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汉字教学为语文教学奠基.doc_第1页
用汉字教学为语文教学奠基.doc_第2页
用汉字教学为语文教学奠基.doc_第3页
用汉字教学为语文教学奠基.doc_第4页
用汉字教学为语文教学奠基.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汉字教学为语文教学奠基-关于汉字教学的探索和思考 汉字,是记录汉语的文字系统。“汉字是生命的符号,是中华民族生命繁衍的文化符号,更是中华文化的根及活化石,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化的伟大贡献之一。”(中国汉文字学家任学礼语);甚至香港语文协会会长安子介先生说“汉字是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既然汉字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那么我们又继承和发展的怎么样呢?据新华社报道 由于网络的高速发展,加之一些学校对汉语教学的弱化,使越来越多的青少年误用、“蹧蹋”汉字的现象十分普遍。 文字学家任学礼认为,国内目前各级各类学校的语文教学,是一个薄弱环节。其中,语文教学以3500个常用汉字为满足,只要求受教育者能看一般书报就行了。在大学生中,掌握的字量太少,对汉字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写文章或论文错别字屡见不鲜。甚至有研究生、博士生对汉字使用也缺乏基本常识和规范,语言交流中外文混杂现象非常严重! 可见强化汉字教学、纯洁汉字文化刻不容缓。大家知道,字构成词,词构成句,句构成段,段构成篇,字、词、句、段、篇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字是语文教学的地基,俗话说“万丈高楼从地起”,只有地基打牢了,高楼才稳;换言之,只有汉字教学抓牢了,语文教学大厦才有立地之根。所以,我们认为,应该用汉字教学为语文教学奠基。一、走近汉字,牢记特征 汉字是既表音又表意的文字,鲁迅说:“汉字有三美:音美以感耳, 形美以感目, 义美以感心。” 音美:汉字的拼音读起来有翘舌、平舌之分;圆唇、不圆唇之别;有鼻音、边音之分;有平声、仄声之别,读起来有抑扬顿挫、字正腔圆之美。 形美:汉字的外形不仅讲究形态圆美,比例合度,主次分明,重心平稳,分布均匀,具有构造美,而且是世界上独创有书写文化的文字,光书法艺术的派别及大家各朝各代是层出不穷,如晋朝的王羲之父子,唐朝的颜真卿、柳公权,宋朝的苏轼、黄庭坚,元朝的赵孟頫,清朝的郑板桥等,书法还是我国四大国粹之一。不光我国人民热爱汉字书法艺术,自古以来亚洲很多国家也对它情有独钟,如日本、朝鲜等国。 义美:汉字表义丰富,富有联想。如刘湛秋在我爱你,中国的汉字中说:“你看吧,每个字都有不同的风韵。太阳这两个字,你能感触到热和力,而望见月亮,眼前却又闪着清丽的光辉。笑字令人欢快,哭字一看就像流泪”二、艰难探索,勇于实践 在汉字教学中主要发现了这样一些问题:学生特别喜欢写错别字,并且常见字“已、己、以”不分,“的、地、得”分不清;拼音不过关,声调不会打,平翘、圆唇不圆唇、鼻音边音分不清,三个特殊的复韵母不晓得缩写;书写潦草、欠规范,很多学生没有笔画笔顺的概念,甚至有少数后进生的字,是依葫芦画瓢把字圈拢的。如上届我校九年级月考“凸”字的笔画顺序,全校只有三个同学写对;由于网络文化的兴起,少数同学赶时髦写繁体字和生造字;初中教材对生字生词编排比较模糊,七至九年级汉字教学没有体现层次性,按课程标准初中应再学500个生字,书上没有明确标出,虽然课后有“读一读,写一写”及书下注释有拼音,这里边有交叉,还有常见字混在里边;既然初中生要会读3500个汉字,要掌握3000个汉字,国家教育部门要拟一张3500字汉字总表,让师生对汉字学习目标有个明确概念;中小学衔接要搞好,字、词、拼音、书写这些基本功应从小学抓起,而不是初中成了半成品的时候来校正,往往事倍功半。 抓汉字教学,我校老师主要做了以下方面工作:狠抓课后生字词“读一读 写一写”及书下拼音过关;抓作业及考试中错别字订正及过关;注重多音多义字、形近字、同音字教学;为了加强同学们对汉字的理解记忆,在教学中经常穿插汉字构造知识的讲解与运用;语段及作文教学中注重品字、析字、练字训练;书写主要是倡导学生练正楷字,采取力所能及的措施努力提高学生书写水平。 平时对汉字教学注重总结归纳,寻找教学规律。1、多音多义字总结,总结初中教材上常见字90个多音多义字,如:着、了、和、好等。2、粗步梳理教材1-6册的成语;课外成语积累也不少,形式多样,如成语谜、广告中的成语谐音、成语接龙、给成语找近义词、反义词、含数字的成语、以动物为内容的成语、以景物为内容的成语、名著中的成语等;3、总结书上文言文的常见实词虚词的用法,如: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4、对形近字、近义词、反义词的总结。如“看”的近义字归类:盯、瞄、视、瞰、望、瞥、瞟、瞅、瞪、剜、览、瞻、觑、顾、观、阅、瞧、察、瞩(19个)。并从字义上进行比较辨析,明白异同,以期能准确运用。