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尊重弱势群体主体地位.doc_第1页
试论尊重弱势群体主体地位.doc_第2页
试论尊重弱势群体主体地位.doc_第3页
试论尊重弱势群体主体地位.doc_第4页
试论尊重弱势群体主体地位.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一直重视对弱势群体主体地位的法律尊重,每一次修改宪法与相关法律都使弱势群体权利主体和内容范围得到不断扩展.然而,法制的滞后与缺失依旧是其.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试论尊重弱势群体主体地位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试论尊重弱势群体主体地位的和谐价值与法律路径【摘 要】法律尊重弱势群体主体地位,体现了法律的和谐价值,也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了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当前,我国弱势群体的主体地位缺乏有力的法律保障,是引发并激化社会矛盾的重要因素。法制的变迁与滞后、权利的分配不公以及权利救济渠道不通畅是我国弱势群体主体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缺失的法制根源。准确界定弱势群体的对象范围、利益分配机制法制化、赋予平等的政治权利、健全行政救济机制、完善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是尊重弱势群体主体地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律路径。【关键词】弱势群体; 主体地位;和谐价值;法律尊重当前,社会结构急剧转型,社会各阶层的利益分化也呈扩大趋势,出现了相当比例的弱势群体。对弱势群体主体地位的法律尊重不足,是导致社会矛盾激化的重要因素,也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所谓法律尊重弱势群体主体地位,是指国家应当依法充分保障弱势群体的各项权益,使其能够依法管理国家、社会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并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真正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近年来,党和国家高度关注弱势群体的生存与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p15)“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1(p41)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弱势群体同样是社会的主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创造者和建设者,其主体地位理应得到法律尊重。它不仅体现了现代民主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更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一、尊重弱势群体主体地位的和谐价值分析弱势群体也称社会脆弱群体、弱者群体、困难群体、低收入群体等,在英文中称“Social vulnerable group”,已成为分析现代社会的经济利益分配和社会权力分配不平等现象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是指那些由于自身或社会制度原因而在社会中政治地位较低、获取社会资源和机会较少并且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人群。他们具有经济上的贫困性、政治法律权益得不到保障、缺乏均等的发展机会等显著特征。目前,中国弱势群体规模在1.41.8亿人左右,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1%14%,主要包括下岗人员、失业者、农民工、城乡贫困人员、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天灾人祸中的受害者等。特别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结构的转型,弱势群体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弱势程度也进一步加深。现代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法治社会,从这个意义上说,和谐社会是一个安定有序、公平正义、保障人权的社会。从现实来看,弱势群体主体地位的缺失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法律尊重弱势群体的主体地位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一)尊重弱势群体主体地位反映了和谐社会的人权保障目标。宪法与人权密不可分,近代资产阶级天赋人权理论的提出,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对权力与权利关系的看法。社会契约论重新解释了国家产生的根源,法国革命家罗伯斯比尔认为:“人民是主权者,政府是人民的创造物和所有物,社会服务人员是人民的公仆。”2(P38)国家的基础和来源是人权,人权是国家权力的目标,正是保障人权的强大动力,促使了近代宪法的产生,宪法的根本作用在于保障人权。宪法在追求多方面价值的同时,始终围绕着一个中心保障人权。马克思指出,人权是“权利的最一般的形式”3(P228)是指对所有的公民权利、政治权利及其他权利的总结归纳。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当以充分保障人权为目标,尊重和维护个人的人格独立与人格尊严,使人成为其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人人享有广泛的自由,真正做到的人为本。这些权利必须得到具体法律的肯定,平等地保障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已成为当代法律的一个主题。