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新生儿黄疸.pptx_第1页
课件:新生儿黄疸.pptx_第2页
课件:新生儿黄疸.pptx_第3页
课件:新生儿黄疸.pptx_第4页
课件:新生儿黄疸.ppt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生儿黄疸,新生儿黄疸,概 述,血中胆红素(serum bilirubin ,SB)水平升高;巩膜、粘膜、皮肤黄染 新生儿时期常见的临床现象(普遍性、复杂性) 重者可发生胆红素脑病(危害性),正常胆红素代谢特点,胆红素的来源; 胆红素在血循环中的运输; 肝细胞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 胆红素的肠肝循环;,胆红素正常代谢示意图,白蛋白,白蛋白,黄疸的分类,生理性黄疸与病理性黄疸的特点,生理性黄疸临床表现,1、生理性黄疸轻者呈浅黄色局限于面颈部,或波及躯干,巩膜亦可黄染23日后消退,至第56日皮色恢复正常;重者黄疸同样先头后足可遍及全身,呕吐物及脑脊液等也能黄染时间长达1周以上,特别是个别早产儿可持续至4周,其粪仍系黄色尿中无胆红素。 2、黄疸色泽轻者呈浅花色,重者颜色较深,但皮肤红润黄里透红。 3、黄疸部位多见于躯干、巩膜及四肢近端一般不过肘膝。,生理性黄疸临床表现,4、新生儿一般情况好,无贫血,肝脾不肿大肝功能正常,不发生核黄疸。 5、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较足月儿多见,可略延迟12d出现,黄疸程度较重消退也较迟,可延至24周。,生理性黄疸诊断检查,血清胆红素测定在生后1周内,均超过34.2mol/L。足月新生儿生理性黄疸血清胆红素值不超过205.23mol/L,早产儿较足月儿为重,峰值可达17l205mol/l,但不超过256.5mol/L。,生理性黄疸治疗原则,生理性黄疸不需治疗,注意新生儿的保暖,适当提早喂养,供给足够的水分和热能,及早排出胎便,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可以减轻生理性黄疸的程度。同时应注意与夹杂的病理性黄疸鉴别。,病理性黄疸定义,病理性黄疸出现的时间较早,出生后不到24小时即可出现,而且黄疸一旦出现之后,短期内宝宝皮肤的颜色会迅速加深,且持续时间较长,甚至宝宝会伴有贫血、体温不正常、嗜睡、吸奶无力、呕吐、大小便颜色异常、不吃奶甚至出现呻吟、尖声哭叫。这说明黄疸可能已经侵犯到脑神经中枢。有些病理性黄疸,出现的时间反而过迟(生后5天以后),或者久延不退,或减退后又复加重,碰到这些情况,都要尽早到医院诊治,病理性黄疸的原因,1、感染性 新生儿肝炎:大多为胎宝宝在宫内由病毒感染所致,以巨细胞病毒最常见。感染可经胎盘传给胎宝宝或在通过产道分娩时被感染。常在出生后1-3周或更晚出现黄疸,病重时粪便色浅或灰白,尿色深黄,宝宝会有厌食、呕吐、肝轻至中度增大的现象出现。 新生儿败血症。,病理性黄疸的原因,2、非感染性 新生儿溶血症。 胆道闭锁。这种情况多在出生后2周才开始出现黄疸并呈进行性加重;粪色由浅黄转为白色,肝进行性增大,边硬而光滑;肝功改变以结合胆红素增高为主。3个月后可逐渐发展为肝硬化。遗传性疾病: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在我国南方多见,核黄疸发生率较高;其他如红细胞丙酮酸激酶缺陷病、球形红细胞增多症、半乳糖血症、1抗胰蛋白酶缺乏症、囊性纤维病等。 药物性黄疸:如由维生素K3、K4、新生霉素等药物引起者。,病理性黄疸症状,1、黄疸症状出现较早,如果在出生后24小时内就出现,肯定不正常。 2、黄疸症状发展很快。 