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PDP扫描显示电路工作原理.doc_第1页
松下PDP扫描显示电路工作原理.doc_第2页
松下PDP扫描显示电路工作原理.doc_第3页
松下PDP扫描显示电路工作原理.doc_第4页
松下PDP扫描显示电路工作原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吴善龙第 41 页2019-2-17 松下42PV70C屏扫描电路分析与维修 吴善龙松下各型号PDP电视机中,屏扫描驱动电路大体小异,特别是60、70系列与80系列更为相近,因此本文稿适用于以上三种机型。一、 SC是扫描(SCAN)的意思,特指扫描电路板,它是对屏幕进行垂直方向扫描,同时与SS板合作完成屏幕放电发光的驱动、预放电、电极表面残余电荷的清除,与C板(数据驱动电路板)合作完成屏幕像素点的寻址。可见SC板功能、用途最多,因此SC板电路也最为复杂。三星、LG、日立等PDP电视机中称之为Y板。SC板内部的电源电路分析:SC板输出的扫描波形形状极为复杂,为了使PDP屏幕正常放电发光显示图像,输出的波形含有多种电平成份,这就需要多种电源电压。每种电源电压之间并不是共同的同一个地(参考点),而是互为悬浮迭加的关系,这给分析电路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SC板常见的电源电压有:VSUS、VAD、VSET、VSCN、+15V、+5V。见附图:42PV70C SC板电路图。SC板内部最大的电路特点:就是由很多个电子开关控制多种电压迭加产生SC波形。这些电子开关是在A板(或是D板)产生的时序脉冲控制下进行开/关动作。SC板内电源电路分析:1、 VSUS、+15V、+5V电源是由P板产生送到SC板的,三个电源电压的参考点(即电路的地)都是以机壳为地(在PDP电视机内,机壳地与屏幕铝板相连),也称为冷地。冷地是指当人用手触摸该接地点时,人不会有触电的感觉。机器内的冷地到地球表面大地的电压为0V。热地是指该参考点(即电路的地)到地球表面的大地间有电压,当人用手触摸电路的热地时,会被触电。热地也称为悬浮地,是因为热地到机壳地之间有电压,热地到机壳地之间有一定的电压,因此称为悬浮地。VSUS电源电压的负极接机壳(即冷地),正极到地是189V。2、 +16V_F电源:这个电源的电压值是16V,后缀F:是英文单词float漂浮的缩写。说明这个电源的地不是接在机壳地(屏幕铝板)上,而是接地浮动的地上(见下面讲述的IC6791电路),也就是说这个电源电压是迭加在另一个电压之上。经过仔细查看电路发现:+16VF是迭加在VAD(-105V)电源电压之上的(-105V电源电压的正极接机壳地,+16V-F电源电压的负极接在-105V电源电压的负极之上)。这个电压经过D6721降压之后,成为15VF电源。15VF电源同时加到两个5V三端称压块:见下图所示:IC6725、IC6724,这两个IC输出的5V电压称为+5V-F,主要给光耦和脉冲缓冲器IC6721、IC6722供电。16V-F电源电压的产生:见下图所示:是由+15V电源电压,+15V电源的地是以机壳为地。经过IC6791(共12个引脚的IC)直流-直流变换得到的。这是一个开关电源厚膜集成电路,集成度很高,全部元件都集成在IC内部,IC外围只有三个滤波电容。从4、5脚输入+15V电源,这个15V电源是以屏幕铝板为地(即冷地)的。在内部经直流-直流电压变换并隔离初次级的接地后,从11、12脚输出16V-F电源,9、10脚是16F-F电源的接地端,但这个接地端没有接机壳地(屏幕铝板地),而是接在VAD(-105V)电源的输出端上。3、 VSET、VAD、VSCN这三个电源电压,均是由IC6803产生的。这是一个9脚开关电源IC,以VSUS电源为供电。外配开关电源变压器T6602、光耦PC6801、误差电压放大IC6801。该IC的3脚接地,2脚是稳压反馈输入端,2脚电压的高低,将控制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的高低,这是稳压控制输入端。9脚内部是大功率开关管的D极,接T6602的初级绕组6脚,该绕组的另一脚(7脚)接VSUS电源。5脚内部是大功率开关管的S极,经三个并联的1.5欧电阻接地。该电阻即是限流保护电阻,也是开关管过流取样电阻。该IC的7脚接VSUS电源作为开关电源内部振荡器的启动电源。T6602:109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压一方面经D6809整流后加到IC6803:4脚,作为IC内部振荡器的工作电源。另一方面经R6808、C6805、R6802加到IC的1脚,作为振荡控制脉冲。VAD电压产生电路:T6602:45绕组产生的感应电压,经D6804、C6813整流滤波,在C6813上得到上正下负的-105V的电源电压,由于电容的上端(正极正电压)接地,所以C6813下端输出的是-105V电源,该输出的电压加到稳压电路的分压取样电阻:R6812、R6813、VR6600、R6814。