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_第1页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_第2页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_第3页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_第4页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摘 要 中小学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自身发展需要。学校发展的明显标志是学 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然而,学生的发展是以教师发展为前 提的,应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的发展,学校对教师发展的关注和促进是学校 达成优异教育的保证。这是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共识,是社会发展、教育发展 对学校提出的富于挑战性的要求。学校只有适应这一变化,极大地促进教师专 业发展,才能有效实现自身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对电子教学档案的研究一直是研究者追踪的热 点问题。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师评价和专业发展工具,电子教学档案以其数字化 的形式展现教师教学成果、教学经验、教学计划等,与传统的教学档案相比, 虽然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但正是通过借助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数字化的 形式和网络平台展示教学档案。 已有研究表明,电子教学档案主要用于教师评价、教师教学管理和教师专 业发展。本文的研究工作是构建基于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运用文 献分析、访谈、问卷调查、系统设计等研究方法,根据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 内容,设计出相应的电子教学档案的内容框架,其中包括四大内容模块:自我 介绍类、教学过程记录、教学自我反思和专业成长资料,每一内容模块的确定 与选择都是为了促进中小学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感的发展,让 教师关于教学的知、情、意、行达到较高程度的统一。 电子教学档案借助信息技术手段,不仅拓展了教学档案的内涵,而且也有 利于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借助互联网能够方便地用于公开展示、交流,使教 师能够从自己的教学记录及反思中不断成长,且可以随时从相互学习中了解他 人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并从中得到启发。这样,电子教学档案在促进教师 个人成长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群体的专业成熟。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电子教学档案、教学反思 II Abstract To advanc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t high 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is their own need for developing. The obvious sign of school development is the advancement of students integration quality and students all-around development. While the students development is based on the teachers development. Only if the teachers develop, the students can develop fully. The teachers development should promote the students development, its the assurance of attaining excellent education that the school cares about and promotes teachers development. This is the common sense of recent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reformation, and is a challenging demand, which is put forward to school by the social and education development. Only if the school adapts to this change, promotes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s soon as possible, the school can realize its own development effectively. As the fast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research on digital teaching portfolio has been a focus studied continuously by the researchers. As a new tool of teacher evaluation a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igital teaching portfolio shows digitally the teachers teaching production, experience, plan and so on. Compared with traditional teaching portfolio, although its exhibition format is different, recurring to moder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 