)治安救助组。由派出所牵头,事件主管单位或事件发生地村(居)等相关单位负责治安救助工作。(3)工程抢险组。由城建办牵头,国土、规划、交管、水利、供电、通讯、事件主管单位、事件发生地村(居)等相关单位负责工程抢险工作。(4)医疗救护组。由卫生院牵头,事件主管单位或事件发生地村(居)等相关单位负责医疗救护工作。(5)信息报送组。由党政办统筹,相应专业应急机构或事件发生地村(居)等单位负责信息报送工作。(6)宣传组。由宣传办牵头,相应专业应急机构、镇应急指挥中心等相关单位负责信息发布及相关宣传工作。(7)物资保障组。由民政办牵头,生产办、水利会、事件发生地村(居)等相关单位负责物资保障。(8)交通运输组。由交管站牵头,镇府车队、派出所、事件发生地村(居)等相关单位负责交通运输工作。(9)涉外联络组。由党政办牵头,侨办等相关单位负责涉外联络工作。(10)环境处理组。由环保所牵头,派出所、卫生、农业、安监、城建、水利等相关单位负责环境处理工作。(11)事故应急组。由安监办牵头,人社所、工会以及事故主管单位等相关部门负责事故应急工作。(12)调查评估组。由党政办牵头,民政、安监、信访、综治等相关单位负责调查评估工作。(13)善后处理组。由民政办牵头,相应专业应急机构或事件主管单位、事件发生地村(居)等相关单位负责善后处理工作。 (14)后勤保障组。由党政办牵头,民政办参与,负责为参与处理突发事件的所有工作人员提供饮水、用餐、药品、必备工具等的保障,为受转移群众和受灾群众提供衣、吃、住等保障。各应急组负责人可根据实际处置工作需要,增减相关应急行动组的参与单位。(四)相关单位各村(居)和事业单位均要成立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领导小组,承担相关类别的应急管理工作,负责制定相关应急预案,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做好即时处置,承担相应的应急工作,协助镇政府做好突发公共事件预防、处置和恢复重建等工作。(五)联动机制建立并加强与相邻镇及区有关部门的协同应急联动的机制和网络。根据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的实际需要,按照有关规定,协调有关部门和单位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先期处置工作。三、预测、预警(一)建立数据库1、对全镇可能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的因素建立档案。一是建立易燃、易爆企业、场所档案,内容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法人代表、联系方式、企业规模、职工人数等;二是建立农村危房档案,内容包括危房地址、住户人数、联系方式等;三是建立食品药品企业和单位食堂档案,内容包括企业名称、地址、法人代表、联系方式、产品种类、单位食堂用餐人数等;四是对其他应急事件有关的情况建立档案。2、建立突发公共事件监测网络。村(居)和有关单位要提高警惕,做好监测工作,建立和完善本区域内可能造成重大影响并涉及公共安全的信息收集、分析和报送制度。对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的重大信息,按有关规定做好保密工作。(二)信息报告1、迅速报告信息。一旦掌握和发现突发公共事件信息,有关单位和所在村(居)要按照“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的原则,立即根据其性质和威胁程度,将有关信息报告镇政府有关部门和镇应急指挥中心,并组织当地的应急力量开展先期处置工作。群众有义务通过110报警或其它途径迅速报告和反映突发公共事件信息。2、快速反应机制。镇应急办在接到突发事件报告后15分钟内要落实通知主要领导和相关职能部门,有关领导要在30分钟内赶到现场组织指挥处置工作,相关职能部门要在30分钟内组织应急人员到达现场。有关部门在接到报警信息后,要按照相关预案和报告制度的规定,在组织抢险救援和应急处置工作的同时,及时掌握和汇总相关信息,并在半小时内向镇应急办口头报告,l小时内书面报告。报告内容包括事件发生经过、目前情况和处置情况等。3、跨区域信息通报。镇应急办要与相邻镇加强协作,建立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通报、协调渠道。一旦出现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超出本行政区域的态势,要根据应急处置工作的需要,及时通报、联系和协调。(三)预警1、预警级别按照突发公共事件严重性和紧急程度,可分为一般(级)、较重(级)、严重(级)、特别严重(级)四级预警,并依次采用蓝色、黄色、橙色和红色表示。预警级别由低到高,预警级别分级方法及预警颜色如下:级,可能死亡12人的一般事故,预警颜色为蓝色;级,可能死亡39人的较大事故,预警颜色为黄色;级,可能死亡1029人的重大事故,预警颜色为橙色;级,可能死亡30人以上的特别重大事故,预警颜色红色。根据事态发展情况和采取措施的效果,预警可以升级、降级或消除。2、分级规范具体突发公共事件分级由相应专项预案或分预案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或参照有关政策确定。 3、预警建议由镇应急委依照相关预案所确定的预警等级提出预警建议。