在VR6600中心头取样输出的电压,加到误差放大IC6801的控制极,K端输出的经放大的误差电压控制光耦PC6801内发光管的导通深度,从而控制PC6801内光敏三极管的内阻大小,进而控制IC6803:2脚的电压,达到稳定T6602次级输出电压的作用。4、 VSCN电压产生电路:T6602:3、5脚产生的感应电压,经D6841、D6804整流、C6841滤波,在C6841上得到大于145V的VSCN电源电压,注意:在上图中可以看出,C6841上的电压即是VSCN电压,这个电压的负极不是接地,而是接在VAD(-105V)之上的。也就是说:这个VSCN(145V)电源电压,是指VSCN电压输出端到VAD电源输出端之间的电压值。VSCN:145V并不指到机壳地间的电压,而是VSCN输出端到VAD输出端之间的电压,那么VSCN输出端到机壳地(铝板地)的电压是多少呢?VSCN输出端到地的电压值=VSCN+VAD=145V+(-105V)=40V。通常情况下(不做特殊说明)说的都是VSCN电压值是145V。在检修中用电压表测量电压时,若把电压表负笔接在PDP屏铝板上,正表笔接VSCN测试点,测得到的数值如果是40V,则VSCN电压是正确的。在测量时,若把电压表负笔接在VAD测试点上,正表笔接在VSCN测试点,如果测得的电压值为145V,则VSCN电压是正确的。为了保证PDP屏幕正常发光,对VSCN电压值精度要求是很高的。为了确保这个电压值准确,特设计一个线性稳压电路,由以下元件组成:线性调整管Q6841,误差放大IC6841、取样电路R6849、R6850、R6851、R6852。在R6852上分得的取样电压,加到误差放大IC6841的控制极,从K极输出放大后的误差电压,经Q6842放大后推动调整管Q6841,使输出的145V电压保持稳定。5、 VSET电压产生电路:把VSUS电源电压加到T6602:2脚,T6602:1、2绕组输出的感应电压,经D6806整流、C6804滤波得到的这一电压,与2脚输入端的VSUS电压串联,在C6804的正极到地就得到了稳压前的VSET 电压。PDP屏幕放电时,对VSET电压的精度要求很高,因此在C6804的后面设计了一个线性稳压电路,Q6821是调整管,IC6821是误差放大IC,分压取样电路:R6825、R6826、R6827、R6797、R6828。在R6828上分得的取样电压,加到IC6821的控制极,从K端输出放大后的误差电压,经Q6822电流放大后,去推动调整管Q6821,使之输出的VSET电压稳定不变。标准的VSET电压是330V。6、 VSET2电压产生电路:见下图所示:它是由16V-F电源变换得到。图中IC6802是三端可调稳压电路,与R6815串联,得到VSET2电压。R6816、R6817的分压比,决定VSET2电压值的高低。从下图可见:VSET2电压也是悬浮在VAD电压之上。因为VSET2是由VAD、16V-F电压为基础产生的,因此,如果这两个电压中的任何一个电压变得异常,都会导致VSET2电压异常。二、 SC板内的保护电路:SC板内的电路工作在高电压、大电流状态,出现故障如果不及时保护,就会烧毁大量的元件。甚至把PDP屏幕损坏。另外,要想让PDP屏幕正常发光显示正常图像,就要求各个电压保持准确,如果SC板内的各个电源电压稍有偏离,就会造成花屏、闪烁。因此设计全面的、动作灵敏的保护电路非常重要。1、 中点电压保护:PDP屏幕内部放电、发光、显示图像时,是在整个屏幕全部像素的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间进行的,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在每个像素内是成对、平行排列的。因此这两个平行电极间(PDP屏幕)等效成一个耐压高、容量很大的电容,加给PDP屏幕SC(扫描电极)、SS(维持电极)两个电极间的驱动方波是一个互为反相、交流的方波,这个方波的周期是5us,频率是200KZ、方波的幅度是200VP-P。扫描电极与维持电极间构成推挽驱动PDP屏幕放电发光。因为PDP屏幕等效成一个较大的等效电容,因此,SC电路板或SS电路板输出正波峰时,VSUS电压作为电源电压要对PDP屏幕上的电容充电,即此时PDP屏上充有很多的电能,在SC电路板、SS电路板输出负波峰时,已充电的PDP屏幕等效电容要通过SC、SS电路板到地放电。PDP屏幕放电时,如果直接放电到地,则PDP屏幕电容上储存的电能不作功而放掉,就会产生很大的电能消耗,为此,在SC、SS板的电路中,都设计有能量回收电路。即PDP屏幕等效电容放电时,把PDP屏幕上的电量放入到SC、SS电路板内能量回收电容中贮存起来。等到SC、SS电路板要对PDP屏幕充电时,再把能量回收电容上的电能充入(返回)到屏幕等效电容上,这样就不必完全从电源中吸取能量对PDP屏幕充电。这样就减小了电视机整机的电源功率消耗。在PDP屏幕正常工作时,能量回收电容上贮存的电压值是VSUS电压的一半,称之为中点电压,简称:V0。因此,V0电压值的高低即能反映SC、SS板工作是否正常。如果检测到V0电压远高于VSUS/2电压,或是远低于VSUS/2电压,就说明SC、SS板故障。由上分析看出:V0电压不能过高,也不通过低,应接近或等于VSUS电压的一半。