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状貌词是以音直接表义,模拟或描写声音、形状、颜色、性质、动作的特殊语词,说话者亦借其表达感官经验或主观态度。诗经中的状貌词可分作双音词(包括重言、连绵词和附加式双音词)和单音词两大类,它们在孔疏中出现的形式分作带“然词尾和不带“然词尾的两大类。本文选取状貌词的主要依据是传、笺、疏的训释,不以后人的研究成果为取舍标准。诗经中的重言,除少数几个名词(如“燕燕” “子子” “孙孙”)、动词(如“处处” “言言” “磋磋”)外,绝大多数都是状貌词。重言状貌,古今学者无异议,对于其他几种结构的词,则各家分歧颇多。例如大雅桑柔“仓兄填兮”传“仓,丧也。兄,滋也。”疏: “民之丧亡之道滋益久长耳。”朱熹诗集传: “仓兄与怆怳同,悲闵之意也。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 “仓兄盖怆凉之意,必为仓皇忽越之貌。”又如小雅.吉日“其祁孔有传:“祁,大也。”疏: :其诸禽兽大而甚有。”王显先生认为“其祁”与“祁祁”相当, “描写兽的众多”。这两例中的“仓兄”,宋儒、清儒认作状貌词,“其祁”,今人认作状貌词,但传、疏均不作状貌词,本文从传、疏之训,不以“仓兄” “其祁”为状貌词。而邶风.柏舟 “寤辟有摽”传:“摽,拊心貌。”小雅.伐木“笾豆有践”笺: “践,陈列貌。”大雅.皇矣 “无然畔援”笺: “畔援犹拔扈也。”疏:“拔扈,凶横自恣之貌。”此三例中的“有摽” “有践” “畔援”都在本文选词之列。 同一个状貌词在孔疏中可以出现多次,而词尾各有不同。如“悠悠”共出现十次,其中五次带“然”词尾,三次带“乎”词尾,两次为零词尾。 “附加式双音词”指单音节状貌词加词头、词尾的结构,如“有A”“其A”“A斯”。清代以来的学者认识到“有”字式等结构相当于重言,是形容之辞。但孔氏疏释诗经时尚末认识到这点, 孔疏往往把单音节释为状貌词,把词头、词尾训作实词。例如小雅.车辖 “思娈季女逝兮”疏: “思得娈然美好齐庄之少女。”小雅斯于“朱芾斯皇”疏: “佩朱芾于此煌煌然。”周颂.良耜“其笠伊纠” 疏:“见其农夫所戴之笠维纠然。”以上诸例,孔氏把词头“思” “斯” “伊”分别释为动词、代词和系词。又如王风中谷有蓷 “嘅其叹矣”疏: “嘅然其长叹矣。”大雅.常武“阚如虓虎”;疏: “阚然如虓怒之虎。”这里孔氏把词尾“其” “如”释为代词和介词。本文依从近代学者的看法,把这类相当于重言的结构部作为附加式双音词处理。 孔疏对同一个状貌词同尾的处理有时因传、笺异训而有所不同,本文斟酌去取。例如大雅卷阿“伴奂尔游矣传: “伴奂,广大有文章。”笺: “伴奂, 自纵驰之意也。”疏:毛以为伴然而德广大,奂然而有文章。” “郑以为伴奂然汝王得自游纵矣。”大雅生民 “实覃实訏”传:“覃,訏长;訏,大。”笺;“訏谓张口鸣呼也。”疏:“毛以为口出音声则已大矣。 “郑以为始张口而訏然。以上两例,取“伴奂然” “訏然”。 孔疏中状貌词带“然”词尾的有680例,占状貌词总数的87;不带“然”词尾的仅101例,占13。这两个对比悬殊的数字说明孔疏中状貌词带“然”词尾是普遍现象,不带“然”词尾的只是少数特例。 “然”词尾是本文讨论的重点,后文另有详述;这里只对状貌词不带词“然”尾的缘由略作分析。 孔疏中不带“然”词尾的状貌词可以分作零词尾、重言(以重言释单音词之例)和其他词尾三类。究其不带“然”词尾的缘由,主要在于孔氏直接沿用经文和传、笺之训。如小雅.无羊: “室家溱溱。”疏: “室家溱溱是男女众多之象。”小雅.何人斯: “有靦面目。”疏: “今汝有靦面目乃是人也。”以上是沿用经文之例。又如大雅皇矣 “无然畔援”传: “无是畔道,无是援取。”