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新人教版_第1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新人教版_第2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新人教版_第3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新人教版_第4页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6课北宋的政治课件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课 北宋的政治,释疑解难 1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 (1)集权中央:宋太祖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长官,在各州府设置通判,以分知州权力,设转运使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2)分化事权 分化将权,如将禁军统领权一分为三、设枢密院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分化相权,如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 (3)采取重文轻武策略,实行“文人治国”模式。在分散削弱禁军将领和地方节度使权力的同时,大量任用文官来分权。,2辨证认识北宋重文轻武的政策。 (1)积极影响: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及经济的发展。造就了宋朝科技发达、文化昌盛、人才辈出的文治局面。 (2)消极影响:文臣掌兵,不熟悉军务,而将不专兵,兵无常帅,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这也导致了北宋在与少数民族的战争中多次失利。重文轻武形成了以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集团,但由于政治机构重叠,相互牵制,官吏冗多,人浮于事,既导致政府办事效率下降,又增加了朝廷的财政支出。 易混辨析 北宋是否完成了国家的统一?为什么? 没有完成统一。原因:北宋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但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同北宋并立的还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等少数民族政权。,一、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 1建立:960年,后周大将_(宋太祖)在陈桥驿发动兵变,以_为都城,建立政权,史称北宋。 2统一:_和他的后继者,陆续消灭了南方割据政权,结束了_和南方的分裂割据局面。 3措施 (1)军事上:解除_将领的兵权,控制了军队;控制对军队的_,使禁军将领有握兵之重而无_;还经常调换军队将领,定期换防。 (2)政治上:在中央,采取分化事权的办法,削弱_。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设立多重机构,分割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在地方,派_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并频繁调动,三年一轮换;在各州府设置_,以分知州的权力。,赵匡胤,开封,宋太祖,中原,禁军,调动,发兵之权,相权,文臣,通判,(3)财政上:取消节度使收税的权力,设置_,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 4影响:宋朝把_强化到前所未有的程度,_大大加强。 二、重文轻武的政策 1目的: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 2措施 (1)重视文官:宋太祖重用_掌握军政大权,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_、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_的格局逐渐形成,文官担任中央和地方的要职,甚至主持_,武将受到多方面的牵制。 (2)注重发展文教事业,改革和发展_。在全国范围内营造了浓厚的_,也促进整个社会_的提高,造就了宋朝_、文化昌盛、_的文治局面。,转运使,中央集权,皇权,文臣,武将,文臣统兵,军务,科举制,读书风气,文化素养,科技发达,人才辈出,3影响:宋朝的_政策,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_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_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重文轻武,尚武轻文,政权,1“秦皇汉武,唐宗宋祖”都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皇帝,其中建立北宋的“宋祖”是( ) A刘备 B李世民 C杨坚 D赵匡胤 2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统一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是( ) A北宋 B南宋 C辽 D元朝 3.削弱相权是中国古代加强皇权的重要手段。宋太祖削弱相权的措施包括( ) A减少宰相人数 B派文臣担任各地州县的长官 C设置相当于副宰相的若干人与宰相共同议政 D集中宰相的军政、财政大权,D,A,C,4为了把地方财赋收归中央,造成“外州无留财”的局面,宋太祖采取的措施是( ) A频繁调动州县长官 B设置通判 C设置转运使 D派文臣担任州县长官 5(2016陕西名校模拟)北宋时,“状元登第,虽将兵数十万,恢复幽蓟,凯歌而还,献捷太庙,其荣亦不及矣”。这反映了当时政府( ) A渴望收复幽蓟地区 B崇武抑文 C委派文官主持军务 D重文轻武 6宋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这些受提拔的人主要来源于( ) A开国功臣 B皇亲国戚 C科举考试 D地方推荐,C,D,C,7“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元戎不知将校之能否,将校不识三军之勇怯,各不相管辖”,此类现象最有可能出现于( ) A汉朝 B隋朝 C唐朝 D宋朝 8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丞相,到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就更多了。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 B皇权进一步加强 C丞相权力不断加强 D民主政治逐渐完善,D,B,9“既非副贰,又非属官,故常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郡监,朝廷使我监汝!举动为其所制。”材料描述的是( ) A秦朝的御史大夫 B西汉的诸侯王 C唐朝节度使 D北宋的通判 10宋太祖去世前立遗嘱说:你们子孙相传,绝对不能杀一个读书人。他之所以这样做,主要是( ) A宋代吸取前代教训,重文轻武 B宋太祖重视教育 C文人忠君思想浓厚 D宋太祖出身文人,D,A,11下列对宋朝的重文轻武政策影响的表述,不确切的是( ) A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 B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 C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D宋朝的各种矛盾越来越尖锐,D,1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赵匡胤称帝的第二年,大臣赵普针对“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提出“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材料二,材料三 “国家用人之法,非进士及第者,不得美官。” 魏泰东轩笔录 请回答: (1)从材料一中找出赵普建议赵匡胤加强中央集权的原因和措施的语句。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北宋初期治国方略,并分析其利弊。,(1)原因: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措施: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2)方略:加强中央集权,防止内患。利弊:巩固了统治,保持了社会的安定,有利于经济发展;但使政府机构重叠,办事效率低下,增加了财政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