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阴县创建生态县城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1页
蒙阴县创建生态县城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2页
蒙阴县创建生态县城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3页
蒙阴县创建生态县城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4页
蒙阴县创建生态县城工作情况汇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蒙阴县创建生态县城工作情况汇报蒙阴县地处沂蒙山区腹地,因位于蒙山之阴而得名,总面积1605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现辖11处乡镇、1个经济开发区、1个风景名胜区、464个行政村。近年来,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着眼于建设“文明秀丽的山水生态宜居城市”,精心部署,全员发动,集中投入,强力推进生态县城创建工作,统筹抓好园林绿化、市政设施、生态环境等各项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目前,城市建成区面积18.5平方公里,人口14.6万,绿化覆盖面积743.7公顷,绿地面积662.3公顷,公共绿地面积152.5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分别达到40.2%和35.8%,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3.4平方米。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目标责任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生态建设工作,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认真开展生态县建设的意见(蒙发【2005】18号)、关于成立生态县建设领导小组的通知(蒙委【2005】47号)、关于印发的通知(蒙政办发【2005】76号)和关于加快生态县建设的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为加强组织领导,今年,又调整充实了生态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明确了各责任单位的任务分工、完成时限及相关标准等,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和专题调度会议,听取生态县建设情况汇报,研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了生态县建设调度督查和考核奖惩办法,加大了工作推进力度。县人大、县政协定期组织专题视察活动,有针对性地提出 具体意见和建议。各级各部门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将生态县建设列为工作的重点任务,严格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抓好具体措施落实,形成了党委政府领导、人大政协监督、纪检行政监察、部门统一监管、社会共同参与的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工作机制。二、加强园林绿化建设,着力提升城市品位在生态县建设过程中,我县坚持把园林绿化建设作为重要一环,高标准实施了城市道路、公共绿地、汶河沿岸和大环境绿化,城区现已形成以道路绿化为纽带,以街头游园、绿地为点缀,以汶河沿岸景观带为特色,内外协调,城乡一体的大环境绿化格局,县城的品位和档次大幅提升。一是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坚持以规划为先导,把生态县城建设规划作为创城工作的关键环节来抓,先后编制完成了蒙阴县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蒙阴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和蒙阴县绿地系统专项规划,全部并纳入了城市总体规划。在规划编制过程中,牢固树立精品意识和适度超前意识,既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又突出蒙阴特点,充分考虑到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充分体现了“绿色蒙阴、生态蒙阴”的特色。二是突出抓好城市道路绿化。坚持有路必有树、有路必有绿、有林必有景,道路建设到哪里、绿化就做到哪里。按照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投资1000余万元,对城区26条主次干道实施了大规模、高档次、人性化的建设改造,栽植各类绿化苗木600余万株,城区道路绿地面积达到67.37万平方米,绿地率达到31.87%。其中,对17条主干道路,实行双排、多排种植,两侧树与花坛、绿地巧妙结合,常绿与落叶、花灌木与色叶树种合理搭配,主干道绿化覆盖面积达到69.44万平方米,占道路总用地面积的41.33%,形成了步步见绿、路路有景的城市道路绿化新格局。三是大力推进公共绿化。按照服务半径达到300500米的要求,精心建设每一处游园、绿地、广场,打造了一批绿化精品景观。县城现有蒙阴广场、明珠广场、城北文化广场等3处广场,刘洪公园、汶溪公园等2处大型公园,街头游园、绿地33处,总面积24.6万平方米,广场绿地率达65%,公园绿地率达70%以上。以纪念东汉珠算发明人“算圣”刘洪为主题的刘洪公园,山水相依,俯瞰全城,园内500亩生态绿地成为城市景观亮点。