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立书法发展新秩序:汉字艺术贾 瑞 生【内容提要】书法发展到今天,其主流概念仍然囿于毛笔、墨、宣纸这样一种单一的表现方式,这种观念已直接限制了书法的全面深入发展,本文从确立汉字艺术的视点和角度,呼吁建立书法发展新的秩序,破解现有书法观念的狭小与不足,以实现和推动汉字艺术在采用多种手段、工具和材质表达上的突破,并形成主流意识和创作评价自觉,使这一富于中国特色的艺术以多种不同表现形式不断走向全世界。【关键词】 书法 新秩序 汉字艺术如果对当今书法发展作一客观评价的话,那就是多样继承,局限发展。所谓多样继承,就是对现已出土、公之于世的汉字艺术表现形式能够做到多样化继承,并有所发展。所谓局限发展,就是对照汉字本体与汉字艺术发展的整个历程,观照当今书法发展所呈现出的表现形式,又明显感觉这种继承发展是不全面的,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局限性在那里呢?就是书法发展到今天,其主流概念仍然囿于毛笔、墨、宣纸这样一种单一的表现方式,继续在古人的围城中兜圈子,而在如何对汉字本体采用多种手段、工具和材质进行艺术表达上,显得创造性很不够,也让人明显感觉到当今书法创作观念内涵的狭小和不足,不能很好地做到对采用多种手段、工具和材质表现的汉字艺术在理念上的全面包容,甚至还有排斥的迹象,那么,如何实现汉字艺术的全面继承与发展呢?那就必须对现有书法观念进行更新,建立书法发展新的秩序,在此姑且确定为:汉字艺术。下面,本文试图从汉字本体与分类界定、艺术渊源与基本准则、表现形式与多样材质等几个方面作一思考与探讨,抛砖引玉,见教与大家。一、汉字本体与分类界定汉字艺术要做到全面继承发展,首先应确立汉字艺术创作和表现的对象汉字本体理念。透视汉字本体的形成发展历程,从大的角度审视,可以分为两个层面和阶段,一是在远古时期,汉字本体尚未成型的漫长探索阶段。二是汉字本体初步定型乃至后来漫长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定型、探索、发展、定型和规范阶段。在这个阶段,也就是说,从远古时期汉字本体初步定型时算起,一直延续到现在,汉字本体屡经定型、探索、发展、定型和规范,主要围绕着实用、简便、易于书写这一主线,形成了现在所谓的篆、隶、真(楷)、草四体,实际上,如果我们立足现在,重新审视这四体,就会发现这种说法有不太准确的地方,这里,我们试作分析,篆,可以包含初步定型的隶形成之前的汉字本体(这里我们将初步定型的隶形成之前的所有汉字本体统称为篆);隶,可以包含初步定型的真形成之前的汉字本体;真(楷),可以包含初步定型的真(楷)之后的汉字本体。那么,我们如何界定和认识草呢?事实上,草并不能独立成体,而是附着于上述三体之中,草是推动汉字本体中这三体发展的最关键、最活跃的因素,从人们书写文字的普遍心理活动分析,书写时追求的肯定是简便、快速,而绝不是繁杂、迟缓,力求尽快完成书写的内容。对这种心理和与之表现出来的有“草” 感受的书写形式,在这里视之为心理上的“草”和形式上的“草”,正是由于草,有力地推动了汉字本体的演化,这种不断追求汉字书写由繁杂迟缓向简便快速转化的心理和形式过程,正是草的内核。如果我们把草与这三体分别组合,便可有如下认识:与篆结合,即为行篆、草篆;与隶结合,即为行隶、草隶;与真结合,即为行真(行楷、行书)、草真(草楷、草书)。这些也是汉字本体,因其有明确的书写形体规范,比如近代于右任先生组织编写的标准草书,实际上就是对草书的本体规范,至于如何运用这些本体进行艺术创作,那就是创作者的问题了。由于汉字本体的发展演化是一脉相承的,故而虽然各体外在表现结构和形式不同,有其独立性,但其精神和内核是相互融合的,不能简单地割裂。在篆、隶、真延续转化的过程中,每一个过程,大致又可分为三个时期,一是探索期,二是发展期,三是定型规范期。三者相互联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最终形成各个时期的汉字本体,为汉字艺术的创作提供了依据。二、艺术渊源与基本准则探究汉字艺术产生的本源,一是汉字本体在最初形成时本身就具有的艺术性,二是后天的发展。首先是第一个方面的思考,汉字本体最初形成之前,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创造演化过程,由于年代漫长久远、考古遗存实物匮乏,致使我们不能有一个系统详实的认识,但据史载和出土的远古文字实物,我们还是可以有一个在思想上的比较明晰认识,就是在汉字本体最初形成的过程中,汉字本体的创造本身最具绘画的意味,即象形,用线条勾勒出具体物象的抽象形态,后经不断地抽象简化规范,并融合会意、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才成为最初的汉字本体。事实上,就是在今天,如果我们还原先民们造字的这样一种创造过程,用线条勾勒出简洁抽象的物象形态,看后让人既有这种物象的感受,又具有艺术的美感,恐怕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就在这一时期,即前面提到的“在远古时期,汉字本体尚未成型的漫长探索阶段”,恰恰为我们提供了可供无限遐想、想象、创作和创造的空间。