如盯: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看;瞄:把视力集中在一点上看,注意看;瞰:从高处往下看,俯视;望:向远处看;瞥:很快地看一下。看不仅近义字多,而且近义词也多。“看”的近义词归类(16个),如略略一看叫浏览,高向低看叫鸟瞰,仔细地看叫阅览;上级查看叫视察。不仅要学会归纳总结,也要学以致用,如补出成语有“看”的意思的字:(瞻)前(顾)后,东(张)西(望),高(瞻)远(瞩)等。通过“看”字的教学,让学生充分领会了汉字的词汇量大、语义丰富、文思细腻、博大精深。世界上没有哪种文字能像汉字这样精妙入微地把“看”这个动作准确精致地表述。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祖国文化! 汉字教学中注重趣味化,以激发同学思维的兴趣,开阔视野,也可让学生知识多元化。如:1、趣味教字,总结字谜:一字生得怪,田里跳到田外(甲、申、由);千字头,木字腰,太阳出来从下照,人人都说味道好。(香) 2、趣味词积累-人体名称的别称归类。人体各部位的名称,除本义外,还常常有其它含义,非常有趣。如:头脑-指首领,骨肉-指亲人,手足-指兄弟。 3、趣味代称。如红粉:指女子,如红粉知己;黄道:指吉庆的日子,如黄道吉日。 4、带颜色的词也有丰富内涵。如黄色:指色情,如黄色小说;红旗:指先进,如红旗车间。5、婉言,汉语讲究含蓄委婉,通过字词忌讳可看出来。如:死,婉称很多,皇帝的死称“驾崩”,伟人、名人称“与世长辞、逝世、陨落”, 为正义的事业而献身叫“牺牲” ,通常老年人去世称“驾鹤西去”,年纪很大才去世称“寿终正寝”,一般老人死了称“过世、去世、走了、老了、走了路”等,未成年死去叫“夭折”,成年人去世早称“英年早逝”。 6、汉语里有谦辞和敬辞之别。古人对别人称自己长辈和年长的平辈,一般先冠以“家”字,表示自谦,如称父亲为“家父”或“家严”,母亲为“家母”或“家慈”等。称呼别人的父母,则要冠以“令”字,表示尊敬,如称别人的父亲为“令尊”,母亲为“令堂”等。7、惯用语积累,如踢皮球、戴高帽、开溜等。 8、有趣的字联:倒字联,1931年9.18事变发生后,有一奇联,上联为一个“死”字,下联为一个倒写的“生”字,表达了中国人民“宁可站着死,决不倒着生”的决心。 9、有趣的谐音,说谐音性歇后语。利用谐音字,一语双关,浅显易懂,语言幽默。如外甥打灯笼照旧(舅),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 10、名字趣说。在文学常识中,对名人名家名字的趣说,可增加学生的起名学问,也可提高学生的听课兴趣。如:周树人(鲁迅)、茅盾(沈雁冰)、冰心(谢婉莹)等,周树人取自俗语“百年树人,十年树木”,以名言志,表达鲁迅先生想成为国家栋梁之才、报效国家之意。 11、趣味顺口溜。我校邹老师为了学生快捷学好形容词,师生共同编写了一组表示不同意义的形容词顺口溜:形容词表形性态,例词随便道出来。长短大小说高矮,粗细胖瘦比巧乖。迅速迟缓说慢快,弯曲笔直比正歪。酸甜苦辣之好坏,美丑善恶识好歹。苦闷忧愁是悲哀,高兴激动必愉快。阴险狡猾是暗坏,诚实善良必和蔼。愚笨迟钝是痴呆,聪明灵活必气派。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就是除校本教研外,也借鉴他人有关汉字教学的经验或资料来指导自己的语文教学。在平时汉字教学中借鉴了中考新坐标、中考新方向、中考说明、仿真试题等有关汉字教学的知识、题型来夯实基础。如:中考高频字词汇总表、易错高频汉字更正汇集表、多音字联想记忆法60条、姓氏读音异读、易混词语巧记、成语中的异读字、文言文知识总结:中考重点实词荟萃,包括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词类活用、一字(词)多义。使用时,我们注意了整合资料,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为我所用,进行讲解、分析、训练、考查、过关,以提升学生对汉字及词的音、形、义理解及识记水平。四、运用汉字,奠基语文 王力教授认为:“汉语基本上是以字为单位的,不是以词为单位的。”汉字教学字不离词,词不离字。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字的教学促进词的教学。我们应该把对汉字音、形、义的教学作为一种常态贯穿在语文教学中,以加强语文学习基本功。我很赞同金东方屈老师的观点:“我们要进行的汉字教学研究并不是独立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之外的,相反的,是要与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如果这几者衔接、穿插得好,那么汉字教学就可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那么我们如何利用汉字特点为汉字教学甚至语文教学服务呢? (1)分析字形,揣摩字义。 按照汉字的构字规律,古人把它分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书”里,我们教学涉及多一点、经常考试的是象形、会意、形声三类字。