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城市规划热点问题.doc_第1页
当代城市规划热点问题.doc_第2页
当代城市规划热点问题.doc_第3页
当代城市规划热点问题.doc_第4页
当代城市规划热点问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当代城市规划热点问题城镇化 l 基本概念 城镇化农业人口和农业用地向非农业人口和城市用地转化的现象及过程。包括:(1)人口的职业转变:由农业转变为非农业的第二、第三产业,表现为农业人口减少,非农业人口不断增加;(2)产业结构转变:第一产业比重下降,农业生产现代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市第二、第三产业;(3)土地及地域空间变化: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由分散、低密度的居住形式转变为集中成片、高密度的居住形式,从与自然环境接近的空间转变为以人工环境为主的空间形态。三农问题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是一个从事行业、居住地域和主体身份三位一体的问题。(1)农业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民种田不赚钱,产业化程度低;(2)农村问题:集中表现为农村面貌落后,经济不发达,基础建设不足等;(3)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中的核心问题,表现为农民收入低,增收难,城乡居民贫富差距大。新农村建设增强政府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扩大财政对农村覆盖范围和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强调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包括:(1)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中心环节,是实现其他目标的物质基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好比修建一幢大厦,经济就是这幢大厦的基础。如果基础不牢固,大厦就无从建起。如果经济不发展,再美好的蓝图也无法变成现实。(2)生活宽裕:是新农村建设的目的,也是衡量我们工作的基本尺度。只有农民收入上去了,衣食住行改善了,生活水平提高了,新农村建设才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果。(3)乡风文明:是农民素质的反映,体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只有农民群众的思想、文化、道德水平不断提高,崇尚文明、崇尚科学,形成家庭和睦、民风淳朴、互助合作、稳定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新农村建设才是全面的、完整的。(4)村容整洁:是展现农村新貌的窗口,是实现人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应该是脏乱差状况从根本上得到治理、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农民安居乐业的景象。这是新农村建设最直观的体现。(5)管理民主:是新农村建设的政治保证,显示了对农民群众政治权利的尊重和维护。只有进一步扩大农村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真正让农民群众当家做主,才能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真正建设好社会主义新农村。l 新型城镇化 学刊201301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的彻底扬弃,是以人为本,以人口的空间流动和社会流动为主线,以城乡一体化为目标,形成经济与社会同步发展,城市与乡村共繁荣,人与自然相和谐,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一整套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新型城镇化的内涵方面内涵关键词哲学内涵对人类发展、城乡发展及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基于平等、道德、共生的视角进行审视;具有风险和危机意识;对发展方式、强度进行自律性管理理性、自省、自律、道德经济内涵高效率利用资源;使工业、农业、信息现代化以及城镇化以良性协调、同步状态发展;提高经济的静态效率和动态效率,并建立两者之间的平衡高效、同步、成长社会内涵引领良性社会转型;新型城镇化以城乡公平、和谐的角度重组城市与农村的社会关系,城乡互促共进公平、公正、共享、和谐生态内涵从与自然共生共荣的角度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从城乡生态环境一体化的角度提升人居环境质量,既要达到城镇化,又要达成生态环境的优化美化共生、环境友好、多样性、循环再生制度内涵具有激励诱导、约束性的控制和分配调节功能,规范人们的各种行为,减少不确定性,促进合作,降低交易费用的制度供给。制度具有包容性、有效性、创新性及可实施性包容性、有效性、创新性、可实施性效益内涵经济效益、环境效益、社会效益的综合综合效益空间内涵间距经济学与生态学内涵的空间结构和空间效率,具有多样性、紧凑性、复合性、共生性的空间模式紧凑、集约、复合新型城镇化的特征(1)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发展、社会和谐进步;(2)广泛的协调性:人口、用地、经济规模、空间布局、职能、产业、环境、社会区域协调发展;(3)城乡统筹性: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全方位城乡统筹;(4)转化性:城市优先发展城乡互补协调及一体化发展,高能耗、高资源消耗低能耗、低资源消耗;(5)综合导向性:既解决传统城镇化问题,又实现城镇化和人居环境健康、持续发展目标,同时还广泛提升中国的整体竞争力;(6)健康性:具有生长性、健康和旺盛的生命力,循环协调,稳定的功能,注重全过程健康。