以当代人权标准看,良好的法律必须是重视人权保障,法律是否平等地保护人权是衡量法律是否正义的一个标准。随着社会的进步,加强对弱势群体主体地位的法律尊重,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也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二)尊重弱势群体主体地位体现了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追求。罗尔斯指出,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首要价值,并提出了社会正义原则的具体内容:一是“最大的均等自由原则”,每个都享有这样的权利,即和其他同样自由地享有最广泛的基本自由;一个是“差异原则”,社会和经济的不平等将安排得使它们对每个人都有利,使它们与职位相连,而职位对任何人开放。4(P56-87)公平正义是法律追求的核心价值,现代意义上的公平正义,首先表现在生存权、就业权、受教育权和社会保障权等基本权利的实现上。这不仅表现为合理的收入分配过程和结果,更重要的体现是发展潜力和机会的平等。然而,我国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各种复杂因素使得人们的财产和社会地位的获得往往不取决于自身因素,更多地取决于行业、部门、单位的性质等外在的社会因素,资源分配严重不均,机会不平等,与社会公正原则不符。在先富起来的人群中,有的人利用非法手段敛财而未受到应有的惩罚,在社会上形成强大的示范效应,严重扰乱了国家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和谐社会应当是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每个人都有基于正义的不可侵犯性。正义的社会作用,就是规定社会利益及负担的适当分配。和谐社会也存在利益冲突,这就必须要有确定利益分配的规则,既要规定在社会基本制度中划分权利和义务的方式,又要规定在社会合作中利益和负担的适当分配。因此,为了维护社会正义,保障社会弱者的生存与人格尊严,对弱势群体的救济和保障制度应运而生,并通过法律确立下来。国家给予弱者的帮助和救济,是国家给予弱者的一种关怀,也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生动体现。(三)尊重弱势群体主体地位是和谐社会的秩序基础。和谐社会意味着秩序社会,意味着和谐的环境与关系,秩序的存在是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它既是构成人类理想的要素,也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基本目标。当一个公民由于年老、疾病、伤残、失业、死亡、遭遇灾害等因素,暂时或永久地丧失工作能力、工作机会以至于生活陷入极度困境之中的时候,就可能成为一个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当一群体面临此问题时,就会严重威胁整个社会的稳定。弱势群体无法生存或心理极度不平衡时必定通过一定方式报复社会,使得社会为解决此类问题不得不付出沉重的代价。现阶段,我国弱势群体犯罪率居高不下,在特殊情况下,偷盗、抢劫、卖淫等成为贫因者为了生存的一种无奈选择。一些地方弱势群体集体上访甚至自焚等极端现象的出现,说明弱势群体问题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严重社会问题之一。然而,这些问题并非社会自身能够解决的。我们必须从法律上将对处于困境中的公民的救助设定为国家的职责,使政府承担起保障弱势群体基本生活和发展机会的义务,使整个社会形成安定和谐的秩序。二、法律尊重弱势群体主体地位的现状评介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一直重视对弱势群体主体地位的法律尊重,每一次修改宪法与相关法律都使弱势群体权利主体和内容范围得到不断扩展。然而,法制的滞后与缺失依旧是其权益实现的重大障碍。(一)宪法成为尊重弱势群体主体地位提供保障。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了保护弱势群体主体地位的政策、原则和规范。如第45条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国家和社会保障残疾军人的生活,抚恤烈士家属,优待军人家属。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劳动、生活和教育。第48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同工同酬,培养和选拔妇女干部。第49条规定,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第四次修宪时,明确提出了“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将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全与完善纳入宪法,体现了宪法的人本主义精神,突出了弱势群体的主体地位。(二)宪法性法律为尊重弱势群体的主体地位提供直接依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一直重视弱势群体权益保障方面的立法,并制定了一系列宪法性法律来保护弱势群体的主体地位。主要包括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权利保障法、老年人权益保护法、残疾人保障法、义务教育法、消费者权益保障法等等。随着社会发展,及时修改、完善了相关法律。如把“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加入妇女权益保障法,不断扩大妇女权益保障的范围,切实尊重妇女在现代社会中的主体地位。(三)尊重弱势群体主体地位的宪法司法保护手段缺失。长期以来,我国保护弱势群体主要依靠政策性文件,缺少稳定性、连续性和权威性,没有上升为法律,尤其是没有建立起长效的宪法司法保护机制,导致宪法中规定的弱势群体的特有权利在实践中得不到实现,弱势群体的权益受到侵害也得不到救济。如近几年各地发生的身高歧视案、性别歧视案、乙肝歧视案等,法院往往做出驳回原告起诉的裁定,说明这些弱势群体所享有的宪法上的平等权和就业权都受到了侵犯,从而影响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四)弱势群体主体地位的法律尊重极不平衡。