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案鲁教版.docx_第1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案鲁教版.docx_第2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案鲁教版.docx_第3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案鲁教版.docx_第4页
2017_2018学年高中地理从人地关系看资源与环境单元活动遥感技术及其应用教学案鲁教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活动 遥感技术及其应用一、什么是遥感技术1概念是在距离地球一定距离的飞机、飞船、卫星上,使用光学仪器和电子仪器,接收地面物体发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形式记录下来,传送到地面,最后通过分析,揭示出物体的特征、性质及其变化,用于资源评估、环境监测、灾害预警及其他地物变化的分析等。2性质是地理信息技术的核心技术之一。3原理地球上的物体都在不停地吸收,发射和反射电磁波,并且不同物体的电磁波特征不同。4环节5特点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二、遥感技术的应用1应用领域资源普查、灾害监测、环境监测、工程建设及规划、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洋渔业等。2作用推动经济建设、环境改善和国防建设。3发展趋势实用化、商业化和国际化。三、学看遥感影像1遥感影像解译标志在遥感影像上,不同地物有不同的影像特征,这是判读识别各种地物的依据,又叫判读标志。2影像解译标志的分类类型界定特征直接解译标志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的各种特征包括遥感影像上的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型等间接解译标志能够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影像的各种特征借助它可以推断其他的相关地物 情景导入先思考 材料一遥感是应用探测仪器,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通过分析,揭示出地物的性质、特征及其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材料二遥感的工作过程示意图。(1)遥感卫星的关键装置是什么?该装备的作用是什么?提示:传感器。接收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把信息传送到地面接收站。(2)根据上图,试描述遥感的工作环节。提示:信息获取信息传输信息接收与处理信息解译与分析遥感应用。(3)与传统方法相比,遥感技术有哪些优点?提示: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得的信息量大、用途广泛;提高精度、质量,节省人力、物力,提高效率。 核心要点掌握好 遥感具有探测范围大、获取资料快、受地面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量大等特点,因此遥感的优势明显,用途十分广泛。 应用体验不可少 1有关遥感技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遥感的关键装置是传感器B遥感的工作过程是信息获取信息记录和传输信息处理判读分析用户应用C一般情况下,飞机遥感图像分辨率比卫星对地物的分辨率高D遥感对地面上不反射、不辐射电磁波的物体无法感知解析:选D地面上的一切物体都反射或辐射电磁波,所以都可以被传感器感知。2读遥感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甲图中,可以看出,此遥感所利用的运载工具是_,这种运载工具采用的是_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和识别,这种方式的遥感技术,对地面物体的分辨率是较_(高、低)的。(2)在甲图中,航空摄影采用_的方式对地面物体进行感知,其目的是_。(3)在乙图中,传感器接收的是_,它的产生是由于_,在这个遥感过程中,传感器之所以能够对地面物体进行分辨,其原理是_。解析:第(1)题,对航空遥感与航天遥感进行比较考查。第(2)题,对航空遥感的形式之一,也是经常用到的资料获取方式,其对工作程序进行考查。第(3)题,对传感器及工作原理进行考查。