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科技人才绩效管理评价模型构建研究.docx_第1页
企业科技人才绩效管理评价模型构建研究.docx_第2页
企业科技人才绩效管理评价模型构建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企业科技人才绩效管理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企业科技人才绩效管理评价模型构建研究 1 科技人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通过参考国内外相关科研型人才绩效考评体系,并综合考虑绩效指标选取原则,同时对科技人员的工作目标和岗位进行了具体分析,找出了科研型人才的共性,筛掉一批较差的指标,并结合随机访谈和问卷调查,最终建立了科技人员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主观与客观两部分,如图1所示。 图1 科技人才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2 评价指标体系中权重的确定 2. 1 建立树状层次结构模型 通过对贵研铂业进行访谈及问卷调查,我们找出了绩效考核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绩效考核的层次结构模型,如图2所示。 2. 2 确定指标权重 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定量运算,确定各影响因素对科技人才绩效的影响程度的权值。请各位专家按照下表,对同一层次的每对因素进行两两对比。见表1。 表1 评分标准 标度定义及说明 1i因素与j因素:两个因素重要度相同 3i因素与j因素:i因素比j因素略微重要 5i因素与j因素:i因素比j因素较重要续 表 标度定义及说明 7i因素与j因素:i因素比j因素非常重要 9i因素与j因素:i因素比j因素绝对重要 2、4、6、8i因素与j因素:i因素与j因素重要性介于上述尺度之间 9最重要,1不重要,其他数字介于中间 对该绩效考核的第一层次的7本文由收集整理个影响因素进行两两比较,即邀请该研究领域的人力资源专家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总共五名,经过德尔菲法确定数值,进一步得出判断矩阵,并将此数据输入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中,可得出数据如表2所示。 经验学识的相对权重为W1=0. 0739 专业技能的相对权重为W2=0. 1762 责任感的相对权重为W3=0. 0392 工作协调的相对权重为W4=0. 0392 图2 层次分析法模型 积极性的相对权重为W5=0. 0296 资历指标的相对权重为W6=0. 2820 业绩指标的相对权重为W7=0. 3598 表2 绩效评价指标第一层指标权重计算结果 1. 绩效考核指标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 0088;对总目标的权重:1. 0000;/lambda_(max):7. 0722 绩效考核指标经验专业责任感B3工作积极性B5资历业绩Wi 经验学识B11. 00000. 33332. 0002. 0003. 00000. 25000. 20000. 0739 专业技能B23. 00001. 00005. 0005. 0007. 00000. 50000. 33330. 1762 责任感B30. 50000. 20001. 00001. 0001. 50000. 14290. 11110. 0392 工作协调B40. 50000. 20001. 00001. 00001. 33330. 14290. 12500. 0392 积极性B50. 33330. 14290. 66670. 75001. 00000. 12500. 11110. 0296 资历指标B64. 00002. 0007. 00007. 00008. 00001. 00000. 75000. 2820 业绩指标B75. 00003. 0009. 00009. 00009. 00001. 33331. 00000. 3598 同时可以知道该判断矩阵的CI=(λmax-n)/(n-1)=(7. 0722-7)/(7-1)=0. 012。 根据此计算结构图可以知道绩效考核指标(以下数值保留4位小数): 并且可以查询评价随机一致性指标RI,当维数为7时,RI=1. 32,根据公式可得CR=CI/RI=0. 012/1. 32≈0. 009,正如表2所示结果一样,即CR0. 1,由此可以知道,该绩效考核第一层指标的判断矩阵符合一致性检验的标准。 3 科技人才绩效管理评价模型的建立 3. 1 主观评价指标量化模型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并根据贵研铂业的实际情况调整后得出的五个主观因素。首先对这五个主观因素X=(x1,x2,x3,x4,x5)设定一个评定级,即B=(b1,b2,b3,b4,b5)=(0. 1,0. 3,0. 5,0. 7,0. 9),对此评定级进行相关的描述,其描述的集合为评语集,即为E,D,C,B,A。再根据考核评价时,一共收到了n个自评和互评表的结果,得出每个主观因素的评定值,在此设为bj(j=1,2,3,4,5)。 Eij=SX(对主观因素xi给定评价值bj的人数n参加评估的总人数NSX)(i=1,2,3,4,5,5;j=1,2,3,4,5) 不同的主观因素xi对绩效考核的影响程度不同,根据影响程度不同的情况赋予相应的权重W=(w1,w2,w3,w4,w5),则可以推断出这名科技人员最终主观评价结果Z1为: Z1=DD(5i=1DD)DD(5j=1DD)(wjEijbj)=WEBT(1) 3. 2 客观评价指标量化模型 在客观评价指标体系中,包含学历C1、工龄C2、职称C3、申请的科研经费金额C4、完成的科研项目经费金额C5、发表的科研文章数C6、获得的奖励和专利数C7、签订的横向合同金额C8、完成的横向合同金额C9,共9项评级指标。 在学历指标中,学历层次含专科、本科、硕士、博士,博士学历层次最高,则博士对应的打分数值为1(满分)。根据等级之间梯度均等的原则,可以得到博 士、硕士、本科、专科对应的权重依次为1、0. 75、0. 5、0. 25。同样,工龄指标中四个层级30年以上、2030年、1020年、10年以内对应的权重依次为1、0. 75、0. 5、0. 25。职称指标中四个层级指标正高级工程师、高级工程师、工程师、助理工程师对应的权重分别为1、0. 75、0. 5、0. 25。 针对C4、C5、C6、C7、C8、C9这些指标是以项目经费或合同金额为基数,以考核范围内科技人员完成的最大值为对应的最大数值1,其他科技人员获得的指标数值与之比例计算得到。 根据科技人员的资历情况,可以确定C1、C2、C3的值,根据贵研铂业科技人员指标权重的计算方法,可以确定业绩指标C4、C5、C6、C7、C8、C9最终的值,记为Fi(i=1,2,3,4,5,6,7,8,9),那么这名科技人员的客观评价最终结果Z2为 Z2=DD(9i=1DD)DD(9j=1DD)(wifj)=WFT(2) 3. 3 绩效评价指标量化模型 对于某位科技人员,考核周期内其绩效考核结果记为Z,最高考核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