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侵略与反抗1(2017年江苏无锡卷)18401842年,曾经不可一世高高在上的大清帝国一夜之间被英国人打得颜面扫地,揭开了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这场导致中国走进屈辱历史的战争是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中法战争2(2017年内蒙古赤峰卷)以下内容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的是A割香港岛给英国 B五口通商 C领事裁判权 D赔款2100万元3(2017年广东深圳卷)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A关天培战死炮台B圆明园惨遭洗劫C邓世昌殉国黄海D义和团火烧教堂4(2017年四川内江卷)1856年爆发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对中国直接发动武装侵略的是A英俄联军 B英美联军 C英法联军 D美法联军5(2017年广东深圳卷)“赔两亿、割三地、设工厂、开四地。”这句口诀反映的不平等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6(2017年江苏盐城卷)“东交民巷的大炮注视和监督着紫禁城,象征着条约制度的权威和中国的国将不国”材料中导致中国“国将不国”的条约是A尼布楚条约B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7(2017年山东滨州卷)近代史上,“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曾被作为清政府的“义务”写进条约,严重侵犯了中国人民的正当权利和自由,这一规定出自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辛丑条约D“二十一条”82017年国庆节,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率领政治局常委集体拜谒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坐落于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其基座四周镶嵌着八块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的内容如下图,该图所反映的中国近代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辛变革命 D五四运动9“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走往近代的最初一步。”陈旭麓先生所说的“这场战争”对中国最突出的影响是A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B严重侵犯了中国的领海和领土主权C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0下列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原因的是A清政府的腐败统治和剥削,导致阶级矛盾激化B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加剧了阶级矛盾的激化C自然经济解体D自然灾害严重112015年5月18日的黑龙江日报提到“爱辉”地区的名字重新改为“瑷珲”,目的是铭记历史,与“惨痛历史”相关的事件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2太平军某将领回忆自己在1862年指挥的一场战事时,曾自豪地说;“有巡抚李鸿章到上海招募洋鬼,与我交兵那时洋鬼并不敢与我交战,交战即败。”这位英勇的将领是A李秀成 B陈玉成 C邓世昌 D洪秀全13近年一些爱国人士从国外收回大量中国的文物,其中有很多是圆明园当年的文物,圆明园大量珍贵文物流落海外始于A鸦片战争期间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14马关条约中最能说明外国侵略势力深入内地的是A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B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C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D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15清末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诗句:“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中的“往事”和“割台湾”发生在哪一年A1839年 B1860年 C1895年 D1911年161896年春谭嗣同有感一诗中描述:“世间无物抵春愁,合向苍冥一哭休。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此诗是对下面哪一现象的愤慨A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失去了更多领土C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略中国更甚D八国联军侵华后清政府沦为了洋人朝廷17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出,全国上下一片哗然,众人议论纷纷,忧心忡忡。下列议论不符合史实的是割地、赔款,丧权辱国清政府已成为“洋人的朝廷”允许外国人在中国开办工厂,中国民族工业没指望了失去台湾太让人心痛了A B C D18学习历史要做到史论结合,即在注重历史事实的基础上得出某种结论。下列结论“清朝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所依据的史实是A允许外国驻兵北京B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C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D外国公使进驻北京19义和团运动中出现了许多家喻户晓的顺口溜,如“七天不梳头,砍下洋人头;七天不洗脸,能把洋人赶;七天不裹脚,天下洋人杀尽了”。这些顺口溜反映了义和团A缺乏正确理论的指导B以农民为运动主力C把反帝作为主要目标D具有盲目排外特点20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南京条约签订后,英国资产阶级欣喜若狂,“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1)根据材料一,请你判断英国发动侵略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一场绅士的洗劫,一把文明的大火,早夺去你的美丽,也在我的脸上,烙下了耻辱的印记。”(2)材料二中的“绅士”指谁?这一事件发生于哪一战争中?材料三“中国此次所受毁损及抢劫之损失,其详数将永远不能查出,但为数必极重大无疑。”庚子联军统帅瓦德西拳乱笔记(备注:庚子是指1900年)(3)瓦德西在哪一事件中来到中国?这一事件后,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请根据以上材料分析近代中国屡败的根本原因21近代中国遭受过深重的苦难,捍卫国家主权、维护民族尊严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任务。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迟至1863年,中国的皇帝致函林肯,告之中国致力于保持与美国的友好关系,他在信函中称:“朕承天命,抚有四海,视中国和异邦同为一家,彼此无异也。”发此函时,中国已经输掉了与西方列强的两场战争西方列强正忙于在中国领土上划分势力范围。