答案:(1)飞机航空摄影高(2)重叠摄影无遗漏,再用拼接的方式生成完整的区域图(3)地面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地面接收太阳辐射或大气散射的光能不同物体,不同环境条件下,其反射或产生的辐射电磁波是不同的,传感器可以进行识别 情景导入先思考 材料一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大洪水,洞庭湖及荆江河段受灾地区,通过计算机处理制成了淹没地区分布图,图中淹没地区的分布及各部分的范围一目了然。材料二中国科学院科学中心的遥感飞机在玉树地震发生后,于2010年4月14日14时起飞奔赴青海省玉树地震灾区,于当日15时30分获取了地震灾区第一批空间分辨率为40 cm的高分辨率遥感图像,为抗震救灾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材料三目前,我国对沙尘暴研究使用的方法与手段同发达国家并无太大区别,已建立了由激光雷达和地球同步气象卫星观测信息接收站等组成的遥感系统和由25个监测站组成的地面监测网络系统,覆盖了北方200多万平方千米的荒漠化土地。(1)以上材料说明遥感技术在哪个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提示:灾害监测(监测水灾、地震、沙尘暴)。(2)试说明遥感在材料二地震救灾中发挥了什么作用?提示:给救灾指挥部及时提供了大量地面宏观灾情遥感图像,为指挥部科学评估灾情,采取有效救灾、防灾、抢险措施做出了贡献。(3)简要说明高科技在沙尘暴天气预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提示:高科技在沙尘暴天气预报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提供图像数据资料,跟踪监测、预报等。 核心要点掌握好 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是一种先进的信息获取技术,由于具有监测范围广、获取信息快、瞬间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对推动经济建设、社会进步、环境改善和国防建设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具体分析如下:应用领域具体内容特征意义资源普查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森林草场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农作物估产等全面系统地提供资源状况并及时更新信息灾害监测旱情、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等有助于防灾减灾环境监测荒漠化、土壤盐渍化、环境污染、海洋生态、全球气候变化及其影响、植被变化、海上冰山漂流等有利于人们了解环境变化,使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工程建设及规划大型水利工程、港口工程、核电站、路网、城市规划等有利于人们全面准确地了解各工程建设的地理背景,对布局进行合理决策其他军事侦察、海上交通、海洋渔业等有利于国防建设和经济发展 应用体验不可少 1从某一时刻的遥感影像图中,不能获取的信息是()A森林火灾面积B土地干旱程度C洪峰流量 D植物病虫害程度解析:选C遥感是指通过飞机或卫星来感知地物,其工作原理是通过各种地物的反射率不同来区分地物,而森林是否有火灾、土地是否干旱、植物病虫害程度不同都会使反射率发生变化,且能够在遥感影像图中体现出来;而洪峰流量大小不能改变反射率,故遥感影像图不能获取信息。2关于遥感技术的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卫星遥感资料对世界小麦产量进行估算B监测洪水动向,调查洪水泛滥范围以及受涝面积和受灾程度C利用遥感技术可以清查森林资源,监测森林火灾和病虫害D只能提供局部地区的信息,不能提供全球的信息解析:选D遥感技术作为地理学研究的现代化手段之一,不仅能迅速获得大量丰富的第一手地理信息,而且能科学、准确、及时地提供分析成果;不仅能提供局部地区的信息,而且能获得全球的信息。 情景导入先思考 材料一由于不同地区的地物的差异、合成影像波段的差异,以及地物特征的季节差异,因此不同地区、不同波段、不同季节的影像解译标志是不同的。材料二在2008年5月12日发生的大地震的影响下,北川地区地形地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山体滑坡、泥石流、河流堵塞图中框内部分标示的就是地形地貌发生变化的部分,数据源为2006年5月14日和2008年5月14日的福卫2号多光谱卫星影像(分辨率为8 m),以下为部分地震前、后对比图:(1)在假彩色卫星影像图中,不同颜色各为哪几类地物?提示:卫星影像上,成深蓝色或蓝黑色的为水文要素(河流、湖泊);呈红色的为植被;呈灰白色或浅蓝色的为人工建筑(城市、道路、村庄)。(2)在2006年卫星影像上判读出道路和河流。提示:在2006年卫星影像上,较窄、宽度一致、顺直线状物为道路。较宽且宽窄不一、弯曲多变的为河流。