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水中学2004-2005高一上第二阶段考试卷.doc_第1页
白水中学2004-2005高一上第二阶段考试卷.doc_第2页
白水中学2004-2005高一上第二阶段考试卷.doc_第3页
白水中学2004-2005高一上第二阶段考试卷.doc_第4页
白水中学2004-2005高一上第二阶段考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白水中学2004-2005高一上第二阶段考试卷福建龙海白水中学 陈亚龙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会稽(kui) 执雠(chu) 期年(q) 畎丽(y) B谤讥(bng) 窥视(ku) 强(qing)谏 车踵(zhng) C膏腴(y) 龙辇(nin) 禀告(bng) 分娩(min) D嫡子(d) 削减(xu) 供给(gng) 缜密(zhn)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A坚忍不拔 美孜孜 山洪暴发 出奇制胜 B牙牙学语 拉拉队 亭亭玉立 戛然而止 C嬉笑怒骂 颤微微 惹是生非 各行其是D 相辅相成 想像力 委屈求全 要言不烦3依次填人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在我校学术报告厅里,同学们经久禾息的掌声_了张老师的演讲。 有的语文老师还运用音乐来帮助学生作文,借以_学生想像和思维。 国产手机纷纷走向市场,使得本已异常火爆的手机市场更加热闹,更加引人_。 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是人心所向,正如长江黄河的滚滚东流,不可_ 。 A淹没 激励 注目 遏止 B湮没 激发 瞩目 遏制 c淹没 激发 注目 遏制 D湮没 激励 瞩目 遏止 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有人说紫荆是清华的校花,那紫色很好看可是我不喜欢紫荆,对于看不出花瓣的花朵,我很不以为然 .B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甘心上当”的人可谓多矣,这是因为信奉“千错万错,马屁不错”的人络绎不绝。 C在铁的证据面前,她不得不交待了多次犯罪的事实,但对同谋王立臣的下落,她仍矢口否认。 D丰子恺能够用心表现细碎的东西,如果其中蕴含 道理,他会先静下心来描写、叙述,再顺水推舟地点示其意义,而且点到为止。5下列各旬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今年的招生、考试、录取工作进展顺利,未发生一起徇私枉法的事件。 B你凡事都要忍让,他是行将就木之人,有什么好吵的。 C人家都在捐钱捐物,你却细大不捐,真是不好意思。 D人民的力量大如天,团结起来,可以移天易日。 6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A这篇通讯是光明日报记者邵云环同志在贝尔格莱德已遭北约空袭,并扬言“加大轰炸力度”的日子里写的。 B我们对于“比较文学”是个陌生的概念,读读钱钟书的谈中国诗或许能引你走出陌生的境地。C鉴于金瓶梅词话自身的缺陷,问世不久便被禁,只有少数批评家去研究,至今仍是不宜公开发行的书。D“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如果不是在“二战”中神秘失踪,它的科研价值一定会在诸多学科中得到充分体现。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1题。(每题3分,共15分) 铨四龄,母日授四子书数句。苦儿幼不能执笔乃镂竹枝为丝断之,诘屈作波磔点画。合而成字。抱铨坐膝上教之。既识即拆去。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无误乃已。至六龄,始令执笔学书。 记母教捡时,织纺之具毕陈左右,膝置书。令铨坐膝下读之。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咿唔之声轧轧相间。儿怠,则少加夏楚。旋复持儿泣曰:“儿及此不学,我何见汝父?”至夜分寒甚,母坐于床,拥被覆双足,解衣以胸温儿背,共铨朗诵之。读倦,睡母怀。俄而母摇铨日:“可以醒矣。”铨张目视母面,泪方纵横落。铨亦泣。少闻,复令读,鸡鸣卧焉。诸姨谓母日:“妹一儿也,何苦乃尔?”对日:“子众可矣,儿一不肖,妹何托焉?” 铨九龄,母授以礼记周易毛诗,皆成诵。暇更录唐宋人诗,教之吟哦声。母与铨皆弱而多痛。铨有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少痊,辄指壁间诗歌,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母有病,铨则坐枕侧不去。母视辁,辄无言而悲。辁亦凄楚依恋之。尝问曰:“母有忧乎?”曰:“然。”“然则何以解忧?,日:“儿能背诵所读书,斯解也。”铨诵声琅琅然,与药鼎沸声相乱。