这样,设计一个窗口电压比较器,就可以检测SC、SS电路板是否有故障。设计的思路是:利用电阻串联分压电路(多于三个电阻串联),从分压电路的上端先取得一个略高于VSUS/2的电压,作为窗口电压比较器的上门限电压,再在分压电路的下端取得一个略低于VSUS/2的电压,作为窗口电压比较器的下门限电压。把SC、SS板内的能量回收电容上的V0电压,加到窗口电压比较器的输入端进行比较,当V0电压高于上门限电压,或是V0电压低于下门限电压时,比较器输出低电平,加到一个三极管倒相电路的基极,倒相三极管C极就会输出高电平,这个高电平表示SC、SS电路板有故障。当V0电压低于上门限电压,高于下门限电压,即V0电压位于窗口电压范围之内时,比较器输出高电平加到倒相三极管基极,倒相三极管C极输出低电平,这个低电平表示SC、SS电路板工作正常。当中点电压不正常导致倒相三极管输出高电平(发生保护)时,面板上的发光二极管会发生红灯闪6下指示。称之为SOS6。实际的SC板SOS6保护检测电路电原理图见下图所示:C0上的中点电压V0自D6583正极加入,经发光管D6583、R6582、R6583、R6584分压后,同时加到IC6581的6脚、3脚。IC6581内部有2个电压比较器组成窗口电路,R6585、R6586、D6584构成串联分压电路,D6584的稳压值是5.1V,该电压加到IC6581:2脚(比较器1的负输入端)。R6586上分压4V,则5脚(比较器2的正输入端)到地电压为9V,V0的取样电压加到比较器1的正输入端、比较器2的负输入端。当V0大于98V时,则V0取样电压大于9V,此时IC6581的6脚负输入端电压高于5脚正输入端电压,按比较器的特点,此时7脚将输出低电平。该低电压加到Q6581基极,该三极管截止,C极输出高电平,经隔离二极管D6585输出。CPU收到这一高电平信号后,就会判断SC板故障,进入保护关机程序,同时面板上红灯闪6下。当V0低于53V时,V0取样电压就会低于5.1V,此时比较器1的正输入端3脚电压低于负输入端2脚电压,根据比较器的特性:此时比较器1的输出端1脚电压将为低电平,该低电平经三极管Q6581倒相,从C极输出高电平,经D6585输出去送到CPU输入端。CPU据此判断SC板故障。红灯闪6下。D6583是发光二极管,SC板正常工作时,能量回收电容上才会有二分之一的VSUS电压(大约70V),这个电压加到发光二极管D6583的正极,肯定会使该发光管发光,因此判断SC板是否工作时,可以看SC板上的发光二极管是否发光,一看就知道。当IC6581外围的电容或是电阻有变质时,就会引发保护红灯闪6次。此时只要把D6585断开,再开机就可知道故障是否是误保护。另外通过测IC6581各脚电压也可以知道故障原因。在实际检修中发现:SOS6电路误保护的实例很多,主要发生在高温、潮湿的夏季,在分压取样贴片电阻R6582、R6583、R6584的下表面与电路板间,有粘接剂,在夏季这个电阻体下表面的粘接剂极易受潮导致电阻变值,引发误保护,只要把这三个电阻拆下,清洗干净,重新装回即可。也有很多是D6584、D6585、C6582等外围分立元件损坏导致故障。只要在保护时检测D6585正极如果出现高电平,则是出现了保护动作。 2、SC板内5V-F电源的检测、保护电路:前面已讲过,IC6724是一个三端5V稳压器。输入的是15V-F电压,输出的是5V-F电压,给IC6721、IC6722脉冲缓冲放大器供电。5V-F电源,是对整机冷地(屏幕铝板)悬浮的电源,它是悬浮在VF-GND之上的。相关保护电路见图所示:上图中,顶部的黄色粗线是来自IC6724的5V-F电源电压,R6471上端接5V-F电压,R6472下端接地(悬浮地),R6471、R6472分压后,分得1.5V电压,加在IC6471的基准端4脚。IC6471是一个误差比较放大器,当4脚为1.5V电压时,内部的开关管导通,把3脚拉成低电平1V。这使光耦PC6480内发光管导通,光敏管也导通,PC6480:4脚变成0V电平。加到下面图中的IC6472:2脚:IC6472是一个与门电路,有两个输入端,分别是A输入端2脚和B输入端1脚。1脚是输入来自电视机主板(D板或A板)的驱动复位电压AA-DRV-RST。电视机正常工作时,该电压为5V。5脚为电源端,4脚为与门输出端。与门电路的特点是:两个输入端,只要有一个输入端是低电平,输出必定是低电平。现在B输入端为高电平,而A输入端为低电平,所以输出端4脚必定是低电平0V。这个低电平一方面使D6480没有高电平输出,因此不会进入红灯闪7(SOS7)下的SC板保护,二是主停止端MAIN STOP为0V,加到逻辑脉冲缓冲放大IC16562的使能端19脚,使IC16562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当5V-F电源下降低于5V时,IC6471:4脚电压小于1.5V,3脚内的开关管截止,光耦PC6480也截止,光耦的C极4脚为高电平,使IC6472的2脚为高电平,此时,与门IC6472的A、B输入端都是高电平,输出4脚也变为高电平,一方面通过D6480输出高电平,产生SC板保护电压红灯闪7下,二方面把这一高电平加到IC16562:使能端19脚,使该IC停止输出。SC板全面停止工作。