4、预警处置进入预警期后,镇应急委在报请区应急委同意后,可视情况采取以下预防性措施:(1) 准备或直接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2)必要时,向公众发布可能受到突发公共事件危害的警告或者劝告,宣传应急避险和防灾减灾常识;(3)根据需要,转移、撤离或者疏散可能受到突发公共事件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产,并进行妥善安置,并优先保障可能受到突发公共事件危害的人员的生命安全;(4)组织应急联动单位、应急救援队伍和专业人员进入待命状态,视情况动员后备人员;(5) 调集、筹措所需物资和设备;(6) 加强治安管理,确保通信、交通、供水、供电等公用设施的安全,稳定社会秩序;(7) 特殊情况下,可在报请区应急委同意后,立即采取果断措施阻止事态的发展;(8)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措施。四、运行机制(一)应急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事发地村(居)委会要立即如实向镇应急办报告,不得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报告内容主要包括时间、地点、信息来源、事件性质、影响范围、事件发展趋势和已经采取的措施等。应急处置过程中,要及时续报有关情况。突发公共事件相关情况,由镇应急办及时上报区应急办。镇应急办和各相关部门接到突发公共事件重要信息报告后,研究判断各类基础信息和动态信息,及时提出紧急处置建议,向镇应急委报告,并将镇应急委领导同志批示传达给有关村委会和部门,并跟踪反馈落实情况。各村、村民小组和相关部门要及时掌握突发公共事件信息,对于一些事件本身比较敏感或发生在敏感地区、敏感时间,或可能演化为特别重大、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报送,要高度重视,严密监视事态发展,及时上报镇应急办。同时,镇应急办及时汇总有关情况,向上级汇报。(二)先期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要立即做出响应,根据职责和规定的权限启动相关应急预案,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组织开展应急救援工作,并及时向镇应急委报告。镇应急委在向区政府报告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同时,启动相关应急预案,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置,控制事态。一旦发现事态危害超出自身控制能力时,应立即向上级政府应急委员发出请求,由上级政府应急委协调其他应急力量予以增援。(三)指挥协调1、特别重大、重大和较大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由镇应急办报请镇应急委主要领导批准后启动应急预案,并成立由各专项指挥部、相关部门和事发地村委会组成的现场指挥部。同时,立即上报区应急办及区政府,请求支援。镇政府严格执行省、市、区的处置决定和指令,积极配合做好应急处置工作。2、一般突发性公共事件。各专项指挥部、相关部门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由镇政府领导和相关专项指挥部领导负责指挥。必要时,上报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请求支援。(四)社会动员镇应急委依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人员伤亡等情况,确保不同程度、不同范围的社会动员。在启动各级相应应急处置预案时,发布社会动员令,向社会和公众发布事件信息,实施现场动员和提供有关保障,组织人员疏散、隐蔽和隔离等。根据需要,动员妇联、共青团等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志愿者队伍等所有可以动员的一切力量,有组织地参与应急救援工作。镇应急办负责全镇社会动员工作,会同宣传部门和公共媒体做好动员工作,制定社会动员方案,协调镇相关部门开展工作,并报镇应急委备案。(五)应急结束镇应急委、各专项指挥部或现场指挥部确认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已基本结束,次生、衍生事件危害被基本消除,应按程序及时结束应急处置工作。专项指挥部或现场指挥部,需将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情况形成书面报告,上报镇应急委,经镇政府或区应急委批准后,作出同意应急结束的决定。(六)善后处置镇应急委会同事发地村(居)委会,积极稳妥、深入细致地做好善后处置工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结束后,现场指挥部要迅速采取有效措施,及时清理事故现场,做好疫病防治和环境污染消除工作,恢复正常社会秩序。对突发公共事件中的伤亡人员、应急处置工作人员,以及紧急调集、征用有关单位及个人的物资,要按照规定给予抚恤、补助或补偿,并提供司法援助。镇民政办会同有关部门和单位要迅速调拨救灾物资,保证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要建立健全突发公共事件社会救济救助制度,积极提倡和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及个人参与社会救助。司法所要积极做好司法救助工作。(七)调查与评估由镇应急委负责向上级政府及相关部门报告相关情况。