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第二学期(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1页
2012年第二学期(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2页
2012年第二学期(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3页
2012年第二学期(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4页
2012年第二学期(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2年第二学期(国际金融)期末复习资料第一章 国际收支第一节 国际收支概述一、国际收支的产生国际收支是世界经济、国际贸易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由一个国家对外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往来活动而引起的。 二、国际收支的概念(一)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狭义的国际收支概念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同其他国家为清算到期的债权、债务所发生的外汇收支的和。 (二)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所确定的广义概念为:“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全部经济交易的系统记录。这种经济交易不管有无现金支付,有无对等偿付,均包括在一国一定时期内的国际收支的范畴之内”。三、国际收支概念的解释1.国际收支记录的是对外往来的内容,反映的是一国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交易。2.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的概念,它反映的是一定时期的流量,是对一年内发生的各种交易进行总结。3.国际收支是系统的事后货币记录,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以交易为基础,而不是以货币收支为基础。 第二节 国际收支平衡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平衡表就是国际收支按特定帐户分类和复式记帐原则表示出来的会计报表。1.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帐户设置和分类。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所有帐户可分为三大类:经常项目帐户、资本项目帐户和平衡项目帐户。经常项目帐户包括贸易帐户、无形贸易帐户和单方面转移帐户3个二级帐户。资本项目帐户包括长期资本帐户和短期资本帐户2个二级帐户。平衡项目帐户包括官方储备帐户和错误和遗漏帐户2个二级帐户。2.国际收支的记帐方法和各帐户之间的相互关系。二、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概念在国际收支的理论研究中,按交易发生的动机不同而将所有交易分为自主性交易和补偿性交易。国际收支的差额或不平衡即指自主性交易的不平衡。 1.贸易收支的不平衡。 2.经常项目收支的不平衡。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特别重视各国经常项目的收支状况。 3.基本项目收支的不平衡。 三、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调节1、 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性质(1)临时性不平衡。 (2)结构性不平衡。 第一层含义是指因经济和产业结构变动的滞后和困难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另一层含义的结构性不平衡,是指一国的产业结构比较单一、或其产业生产的产品出口需求的收入弹性低、或出口需求的价格弹性高而进口需求的价格弹性低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 (3)货币性不平衡。 (4)周期性不平衡。 (5)收入性不平衡。2、国际收支不平衡的自动调节(1)货币一价格机制。 (3)利率机制。 3.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政策调节(1)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分类。A.按对需求的不同影响,国际收支的各种调节政策可分为支出增减型政策和支出转换型政策两大类。 支出增减型政策主要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出转换型政策主要有汇率政策、补贴和关税政策以及直接管制。 