shows teaching portfolio on network flat digitally. The researchers have shown that the digital teaching portfolio is used for teacher evaluation, teaching management and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is thesis is to build the digital teaching portfolio based on the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for high 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it adopts the methods of document analysis, visit, questionnaire and systematic design, according to the content of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at high school and primary school, designs a relevant content frame of digital teaching portfolio, which contains self-introduction class, the teaching process record, teaching self-reflection and the data of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Each confirmation and choice of the content frame is to promote the teachers development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kill and sensibility, so as to unite the teachers teaching knowledge, sensibility skill and behavior. In the opinion of these thesis, in virtu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he digital teaching portfolio not only enriches the meaning of teaching portfolio, but also helps to advance the teachers informational accomplishment. With the internet, it can be spectacled and communicated conveniently, teachers can grow continually from their own teaching record and reflection, and can know others teaching believe and experience at any moment so as to be illuminated from them. So the digital teaching portfolio promotes teachers grow as an individual, at the same time it promotes teachers maturity as a group. 【Keywords】【Keywords】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Digital Teaching Portfolio; Teaching Reflection 目 录 III 绪 论1 1. 问题的提出 .1 1.1 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1 1.2 教学档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2 1.3 创建电子教学档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 3 2. 概念界定 .3 3. 研究意义 .8 3.1 理论意义 8 3.2 现实意义 9 4. 研究方法 .9 4.1 文献分析法 9 4.2 访谈法 9 4.3 问卷调查法 .10 4.4 系统设计法 .10 4.5 案例分析法 .10 5. 论文框架 10 第 1 章 国内外电子教学档案研究综述13 1.1 从“档案袋”到“电子教学档案”的概念演变 .13 1.1.1 档案袋 13 1.1.2 (电子)学习档案 .13 1.1.3 (电子)教学档案 .14 1.2 国外研究综述 .15 1.2.1 国外文献搜索15 1.2.2 研究内容及成果15 1.2.2.1 关于电子教学档案袋的内容 .15 1.2.2.2 关于电子教学档案的构建过程 .17 1.2.2.3 关于电子教学档案袋的应用 .19 1.3 台湾地区研究现状 .20 1.3.1 关于电子教学档案袋的内容20 1.3.2 构建电子教学档案的指导理念21 1.3.3 关于电子教学档案的功效21 1.4 国内研究综述 .22 1.4.1 文献检索情况 .22 1.4.2 关于电子教学档案的内容 .23 1.4.3 关于电子教学档案的用途 .25 IV 1.4.4 电子教学档案的应用现状 .26 1.5 研究述评 .26 第 2 章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概述28 2.1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28 2.2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 .29 2.3 中小学教师专业的结构 .31 2.4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35 第 3 章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36 3.1 构建电子教学档案的理论基础 .36 3.1.1 教师专业发展 .36 3.1.2 发展性教师评价 .36 3.1.3 教育叙事 .38 3.1.4 教学反思 .39 3.1.5 知识管理 .40 3.2 我国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应用与不足之处 .42 3.3 创建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目的 .43 