3、VAD电源电压异常检测:有关电路见下图所示,这也是一个窗口电压比较器。最底部的黑线是VAD电压线。所以双比较器IC6871的接地脚4是以VAD电压为地的。电源电压是16V-F,也就是说16V-F电源是悬浮在VAD电源之上的,16V-F电源的负端接在VAD(-105V)之上的。VAVVAD电源的正端接铝板地(整机地),负端输出-105V电压,所以测试点VAD到地的电压是-105V。上图中的IC6871内是双比较器,这也是一个窗口电压比较器,1、2、3脚内是第一比较器,5、6、7脚内是第二比较器。当VAD电压在负91V-负120V之内时,检测电路不输出高电平的保护信息。当VAD低于91V,或是高于120V时,检测电路输出高电平的保护电压,去加到电视机主板CPU,进行保护关机,同时面板上的红灯闪7下。图中稳压管D6871的稳压值是5.1V,R6876上分得电压是1.6V,则IC6871的2脚电压是5.1V,5脚电压是6.7V,VAD电压的分压取样电路是R6871、R3872、R6873、R6874。当VAD是-105V时,R6874上分得的电压是5.75V。这一电压同时加到两个比较器的输入端6脚和3脚。因为3脚(比较器正输入端)电压是5.7V,2脚(比较器负输入端)电压是5.1V,根据比较器的特性可知,此时1脚输出高电平。再看第二比较器:6脚(负输入端)为5.7V,5脚正输入端为6.7V,根据比较器的特性,此时7脚输出高电平。因为1、7脚同时输出高电平,这使光耦PC6871发光管的负端为高电平,发光管截止,光耦内的光敏三极管也截止,D6872不输出高电平的保护信号。当-105V偏高或是偏低太多时,窗口比较器的6脚、3脚就会高于6.7V或是低于5.1V,此时7脚或是1脚就会输出低电平,光耦内发光管发光,光敏三极管导通,PC6871的3脚输出高电平,经R6879、D6872输出高电平加到主板CPU保护输入端,发生红灯闪7下保护关机现象。当16V-F电源电压升高超过21V时,稳压二极管D6791击穿导通,高电平加到Q6791的基极,该管C极变为低电平,从而使把IC6871的3脚拉到低电平,1脚变为低电平,光耦PC6871导通,输出高电平保护灯闪7下。4、VSCN电压异常保护:见图所示。VSCN电压自上图中顶端的二极管D6860传过来,IC6861组成窗口电压比较器,1、2、3脚内是第一比较器,5、6、7脚内是第二比较器。光耦PC6861输出保护信号,R6861、R6862、R6863、R6864组成VSCN分压取样电路,D6861为窗口电压比较器提供5.1V基准电压,加到第一比较器的2脚。R6866分压1.58V,则5脚到地电压是6.68V,本图中底部的黑横线是VSCN电压的地线(VF-GND)。当VSCN电压是正常的145V时,R6861上的分压(即比较器6脚)是6V,此时6脚电压低于5脚(6.68V),高于2脚,根据比较器的特性,第一比较器输出端1脚和第二比较器输出端7脚,同时输出高电平,因为PC6861内发光管负极为高电平,所以发光管不发光,光敏管截止,D6862不输出高电平保护电压。当VSCN比145V偏高或是偏低较多时,7脚或是1脚就会输出低电平,光耦内发光管导通,光耦内光敏三极管也随之导通,D6862输出高电平加到主板CPU保护输入端,出现保护关机红灯闪7下。5、VSCN过流保护:见上图。在上图的顶部,VSCN电压自D6860正极-负极-VSCN-F点-L6690-R6696-向右传送加到PDP屏幕上。上述电流在R6696上产生压降,当屏幕有短路时,该电流就会过流,在R6696上压降升高,该电压加到Q6690的发射极基极间,Q6690导通,C极输出高电平,加到比较器的6脚,使7脚跳变为低电平,引起光耦PC6861导通,D6862输出高电平保护电压。6、VSET电压异常保护:VSET电压的正常值是330V,分压取样电路R6833-R6837分压之后,在R6837上分得52V电压,D6825稳压值是33V,因此这个稳压管导通,Q6824随之导通,C极为低电平,D6826不输出高电平保护电压,当VSET电压降低,低于214V时,分压后加在D6825上的电压降低,D6825不导通,Q6824随之截止,C极为高电平,通过D6826输出高电平保护电压送到主板CPU保护输入端,发生红灯闪7下保护关机。三、SC板内的脉冲缓冲放大器:1、 PDP屏显示图像的过程分为4步:预放电、擦除上周期发光时像素内壁残余电荷、寻址写入本周期用于启动放电的壁电荷 、维持放电发光。上述工作的4个过程,每个过程要给PDP屏幕加不同的电平电压。因此,PDP屏要正常显示图像,就要给PDP屏幕加上复杂的波形,这个波形含有很多种不同电位的电平成分。预放电时,需要使用的电压VSET最高,320V。维持放电发光时使用的电压是VSUS,大约为180V。寻址时需要使用VAD(-105V)和VSCN(145V)。D板(逻辑板)送来多路时序脉冲,控制SC板内大量的开关管(大功率埸效应管)的导通和断开,上述4路电压就可以迭加成复杂的SC输出波形。在SC板内,共有2块脉冲缓冲放大器:IC6561、IC6562。IC6561、IC6562缓冲放大电路的方框图见下图所示: 上面的两个图中,上边的图是时序脉冲缓冲放大的方框图,下边的图是时序脉冲缓冲放大的电原理图。