新型城镇化与传统城镇化比较比较方面传统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理论基础经济聚集理论、比较成本、效率、供业主到、城市支配理论科学发展观、城乡统筹、生态文明关注重点以“业”为主;偏重经济发展,出发点、立足点关注点都是城市以人为本、追求城乡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发展侧重城市数量增长、规模扩大、人口增加;城镇化率快速提升以提升城市文化、公共服务为中心,追求城镇化发展质量产业发展以满足传统工业化发展和需要为主,城镇化过分依赖工业化以适应新型工业化发展和需要为主,结合农业现代化、现代服务业的多方支撑体系资源与环境以主要消耗自然环境为代价,一资源与环境遭受过度破坏为代价以生态环境为基础,以资源环境集约高效利用,开发新型资源为特色,创建经济循环,宜业宜居的人居环境城乡关系扩大了城乡二元结构、郊区农业和农民被置于次要、依附、服从、被动的地位以统筹城乡发展为指针,推进城市文明向农村辐射,农民与市民具有统一的公民待遇推进主体政府主导政府、企业、个人人与自然关系人支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l 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与关系 学刊201301沈清基.论基于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内涵城镇化具有较大的作用力,从而具有正负效应,人类必须对城镇化的负面效应加以限制。其中的举措之一是基于生态文明推进城镇化,在推进城镇化的同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使城镇化的规模、速度、与生态环境承载力的演替进程相适应,保证城镇化的发展始终在生态环境的阈值范围内。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关键是整体规划人口、资源与环境,促进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两个系统达到各自功能和整体功能最优,使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促进,在时间、功能、发展速度上交互促进和协调完善。关系(1)推进城镇化必须与生态文明建设同步,否则将重蹈以往不太理想的城镇化覆辙;(2)生态文明建设是推进高质量城镇化、可持续发展城镇化的强大动力和重要保障;(3)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可为解决城乡发展中的各项问题提供条件;(4)城镇化是工具和手段,生态文明是最终目标,城镇化为生态文明服务。l 我国城市化的发展历程 唐子来.城市化:世界趋势、国外模式、中国特色课程课件正常发展时期时间:1949-1957特征:围绕国家694个重点建设项目,采取重点建设,稳步前进的城市发展方针,城镇化水平从10.64%提高到15.39%。大起大落时期时间:1958-1978特征:1558-1960农村人口进入城镇严重失控,城镇化水平从15.39%提高到19.75%;1960-1964压缩城镇人口,城镇化水平从19.75%下降到17.98%。稳步增长时期时间:1979-今特征:改革开放和充分发挥中心城市作用。l 改革开放后城镇化历程 “十二五”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978-1992(1)十一届三中全会将工作重点转向经济建设,把发展城市和建设城市提到了重要工作议程: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促进农村经济繁荣,释放富余劳动力;乡镇企业发展,吸纳非农业就业人口,非农产业比重上升。(2)中小城市发展快速,城市改革的拉力成为城镇化主要动,扩大非农领域就业规模,推动城乡互动,对城市内部空间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3)建立经济特区和开放沿海港口城市,推动沿海城市经济发展,奠定了城镇化发展基础1992-2000(1)开发区大发展,成为城镇化的重要载体,推动调整城市经济建设和空间结构调整;(2)确立市场经济体制,启动土地和住房制度改革。2000以后(1)全球化深入,沿海地区城市国际化程度提高,大城市和以大城市为核心的城市地区发展;(2)区域和城乡差距扩大,在国家层面推出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为统筹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和城镇空间布局奠定了战略格局;(3)国家层面的区域规划,包括国家级新区、城镇群发展规划等确立了我国全方位、多层次的空间发展格局。l 我国城市化基本方针的转变 张尚武.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若干特点与面临的挑战课程课件1980年代:严格控制大城市,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1990年代: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000年代: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l 我国城市化的基本背景 唐子来.城市化:世界趋势、国外模式、中国特色课程课件(1)城市化进程与农村的健康发展紧密相关:如果农民工问题处理不当,城乡二元结构尚未完全解决又会形成城市内部新的二元结构,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2)我国是在全球化时代背景下进入城市化的中期加速阶段:面临机遇(国际资本和国际市场)和挑战(人口资源环境约束)并存的发展形势;(3)我国城市化进程面临日益刚性的资源和环境约束:我国人均资源水平和环境容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必须以实现人口、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城市化道路;(4)我国城市化的区域发展差异相当突出:我国各个区域的地理条件、资源禀赋、历史背景不同,导致东、中、西城市化差异相当明显。l 我国城镇化发展战略 中国城市规划发展报告2011-2012(1)提升城镇化质量,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2)发挥新形势下小城镇集聚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增强国家城镇化的内生动力;(3)建设生态城市,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增强国家低碳经济发展实力;(4)加强城市在衔接区域交通与市域交通上的枢纽作用,发挥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对引导生产要素集聚与扩散的积极作用,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5)强化城乡空间管制,通过三区四线在城乡规划中明确不能建设和必须保护的战略空间,促进城镇紧凑布局,集约发展。