3.4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建立 .46 3.4.1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内容框架 .46 3.4.2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特点 .53 3.4.3 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 .54 第 4 章 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内容案例设计58 4.1 小学语文电子教学档案内容案例设计 .58 4.1.1 自我描述58 4.1.2 教学过程记录61 4.1.3 教师自我反思65 4.2 案例述评 .67 结 语.69 参考文献.70 附录一.75 附录二.76 致 谢79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 1 绪 论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我国现有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承担着世界上最大 规模的中小学教育,而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教 师是学校系统中最重要的角色,不仅要能做到“传道、授业、解惑”,还必须 在整个职业生涯不断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必须具有终身学习能力和 可持续发展素质。提高教师的内在专业素质水平,建立有利于教师专业发展的 环境,实现教师的专业成长、专业发展,如此既增强了学校的竞争力,同时也 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逐渐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研究共同关注 的课题。到目前为止,教师专业发展经过二十几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己 经发展成为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流话语。分析梳理教师专业发展的历史、现 状及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教师专业发展的可能性出路对于提升我国教师素质、 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改革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教师信息技术是21世纪的一大特点,深刻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是教师生 活场景中的一种周围环境影响因素。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 应该与时代特征相联系。而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师评价和专业发展工具电子 教学档案,正是借助信息技术手段,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和网络平台展示教师的 教学过程及成果。到目前为止,国外已有不少学校将电子教学档案应用于教学, 且实践证明,教师通过创建电子教学档案不仅可以展示整个教学过程,而且通 过不断的经验总结与反思教师逐渐成熟,从而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但是国内 对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应用研究成果极少。因此,本研究将结合中小学教师 的专业结构和专业发展的内涵,以其为理论指导,设计基于专业发展的中小学 电子教学档案,以期为促进教师专业成熟与发展提供可能性借鉴。 1. 问题的提出 1.1 教师专业发展的意义 中小学推进教师专业发展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发展的明显标志是 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学生获得全面发展。然而,学生的发展是以教师发展为 前提的,只有教师发展了,学生才能获得充分发展。应以教师的发展促进学生 的发展,学校对教师发展的关注和促进是学校达成优异教育的保证。如果没有 教师的参与和全力支持,任何教学计划的改革都是不能成功的 1。叶澜教授曾言: 1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p.119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 2 “我们坚信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精 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 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总之,教育是一 个使教育者和受教育者都变得更完善的职业,而且,只有当教育者自觉的完善 自己时,才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完善与发展 2” 。可见,我国一千多万中小学教师 专业发展水平和整体素质的提升是学生完善和发展之所系,是全民族素质之所 系,是教育改革发展成败兴衰和综合国力之所系。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高质 量教育的一个基本条件。因此,提高我国教师教育的质量,提高教师整体的内 在专业素质水平,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和目标 之一。 其次,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主体发展的需要。马克思认为,人不是一件东 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时刻,他都在成 为,却又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而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由低专业 水准向高专业水准发展转化的过程,是教师地位不断改善、专业素养不断提高 的过程,自然也是教师不断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的过程。