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_第1页
教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_第2页
教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_第3页
教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_第4页
教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精品教案 全册.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 录- 88 -.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2小数的意义 3测量活动 5比大小 7购物小票 9量体重11歌手大赛13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 16图形分类16三角形分类18三角形内角和20三角形边的关系22四边形分类24图案欣赏26数图形中的学问28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 30文具店31小数点搬家33街心广场35包装37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39手拉手41整理与复习(一)44第四单元 观察物体 46节日礼物47天安门广场49第五单元 小数除法 51精打细算52参观博物馆54谁打电话的时间长56谁爬的快58电视广告60第六单元 游戏公平 62谁先走63整理与复习(二)65第七单元 认识方程 67用字母表示数68方程70天平游戏(一)72天平游戏(二)74猜数游戏76邮票的张数78图形中的规律80总复习82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第一单元 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内容标准】1.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抽象出数及简单数量关系的过程,认识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必要的运算技能。2.能从现实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用小数的加减运算进行解决。【教学目标】1.基础性目标正确读写小数,并能对小数大小进行比较。能运用小数加减运算知识解决相关的一些简单问题。会用小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物,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2.发展性目标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有用的信息,进行归纳、类比与猜测,发展初步合情推理能力。【教材分析】本单元内容主要分为两部分。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所以小数的认识这一部分安排学生十分熟悉的情景,让学生充分感受小数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小数所表示的意义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有一定的距离,所以教供了小学生可操作的素材。而对于小数的加减法,则借助直观模型和操作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其加减法。【教学时间】 11课时 小数的意义【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以及与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2.通过直观模型和实际操作,体会十进分数与小数的关系,并能进行互化。3.能正确读写小数。【教学重难点】体会小数与分数之间的关系,能够互化【教具准备】四个正方形,其中两个平均分成了10份,另外两个平均分成了100份。计数器。【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 生成问题我们在三年级时学习了“元、角、分与小数”。很多商店的标价用元做单位时,要用小数来表示。除了商品标价可以用小数表示外,你们还在哪些地方见过小数?学生交流见过的小数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1.师出示一个正方形1个,用1表示2.出示一个平均分成了10份的正方形,涂色1份思考:用分数怎样表示? 1/10老师讲授:1/10 用小数表示就是0.13.学生在平均分成10份的方块中自主选择几份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同桌之间互相交流,用数学语言说一说自己的涂色部分用分数和小数表示,分别是怎样的。4.师:像0.1、0.5、0.7这样的小数是一位小数。5.出示一个平均分成了100份的正方形,涂色1份用分数怎样表示? 1/100用小数表示就是0.016.学生动手涂色,用数学语言说一说怎样表示涂色部分。7.像0.01、0.19、0.08这样的小数是二位小数。8.思考:什么样的分数可以写成小数呢?9.你们现在认识了小数,能不能在数位表上找到他们的位置呢?比如0.3 0.03 0.00310.你会读这些小数吗?0.6 0.21 0.111 0.673 读小数时应该注意什么?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1.练一练第1、2题学生认真读题,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2.练一练第3题要求学生看清楚每一格代表的是多少,再去改写。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1.说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把你的收获在小组内交流。教学反思: 测量活动【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教学重难点】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体会小数的意义。【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 生成问题我们以前学习过测量物体的长度,今天我们在教室里进行一个测量活动。希望同学们能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看谁测量的最快、最准确。二、 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 1.量一量同桌合作完成课桌的长和宽的测量小组合作学习,怎样以米为单位来表示呢?汇报:1米10厘米1.1米50厘米0.5米2.再量一量。同学们,在你的身边有许多物品,选择自己喜欢的量一量?以米为单位记录下来(学生自行完成填一填)。3.试一试春天来了,燕子也从南方赶来了,它给同学们提了几个问题请你们来回答,你们愿意回答吗?(愿意)我(燕子)的体重是1千克500克,骨骼重113克,以千克为单位怎么表示?全班汇报:1千克500克(1.5)千克113克(0.113)千克4.激趣活动。我请一名学生来测量我(老师)的身高。汇报:1米60厘米(1.6)米下面请同学到自己的小组里任选一人,测量同学的身高,并以米为单位表示出来。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1.试一试第一题学生独立完成讨论为什么这样改写?2.试一试第二题先读出测量的结果按照要求改写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1.同学们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回家测量你喜欢的物体,并把它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教学反思: 比大小【教学目标】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教学重难点】会比较小数的大小,能排序。【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 生成问题同学们都参加过什么比赛呢?你们在电视上看过演讲比赛吗?这些选手口齿伶俐,能言善辩。看今天老师就带来了三名演讲比赛的高手他们得分如下(出示情境图),下面就请同学们来当回裁判,看看他们谁是第一名。 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1学习两个小数比较大小。