l 我国城市化的特点 张尚武.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若干特点与面临的挑战课程课件经历两个30年的历史性转变前30年时以工业化为主线,农业国家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变,初步奠定了中国的工业化基础;后30年以城镇化为主线,积极融入全球化进程,在改革开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也使中国进入了一个大变革时代。创造了超常规模的城市化奇迹中国城市化由1978年的18%左右上升到2012年的50%以上,有3.5亿人参与到国家城市化进程中,规模远超世界上任何国家或经济体的总人口规模。沿海地区的快速极化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区域已不足3%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4%的人口、42%的国内生产总值和79%的实际利用外资额。地区间距大的发展差异(1)一个中国两种制度:城乡制度;(2)一个中国四个世界:中国是世界上地区发展差距最大的国家,即使在一个省份中内部差距也是十分巨大;(3)一个中国四中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服务业社会、知识社会。叠加不同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环境中国的快速城市化进程叠合了工业化、后工业化、全球化的影响,同时也面对全球能源危机、资源危机、生态破坏。独特的社会转型进程快速城市化烙印渐进改革的轨迹,避免了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过度城市化现象,但转型发展压力和要求不断增加。l 我国城市化的挑战 张尚武.中国城市化进程的若干特点与面临的挑战课程课件(1)转变粗放的城市增长模式:许多城市已经达到资源环境发展的极限;(2)转变城乡分割的关系:农村、农业、农民被边缘化,将造成城市化进程的失衡和不稳定;(3)转变区域发展不协调的格局:协调区域内部城市良性竞争,平衡东西部发展差异;(4)转变见物不见人的城市化形态:工业化只是经济的城市化,人、社会的城市化才是城市化更加重要的内涵;(5)转变经济发展结构以应对全球化竞争和国际分工:中国核心城市在世界城市体系中崛起中国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强国;(6)转变重规模轻结构的局面以适应高密度人居环境和谐发展和快速机动化时代的城市空间增长。l 如何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 “十二五”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坚持保护环境和资源的基本国策,坚持城镇化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合理、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水资源,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走可持续发展、集约式的城镇化道路;(2)全面考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市场条件和社会可承受程度,发挥市场推进城镇化的重要作用,通过市场实现城镇化过程中各种资源的有效配置,吸引各类必须的生产要素向城镇集聚,同时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加强和改善对城镇化的管理、引导、规范;(3)坚持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推进各级各类城市和小城镇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职能作用;(4)根据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区位特点、资源禀赋和环境基础,合理确定各地城镇化发展目标,因地制宜地制定城镇化战略及相关政策措施,加强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分工协作,实现城市以及地区优势互补和共同发展;(5)通过深化改革,研究制定适合我国国情、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政策措施和体制机制,营造城镇化发展的良好环境。l 我国城市化取得的成就 唐子来.城市化:世界趋势、国外模式、中国特色课程课件(1)改革开放是影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主导因素:从计划经济下的自上而下发展模式到市场经济下的多元并行发展模式;(2)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数量增加、规模扩大、质量提高;(3)一大批中小城镇得到较快发展;(4)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主体作用日益突出;(5)三大城镇密集区域成为国家经济发展的极核: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区域已不足3%的国土面积集聚了14%的人口、42%的国内生产总值和79%的实际利用外资额;(6)城乡规划发挥了积极作用:城市化成为国家重点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盲目扩大城市规模、规范各类开发区管理、积极促进城镇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化;(7)城镇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在总体上基本适应:应当更多关注城镇化质量。