图中最右边的插座是来自D板(逻辑板)的时序脉冲及5V电源,这两个IC的电源电压是5V,以机壳为参考点(冷地)。它们各自有两个使能端:1G、2G,当这两个使能端是低电平时,缓冲放大器正常工作,把输入端的信号缓冲放大后输出,当是高电平时,缓冲器截止,输出端没有信号输出。IC6561的1G、2G端子接地,因此IC6561通电后始终工作。IC6562的1G端子接地,2G端子受MAIN STOP(主停止)信号控制。该控制电压来自上面讲过的5V-F保护检测电路的IC6472:4脚,因此IC6562工作与否受5V-F保护检测电路控制。这两个IC各自内含8个通道缓冲器,这两个IC工作是否正常,判断方法很简单:在确保1G、2G端子是低电平的前提下,只要测输入端有波形,相应通道的输出端没有波形,则这个通道就坏了。根据实测,两个IC的输入端和输出端,都是5VP的方波,方波的顶部是5V,底部是0V。对于IC6561:除8、9、10、11、12、1、19为0V,20脚为5V外,其余各脚均有5VP-P的脉冲。对于IC6562:1、4、10、16、19为0V,20脚为5V,其余各脚均有5VP的脉冲,脉冲的顶部为5V,底部为0V。2、 经IC6561缓冲后的时序脉冲:OC1、OC2、CLK、SIU、SID要送往SU、SD板(在其它品牌机中称为上缓存板、下缓存板)。IC6561输出的5V脉冲是以铝板地(机壳地)为地的,但SU、SD板是悬浮地,这两个电路的地不同,因此不能把时序脉冲直接加到SU、SD板。还要经过光耦进行不同地的隔离。有关电路方框图见下图:有关电路原理图见下面:三个光耦:PC6701、PC6702、PC6704完成5个时序脉冲地的隔离,IC6721、IC6722分别内含6个倒相放大器,光耦内的发光二极管是信号输入端,称为光耦的初级,光耦内的三角形代表运算放大器及与之相连三极管是信号输出端,称为光耦的次级。PC6701的2、3脚通过电阻接地,称为初级地,注意这个地是机壳地的符号(屏幕铝板地),PC6702、PC6704:1脚接的电源是5V,这个5V电源的负端就是屏幕铝板地(机壳地)。PC6701、PC6702的5脚是接地端,称为次级地,注意这个地是VF-GND(悬浮地,也叫热地)。5V三端稳压IC6724输出以VF-GND为地的5V电源,为IC6721、IC6722供电。5V三端稳压IC6725输出的5V电源,为三个光耦供电,这个5V电源也是以VF-GND为地(悬浮地,也叫热地)。OC1脉冲加到PC6701:1脚,经内部隔离放大后从7脚输出,同时加到IC6721内的2个倒相放大器输入端1、3脚,分别从2、4脚输出2路OC1脉冲,其中2脚输出的脉冲送到SU板,4脚输出的脉冲的送到SD板。CLK脉冲加到PC6701:4脚,经内部初次地隔离、光信号传输放大后从6脚输出,同时加到IC内两个倒相放大器输入端:11、13脚,经内部倒相后从10、12脚输出,10脚输出的脉冲送往SU板,12脚输出的脉冲送往SD板。SIU信号加到PC6702的输入端2脚,经内部发光管、光敏管接地隔离、光信号传输、运放及三极管放大后从7脚输出,;加到IC6722输入端1脚,倒相后从2脚输出,去送往SU板。SID信号加到PC6702的输入端3脚,经内部接地隔离、光信号传输放大后从6脚输出,加到IC6722:3脚,经倒相后从4脚输出,去送往SD板。OC2脉冲加到PC6704输入端2脚,经内部接地隔离、光传输、信号放大后从4脚输出,加到IC6722输入端5脚、13脚,这两路脉冲分别经两个倒相器后,分别送往SU板和SD板。3、 SU、SD板脉冲缓冲器的保护电路:见上图中的Q6742、Q6743。该保护电路启动与否主要是受VSET2电压控制。正常时VSET2电压是14V,这个电压是以VAD电压为地的。即悬浮在VAD电压之上。VSET2电压正常时,这个14V电压经D6478、R6746加到Q6743基极,Q6743导通C极为低电平,该低电平使D6703、Q6742截止,从而不影响IC6722:1脚、5脚、13脚的输入信号波形。当VSET2意外消失时,Q6703截止,其C极为高电平,一方面引起Q6742导通,把PC6704:4脚的OC2信号短路到地。切断OC2信号。二是Q6743:C极的高电平经D6703加到IC6722的1脚,使该脚恒为高电平,切断了SIU信号的输出。上述信号的切断,就使SU、SD板停止工作。防止因为VSET2电压的异常导致故障扩大。前面已经讲过:VSET2电压是以16V-F和VAD两个电压为基础产生的,因此,当16V-F和VAD电压,有任何一个电压不正常时,都会导致上面所示电路不能正常传输和放大时序脉冲,造成SU、SD板得不到正常的时序脉冲而不工作。四、屏幕扫描电极维持方波驱动电路:松下PDP电视机屏幕属于交流驱动,SC电路板需要给扫描电极加上190VP-P的交流方波,方波的顶部是190VP,方波的底部是0V,屏幕维持放电发光占整机功耗的80%,所以驱动电路输出到屏幕的交流电流是很大的。因此,输出级要用大功率管多管并联输出。下面祥细讲解SC板维持驱动脉冲产生的过程: 1、D板(逻辑板)产生CMH、CML两个互为反相的5VP方波,分别用于驱动后面的高端大功率MOS输出管和低端大功率MOS输出管,当CMH为高电平时,CML必定为低电平,反之,当CMH为低电平时,CML必定为高电平,使后面大功率MOS驱动管的上端与下端错时导通,防止上端与下端大功率MOS管同时导通,造成上、下MOS管直通产生过流烧坏MOS管。