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安一中国学培训大学中庸_第1页
义安一中国学培训大学中庸_第2页
义安一中国学培训大学中庸_第3页
义安一中国学培训大学中庸_第4页
义安一中国学培训大学中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安一中校本讲座,大学中庸初探 邓文涛 2016.8,1,国学经典教育的重要性,1.国学经典是我国传统文化精髓 2.国学经典对社会、个人成长等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3.各级机关重视 4.我校开展情况喜人,2,大学中庸历史传承,自从汉代起,就有以诗、书、礼、易、春秋等诸经为大经,以礼记中的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合称为小经的提法。 在唐代,韩愈和李翱把大学中庸看做与论语孟子同等重要的经书。 到了宋代,程颢和程颐竭力尊崇其在经书中的地位。,3,大学中庸历史传承,朱熹在二程的基础上,从礼记中抽出大学中庸,使之与论语孟子相配,合称四书。 八百年来,四书在我国广泛流传,其中许多语句已经成为脍炙人口的格言警句。 孙中山称之为:“中国政治哲学,谓其为最有系统之学,无论国外任何政治哲学家都未曾见到,都未曾说出,为中国独有之宝贝。”,4,国学经典之中庸,5,中庸简介,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由朱熹使之单独成篇。 全书3500字左右,共33章。 据说是子思所作。 子思(前483-前402),姓孔,名伋,字子思,孔子的孙子,其父亲是孔鲤,鲁缪公的老师,后代尊称“述圣”。,7,中庸概述,1、命性道教。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命-性-道-教。 性自命出,命由天降。 上天把天理赋予人形成品德就是“性”,遵循本性自然发展的原则而行动就是“道”,圣人把道加以修明并推广于民众就是“教”。,8,中庸概述,2、“中和”“中庸”的理念贯彻始终。 “和”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符号。 和实生物、和为贵、地利不如人和、和而不同等,都是耳熟能详的话语。 有物斯有象,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则有仇,仇必和而解。 “中和”是一种能力,正确的时机,恰当的方法是“中和”,是哲学上讲的那个最合适的“度”。,9,中庸概述,3、“诚”字贯穿中庸全文。 大学中的诚意是只说人道,而中庸中的诚,不仅仅说的是人道,更多的是关注天道。 诚贯穿中庸全部,中庸贯穿中国人心全部。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 大意是说:诚贯穿在万物的始终,没有诚也就没有万物,因此,君子以诚为贵。,10,中庸名句欣赏,原文:施诸已而不愿,亦勿施于人。 释义:不愿意别人加给自己的,也不要加给别人。,11,中庸名句欣赏,原文: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乎。 释义:爱好学习接近智慧,努力行善接近仁德,知道耻辱就接近勇敢。,12,中庸名句欣赏,原文: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释义:任何事情,有准备就能成功,没准备就会失败。,13,中庸名句欣赏,原文: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释义:广泛地学习,详尽地探究,慎重地思考,清楚地辨别,忠实地执行。,14,中庸名句欣赏,原文:天地之道,可一言而尽也:其为物不贰,则其生物不测。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释义:天地的法则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它自身诚一不贰,化育万物,不可测度。天地的法则是:广博,深厚,高超,精明,悠久,长远。,15,中庸名句欣赏,原文: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释义:诚实是天道的法则,做到诚实是人道的法则。天生诚实的人,不必勉强为人处世就合理,不必思索言语行动就得当。从容不迫的达到中庸之道,这种人就是圣人。做到诚实的人,就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并且要坚定不渝地实现它才行。,16,中庸名句欣赏,原文: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 释义:由内心真诚达到明晓道理,这叫做天性;由明晓道理达到内心真诚,这叫做教化。内心真诚就会明晓事理,明晓事理就会内心真诚。,17,中庸名句欣赏,18,原文:子曰:“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治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 释义: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了智慧,努力实行就接近了仁爱,知道羞耻就接近了勇敢。知道了这三条,就懂得了用来修养自身的办法;懂得修养自身的办法,就懂得了治理民众的办法;懂得了治理民众的办法,就懂得了治理天下国家的办法了。”,中庸名句欣赏,19,中庸感悟,1.中庸中讲的最多的是“诚”,不管对自己,对家人,对外人都要诚实,至诚的人他的人品是诚恳的,他的思想深似潭水,他化育万物的胸襟像蓝天一样广阔,其实现实也是这样的。诚实应该是一个人的基本道德,是与人相处的重要原则,也是一个事业开始的奠基。,20,中庸感悟,2.我们从完善自身做起,拿出一颗真诚干净的心,不为私利。