琉: ”无是畔道而援取人之国邑。”小雅,十月之交 “噂沓背憎”传: “噂犹噂噂,沓犹沓沓。”疏: “噂噂沓沓相对谈语”以上是沿用传训之例。 再如小雅楚茨“苾芬孝祀”笺: “苾苾芬芬有馨香矣。”疏:“能苾苾芬芬有馨香。”商颂殷武“濯濯厥灵”笺: “濯濯乎其见尊敬也。”琉: “濯濯乎其见尊敬如神灵也。”以上是沿用笺训之例。在孔疏101例不带“然”词尾的状貌词中,类似上述沿用经、传、笺文的例约占三分之二。 此外,有的状貌词词尾为零可能只是偶脱“然”字。例如豳凤鸱鸮 “予尾翛翛”疏: “予尾翛翛而敝。”最后还需指出的是这101例不带“然”词尾的状貌词中有不少出现两次以上,有时也以带“然”词尾的形式出现。如邶风.新台: “河水瀰瀰。”疏: “在于河水瀰瀰之处。”齐风.裁驱: “垂辔瀰瀰。”疏: “瀰瀰然而众。”又如小雅.白驹: “慎尔优游。”疏: “诚在外优游之事。” 大雅.卷阿: “优游尔休矣”疏: “优游然于汝王所休息矣。”类似这样有时带“然”词尾,有时不带“然”词尾的状貌词约有40例,可以说明它们并非绝对不能带“然”词尾。 以上我们分拆了孔疏中状貌词不带“然”词尾的缘由,旨在说明这些非“然”词尾的状貌则不代表孔氏的语言特色。下面我们重点讨论“然”字式。 根据语音,状貌词词尾可以分作三类: 第一类, “然”“如”“者” “而” “耳” “尔”六个词尾,它们声母相同,韵部也可以通转。王力先生认为“有一类字必须肯定是形容词或副词的词尾,那就是如“若然尔”而、等。它们都是一个词的变形,如nia,尔nia,然nian,若niak,而nie。金思德分析了郑笺词尾,认为“然是其他诸字的来源,其他四字只是然的不同语音的变体而已”。我们表中的统计数字可以证实金思德的这个推论。从表中可以看到, “然”字在诗经中运用较少,由传到笺逐渐增多,到孔疏中就用得十分普通,确有取代其余词尾成为状貌词独用标志的趋势。 诗经中的“若” “而”两词尾在传、笺、疏中已经消失。齐风猗嗟 “颀而长命,抑若扬兮”疏:“若犹然也。此言颀若长兮, 史记孔子世家称孔子说文王之状云黯然而黑,颀然而长,是之为长貌也。今定本云颀而长兮,而与若义并通也。”可以认为“若” “而”两词尾已为“然”字所代替。 “如”词尾在笺中用在重言和单音词后(“斤斤如” “文如”), 孔琉重复用了两次“久如”。 “耳” “尔”两词尾只有笺用(“忉忉耳“突耳” “旦旦尔”)。 “然” “如” “若” “而” “耳” “尔”作状貌词词尾,这是学者们所公认的。 第二类, “焉” “台” “乎” “兮” “矣”五个词尾。它们声母同属喉牙音,韵部也可以通转。 诗经中的“言” (仅“睠言”一例)和“矣”两个词尾在传、笺、疏中都已消失。 “焉”词尾在诗经中仅“潜焉” “惄焉”两例,孔疏重复了这两例。 “乎”词尾只在笺、疏中出现。 “兮”词尾只在经、疏中出现。值得注意的是“兮”和“矣”。它们通常用作语尾,一般讲虚词的语法书都没有把它们看作“状事之词”。杨树达词诠引了“洗洗兮” “振振兮”,认为是“语末助词”。但斐学海古书虚字集释引了“晏兮” “桀兮” “涣涣兮”,认为是“状事之词”。王筠毛诗重言把“兮” “矣”式结构(如“发兮,“呱矣”等)列为“单词即同重言者”。周法高先生在归纳毛传用重言释诗经单音词的例子时,列了“发兮, “偈兮”等,但“兮”字都加上了括弧。总之,这两个字是否作词尾,学者们的意见有分歧。我们认为有两点可以证明孔氏以“兮”字为状貌词词尾。其一是卫风芄兰 “容兮遂兮,垂带悸兮”疏: “传以此三者皆言兮,故各为其状。”这里孔氏明确指出“兮”字表状。其二是齐风甫田曹风候人都有“婉兮娈兮”句,孔氏疏经于前者作“婉然”“娈然”,于后者作“婉兮” “娈兮”。可见“兮”与“然”有同样功用。所以本文把“兮”和类似的“矣”都作为状貌词词尾收录。此外, “言”字一例也颇为特殊。