对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过程和损失,以及事前、事发、事中、事后全过程的应对工作,进行全面客观的调查、分析、评估,提出改进措施,形成突发事件调查评估报告,并在相关法律、法规、规章等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无具体规定的,一般应在60日内完成;特殊情况下,由镇应急委向区应急委申请,适当延长期限。(八)恢复重建镇政府领导有关部门和事发地村委会具体负责恢复与重建工作。需要上级政府给予援助的,由镇政府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请求。五、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相关措施(一)信息发布。突发公共事件的信息发布应当及时、准确、客观、全面。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要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政府应对措施和公众防范措施等,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镇应急委或者其授权机构负责统一发布突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或上报信息。(二)应急保障。根据事件危害程度,镇有关部门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及相关预案要求,做好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人力、财力、物力、交通运输、医疗卫生及通信等保障工作,保证应急救援的急需和灾区群众的基本生活,以及恢复重建工作的顺利进行。必要时,由镇政府负责向上级政府请求援助。1、技术储备和保障。镇应急指挥中心统筹规划全镇应急物资、人员、资金等储备资源。通过整合相关职能部门信息技术资源、组织编制全镇各类应急资源分布图谱、搭建全镇应急信息系统网络平台和应急指挥平台,动态掌握应急保障信息。各部门应按照镇应急指挥中心的统筹适量储备处置一般和较大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的必备设备;政府采购中应统一采购、集中储备处置重大以上级别的突发公共事件的相应设备。在区应急指挥中心指导协调下,建立相应的监控、指挥和决策技术支持平台以及应急信息系统网络平台,逐步建立决策专家咨询制度。2、通讯与信息保障。突发公共事件处置期间,协调电信运营部门保障镇应急委、专业应急机构或事件主管单位、镇应急指挥中心、现场指挥部等机构的通讯畅通,并制定应急保障方案,确保实现音频、视频、数据等信息双向传递。3、工程抢险装备保障。(1)城建办负责建立工程抢险装备信息数据库,明确装备的类型、数量、性能和存放位置,建立相应的维护、保养和调用制度;(2)水利会负责督促各村完成水毁工程的修复工作,督促各村组织专业队伍对管辖的水库、堤坝、水闸、排涝泵站检查养护,协助镇三防办、组织防汛工程的抢险和技术指导;(3)农林水办负责协助各村组织抗灾、救灾,收集、整理和反映受灾信息,提出农业生产救灾资金的分配意见,对受灾地区做好恢复农业生产和技术指导工作;(4)供电、电信、供水等部门,负责及时抢修供电、邮电通讯及供水设施;供电部门负责保障防风防洪抢险及防洪排涝设施的用电需要,保障电力设施的防洪安全工作;(5)国土所、规划所负责地质灾害的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工作,组织对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进行应急调查、应急监测和采取临时防护措施工作,对灾害发展趋势进行分析预测,提出应急防治与救灾措施建议。对在台风、暴雨期间居住在危险山坡旁的居民,负责组织居民安全转移工作。4、应急队伍保障。强化镇干部、公安、安监人员、民兵、综治队、村干部、医务人员等为主体的先期处置,镇专业应急机构或事件主管单位为后续处置,武装部、民兵、预备役为增援,志愿者团体为辅助的应急队伍体系建设。各职能部门应依据职能组建相关专业应急队伍,并根据应急工作需要,提高装备水平,增强队伍实战能力。同时充分发挥机关、企事业单位、志愿者团体等社会力量,做好供给保障等辅助工作。5、交通运输保障。制定交通运输工具调用方案,会同交警部门规划应急交通管制线路,确保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陆、海、空交通安全通畅。6、医疗卫生保障。卫生部门要建立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资源动态数据库,明确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急医疗急救队、卫生防疫队的分布以及救治能力、专业特长等基本情况;并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制定医疗卫生设备、物资调度方案。 7、治安保障。公安部门要建立警力分布动态数据库,制定维持治安秩序、实行警戒和交通管制的警力集结、布控、执勤等工作方案,加强对重点地区、重点场所、重点人群、重要物资设备的保护。8、物资保障。民政办等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建立应急物资生产能力、技术储备、产品储备信息数据库,加强相关物资储备、生产及加工能力储备、生产工艺流程的技术储备;制定应急物资调拨、配送方案,并建立应急物资紧急生产机制。9、经费保障。