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地理强化双基复习课件.ppt_第1页
2010年高考地理强化双基复习课件.ppt_第2页
2010年高考地理强化双基复习课件.ppt_第3页
2010年高考地理强化双基复习课件.ppt_第4页
2010年高考地理强化双基复习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高考地理复习 强化双基系列课件,第六讲 地球公转及地理意义,一、地球的公转,1.471亿KM,61/d,30.3KM/S,1.521亿KM,57/d,29.3KM/S,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自西向东(北逆南顺),地轴,太阳,自西向东(椭圆轨道),23时56分4秒(恒星日),365日6时9分10秒 (恒星年),除南北两极外,均为15度/时,平均1度/日,自赤道向两极递减,平均30千米/秒,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1产生了黄赤交角 23026,黄赤交角,公转时,地轴的空间指向是如何?,什么是太阳直射点?,1产生了黄赤交角 23026,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范围:,(2)周期:,(3)规律:,南北回归线之间,一个回归年,(北半球),(365日5时48分46秒),通常理解的作为时间周期的“年”的概念指,一个四季轮回,或地球绕太阳一周。在日常生活中,都把一年四季和地球绕太阳一周当作一回事。而严格说起来,并不是一回事情,地球绕太阳一周叫恒星年,等于365日6时9分10秒。而一年四季一个轮回叫回归年,比恒星年要短一点。因为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时,太阳也在运动,这样一来,地球的四季起点(例如夏至日)就提前来临了,这个差别叫岁差,大小为20分23秒。因此一个回归年就是365天5小时48分46秒。严格说来,世界上所使用的公历都是回归年,而不是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恒星年。,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范围:,(2)周期:,(3)规律:,南北回归线之间,一个回归年,(北半球),南回归线,赤道,北回归线,赤道,(365日5时48分46秒),恒星年与回归年,1下列关于地球自转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地球围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做自转 B.地球表面除南北两极外,任何地点的自转线速度都一样 C.在南北极点,既无线速度,也无角速度 D.因地球自转,使得太阳光线有时直射北半球,有时直射南半球 2关于地球自转周期和速度的正确叙述是 ( ) A.地球自转360度,所需时间为24小时,这叫做1个太阳日 B.地球自转一周360度,称为1个恒星日 C.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大约为每小时15度(两极点除外) D.地球自转的线速度总是纬度高的地方大于纬度低的地方,AC,BC,3. 右图中的曲线代表的是太阳直射点以一年为周期在地球表面运动的轨迹。读图并回答: (1) 当太阳直射点移至A点时北半球为_月_ 日,_ 日前后,太阳直射点移至B点。 (2) 北半球_日至_日太阳直射点南移,_日至_日太阳直射赤道及其以北地区。 (3)太阳直射点南移极限是_ (纬度)。今天太阳直射点在_ 半球上。,6,22,夏至,冬至,春分,秋分,2326 s,北,9月23,二、地球公转意义,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且晨昏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使晨昏线(圈)以极点为中心,以一个回归年为周期,在和之间来回摆动。,由于晨昏线把纬线分成弧和弧两部分,晨昏线的摆动导致两者的或 ,导致昼夜长短的变化。当晨昏线离开极点时,极点周围出现极昼或极夜,其范围是晨昏线与纬线的至之间的区域。,(一)昼夜长短的变化,1、昼夜长短变化的形成(观察分析),A. 直射点的运动。,C.昼夜长短变化的形成。,B. 晨昏线(圈)的运动。,9月23日,3月21日,6月22日,12月22日,北回归线,赤道,赤道,南回归线,昼夜平分,昼最长,极昼范围最大至北极圈,夜最长,极夜范围最大至北极圈,昼夜平分,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观察总结1:特殊日期情况),3月21日(春分),6月22日(夏至),9月23日(秋分),12月22日(冬至),昼渐长夜渐短,昼长夜短,昼长夜短,昼短夜长,昼短夜长,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昼渐短夜渐长,昼渐短夜渐长,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观察总结2:昼(夜)长的对比与变化),直射点在 半球, 半球昼长夜短,直射点向 移动, 半球昼变长夜变短,南北,南北,南,南,北,北,思考:下列节日的昼夜长短、变化及纬度分布情况?,劳动节 植树节 国庆节 春节,(1)昼夜长短状况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2)昼夜长短的变化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2.