母微笑日:“病少差矣。”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蒋士铨呜机夜课图节选) 注:四子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四书 l波磔(zh):字的笔画。波:撇,磔:捺。夏楚:古代学校体罚用具。夏(ji)。通“木贾”,即木贾木。楚,荆条。 7选出下文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l A轧轧相间(夹杂) B旋复持儿(不久) c教儿低吟之以为戏(戏耍) D病少差矣(减少痛苦) 8对下列旬中“以为”、“而”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是( ) 1) 教儿低吟之以为戏 2)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3) 母与铨皆弱而多病 4) 而病辄能愈。 A两个“以为”相同,两个“而”字不同 B两个“以为”相同,两个“而”字也相同 C两个“以为”不同,两个“而”字相同D两个“以为”不同,两个“而”字也不同9“铨诵声琅琅然,与药鼎沸声相乱”该句在文中的意思是( ) A铨读书的声音琅琅的样子,和药沸腾的声音相应和。 B铨读书的声音琅琅的样子,和药沸腾的声音相混淆。 C铨读书的声音清晰响亮,和药沸腾的声音相应和。 D铨读书的声音清晰响亮,和药沸腾的声音相混淆。10以下六句话,全都说明蒋母教子苦心的一组是( )日训十字,明日令铨持竹丝合所识字。 织纺之具毕陈左右。 母手任操作,口授句读。铨有病,母即抱铨行一室中,未尝寝。 母视铨。辄无言而悲,铨亦凄楚依恋之。 由是母有病,铨即持书诵于侧,而病辄能愈。 A B C D11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蒋母虽然没有文化,不懂教子的方法,但她对儿子却能严格要求,勤于督促,堪称教子典范。 B母教子,尽管近乎苛刻,却处处体现母爱精神,可谓爱之愈深,教之益严。 C儿子诵读诗书,竟能治愈母亲的病,真是其事近虚,其情近实。 D蒋氏母子相依为命,不顾贫困疾病,母鸣机,子夜课,刻苦精神十分感人。三、阅读下面的文宇,完成12一15题。(每题3分,共12分) 愉快教育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 ,绝非教育方法的单一更新。愉快教育体现了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从我国古代孔子起,“乐学”便是教育家所倡导的治学精神。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生动地将学习比喻成吃饭,吃饭要有食欲,才会有所吸收;学习要有兴趣。牙能很好接受。到了现代,世界各国的教育家们又都在寻求一条让每个学生都能抬起头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愉快教育在宏观上,要求有丰富的教育时空资源,要求有催人向上的管理体制,要求有和谐的交往关系;在微观上,则要求教师具有乐教的情操和会教的本领,要求学生具有正确的学习目的和健康的心理等等。愉快教育是心理学研究成果在教育学中的积极应用。它的实施,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已由最初的破碎阶段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时期。愉快教育具有复合功能。成功的愉快教育可以做到趣中养德,乐中启智,可以培养健康的身心和进行审美教育;同时,它又是劳动技术教育得以顺利实施和收到预期效果的可靠保证。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既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其最后的归宿。充分认识到这一点,对纠正“智育中心”等不正常现象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愉快教育的实施,反映出“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相融合的新趋势。关于“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的争论由来已久,在经历了差不多一个世纪后,人们终于认识到学生认识活动的进行离不开自身的积极参与;另一方面,学生的认识活动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与师生间的交往,两个中心说在愉快教育中得到了辩证的统一。 愉快教育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必将推动教育的整 体发展。作为新生事物,愉快教育有待于教育界乃至全 社会的进一步扶持,使之日趋完善。 12.“愉快教育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教育思想体系”。