同学们,四年二班的同学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演讲比赛,结果是郑强同学的得分是987分,李明同学的得分是990分。你知道这两个同学中谁的得分高一些吗?请同学们自己想一想,并试着说一说你这样比较的理由。学生比较两个数的大小讨论:你是怎样进行比较的?教师小结:当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相同时,我们就要看它的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2学习三个数比较大小。教师:张华同学也参加了比赛,他的成绩是996分,你能将他们三个的成绩按顺序排列起来吗?(指导学生看清楚按怎样的顺序排列)订正答案 说说你是怎样比的?教师:你能结合这对这三名同学名次的排列总结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 法是什么?出示提示:先比较( )部分,( )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 如果( )部分相同就要看( )位上的数字,( )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相同,就要看( )位上的数字,( )位上的大的那个数就大.。3可能得了多少分。教师:参加这次比赛的最后一名选手是王平,他的表现比张华差一些,比李明好一些。你知道王平得了多少分吗? 学生猜测可能的分数,其他的同学判断他的猜测是否正确。根据你猜测的成绩,将四位选手的分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 1比大小。083909 60767 545563 4034009 7217722 719719 (1)先回顾如何比较小数的大小(2)说说你是怎样判断2几个同学立定跳远的成绩是:小军156米,小强16米,小平152米,小云148米,把前三名的学生名字写在领奖台上。首先要对四名学生的成绩进行排序按要求写出前三名的名字 3下面的小数各在哪两个相邻的整数之间?18234750067002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谈谈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购物小票【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景中,通过直观模型理解并掌握小数的加减法。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的加减法。【教学流程】一、创设情景生成问题你们跟爸爸妈妈去超市买过东西吗?买完后电脑会出示购物小票。今天老师买了两样东西,请同学们帮老师核对一下,电脑出示的小票是否正确。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1.出示购物小票你们从购物小票中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汇报.探索计算方法老师现在不知道买了这两样东西是否应付元,你们能帮老师算算吗?学生动手计算汇报你们是怎样计算的?(可以把学生的不同方法板书在黑板上,体现计算的多样化)讨论计算小数加减时应该注意什么?学生汇报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同学们都已经掌握住方法了,老师要考考同学们,看谁算得又快又准。完成第一题让掌握的较差的学生上黑板上做,其他的在下面做,老师巡视指导。订正答案,纠正计算中容易出错的地方。完成练一练第题问学生:你从表中看懂了什么?学生列式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今天我们学习了小数的加减法,谁愿意说说在计算小数加减时应注意些什么?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小数的加减法。掌握住了方法,我们就能自己准确的计算了。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学习数学的意义。教学反思: 量体重【教学目标】1.结合问题情境,理解并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2.能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掌握小数进、退位的加减法【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你们量过体重吗?你能说说你有多重?把它改成以千克作单位的数。(找3到4个人说就可以,把学生说的数写在黑板上)出示图片:笑笑、淘气和丁丁也测量了,他们的体重分别是多少?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根据图片中的数据,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笑笑和淘气一共重多少千克?丁丁必笑笑轻多少千克?2.探索交流学生尝试列式计算学生上台板演指名说为什么这样做?(重点强调小数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总结方法3.考考同桌 根据我们班同学提供的体重数,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考考同桌。同桌互相提问,互相订正。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1.完成练一练第2题六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他同学在练习本上做集体订正答案指出容易出错的地方以及原因2.完成练一练第5题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为什么有的可以去掉,而有的不能去掉呢?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这节课我们通过量体重掌握了小数的进、退位的加减法。在这一课的学习中,你认为你哪些地方掌握的比较好?交流各自的收获。教学反思: 歌手大赛【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环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教学重难点】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中央电视台举行过少儿歌手大奖赛,你们看过吗?你们喜欢里面的谁?喜欢哪首新歌?在歌手比赛中就有好多数学问题,你能说说吗?(在这里简单解释专业得分和综合素质得分)二、探索交流 解决问题1.出示选手得分5号选手专业得分8.55分 9号选手 专业得分:8.65分 综合素质得分:0.88分 综合素质得分:0.40分 总分:9.43分11号选手 专业得分:9.03分 综合素质得分:0.96分估计一下9号和11号他们的总分是多少?学生汇报他们估计的分数,说说是怎样估计的?你能根据上面的数据提出有关数学问题吗?5号和9号到底他们两个谁得分比较高?高多少呢?学生尝试列式并计算学生说说自己的方法(两种方法都要给与肯定)还能再提类似的问题吗?同桌之间互相提,并试着解决。三、巩固应用 内化提高1.完成练一练第1题要求学生认真读题接口处共用去绳子0.25米,怎样理解?学生尝试列式并计算集体订正答案2.完成练一练第5题认真观察题目的特点先估算,再精确计算比一比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说说你为什么那么快就找到答案的?四、回顾整理 反思提升1.说说你这节课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二单元 认识图形【内容标准】1认识三角形,通过观察、操作,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2认识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教学目标】一、基础性目标1通过具体的分类活动,整理图形,认识不同类别图形的特征。2通过对三角形的分类活动,认识并能识别哪些图形是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3通过直观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4通过摆一摆的实验操作,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二、发展性目标欣赏图案,体会图案形成的过程,能在方格纸上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简单的图案。