l 当前城镇化发展的空间特征 “十二五”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东、中、西城镇化发展呈现多元化格局特征:(1)城镇化发展水平:我国已初步形成以大城市为中心,中小城市为骨干,小城镇为基础的多层次城镇体系,城镇分布呈现自东向西由密而疏的空间分布特征。东部地区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较多,小城镇密集;中部地区城市分布比较均衡,中小城镇数量多;西部地区城镇人口主要集中的大中城市。(2)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及策略:东部地区重点为提高城镇化质量,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矛盾;中部地区为协调耕地保护的矛盾,提高城镇就业岗位同给能力,加大城镇化空间载体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西部地区为解决城镇人口聚集容量问题,通过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提高农村人口生活水平和质量。原因:我国东、中、西部地区自然、社会环境存在显著差异,东部比较发达,城镇化发展进入成熟期,西部相对欠发达,城镇化发展上缺乏必要的产业支撑,动力不足。城镇群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显现特征:随着工业化进一步发展、市场化机制初步形成,自上而下的区域经济合作动力明显提高,区域合作在更大空间范围内以不同形式的内容展开。原因:(1)城镇群体化发展是城镇区域化和区域城镇化共同发展的结果,使城镇区域内各成者之间形成了赖以存在的共生网络;(2)地方政府积极推进城镇群发展。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动力不足特征:(1)县级以上城镇发展由行政推动利,农村建设由国家政策支持,小城镇发展状况尴尬;(2)大量小城镇萎缩,不利于国家城镇体系空间结构整体健康发展。原因:(1)小城市本身规模小、集聚能力有限,自身难有发展动力;(2)在市场化竞争中,小城市在产业、技术、人才等方面不具备竞争力,没有发展潜力;(3)在政府调控方面,地方政府只关心重点城镇建设发展,小城镇分到的用地指标非常有限。空间发展模式较为粗放特征:(1)城镇化重数量规模,轻质量内涵,忽视城市产业对城镇化的支撑作用,忽视城市内部结构改善,导致资源严重浪费,进一步增加了城镇化的成本;(2)城镇化发展更多依赖土地、能源、劳动力等廉价资源的投入;(3)城镇化发展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治理不相协调原因:(1)片面强调城市规模和发展速度,人为推进城镇化,但城市产业没有充分发展和转型;(2)扩大城市规模,无序拓展空间,出现空壳城镇现象;(3)行政建制调整(撤县设市、撤县设区、撤乡设镇),虚化城镇数量和人口规模,导致城镇实体地域混乱;(4)把城镇化作为出政绩的造城运动。城乡空间发展不统筹特征:(1)在城市建设用地增加的同时,乡村居民点建设用地未相应减少,多数地区人均用地存在增加的状况;(2)城中村现象越来越普遍;(3)空心村现象日益严重原因:(1)城乡建设用地未实现增减挂钩,农民存在两栖占地现象;(2)当前拆除重建的城中村改造未能解决根本的制度性问题,将大量低收入人群驱逐出城市中心,使得市区周边和郊区形成新的城中村;(3)新农村村建设摊大饼式扩张,村中心保留破旧房屋和空闲宅基地。城乡风貌特色不突出特征:片面追求规模庞大与形象新奇,忽视城市整体协调与历史文化特色(1)传统城市、历史地区、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区、自然遗产、非物质遗产已遭或正遭受破坏;(2)农村文化特色在新农村建设中面临危机;原因:(1)城市化进程过于急剧,地域文化缺乏明确的发展方向和自强意识,不能自觉保护与发展;(2)商品经济导致唯利是图的价值观对乡村淳朴、富有人情味的文化因子不断侵蚀。l 城镇化空间发展的影响因素 “十二五”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资源环境基础的区域差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推进,经济发展和城镇化面临的资源支撑能力和环境容纳能力等方面的约束,资源环境条件成为影响未来城镇化空间发展的基础性因素。经济社会变化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区域经济结构的变化,都会带来城镇化进程在城乡结构比例、结构变动形式和区域空间特点等方面的变动。(1)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总体发展速度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决定了城镇化进程和推进速度在空间上的差异;(2)产业结构调整:二三产业在空间上集中发展引起非农就业人口集聚促进城市规模扩大和数量增加;(3)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各地区由于发展基础条件、阶段、任务差别,采取发展方式不同,将对我国新的空间经济社会格局产生直接影响,进而影响城镇化发展的空间格局。要素流动关系要素流动是城镇化过程中城乡结构变动和空间城镇化格局变动的表现形式,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1)人口和劳动力流动渠道趋于畅通:城镇化空间格局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更加符合,使得经济要素在城乡和区域间配置更加合理;(2)投资和产业转移:投资热点在区域间推移发展,影响了不同地区的发展速度、城镇发展及城镇化水平;(3)土地资源供给:明确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格局,为城镇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推进给出明确的发展空间背景;(4)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航空、铁路、公路交融系统的不断建设和完善改变了目前的区域空间联系格局,将明显推动路网节点城市发展,改变中心城市腹地的空间组织格局,有效推进城镇化的空间发展核心的城镇化空间格局的形成。空间集聚和组织方式的变化趋势直接影响区域城乡发展和区域城镇化推进。