直接管制包括外汇管制、进口许可证管制等等形式。国际经济组织和经济学理论多半不赞成采用直接管制,但在国际收支发生困难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程度不同地采用过直接管制。 B.从供给角度讲,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有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 C.融资政策包括官方储备的使用和国际信贷便利的使用。 支出增减型与支出转移型政策; 支出型政策与融资政策; 支出增减型与供给型政策。国际收支政策调节的全部目的在于:当国际收支失衡时,正确使用并搭配各种不同类型的调节政策,以最小的经济和社会代价达到国际收支的平衡或均衡。(2)国际收支失衡的政策调节。 第三节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一、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弹性论) 1、关于弹性的基本概念。 从上述四个公式可见,所谓弹性,实质上就是一种比例关系。当这种比例关系的值越高,我们就称弹性越高;反之,比例关系的值越低,就称弹性越低。 2、马歇尔一勒纳条件。 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即贬值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是: 3、贬值与供给反应J曲线效应。 货币贬值后的头一段时间,贸易收支反而可能会恶化。 这是因为,第一,在贬值之前已签订的贸易协议仍然必须按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 第二,即使在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协议,出口增长仍然要受认识、决策、资源、生产周期等的影响。至于进口方面,进口商有可能会认为现在的贬值是以后进一步贬值的前奏,从而加速订货。 出口供给的调整时间,一般被认为需要半年到一年的时间。 4.局限性对弹性论的批评主要在于弹性论是建立在局部均衡分析法的基础上的,它仅局限于分析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市场的影响,而忽视了汇率变化对社会总支出和总收入的影响,因而具有很大的局限性。 二、国际收支调节的吸收分折法(吸收论) 1、基本理论。 国民收入(Y)国民支出(E) 在封闭经济的条件下: 国民支出(E)消费(C)十投资(I)国民收入(Y)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把对外贸易也考虑进去,则: 国民收入(Y)消费(C)十投资(I)十出口(X)-进口(M)移动恒等式两边,得 X-M=Y-C-I=Y-(C+I)C+I为国内总支出,即国民收入中被国内吸收的部分,用A来表示。 设国际收支差额为BX-M,则有:BY-A 当国民收入大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顺差;当国民收入小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逆差;当国民收入等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平衡。 2、政策主张。根据上述理论公式,吸收论所主张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无非就是改变总收入与总吸收(支出)的政策,即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增减政策。 3、结论 第一,吸收法是从总收入与总吸收(总支出或总需求)的相对关系中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的。第二,就货币贬值的效应来讲,吸收论是从贬值对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的相对影响中来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而弹性论则从价格与需求的相对关系中来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的。 第三,吸收论含有强烈的政策搭配取向。 第四,吸收论的主要缺点是假定贬值是出口增加的唯一原因,并以贸易收支代替国际收支。三、国际收支调节的货币分析法(货币论) 四、国际收支调节的结构分析法(结构论) 1、基本理论。 引起国际收支长期逆差或长期逆差趋势的结构问题有以下表现形式:(1)经济结构老化。(2)经济结构单一。 (3)经济结构落后。 这是指一国产业生产的出口商品需求对收入的弹性低和需求对价格的弹性高,进口商品的需求对收入的弹性高和需求对价格的弹性低。 2、政策主张。 调节政策的重点应放在改善经济结构和加速经济发展方面,以此来增加出口商品和进口替代品的数量和品种供应。 3、对结构论的批评。 