镇财政部门要保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费用,在年度预算中按照本级支出额的0.5-1%安排预备费,优先用于突发公共事件处置工作,同时设立应急专项资金并建立应急经费快速拨付机制。10、社会动员保障。其他各部门要制定突发公共事件社会动员工作方案,方案中应有社会动员条件、范围、程序、相关保障制度、社会各基层单位的作用以及动员前的必要准备工作等方面内容。11、紧急避难场所保障。规划部门要结合我镇实际,规划镇的两所中学、三所小学、乾务敬老院及各村(居)委会为突发公共事件人员避难场所(详见附件3)。避难场所设置标准的应急图案标志。12、劳动和社会保险保障。镇劳动保障部门要建立信息化、网络化监察管理制度,完善全镇劳务工动态管理数据库,明确其数量、分布、工资支付、合同、仲裁、社会保险等情况,并建立快速处理集体劳资、社保纠纷应急机制。13、气象信息保障。气象服务站及时发送相关气象信息和预警信息,建立气象灾害预警通报平台,完善气象灾害防御等相关制度;会同区应急指挥中心发布灾害性天气警报,迅速向有关部门做出天气情况(如风向、风速等)提示,或按规定向社会公布。(三)人力保障。公安(消防)、医疗救护、疾病控制、防洪抢险、森林防火、以及水、电等工程抢险救援队伍是应急救援的专业队伍和骨干力量。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应急救援队伍的业务培训和应急演练,建立联动协调机制,提高装备水平,机关、企事业单位、公益团体和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是应急救援的重要力量,各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社会力量的应急能力建设,使其掌握一定的救援知识和技能。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镇政府按照预案分工调用应急队伍和社会力量进行处置。必要时,要及时向上级政府请求援助。(四)宣传教育。要通过宣传媒体,广泛宣传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常识。在中、小学普遍开展紧急避险、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在村开展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救援进社区活动,增强公众安全防范意识,并及时向社会发布有关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内容(涉密内容除外)、预警方式和报警电话。(五)责任与奖惩。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工作实行行政领导负责制和责任追究制。镇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运用紧急权力,采取应急措施依法实施监督。镇应急委负责对在应急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先进单位和个人及时给予表彰和奖励。镇政府对不报、迟报、谎报、瞒报和漏报重要情况或者有其他失职、渎职行为的,依法对直接责任人和其他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 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六、附则1、预案管理:本预案由乾务镇人民政府制定,镇应急指挥中心负责解释与实施,并上报区政府备案。镇有关部门和各村委会按照预案的规定履行各自职责,具体制定相应的预案。2、预案实施:本预案经镇委、镇政府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后实施。3、预案实施时间:本预案自印发之日起正式实施。关于印发的通知(乾府字201325号)作废。附件:1.乾务镇突发公共事件委员会组成人员 2.乾务镇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指挥中心及应急办成员分工表 3.乾务镇突发公共事件人员避难场所一览表附件1:乾务镇突发公共事件委员会组成人员主 任:刘志强(镇委副书记、镇长人选)常务副主任:梁维灿(镇委副书记) 副 主 任:吴德立(镇人大主席)薛 宇(镇委副书记) 周炳勤(镇委委员、副镇长) 陈亦农(镇委委员、副镇长) 冯汉云(副镇长) 杨富强(副镇长) 赵转弟(镇委委员、镇人大副主席) 程明任(镇委委员、镇纪委书记) 林江辉(镇委委员) 谭新时(镇委委员、武装部长) 梁丙午(镇委委员) 陈勇强(镇委委员、乾务派出所所长) 沈 斌(镇委委员、五山派出所所长) 欧有富(主任科员) 梁辉强(副科级领导) 吴康连(镇纪委副书记) 曾维平(富山工业区副主任) 赵兆有(富山工业区副主任) 邓博文(富山工业区副主任) 黄淑英(副主任科员)成 员:梁福壮(党政办) 赵爵庭(事务办) 张汉斌(城建办) 谭 娜(爱卫办) 黄建雅(信访办) 梁建安(计生办) 黄亦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赵亦文(安监办) 张劲辉(农林水办) 黄锐霖(综治办) 黄建能(市政园林办) 周永燊(宣传办) 陈建和(劳动保障所) 陈亦龙(教育组) 黄永强(水利会) 梁振才(林业站) 罗业龙(交管站) 陈锡雅(环保所) 黄文海(畜牧站) 余新达(国土所) 陈兴龙(工商质监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