(3)在2008年的卫星影像图中,框内部分与2006年有什么不同?据此判断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河流出现中断、建筑物发生移位甚至被淹,植被减少,被其他事物所代替,说明发生了山体滑坡、泥石流、河流堵塞等变化。 核心要点掌握好 遥感影像解译标志解释标志目标地物自然要素人文要素直接解译标志色调色彩水文要素为深蓝色或者蓝黑色,如河流、湖泊等;植被为红色人工建筑为灰白色或者浅蓝色,如城市、村庄、道路等边界轮廓边界圆滑边界棱角明显形状湖泊为面状,河流多呈线状城市为面状,道路多呈线状,村庄为不规则的点状或星状图型河流的宽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且弯曲多变道路的宽度往往不发生变化而且相对比较顺直间接解译标志线状地物与湖泊相连的线状地物多为河流、河渠;与村庄相连的线状地物则多为道路难以分辨的小村庄、小池塘与河流相连的是小池塘,与道路相连的是小村庄 应用体验不可少 读图及材料,完成12题。在卫星影像上可以判读水系的形态特征。水系的形态与地质构造、岩性和地貌有密切的关系。例如,树枝状水系表现为支流与主流以锐角相交,主要分布在岩性均一、基岩较软的地区(如砂岩、页岩、黄土及海岸平原沉积岩发育的地区)。格状水系表现为支流与主流垂直相交,主要分布在垂直交叉的断裂、裂隙发育的沉积岩地区。1关于上述判读卫星遥感影像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判读水系形态只能利用间接解译标志B根据水系形成推断地质构造和地貌是利用间接解译标志C在洪水期和枯水期拍摄的卫星影像其水系形态完全相同D河流和道路在卫星影像图上都是线状,无法应用直接解译标志来加以判别2放射状水系的分布地区一般不会出现在()A海岛B火山C孤山 D平原解析:1.B2.D第1题,判读水系形态可以运用色调、形状等直接解译标志,借助某些地物信息推断其他相关地物,这属于间接解译标志。河流在洪水期数量可能增加而导致水系形态变化。河流和道路可以通过形状及其变化等直接解译。第2题,山地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水系呈放射状。读下面漫画,完成12题。1图中内容说明航天遥感的特点是()A监测范围广B时效性强,精度高C连续性强 D准确定位2就航天遥感而言,其探测的范围越大,则()A获得资料的速度越慢 B获得资料的周期越长C对地物的分辨率越低 D对地物的分辨率越高解析:1.A2.C第1题,由图中“我一次就可以把半个地球拍摄进去”,可知航天遥感的特点是监测范围广。第2题,获取资料的速度、周期与探测范围关系较小,但探测范围越大,对分辨率的影响越大。3人们通过对遥感信息进行判读,利用的是()A地物的外形轮廓特点B地物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特点C地物分布的位置特点D地物本身的质量和密度特点解析:选B不同地物、同一地物的不同状况,其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不同,这是遥感影像能够被判读的基础。4遥感技术在环境灾害监测中起到重要作用。遥感技术用于防灾减灾的具体监测内容包括()旱情水灾滑坡地震A BC D解析:选C利用遥感可以监测旱涝灾害和地震、滑坡等自然灾害。5对长江流域洪灾进行监测的理想技术手段是()A应用遥感技术 B人工监测C水上快艇监测 D航空目测解析:选A遥感技术应用于灾情监测,有助于防灾减灾。干旱、水灾、滑坡、泥石流、地震、农林病虫害、森林火灾的监测都可以应用遥感技术。对于长江这样的大区域进行灾情监测,最理想的途径就是应用遥感技术,因其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全面而准确的资料,这是其他手段不能做到的。6关于遥感影像判读的说法,正确的是()水文要素(如湖泊、河流等)为深蓝色或者蓝黑色人工建筑(如城市、村庄、道路等)呈现红色或者浅蓝色,植被呈现绿色直接解译标志包括遥感影像上的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型等自然事物(如湖泊)的边界多为圆滑的,人工建筑、工程的边界往往棱角明显湖泊、城市为点状,道路、河流多是线状,村庄为不规则的面状或星状A BC D解析:选A在假彩色卫星影像上,水文要素(如湖泊、河流等)为深蓝色或者蓝黑色,人工建筑(如城市、村庄、道路等)呈现灰白色或者浅蓝色,植被呈现红色。自然事物(如湖泊)的边界多为圆滑的,人工建筑、工程的边界往往棱角明显;湖泊、城市为面状,道路、河流多是线状,村庄为不规则的点状或星状;道路的宽度往往不发生变化,而河流的宽度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变宽;道路相对比较顺直,而河流则弯曲多变等。7不同的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也有不同的反射率,根据这个原理,可以利用遥感的工作有()判断水体污染判断人口分布分析城市大气污染估算工业生产总值A BC D解析:选B不同地物和地物的不同状况有不同的反射率,污染水体和未污染水体反射率不同,城市大气污染严重和较轻反射率也不同,据此,能用遥感技术来判断水体污染和城市大气污染程度。