无论在立法上还是在实践中,能受到一定程度的权益保护的,主要是城市的失业人员、下岗人员、妇女、老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而九亿农民兄弟几乎被排除在社会保障之外。在劳动权利方面,尽管理论界反复倡导平等就业、公平竞争、劳动力自由流动,但各地限制农民的法规和规章却纷纷出台,大量城镇下岗工人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就业和再就业中受到歧视;在受教育权方面,由于国家教育资源的严重分布不均衡,大量弱势群体的子女因交不起借读费而无法就读重点学校,而广大农村以及进城农民工的子女入学状况则更加令人深感遗憾;在社会保障权利方面,城市职工可享受退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医疗保障等社会福利,而广大农村只有少量贫困人员享受微薄的社会救济。农村医疗服务网络尚未建立,医疗服务质量有待提高。三、弱势群体主体地位缺失的法制根源探究从现实来看,弱势群体主体地位的缺失已经成为影响社会稳定与社会发展的重要风险因素,分析根源是探寻其未来出路的必然要求。从法制层面来看,它是法律制度滞后、权利分配不公平以及权利救济渠道不通畅等制度性障碍的产物。制度的不完善和缺失导致了弱势群体主体地位的缺失和弱化,使其在社会竞争中处于非常不利的地位。(一)法律制度的变迁与滞后。法律制度是社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法律的变迁与滞后必然带来负面影响,也是弱势群体产生的深刻根源。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体制,表现在户籍制度、就业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以及教育制度等方面。新中国建立初期,确立了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如何分配公有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需要一定的规则和秩序,户籍制度便应运而生。农村人口与城镇居民之间在户籍、教育、医疗、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等方面划出了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对于公共秩序的建立、经济建设的恢复以及社会矛盾的缓解确实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转型,户籍制度逐渐演变为身份、等级制度,导致不同阶层的人不平等的发展机会,农村户籍人员不能平等地共享现代文明的成果,他们祖祖辈辈被排除在城市之外,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必然丧失其主体地位。在城市,我国一直有计划地实行“统包统配”的就业及医疗社会保障制度,促成了职工对国家的高度依赖,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涌现出一批下岗、富余人员、城镇新贫困人群,他们无法适应体制转移、结构调整、社会转型和国家政策的变化,从而成为新生的弱势群体,其主体地位也进一步弱化。这些都是我国经济转型、社会转型和制度变迁的必然代价。(二)权利分配不公平。人权包括应有权利、法律权利和实有权利三种存在形态,人的“应有权利”只有被法律确认为法定权利后才具有实现的可能性。法律体现公平正义,法律权利是一种制度性资源,用法律制度配置权利对弱势群体来说显得至关重要。然而,在我国现行法律制度中权利分配不公的问题日益暴露出来,农民获得最低生活保障的权利、贫困者获得医疗保健和救助的权利等等在法律中却没有设定。相反,一些地方规章还对公民的权利做出性别歧视、就业歧视、教育歧视等规定。这些歧视性规定是权利分配不公在法律上的集中反映,无形中不同程度地剥夺了一部分人的权利,使他们享受不平等待遇,从而弱化甚至丧失其主体地位。例如,我国宪法及劳动法都有就业平等的原则性规定,而一些地方性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却限制了一部分人群(乙肝患者、身高偏矮者、成人学历者)的平等就业资格,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他们的平等就业权。安徽青年张先著参加该省公务员考试, 经过笔试和面试,综合成绩在报考其同一职位的三十名考生中名列第一,却因体检被查出携带乙肝病毒未能进入考核程序,其命运从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被迫到南方某地打工,他先后找了几家单位,但均因他“特殊”的身份被拒之门外,只能过着非常拮据的生活。法律没有平等分配每个人的应有权利,使一部分人面临失业、贫困。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因缺乏法律规定而得不到相应保障,必然踏进新的弱势行列。(四)权利救济渠道不通畅。法律权利仅仅为人权的实现提供一种制度可能性,实有人权才是人们能够实实在在享有的权利。因此,要把纸面上的权利转化为现实的权利,必须具有一套完善的法律保障机制,这对于在社会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者尤为重要。“有权利必有救济,没有救济就没有权利”,是西方行政法治的一项重要原则。从我国现实来看,公民缺少国际上通行的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方式,现行法律所确立的利益表达制度存在诸多缺陷,诉讼费用高、法律援助制度显得疲软、司法效率不高并且执行不力等问题仍然存在,致使贫困人员在诉讼前、诉讼中、诉讼后都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当他们的权利受到侵害时,不能通过正常的诉讼渠道获得公正的解决,甚至合法上访都常常受到压制。倘若不是一位农村妇女巧遇亲民的总理,千千万万农民工的血汗钱恐怕只能望尘莫及。法律救济渠道不通畅,很难有效地主张和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我国目前已建立了相对完整的刑事、民事和行政三大诉讼制度,但仍然缺乏相应的宪法诉讼制度,使得一部分权利的争议不能得到有效解决,一些行政机关制定大量违反宪法原则的规范性文件,屡屡侵害不特定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违宪审查制度行同虚设,他们往往得不到宪法救济。