批评者认为:结构性失衡的原因同进出口商品的特点及现实与愿望之间的差距有关。 第二章 外汇和汇率 第一节 外汇 一、外汇的基本概念 (一)历史角度 1动态的定义 从历史上看,外汇最早是指国际汇兑,指经过银行等金融机构把一国货币兑换成另一国货币的一种行为或活动。2静态的定义 指以外国货币表示的、在国际上可以自由兑换且能被各国普遍接受与使用的一系列金融资产。 广义的静态外汇,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或质的规定性: (1)普遍性 (2)外币性 (3)可兑换性 (二)现实角度 1我国对外汇的定义 “外汇是指下列以外币表示的可以用做国际清偿的支付手段和资产具体包括:外国货币,包括纸币、铸币;外币支付凭证,包括票据、银行存款凭证、邮政储蓄凭证等;外币有价证券,包括政府债券、公司债券、股票等;特别提款权(SDRs)、欧洲货币单位(ECU);其他外汇资产。” 2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外汇的定义 “是货币行政当局(中央银行、货币管理机构、外汇平准基金组织及财政部)以银行存款、国库券、长短期政府债券等形式所保有的在国际收支逆差时可以使用的债权。其中包括由于中央银行间及政府间协议而发行的在市场上不流通的债券,而不问它是以债务国货币还是以债权国货币表示。” 二、外汇的种类 (一)自由外汇与记账外汇 记账外汇有三个特点:(1)不经货币发行国或对方的批准,不能自由兑换成其他国家的货币,也不能对第三国支付。(2)以本币、外币或第三国货币来表示。(3)由双方协定,决定这种外汇的汇率、记账方法与运用范围。 (二)贸易外汇与非贸易外汇 (三)即期外汇与远期外汇三、外汇的职能与作用 (一)外汇的五大职能 作为国际货币形式,外汇具有货币的价值尺度、交易媒介、支付手段、价值贮藏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化身这五大功能。 (二)外汇的主要作用 1节约流通费用,便利国际结算 2实现购买力在国际间的转移 3. 作为衡量一国经济实力和经济地位的标准 4调节国际间资金供求的不平衡 5作为国际储备平衡各国的国际收支 四、外汇的价值形态 (一)外币存款 (二)外币现钞和其他外汇资金 1外币现钞 2其他外汇资金 其他外汇资金主要包括:A.各种外汇收款及利息收入;B.在国外的各种投资及收益;C.国际结算中发生的各项外汇应收款项等;D.在IMF的储备头寸;E.国际金融市场借款、国际金融组织借款、同业拆入及国际结算中对外应付外汇款。 (三)外币有价证券 (四)外币支付凭证 第二节 汇率一、汇率的基本概念1汇率的定义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是两种不同货币之间的比价。 2汇率的名称汇率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名称不一。主要有法定汇率和外汇行市。 3、汇率的作用首先,汇率作为外汇买卖的折算标准,是联系国内外货币价格之间的桥梁。其次,汇率可以发挥经济杠杆的作用,通过适时调整以实现某一时期的经济目标。最后,汇率提供了一国经济发展、贸易及资本往来等方面的信息,是反映经济状况的指示器。二、汇率的标价方式1、直接标价法2间接标价法3美元标价法4非美元标价法三、汇率的种类(一)按银行业务操作情况划分 1买入汇率 2卖出汇率3中间汇率4现钞汇率(二)按买卖对象划分1银行汇率 2商业汇率(三)按外汇交易工具划分1电汇汇率2信汇汇率3票汇汇率(四)按外汇买卖交割期限划分 1即期汇率 2远期汇率(五)按国际货币制度演变划分 1固定汇率 2浮动汇率(1)按其浮动过程是否受到干预来划分有:A.自由浮动,又称清洁浮动 ; B.管理浮动,又称肮脏浮动 。 (2)按浮动方式又可分为三种:A.单独浮动 ;B.盯住俘动 ; C.联合浮动 。(六)按对外汇管理的宽严程度划分 1.官方汇率 2.市场汇率(七)按汇率在经济、金融往来中的重要性划分 实际汇率=名义汇率 财政补贴和税收减免 2有效汇率有效汇率是指某种加权平均汇率。以贸易比重为权数的有效汇率,反映的是一国货币汇率在国际贸易中的总体竞争力和波动幅度。 四、汇率制度 1自由浮动汇率2有管理的浮动汇率 3在一个区间内浮动(目标区)汇率 4爬行区间汇率5货币联盟第三节 汇率的变动 一、汇率的决定(一)金本位制度下汇率的决定 1汇率的决定基础两国铸币单位的含金量之比,就是铸币平价,也叫法定平价。这一铸币平价,是决定各国货币之间汇率的基础。2外汇市场的供求所谓的黄金点就是汇率涨落引起黄金输出与输入的界限,包括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例如,在纽约至伦敦之间运送1英镑黄金,黄金的运费为003美元,英镑与美元的铸币平价为48665美元,则对美国商人来说,黄金输送点是: 黄金输出点48665+0.0348965美元 黄金输入点48665-0.0348365美元 3汇率在黄金输送点内的波动规则(二)纸币制度下的外汇汇率(三)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汇率的决定1汇率的决定基础2汇率的波动规则(四)现行国际货币体系下汇率的决定 1汇率的决定基础在浮动汇率制度下,两国货币汇率决定的基础是购买力平价。 