8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沙尘暴、台风、风暴等灾害性天气的形成过程,这些信息的获得主要得益于()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解析:选A获得信息的技术主要是遥感技术,可以快速及时反映灾害性天气。棉花遥感识别是棉花种植面积遥感估算的关键,以下是我国北疆地区不同日期棉花光谱信息与其他作物光谱信息的曲线分析图。图中前3个波段为可见光波段(分别为蓝波段、绿波段、红波段),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读图回答910题。9容易将棉花从其他作物中识别出来的最佳波段是()A蓝波段(第1波段) B绿波段(第2波段)C红波段(第3波段) D近红外波段(第4波段)10根据图中信息及相关知识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月份和9月份相比,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相期在6月份B盛絮期棉花反射率明显降低C北疆地区是我国最重要的棉花产区D北疆地区发展棉花种植业的优势是耕地面积广布,便于大规模的机械化操作解析:9.D10.B第9题,第4波段为近红外波段,棉花与番茄、玉米反射率差异明显。第10题,从坐标图可知,棉花盛絮期(9月份)为棉花遥感识别最佳时相期,这一时期棉花反射率明显降低。我国有三大产棉区,北疆地区是其中之一,其优势是干旱少雨,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等。一、选择题现代遥感视域广阔,监测范围大,可覆盖整个地球,能够瞬时成像、实时传输、快速处理、迅速获取信息和实施动态监测。据此完成12题。1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说明遥感技术()A受地面条件限制少B测量范围大C手段多,获得的信息量大D获取资料速度快、周期短2下列关于航天遥感和航空遥感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传感器所在的不同高度可以将遥感分为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近地遥感B航天遥感可以用于某项主题研究C航空遥感可以不受领空限制,可以进行重复不定期的观测D航天遥感、航空遥感的飞行高度都比近地遥感高解析:1.D2.D第1题,遥感是指遥远的感知,在不与探测目标接触的情况下,记录目标物对电磁波的辐射、反射等信息。两颗卫星同时运行,每隔9天可以覆盖地球一遍,体现了遥感的快速时效性。第2题,航天遥感、航空遥感和近地遥感是根据运载工具的不同划分的;航空遥感可以用于某项主题研究,而航天遥感可以不受领空限制,可以进行重复不定期的观测;近地遥感的高度是距地面几十米以内的遥感,飞行高度最低。3下图所示是对水稻长势进行监测的工作原理。监测过程中获取水稻光谱所使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全球定位系统(GPS) B遥感技术(RS)C地理信息系统(GIS) D数字地球解析:选B遥感技术对地表事物进行远距离的感知,获取光谱信息。4用于对雾霾的分布范围监测系统还可用来()A出行导航 B规划城市道路交通C进行矿物地质探测 D建立城市管理数据模型解析:选C用于对雾霾的分布范围监测系统是遥感,还可以用于进行矿物地质探测。出行导航用到GPS,规划城市道路交通用到GIS。5在农业方面,运用遥感技术能够()监测耕地变化调查作物分布估测粮食产量跟踪产品流向A BC D解析:选A遥感在农业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农作物长势检测及估产等;跟踪产品流向需要用到GPS。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状况,有助于防灾减灾。读图,回答67题。6图中,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红外线x光可见光紫外线A BC D7根据上述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区分阔叶林与针叶林监测植物病害情况区分落叶树与常绿树监测草场退化情况A BC D解析:6.D7.C第6题,从图中看出,重度病害植物反射率高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大约在0.60.8 m之间,属红外线、可见光范围。第7题,上图反映的原理是根据地物的反射波谱判断,而具体划分植被类型靠反射波谱的判读不能直接完成。8不同地物在同一光谱波段上的反射率差异越大,越容易区分。