(1)主体功能区划:全国主体功能区划对全国区域开发方向和空间开发格局提出了明确要求;(2)区域发展战略的落实:“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有效发挥中部地区的综合优势,支持中西部地区加快改革发展,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鼓励有条件的东部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逐步形成东、中、西部经济互联互动、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是全国城镇化空间发展的背景和基础。(3)区域规划批复和执行:促进区域产业和城镇发展,带动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提高;形成新的区域增长点,促进形成区域中心城市,促进城镇体系功能完善。l 我国城市化的问题及原因 问题 综合唐子来.城市化:世界趋势、国外模式、中国特色课程课件;彭震伟.城镇化课程课件(1)城乡发展不够协调,农村发展滞后:城乡二元结构依旧突出,城乡差距持续扩大、农村发展严重滞后于城市发展;(2)片面追求城市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忽视质量:以行政手段推动城市化,提出过高发展目标,盲目扩大人口和用地规模,重城市形象工程建设而忽视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忽视历史遗产保护,城镇面貌千篇一律;(3)大都市区域的国际竞争力不强:我国大都市总体上仍处于集聚发展阶段,区域辐射带动能力不强,区域的其他城市之间竞争大与合作,参与国际竞争能力不强;(4)许多小城镇的发展活力不足:缺乏产业特色、集聚程度不高、城市建设落后、对人口和产业的吸纳作用不强;(5)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问题仍然突出:越来越多的城市成为缺水城市,单位建筑能耗比同类国家高出2-3倍,许多城市还在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城市安全和防灾形势十分严峻;(6)区域发展不平衡:城镇化存在明显的地域差异,东、中、西不平衡,省域内部不平衡。原因 编者总结(1)片面理解城市化,关注城市、忽视农村发展、城乡二元体制;(2)城市化缺乏差异化的区域政策、缺乏资金、示范项目引导;(3)忽视中小城市发展,国家政策对城市有资金投入,对农村有新农村建设,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缺少关注;(4)缺乏有效的跨区域管理,政府间缺乏有效的合作、交流机制,造成城市竞争、资源争夺、重复建设;(5)城市化管理忽视市场规律,违背市场原则,忽视市场对人口、资源、资本的调控作用;(6)城市化依赖工业化,依赖土地扩张,忽视可持续发展。l 推进健康城镇化的措施 “十二五”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1)加强政府间协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完善协作机制;推动产业有序转移;(2)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品质;(3)实现城市有机更新,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改造城市旧区;保护历史文化名城;建设综合性交通枢纽;(4)促进城乡统筹,加强中小城市发展活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城乡统筹;增强县域内生产发展动力;加强小城镇规划和建设工作;(5)探索低碳生态发展道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6)完善规划的编制管理,提高对城镇化的宏观调控能力。l 健康城镇化的目标 学刊201004邹德慈.中国城镇化发展要求与挑战(1)提高城镇化质量,提高城镇人口的生存条件、生活方式、生活质量;(2)全面协调、和谐、可持续发展大中小城市,特别注重农业地区的小城镇发展;(3)城镇化与经济发展形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4)新农村建设要有利于农村生产的发展、生产技术和效率的提高,从而在有条件的中心乡镇发展成为小城镇,吸纳农村人口就地城镇化;l 未来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主要议题 “十二五”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提高城镇化质量,走有中国特色的健康城镇化道路问题:(1)保障性住房供给不足;(2)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继续加强;(3)旧区和城中村改造存在大拆大建。措施:(1)以住有所居为目标,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2)以优化布局、增强配套为重点,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3)以改善住区环境为重点,推进旧城有机更新;(4)加强对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的保护,注重对城市历史文脉的沿承,加强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整治具有历史意义的河流水系等,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力,继续发挥城镇在社会经济中的核心带动作用问题:(1)城镇提供就业的能力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2)城镇服务与管理不能适应人口集聚的新形势。措施:(1)扩大就业规模和提升就业质量并举,全面提高城镇吸纳就业能力;(2)考虑低收入人群需要,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布局;(3)建设北京、天津、上海等9大全国综合交通枢纽。转变城镇发展模式,切实落实可持续发展基本国策问题:(1)城镇发展模式粗放;(2)城市能耗不断加大;(3)城镇交通、环境等问题突出,人居环境品质不高。措施:(1)根据环境容量、生态承载力合理确定城市规模,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2)大力推进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减少能耗及排放;(3)改革城市建设投融资体制,促进城镇集约紧凑发展。