而且根据马斯洛 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需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 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教师作为一般的人,必然 有其生理安全的需要,也有其被尊重的需要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必然有其争取 良好待遇、享受幸福生活的需要,也有其追求事业成功、赢得社会承认的需要; 其次,教师作为“教书育人”为己任的教育专业人员,其专业本身就有不断学 习、不断反思和研究的要求,更有其争取自身地位改善、专业水准提升的内在 需要;再次,在新世纪、新时期,教育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复杂性不断提高, 教师的责任越来越大,工作的标准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自身成长发展的 需求更加迫切和强烈。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主体成长发 展的要求,是教师自我体验生命存在意义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从以上各个视角来看,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任何有助 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都是值得尝试的,这也是本研究的初衷。 1.2 教学档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正值全面进行课程改革之时,教师的专业成长倍受关注。教师 是教学中的核心成员之一,课程改革的成功实施需要教师的主动参与和积极合 作。 教师专业成长的可能性在于教师本身对成长的承诺。即教师专业成长的动 2 叶澜等著.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p.3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 3 机来自于内在的主动的意愿。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关注教师的主体性,努力引 发教师内在的成长动机,这样的专业成长才能作为教育改革成功的最理想的基 石。因此,如何提供一个完整的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平台,让教师发现自 己,在自己的内心深处进行反省,主动地发觉教育的深邃内涵,架构自己的教 育信念和理想,才是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最核心的问题。 “教学档案”(teaching portfolio)的实施,主要着眼于通过教师对教学 档案的设计、制作的过程,系统地引导教师进行自我反思,产生专业成长的意 愿和动机,逐渐地锻炼出专业的教学判断和行为。教学档案无疑是教师专业发 展的一条有效途径。近年来,发达国家对教学档案与教师专业成长之间关系的 研究日趋深入,其理论也日渐成熟。 1.3 创建电子教学档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 21世纪是一个信息的时代,知识及信息技术在社会发展中占据不可替代的 作用。信息技术对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都产生深刻的影响。信息素养是一个 新时代教师所必需具备的素质之一。电子教学档案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师评价和 专业发展工具,以其数字化的形式展现教师教学成果、教学经验、教学计划等, 与传统的教学档案相比,虽然在表现形式上不同,但正是通过借助于现代信息 技术手段,通过数字化的形式和网络平台展示教学档案,它不仅拓展了教学档 案的内涵,而且也有利于教师信息素养的提升,使得教学档案不仅仅是一种用 于组织评估和个人收藏的文档,而是易于收集,能够方便地用于公开展示、交 流,使教师能够从随时的相互学习中了解他人的教学理念、教学经验,并从中 得到启发。这样,电子教学档案在促进教师个人成长的同时,也促进了教师群 体的专业成熟3。 2. 概念界定 确定概念是我们对事物或现象进行理论分析的起点,是在这一概念领域进 行理论研究的前提。 (一) 对“教师”的界定 我国学者孙喜亭先生认为:“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授知识、传递人类文明 和传播思想的专业人员”4;顾明远先生主编的教育大辞典也认为“教师是 学校中传递人类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 3 程莉莉.电子教学档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方式J,全球教育展望,2005(3) 4 孙喜亭著.教育原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3.p.366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 4 为一定社会需要的人才的专业人员”5。不少国家以法律形式明文规定教师是专 业人员,教师教育是专业教育。比如我国教师法明确规定:“教师是履行 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 。 在教师一词的界定上,众多学者倾向于将教师划分为职前教师、入职教师 和在职教师,本文中的“教师”是指中小学在职教师。 (二)对“专业”的界定 “专业”一词最早是从拉丁语演化而来,原始的意思是公开地表达自己的观 点和信仰。与之相对的是“行业”(trade),包含着中世纪手工行会所保留的对 其行业的专门知识和技能控制只能传授给本门派的人的神秘色彩。德语中“专 业”一词是 beruf,其含义是指具备学术的、自由的、文明的特征的社会职业 6。 本文主要指社会学中的“专业”或称“专门职业” ,英文是 profession,是指 一群人经过专门教育或训练、具有较高深和独特的专门知识与技术、按照一定 专业标准进行专门化的处理活动,从而解决人生和社会问题,促进社会进步并 获得相应报酬待遇和社会地位的专门职业 7。 现代社会中数以千计职业里只有极少数职业得到了专业的地位,而且在其 专业化的程度上也各不相同。也就是说,衡量一种职业是否是专业是有一定标 准的。关于专业的标准,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方面进行了概括,综合起来看, 一种职业要被认可为专业,应该具备以下特征与标准:(1)专门职业具有不可或 缺的社会功能;(2)专门职业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3)专门 职业具有高度的专业自主权和权威性的专业组织 8。 