下图反映了甲、乙两类植物在生长期内两个波段上的反射率。在遥感影像上区分这两类植物,应选择生长期内哪一天的影像最合适。()A第30天 B第75天C第100天 D第130天解析:选A本题通过不同地物在同一波谱上的反射率的差异来区别判断地物。根据题目要求,甲、乙两类植物即实线与虚线相差最大值大约在30天前后。二、综合题9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可见光的波段范围为_ m。(2)从图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地物在同一波段其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的波段其反射率也不同,这是在照片上判读各种地物的基础。例如,利用0.40.5 m波段的照片,可以把_与其他地物区分开,利用0.50.6 m波段的照片可以把沙漠与小麦、湿地区分开;利用0.70.9 m波段的照片可以把_与_区分开。(3)由此图可以看出遥感技术中运用到的物理学基本知识是_。(4)说明遥感技术在国民经济中有何作用。解析:解答本题一定要理解地物判读的原理和依据。同时,也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地物判读方法。可见光的波段范围为0.40.76 m。在所有的地物中反射率最高的是雪地,达90%以上,由图可知,雪地的反射率最高,湿地的反射率最低。地物的判读,可以根据“不同的地物在同一波段其反射率不同,同一地物在不同的波段其反射率也不同”的原理判断。答案:(1)0.40.76(2)雪地小麦湿地(3)不同物体反射的电磁波是不同的(4)遥感技术可以服务于资源勘探、动态监测和有关部门的规划决策。(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下图为人类各发展阶段的人均每日能源消耗(包括直接消耗和间接消耗)统计图。读图完成12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矿物能源B后三个阶段人类消耗的能源主要是生物能源C人类在各发展阶段都消耗一种类型的能源D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均能源消耗不断增长2人类各发展阶段能源利用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原始社会人类利用的能源虽然较少,但对环境影响较大B农业社会能源的开发利用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C工业社会大量使用能源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但生态问题得到缓解D现代社会崇尚美国的能源消费方式,能源利用率高,环境问题得到解决解析:1.D2.B第1题,前四个阶段人类消耗的主要能源为木材和水力,木材属生物能源,后三个阶段主要消耗的是矿物能源,人类在不同的阶段消耗的能源类型不同。第2题,原始社会对环境影响小,工业社会对环境影响大,生态问题比较严重,美国的能源消费属于过度消费,环境问题比较严重。下图为我国西南地区某流域19732002年部分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图。读图,回答34题。3关于该流域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前期增加后期减少的是林地B增幅和减幅均最大的是灌丛草地C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旱地D整个时期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4以下土地利用类型中,其面积前后期变化能反映流域生态状况由退化趋于好转的是()林地灌丛草地建设用地裸岩地ABC D解析:3.D4.B第3题,注意读图例,林地面积前期和后期都是增加的;增幅和减幅最大的是旱地;前期减少幅度最大的是灌丛草地;该流域耕地主要为旱地和水田,从整个时期分析,水田前期减少多于后期增加,旱地前期增加少于后期减少,因而耕地总体上是减少的。第4题,图中灌丛草地面积前期减少后期增加,裸岩地前期增加后期减少,这些变化都能反映流域生态环境由退化趋于好转。读我国旱涝灾害分布示意图,回答56题。5图中P、Q两地常常此旱彼涝,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的进退 B海陆位置不同C台风影响先后 D用水季节变化6旱涝灾害严重的地区多分布在()A人口稀少地区 B经济落后地区C平原地区 D高原和盆地地区解析:5.A6.C水旱灾害是降水异常导致的,而我国东部属季风区,夏季风的进退反常经常引起降水的异常,因此水旱灾害频发地区位于东部平原区。读华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植被变化表,完成78题。