2汇率的波动 二、影响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因素 1国际收支状况 2总需求与总供给 3通货膨胀程度 4利率水平利率政策之所以会影响汇率,还必须看一国通货膨胀的程度。通货膨胀一般可分为三种形式,即温和的、严重的和恶性的通货膨胀。 5财政状况 6外汇储备的多寡 (二)非经济因家 1政治局势 2重大的国际政治及其他信息 3心理预期因素 4市场投机 5中央银行干预第四节 外汇管制一、外汇管制概述 外汇管制是当今世界各国调节外汇和国际收支的一种常用的强制性手段。其目的是为了维持本国国际收支的平衡,保持汇率和金融的稳定,促进本国的竞争能力和经济的发展。(一)外汇管制的概念和目标外汇管制是指一个国家为使其国际收支与汇率能在符合本国利益的水平上保持平衡与稳定,指定或授权某一国家机关(中央银行、财政部或专设的外汇管理机构)运用各种手段 ,包括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措施 ,对在其国境内和管辖范围内的本国和外国的机关、企业、团体、个人的外汇需要与供给,包括外汇的收、支、存、兑等进行管理。 (二)外汇管制的对象 1.对物的管制2.对人的管制3.对行业的管制4.对地区的管制 5.对国别的管制 (三)外汇管制的利弊1外汇管制的正面影响(1)控制对外贸易。 (2)防止资本外逃,维持国际收支平衡。 (3)巩固货币信用,稳定物价。 (4)增强经济与外交效益。 (5)实行贸易上的差别待遇,增加财政收入。 2外汇管制的负面影响 (1)严格的外汇管制会扭曲资本的优化配置。 (2)严格的外汇管制会导致市场信号失真,外汇收支难以平衡,汇率难以稳定,从而扭曲国际贸易中商品的相对优势,在世界范围内降低资源最佳配置的效率。 (3)严格的外汇管制会严重破坏国际间的经贸关系,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 二、外汇管制的主要内容(一)对贸易外汇的管制 1对出口外汇收入的管制 2对进口外汇支付的管制 (二)对非贸易外汇的管制1.与资本输出、输入有关的股利、利息、专利费、许可证费、特许权费以及技术劳务费等收支;2.与贸易收支有关的运输费、保险费、佣金;3.与文化交流有关的版权、稿费、奖学金、留学生费用等收支;4.与外交有关的驻外机构的经费收支,以及旅游费用和汇款外汇收支等。(三)对资本输出和输入的管制 1发展中国家的管制 2发达国家的管制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外汇管制制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从一般地限制资本输出,以减缓和防止本国货币汇率下跌,发展到一些发达国家限制资本流入,以防止本国货币过度上浮。 (四)对汇率的管制 1复汇率的定义 IMF规定:一国政府或其财政部门无论采取什么措施,只要导致该国货币对其他国家的即期外汇的买入、卖出汇率的差价和各种汇率之间的买入与卖出汇率之间的差价超过2,均视为复汇率。一国实行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汇率都属于复汇率范畴。 2复汇率的分类 (1)复汇率按其适用对象可分为经常账户汇率(又称贸易及非贸易汇率)和资本账户汇率(又称金融汇率)。 (2)复汇率还可按行业或商品种类来加以划分。 (3)复汇率按其表现形式有公开和隐蔽的两种。公开的复汇率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法定的差别汇率;官方汇率与市场汇率混合使用等。 隐蔽的复汇率主要有如下三种:A.采用影子汇率。影子汇率实际上是附在不同种类进出口商品之后的一个不同折算系数B.一国已存在官方汇率和市场汇率两种汇率的条件下,对不同企业或不同的出口商品实行不同的收汇留成比例。 C.对出口按商品类别给予不同的财政补贴(或税收减免),由此导致不同的实际汇率。(五)对黄金、现钞输出和输入的管制 第五节 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与改革展望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演变 二、当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特点1.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被动性。2.汇率变化缺乏弹性。 3.汇率的形成机制不健全。 4.形成汇率的外汇市场不完善。 三、近期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展望1逐步放松乃至取消现行强制性结售汇制度。 2.进一步深化外汇市场改革,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市场化。 第三章 外汇交易第一节 外汇交易主要内容 一、即期外汇交易是指交易双方达成交易后,通常在二个营业日内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 二、远期外汇交易(一)远期外汇业务的概念远期外汇买卖,是指交易双方达成交易后,按事先约定的日期和约定的汇率进行交割的外汇交易。 (二)功能远期外汇买卖是国际上最常用的避免外汇风险、固定外汇成本或收入的方法。 