引导学生和子女走正确的路,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渴求,使其素质和能力得到最高发展。 3.教师与学生心灵之间的真诚交流。在教学过程中师生要多一些心与心的交流,创造出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让他们享受学习的美与快乐,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还要以身作则,为孩子们做好榜样,不愧于“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21,中庸感悟,4.儒家思想中的最高思想境界是中庸,这里的“中庸”有包容和合作的意思。工作中、同事间多包容。凡事力求不偏不倚,无过不及,在两端中寻求契合点。,22,国学经典之大学,23,大学讲座提纲,一、大学简介 二、 大学概述 三、大学名句鉴赏 四、大学感悟,24,大学简介,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据说是孔子门生曾参所作。 全文共1600字左右,后人把其分成十一章,经文一章,其余十章是传文部分。 作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 曾参又称曾子,字子舆,孔子学生,鲁国人。,25,大学简介,大学是中国管理智慧的总论纲,是中国人立人、立事、立国的总原则。 它和中庸一起构成中国文化DNA螺旋结构中的双因子。 大学是中国管理哲学的总纲,强调由内而起的对外的事功。 中庸是中国人文精神的总要,强调由外而起的对内的境界。,26,大学概述,“大学”是相对于小学而言,说的不是“详训诂,明句读”的“小学”,而是讲治国安邦的“大学” 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 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八条目是实现三纲领的途径。 其中修身是最根本一条,27,大学概述,根据三提纲与八条目,大学共分为十章,分别如下: 明明德:指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 止于至善:指要达到最好的境界 新民:指让人们革旧图新,不断变革图强 本末:指做事情要分清主次,抓住事物的根本,28,大学概述,格物致知:指要穷究事物的原理来获得知识 诚意:指不要欺骗自己 正心:就是要端正自己的心思 修身:就是要加强自身修养,提高自身素质修身养性。 齐家:就是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与家族 治国、平天下:就是谈治理国家的大事,29,这是人生追求的目标,知先后近乎道,三纲领,明德,新民,止于至善,为什么,止、定、静 安、虑、得,八条目,平天下 治国 齐家 修身 致知 格物 诚意 正心,齐治平是人的社会理 想,实现的根本在修,修身就需致知,致知 需格物,需诚意正心,本末倒置,则南辕北辙,大 学 语 文,“八目”:,就是全面透彻地研究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指的是在修养自身的过程中,能 够做到诚实、不自欺。,就是要获得对世界上万事万物的 认识。,就是教人防止个人情感的偏向。,“格物”,“正心”,“诚意”,“致知”,大 学 语 文,是使个人修养达到完善的程度,是大学中对人的培养的最高要求,它处在“八条目”的中枢地位。,是齐家的扩大和延伸。,是善于处理好家庭或家族内部的关系。,“修身”,“治国”和“平天下”,“齐家”,“八目”:,大 学 语 文,八目的关系:,“格物”,“正心”,“诚意”,“齐家”,“修身”,“平天下”,“治国”,内修,外修,独 善 其 身,兼 济 天 下,“致知”,大 学 语 文,大学名句欣赏,原文: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释义:大学的目的,在于显明高尚的品德,在于使人们革除旧习,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34,大学名句欣赏,原文: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释义:所谓意念诚实,就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象厌恶难闻气味那样厌恶邪恶,象喜爱美丽的女子一样喜爱善良,这样才能说心安理得,所以君子在一个人独处时必定要谨慎。,35,大学名句欣赏,原文: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释义:财富可以修饰房屋,道德可以修饰身心,心胸宽广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君子一定要做到意念诚实。,36,大学名句欣赏,原文: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释义:没有人知道自己孩子的坏处,没有人知道自己禾苗的茂盛。,37,大学名句欣赏,原文:君子有诸已,而后求诸人。 释义:自己有善德,才能要求别人行善。,38,大学感悟,1大学以人的修身为核心,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为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只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培养道德品性,完善人格的过程。 2.格物致知则是穷究事理。增长知识和智慧,以达到至善的境界。 3.凡事要做表率。自己讨厌的,不要强加给别人;要得众、慎得、举贤,39,大学感悟,3.最让人感受深刻的是做人要正心,正心就是保持内心的中正,就是谨守天性中的良知,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