制度的缺陷与市场规则使一部分人在经济生活中失去竞争力,不可避免地处于最不利的境地并逐渐成为绝对化的弱势群体。因贫因而弱势,因弱势而更加贫因,从而不断自我复制。其主体地位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四、尊重弱势群体主体地位的法律路径展望保障公民权利是建设法治国家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要求。“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已经被写入我国宪法,成为宪法原则之一,这对发展和完善权利保障制度特别是加强对弱势群体的保障提出了新要求。为此,我们的立法和政策应把这一原则具体化,把宪法中的平等保护原则变成有效的具体机制,需要采取一些特殊措施向弱势群体倾斜,与国际人权发展的趋势保持一致,使所有社会成员能够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一)准确界定弱势群体的对象范围。当前的重点是将贫困的农民包括在内,把农民问题的解决上升至宪法层面。作为人权保障的宪法,应突出对农民这一弱势群体的特殊保护。改变长期以来人为分割出农民和市民、农业户口与非农业户口而形成人与人之间不平等的状况。逐步取消户籍制度所带来的身份差别。借鉴、吸收世界人权宣言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有关人权规定,使人人平等的理念深入人心,从而加强对农民平等权的保护。按照宪法的平等保护精神,使社会上这些贫困的人群享有平等的社会经济权利。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少部分人获得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问题”。5(P1364)以人为本,就是要使每个人都成为经济发展的受益者,使弱势群体能够分享经济发展的成果。这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二)用法律规范利益分配机制。由于弱势群体所占社会资源和自身能力的制约,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难以享受改革发展的新成果,这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相悖的。利益分配机制法制化是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是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在初次分配领域,要通过法律杠杆,使公民收入制度化、货币化、透明化,严厉打击制假售假、走私贩毒、偷税漏税、私分国有资产等犯罪行为,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1(P39)在再分配领域,要更加注重公平,进一步完善税收法律、法规,增设房产税、税遗产税、消费税等税种,通过财政转移支付方式重点向贫困地区、贫困群体倾斜,增强其自我创造财富的能力。打破经营垄断,创造机会公平,整顿分配秩序,逐步扭转收入分配差距扩大趋势。(三)赋予弱势群体平等的政治权利,充分拓展其利益表达途径。政治权利的享有程度是公民主体地位是否得到尊重的重要标志。选举权是公民政治权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其他基本权利的基础。现行选举法规定的地方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名额的分配原则实质上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歧视。虽然选举法已经过四次修改,农村选民的选举权仍然是城市选民选举权的1/4,九亿农民的选举权只是农民内部的平等。这与宪法规定的平等原则是相悖的。列宁指出:“民主意味着在形式上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 6(P257)可见,只有人民内部选举平等的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今后,在修改选举法时,应当取消对农民在选举权方面的歧视性规定,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1(P29)人民代表大会和政治协商会议是弱势群体表达利益诉求的重要渠道,但当前各级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的人员结构中,农民、老年人、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名额和比例太少,不能有效地反映他们的利益诉求。应当适当增加妇女、残疾人、失业人员等弱势群体的人大代表及政协委员的名额和比例,为他们正确表达自己的诉求提供渠道。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程度,真正将“三个代表”落到实处,充分体现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正为民的本质要求。(四)完善弱势群体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就业是民生之本,首先要加强劳动保障法制建设。一是要不断完善就业保障制度。各级政府应当切实贯彻就业促进法,逐步消除女性歧视、残疾人歧视、农民工歧视、乙肝病携带者歧视等不公平现象,确保弱势群体具有公平的就业权,为弱势群体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建立统一规范的人力资源市场,形成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1(P38)二是修改和完善劳动保护立法,强化劳动合同法的执法监督与检查,从根本上解决弱势群体的劳动时间、劳动条件、劳动工资等方面存在的各种问题。其次,要不断完善弱势群体社会保障方面的立法。