三、掉期外汇交易(一)定义四、套汇交易 套汇交易就是利用国际间两个或两个以上外汇市场上某一货币汇率不一致的机会,谋取市场间差价的做法。 (一)直接套汇1积极的直接套汇交易 2消极的直接套汇交易 (二)间接套汇 (三)套汇交易的作用五、套利交易(一)不抛补的套利所谓不抛补的套利,主要是利用两国市场的利息率差异,把短期资金从利率较低的市场调到利率较高的市场进行投资,以谋取利息差额收入。 (二)抛补的套利 指套利者在把资金从甲地调往乙地以获取较高利息的同时,还通过在外汇市场上卖出远期的乙国货币以防范风险。(三)套利活动的功能套利活动客观上加强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一体化,使两国间的短期利率趋于均衡,并由此形成了一个世界性的利率网络。六、外汇期货交易(一)概念外汇期货交易是金融期货的一种,有时也称为货币期货,是指在有组织的交易市场上以公开叫价方式进行的、买卖在未来某一标准清算日期、根据协议价格交割标准金额数量的合同的交易。 1货币种类。 2合约金额。 3最小价格波动。 4最高限价。 5交割月份。 6交割日期。 (二)特点 1货币期货与远期外汇业务的相同点: (1)都是通过合同形式,把购买或出卖外汇的汇率事先固定下来; (2)都是一定时期以后交割,而不是即时交割;(3)购买与出卖外汇所追求的目的相同,都是为了保值或投机。 2货币期货与远期外汇业务的不同点: (1)合同是否标准。(2)交割方式不同。(3)交割日期的规定。 (4)价格的波动。(5)交易方式不同。 (6)保证金和佣金。 七、外汇期权交易 (一)概念外币期权指远期外汇的买方(或卖方)与对方签订购买或出卖远期外汇合约,并支付一定金额的期权费后,在合约的有效期内,或在规定的合约到期日,有权按合约规定的协定汇价履行合约,行使自己购买(或出卖)远期外汇的权力,并进行实际的货币交割。 (二)期权交易特征 1.期权向其购买者提供的是按协定价格购买或出售规定数额外币的权利而不是义务。2.期权交易的收益和风险具有明显的不对称性质。 (三)期权交易种类1.以期权可以执行的时间为标准,有美国式期权和欧洲式期权之分。 2.以期权的购买者获得的是买权还是卖权为标准,有看涨期权和看跌期权之分。在外币期权市场上看涨和看跌两类期权共涉及四种当事人:(1)看涨期权的买者;(2)看跌期权的买者;(3)看涨期权的卖者;(4)看跌期权的卖者。 第二节 外汇市场外汇市场是从事外汇买卖、外汇交易和外汇投机活动的系统。 一、外汇市场的构成1、外汇银行 2、外汇交易商 3、外汇经纪人 4、中央银行 5、外汇投机者 6、外汇实际供应者和实际需求者 二、市场组织形式 1、柜台市场的组织方式。这种方式又称为英美体制。 2、交易所方式。又称这种方式为大陆体制 三、外汇市场的特点 1、有市无场2、循环作业3、零和游戏4、交易成本低 5、双向交易 6、政策干预低四、外汇市场风险(一)交易风险。交易风险指以外币计价成交的交易,因该外币与本国货币的比价发生变化而引起的亏损的风险。 1、以延期支付为条件的进出口中的汇率风险。 2、以外币计价的国际投资和借贷活动中的汇率风险。 (二)经济风险。 (三)储备风险。 第四章 国际金融市场第一节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构成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 国际金融市场是指资金国际借贷、不同货币之间相互买卖及其有关活动的领域。 1、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根本原因。从根本上说,国际金融市场是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借贷关系的扩大而逐渐产生的。 (1)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与银行海外分支行资产增长的一致性。(2)对外直接投资与海外分支行地理分布的一致性。 (3)对外直接投资与国际银行业资金来源和运用的密切关系。 2国际金融市场发展的推动因素。 二、国家政策与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三、国际金融市场的构成1、国际货币市场(1)短期信贷市场 (2)短期证券市场 (3)贴现市场 2、国际资本市场 (1)信贷市场 (2)证券市场 3、外汇市场 4、国际租赁市场 第二节 欧洲货币市场一、定义和分类 欧洲货币市场按其境内业务与境外业务的关系可以分三种类型:第一种是一体型,即境内金融市场与境外金融市场的业务融为一体。 第二种是分离型,即境内业务与境外业务分开,居民的存贷业务与非居民的业务分开。 二、经营特点 三、欧洲货币市场的信用扩张第三节 世界黄金市场 一、黄金市场的结构和工具 黄金市场可以分为实物黄金市场和期货期权市场两部分。 1、实物黄金市场的结构和工具。 2、黄金期货期权市场。 二、黄金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三、金条金块市场及其价格决定机制四、黄金期货期权市场第四节 国际金融市场的影响一、国际金融市场对国际收支调节的影响二、国际金融市场发展对各国金融市场一体化的影响所谓一体化,就是指“若干部分按一定的方式有机他联系在一起。” 