【教学内容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包括: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初步认识梯形,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三角形内角和及三角形三边关系,体验分类以及探索图形特征与性质的方法。本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突出分类在认识图形中的作用,重视知识之间的联系,强调通过直观操作探索图形的性质,重视对探索过程的亲身体验,让学生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教学课时】9课时 图形分类【教学目标】1让学生学会把图形按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学会说明分类的依据。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操作及合作交流的能力。4通过认识图形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重点难点】1按一定的标准对图形进行分类。2体会到平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及三角形稳定性,认识这些特性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方法】比较法,归纳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我们在都市生活习惯了,有的人可能非常希望能去乡村看一看田园风光,今天我们就一起跟着这幅图来感受一下乡村的风景吧。看,这幅图上有些什么?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这幅图上还有许多数学图形呢?从图上找出你认识的图形,并与同学进行交流。你能大概地画出你找到的图形吗?试试看。2把你找到的图形进行分类,采用标号的方式进行。说一说你是怎样分的。依据是什么?汇报分三种情况:按照图形是否是平面图形来分;按照图形是否由线段围成来分;按照围成图形的边数来分。3实践活动。认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特性老师这准备了几根小棒,你能选几根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你认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四条边? 看,拿出课前准备的几根小棒,可以作为图形的边,请你挑选合适的小棒,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问:拉拉看,你发现了什么?(平行四边形的框架容易变形。)看来随便玩一玩都能发现好多数学的问题。生活中你见过运用平行四边形的这个特性的情况吗?如果是其它图形是不是也有这样的特性呢?试一试三角形。拉一拉,你发现了什么?三角形有稳固性。生活中见过运用这样的特性的情况吗?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我能行:1分一分 2仔细观察,在我们的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地方应用到了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的特性并把它们写下来。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学反思三角形的分类【教学目标】1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2通过认一认和练一练等活动,进一步体验三角形的特点,并能熟练的区分各类三角形。【教学重、难点】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分一分:小组活动;把附页2中的图3的三角形进行分类。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汇报: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可以按角来分,可以按边来分。1按角分类:观察第一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观察第二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观察第三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2按边分类: 观察这类三角形的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中都有两条边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并介绍各部分的名称。引导学生发现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这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3比较各类三角形的异同。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出示各类三角形,判断以下三角形各是什么三角形。 2做25页的填一填。3做25页的练一练的第1题:通过“猜三角形游戏”让学生体会到看到一个锐角,不能决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必须三个角都是锐角才是锐角三角形。4实践活动:26页的第3题:将长方形的纸,剪成两个直角三角形。用长方形纸,怎样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让学生自己动手剪。用正方形的纸,剪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类 按边分类: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教学反思:三角形内角和【教学目标】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2.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3.能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教学重、难点】1.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故事引入。一天,大三角形对小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的大。”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是这样的吗?”你认为谁说得对呢?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提出问题:怎样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大多数学生会想到测量角度。动手操作,量一量思考:什么是内角?如何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2小组活动,每组同学分别拿出课前准备的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三角形。分别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并记录在第27页的表格中。3汇报测量结果和得到的结论。 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都接近180。4一步探索: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是180呢?5小组活动进一步探索方法。小组活动:把三个角撕下来,再拼在一起,看一看会是怎样的。小组汇报:我们把三个角折叠在一起,三个角在一条直线上。从而得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等于180度。6得出结论。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28页试一试的的第3题。 我能行:1求出下列各角的度数。A=76, B=42, =?。C=25 A=75 B=?。2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 两个锐角之和大于90。 两个锐角之和等于90。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 测量三个角的度数求和: 结论: 教学反思:三角形边的关系【教学目标】1.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3.