CHH、CML脉冲分别加到SC板SC20插座的5脚和6脚,在SC板内分别加到脉冲缓冲放大器IC6562:15、17脚,经内部缓冲放大后分别从5、3脚输出(这部份电路在上面已经讲过),分别加到功率推动电路IC6501:12、14脚,14标为LIN,称为低端推动信号输入端,12标为HIN,称为高端推动信号输入端。IC6501是大功率埸效应管驱动专用集成电路,双列16脚封装。左面的8个脚是驱动电路的初级(输入端),右面的8个脚是带有自举升压电路的驱动输出端。有关电路见下图:IC6501的电源是15V,该电源以机壳为地。15V电源加到IC6501的电源端3脚,7脚是高端驱动自举升压电源输入端。低端推动输出电路:负责输出维持脉冲波形中的底部电平(0V)。即把PDP屏幕扫描电极拉低到0V,形成维持脉冲的波谷。当幅度为+5V的脉冲CML加到IC6501:14脚时,在内部经放大后,在该IC的1脚输出高电平,加到驱动对管Q6521(NPN)、Q6522(PNP)的基极,Q6522截止,Q6521导通,+15V电压通过导通的Q6521的C极-E极加到后面的三个大功率埸效应管的G极,这三个管同时导通,把PDP屏扫描电极接地。实现了输出维持波形的波谷:0V电平。当加到IC6501:输入端14脚的CML脉冲为低电平0V时,经内电路放大,1脚也输出低电平0V,该0V电平使Q6521截止,Q6522导通,这两个管的E极输出为0V,关断后面的三个大功率开关管。三个大功率MOS管Q6421、Q6422、Q6423的G极和S极间有很大的分布电容(小功率的MOS管G、S极间的分布电容要小得多,主要是因为大功率管的G、S极间PN结的面积大),当要想让三个大功率的MOS管快速导通时,就要求驱动电路输出大的驱动电流对这个分布电容进行快速充电,以使G极电压快速升高到门极开启电压值。当要想使这三个大功率MOS开关管讯速截止时,就要求驱动电路能快速抽出G极分布电容上的较多的电荷。因此要求驱动电路有足够大的灌流能力和抽流能力。对管Q6521、Q6522就是为此目的设置的。从这两个管子的E极输出驱动电流。这种电路属于射极跟随器,在上学教课书的模电中有讲:射极跟随器输出电流最大,带负载的能力最强。因此能够很好的推动后面 的三个大功率MOS管的快速关断和快速导通。IC6501:1脚输出高电平时,Q6521深导通,15V电压通过Q6521对三个MOS管G极进行快速充电,使三个MOS管能很快的进入饱和导通状态。当IC6501:1输出0V时,Q6522深饱和导通,把三个MOS管G极电容上的电荷快速泄放到地。因此,Q6521、Q6522主要是为了提高三个大功率管的开关速度,减小开关管的开启损耗和关断损耗。高端推动输出电路:负责输出维持脉冲波形中的高电平:190VP。即把PDP屏幕扫描电极电压上拉到190V峰值,形成维持脉冲的波峄。输出级要输出幅度为190VP的高脉冲,则前级的驱动电路供电要大于190V电压。这将使电路的功耗增加、电源电路变得很复杂。为此在高端输出电路中采用了自举升压电路。升压电路的原理和CRT电视机中的埸输出电路的升压原理一样。见上图所示:当CML为高电平(此时CMH为低电平),此时低端输出电路导通,Q6421、Q6422、Q6423三管导通,这三个管的D极为0V,此时,+15V电源要给升压电容C6504充电,充电电流如下:15V电压-R6508-D6501-C6504-红色二极管-Q6421、Q6422、Q6423-地。上述电流给C6504充电15V,极性为上正下负。C6504充电时,IC6501:8脚CMH为低电平,Q6501、Q6502截止,不影响充电正常进行。当CMH为高电平时,CML为低电平。此时IC6501:12为高电平,8脚也输出为高电平,1脚输出低电平。1脚的低电平快速的关断低端输出的三个大功率管Q6421、Q6422、Q6423。8脚输出的高电平加到Q6501、Q6502的基极,Q6501导通,Q6502截止,Q6501导通后E极输出高电平,加到三个大功率MOS管Q6401、Q6402、Q6403的G极,这三个管子同时导通,VSUS(190V电压)通过这三个MOS管的D极-S极输出,所以此时这3个MOS管的S极电压是190V,此时C6504下端与Q6401、Q6403:S极是连接在一点的,因此C6504的下端也是190V,则C6504的上端是190V+15V=205V。此时D6501负极是205V,正极是15V,因此D6501截止。C6504两端存贮的15V电压,一方面加到Q6501的C极,作为Q6501的工作电源。另一方面也通过R6504,加到IC6501:7脚,作为IC内高端驱动电路的电源。在实际的检修中发现:C6504因为工作在高频大电流状态,容易损坏。它一旦损坏,就会连带引起:D6501、R6508、R6504损坏。上述的高端输出管Q64016403与低端输出管Q6421-Q6423组成一个类似于音频功放OCL放大器,因为D板输出的CMH、CML时序脉冲互为反相,就使高端与低端输出管交替导通。如果D板输出的CMH、CML时序脉冲相位错乱,两者同时出现高电平,则高端输出管与低端输出管同时导通,从而把VSUS电压短路到地,将瞬间烧毁高端与低端输出管。