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们对教师职业认识的深化,教师职业逐渐纳入专 业性职业范畴,在国际国内得到越来越普遍的承认。20 世纪 90 年代以来,确 立教师专业地位,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改善教师的专业教育,引起了我国教 育界的普遍关注。1993 年 10 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在我国历史 上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对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作出了明确界定,即“教师是履 行教育教学工作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 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用法律的形式确认教师的专业地位,对于我国教师 队伍建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也使教师专业 发展在现实上成为可能。2000 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 威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 ,首次将我国职业归并为八大类,教 师被归属于“专业技术人员”一类,充分体现了教师职业的专业性质。然而专 5 顾明远主编.教育大辞典M.第一卷.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p.230 6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p.32 7 刘捷著.专业化:挑战 21 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50 8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教师专业化的理论和实践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35-37.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 5 业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各个专业的产生、形成和发展都有一个过程,从这个意 义上说,教师职业无疑是一个“形成中的专业” ,即存在一个“专业化”的过程。 (三)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 从国外现有的研究来看,研究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界定是多种多样的 9, 归纳如下表 0-1 所示: 表 0-1:国外研究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观点 研究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观点 霍伊尔(Hoyle,E.)教师专业发展是指在教学职业生涯的每一阶段教师掌 握良好专业实践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富兰和哈格里夫斯 (Fullan,M.教师对自身沟通能力包括与学 生、家长、同事、领导之间的沟通,进步的意识;教师对自身发展的准备意识, 包括扩展知识面的意识、参与基础知识或工具性学科(如外语)的学习意识等内 容。 4环境介绍 教师除了认识自己与了解学生外,另一个重要的部分就是教学环境的掌握。 教学环境包括学校与社区,了解环境里所能提供的教学资源,如何运用资源与 协助?教学者如果能将资源妥善运用,教学将更顺利圆满。有了对教学环境的 了解,教师才能对教学环境进行适当的调节、控制和改造。 此内容模块的意义在于教师对自己存在与对环境的觉察,换句话说,就是 教师应该具备自省的能力,借由回顾或建立自我教学理念的过程,对自己从事 教育工作的价值观做进一步的澄清;因为清楚了解自己的教学理念,才能有效 的经营班级和进行教学活动,也才能使教学的主体学生得到最大的利益。 (二)教学过程及记录 1教师教学计划 这个过程要求教师具备一定的专业素质。教学计划包括教学目标(短期和 长期) ,对学生学习需求的陈述,教学的最终目标与具体的教学目的,教学方法, 对于教学大纲的理解,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师与学生在教学中作用的描述,阅 读书目,作业等等。新课程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选择课程资源、组织教 学活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以及参与研制开发学校课程等方面,必须围绕实 施素质教育这个中心,同时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创造性地进行教学。这 个过程体现了教师的思维条理性、逻辑性专业技能。 2课程设计与实施 所谓“课程设计”是课程选择、组织与安排的历程,包含拟定教学目标、 选择教材内容、组织教学流程、规划学习评量等活动。课程设计是教学目标能 否达成的重要关键,因此,课程设计必须是深思熟虑、精心规划的过程。此过 程的目的主要是在于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并且将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应该精 熟的技能、知识和能力上。新课程标准下要求教师学习、探索和积极运用先进 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师素养和专业水平。 3班级经营计划 “班级经营” ,简单地说,就是“有效处理班级中所发生的事情,以达成教 学目标的历程” 。班级是个小型机构,教师是班级中的灵魂人物,学生是学习的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 49 主体,而环境则是师生活动的场所,教师如何妥善安排发生于教学环境中的各 种人事物,让它们发挥最佳的效能,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果,正是“班级经营” 关注的焦点。 “班级经营”不只是带领班级时的例行性工作,更是一种高深的教 学技巧,它对教师教学的影响是多面向的,有时是直接的,例如在教学过程, 学生对活动规约和程序不清楚,会让师生互动产生许多误解,以致教学无法顺 利开展。它也可能是间接的,例如师生关系良好与否,也会造成学习成果的差 异。因此,教学者的班级经营技巧愈好,越能有效处理班级事务,塑造良好学 习气氛,促进学生学习。当然, “班级经营”的内容繁杂,难以同时掌握,但教 师如果能有效掌握运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在一定程度上可提升学生的整体 学习 40 。 (1)营造班级良好的学习气氛:温馨、支持、以学习为主体的学习气氛, 对学生的学习有最佳的催化作用,因此通过学习气氛的营造,可以提升学习效 能。 (2)妥善布置教室情境:配合教学内容的教室情境,可以让学生随时处于 良好的学习状况,避免分心,增进学习效果。 (3)建立良好的教室常规和程序:由于班级学生人数众多,因此需要一定 的规则,以节省说明适应的时间。 (4)有效运用管教方法:虽然班级经营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自律习惯 和能力,但是学生难免违规,当学生违规的时候,教师需要用有效的管教方法 加以制止,以维持所需的学习环境。 “班级经营”在教师教学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会随着师生彼此间的默契 增加、课程实施的强化等因素,从主导的功能逐渐转换为辅导的角色,到最后 自然融入教学之中。其目的就是希望能协助教师经由资料搜集、教学观察,以 及自我省思等历程,对于班级经营各项内涵进行深入的了解、练习与应用。 4教学过程记录 包括有效的教学技巧、教学练习、活动及任务,教学管理的有效方法,教 学过程的阶段设计以及如何将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的描述。在电子教学 档案中,这个过程的素材可以是图片、视频(录像)形式,当然,教师必须对 这些素材加以文本说明,通过收集素材,教师不仅可以提升自己的信息素养, 而且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从中知道自己将理论应用于教学所取得的成果与 不足之处,也可为日后的教学活动提供借鉴性资料。 (三)教师自我反思 教师的成长与发展,离不开实践,更离不开反思;实践与反思已成为促进 40 张德锐.教学档案促进教师专业发展M.甘肃文化出版社,2003.P41-42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 50 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智慧因素。有人总结出一条公式:实践十反思=成长。 JCalderheal认为,成功的有效率的教师倾向于主动地创造性地反思他们事业 中的重要事情。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 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系统地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 教师可以从中获得经验和教训,提高教学的技能、知识和能力。另外,课程改 革所倡导的新观念,将深刻地影响、引导着教学实践的改变。这就要求教师随 时对自己的工作及专业能力的发展进行评估,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己的教 育教学进行研究、反思,对自己的知识与经验进行重组。 1具体教学中即时感受的记录 教师建立自己的教学档案主要用来对教学进行反思。对具体教学中即时感 受的记录可以是随笔案例、经验专题小结,这为以后的教学科研活动提供了丰 富的素材,且这种记录过程也体现了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2对教学行为的自我评价 对教学行为的自我评价包括:对已有的教学行为与新理念、新教法有哪些 不适应的方面;在课堂上是否注重与学生的沟通和合作;是否留心你的思维方 式对学生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课堂设计与学生的实际收获之间有多大差距;有 没有在意你的教学是否真的有效;面对学生时是否公正、真诚、热情;用了哪 些方法帮助学生改变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有学习计划和反思记录吗?在反 思过程中要注意:教师教学理念和学校教育愿景是否相结合,教师教学计划和 教师教学理念是否相融合,教师教学活动和教师教学计划是否相吻合,学生作 业评量和教学活动设计是否相契合,教师专业研习和学生学习活动是否相配合。 在电子教学档案中一一将这些方面记录下来,不断地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 学策略,对于有效的教学行为加以继承,产生负面效果的地方加以改正,能够 培养教师一种不断进行自我总结、反思以及自我改进的良好态度与方法,增强 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意识,有利于教师进行终身学习,提升专业的基本素质。 3对所有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反思 对所有学生、同事等对教学的评价加以分析和反思,可以推动教师更深入 地检查自己的教学,同时也可使其他人根据这些反思材料检查该教师的思维, 能够促进教师再度审视他们教学中的问题、当初预设的教学目标和计划以及为 解决问题、执行计划和实现目标所采取的种种策略。 4对有待改进和解决的问题的罗列 经过对上述过程的分析和反思,老师应该以具体的方式来表现反思结果, 即罗列对有待改进和解决的问题,以持续不断地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 51 反思的方式可以是课前进行教学构想、课后写反思日记、教学观摩交流、叙 写教学故事、文献分析研究等。教学反思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要求教师经常、 系统地采用多样化的反思方式进行研究,从而获得教学的优化和自身实践智慧 的提升。教师要学会反思并善于反思,要学会对课堂教学实际情境和自己的教 学行为作多层次、多角度的剖析与批判,从而发现新的问题,激发新的思考, 获得新的创意,形成新的教学方案,并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尝试、改进和创 新,使自己的教学活动处于不断的重新建构之中。 (四)个人成果 个人成果是对个人的专业成长记录,包括推荐信函、发表的文章、得奖著 作、个人专业成长的文件及绩优事实资料、教师专业研习、教师评鉴纪录。教 学成果集包括优秀教案集、课件集、论文集(含自我反思材料) 和教学成果统计 表 (包括执教市、区和校级公开课的情况;在市、区教研活动的发言;各类竞 赛获奖情况;论文发表或获奖情况和荣誉奖)等。