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4.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体验“做数学”的成功和学数学的乐趣。【教学重、难点】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直尺。【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出示情境图,问:从邮局到杏云村那条路最近?你是怎样想的?生:走路线a最近。因为师:在生活中人们都愿意走近路。在这幅图中,邮局、清泉村和杏云村所在的位置,正好组成一个三角形,从图中和我们的生活经验中同学们都认为路线a最近,路线b加上路线c一定比路线a远。那么,是不是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比第三边大呢?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小组活动: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3页“填一填”,小组里的每一位同学任意画一个三角形量出三角形的边的长,再比一比,填入表内。书上做了一个范例,同学们先讨论一下是怎样比的,可能会对你有所启发,通过试验,最后你发现了什么,把它填在书上。 2小组活动。3小组汇报。4现在把同学们发现的结论讨论一下。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练一练:31页的第1题:判断每一竖行三条线段能否摆成三角形。第2题: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第3题: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填入表中。第4题: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多长?有多个答案,第三边只要大于3厘米小于13厘米即可。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得到答案。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1师生互动,多元评价。2整体回顾,全课总结。 教学反思:四边形分类【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分类等活动,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2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学重难点】1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2了解梯形的特征,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知道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各种四边形的图片。【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看,淘气剪了许多四边形,你能将这些四边形进行分类吗?学生对图形进行分类后进行汇报。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认识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教师展示学生的分类方法,如和课本不一致,引导学生观察智慧老人的分法,并总结板书: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请学生说一说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如学生说不出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教师可以准备几根小棒,提问:你能选几根拼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吗?你认为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四条边?学生进行选择,拼摆。讨论得出结论:平行四边形每组对边想等。2.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教师:长方形、正方形是平行四边形吗?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特征得出: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四边形之间的关系。教师边引导边板书:如果用一个圈把平行四 边形都放在里面的话,请你也画一个圈来表示长方形、正方形。如果平行四边形的外面再画一个圈,你觉得这应该是什么?再用一个圈画出梯形的地盘,应该怎么画?试试看。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在第33页的点阵图上画出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指导学生在画图是,借助点子,将图形画得美观。2.第32页填一填,找一找,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平行四边形?为什么?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拼一拼。(1)剪一剪。你能将一个平行四边形剪成两个平行四边形吗?还能剪出什么?能剪出两个三角形吗?看一看这两个三角形的大小和形状怎么样?一张三角形的纸片,能剪出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吗?(2)拼一拼。第33页。第3题。下面哪两个图形能拼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3)变一变。如果把一个梯形,一条边不断地变小,一直小到一个点,就是什么形状?一直大到和下底相等,就是什么形状?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你对这几种图形又有哪些新的认识? 教学反思:图案欣赏【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2.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教学重点】1.通过欣赏图案,体会图形排列的规律,感受图形的美。2.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教学难点】会利用基本图形的平移、旋转、对称,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教学方法】观察法,比较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各种图片,投影仪。【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欣赏图案:呈现教材中的图案让学生欣赏。教师:这些图片漂亮吗?你知道这些图案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呢?学生自己想一想,再与同桌进行交流。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如果就给一个基本的图形,你可以制作出来吗?怎样制作?学生先说一说,再进行制作,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2.其它图案的基本图案是什么?怎样制作的?3.学生活动:活动1:指导学生设计图案,先制作基本图形,再把基本图形左右、上下平移形成一幅图案,再涂上颜色。活动2:先让学生观察这些基本图形是怎样得到的,然后选择其中一个设计美丽的花边。活动3:让学生独立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再组织全部展览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在附页中设计喜欢的图案。2.回家收集漂亮的图案,看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到全班交流。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知识?板书设计:图案欣赏板贴学生的作品教学反思:数图形中的学问【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按一定规律去数图形,体验有序的数法,,可以做到不重不漏,发展有序思维。2.通过引导学生对有序数法的思考,培养学生思维的逻辑性,发展学生数学思维品质。【教学重、难点】 1怎样有序地数图形。2理解图形的多种有序数法。