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狼1本文选自清代小说家蒲松龄 写的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2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1)缀行甚远( 紧跟 ) (2)恐前后受其敌(攻击 )(3)其一犬坐于前( 像狗一样 ) (4)一狼洞其中( 打洞 )3下列“其”字均为代词,请选出“其”所指代对象相同的一项( D )恐前后受其敌 意将隧入以及其后也 屠自后断其股 其一犬坐于前A. B. C. D.4本文段表现狼贪婪、凶恶的本性的句子是:“缀行甚远”“并驱如故” 5本文段反映屠户由畏避到醒的心理变化的句子是 : 。6翻译。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译文:禽兽的欺骗手段能有多少呢?只不过给人增加笑料罢了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译文: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想要钻过去从背后对屠户进行攻击。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译文 :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假装睡觉,原来是用来诱惑敌方的。7结尾一段是什么表达方式?议论二第二组习题: 1我能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D ) A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B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 目似瞑,意暇甚 D 止增笑耳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止有剩骨2我能指出下列语句中的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 D ) 久之,目似瞑 又数刀毙之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盖以诱敌 A与相同,与不同 B与不同,与相同 C与相同,与也相同 D与不同,与也不同3我能用“ ”线为下面两句话画出正确的朗读节奏。(1)其一犬坐于前;(2)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4我能指出对下列文句理解不准确的一项( B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而两只狼又像原来一样一起追赶(屠户)。B乃悟前狼假寐:才明白先走开的狼是假装睡觉。C弛担持刀:放下担子拿起屠刀。D屠自后断其股:屠户从后面砍断了狼的后腿。5我能根据题目要求填空。 (1)狼一文中表现狼“黠”的本性的句子有其一犬坐于前,目似瞑,意暇甚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两句);表现屠户警惕性很高的句子是: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2)写出四个带“狼”字的成语:狼子野心、引狼入室、狼心狗肺、狼狈为奸、声名狼藉6文章结尾一句话是对狼及像狼一样的恶势力的讽刺嘲笑,但换个角度看,它又告诉“人”什么呢?对待像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能幻想妥协,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7阐述本文主旨。本文叙述了屠户与狼斗争的故事,揭露了狼贪婪、凶狠和狡诈要本性,赞扬了屠户的机智、勇敢。 8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文中表现狼狡猾的语句有:“缀行甚远”、“一狼得骨止,而两之并驱如故。”“狼不敢前,眈眈相向”、“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意暇甚。”“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等。木兰诗1本文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一书。这首诗是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可汗()()燕山()胡骑()辔头()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 ) 万里赴戎机(赴:奔赴 )出郭相扶将(郭:外城 ) 策勋十二转(策:记功 ) 著我旧时裳(著:穿 ) 关山度若飞(度:度过,过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通 ,意思是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通 ,意思是 5翻译下列句子。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的春马嘶叫声。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关塞山岭像飞一样地跨越。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将军和战士身经百战,转战数载,有的为国而死,有的胜利归来。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记功很多次,赏赐很多财物。依次是:叹息声、流水的声音、马叫声、磨刀的声音6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乡都写得比较详,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略。这是因为诗的中心在于颂扬木兰勇于献身、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以及热爱和平生活的精神。 7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答:父亲年老无力从军,家中又无长兄,同时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保卫国家的大计。8 “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一句从表现手法上看起了什么作用?答:借木兰的心理状态勾勒征途中的景物,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思念,极大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 9木兰到家后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有哪些动词?答:通过“开、坐、脱、著、理、贴”等动作描写,表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女孩生活的喜悦心情,以及伙伴诧异的表情。 10画线的第一句运用的修辞方法是排比,写出了木兰急切操办行装,而且井然有序的情景。 11两组“旦辞暮宿(至)”写出了征途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12两组“不闻但闻”写什么景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答:宿营地空寂荒凉的景象,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细腻情怀。 13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A)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14画线的第二句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答:动作描写。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恢复女装的激情。 15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答: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16 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答: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17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全诗,你认为是木兰的形象特点是什么?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2)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赞颂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反映人民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3)结合具体语句,说说木兰有哪些可敬、可爱之处。木兰有许多可敬、可爱之处。如“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一个女孩子看到家里没有兄长,父亲已年老体衰,毅然替父从军,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又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她和将士们一起拼死作战,十年驰骋于疆场,这种英雄气概也是可敬、可爱。再如“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种高尚行为又是多么可敬、可爱。18按要求默写:(1)、木兰诗篇末四句,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的主旨的句子: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2)、出塞中,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句。