国际金触市场的发展使资金能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配置,当某一国国内金融市场上的资金需求大于供应时,资金将流入(通过国际借款);当资金需求小于供应时,资金将流出(通过国际贷款),从而,各国金融市场的利率水平变动趋势逐渐一致。 三、国际金融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危机 1、债务危机的原因。 2、国际银行业在债务危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3、国际银行业在缓解债务危机中的作用。 (1)增加对重债国的贷款,并把这种贷款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条件性结合起来,使贷款同受贷国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和经济稳定政策结合起来。(2)债务再安排,即对已到期债务重新安排偿还期和宽期限。 (3)利用新的金融工具来缓和债务危机,包括债务回购,债务转换,以及债务交换。 债务回购是指允许一些债务国按一定折扣以现金购回其债务,债务回购常常同债务再安排结合在一起进行。债务转换是指将债务转换成债券或股权加以出售。债务交换是指两种或多种不同债务工具的交换。 第五节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和国际银行业的监督一、 国际金融市场的新发展(一)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与世界贸易的流向及世界经济的发展不同步、不一致。 (二)国际金融创新和表外业务迅速增长。 (三)筹资证券化。 (四)国际金融市场风险日益加剧。 1.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逐渐与世界经济的发展相脱离,具有越来越大的相对独立性,全球外汇市场上的日成交额就约等于全球年贸易额的一半,其中许多是追逐短期利润的游资,标志着国际金融体系风险性的增加。 2.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后,国际外汇市场波动频繁而急剧,汇率风险明显加大.3.金融创新工具的大量繁衍使得国际金融市场更加捉摸不定。 第五章 国际资本流动第一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一、资本的国际性二、国际资本流动的定义第二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类型一、短期国际资本流动(一)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概念短期国际资本流动,是指发生在国际间的,期限在一年以下的资金流动。国际游资亦称热钱(hot money),从广义来讲,应包括各种形式的短期资本,但从狭义来说,应该指短期资本中的投机性资本。这种资本的大规模的流动,所造成的影响是巨大的。(二)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形式 1银行资本流动 2贸易资本流动 3投机性资本流动 4保值性资本流动 这是指短期资本持有者,为了避免或防止手持资本的损失而把资本在国际间进行转移。这种资本的流动,亦称资本逃避。 (三)短期国际资本流动的特点 1、投机性 2复杂性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资本流动借用的工具复杂多样,既可包括货币现金和银行活期存款,也包括货币市场上的其他各种借用工具,如各种短期证券和票据等。二是形式复杂多样,如上所述的贸易、银行、保值性、投机性等资本流动。 3敏感性 4政策性 5市场性 6安全性 7受心理预期因素的影响非常突出 二、长期国际资本流动 长期国际资本流动,是指期限在1年以上的资币流入和流出。它是国际资本流动的重要方式。它与短期资本流动一样,也分为政府和私人的长期资本流动。其基本形式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和国际借贷。 (一)直接投资 1直接投资的概念 直接投资是指一国政府、企业或私人对另一国厂矿等企业进行全部或部分投资,从而获得对该厂矿等企业的全部或部分控制权。直接投资按投资人不同可分政府(官方)和私人直接投资. 2直接投资的形式 3直接投资的特点 (1)投资者以其所投资的资本大小取得所投资企业部分或全部管理控制权,方便企业贯彻经营策略与管理措施;(2)投资者可一揽子提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同时获取被投资国的市场、人力和资源;(3)对被投资国来说,直接投资可带来较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可带来不同形态的资本,如果被投资国能够正确对待、运用直接投资的话,将会很大程度上推动该国经济的发展;(4)对被投资国来说,直接投资是重要的利用外资的渠道,但不构成它的对外债务,因为被投资企业只是在能够取得纯利润的情况下,才有按企业章程对外国投资者支付和汇出利润的义务,且外国投资者应得的利润亦可作为再投资的资金来源.