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全国中考题组)模拟试题.docx_第1页
河北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全国中考题组)模拟试题.docx_第2页
河北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全国中考题组)模拟试题.docx_第3页
河北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全国中考题组)模拟试题.docx_第4页
河北中考历史总复习主题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全国中考题组)模拟试题.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全国中考题组一、选择题1.(2018江苏南京,6,1分)林则徐曾上奏道光帝:“窃臣等钦遵谕旨,将夷船缴到烟土二万余箱,在粤销毁。”材料叙述的事件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武昌起义D.北伐战争2.(2018云南,4,2分)1840年6月,载有4 000多人的英国军舰封锁珠江口,进行武装挑衅,战争正式开始。1842年8月,英国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这场战争是()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3.(2018河南,2,1分)蒋廷黻曾写道:鸦片战争的军事失败还不是民族致命伤,失败以后还不明了失败的理由,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倘使同治光绪年间的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我们的近代化就要比日本早二十年。作者强调了当时中国()A.军备落后B.国力贫弱C.政治腐败D.急需改革4.(2018广东,8,3分)英国在清末和中国一共打了三仗:一次是“全仗”,两次是和其他列强合伙来打的“半仗”。材料中的“全仗”结束后,中国被迫签订了()A.南京条约B.北京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5.(2018江西,3,2分)一个曾在中国海关任职的英国人说,上海“已经变成了无法无天的外国人们的一个真正黄金国其中许多人都是属于这样一种类型的:只要有利可图,那么走私犯禁,一切都不顾忌,就是行凶杀人,也在所不惜”。这一情形开始于()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C.甲午中日战争后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6.(2018乌鲁木齐,6,2分)随着西方列强的侵华,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进行了不懈的抗争和探索。下列相关表述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A.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太平天国运动B.英法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洋务运动C.日本为了征服朝鲜、侵略中国、称霸世界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公车上书D.帝国主义列强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辛亥革命7.(2018广西南宁,3,2分)鸦片战争后,反抗清朝统治的农民战争又具有反抗外来侵略的色彩。1862年9月,在浙江慈溪痛击洋枪队的队伍是()A.太平军B.义和团C.东北军D.义勇军8.(2017广东,8,3分)观察下表,导致表中税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变化表货物旧税率(%)新税率(%)棉花24.195.56棉纱13.385.56斜纹布14.925.56A.通商口岸的开放B.小农经济的破产C.纺织工业的发展D.协定关税的影响9.(2017广东深圳,10,2分)1860年10月9日美国纽约时报有一篇新闻报道,其标题的前半句是“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后半句应为()A.关天培战死炮台B.圆明园惨遭洗劫C.邓世昌殉国黄海D.义和团火烧教堂10.(2016江苏苏州,6,1分)下图是18201840年间,中国一项进口物品的统计图。请根据这一时段的历史知识作出判断,该物品指的是()进口总数变迁统计图A.谷物B.棉纱C.鸦片D.茶叶二、非选择题11.(2018吉林,15,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写出材料一中“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标志性事件。在“虎门”领导禁烟斗争的是哪位民族英雄? (2分)(2)材料二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国共两党初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写出两场抗日战争时期“血肉筑长城”的战役。(3分)(3)上述材料集中体现了哪些中华民族精神? (1分)12.(2016陕西,20,10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英南京条约签字仪式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材料二鸦片战争一阵疾风,吹荡了沉寂的知识界,一批关心国家命运的仁人志士,看到了英美等国的政治体制与中国的不同之处:议会制度、总统禅让等。他们的思想深处,滋生着对民主制度的欣慕和对专制制度的不满之情。熊月之中国近代民主思想史(1)材料一中文字所述“商船”当时采用何种动力?“给予”一词应如何理解?签订上图条约的这场战争前后,清政府对西方列强的态度有何变化?并对这种变化加以评析。(5分)(2)列举20世纪初先进的中国人因“对民主制度的欣慕”而提出的主张。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近代中国政治进步的因素。(3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中国近代社会的总体发展有何认识?(2分)答案精解精析一、选择题1.A在林则徐的主持下,1839年6月3日至25日,收缴的英、美等国商贩的鸦片在广州虎门海滩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故选A项。鸦片战争是英国以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的侵华战争,排除B项;武昌起义使清朝统治走向灭亡,排除C项;北伐战争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排除D项。2.A本题考查鸦片战争的相关内容。根据题干关键词“1840年6月”“1842年8月”“南京条约”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项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时间为1856年10月至1860年10月,排除B项;甲午中日战争的时间为18941895年,战后签订马关条约,排除C项;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时间为19001901年,战后签订辛丑条约,排除D项。3.D本题考查近代化的探索及学生对材料的分析理解能力。根据题干中关键信息“不力图改革,那才是民族的致命伤”“改革移到道光咸丰年间”可知作者强调当时中国急需改革,D项符合题意。军备落后、国力贫弱、政治腐败是当时中国战败的原因,要改变这些,只有改革,A、B、C三项均不是作者强调的内容。4.A清末,英国与中国打的“全仗”指的是鸦片战争,“半仗”指的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签订的条约是南京条约,故A项正确。5.A本题考查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对历史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上海成为通商口岸,故出现题干中的情形,A项符合题意;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均不符合题意,排除B、C、D三项。6.B本题考查列强侵略和中国人民的反抗与探索。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目的是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而不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故B项符合题意。7.A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反侵略反封建的农民运动。1862年9月,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痛击洋枪队,因此A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与题意不符。8.D根据题干表格数据,可看出1843年前后中英两国进出口货物税率大幅度降低。其主要原因是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故D项正确。9.B本题考查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史实。根据题目中的“1860年10月”“英法联军占领北京西郊”,再联系所学知识可知,1860年,英法侵略者洗劫并焚毁了北京西郊著名的皇家园林圆明园。关天培战死炮台是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邓世昌殉国是在甲午中日战争期间,义和团火烧教堂是在19世纪末,从时间上也可排除A、C、D。故本题选B。10.C依据时间信息“18201840年间”及统计图中中国该物品进口总数总体增长的趋势,联系所学可知,1840年鸦片战争前,英国为牟取暴利,大肆向中国走私鸦片,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故选C。二、非选择题11.答案(1)鸦片战争。(1分)林则徐。(1分) (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1分)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答出其中两例即可)(2分)(3)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抗争精神;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团结合作的精神;等。(答出其中之一即可)(1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它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小问据所学可知林则徐领导了虎门销烟。第(2)问第一小问据所学可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等体现了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精神。第(3)问属于开放型题目,言之成理即可。12.答案(1)动力:蒸汽动力。(1分)理解:表面清政府“给予”,实质上是英国建立在侵占基础上的强行割让。(1分)变化:由以天朝上国自居到妥协退让。(1分)评析:这种态度助长了西方列强的侵略和掠夺,使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1分)也使中国人重新审视自己的传统文明,向西方学习。(1分)(2)主张:资产阶级革命派提出建立民主共和国;中国共产党提出新民主主义政治纲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分)因素:西方列强入侵,民族危机加深,促使民族意识觉醒;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相继登上历史舞台;西方文化的传入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答出任意一点即可得1分)(3)认识:中国逐步由一个主权独立的国家变成半殖民地,民族危机不断加深,是历史的沉沦;(1分)同时先进的经济、阶级、思想等因素出现,经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新民主主义革命最终胜利,中国社会发展呈上升趋势。(1分)解析第(1)问英国发动鸦片战争时已经完成工业革命,所以“商船”当时采用蒸汽动力。“给予”一词表面上是清政府“给予”,实质上是英国建立在侵占基础上的强行割让。鸦片战争前清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