反观当今的汉字艺术创作,在展现这个漫长探索阶段的汉字本体的创造演化方面做得还很不够,空白点很多,可以说,今后在这方面的艺术探索和创作确实有很大的空间和潜力待我们进一步挖掘。在后天的发展上,即汉字本体定型后的汉字艺术发展。古人创造文字的目的是为了记事、表达和交流,汉字本体自创造之日起,除本身就已具有艺术性之外,真正推动汉字艺术深入持续发展的核心因素,就是汉字的书写工具毛笔,可以说,毛笔的发明,对汉字艺术的发展具有非凡的里程碑意义,正是由于毛笔这个工具的使用,成就了汉字艺术;以汉字为载体,成就了毛笔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正是由于毛笔这个工具的使用,才使汉字在完成记事书写等实用工作的同时,不仅促进了汉字本体的不断演化,而且也使汉字的艺术性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在毛笔发明后经过很多代人的使用探索,体悟出最佳用笔之道,即秘而不宣之笔法,经过师承传授和个性融合,造就了汉字艺术的千古坐标、“书圣”王羲之,造就了古今一大批书法家,造就了绚丽多姿的汉字艺术。历史发展到今天,虽然毛笔对汉字的书写记事等实用功能已经完成,为新的书写工具所替代,但并不能就此说毛笔已退出历史的舞台,因为毛笔在创造和表现汉字艺术中依然具有核心的地位和作用,并将会在今后的汉字艺术创作中依然大放光芒。综上所述,观照上世纪八十年代书法热中出现的、及以后又有所发展的所谓的“现代书法”(现在看来这个命名的所指对象及内涵界定并不是很准确),出现了很多种的表现形式,当然有些是成功的,其探索的路子一直在延续,没有停步,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值得肯定,第一,在深刻理解“二王”体系书法精神内涵和用笔之道的基础上,以诗、词、文等中的汉字本体作为创作载体,融合情感,张扬个性,展现汉字艺术。第二,主要是侧重于意象的表达,一是以今人的视觉,遵循古人创造汉字本体时的原则,对“在远古时期,汉字本体尚未成型的漫长探索阶段”中,尚未成型的汉字本体的思考与探索作品。二是对定型后的汉字本体,主要是运用单个字、几个字或一组字,采用多种表现手段进行艺术创作,力求表现出其所反映的意象,但是并没有脱离汉字本体。而这些成功作品都要有一个共同的前提,那就是必须要有对“二王”体系书法的深刻理解,因其精神内涵和用笔之道对汉字艺术来说最具表现力和创造力,如果没有对“二王”体系书法的深刻理解,就无法深刻认知汉字艺术的点、线、面质感,也就无法进行成功的汉字艺术创作。可以说,吃透和领悟“二王”体系书法,是进行汉字艺术创作的最基本的前提、基础和准则。当下也有一些人不重视对“二王”体系经典书法的学习,实际上是,过去一直用钢笔写字,认为钢笔字写得还不错,就是简单地用毛笔代替钢笔,实质是用毛笔写钢笔字,遇到创作,凭空想象,胡捏乱造,自我感觉良好而已。还有一些人对经典的理解一知半解,浅尝辄止,仅停留在皮毛上,却自高自大起来,自认为只有自己的的作品好,孤芳自赏,听不进意见,等等。认识上的浅薄,功力上的欠佳,试想这样浮躁的心态和软弱的能力能创作出成功的作品吗?失败作品由此而生。三、表现形式与多样材质自毛笔与纸发明以来,一直延续到今天,表现汉字艺术的主要手段、工具和材质为毛笔、墨和纸(宣纸),伴之有刻石等,这种局面千百年来未曾有大的改变,致使汉字艺术的表现手段、工具和材质总体上呈现出单一的特点,缺乏多样性。虽然在运用毛笔、墨、纸为表现手段和材质进行汉字艺术创作中,确实已达到了非常高的高峰,也具有高度的艺术自觉,但在运用其他手段和材质表现汉字艺术上自觉性不够,当然这其中有许多历史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否认和回避,但以现代眼光看,这种单一的状态应该有所改变,而这种改变恰恰是促进书法进一步发展的动力,是我们摆脱书法发展到今天还在古人的囹圄中继续转圈子和陷入不能自拔状态的一种途径。我们观照在毛笔与纸未发明之前,用于汉字书写的手段和材质是多样化的,比如刀刻、模铸、龟甲、骨板、陶器、青铜器、竹简、绢帛等,当然这些都是由于受当时条件的限制,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结果,但是反过来也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回归”的启示,那就是在当今表现手段、工具和材质非常丰富的条件下,我们可以选择多种手段、工具和材质进行汉字艺术创作,而不再是仅仅囿于毛笔、墨、宣纸的这样一种创作状态,说到底,就是要实现书法表现形式的多样化与多元化。如果这样的话,在汉字艺术的表达上,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创作,可以运用包括毛笔在内的多个种类的工具,可以采用包括墨在内的各种色彩,可以采取包括宣纸在内的多种载体材料,进行艺术创作。