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专题研讨关于“五个能否”的发言.doc_第1页
两学一做专题研讨关于“五个能否”的发言.doc_第2页
两学一做专题研讨关于“五个能否”的发言.doc_第3页
两学一做专题研讨关于“五个能否”的发言.doc_第4页
两学一做专题研讨关于“五个能否”的发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两学一做专题研讨关于“五个能否”的发言2016年2月,党中央决定,在全体党员中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方案指出,学习讨论要紧密结合现实,联系个人思想工作生活实际,看自己在新任务新考验面前,能否坚守共产党人信仰信念宗旨,能否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群众的关系,能否努力追求高尚道德、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保持积极健康生活方式,能否自觉做到党规党纪面前知敬畏守规矩,能否保持良好精神状态、积极为党的事业担当作为。这“五个能否”充分体现了新形势下一名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广大党员应当用这“五个能否”检验自己,按照“五个能否”的标准来加强自身修养。其中能否正确处理公与私、义与利、个人与组织、个人与群众的关系,决定了党员的自身定位。所谓“公”,就是社会或社会利益,也是国家的利益、单位的利益;所谓“私”,就是个人或个人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十八届三中全会上讲:作风问题都与公私问题有联系,都与公款、公权有关系。公款姓“公”,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公权为民,一丝一毫都不能私用。正确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是作为一名党和国家领导干部最基本的职业操守和从政道德底线。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过,世界上有两件事最能震撼人民的心灵,一件是人民内心深处的道德标准,一件是头顶上的灿烂星空。我们的党政干部也有两件事最能约束自己,一件是内心深处公与私的从政道德标准,一件是悬在我们头顶上的党规政纪。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树大公无私、先人后己、公而忘私的高尚情操。在公与私利益关系发生矛盾的时候,要自觉地以个人利益服从公共利益,以公为重、以公为先、舍私为公。任何个人利益在任何时候都要受到“公”的限制,任何一名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不能为了贪图一己私利而将党和国家的利益置之于不顾。在当前形势下,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有个别党员干部由于缺乏必要的政治理论学习,政治素养不高,党员宗旨意识淡漠,责任意识、大局意识、危机意识和服务意识大大降低,在面对灯红酒绿、利益诱惑时,个人私欲在逐渐膨胀,政治纪律、组织纪律松懈,对待公与私的问题上,天平倾斜,心理扭曲,“公”的概念开始模糊甚至消失,最终走上了贪污腐化的道路。上述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在提醒着我们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在对待公与私的关系上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因一时的私欲而断送个人事业。义与利具有统一性,义与利又有对立的一面。古往今来,是“见利思义”,还是“见利忘义”,始终是衡量人品高下的重要准则。正如孟子所言:“义,人之正路也。”许多仁人志士,在利益诱惑,甚至生死面前,坚持以义为重,勇于舍个人之小利,求人生之大义,有的乃至舍生取义,留下许多佳话。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是广大党员干部的人生必修课,许多老一辈革命家也是处理义与利之间关系的楷模。反观十八大之后落马的那些贪官,许多都是背离了党的宗旨,丢掉了优良传统,人生观、价值观严重偏移,荣辱观、义利观发生扭曲。有的变成了金钱的奴隶,把权力当成了敛财捞钱的工具,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贪得无厌;有的视贪占公共或他人财物为合情合理,觉得是自己的“辛劳”所得,不以为耻,反以为荣;有的被所谓的“潜规则”牵着鼻子走,不是理直气壮地与贪腐现象做斗争,而是随波逐流,同流合污;有的在全党大抓作风建设,纠“四风”、改作风的“新常态”下,见工作“无利可图”,竟发出“为官不易”的感叹。到头来,轻者损害干部形象和威信,重者不仅断送自己的政治生命,毁掉了个人前程和家庭幸福,还给党的事业造成无可挽回的损失,给党的形象带来恶劣影响。对于见利思义、大公无私的党员干部,群众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乐于称赞,愿意认可,跟着好干部同甘共苦一起干。而对于那些见利忘义、以权谋私的人,群众都不会买账,甚至嗤之以鼻,以之为鄙视的对象。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每名党员也处在一定的党组织关系下,如何正确看待和处理社会关系和组织关系是全体党员的必修课。作为一名党员,个人一定要完全服从组织,组织要求做的一定要做,组织禁止做的坚决不做。但在现实中总有一些人缺乏组织观念和纪律意识,甚至与组织背离。有的党员,模范带头作用、表率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危机意识、责任意识、担当意识欠缺,对组织安排的工作任务斤斤计较,拈轻怕重,或者挑挑拣拣;有的党员,动辄就把党员的正当权益拿过来作说辞,把追求个人享受当作以公谋私的挡箭牌,反映出其党员责任和使命意识的淡薄,以及对党员权利义务认识的模糊。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广大党员要注意处理好社会关系和组织关系,找准自身定位,立足岗位做贡献。这不仅是出于纪律规范的约束,也是出于对党的优良传统的继承、对党员先进性的保持。面对公私,应当先公后私,明确实现公众利益是实现个人利益的基础;面对义利,应当克服重利轻义的不良倾向,把道义置于功利之上,欲求利先求义;面对个人与组织的关系,应当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坚持从大局上谋划、开展工作,不对个人得失斤斤计较;面对个人与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