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环境标志图形由中心的青山、绿水、太阳及周围的10个环组成。图形的中心结构表示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外围的10个环紧密结合,环环紧扣,表示公众参与,共同保护环境;同时10个环的“环”字与环境的“环”同字,其寓意为“全民联系起来,共同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 导 言l 从一些事例谈起基于13亿人口的中国发展问题耕地(以及水)安全,即所谓“锅里”问题能源(以及气候)安全,即所谓“锅外”问题中国环境问题的特殊性、复杂性l 所谓“可持续的”发展作为国家战略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sustainable)发展是涉及经济、社会与生态三者关系的可维持、可支撑和可延续的综合发展能力,而不仅仅是经济领域的持续(sustained)发展能力因此而衍生出许多领域的相关话题 课程内容结构上篇:第一章 “发展”观念的变迁第二章 全球环境问题第三章 环境思想的演进第四章 发展与环境第五章 “人类中心主义”批判下篇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手段第七章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的政府作用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的道德支持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的治理合作第一章 “发展”观念的变迁 l “发展”这个概念“发展”(develop+)的本义是开发,与现代化(modern+)过程有关战后“发展”越来越为世界各国所重视对于广大发展中国家来说,当时发展主要是指经济发展(增长),并且形成了根深蒂固的看法l 发展观的扩展对片面发展的质疑联合国关于发展的若干十年战略发展不等于经济增长,还必须加上社会进步“人类发展”的提出,以及HDI(评价体系) l 发展观的延伸对发展不可持续的担忧差不多与此同时,发展与环境的关系问题日益引人注目经过一系列环节,提出“可持续发展”并逐步成为国家战略、国际共识 第二章 全球环境问题 l 环境问题的表现全球性问题,以及环境问题的全球性人口与资源的紧张,土地流失、森林锐减、生物多样性丧失、水资源匮乏与污染空气污染、温室效应、臭氧层空洞、酸雨、海洋污染、化学品污染以及一些新出现的环境问题,如电子产品污染、太空垃圾l 环境问题的类型环境问题与发展阶段有关,或者说呈现为阶段性的环境问题大致说来,可以归约为资源索取型(前期)和污染排放型(后期)的环境问题,但现在越来越具有叠加效应,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因此就有了所谓“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l 环境问题的根源现代化(工业化)的示范效应(模式)不断扩张的发展需求(消耗、消费)已经,而且还在继续“透支”环境支持能力环境问题的根源是不可持续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第三章 环境思想的演进 l 民间的呼唤1960年代以来,一些环境(报告)文学作品的出现,引起世人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和争论环境呵护中的女性主义情结这一阶段特点:一是个人行为(且都在工业化国家);二是道义关怀;三是呼吁,还不是行动l 环保运动与组织1970年代以来,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各方推出一系列环境警世报告有组织的环保运动应运而生,虽然基本上在西方世界,但影响力日益扩散这一阶段特点:一是有实证有对策;二是形成压力集团;三是激活了环境公共话题l 国际社会高度关注从斯德哥尔摩(人类环境)大会(1972)到里约(环境与发展)大会(1992)1980年代中期以来,“可持续发展”话语进入联合国舞台,写入国际文件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世界峰会(WSSD,2002):从观念到行动这一阶段特点:一是普遍共识;二是政府干预;三是说得多,做得少第四章 发展与环境l 一个深刻的两难不发展不行!贫穷会造成掠夺性的环境问题但是,发展的环境代价太大,使发展不可持续也不行;这两方面对发展中国家尤其如此现实的人的偏好在所难免,因此有关环境的短期与长期利益、局部与整体利益的矛盾是非常深刻的l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库线的刻画及分析,并可引申到环境领域结论:一是环境破坏不可避免,二是环境问题可出现拐点,三是环境缓解有一个过程以中国的情况为例重要的是不能越过环境承载的极限;另外,人们对更大范围的库线有效性也有怀疑l “共同而有区别的责任”环境问题的公共性,所谓共同的责任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环境对策,所谓有区别发达国家(地区)应承担“先发”的责任,弥补透支;发展中国家(地区)必须审时度势,将环境危害控制到最小国际国内两个层面的经济体、政府和社会力量都要发挥作用第五章 “人类中心主义”批判关于“人类中心主义”可持续发展的“公平”诉求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关于“人类中心主义”l “人类中心主义”(anthropo+ )的各种表达:古代的;文艺复兴的;环境保护运动的现代人类中心的意思:一是基于对人自身能力的过分自信,二是自然(环境)被彻底对象化注意不应与(作为发展价值目标的)“以人为本”相混淆值得一提的是,“人类”是个全称概念l 可持续发展的“公平”诉求可持续发展不仅关注人与自然的关系,由于事关不同人群的环境利益,就必然会涉及人与人的关系,也就是“环境公平”问题这两方面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不可能脱离一方面改善另一方面可持续发展的伦理学蕴涵:公平、补偿与合作l 代际公平与代内公平“代际公平”是可持续发展的世代要求,即不能剥夺后代人谋求发展的权利与能力但实现代际公平又不可能没有“代内公平”(一部分人和另一部分人的公平)的前提这些都包含了公平的补偿与储蓄在不同发展水平上,公平的标准也不尽相同小 结上篇是理论篇,主要通过“发展”观念的变迁,这种变迁所针对的全球性环境问题种种,以及由此表现环境思想的演进,逐步聚焦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其中更深刻地涉及哲学伦理学意义上的“人类中心主义”批判这些环节,展开有关可持续发展的一些理论问题,为进一步具体实践可持续发展(行动)提供对宏观视野 第六章 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手段环境市场失灵生产与消费的价格调节资源与环境产权生态补偿l 环境市场失灵外部效应与“市场失灵(failure,缺陷)”,以及环境问题为什么会出现市场失灵环境市场失灵的各种表现由此可以得出:一是市场机制本身不足以保证环境资源的可持续性;二是通过修正市场,可以缓解环境问题l 价格调节生产与消费行为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把外部效应内部化,价格调节行为,甚至可以改变习惯提高环境价格,案例:银川阶梯水价征收环境税(庇古税),案例:燃油税l 资源和环境产权产权的内涵与特征,最重要的是利益相关有关资源与环境的产权安排建立环境产权制度,案例:我国四省三市二氧化硫排污权交易林权改革l 生态补偿为什么要进行生态补偿?