另外,如果高端输出管或是低端输出管中,有任何一个输出管击穿,通电开机后,势必也会把另一端的输出管因为短路击穿。因此,在SC板内,烧毁大功率的输出管时,一烧就会烧一片功率管,不会只烧一只功率管。这是SC板电路的故障特点。2、能量回收电路:PDP屏幕等效成一个很大的电容,在维持放电发光显示图像时,需要给屏幕加一个200VP的方波,方波的波顶是200VP,波谷是0V。方波的周期是5uS,频率是200K。200V的正方波加到屏幕上时,肯定会对屏幕的等效电容充电。波谷0V加到屏幕上(正方波消失)时,屏幕上的等效电容肯定会对地放电。这样PDP屏幕等效电容会消耗很大的电能。为此,设计了能量回收电路。能量回收电路需要2个时序脉冲来控制,分别:CSH、SCL。这两个脉冲都在D(逻辑)板产生的,这两个脉冲互为反相,令上端输出管与下端输出管交替导通与关断。这两个脉冲通过SC板的SC20插座8脚和9脚送到SC板内。见前面插图中的SC20插座图。CSH、SCL分别加到IC6562的11、13脚。在内部经放大后,分别从9、7脚输出。分加加到驱动集成电路IC6521:12、14脚。其中12脚是高端驱动输入HIN,14脚是低端驱动LIN输入。IC6521是大功率埸效应管驱动专用集成电路,双列16脚封装。左面的8个脚是驱动电路的初级(输入端),右面的8个脚是带有自举升压电路的驱动输出端。有关电路见图:IC6521是大功率MOS管驱动专用集成电路,11脚是15V电源端子,7脚是用于高端驱动的自举升压电源输入端。L6411、L6412、L6413与屏幕的等效电容构成串联谐振,用于把屏幕电容上的电荷吸收到能量回收电容C6531、C6532上来。L6401、L6402、L6403也与屏幕电容构成串联谐振,用于把能量回收电容上的电能充到屏幕等效电容上去。L6401、L6411电感的右端与屏幕的扫描电极相接(通过二极管和大功率MOS管与扫描电极相连)。(1)屏幕电容上电能的回收:当CSL脉冲到来时(5VP),加到IC6521的14脚,在内部经放大后,在1脚输出高电平,加到对管Q6551(NPN)、Q6552(PNP)的基极,此时Q6552(PNP)截止,Q6551导通(NPN),15V电源通过以下回路流通:15V正端-R6507-D6521-R6509-D6523-Q6551:C极-E极-R6553-地。上述电流在Q6551的E极输出高电平,加到Q6451的G极,Q6451导通,屏幕电容上的电荷通过L6411、L6412、L6413-L6481、L6482-D6481-Q6451-C6531、C6532正极-C6531、C6532负极到地。这样就把屏幕电容上的电荷回收到能量回收电容C6531、C6532上。正常工作时,能量回收电容到地的电压大约是80V。约为VSUS电压的一半,因此又称为中点电压V0。测量V0电压是否是VSUS电压的一半,是检测SC板是否工作正常的一个重要标志。(2)能量回收电容上电能的再利用:CSL与SCH这两个时序脉冲互为反相,这两个脉冲的顶部都是5VP,波底是0V。也就是说当CSL是高电平5V时,CSH肯定是0V,当CSH是高电平5V时,CSL肯定是0V。这样可以确保上管Q6441、Q6442与下管Q6451交替导通(防止上端与下端MOS管同时导通造成短路直通烧坏功率管)。当CSH脉冲为高电平时,IC6521:8脚输出为高电平,这将使Q6531导通,Q6532截止,Q6531:E极输出高电平,使上端输出管Q6441、Q6442导通,能量回收电容上的电压产生以下电流:能量回收电容C6531、C6532上端-Q6441、Q6442:D极-S极-D6461、D6462-L6401、L6402、L6403-向右侧输出给PDP屏幕电容充电。这样就把能量回收电容上的电能又返回到屏幕。使屏幕电容储存的电能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电源的利用效率,降低了电源的功耗。(3)能量回收开关管Q6451的自举升压驱动电路:仔细看能量回收电路可以发现:上管Q6441、Q6442的S极通过L6461、D6461、L6401去接PDP屏幕的扫描电极,而扫描电极上的维持脉冲电压是在0V到190VP间跳动的。因此应当给Q6441、Q6442的G、S极间加一个浮动的偏置电压,这个电压就是由自举升压电路来提供。同样,下管Q6451的S极也没有接地,而是接在中点电压V0上的,因此Q6451的G、S极间,也应当加一个浮动的偏置电压,这个偏压也是由自举升压电路来提供。下面,专门讲述这两个自举升压电路的工作原理。Q6451的自举升压电路分析:前面讲过:在能量回收电路正常工作时,能量回收电容 上的电压,即Q6451的E极到地电压是中点电压V0,该电压值是80V。那么加到Q6451:G极的驱动方波顶部就必须在80V的基础上再提高10V(一般来讲:大功率MOS型埸效应管,只有当G极电位比S极电位高10V时,该管才能可靠导通),现在E极是80V,那么,要想让Q6451深导通,G极电位至少应当是80+10=90V。为此设计了电阻分压电路:R6468、R6467、R6466、R6465,这个分压电路最上端的电阻R6468接VSUS电压,最下端的电阻6465接在中点电压C6531、C6532的正极(80V)。