木兰诗中也含有“胡”字,其意思与“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胡”字基本相同的诗句是: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3)、木兰诗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诗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4)、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描写边塞夜景的诗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含相似诗句: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7、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8、略 9、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转叙述为议论,将我对这件是的态度与结论写了出来。10、表明先天条件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11、后者更重要,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七、1.略 2. 不使之学 令其作诗 我还自扬州 受之于天 借于旁近与之 3. 自扬州还八、哀伤,痛惜 哀伤,惋惜 九、1、C 2、B 3、略 4、“受于天”指人的先天条件好,即有天赋。指人后天学习和受到的教育。5、原因是“父利其然”,“不使学”,把仲永当作赚钱的工具,荒废其学业,不能使其天赋用在学习上。作者认为仲永才能衰退的原因是“受于人者不至”,即没有进行后天学习和教育,并由此引发天赋不如仲永的人如果不注重后天教育,结果将更不可设想的感触。6、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活到老,学到老。“天才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作者: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江西临川人,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著有王临川集王文公文集。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歌遒劲清新,散文雄健峭拔。 文学常识:本文是一篇随笔,叙事部分采用了见闻录的方式,然后进行议论,揭示道理。古代随笔的特点是形式多样,短小活泼,意境隽永。叙事成分较多,是抒情、议论的基础,不追求细节的生动性,力求简约。常常借一件事情来抒写作者的情感或阐述某种观点。二、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 贤于材人远矣(“材”通“才”,才能)三、一词多义自: 1.并自为其名( 自:名词,自己) 2.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介词,从 ) 闻: 1、余闻之也久(闻:动词,听说) 2、不能称前时之闻(名词,名声 )其: 1、其诗以养父母(代词,这 )2、稍稍宾客其父( 代词,他的) 然: 1、父利其然也(代词,这样 ) 2、泯然众人矣(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宾客:1、稍稍宾客其父(动词,以宾客之礼相待)2、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 名词,客人 ) 四、古今异义 1、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古义:此,与“自”组合意为“从此”。今义:判断动词) 2、(或)以钱币乞之(古义:不定代词,有的。今义:或许,或者。 ) 3、其(文理)皆有可观者(古义:文采或道理。今义:表示文章,内容或语句方面的条理4、(稍稍)宾客其父(古义:渐渐。今义:稍微 ) 5、泯然(众人)矣(古义:平常人。今义:许多人,大家 )五、重点句子翻译。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六、问题探究1、下列句子中,属于正面描写的有( A B C D F ),属于侧面描写的有( (E) )。A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 B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C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D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E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 F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2、对“世隶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世隶耕”的意思是“世代以种田为业”。B“世隶耕”铺垫“未尝识书具”,衬托方仲永天资非凡。C“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的父亲由于未受教育而眼界狭小,同时为下文的“不使学”埋下伏笔。D“世隶耕”暗示了方仲永由于出身低微而将“泯然众人”的可悲结局。E.“世隶耕”:三字交代了方仲永的身份、家庭环境,既衬托了非凡天资,又暗示了造成他命运的家庭背景。3联系上下文回答:方仲永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答:第一阶段:方仲永幼时天资聪明,极有作诗的才能;第二阶段:十二三岁的方仲永才能衰退,大不如前;第三阶段:方仲永又过了七年后完全变成了一个平庸的人 4方仲永变为常人的原因有很多,其一,从乡邻的“ 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其二,从其父的角度来看,“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其三,从作者的看法来看,“ 受于人者不至”。(引号内填原文)5. 方仲永具有怎样非凡的才能?(用原文回答)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答:“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 并自为名。”“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这样写,暗示仲永本应该前途无量,与后文章仲永变成平常人的情形形成对照,引人深思,深化主题 6. 是什么原因造成方仲永最后“泯然众人矣”?从个人情况看:从仲永个人情况来看,原因是“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贪图小利,目光短浅,不让他学习)。 从道理上讲:从道理上来说,是因为“其受于人者不至”(没有受到后天正常的教育)。7我们可以从仲永身上吸取哪些教训?人的智力发展存在着某些差异,但这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后天的教育和学习。青少年应正确认识自己:天资好的,加上勤奋学习,可能成为栋梁之材;反之,即使天资再好,如不学习,同样会碌碌无为。另一方面,即使天资差的人,如勤奋学习,也可以成为有用之才。 8文章第一段前两句话中交代了方仲永的四个方面的情况,请各用两个字概括? 籍贯 姓名 身世 家世 9“余闻之也久”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答: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转叙述为议论,将我对这件是的态度与结论写了出来。10“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这句话表明了什么观点?答:10、表明先天条件对一个人来说是很重要的。11从最后一段分析,人要成才,是先天的天资重要还是后天的教育重要?答:后者更重要,后天教育对一个人是否成才是至关重要的。 七、句式积累 1.判断句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 解释: 2.省略句 省略宾语:“不使学”中省略宾语,可补充为“不使之学”;“令作诗”中也省略宾语,可补充为“令其作诗”。 省略主语:“还自扬州中省略主语,可补充为“我还自扬州”。 省略介词:“受之天”可补充为“受之于天”;“借旁近与之”可补充为“借于旁近与之”。 3.倒装句 “还自扬州”是倒装句,正确的语序是“自扬州还”。 八、解题 本文用“伤”字点出作者的写作意图。“伤”是哀伤,痛惜的意思,表达了作者对方仲永这样的人才,”泯然众人”的哀伤,惋惜之情。九、练习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C ) A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其真不知马也 B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蒙乃始就学 C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D得为众人而已耶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2、下列句中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高中必修二历史知识点总结
- 苗木收购合同样本
- 2025年乡村医生资格考试:农村常用药物知识及临床应用试题库
- 2025年医保知识考试题库及答案:报销流程重点解析
- 2025年消防安全知识培训考试题库:火灾预防与逃生消防器材维护试题
- 2025年小学语文毕业升学传统文化知识全真模拟试卷试题集
- 刮灰合同样本
- 临聘合同样本
- 加盟运营商合同样本
- 住宅物业托管合同标准文本
- 期中(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2025-2030中国煤焦油杂酚油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新版食品安全法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物理专项复习:电磁感应综合题
-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共26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2020-2025年中国辽宁省风力发电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安全车辆测试题及答案
- (二模)咸阳市2025年高考模拟检测(二)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高校教资《高等教育法规》核心备考题库(含典型题、重点题)
- 东湖高新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七年级数学试题(含答案)
- 劳务派遣劳务外包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