分期植被初期以松、蒿、菊为主的疏林草原早期以栎、松、蒿为主的森林草原中期前以栎、松、蒿为主的森林草原中期后以栎等阔叶林为主的森林草原晚期前以栎、松、蒿为主的疏林草原晚期后以栎、松、蒿为主的森林草原7.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后我国华北地区的气候特征是()A温暖干燥 B温暖湿润C寒冷干燥 D寒冷湿润8华北地区从新石器时代以来,气候变化特征是()A趋向于干旱 B趋向于湿润C存在某种周期性 D趋向于温暖解析:7.B8.C植被中疏林草原和森林草原相比,疏林草原相对干旱。以栎等阔叶林为主,比栎、松混交热量条件好,所以在新石器时代中期后气候特征为温暖、湿润。从初期晚期后可以看出干湿、冷暖的某种周期性。全球气候变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之一,下图是全球温度上升3 后,世界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增减状况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有关升温3 对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变暖对全球各地粮食生产都有害无益B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粮食产量会增加C低纬度和南半球地区粮食产量有小幅增产D西半球粮食产量普遍会增产,东半球相反10据图推断,如果全球温度升高3 ,下列几个地区全年降水量增幅最大的可能是()A澳大利亚 B西亚C北非 D中亚解析:9.B10.B第9题,根据粮食增产和粮食减产的图例,结合图可以确定全球变暖对不同区域靠雨水生长的粮食产量的影响,有的地方是增产,如北半球中高纬度的大部分地区,故B项对。第10题,澳大利亚、北非和西亚三个地区都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就目前来看,三地的降水量相当,但全球温度升高3 后,前两者出现粮食减产,而中亚在全球温度升高3 后,其增产幅度没有西亚地区大,故正确答案是B项。11监测冰岛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所利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解析:选A遥感技术利用航天飞机、卫星等对火山喷发区进行动态监测,能快速及时地监测火山灰的扩散面积和浓度变化。二、综合题(共56分)12积极开发新能源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读有关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28分)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位于东海大桥以东,由34台巨大的白色大风车组成,形成一片14 km2的海上风电示范区,装机容量达100兆瓦,通过海底电缆传回电力,可为10万户家庭提供全部用电,年减排二氧化碳效应相当于5万辆汽车停驶。(1)按照可再生与非可再生能源分类,太阳能、风能、水能属于_能源,其中属于新能源的是_。从协调人地关系的角度看,人类积极开发新能源的意义是什么?(至少答出两点)(10分)(2)读图回答拉萨和重庆哪个地区更适宜发展太阳能,为什么?(8分)(3)分析上海建设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10分)有利因素:_;不利因素:_。解析:第(1)题,根据能源资源的性质分类,能源可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根据利用能源的技术分类,能源可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新能源的开发,有利于解决能源短缺问题、能源结构调整问题、能源安全问题、能源利用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等。第(2)题,太阳能资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明显的地域性差异,中低纬度大陆性气候区,阴雨天气较少、地形开阔、空气流通性好、地势较高的地区往往是太阳能比较丰富的地区,如我国的西北地区、青藏地区。第(3)题,对上海地区建设的东海大桥风电场的有利因素,要联系该区的自然条件以及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分析,风能资源丰富、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等。不利因素的分析,要注意从多方位分析,如风力强弱与稳定性、海洋灾害的影响、季风风向带来的技术投入上的问题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