经过直流电位计算可得:R6465上分得上正下负的电压11V,这个11V电压就是悬浮在中点电压(80V)之上的。经过D6466加到Q6551的C极,同时加到IC6521:3脚,作为驱动Q6551的电源电压。在开机瞬间V0电压还没有建立时,15V电源作为Q6551的驱动电源,电流如下:15V-R6507-D6521-R6509-D6523-对C6525、C6527充电。这两个电容上的电压,就作为Q6551的电源电压和IC6521:3的电源。当中点电压逐渐升高最后达到80V时,R6465上端到地的电压达到91V,通过D6466,使C6527到地电压也达到90V(这个电容的负极接V0电压:到地是80V),也就是D6523负极到地为90V,正极到地为15V,所以D6523截止。也就是在正常工作时,D6523是截止的。因为D6466、C6527的自举升压作用,IC6521:2脚接在能量回收电容C6531正极上,而这点正是中点电压:80V,而3脚电压比2脚电压高10V,所以3脚到地电压是90V,1脚输出的脉冲波顶到地是90VP,波底到地是80V直流电压。Q6441、Q6442的D极电源接的是能量回收电容上的中点电压:80V,所以,当Q6441、Q6442饱和导通时,这两个管子S极电压(即IC6521:6脚电压)也是80V,当PDP屏扫描电极上电压为0V时,该0V电压经L6401、D6461、L6461传导到IC6521:6脚,使IC6521:6最低为0V。Q6441、Q6442的自举升压驱动电路:PDP电视机在正常工作时,加在PDP屏幕扫描电极上的方波电压是190VP。即在正方波到来时,SC电极到地电压是190VP,正方波过去后,屏幕SC电极到地电压是0V。当屏幕到地电压是0V时,自举升压电容开始充电:充电电流如下流动:15V-R6507-D6521-C6524-L6461-D6461-L6401-03-D6621(见四、1节中插图:红色二极管)-Q6421(参见四、1节中插图:此时这个管正好导通)-大地。上述电流给C6524充上了15V电压。该电压加到Q6531:C极、IC6521:7脚,做为驱动电路的自举电源,驱动Q6441、Q6442。从电路图上可看出:能量回收电容C6531上的电压(80V)加到Q6441、Q6442的D极,作为这两个管子的D极电源,因此,这两个管子饱和导通时,Q6441、Q6442的E极即IC6521:6脚到地电压是80V,而当PDP屏幕上的电压为0V时,该0V电平经L6401、D6461、L6461传导到IC6521:6脚,因此该脚到地电压也是0V。因此实测6脚到地电压是80VP的脉冲,脉冲底部是0V。因为D6521、C6524升压的作用,7脚的峰值比6脚高15V,因此,实测7脚到地是95VP的脉冲,波形底部是0V。8脚也是95VP的脉冲,波形底部是0V。五:在上一节 “四”中,祥细分析了加到PDP屏幕SC极电极上的维持波形的形成电路,这一波形主要是用作使PDP屏幕维持发光显示图像的。下面,在本节中仔细分析屏幕的预放电。预放电由VSET脉冲来完成。预放电是每埸进行一次,在每一埸开始之前进行。PDP电视为了降低大面积图像闪烁,在图像处理电路中先把50HZ的埸频变为100HZ后,再送到PDP屏幕显示。因此PDP屏幕的埸频是100HZ,周期是10mS。为什么要预放电呢?预放电的作用就是让屏幕中上百万个像素内放电腔体回复到统一的情况之下。因为在上一埸的图像中,每个像素显示的图像内容不同,亮暗状态不一致,每个像素内的放电量就不一样,每个像素内电极表面的残余壁电荷多少不同,这些上一周期放电残余的壁电荷会干扰和影响本周期放电,造成本周期显示的图像杂乱无章。因此,在进入下一个放电周期之前,要先进行对放电腔体的预放电。就好象用水把物体表面的灰尘颗粒冲刷掉一样。在预放电时,给全部像素腔体内的扫描电极加同一个预放电脉冲,使全部像素在预放电时进行同样程度的放电,这样就达到了全部像素腔体壁电荷的统一,使全部像素在下周期的放电中处于同一起跑线上。预放电脉冲由D板内的可编程门陈列产生,它们是CPH1和CPH2,这是两个互为反相的5VP脉冲,波顶是5V,波底部是0V。它们由前面图中SC20插座的19脚输入CPH1,由28脚输入CPH2。分别加到IC6562:6脚和8脚(前面的插图),在IC内部缓冲放大后,分别从14输出CPH2、12脚输出CPH1。分别加到IC6752的12和14脚,电路见下图所示:从上图中可见:大功率MOS管Q6601是用于在SC输出波形中插入VSET高电压脉冲的,它的S极没有接地,而是接在了SC输出波形上,也就是说Q6601的S极到地有200VP-P的脉冲,因此,给Q6601:G极加的驱动脉冲电路也不能是固定电压,应当加和S极同样浮动的电压,这样的浮动偏压最好由自举升压电路产生。同样,Q6621、Q6622的S极也没有接地,而是接在了SC输出波形上,到地也是一个200VP-P的脉冲电压,因此,Q6621、Q6622的驱动电路,也要由自举升压电路来提供。因此,在本电路中,要有两个自举升压电路。IC6752是大功率埸效应管驱动专用集成电路,双列16脚封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