因地制宜,走多样化的城镇化道路 本条为编者补充措施:(1)城市:西部城市集中突破,重点建设发展县级城镇,促进人口就地城镇化,中部城市重点建设区位好,资源好,人口规模大的中心城市,东部城市以扩张大中城市为基础,借助大中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发展城市群,推动区域城镇化发展;(2)农村:根据人口流动趋势、服务辐射、历史文化合理规划农村社区,建设中心村,推动居民点合理布局,改善农村面貌。完善国家和区域城镇体系,拓展发展空间,优化国家空间发展格局问题:(1)国家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群综合服务能力不强;(2)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3)城乡发展不协调,农村发展滞后;(4)资源枯竭型城市、老少边穷地区城市等特殊类型城市造血机制尚未建立;(5)区域重大交通设施布局缺乏协调。措施:(1)培育中西部地区新的增长点,优化国家区域空间格局;(2)增强中心城市和重点城镇群的综合服务能力和国际竞争能力;(3)加强对特殊类型城镇的支持;(4)加强综合交通运输通道和枢纽城市的建设。激发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活力,夯实城镇化发展基础问题:(1)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实力偏弱,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不强;(2)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承载能力低,难以适应人口进一步集聚的需要;(3)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高,亟需规范加强;(4)小城镇发展缺乏健全的制度保障。措施:(1)加强城镇体系规划,合理确定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功能和目标;(2)充实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动力;(3)积极开展县城规划,引导小城镇有序发展。重点突出,优化布局,创新新农村建设思路,构建新型城乡关系问题:(1)新农村建设缺乏整合;(2)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脱节;(3)受制于城乡二元管理体制,城中村成为城乡规划管理的盲点。措施;(1)把新农村建设和居民点优化结合起来;(2)建立面向城乡统筹的土地管理制度,加强部门协调和管理;(3)加强乡村特色塑造,新农村建设决不是把乡村改造为城市。创新城镇化管理体制问题:(1)城镇化重城市轻农村,就城是论城市;(2)城乡二元体制阻碍人口流动;(3)县乡财政困难,难以满足公共支出。措施:(1)发挥市场对资源的配置作用,建立要素有序流动的市场;(2)建立城乡统筹的空间管理体制,增强城乡规划的综合调控作用;(3)健全适应人口流动特点的管理体制;(4)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和税费改革。l 三农与城镇化的关系 2012年会论文集林清. 关于城乡统筹背景下小城镇化规划和发展问题的思考农业与城镇化农业业态及发展水平与城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城镇化模式要根据农业生产发展的特点进行选择。农民与城镇化城镇化一方面是为了促进生产发展,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提高农民收入,改善生活水平。通过统筹劳动力市场、土地市场和资本市场解决农民就业问题。农村与城镇化村庄在城镇化进程中面临保护、保留、撤除及宅基地再利用。对撤出的村庄,按需补充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对保留的空心村的发展规划,加速撤除空心村和城中村的土地流转,提高土地利用率。l 城镇化中的农民工问题、原因及解决对策 彭震伟.城镇化课程课件问题(1)动荡迁徙,区域失衡:农民工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出现跨省区的大跨度转移给发达地区和大城市带来人口超负荷运行和大城市病,也削弱了不发达地区的劳动力资源,制约了其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2)二元体制,社会不公:城乡户籍差异是城市居民和农民工不同特征社会群体差异的标志;农民工付出多得到少;农民工缺少社会保障,享受到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利益有限;(3)农民失地,后顾堪忧:农民工由于缺乏社会保障而依赖集体土地承包权、经营权和农村住房宅基地使用权等土地权益;农民工进城务工被收回承包地,使农民工失去了作为生产资料和社会保障的资源,加剧了其余城市居民的不平等和弱势地位;(4)居无定所,空间分异:基本居住需求的不到满足,加剧了其与城市社会的相互隔离;(5)新生一代,进退维谷:新一代农民工是回不去农村的农民工;新一代农民工也是融不进城市的农民工,大大增加了社会不稳定的风险。原因1)城镇化缺乏差异化的区域政策(1)农民工呈现由西向东,由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的大跨度空间转移是受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利益驱动的影响(2)中西部和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中小城市尤其是小城市人口集聚程度不高,规模偏小,特色不突出,公共服务水平低,基础设施落后,对人口和产业的吸纳能力没有得到充分发挥;(3)国家在不同区域的城镇化战略与政策上缺乏有效的调控目标和手段,在城镇建设资金和示范项目带动上缺乏有效的引导。2)附加在户籍上的利益驱动(1)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真正弊端在于依附于其中的各种待遇关系和附加利益;(2)随着城市户口的福利功能弱化,农民工对农村土地的依赖不断增强3)地方政策缺乏包容性(1)城市政府主观上试图将农民工排斥在城市住房体系之外;(2)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基础设施规划建设考虑户籍人口,忽视农民工群体的需求。