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秦朝的统一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识记与理解1、了解秦统一六国的基本情况,记住秦统一中国的时间,都城及最高统治者的称号。2、理解秦统一中国的意义及巩固统一各项措施的作用。3、了解秦朝加强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二、能力与方法1、通过动手制作战国时期各国的不同形状货币,掌握历史事物的模仿制作法,培养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加深学生对历史事件的认识及了解。2、通过情景模拟秦统一后征收赋税情景,培养学生于具体历史场景中,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展示秦统一六国的历史过程,让学生认识到统一乃历史发展的潮流;通过学生讨论及思考统一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统一的重要作用,及统一对历史发展的影响,从而进行维护国家统一观念的教育。2、通过对统一的理解,让学生认识统一对人民生活的重要性,从而让学生产生感情共鸣。3、通过课堂小结,即在视频、音乐背景下,教师用自己的语言,有感情地对课堂内容以总结,其中着重描述秦始皇统一对中国的影响,从而让学生感情升华,内心产生对统一的拥护,及为当前祖国统一大业而奋斗的情感。教学重点:秦的统一及其意义;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教学难点:秦王朝的性质与特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过程及其内容;度量衡的统一。教学方法1、教法:讲授法、互动法、情景教学法、启发教学法。2、学法:自主探究法、讨论法。教学时间:1课时导入新课:同学们,战国末年七雄割据,争战称雄。是谁结束了分裂,统一了全国?(嬴政)(投影图片)他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被后世尊为“千古一帝”(投影)!为何能得此尊号呢?让我们穿越历史,走近嬴政,见证秦朝的统一板书课题(投影)。围绕课题“秦朝的统一”,本节课我们要学习两大内容:一是如何完成统一,二是如何进一步“巩固统一”。(板书: _ / _/首先,请走上这条实现统一的必经之路:秦王扫六合 “秦王扫六合”完成统一(投影)自读第一目下的第一段,勾画出秦能实现统一的内在外在的原因,也是它能统一全国所具备的条件。找到的同学请举手跟老师示意。(板书:嬴政 完成统一)(生答3条) 析1:我们都知道战国后期的主要诸侯国有几个?能否和平共存?所以统一成了历史的必然(投影)。如果你是一名战国人,战争如此频繁,他们内心最渴望什么?(和平)对,顺应历史潮流,顺应民心(投影)就是秦能完成统一的客观条件。析2:那么,主观条件呢?回忆一下,秦能成为七国中的最强国的原因何在?(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长平之战后,东方六国再无力与之抗衡!秦王嬴政执掌政权后,运用远交近攻的策略(投影)。十年征战,先后灭亡六国(投影)既然是远交近攻,最先灭掉的肯定是最近又最弱小的(韩国),然后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定都咸阳。请记住这个划时代意义的历史时间:公元前221年。在此之前,秦只是一个地方政权,叫做“秦国”;在此之后,秦是一个统一王朝,叫做“秦朝”。让我们一起为秦的统一奏响这胜利的凯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那么,秦的统一有何历史意义呢(投影)?请迅速在文中上找出来。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的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王朝。(投影) 大家还记得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吗?(夏朝)而秦朝则是第一个统一的王朝。一词之差,含义深远。“统一”对我们普通老百姓有什么好处?(齐读)第二、统一使人民获得了较为安定的生活和生产的环境。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投影)自秦以后,统一成了我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那么同学们我们今日的中国完全统一了吗?台湾还未和大陆实现统一,致力于维护国家的统一,是我们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嬴政统一六国,功绩彪炳千秋。作为统一王朝的最高统治者,他又是如何巩固统一的呢?欢迎进入秦朝的国家机构,体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巩固统一(一)政治措施请先进行自主学习(板书:巩固统一 政治措施)看哪些同学的学习效率最高。(开火车?)1生答皇帝。对于“皇帝”的权力是如何规定的呢?再读本目下第一段的相关内容,完成材料分析题。这说明了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帝独裁是皇帝制度的基本特征。通过皇帝制度我们可以看到秦朝所建立的这套政治制度的专制性。后面的同学接着回答2、3为什么要用郡县制取代分封制呢?有何优势呢?且听廷尉李斯如何说?