基辛格论中国(1)中国在“已经输掉”的第一场战争后被割占了哪一地区?第二次战争中俄国通过哪一条约强占中国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据材料分析中国输掉战争的主观原因。材料二 中东一役,主客之势中逸东劳、重寡之形中强东弱,乃日人一举而扫平壤,再举而夺旅顺七举而降威海,(中国)俯首乞怜如鱼困陆,索重款而不敢辞,割全台而不敢问,遂令二十三省如凡上内,任与国之需求,四万万人如阶下囚,听外人之笑骂。新政真诠何启、胡礼垣集(2)据材料分析,“中东一役”指的是近代哪一历史事件?“中”方丧失的权益有哪些?参考答案1【答案】A2【答案】B【解析】此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本质意图的是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的五口通商最能反映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本质意图。故B符合题意。3【答案】B【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开始于1856年,结束于1860年。英法联军在1860年闯入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野蛮抢劫和破坏后又放火烧毁它。B符合题意。4【答案】C【解析】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为主凶,美俄为帮凶,开始于1856年,结束于1860年。英法联军在1860年闯入北京西北郊的皇家园林圆明园,野蛮抢劫和破坏后又放火烧毁它。C符合题意。5【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马关条约的认识。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1895年李鸿章和日本的伊藤博文在日本的马关签订中日马关条约。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故C符合题意。6【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认识。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故D符合题意。7【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辛丑条约的认识。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中国战败,1901年签订了辛丑条约。辛丑条约中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C符合题意。8【答案】A【解析】依据题干图片可知是虎门销烟。面对鸦片流毒,林则徐上书道光帝要求严禁鸦片,1839年林则徐作为钦差大臣到广州查禁鸦片,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对外来侵略坚强意志,A项符合题意。9【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清政府战败,1842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规定割、地赔款、开通商口岸、关税协定等,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完整和主权,古老的中国开始卷入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D项符合题意。10. 【答案】C11【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俄国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堪分西北界约记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千米。B符合题意;A、C、D中的战争与材料中“瑷珲”两字无关,不符合合题意,故答案为B。12【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61年,李秀成率军攻上海,清军和洋人联合抵抗,美国人华尔组织洋枪队阻击太平军,太平军久攻未能占领上海,A项符合题意。13【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闯入圆明园,进行了大肆的抢劫和破坏,使许多珍贵的文物流落海外,最后还一把火烧了圆明园,A、C、D不符合题意,答案为B。14【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马关条约中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这些城市都属于中国的内地城市,说明了外国侵略势力已经深入内地。故选B。15【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894年日本发动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清政府战败,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规定割台湾给日本,C项符合题意。16【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首诗反映了甲午中日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列强开始疯狂地对华进行资本输出,中国的政治经济面临崩溃,表明了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侵略中国更甚,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即将开始时的历史现实,答案选C。17. 【答案】D18【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爆发,清政府战败,被迫与八国签订辛丑条约。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爱国运动,标志着清朝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C项符合题意。19【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砍下洋人头、把洋人赶、天下洋人杀尽了”可知,义和团把反帝作为主要目标。19世纪末,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激起了人民的反抗,义和团运动在山东、直隶一带兴起,他们提出“扶清灭洋”的口号,C项符合题意。20【答案】(1)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2)英法联军。第二次鸦片战争中。(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4)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制度的落后【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一想到和三万万或四万万人开放贸易,大家好像发了疯似的”“只要中国人每年需用一顶棉帽,不必更多,那英格兰现有的工厂就已经供给不上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概括出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开辟国外市场,推销工业品。第(2)问,根据所学知识,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1860年,英法联军一路烧杀抢掠,攻入北京,火烧圆明园,往日辉煌的宫殿、参天的古树,都化为灰烬。第(3)问,结合所学知识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