诗经中的“言”一般作动词或动词词头,不作状事词尾,但经传释词和古书虚字集释都举了“睠言顾之”一例;认为“言”犹“然”。根据是苟子宥坐篇引作“眷焉”,后汉书刘陶传引作“睠然”。“焉” “然是状貌词尾,“言”当然也是。我们认为此说可从,故收此例。 俞敏先生认为“言” “焉,“然”三字的后汉音已十分相近。“眷焉”“因为音便也作眷然,又因为口传失真,也写睠言”。我们可以认为“言” “焉”与“若” “而”一样,后来也被被“然”字取代了。 第三类, “彼” “其” “斯”。这三个字没有语音上的联系。它们是否都可作状貌词尾,学者们的意见不一致。其中“其” “斯”,可作“状事之词”是众所公认的,而“彼”字则一般不认作“状事之词”。刘淇助字辨略引了“彼茁”,认为“彼,“犹云那箇也。”王筠毛诗重言把“彼”字式列入“单词即同重言者”,与“其” “斯”同类。周法高先生前引文也认为“其”字式和“状语十被十端” (如“嘒彼小星”)。句法相似,即“彼”字式相当于“其”字式。从本文统计酌数字看 “彼”字式38例, “其”字式24例,“斯”字式6例,可见“彼”字式的状貌功能比“其” “斯”还强。所以我们认为“彼”“其”“斯”都可以作为“状事之词”。那么,它们的语法意义究竟是什么?王显先生认为“就是它们跟形容词单字结合之后,起着加强形容的作用,使整个结构跟重言相当它们很象一种附加成分”。王力先生引了“北风其凉,雨雪其雱。”诗邶风北风 “忧心有忡”诗邶风击鼓之例,认为“其” “有”是“类似词头的附加部分”。既然是附加成分,后加的当然就是词尾了。所以我们把“彼” “其” “斯”都作为词尾(也可称为“准词尾”)列出。这三个词尾只出现于诗经,在传、笺、疏中已消失。 以上分挤了经、传、笺、疏中出现的三类状貌词词尾,可以得出如下结论:诗经中的状貌词词尾多达11个,除了“耳” “尔” “乎”外,简表中所列词尾全有。但是它们的出现极为分散,11个词尾出现的总数才115次,其中“然”词尾仅出现6次。毛传只有一个“然”词尾,出现73次。 郑笺中“然”词尾出现161次,其他四个词尾总共才17次。 孔疏中“然”词尾出现680次,其他四个词尾总共才29次(而且多为沿用经文或笺训)。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状貌词词尾越来集中于“然”字的趋势。 如果我们进一步考察:然”字式在经、传、笺、疏中出现的形式,上述趋势就更明显了。 诗经中的“然”词尾最简单,只出现于附加式中的“A然”类; 毛传中的“然”词尾不出现于连绵词中;郑笺和孔疏中的“然”词尾出现于四种结构中的各类,但每一类在郑笺中出现的次数大大少于孔疏。 在“然”词尾的使用上,传、笺、疏三者的关系为: 郑笺161例“然”字式中只有16例是毛传也用了“然”词尾的; 孔疏680例“然”字式中只有67倒是毛传也用了“然”词尾的,只有156例是郑笺也用了“然”词尾的。可见传、笺有“然”词尾的, 孔疏一般也有;传、笺无“然”词尾的, 孔疏各却好几百次用了“然”。在“然”词尾的使用上,传与笺的关系,传、笺与疏的关系体现了“然”词尾从先秦、两汉到唐初逐步增多的过程。 以上比较了经、传、笺、疏中的状貌词词尾,并重点讨论了“然”字式,充分说明诗经中众多分散的词尾经过传、笺到疏,已经高度集中于“然”字。几乎可以说“然”词尾成了孔氏疏经中占绝对优势的状貌标志。 (三)毛诗正义中的状貌词理论及其在训诂中的运用和局限1,孔氏的状貌词理论(1)状貌词的归类 “取义”和“不为义” 周南关雎疏: “然字之所用,或全取以制义, 关关雎鸠之类也;或假辞以为助,者乎 而只 且之类也之兮矣 也之类,本取以为辞,虽在句中不以为义。”可见在孔氏心目中,词是分作“取义”和“不为义”两大类的,相当于我们今天所讲的实词和虚词。