3、黄疸程度重且长。足月儿2周不消退,早产儿3周不消退。 4、黄疸持续长时间后会退,之后又重新出现。 如果新生儿黄疸有上述情况之一时,则属于病理性黄疸,需要及时查明原因,给予治疗。,病理性黄疸症状,宝宝出现了以上情况极有可能是患上了病理性黄疸。操作者应在新生儿出生后1-2周内严密观察黄疸的发生情况。观察时必须把新生儿放在自然光线下,如皮肤呈橘黄色、白眼球、四肢及手掌、脚掌已发黄,尿呈深黄色且能染黄尿布,大便色淡甚至发白说明黄疸已经超出生理性黄疸范围,应该立即报告医生。,病理性黄疸治疗方法,药物疗法 蓝光疗法 换血疗法,病理性黄疸的预防,1、妊娠期间,如果孕妈湿热,也会导致宝宝容易出现黄疸。所以妈妈怀孕的时候要注意饮食有节,不要吃过量的生冷食品,不过饥过饱,并忌酒和辛热的食物,以防损伤脾胃。 2、宝宝出生后就密切观察其巩膜黄疸情况,发现黄疸应尽早治疗,并观察黄疸色泽变化以了解黄疸的进退。 3、注意观察胎黄婴儿的全身症候,有无精神萎靡、嗜睡、吮乳困难、惊惕不安、两目斜视、四肢强直或抽搐等症,以便对重症患儿及早发现及时处理。 4、注意保护婴儿皮肤、脐部及臀部清洁,防止破损感染。,母乳性黄疸病因,母乳性黄疸的病因迄今尚未完全清楚。近来多认为与新生儿胆红素代谢的肠肝循环增加有关。一般认为,新生儿小肠内的葡萄糖醛酸苷酶,含量多(经过检测确认),活性高。这种主要来源于母乳的酶,可催化结合胆红素变成未结合胆红素,此过程在新生儿小肠内进行,加上小儿肠蠕动相对慢,使大量应排泄的胆红素被这种酶解离成未结合胆红素,吸收增加,即出现母乳性黄疸。,母乳性黄疸分类,母乳性黄疸一般可分为早发型及迟发型两种类型。早发型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出现时间及达到高峰值的时间相似,即在出生后的23天出现,并于第46天最明显,然后在两周内消退。然而,从临床实践来看,母乳性黄疸的最高值要超过生理性黄疸。迟发型者出现的时间较晚,常紧接生理性黄疸之后发生,也可能在生理性黄疸减轻后加重,也就是说母乳性黄疸常在宝宝出生后7-14天出现。,母乳性黄疸临床表现,生后母乳喂养无其他原因而出现高胆红素血症者,胆红素常可达256.5342mol/L新生儿一般情况良好,吃奶佳,生长发育正常。黄疸可持续3周3个月。,母乳性黄疸诊断,1.母乳所致黄疸一般在生后45天出现皮肤、粘膜黄染,无其他异常,黄疸逐渐加重,生后1015天中未结合胆红素可达171513umol/l。如继续哺乳,升高的胆红素可持续410天,然后缓慢下降,312周恢复正常水平,黄疸完全消退。若停止哺乳,于48小时内血清胆红素可明显下降。 2.新生儿在生理性黄疸后持续不退或减退后又加重,停止母乳喂养后48小时,胆红素下降50%,则可确定诊断。 3.如再恢复母乳喂养,胆红素又升高1751umol/l,但不会达到原来的高水平。 4.在肝功能正常条件下需要与溶血、感染引起的黄疸相鉴别。,母乳性黄疸治疗方法,早发型母乳性黄疸要鼓励频繁喂奶,避免添加糖水。晚发型母乳性黄疸因很少引起核黄疸,如果血清胆红素257mol/L时可暂停母乳3天;342mol/L时则加光疗,,母乳性黄疸的预防,应密切观察皮肤黄疸情况,以便及时诊断和治疗。注意过早出现或过迟消退或黄疸逐渐加深或退而复现等情况。,问题,新生儿黄疸分类 治疗方法 黄疸的预防,谢谢聆听,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主要经营:网络软件设计、图文设计制作、发布广告等 公司秉着以优质的服务对待每一位客户,做到让客户满意!,致力于数据挖掘,合同简历、论文写作、PPT设计、计划书、策划案、学习课件、各类模板等方方面面,打造全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