于是地方实行了郡县制,请看中国历史地图册的第21页上秦朝当时所设的郡,这儿有一个郡,叫南海郡,这说明了从秦朝开始南海就已纳入我国版图,教材的62的秦朝形势图也很清晰地向我们反映出了这点,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历史史实! 皇帝制度、中央官制、郡县制,通过这一系列的政治制度,秦朝形成了以皇帝为中心,从中央到地方的统治机构。(投影)不管中央还是地方,官员的任命都是谁决定的?(皇帝)权力集中于皇帝一人之手(投影)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体制在秦朝建立起来了。它有什么积极影响呢?(齐读:有效地维护了国家统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自秦以后,我们历代封建王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政治体制,形成了我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经济文化措施 政治制度建立了,国家要正常运行,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解决?是什么呢? 请听故事秦始皇微服私访记。板书:经济文化措施)这个故事反映了什么问题?,这些问题如不解决会给秦朝带来哪些不便?请在巩固统一的经济文化措施目录下去找到答案()是那究竟如何解决的?看书寻求答案 (一)经济措施:(1)统一货币: 秦始皇规定以秦国的_作为全国通行的货币。教材的64页画有一枚秦半两钱,右到左写着钱币的名字“半两”。可别小它,老师这儿有一个清代的货币,外形也是外圆内方,可见这种币制通行了两千多年。(2)统一度量衡 颁布了全国通用的_、_、_的计量标准。度量衡是3个概念,64页的秦权是重量器具,大家说说它的外形像今天的什么?(3)统一轨道 修建以_为中心的全国道路网,_和_是道路网的主干道。这是秦国的交通网,有了直道驰道,崎岖山路变高速公路,多方便。(二)文化措施(4)统一文字: 全国统一后,把_作为全国通用字体,后来,书写更为方便的_逐渐流行起来。这是小篆,半两钱和秦权上的文字都是小篆,它与现在的繁体字是不是很接近呢?汉字自此基本定型。这些经济文化措施的实施对秦朝产生什么样的影响?看视频,听解说,注意关键内容分小组讨论:统一货币、度量衡、路轨和文字对秦朝有什么影响? 统一货币度量衡 解决了赋税征收和流通的困难,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 统一轨道 便于调稳定边疆,方便各地区间的交流。(世界上最早高速公路) (提示63页的小字)(4)统一文字便于国家政令的畅通和文化的交流. 从此汉字基本定型。 总的来说,秦始皇所采取的这四项经济文化措施不仅对当时秦王朝的政权巩固有利,对后世也是有积极影响的。秦始皇开启了太多历史的新篇章,后世称其为千古一帝,当之无愧。 我们也来为他点赞:秦扫六国嬴统一 始称皇帝后代承 集权中央置三公 废分封制郡县行 半两货币字小篆 度量衡定轨道通 千古一帝政策新 后世齐声赞统一 学习测评:1、毛泽东曾说:“百代都行秦政制”,这里的秦的“政制”主要是指 ( ) A郡县制 B中央集权制 C分封制D封建等级制2、西汉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所说“器械一量,同书文字。 ” 指的是秦始皇巩固统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教版地理七下8.2欧洲西部教学设计
-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教学设计
- 2024四川泸州交投集团汽车服务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劳务派遣人员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体育-王文兵-《中长跑的技术动作分析与训练》教学设计
- 劳动项目二《叠被子》(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劳动一年级下册
- 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培训
- 出境旅游线路培训
- 财务报表培训课件
- 人教PEP版英语三年级上册 Unit 4 We love animals 表格式教案
- 单纯的高血压护理查房
- 景区旅游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二级建造师《矿业工程管理与实务》试题(100题)
- 2024年21起典型火灾案例及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消防月)
- 养护道班考勤管理制度
- 北师大版(2019)必修第二册 Unit6 The admirable Lesson 1 A Medical Pioneer名师教学设计
- 2024年计算机二级WPS考试题库380题(含答案)
- 2024年物联网安装调试员(高级工)职业资格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 2024年计算机二级MS Office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DL∕T 904-2015 火力发电厂技术经济指标计算方法
- 心理压力评分(PSS)问卷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