这一观点贯穿于毛诗正义的始终。例如: 郑风山有扶苏“不见子都,乃见狂且”传: “且,辞也。”疏: “狡童皆以为义,嫌且亦为义,故云且,辞。”邶风式微“式微式微”笺:“式,发声也。”疏: “不取式为义,故云发声也。”以上两例中,“狡童”取义, “且”“式”不为义。 “义”即实义,有无实义是孔氏划分词类的一个标堆。 “名”和“貌” (声) 请看以下诸例:小雅采薇“彼尔维何” “彼路斯何”疏: “尔是华貌,路是车名。”小雅瞻彼洛矣“帓郃有奭,以作六师”:疏: “帓郃者,衣服之名;奭者,赤貌。”可见“名”和“貌”是彼此对待的一组语法概念。 “名”常与“称”互用,例如大夫,卿之总名;士者,男子之大称。” (卫风硕人疏)。“妃则上下通名” (诗大序疏) “子者;男子之通称” 卫风氓疏)。“貌(声)”常与“状”字合用,如“赫赫,盛貌。业业,动状。” (大雅常武疏) “铃铃即是环银声之状。” (齐风卢令硫)这进一步说明“名”和“貌”是统领两大词群的术语。质言之,孔氏的词类划分取义【取义又有名(“雎鸠”“狡童”)貌(“关关”“尔”“奭”)之分】和不为义。(2)状貌词的语法特征 重言 状貌词“以类宜重言” (卫风硕人疏),这一观点在孔疏中随处可见。例如大雅生民“诞实匍匐,克岐克嶷。”笺: “岐岐然意有所知也,其貌嶷嶷然有所识别也。”; “疏歧、嶷皆是其貌,故重言之。”小雅常棣“鄂不韡韡”传: “鄂犹鄂鄂然言外发也。”疏: “以华之状宜言鄂鄂,故重言之。”对于传、笺用重言训诗音词之例,孔氏多指出“貌” “状”“故重言”。可见重言是状貌词的一个突出的语法特征。 加“然”词尾 关于“然”词尾的作用,孔氏有明确的论述: 小雅宾之初筵“屡舞僊僊”传“僊僊然。”疏:“僊僊,舞貌也下僛僛 傞傞俱是貌状,亦宜然矣。”在孔疏中“貌” “状”与“然”的关系十分密切: 有先指出 “貌” “状”然后说明“所以然”的,如“啴啴,闲暇之貌,由军盛,所以啴啴然” (大雅常武疏);有先用“然”词尾,然后指出其“状” “貌”的,如“孑然,孤独独之貌。”(大雅云汉疏), “那然为安之状,故那,安貌也” (小雅鱼藻疏)孔疏中“然”词尾的大量增加也足以说明加“然”词尾表示状貌乃是孔氏疏释状貌词的又一个显著的语法特征。 综上所述,孔氏关于状貌词的归类和语法特征已经形成了一套初步的语法理论:用“声”“貌”等术语标志词的类别,把重言和加“然”词尾作为状貌词的语法特征,无论在理论认识或实际运用上都比毛、郑前进了一大步,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汉语语法研究的发展和提高。 2,孔氏状貌词理论的运用和局限 孔氏状貌词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多见于疏释传、笺的部分,其运用情况可以归纳为三方面 (1)申述传、笺 这是孔氏状貌词理论运用的一个主要方面,因为“疏不破注”,疏的任务除解释经文外,就是疏证和发挥传、笺。 孔疏申述传、笺对状貌词的训释表现为两种情况: 对于传、笺训释末用状貌标志的,孔氏多用“貌” “状”等术语标志出词的类别。例如:周颂执竞“钟鼓喤喤,磬筦将将”传: “喤喤,和也。将将,集也。”疏:“喤喤、将将俱是声也,故言和与集,谓与诸声相和,与诸乐和集也。”大雅云汉“赫赫炎炎”传: “赫赫,旱气也。”疏: “赫赫,燥热之状,故为旱气。”可见他对这类词的类别是极为重视的,认识也是明确的。从训估的角度看,这样的琉释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避免读者将“集”误为动词,将“旱气”误为名词。 对于传、笺训释已用了状貌标志的,孔氏仍不惮烦地又用术语申述之。例如卫凤氓 “氓氓蚩蚩”传: “蚩蚩,敦厚之貌。”