对愉快教育的时代特征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愉快教育体现了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B愉快教育体现了人类对自身的认识已由破碎阶 段发展到一个崭新时期。 C愉快教育体现了“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 相融合的新趋势。 D愉快教育体现了教师教学的积极性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13对愉快教育的理论基础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 A.孔子关于“乐学”的治学精神。 B.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C.夸美纽斯关于学习要有兴趣的观点。 D.“教师中心说”与“儿童中心说”辩证统一的观点。 14下列叙述不属于愉快教育的作用的一项是 ( ) A有利于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完善教育管理体制。 B有利于纠正“智育中心论”“教师中心说”等不正常的教育现象。 C可以培养学生高尚品德,启迪学生的智慧,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D. 有利于推动教育的整体发展,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15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愉快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B世界教育发展的总趋势是实行愉快教育。 C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这是符合愉快教育观点的。 D愉快教育作为新生事物,已呈方兴未艾之势。四、阅读下文。完成1619题。(共18分) 沙滩上撒满了闪光的贝壳,像是掉了一地的繁星。 那孩子拾起一个贝壳看看,随手就把它丢弃。他已经寻找了一个下午,始终没有找到他心目中那最芙丽、最稀罕的贝壳。夕阳把海和天渲染成一片深深的紫色。他的友伴们愉快地哼着歌儿,提着满满一篮子的贝壳。只有他 仍孤独地拖着长长的影子,在海滩上茫然地找寻。海浪喧哗着卷上来。洗去了印在沙上的小小足迹,他手里的 篮子仍然空着。 这是小时候听到过的故事,已记不清孩子们捡拾的到底是贝壳还是别的。但这故事蕴含着的哲理却常常使我深思。那孩子心目中最美丽最稀罕的贝壳,象征着人们心中一个悬空的目标,在人生的海滩上,晶莹璀璨的贝壳散布在我们的四周。然而,当我们被那唯一 的、悬空的目标所眩惑,我们将如那孩子一样,无视于海滩上闪亮如繁星的贝壳,也失去了捡拾贝壳过程中的乐趣。 当别人快乐地哼着生命之歌,提着充实的篮子走 向归途时,那一心向往着要找到最完美贝壳的人,将怅惘地提着空空的篮子,拖着长长的身影,在夕阳中孤独 地寻找。 心理学家埃里克松在他的人格发展学说中,认为人们在50岁左右,将会回首检视已走过的人生,如果在 过去的发展阶段得不到满足,他将对这一生感到失望, 往前看去,已经时不我予,颇有不堪回首的意味了。从 其它方面来看也是如此,散布在我们四周的贝壳也许不 是最完美、最珍贵的,但它们是实在的,经过了细细的挑选,捡起来,在海水中把它洗得闪闪发亮,然后轻轻地放进篮子,一点一点地装满,内心的愉悦和满足也随着一 点一点地升起。 假如一心一意,只想着要找到“最完美的贝壳”, 等到夕阳西下,海浪冲去了印在沙滩上的足迹,回首检 视手中的篮子,也许会失望地发现篮子仍然空着。 (选自散文精粹) 16(5分)第自然段中说“晶莹璀璨的贝壳散布在我们的四周”,喻说的内容是指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不超过20个字)。 17(5分)第自然段中作者引用心理学家埃里克松的看法,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答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不超过25个字)。最后一段中,作者所说的“最完美”的贝壳,为什么要给“最完美”加上引号? 答: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 (不超过15个字)。18(5分)这篇散文蕴含的人生哲理是 答: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不超过20个字)。19(3分)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 ) A不要让篮子空着。 B适时地捡拾贝壳,总比在海滩上徘徊强得多。 C人生的期望应该是实在的,脚踏实地的。 D只要坚持到底,毫不气馁,就能找到心目中最完美的贝壳。 