这部分资料最能体现教师的个 性特点、教学特色和业务素质。教师选择这部分资料时,应该考虑这些问题: 这个作品能否提供我成长和成功的证据呢?这个作品是我专业成长和表现优秀 的结果吗?教师还要公开阐述说明自己为什么收集这些作品。这种阐述甚至比 作品本身更重要,因为它最能告诉评价者教师的反思、成长过程。 每一学年的工作积累和成就物化成有形的文本,个人成果集中体现了教师 专业发展的具体过程,是教师专业发展的表现,激发了教师的成就感,满足了 教师自我实现的需要,强化了教师的专业态度和动机,更加坚定了教学信念, 不断追踪和捕捉教学中的实践智慧,因此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五)留言板 基于网络环境的考虑,因此增加了这个内容模块。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各 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各种资源的广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因此,教师一 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各个“电子档案”的各种网络资源为教学工作服务,同时也 扩大了与广大同行的交流和分享。学生、同事以及其他登陆者可以对教师的教 学、反思、罗列的问题进行评价和建议,这样,真正发挥了电子教学档案的优 势。 3.4.2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特点 由于本研究要创建的电子教学档案是在网络环境下,根据中小学教师专业 发展的内涵,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促进教学反思,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因此, 本研究要创建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具有以下特点: 1目的性和结构性。电子教学档案不是教师教学信息的杂乱收集,而是为 了某一目的选择性收集到的具有结构的信息的集合体。创建电子教学档案的根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 52 本目的在于教师的专业发展。信息的选择依据就是能体现教师的专业发展内涵, 根据目的创建符合中小学及教师专业发展的结构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 2反思性。正如杜威所说,只有对我们从事的活动不断反思,才能进行真 正的“做中学”。中小学教师对教学过程及自我反思是电子教学档案的重要内 容。写反思材料可以推动教师更深入地检查自己的教学,同时也可使其他人根 据这些反思材料检查该教师的思维。有了反思,教学档案袋就会变成专业发展 的一部分,没有反思,档案袋可能只是材料的聚集。 3多样性和持续性:教学档案作为结构性的文本,而内容的来源却是多样 化的。例如,在“自我描述”这一内容模块下,教师可以呈现自传的文字资料, 也可以提供图片等来说明自己的背景及教学理念。持续性是指教师需要保持教 学档案内容的鲜活,即使教的是同一门课程,但由于学生对象、教学环境、自 身专业水平不同,因此要及时更新电子教学档案的内容。不管教师具有多么丰 富的教学经验,作为教育者,总是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教学档案能够记载、 见证教师持续专业发展的轨迹。 4共享性。现代信息技术突破了各种资源的时空限制,使得各种资源的广 泛交流与共享成为可能。因此,教师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各个“电子档案”的 各种网络资源为教学工作服务,同时也积极参与了网络资源的建设,运用网络 技术贡献自己的教育教学经验和成果,使之成为网络资源的一部分,与广大同 行交流和分享。另外,教师成果的共享、教育教学资源的共享及教师个人专业 发展上的差异都促使教师经常相互阅读浏览网上的资料信息,借鉴同伴的教育 教学经验及成果,常常还会将同伴的经验、成果向他人推荐,这样,激励教师 不断赶超他人超越自我,有利于形成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进步的群体氛 围,从而促进教师整体水平的提高。 3.4.3 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 电子教学档案是一种内容和结构相结合的集合体。在明白了概念和内容框 架后,我们需根据教师的技术素养、学习要求等,指导教师配合专业化的学习 过程完整地设计和开发属于自己的电子教学档案。在接下来的篇幅中,笔者将 从技术理论指导的角度,进一步阐述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框架。从教学档案袋 到电子教学档案甚至数字教学档案,无论是那一种,重要的是内容而非形式。 因为形式只是为内容服务的,只是为内容的表现提供了一种环境和手段。但教 学档案的形式往往对于教师来说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必须对电子教学档 案的技术层次作一区分,从电子教学档案的表现形式和应用层级来看,电子教 学档案的开发至少有五个层次。就如教师专业化发展中的发展的层次,在电子 教学档案的开发中也有发展的层次。表 3-241展示了电子教学档案开发的不同层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 53 次。他们与教学档案设计者的技术技能紧密相关排列。 表 3-2:不同软件技术条件下电子档案开发的不同层次 层次描述 0 所有文件都是纸质的,一些档案袋资料可能储存在录像带上。 1 所有文件都是电子形式,使用文字处理器或其它常用的软件,存储在 硬盘、软盘或局域网服务器上的电子文件夹中。 2 档案袋资料被录入结构形式,像数据库、HyperStudio 模板或 slide show(powerpoint 或 Apple 作品) ,存储在硬盘、zip 压缩软件、软 盘或局域网服务器上 3 文件被转化为标准、作品和反思间有超链接的 PDF。使用 Adobe Acrobat 转换且存储在硬盘、zip 压缩软件、Jaz 磁碟机、CD-R/W 或 局域网服务器上 4 文件被转化成 html,且标准、作品和反思间有“超链接” , 使用 web 制作程序上传到互联网服务器上。 5文件被一个多媒体制作程序组织,合并电子声音,视频被转化成电子 形式,且压缩到 CD-R/W 或以数据流格式上传到互联网服务器上 从表 3-2 中可以看出,相对表中第五层级来说,其他层级的电子教学档案 在技术上并不难实现。 本研究通过对江西省南昌市的中小学进行抽样,发放了 50 份调查问卷(见 附录),其目的是调查学校的教育信息化水平。本问卷共有 10 题,问题设置如 下: 您是否能跟上信息技术的发展? 