三年新增公共绿地面积100余万平方米,中心城区公共绿地面积达到69.7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15平方米(中心区人口5.3万)。积极开展城市绿地认养、认建、认管和义务植树等群众性绿化活动,已有19处、4.5万平方米街头绿地被单位认建、认养,义务植树500余万株。四是着力加强滨河绿化。坚持绿化建设和水环境治理同步推进,投资8000万元,对穿越城区的东汶河两岸实施了两期综合整治改造,建设300米长的橡胶坝3处,形成水面2000亩,蓄水300万立方米。沿河修建了12公里长的汶河北路和汶河南路,对河堤内外滩地及汶河支流汶溪河进行了高标准绿化,建设了部分河畔园林景点,绿化总面积达50万平方米,汶河两侧形成了60150米宽的风景林带,达到了“一河清水、两岸秀色、三季花香、四季常青”的景观效果。2008年,东汶河城区段综合整治工程被评为“山东省人居环境范例奖”。目前,东汶河下游综合整治工程正在全面施工,竣工后将新增水面75万平方米,绿化面积20万平方米,进一步扩大汶河景观带的规模。五是全面实施大环境绿化。突出生态优先原则,大力实施生态防护林工程,完成了3000亩环城林带建设任务,在京沪高速公路、兖石公路、205国道两侧建设了50100米宽的绿化隔离带,形成了127.5公里长的绿色通道和景观走廊。采取自然复绿和人工治理相结合的方法,投资2000万元,对县城南部损毁山体进行恢复,卸载了危岩体,并通过制作飘台和凿孔的方式,栽植松柏和藤木等绿化苗木22800余棵。同时,建立县级班子和县直单位义务植树基地,对北部荒山进行绿化治理,封山造林,逐步恢复了山体的自然生态功能。在城乡结合部、城市功能分界区相继开展了城市防护林带建设,折合造林面积1500亩,取得了良好的环境生态效益。三、改善人居环境,完善城市服务功能按照创建生态县城的标准要求,在大力实施园林绿化建设的同时,积极做好环境整治、节能减排工作,统筹抓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创建任务,确保了各项指标的顺利达标。一是抓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在抓好日常环卫保洁的同时,我县已连续六年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活动。特别是去年以来,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条块结合、以块为主、属地管理、责权一致、讲求实效”的原则,进一步加大整治力度,扎实开展了以“四清理两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清洁家园”行动,突出对城市绿化美化成果和市政公用设施的保护,严厉打击侵绿、毁绿行为,对临街建筑物进行外墙粉刷、立面清洗,对破损的招牌、遮阳棚进行及时换新,并对人行道、路沿石进行了大面积改造,有效地改善了街容街貌,提升了城市对外形象。二是搞好环境污染治理。大力实施碧水蓝天工程,强化环保执法,全面治理城区各类污染源,对染织、酿酒、化工等5家企业实施污染治理再提高工程,对22家企业实行了排污许可证管理,关闭“五小”企业40家,搬迁酒厂和染织企业各1家。突出抓好城区燃煤锅炉高效脱硫除尘治理,对集中供热范围内的锅炉进行停用和拆除。2009年城区大气优良天数达359天,空气污染物年均值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工业废水和烟尘排放达标率达100%。三是大力推广建筑节能。先后下发了关于在全县逐步禁止生产实心粘土砖(瓦)的通知、蒙阴县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与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建筑节能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自今年开始,对所有新建建筑强制推行建筑节能和外墙保温,逐步推行分户计量,推广使用太阳能等新型能源,目前,城区内新建建筑均按国家标准,普遍采用了节能措施和节能材料,城区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所占比例达100%。四是加强市政设施建设。着眼于提升城市载体服务功能,多方加大投入,实施了垃圾处理、污水处理和集中供热、供气等工程建设。投资5000万元,建成了污水处理厂,日处理污水5万吨,污水达到了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投资4900万元,建成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场,采用卫生填埋和膜盖技术,日处理垃圾200吨,从根本上实现了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2009年,管道天然气工程全面建成使用。截至目前,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7%,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90%,城区集中供热率达到70%,建成区燃气普及率达95%。同时,加快其他公共事业建设,全县拥有公交车辆达128台,路灯15734盏,公厕61座,城区万人拥有公交车11.23标台,城市道路照明装置率达到99%,亮灯率达98%,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21.2%,每万人拥有公厕5.35座,城镇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积33平方米。五年来,在省、市建设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在各位领导、专家的精心指导和帮助下,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