(二)证券投资1.证券投资的概念 证券投资又称间接投资,是指在国际证券市场上,购买外国政府发行的债券或外国企业发行的中长期债券。 2证券投资的主要形式证券投资形式很多,主要包括股票投资和债券投资。 3证券投资的特点 (1)证券投资涉及的是金融资本的国际转移,直接投资涉及的主要是实物资本的国际转移;(2)证券投资的目的在于凭股票、债券等获得红利和利息,对企业一般没有直接的管理控制权,而直接投资的目的在于获得经营利润,且对企业有直接的管理控制权; (3)证券投资必须有健全的国际证券市场,证券可随时买卖与转让而直接投资则要求有完善、优良的投资环境,不涉及证券在市场上的买卖;(4)证券投资涉及债权债务关系,即证券市场的筹资方发行债券便构成外债,而直接投资的接受方吸引的资金并不构成外债。(三)国际信贷 1国际信贷的概念 国际信贷是指各国政府、国际金融机构和国际银行等单方面或相互间提供的中长期贷款。 2国际信贷的形式 国际信贷主要有国际金融机构贷款、政府援助贷款、国际银行贷款等形式。 (四)国际经济援助 1国际经济援助的概念 国际经济援助,是指有关国家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赠与和提供的优惠贷款。 2国际经济援助的形式 第三节 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特征一、国际资本流动的原因1追求高额利润2过剩资本的形成或国际收支大量顺差3利用外资策略的实施4通货膨胀的发生 5汇率的变化 6国际炒家的恶性投机 如1997年7月爆发的东南亚货币危机。一国经济状况恶化国际炒家恶性炒作汇市、股市暴跌资本加速外逃、政府官员下台一国经济衰退,这几乎已成为当代国际货币危机的“统一模式”。 7政治、经济及战争风险的存在二、国际资本流动的特征 (一)国际资本流动不再依赖于实物经济而独立增长 (二)跨国公司成为推动国际资本流动的主角 (三)发达国家继续保持国际直接投资的垄断地位 (四)国际资本投资主体多元化 (五)国际资本流动方向发生重大变化 1.国际资本倾向于在发达国家之间流动。2.流入发展中国家的资本在比率上有所下降,但其总量仍呈持续增长之势。(六)国际资本流动的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七)机构投资者成为国际资金流动的主要载体机构投资者包括共同基金、对冲基金、养老基金、保险公司、信托公司、基金会、捐款基金,以及投资银行、商业银行和证券公司。 第四节 资本外逃及其管理一、概念: 资本外逃又称为资本逃避、资本非法转移等,是资金跨国界的一种异常流动。 (一)“遇险”与“投机”说 (二)“福利损失”说 (三)“规避管制”说 (四)“违背契约”说 研究中国的资本外逃问题时,必须明确以下三点:1.由于中国国一直实行比较严格的资本管制,使得资本流动性质正常与否的区分带有明显的制度色彩。 2.尽管从总体上讲,中国仍是一个资本稀缺国,但这并不意味着一切境外投资都是经济上不合理的。 3对于以正常渠道进入我国的国外资本,存在一个投资期限 二、资本外逃测算方法三、资本外逃规模估计四、中国资本外逃原因(一)纯粹性的资本外逃l.压制的环境 2外汇管制的影响 3国内风险因素 (1)汇率风险。 (2)财政赤字与通货膨胀。 (3)产权保护缺乏相应的制度安排。 4资产的保密性(二)“过渡性”的资本外逃五、资本外逃的渠道与方式(一)现金转移与地下结算系统(二)借经常项目支付之名转移资本 一是通过非贸易渠道,加以支付佣金或国外旅游费用的名义,或者以外国投资者在我国的投资收益为名购汇汇出或携带出境。 二是通过贸易渠道输出资本。主要方式有: 1.制作货到付款、信用证及托收项下的假合同和假进口单据,骗购外汇汇往国外。 2假报货值。 3.边过关联企业内部价格转移实现利润的外截留和资本外逃。(三)投资和融资渠道转移资本 1对外投资转移资本 2.境外融资资本外逃 一是先通过外商投资制造“外债”,将验资后的投资款或资本金作为外债登记使得下一次的资本流出成为合法。 二是通过“平行贷款”在国外投资。 三是在向境外筹资过程中改变借款或证券认购与包销条件,将部分资金留在境外。六、资本外逃的负面影响 (一)影响国际收支平衡和人民币汇率稳定 (二)影响资本积累和促进投资替代 (三)削弱政府税基和导致财富流失 (四)影响我国社会稳定与国家安全 七、遏制资本外逃对策 (一)制定合理引资政策、增强投资吸引力 (二)保护私人产权,实现平等待遇(三)积极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统一高效金融市场(四)进一步加强国有资产管理(五)强化银行外汇收支监管,完善监测预警管理机制(六)完善外汇管理法规,整顿规范市场环境第六章 国际储备第一节 国际储备和国际清偿力国际储备(International Reserve),是指一国货币当局能随时用来干预外汇市场、支付国际收支差额的资产。按照这个定义一种资产须具备三个特性,方能成为国际储备。第一个特性是可得性,即它是否能随时地、方便地被政府得到。第二个特性是流动性即变为现金的能力。第三个特性是指普遍接受性,即它是否能在外汇市场上或在政府间清算国际收支差额时被普遍接受。一、自有储备自有储备即国际储备,主要包括一国的货币用黄金储备、外汇储备、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地位、以及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Special Drawing Rights)余额。