但不容否认地是,在汉字艺术创作中,我们必须深刻体悟和遵循“二王”体系书法的精神内涵和用笔之道,因为这种精神内涵和用笔之道,是进行汉字艺术创作的最佳状态,是古人对汉字艺术创作的最经典的体悟和总结。二是制作。以创作的汉字艺术作品为模式,运用多种材料表现出来,比如古代的碑刻,就是运用石头这个材料,将书法作品在石头上表现出来,当然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保存的需要,艺术上的自觉性不高。等等。在当今制作手段、工具和材质多样化的时代,如何实现汉字艺术由纸上艺术向不同材质的平面、立体艺术的转化,比如引入雕塑的元素等,确实是今后值得我们着力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三是在创作中融入制作,在制作中融入创作。以视觉上的美感为原则,在创作中,可以加入制作的元素,可以实现多种表现手段、工具和材质在同一幅作品中的交替使用和互换,达到二者完美的统一。在制作中,充分表达出创作的元素,使制作不仅仅为单纯的制作,而是制作中有创作,创作中有制作。对于在创作中的汉字本体,由于篆、隶、真的演化本身一脉相承,相关的部首可以在创作中实现互换。组合结构的汉字本体,每一个结构可以用不同的写法和表现形式进行表达,着力达到在视觉上的完美统一,但是这种表达,必须以服从整个艺术作品的表达需要和美感为最高准则,任何不经细致思考和艺术创造的盲目组合,不仅不能给人带来丝毫美感,而且是对汉字艺术的玷污和破坏。这类汉字艺术作品,主要为少字数意象作品。如果在诗、词、文等多字数的汉字艺术作品创作中,那就必须要体现同一性,杜绝部首互换现象,避免造成混乱。汉字艺术作品创作完成后,与之相协调,可以采用多种手段、工具和材质进行装潢,以增强和凸显汉字艺术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四、尾 语书法发展到今天,有人提出书法的消亡论,这种观点是不正确的,仅仅是看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只是片面地认为毛笔不再书写汉字,其实用功能消失,那么以毛笔为代表的书法艺术也就意味着走向了消亡的边缘。事实上,虽然毛笔的实用功能已经退化,但并不意味着汉字艺术已走到了消亡的境地,恰恰相反地是,随着电脑的普及,汉字录入和打印的便捷,人们对汉字在实用中书写的减少,使得汉字艺术的发展从古代实用加艺术的双重身份中逐渐蜕变出来,而成为人们单纯对汉字艺术的追求,作为一种修身养性和提高精神境界的重要途径,反而更能激发人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让你透彻理解医学基础知识类考试试题与答案
- 广州小升初择校备考策略侨外西外越外秀外花外海珠实验外等
- 2025湖南高速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招聘专业技术人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福建省福州市罗源县丝路港湾勘测设计有限公司招聘6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河南空港数字城市开发建设有限公司第一批社会招聘20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罗汉果精深加工产业园项目环评资料环境影响
- 采购流程优化重点基础知识点
- 2025山东省国际信托股份有限公司招聘8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天津市华海国有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招聘1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四川长虹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招聘工艺员等岗位17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古诗词诵读《临安春雨初霁》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 走进创业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2024年重庆住院医师-重庆住院医师泌尿外科考试近5年真题附答案
- 无人机租赁合同
- 军事理论(2024年版)学习通超星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
- YS-T 5226-2016水质分析规程
- 国开2024年秋《生产与运作管理》形成性考核1-4答案
- 国家病案质控死亡病例自查表
- 2024年江苏省无锡市天一实验学校中考英语押题试卷含答案
- DB3305-T 57-2018幸福邻里中心建设与服务管理规范
- AIGC基础与应用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