E 即使始终未找到最完美的贝壳,这种追求远大目标的精神也是可敬可佩的。 五、回答下列问题。(共12分)20(3分)读下面一则报导。本着语言文字简明的原则,完成文后两题。 科学院举行超对称性和超引力学术讨论会。为加强基础理论工作和准备参加国际性粒子物理会议,中国科学院最近在郑州举行全国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学术讨论会,对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进行探讨:超对称性和超引力是七十年代在国际上引入物理学中的新概念。在这次会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超对称性和超引力问题研究的情况,展开了热烈、自由的学术讨论。在某些问题上提出一些新见解 (1)应删去的两处语句是(序号)_. (2)应简略的一处语句是(写划线处的序号)_ 。这句可改为_。21(4分)根据下列报道,拟出一条一句话新闻。 泰国突击队在周二(25日)凌晨,围攻了叻丕府在缅甸武装分子劫持下的一所医院,成功援救了700名人质,至少杀死了9名武装分子。这些武装分子来自缅甸一个由12岁的孪生兄弟领导的游击队组织。他们是在24日控制这所医院劫持700名人质的。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口(不超过20字)(5分)22(5分)仿照下面的划线句子,以“时髦”为中心,再写两句。 当第一条泥盆纪总鳍鱼从泥水中挣扎着爬上岸而其他鱼很羡慕,那就是时髦。_那就是时髦。_,那就是时髦。六、完成下列各题。(共15分)23(4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_(论语) (2不积跬步,_,无以成江海。(劝学) (3)民为贵_,君为轻。 (孟子)(4)_,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庄子)24(5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对其表达技巧进行赏析。 新睛刘赦 青苔满地初睛后,绿树无人昼梦余。 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_25(6分)阅读下面文段,翻译划线句子。(太祖)尝出,军行经麦中,令士卒:“毋败麦,犯者死。”骑士皆下马,付麦以相持。于是太祖马腾入麦中,敕主薄议罪,主簿对以春秋之义,“罚不加于尊”。太祖日:“制法而自犯之何以帅下,然孤以为军帅,不可自杀,请自刑 (选自曾瞒传) 译文:_. 七、作文(6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世上有许许多多的界限,有的是客观存在的,但也有不少界限只是存在于你的心里,是你自己所竖立的一堵围墙,只要推倒心中的围墙,这个界限也就不存在了. 请以“界限”为话题,写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1)文体不限。(2)题目自拟。白水中学2004-2005第二阶段考语文试卷答案一、 选择题1【解析】期ji 答案:A 2【解析】A为“美滋滋”,c为“颤巍巍”,D为“委曲求全”。答案:B3【解析l淹没:漫过,盖过;湮没:埋没。激励:激发鼓励;激发:刺激使人奋发。注目: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瞩目书注目。遏止:用力阻止;遏制:制止,控 制。 答案:A4【解析】“顺水推舟”比喻顺应情势办事或乘方便行事; A项“不以为然”是不认为对,表示不同意;B项“络绎不绝”指人流不断;c项看似正确,实则不对,若用“矢口否认”则与上句连起来不符语法结构,只有D项完全符合要求。5【解析】A项是同义词误用“徇私枉法”指曲从私情,不顾国法而错断案件;而“循私舞弊”指为个人利益或私人关系而做不合法的事,这里应用循私舞弊。B项“行将就木”比喻人快死了,正符合题意。c项“细大不捐” 指事物不拘大小轻重,都要兼收并蓄、点滴不遗。D 项“移天易日”比喻用阴谋手段窃取或改换政权。 答案:B 6【解析】A句意含糊;B句改为“比较文学对于我们”;c 缺主语,可将“金瓶梅词话”移至“问世不久”前。 答案:D二、7【解析】稍微好转。 答案:D 8【解析】“以为”,前者是“把作为”,后者是“认为”;“而”,前者表并列,后者表承接。 答案:D 9【解析】琅琅然”应意译,“相乱”的翻译要注意情境。答案:C 10【解析】未涉及蒋母教子。答案:C 11【解析】从文中可看出,蒋母不仅识字,而且还懂得教子之法。答案:A三、12【解析】根据愉快教育的要求、作用判断。 答案:D 13【解析】参看第二段“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既是实施愉快教育的出发点,也是其最后的归宿。”这句是愉快教育的理论基础。A、C是愉快教育发展的一个阶段。D是愉快教育的特征。 答案:B 14【解析】利用教育资源,完善教育管理体制是愉快教育的要求。 答案:A 15【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