您掌握了哪些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技能? 您能否查找到各种不同的信息技术并且使用它们? 您是否能应用信息技术的资源来提高学生的学习? 您是否了解当前的信息化教学研究成果,并应用这些成果来创设学习环 境? 在设计教学方案时,您能否查找到需要用的信息资源,并能对这些资源 41 张金玉.基于电子教学档案的教师专业化评价研究.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 54 的教学作用给予正确的评价? 在设计的学习活动情境中,您是否考虑到了如何管理信息技术资源? 您是否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投入到持续的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中? 您在专业实践中是否尝试应用信息技术来提高教学科研效率? 您在实践中是否利用信息技术和同事、朋友进行交流协作? 本项调查于 2006 年 10 月开始进行,为时 2 个月完成。先征询是否对方愿 意就协助笔者做该项调查,在愿意配合者中主要采用面谈、电子邮件、QQ 传输 文件等实施方式。一共发放了问卷 50 份,回收 43 份,有效问卷 41 份,总回收 率为 86%,有效问卷回收率为 82%,符合问卷调查的要求,其结果视为有效。调 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学业背景、职务分布如表 3-3 所示。 表 33: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表 经过对有效调查问卷进行分析,结果表明:67.4%的信息技术人员掌握了多 媒体的基本操作技能;70.6%的中小学教师能在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资源; 62.3%的教师能利用信息技术资源投入到持续的专业发展和终身学习中。因此, 在发达地区的中小学校建立达到表中第五层级的技术的电子教学档案是可行的。 本研究探讨的是基于网络的电子教学档案,因此,下面将为这一目标提供些理 论指导。 在网络非常普遍的时代,应该利用网络构建一个电子教学档案的系统,在 这个系统中,包含一所学校所有教师的电子教学档案,可以以科组为单位,在 类目类别百分 比 类目类别百分 比 男51.5本科20.3 女58.5大专61.2 15-203.3硕士0 21-3048.2学位进修中12.5 31-4035.4 学业 背景 其他6 41-509.5专职学科教师74.1 性别 和 年龄 50 以上3.6专职信息技术人员10.4 中学61.2专职管理人员5.2 小学13.3学科教师兼信息技术5.9 九年一贯制学校25.5 所在 单位 性质 其他 0 职务 性质 其他4.4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 55 校园网上设置一个“电子教学档案”的链接,二级页面将是整个学校教师的电 子教学档案,每位教师的“电子档案”都设有一定的权限,只能由教师本人上 传其中的展示教师专业发展的教学资料,其他人不能对其随意更改,只能浏览 和在其中的留言板上发表意见。从而实现师生、师师、师机之间的交流与互动, 甚至实现校际之间、区与区之间的资源交流,使电子教学档案真正达到共享化。 学校教师的电子教学档案可以按学科进行分类,以便教师浏览同学科、相关学 科或感兴趣学科的电子教学档案,这样可以满足教师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 的自我发展需要。 每一位教师可以利用网站制作工具来建立自己的电子教学档案,网页内容 必须包括上节电子教学档案的五大内容模块:自我描述、教学过程及记录、教 学反思、个人成果和留言板。子目录可以设置在二级菜单中,每一项内容的教 学素材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图片、视频、声音或文本形式。教师要根据自己的 教学进度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更新。且时时对电子教学档案进行整理,分析和反 思,充分实现电子教学档案的功能,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标。即使是在 不同学期,所教内容完全相同,教师仍然要更新自己的电子教学档案,因为教 学对象、教学环境、自身的专业素质已发生了变化,对教学的设计和班级的经 营计划必然不同。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个持续不断的过程,更是一个终身学习、 不断地自我更新的过程。 教师专业的发展,在技术取向上至少包括教师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发展;在 专业取向上,应包含教师自我的省思与了解及终身学习的生涯发展过程。惟有 兼顾技术和专业取向,才能掌握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有助于教师的专业化。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 56 第 4 章 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内容案例设计 本章的案例设计通过对一名小学语文教师(张老师)的访谈(详见附 录一) ,获得她的专业素质状况、教育信念、专业知识与经验、有关个人未来的 发展等信息,并观察她的一次具体教学活动,然后根据第三章中设计的中小学 电子教学档案的内容框架,根据设计的内容框架,进行对这门课程的电子教档 内容框架设计。 4.1 小学语文电子教学档案内容案例设计 4.1.1 自我描述 教师通过资料的搜集,了解自己所处的教学环境、教学资源和教学挑战, 使其在建立电子教学档案的过程中能更加顺利。 1.教师自我介绍,如表 4-1: 表 4-1:教师个人资料表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中小学电子教学档案的设计 57 表 4-2:教师个人专业成长计划表 已有的教学成就(已达成的教学行为) 需要成长的教学行为 引起并维持学生学习动机 运用多元教学方法及学习活动 使用各种教学媒体 善用各种发问技巧 1. 欣赏“小蝌蚪找妈妈”录像带。 2. 观摩其他老师教学,特别注意他们 如何指导学生。 3. 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演出。 4. 录像自己的教学,然后分析学生角 色扮演的情形。 2班级介绍(学生状况) ,见表 4-3: 表 4-3:班级学生资料(节录部分学生) 教师姓名: 张小娟 性别: 女 出生年月: 1983 年 5 月 最高学历: 中专 服务学校: 腊市小学 服务年资: 5 年 担任职务: 教 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