【教学方法】比较法,归纳法,观察法,讨论法。【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小猫图案中有几个三角形。你想试一试吗?让学生自己去数,并说说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数的。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数人像图中的正方形让学生尝试自己数,再小组交流数的方法。可以先数出小正方形有5个,中正方形有5个,大正方形有1个,共11个。 学生汇报时,尽可能地用不同方法。 师问:哪种方法既不重复又不遗漏地准确数出来呢?小组讨论找出最佳方法。师小结:像这样按照一定的规律有序的数数,就可以正确地数出图形的个数,这种数数的方法我们叫它有序数法。下面我们就来运用有序数法来数数图形的个数,看看谁数得好!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课本36页“练一练”第1题,下图中有几个三角形?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先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2课本36页“练一练”第2题,下图中分别有几个长方形?并说一说是怎样数的。 3数学游戏:有2个圆盘移动3次;有3个圆盘移动7次;有4个圆盘移动15次;有5个圆盘移动多少次?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1师生互动,多元评价。教学反思:2整体回顾,全课总结。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三单元 小数乘法【内容标准】1探索和理解运算律,能应用运算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在具体运算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加与减、乘与除的3会解决有关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简单实际问题。 4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能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养成估算的习惯。【教学目标】一、基础性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2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了解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二、发展性目标能正确计算小数乘法,能利用小数乘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教学重、难点】1了解、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2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了解小数位数与乘数小数位数之间的关系。【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主要包括小数乘法的意义、小数乘法的计算以及解决相关的简单实际问题。小数乘法的意义是在整数乘法意义的基础上的进一步扩展。小数乘法与以往教材不同,突出转化思想,即如何将未知的小数乘法转化为已学过的整数乘法问题,紧紧抓住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这一关键,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教学课时】10课时 文具店【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2.结合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教学重点】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能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得数。【教学难点】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教学方法】讨论法,尝试法。【教学准备】图片,卡片,投影仪。【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创设商店一角的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然后对“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钱?”,让学生积极展开讨论。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学生自主、合作探究, 学生列出算式,并说明意义。小组讨论算法。汇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理由并进行交流。方法一:0.2+0.2+0.2+0.2=0.8(元)方法二:0.2元=2角 24=8(角) 8角=0.8元方法三:几何图示法。2引导全班同学讨论这些方法,从中选优,进一步体会小数乘法的意义。33支铅笔需要多少元?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汇报并说明理由。 4解决学生们提出的其他问题。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练一练:第1题:学生先独立解答,交流是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第2题:通过涂一涂,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指导学生练习时,先帮助学生说说每个乘法算式及每个图表示的意思,再让学生独立涂一涂,并得出得数。想一想:由0.0110=0.1;0.01100=1 推想出0.011000=10我能行:516= 0.514= 1000.8= 0.425= 100.9= 0.8125= 0.415= 0.73= 81.25=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板书设计小数乘法0.24=0.8(元)答:买4块橡皮需要0.8元。方法一:0.2+0.2+0.2+0.2=0.8(元)方法二:0.2元=2角24=8(角)8角=0.8元教学反思:方法三:几何图示法。小数点搬家【教学目标】1.结合实际情境,发祥小数点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2.能运用这一规律计算相关的小数惩罚。【教学重点】发现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规律,并应用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教学难点】正确应用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这一规律计算有关的乘除法。【教学方法】观察法,归纳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图片,纸卡,投影仪。【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出示情境图)从图中你发现哪种商品最贵,哪种最便宜?2.(板书出三种价格:8.00元, 0.80元, 0.08元。)这三个小数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大小怎样?3、全班交流总结:它们都有数字8和0,只是小数点的位置不同。看样子一个数大小与小数点的位置有关。到底有什么关系?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探索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与小数大小的关系。先观察两个小数0.80、8.00 ,小数点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移动几位?学生发现:小数点向右移一位。教师:小数点向右移一位,小数大小怎样变化?你是怎样想的?全班交流各种想法并讨论。得出结论:小数点向右移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如果向右移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如果一个数乘10、100、1000,我们只要把小数点向什么方向移动?移动几位就可以了。2尝试第41页的第2题。