什么是生态补偿?生态补偿的实例:退耕还林第七章 经济发展模式的革命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经济发展模式的回顾末端治理模式批判循环经济的本质:生态经济l 传统经济模式: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生产过程末端治理:先污染、后治理这个模式已经,并将进一步导致经济扩张能力与环境支持能力的严重落差,尤其在资源投入型粗放的发展中国家循环经济是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关于循环经济的3R原则( reduce,reuse,recycle)产品的生态设计l 循环经济的本质:生态经济什么是生态经济: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两者的区别:生态经济强调经济与生态的协调;循环经济强调循环新系统观:从自然经济大系统出发新经济观:用生态经济学规律指导生产,在资源承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新价值观:对自然、对科技、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新生产观:清洁生产;从生产源头和生产全过程,用生态链条将工业与农业、城乡、生产与消费、行业与行业结合起来新消费观:适度消费、绿色消费、层次消费l 循环经济的技术经济特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消耗延长和拓宽市场技术链,将污染尽可能在企业内处理重复利用废弃物对企业无法处理的废弃物集中回收l 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什么是低碳经济为什么要转向低碳经济如何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经济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的总称,以应对碳基能源对气候的影响特征: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手段:提升能效技术、节能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开发低碳产品l 碳足迹:一个人或者区域的碳耗用量人均碳足迹取决于人口数量、人均GDP/能源强度、单位能源含碳量2007年我国碳基燃料排放二氧化碳54.3亿吨,居全球第二碳源的产生:改善能源结构:开发绿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益:清洁能源技术碳汇方面:碳捕获和埋存森林植被的吸收二氧化碳的利用l 功能经济与生态设计中国必须向低碳经济转型中国能源结构现状:贫油、少气、多煤中国水能的开发及其问题中国的核能开发生物能的开发其他可再生能源 第八章 可持续发展的政府行为l 政府行使环保职能的必然性民众将政府推到环境保护的前台,包括政府如何对待科学家的意见环境问题的公共性需要公共政策应对环境问题的跨(行政)区域性要求各级政府的协调环境问题的全球性要求各国政府在国际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方面有所作为 l 政府行使环保职能的可能性政府的环保权能,主要是组织环境评价,制定环境政策,监督环保实施,惩罚环境违规(行政)征税权:确保环保财力和物力,引导环境友好的生产和消费方式政府的环保使命感,已经越来越成为政府职能转变的重要事项l 我国政府的环境保护行为包括宏观调控资源(如黄河用水调度);环境保护制度化(如制定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对环境不达标企业实行关停;城市地方政府的作为;制定环境资源长期规划;保护公有地的生态价值(如防治沙漠化)等等l 环境政府失灵主要原因是政府的短期利益和局部利益作祟行政权力的环境“寻租”(案例)政策不配套(案例)政府官员的素质政绩考核的缺陷,以及2005年绿色GDP试点第九章 可持续发展的道德关怀l 环境道德的基础环境道德的历史性环境问题又是一个道德问题(环境非道德、环境不道德)经济利益是环境道德的基础,但环境道德也应能反映经济利益的格局(层次)l 环境道德的机制环境道德的标准环境道德的成本效益法分析,“帕累托最优”的道德评价道德环保的机制:道德自律(情感、认同感和行为约束)与道德他律(约定、舆论,乃至公德规范)l 环境道德的效益市场失灵和制度缺陷都需要道德助力环境道德调节的效益特点,一是限制“搭便车”行为,二是节约成本,三是通过改进善待环境的伦理学提升道德水平环境道德与环境法治(制)相辅相成,没有法治(制)的道德是软弱的,没有道德的法治(制)是昂贵的第十章 可持续发展的治理合作l 环境危机必须依靠合作来解决(环境)公共物品的特点,一是非排他性,二是非竞争性“公地悲剧”与公共劣品合作是解决环境危机的必然选择l 环境非合作的博弈论分析关于“囚徒困境”不合理的环境非合作:企业、政府与个人各打自己算盘(案例)合理的环境非合作:环境保护与特殊(地方、部门)利益的联系(案例)l 走向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合作摆脱环境“囚徒困境”的出路,一是行为体的反复博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投资配置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 电气倒闸操作规范
- 精癃中医护理常规
- 石油系统安全
- 安全隐患整改协议书(2篇)
- 新疆2025年04月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事业单位面向高校引进218名人才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美团骑士交通安全讲座
- 私人银行业务
- 护理组长岗位竞聘
- 网络安全法律解读
- 公园景观修复零星维修施工方案
- 挂靠免责协议书范本
- 小学数学青岛版五年级下册《异分母分数大小比较与通分》课件
- 社区矫正考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水池建设方案
- 安徽省宿州市省、市示范高中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教学质量检测英语试题 含解析
- 《驾驶室固定矩形窗》
- 2024-2030年中国盐差能行业面临的困境分析及投资规模研究报告
- 架构驱动医疗变革
- 2024年化学检验员(中级)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上(单选题)
- 体育赛事组织策划及执行方案手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