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不同类型的字,通过分析教给学生不同的识字方法。可先介绍字的定义,再介绍例字特点。如教形声字时,教师就可这样解析:形声字由两部分组成,形旁是表义的符号,声旁是表音的符号。比如说“雾、露、霜”与“雨”有关,并且它们都是上形下声的字。汉字中80%以上是形声字。教会意字时,可这样告诉学生:会意字是将两个字根组合起来,便衍生出新的含义。比如说“人”与“木”合起来成“休”字,人躺在树底下,意思就是“休息”。并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汉字的秘密,揭示汉字的构字规律。这样,通过举一反三,学生在学习中就可达到触类旁通的学习效果。(2)以字带词,组合新词。 汉字的字义也会影响对词义理解,如“七月流火、差强人意、明日黄花”等成语都容易产生望文生义的错误。反之,词也能影响字。如“侃”字,由于“侃大山、侃爷”等新词的大量使用,侃字就被赋予了“闲谈、闲扯”等新的字义。那么,在教学中老师要留意产生新义的字。 汉字组词造词黏合能力强,表义丰富,常见字可组许多新词。 如“生动”两字,各自和别的字又可组成新词,如“生”可组成“生活、生产、生气”等,“动”可组成“动力、动员、动工”等。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多识记汉字,用汉字组词、拼词,从而灵活扩大词汇量。通过扩大词汇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水平。我们认为鲁迅先生的文章文采好,其实也得益于他的词汇量丰富,据统计,鲁迅先生是我国用词最多的作家。 (3)积累新词,与时俱进。 汉字创新力强,随着社会的进步,对外交往的增多,需要创造许多新词汇和翻译外来词汇,如经济特区、特警、特快专递、沙尘暴、基因、芯片、可口可乐等。在教学中可培养学生积累新词、弄清含义从而运用新词的良好习惯,这也叫注入时代的活水,保证汉语用词的鲜活。这几年市内外语文考试中也有解释新词、理解含义的题型出现,如解释“酷”、绿色通道的含义,学生作文中也有运用新词的佳作呈现。 (4)学习和运用汉字学知识,也有助于增强阅读教学的效果。如,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诗中有“儿童急走追蝴蝶,飞入菜花无处寻”两句,其中“走”字,在现代汉语里指“步行”,但在古诗中却是“跑,奔跑”之意。古今字义差别较大。如果教师从字形及字义上加以引导,学生就容易理解。“走”的金文字形是 ,上部像甩双臂迈大步的“大”人形,下部的“止”是人的脚形,上下结合起来很形象地表现了人在奔跑之意。因此,“走”的古字形义就是奔跑,如“走马观花”、“走狗”(善跑的狗)。作“步行”义是后来引申的结果,古代的“步行”用“行”表示。学生比较轻松地理解了“走”的古代字义,也就容易理解该诗中“儿童急走”的意思了,并可以想象到儿童快速奔跑追逐蝴蝶的情景。可以增加学生学时的画面感。 (5)练字以练句,培养学生的欣赏和写作水平。诗文中用好一个汉字或词可使全文生辉,如:王安石泊船瓜洲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用得好,成为千古佳句,据说为选这个字,换了十几个字。“绿”字是个词类活用现象,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写出了春风吹来让整个江南一片绿色、生机勃勃的画面。还有施耐庵水浒传里的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的一句“那大雪正下得紧”的“紧”字一字传神,写出了大雪纷纷扬扬,越下越大,一阵赶似一阵,也暗示了主人公林冲的命运也到了生死攸关的风口浪尖,为下文情节的发展留下了悬念。所以文学评论家金圣叹认为这个“紧”字写得妙! (6)汉字教学也表现在对语段阅读和写作咬文嚼字的审题能力上。如:有个地方的中考作文是“我和书的故事”,有很多学生对题目里的“和”字理解成“或”字或者并列关系。要么写成“我的故事”,要么写成“书的故事”;要么既写我的故事,也写书的故事;而正确的理解应是“我和书之间发生的故事”。这说明提高汉字品字析字能力,有助于提高审题能力,也事关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的大局。 (7) 汉字学知识对减少学生习作的错别字、用词不当的现象很有效果。比如,学生知道了“初”是“衤”和“刀”组成的会意字,表示刀剪裁剪布料是制衣之始,引申泛指开始之意,就会大大减少把“衤”旁写成“礻”旁的现象。又如,“启”和“缄”是信封上常用的两个字,“启”字是“户”(单扇门)和“口”组成的会意字,用“户开口”表示门打开了,引申泛指打开;“缄”从“纟”(丝线)“咸”声,本义是捆扎箱子的绳索,引申为封住信封。当学生知道了这些字的形音义的知识,就不会在贺年片写上“XX启”和“XX缄”的字样了。加强同音字、形似字、多音多义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