3小组合作,探索小数点向左移,小数的大小如何变化?小组汇报交流。总结:小数点向左移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倍。如果向左移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左移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0倍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学生独立完成练一练的第1、2、3题。我能行:把0.06扩大10倍是 。 把0.06扩大100倍是 。 把65.3缩小10倍是 。把65.3缩小100倍是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师生总结:教学反思:小数点搬家小数点向右移一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倍;如果向右移两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右移三位,这个数就扩大到原来的1000倍小数点向左移一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倍;如果向左移两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小数点向左移三位,这个数就缩小到原来的1000倍街心广场【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2.让学生在比较中学会观察,学会总结。3.渗透科学的思维方法。【教学重点】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教学难点】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的关系。【教学方法】比较法,讲解法,观察法。【教学准备】图片,纸卡,投影仪。【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1.出示一张测量表:这是小强学习测量以后,课外测量的几组数据。你能根据这些数据算出它们的面积吗?街心广场 长30米 宽20米花 坛 长3米 宽2米地 板 砖 长0.3米 宽0.2米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汇报。2.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出3个算式:街心广场: 3020=600(平方米)花坛: 32=6(平方米)地板砖: 0.30.2=?3.探索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位数之间的关系。讨论:街心广场和花坛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它们的长与宽之间又有什么关系?总结:长与宽都扩大到原来10倍,面积扩大100倍;长与宽都缩小到原来10倍,它的面积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缩小到原来的100倍也可以说是缩小到原数的1/100,小数点向左移动2位。小组讨论:我们应用刚才发现的现象,来比较花坛和地板砖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地板砖与屏幕相比,长和宽都缩小到原来的10倍,它的面积也就缩小到原来的100倍。所以它的积也会缩小到原来的100倍。结果是0.06平方米。这种方法得出来的结果是否正确?你能用其它的方法验证吗?(可以引导学生从直观涂一涂的方法来验证刚材的结论是否正确。)4.引导学生总结:在小数乘法中,我们可以先把它们看成是整数来算,然后再看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位小数,就在积的末尾数出几位小数点上小数点。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1.试一试:根据第一算式求下面2个算式的积。让学生说说怎样算的。2.填一填:将上一题的计算结果填入表格中。然后观察积的小数位数与乘数的小数位数之间有什么关系。(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第一个小数的位数与第二个小数位数加起来等于积的小数位数。3.根据上面的规律,完成练一练的第1题、第2题。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包 装【教学目标】1.能根据“包装”的有关信息提出数学问题,体会小数乘法在实际中的应用。2.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习惯。3.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重点】1.学会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习惯。2.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正确用竖式计算小数乘法,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教学方法】启发式谈话法,讲解法。【教学准备】图片,投影仪。【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先让学生读书上提供的包装信息。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引导学生根据信息解决问题。学生理解题意,列出算式2.60.8。学生进行估算。尝试用竖式进行计算,并说说积的小数点的位置。2.小结竖式计算方法。先按照整数乘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再根据乘数的小数位数,在积的相应位置上点上小数点。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练一练:第1题:给下面各题的乘积点上小数点。学生独立完成,并说一说怎样想的。第4题:先让学生自己比较,再说说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到当一个乘数小于1时,积大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大于1时,积小于另一个乘数;当一个乘数等于1时,积等于另一个乘数。第5题:先让学生估计,在实际计算出3.8千克香蕉需要多少元,25元钱如果够买3.8千克香蕉,还剩多少远?如果不够,还差多少元?我能行:1.直接写得数。0.50.3= 0.80.1= 0.65= 2.20.2=0.40.7= 0.30.4= 0.96= 1.10.9=2.用竖式计算。 4.60.24= 1.40.35= 9.71.2= 5.93.7= 0.950.3= 1.30.66=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1 这节课大家都有什么收获?2 如何计算小数的乘法?教学反思:3对于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师生互动,多元评价。 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教学目标】1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2用竖式计算数目比较大的小数乘法,并培养估算习惯。3能用小数乘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难点】 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请你很快说出算式的积是几位小数?2.50.3= 2.50.33= 2.50.333= 2.510.333=7.21.4= 0.721.4= 7.20.14= 0.720.14=2.计算下面一位小数乘一位小数各题。 2.4 0.6 3.6 0.8 3.出示信息:南美赤道地带的三趾蛞蝓是世界上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它在地面上每分大约爬行2.2米,在树上的爬行速度是地面的2.15倍。 根据以上信息,你能提出哪些用乘法解决的数学问题?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解决三趾蛞蝓在树上的爬行速度大约是每分多少米?这个问题,经历探索一位小数乘两位小数计算方法的过程 (1)列出算式:2.22.15= (2)学生独立估计每分钟大约爬行多少米?并说出估计的方法。然后再全班交流 (3)探索计算方法 重点交流以下内容: 独立计算时遇到的问题 如何确定积的小数点的位置 竖式的书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