对策1)从城镇化角度看待农民工问题(1)从城乡统筹发展、缩小区域差异、提升城市承载力的角度研究农民工问题;(2)城镇化战略上降低区域城镇化门槛,引导劳动密集型产业由大城市向中小城镇转移;(3)重点发展中小城镇,通过城乡统筹规划、小城镇与新农村建设资金和示范项目的带动,支持中小城镇功能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将更多农民工吸引到中小城镇。2)通过制度创新保障农民工利益(1)建立统一的城乡户籍管理制度,逐步降低乃至彻底割裂其与保障体制的关系;(2)近期将就业、教育及训、医疗、养老等四项制度作为农民进城务工的基本保障制度;(3)在城乡同时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劳动力就业制度、土地制度等社会改革,把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3)土地制度改革重在不伤农(1)培育完善农村土地市场和农村土地流转机制,保障农民工土地流转收益;(2)加强城乡土地制度衔接,以货币化和资本化方式实现土地自由流转;(3)加强从理论上研究城郊农村土地增值的归属问题,并体现在城乡规划中。4)城市公共住房覆盖农民工(1)将农民工的城市住房纳入城市公共住房建设体系中;(2)总规充分考虑外来农民工的住房供应,科学规划不同区位农民工的居住用地;(3)探索将农民工纳入经济适用房与廉租房等城市公共住房保障体系中;(4)鼓励企业建设农民集体宿舍、政府和社会资本结合多渠道筹建农民廉租公寓。5)设施建设确保农民工需求(1)城市规划建设、城市公共共投资必须考虑农民工对于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的需求,在土地供应、资金投入等方面与以确保;(2)研究农民工群体的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特征及其公共服务设施配套种类和标准,加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指导的针对性。土地流转l 土地对于城市化的意义 学刊201101詹运洲. 土地制度与政策:城市发展的重要助推器(1)提供城市建设用地、拓展城市化发展空间:在保证18亿亩红线的前提下,通过农用地转用、未利用地开发利用、存量建设用地挖潜利用及再利用等多种方式基本满足了城市化快速发展的用地需求;(2)提供城市建设资金,为城市化注入强大动力:土地出让及由土地抵押获得的资金是城市建设的重要来源;(3)地方政府垄断城镇土地市场,为城镇用地低成本扩张提供条件:地方政府将农用地转为城市建设用地作为变现建设资金的重要手段,实现城市低成本扩张。l 城市化中的土地问题 学刊201101詹运洲. 土地制度与政策:城市发展的重要助推器(1)城镇用地规模扩张过快,占用耕地过多:地方政府盲目扩大城市规模,圈占土地,浪费优质耕地资源;(2)土地利用效率偏低,节约用地潜力很大:城市人均用地面积超过国家标准;工业用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较低;土地闲置浪费现象较为突出;城乡建设用地缺乏统筹,农村建设用地规模不减反增;(3)城乡土地二元市场分割,不利于保护农民土地权益:农村建设用地不能进入市场,农民难以获得财产性收入和分享城市化发展的成果;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市场化流转虽长期受限,但隐形交易从未停止。l 解决城市化中的土地供需矛盾的措施 学刊201101詹运洲. 土地制度与政策:城市发展的重要助推器(1)加强规划调控,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优化布局:城乡建设用地、城市用地规模不得突破土规的规模;合理确定城市发展用地规模布局,注重与基础设施间的协调衔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调整城乡建设用地结构。(2)积极推进征地制度改革,让失地农民分享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增值收益: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按土地市场价格补偿,以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征地利用率;(3)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促进土地城市化过程中的集约利用:推进集体非农用地流转,促进集体建设用地的城市化方式配置;适时取消划拨供地方式,促进城镇土地高效利用;加强城市存量土地利用的规划安排;加大旧城改造力度,加快旧城产业用地结构调整;(4)推进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城镇土地的合理利用:加强基础理论和相关技术研究,建立完善的空间规划体系;探索改革土地税收制度,促进土地合理利用;实行土地利用问责制度。l 现行规划在处理土地流转中的问题 石楠.土地流转与城乡统筹规划课程课件(1)总规过于注重中心城区,对于城市、城乡结合部关注不够,而这些地区往往是土地市场最活跃的地区,也是市场价格落差最大的地区;(2)对于集体土地的规划管理力度不及城市土地规范,控规无法覆盖,规划许可程度简便,管理队伍力量薄弱;(3)规划对于土地利用问题的研究不够深入,尤其对土地附属权益的研究肤浅,在市场的挑战下相当被动;(4)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尤其是对土地利用监测技术落后,基本上依靠群众主动举报。l 规划在土地流转中的如何发挥作用 石楠.土地流转与城乡统筹规划课程课件(1)整合体制(着眼于土地用途管制的土规)和技术(着眼于不同用地之间关系协调的城规)规划;(2)规划应明确土地权益,以促进规划整合;(3)深入研究规划编制、管理,从整体空间结构角度提高土地利用和基础设施效率(4)提倡包容性规划,尊重国有土地、集体土地的土地所有者、使用者的权益;(5)对规划中的“公共利益”问题进行系统研究,规划的重点应逐步转向如何保护公共空间、公益用地;(6)调查当前各种形式的土地流转,分析市场机制考虑流转的必要性和农民的满意度,探寻规划能够发挥的作用;(7)强化规划监督职能,改变重规划、轻管理、无监督的局面。城乡统筹l 城乡统筹规划的概念 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涵义狭义:对未来一定时间和城乡空间范围内经济社会发展、环境保护和项目建设等所做的总体部署,其实质就是把城市和农村发展作为整体统一规划,通盘考虑。广义:对人口、资源与环境存在功能、结构等差异的区域整体发展的部署,广大的郊区、落后的县域中心城市和重点镇均可看做是农村。城乡统筹规划属于区域规划范畴,也是典型的空间规划。