昼夜长短变化规律(观察总结三),(2)昼夜长短随纬度变化与太阳直射点位置的关系 :,直射点在 半球,全球昼向 变长,南北,南,北,方法是:昼(夜)长=昼(夜)弧度数/15(如:在日照图上某条纬线与晨昏线有两个交点,两点之间在昼半球的弧度数/15就是白昼的小时数),1. 利用一个地区昼、夜弧所跨的经度范围来计算。,如:昼长2(12日出时间) 昼长2(日落时间12),2. 利用已知的日出和日落的地方时来求算。,探究点一: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3. 同半球同纬度地区昼长;而位于南北半球但纬度数相同的两地,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地的。(如北纬40的地区昼长是15时,那么南纬40的地区夜长为15时),4. 注意极昼区、极夜区的昼长分别是时和时。 5. 赤道地区的昼长永远是时。,探究点一:昼夜长短的计算方法,1该船员拍摄照片时,P地的地方时为 A22时 B14时 C20时 D16时,读图l,一艘由太平洋驶向大西洋的船经过P地(图中左上角)时,一名中国船员拍摄到海上落日景观,洗印出的照片上显示拍照时间为9时0分0秒(北京时间)。据此判断12题。,2拍摄照片的当天,漠河的夜长约为 A16 小时 B14小时 C10小时 D12小时,C,A,右图为北半球某纬线圈的昼夜分割情况,其中AMB为昼弧,AMMB,等于20。,3. 此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 ) A.21时40分 B.22时20分 C.10时 D.9时40分,A,4. 此时,过地心与M相对应的点的昼长为( ) A.9小时20分B.10小时40分C.13小时20分D.14小时40分,D,探究点二: 日出、日落早晚的比较,同一地海拔高处(如高山或飞机上) 看到日出。,同一纬度的两地,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日落早晚取决于两地经度差, 边日出、日落较早。,同一经度的两地,地方时相同,日出、日落早晚取决于两地的昼长差,昼长较长的地点日出较 ,日落较 。,经度、纬度均不相同的两地, 日出、 日落早晚可综合两地的经度差和昼长差求出。,5、有甲、乙两地,甲地(40N、110E),乙地(30N、115E),当北半球夏至日时,甲地比乙地白昼长56min。则甲地比乙地,日出_ (早、晚)_分钟,日落_(早、晚)_分钟。,早,8,晚,48,探究点三:各纬度昼夜长短及变化幅度,12时,12时,0时,10时47分,13时13分,1时13分,9时9分,14时51分,2时51分,5时31分,18时29分,6时29分,0时,24时,24时,时间:空间:,赤道及北半球各地为例,(08全国1)6当Q地位于北半球低纬时,可能的月份及时刻是 A12月、17时 30分 B9月、17时 C6月、4时30分 D4月、5时,A,(08山东)7下列日期中,与2008年奥运会开幕日那天(8月8日)北京的昼长最接近的是 A.奥运圣火火种在希腊雅典采集的那天(3月25日) B.奥运圣火登上珠穆朗玛峰峰顶的那天(5月8日) C.奥运圣火传递至协办城市青岛的那天(7月24日) D.奥运圣火在国家体育场缓缓熄灭的那天(8月24日),B,(08宁夏)图1示意不同纬度三地白昼长度变化。 8若此图表示南半球三地的白昼变化,则a、b两月分别是 A1月、2月 B、3月、4月 C、6月、7月 D、11月、12月,9在图示月份中 A地夜长超过10小时 B三地中地昼长最长 C三地昼长变化率在a月相等 D三地中地昼长变化最大,A,D,(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A. 正午太阳高度:,B. 计算公式,纬度差的计算:同半球相减,异半球相加.,H =90纬度距离,C、由计算公式得分布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总是从 向 递减,至晨昏圈上为 。即:离直射点距离越近(纬度差越小),正午太阳高度越大。,南北两侧,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0,D、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分布特征:, 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1-2中折线所示。,(1) 空间变化规律。,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 向南北两侧递减。如图1-2中折线所示。,春秋分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向南北两侧递减。如下图中折线所示。,北回归线,D,南回归线,C,赤道,E,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回归线上: 回归线至极点之间的地区:,(2) 季节变化规律。,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为 ,全年有次太阳直射现象(如下图所示) ;,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为 ,全年有次太阳直射现象(如下图所示) ;,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全年太阳直射现象。一年中有个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如下图所示。,极点: 非极点地区:,(3) 日变化规律,在极昼期间,极点上见到太阳高度在一天之内是 的,其太阳高度始终等于的纬度(如下图所示)。