疏: “蚩蚩,言民之状,故云敦厚貌。”小雅頍弁“忧心弈弈”传: “弈弈然无所薄也。”疏: “弈弈,忧之状。”这里传训已用了“貌” “然”,孔氏还指出“状”,更加说明他对声辞、貌辞的类别是何等重视。 (2)补充传、笺 有一些状貌词传、笺无训,孔氏根据自己的语法理论正确地认识到它们的状貌性,不仅在疏经时用了“然”词尾,而且在疏传、笺时加以说明。例如商颂殷武 “松桷有梴,旅楹有闲”疏: “以松为屋之机桷,有梃然而长;陈列其楹,有闲然而大。”传: “梃,长貌。旅,陈也。”疏:“梃为桷之长貌,则闲为楹之大貌。”周颂载芟 “绵绵其麃”疏: “于是农人则绵绵然用其力麃芸之。”传: “麃,耘也。”疏: “麃”是芸之别名, 绵绵是麃之貌。”这里传未训“有闲”, “绵绵”,孔氏却在疏经时加了“然”词尾(语法特征),在疏传、笺时用“貌”标明类别。这充分体现了孔氏的状貌词语法理论。 (3)纠正传、笺 疏的原则是“不破注”,但也并非绝对没有纠正传、笺之处。例如小雅何草不黄“有栈之车”传: “栈车,役车也。”疏: “有栈是车状,非士所乘之栈名也。”这里孔氏明确指出是“状”,而非“名”。又周颂载见“鞗革有鸧”传: “言有法度也。”疏: “鸧为革之貌。”这里虽未明确否定传训,但用了“貌”字指出类别,也有修正传训的作用。 以上讨论了孔氏状貌词理论在实践中的运用,毋庸讳言,这个理论只是初步形成,局限性是难免的,这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 (1)类别与语法特征的矛盾 根据孔氏的语法理论,在训释中凡状貌词就应当用重言或加“然”词尾,凡与状貌词对立的“名”类就不用这些个语法特征。在疏释经文和传、笺之训时,孔氏基本上是实践了这一理论的,但也存在自相矛盾之处。例如邶风绿衣“凄其以风”传: “凄,寒风也。”孔氏疏经云: “今以待凄然寒风。”疏传云: “凄,寒凉之名也。” 邶风匏有苦叶 “旭日始旦”传: “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省无锡市积余中学2025年初三年级8月摸底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
- 重庆市江津区2025年初三第五次适应性训练数学试题试卷含解析
- 重庆市重点中学2025年初三下学期期末仿真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
- 互联网时代干部培训策略与实施
- 枣强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
- 目标控制程序培训资料
- 2025租赁合同范本:测量仪器出租合同
- 2025笔记本电脑买卖合同
- 2025财经大学服务合同(教室租赁类)
- 2025年建筑项目基础施工合同范本
- 导线的连接精品课件
- 论提高行政效率的途径 开题报告
- 059.商业计划书和可行性报告精制食油厂年产万吨精制山茶油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米度盾构导向系统
- [说明]心血管内科(心内科)_见习教案_6_动脉粥样硬化和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Q∕GDW 11257.3-2020 熔断器技术规范 第3部分:跌落式熔断器
- 汽车焊接夹具设计外文文献翻译
- 浓缩机的选择与计算
- 沪教版六年级下册单词表
- 红星美凯龙租赁合同
- 最新投标书密封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