内在动力(1)弥补规划层次的缺陷:城镇体系规划研究城镇之间的结构性关系,城市总体规划研究建城区的空间布局,对各乡镇发展方向、功能布局等实际空间问题缺少技术层面上的有效控制,致使乡镇规划之间在设施、空间方面难以有效衔接城乡统筹规划在原有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内部城镇的空间发展方向、主要功能布局、区域生态保护、基础设施衔接等问题;(2)填补空间规划的空白:现有法定规划的重点是建设用地的安排和布局,缺少一个完整的空间规划体系城乡统筹规划将整个城乡空间作为研究的范围,并作出具体安排;(3)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实施:城乡统筹也研究乡村空间,确定不同片区乡村发展特点,提出乡村居民点整合建议,研究农业产业发展促进农村生产发展,树立示范村为相似农村建设树立发展模式,推动新农村建设分期实施,避免新农村盲目、激进建设、保障可持续发展。类型(1)在城市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扩大管制区域,将城乡统筹规划作为一种指导思想、理念贯穿于各层次的规划编制中;(2)在城镇体系规划的基础上深化、细化内容,强化城乡统筹的有关内容;(3)在区域规划的基础上突出空间属性,突出区域内城市与乡村的地域特征;(4)由政府布置的现有规划体系中增加的一个特定规划层次。特点(1)空间全覆盖,在城镇体系中纳入乡村聚落,有的还做了全覆盖的用地安排;(2)更为全面地考虑整个城乡的产业布局,尤其重视现代农业产业的布局;(3)结合地域特点提出乡村发展模式或策略;(4)城乡各支撑系统做到全域覆盖,通盘考虑城乡交通系统、市政基础设施系统、公共服务设施系统等。意义 城市规划201201汪光焘.城乡统筹规划从认识中国国情开始论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1)从城乡关系看,我国已经进入到必须实施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关键时期;(2)从现实情境看,我国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多重危机和内外困境需要依靠城乡统筹予以破解;(3)从发展阶段看,我国社会经济已经进入具备实施城乡一体化协调发展条件的时期;(4)从目标现实看,城乡统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坚实支撑,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保证。l 城乡统筹规划的内容 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城乡空间发展一体化规划综合协调各类现状空间,衔接社会经济发展、国土、产业等各部门规划,遵循生态优先、安全优先、土地集约等理念,寻求全区域内城乡功能互补协作和空间资源的统一配置,构建城乡功能互补、设施一体、共同发展的一体化空间新格局。(1)提出分区发展引导:识别区域城乡统筹发展差异性,编制城乡统筹功能空间区划,制定不同分区空间政策导向;(2)统一配置空间资源:推动工业向集中发展区集中,引导农民向城镇和农村新型社区集中,推动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3)明确空间管制:分区管制,色线控制。城乡产业发展一体化规划(1)工业统筹布局规划:现有园区、工业用地的整合与总体布局,设立准入门槛与退出机制,合理确定工业用地规模;(2)现代农业产业园区与生产基地规划:农业产业园区规划,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规划;(3)乡村旅游规划:优化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设计乡村旅游产品,构建乡村旅游服务支撑体系,居民点布局与乡村风貌塑造。城乡生态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1)城乡生态保护一体化规划(1)生态功能分区;(2)规划生态控制线;(3)绿道规划;(4)水系规划;(5)规划重大生态修复项目。2)城乡环境保护一体化规划(1)坚持低碳经济,促进城乡发展方式转变;(2)推进城乡污染联防控制;(3)加强城乡统筹,改善农村环境质量;(4)统筹城乡环境基础设施规划;(5)统筹城乡生态建设;城乡公共服务设施一体化规划(1)建立城乡一体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教育、医疗卫生、文化娱乐、体育设施、社会福利与保障、行政管理与社区服务、基本民生商业设施;(2)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均等化:建立与城乡居民点体系相对应的分级配置体系,建立城乡公共服务设施基本配置标准;(3)建立公共服务圈:社区公共服务圈、跨区域公共服务圈。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1)构建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体系:道路交通、市政公用设施、公共安全系统;(2)基本城乡基础设施均等化:配置标准均等化;(3)城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确定合理服务范围,合理预测设施需求、规模、空间布局、等级,反馈优化城乡空间布局;(4)城乡公共安全一体化:防灾、监测、避灾、救灾体系规划。城乡规划一体化努力实现城乡总体规划、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环境保护规划的四规合一、建立规划实施的统一空间管理平台、建立多部门协调的空间管理体制。(1)统一规划范围;(2)协调规划期限目标;(3)统一统计口径;(4)协调分类标准协调用地规模控制;(5)统筹规划内容。l 我国城乡统筹面临的挑战 中国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践探索概括起来是三句话: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落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1)缩小城乡差距任务艰巨: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得到遏制;农村贫困人口规模较大,减贫难度大;(2)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任重道远:农村饮水不安全、供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