1.黄金储备。 绝大多数的黄金储备为发达的国家所有,其中美国一家就占有27多。 2.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是当今国际储备中的主体。说它是主体,首先是因为,就金额而言,它超过所有其他类型的储备。 3.在基金组织的储备地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犹如一个股份制性质的储备互助会。当一个国家加入基金组织时,须按一定的份额向该组织缴纳一笔钱,作为入股基金,我们称之为份额。按该组织现在的规定,认缴份额的25%须以可兑换货币缴纳,其余75用本国货币缴纳。 4.特别提款权贷方余额 A.特制提款权的运作。B.特别提款权的定价。在基金组织范围内,特别提款权有以下用途:a以划帐的形式获取其他可兑换货币。b清偿与基金组织之间的债务。c缴纳份额。d向基金捐款或贷款。e作为本国货币汇率的基础f成员国之间的互惠信贷协议。g基金组织的记帐单位。h充当储备资产。作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记价单位,SDR并不是真实的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并且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但是在很多国际结算领域,却都可以看到SDR作为国际统一结算货币记价单位的身影。 二、借入储备1.备用信贷。所谓备用信贷,是一成员国在国际收支发生因难或预计要发生困难时,同基金组织签订的一种备用借款协议。 2.互惠信贷和支付协议。互惠信贷和支付协议是指两个国家签订的使用对方货币的协议。 3.本国商业银行的对外短期可兑换货币资产。 因为这些资金流动性强、投机性强、对政策的反应十分灵敏,故政府可以通过政策的、新闻的、道义的手段来诱导其流动方向,从而间接地达到调节国际收支的目的。故这些资产又可被称为诱导性储备资产。 三、国际储备的作用各国持有国际储备的主要目的如下:第一,清算国际收支差额,维持对外支付能力。 第二,干预外汇市场,调节本国货币的汇率。 第三,信用保证。 四、国际储备的来源国际储备的来源,从一个国家讲,主要通过其国际收支顺差、货币金融当局的国外借款、外汇市场干预(出售本币、购入外币)、基金组织分配的特别提款权、货币金融当局收购的黄金等渠道获得。 从世界的角度讲,国际储备主要来源于:(1)黄金的产量减非货币用金量;(2)基金组织创设的特别提款权;(3)储备货币发行国的货币输出。 第二节 国际储备的需求管理一、储备需求的数量管理1.进口规模。 2.进出口贸易(或国际收支)差额的波动幅度。 3.汇率制度。4.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和调节政策的效率 5.持有储备的机会成本。 6.金融市场的发育程度。 7.国际货币合作状况。 8.一国承受国际收支政策调节的能力以及与之相关的政府采用政策调节的意愿. 二、储备资产的币种管理1、币值的稳定性。 2、盈利性。 3、国际经贸往来的方便性。 第七章 国际金融组织第一节 国际金融组织概述一、“二战” 后国际金融组织的产生和发展国际金融机构是指从事国际金融业务、协调国际金融关系,维持国际货币及信用体系正常运作的超国际机构。 按照参加国的多寡和业务活动地域的大小,这些国际金融组织可分为三种类型:1.全球性国际金融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农业发展基金组织等。 2.洲际性国际金融组织,是属于联合国附属的区域性金融机构。如亚洲开发银行、非洲开发银行、泛美开发银行等。3.区域性国际金融组织 众多的国际金融组织虽然类型不同,但却有以下共同特点:1.政府间国际金融组织。 2.股份公司式的企业组织。 二、国际金融机构的性质 第二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ray Fund,简称IMF) 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建立的过程与宗旨1.过程:“怀特计划”是美国政府财政部官员怀特提出来的,以存款制为原则 .“凯恩斯计划”是英国财政部顾问凯恩斯制定的,该方案采取透支原则. 2.宗旨:(1)设立一个永久性的就国际货币问题进行磋商与合作的常设机构,促进成员国在国际货币问题上的磋商与协作;(2)协助成员国建立经常性交易的多边支付制度和汇兑制度,消除妨碍世界贸易发展的外汇管制;(3)在有适当临时性的基础上和有适当保证的条件下,向成员国提供临时性的资金融通,使其有信心且利用此机会纠正国际收支的失衡,而不采取危害本国或国际经济的措施; (4)促进国际贸易的扩大与平衡发展,借此提高就业和实际收入水平,开发成员国的生产性资源,以此作为经济政策的主要目标;(5)促进汇率的稳定,在成员国之间保持有秩序的汇率安排,避免竞争性的汇率贬值;(6)根据上述宗旨,缩短成员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持续时间和程度,促进国际贸易的均衡发展,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