尤其是着力解决广大农民的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问题,“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已经纳入宪法规范之中,这为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现有条件下,要积极探索由国家、集体、农民个人共同出资、合理负担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和农村养老制度,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结合农村扶贫政策和其他政策,全面推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通过扩大就业、建立农民增收减负长效机制。健全最低工资制度、完善工资正常增长机制、逐步提高社会保障标准等举措,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五)健全弱势群体权益保障的行政救济制度。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公平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我们必须加紧建设对保障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大作用的法律制度。在现实中,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往往“状告无门”,为此,要尊重弱势群体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健全现有的行政救济制度。1改革现有行政复议机构的设置模式,充分发挥复议机构化解纠纷的能力。我国的复议机构只是政府的一个下属部门,缺乏独立性,其复议结果完全受行政机关领导的控制,势必导致失去权威性,使行政复议形同虚设,失去当事人的信任,没有发挥其应有的解决纠纷的作用。我们可以借鉴英国行政裁判所的设置,从中国国情出发,在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置相对应的行政复议机关,其成员由同级人大常委会在具有相应法律专业知识的人员中任命,这样可以充分保证其在复议过程中相对独立,真正实现复议价值,切实保障弱势群体的主体地位。2强化行政诉讼的救济功能。和谐社会的纠纷解决机制本身应当是和谐的。当前,许多社会矛盾的激化都是因为司法本身存在问题,当事人对其判决的公正性存在怀疑。当务之急是完善司法体制机制,加强和谐社会的司法保障。从制度上保证审判机关和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地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改革司法机关的工作机制和人财物管理体制,逐步实现司法审判和检察同司法行政司务相分离。其次,要充分扩大行政诉讼救济的受案范围,使之与行政复议相协调。在实践中,抽象行政行为违反上位法、不作为、缺乏连续性等现象屡屡发生,其危害对象不特定、损害后果远远大于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应当把抽象行政行为纳入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这有利于法制的统一和保障广大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同时,一些社会群体事件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房屋拆迁、土地征用补偿和行政赔偿标准过低,致使公私关系紧张,影响社会和谐。为此,我们应当完善行政补偿制度,制定行政补偿法,修改国家赔偿法,行政补偿或赔偿标准的底线应当是实际损失,使弱势群体的主体地位落到实处。3建立宪法司法救济机制。保护弱势群体的主体地位,从司法角度讲,一要畅通行政诉讼渠道,二要建立宪法诉讼机制,宪法是国家的总章程,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中应当增加弱势群体的宪法权利,赋予宪法基本权利具有直接司法适用效力。当弱势群体权利在实践中受到侵害时,能够有法可依。4逐步弱化信访的功能。信访制度本身源于中国古代的“登闻鼓”直诉制度,是人治社会的产物。从宪法的角度讲,信访只是公民的一种申诉、控告、批评、建议权,信访机构也只能就信访问题向有关部门反映、建议,并不能从实体上解决问题,其本质不应当是行政救济。信访量不断上升是一个国家法治化程度低的反映,而司法公正又是信访量减少的重要前提。我国目前的信访数量之所以居高不下,几乎都与司法救济的缺陷有关,相当多的信访案件是由法院不受理、判决不公正导致的。在加快司法制度改革、推进依法行政的同时,必须严格贯彻信访条例,对于涉法的案件应当引导当事人走复议、诉讼之路,逐步弱化信访的功能,这是法治社会的应有之义。(六)推进教育公平,增强弱势群体自我发展能力。尊重弱势群体的主体地位,离不开公平的教育。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国家应当充分保障弱势群体接受平等、优质教育的权利。教育不公会进一步加剧社会两极分化,限制弱势群体共享社会发展成果的能力以及自我提升的渠道,甚至通过代际恶性传递下去。大学录取分数线的不统一、弱势群体的子女上不起大学以及中小学教育资源的不均衡仍然是教育不公的突出表现。当前,应当着力消除城乡之间教育资源的分配的不均衡,取消现有不公平的政策性障碍,统一录取分数线,取消按地域界限划定招生名额。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贫困大学生助学制度,推行中小学校长、教师定期交流制度,不断优化教育资源。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1(P38)此外,还必须强化教育扶贫,国家的教育政策应当向贫困地区倾斜,鼓励大学毕业生以及在职的专业技术人员在一定时间内到贫困地区进行教育扶贫。帮助弱势群体增强自身素质,提高个体的竞争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充分表现了加强弱势群体主体地位的重要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核心是共同富裕,而我们的弱势群体是一个庞大的群体,他们享有人权的程度是衡量我国人权保障水平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