,非极点地区的太阳高度在一日内是有变化的。一天之内有一个最值,即当地时(如下图所示)。,没有变化,直射点,A,大 正午 B,太阳直射点上,太阳高度角为 ;从直射点开始,太阳高度向四周降低,呈分布(即等太阳高度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为。例如太阳直射在15S、60W时,太阳高度的分布如下图所示。,全球范围看:,90 同心圆 0,思考:如果图中等值线数值分别为60、 30、 0,则E点坐标为:,E,75N, 120 E,赤道地区: 南北半球热带地区: 南北半球温带地区: 南北半球寒带地区:,(4)一个地区年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差值,2326。,介于2326和4652之间,具体度数是(当地纬度2326),4652,介于2326和4652,也可以当作当地最大正午太阳高度的数值。,探究点四 正午太阳高度时空变化规律的应用问题,1. 确定时间:当某地太阳高度达到一天中的最大值时,此时日影最短,当地地方时为12时。 2.根据正午太阳高度定位,进而判断该地区地理特征。,07广东调研下图为地球某时刻太阳高度分布的示意图。,10.此时,北京时间为( ) A. 2时 B. 8时 C. 14时 D. 20时 11.此时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 A. 安大略湖畔曙光初现 B. 白令海峡烈日当空 C. 火地岛午夜太阳高照 D. 尼罗河畔夜幕深沉,D,12该地位于( ) A. 45N, 110E B. 2134N, 110E C. 45N, 130E D. 2134N, 130E,13这一天( ) A太阳距离地球最远 B江苏省各地昼长夜短 C晨昏线与极圈相切 D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07江苏)某地是我国重要的人工多层经济林区。图1为该地“某日太阳处在最高位置时的示意图”,此时北京时间为12 : 40,树影遮档地被植物的面积在一年中达到正午时的最大。,B,C,4.计算热水器安装角度:安装倾角纬度差(即当地纬度和太阳直射点纬度的差值),3.确定房屋朝向: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南方,房屋朝南;在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位于北方,房屋朝北。,洛阳(35N,112E)一学生对太阳能热水器进行了改造(如图),把热水器装在一个大玻璃箱中,并将支架改造成活动方式。据此回答:,149月23日,为使热水器有最好的效果,调节支架使热水器吸热面与地面的夹角为( ) A2326 B35 C6634 D55,B,北回归线以北: 南回归线以南: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极点:,5.正午日影的朝向和长短变化,正午日影始终朝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6月22日达一年中最短,12月22日达一年中最长。,正午日影始终朝南;纬度越高,日影越长;12月22日达一年中最短,6月22日达一年中最长。,太阳有直射、南射和北射。正午日影有时无、有时向南、有时向北;长短由正午太阳高度确定。,任何时候日影始终朝正南或正北,且日影长短无日变化。,15、 下图是该小组绘制的连续一年多的竿影长度变化图。图中反映3月21日竿影长度的点是 ( ) A. B. C. D. ,D,16、 该学校大约位于 ( ) A. 21.5N B. 21.5S C. 45N D. 45S,A,(08江苏)图5是“某地地形简图”,M点位于365N。两中学生分别到达P、M点测量并计算出两点相对高度是288米。 17冬至日正午,M峰顶的影子正好移至P点,则P、M之间的水平距离大约是: A300米 B400米 C500米 D600米,C,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地球在公转运动中造成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进而导致地面观察者眼中太阳的升落方位亦出现有规律的变化。,春秋分日时,全球各地太阳从正东方向升起,正西方向落下;,探究点五:太阳出没规律,原因: 时空变化规律:,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太阳升落的方位为偏北,反之,则偏南;且纬度越高,太阳升落的方位角越大。根据纬度的差异又可分为以下六种情况:,一年四季太阳都是垂直升起而又垂直落下,且太阳升落方位的纬度就是太阳直射的纬度。,(1)赤道地区:,0时升,24时落于地平线上,北极正北,南极正南。,(3)开始出现极昼的纬度到极点之间:,(2)恰好出现极昼的纬度:,0时日升,24时日落于地平线之上的最低点,北极正北,南极正南;一天中太阳高度有变化。,一天中的太阳高度无变化,因而无升落方位问题。,(5)开始出现极夜的纬度:,(4)极昼期间的极点:,太阳在12时于地平线刚一露脸即已下落。北半球正南,南半球正北。,随直射点位置变化而变化。即:直射北半球,太阳升(落)方位均偏北,即东(西)偏北;直射南半球,太阳升(落)方位均偏南,即东(西)偏南。,(6)赤道与极昼极夜出现的纬度之间:,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视运动路线图”,圆O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视运动方向1=2=22。,18、甲地的地理纬度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