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曲一、语言基础知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近年来,在种种灾难面前,各级政府防患未然,及时启动应急预案,力争把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到最低限度。随着大数据应用变得越来越普遍,数据泄露问题也变得更加突出。“大数据大泄密”,在今天看来,这不是耸人听闻。新兴媒体的概念与形成,早已超越了人们对“媒体”的传统界定,它无所不至,深刻地改变着你的生活状态,除非你不食人间烟火。“国立台湾博物馆”是台湾历史最悠久的博物馆,而最让人津津乐道地谈论着的就是它的建筑风格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希腊多立克式。就像语言的学习,学的只是理论,效果还需要自身去实践;现实中,也存在很多不可言传的现象。在博鳌论坛中,著名学者孔丽东就亚洲经济发展谈了自己的一孔之见,给在座的各位学者很多启示。A BC D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随着大数据技术成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们应该从一个比以前更大更全面的角度来理解事物,也就是我们要树立“样本等于总体”的新理念。B博物院关注公众需求,目的是以“定位国民终身教育,改善公众服务”为宗旨,结合观众年龄层次,不断创新社会教育形式,使观众人数持续增长。C尽管有完善的法律规定,但侵害女性员工正当权益的事件还是屡屡发生,特别是在私企民企,更是侵权行为的高发地,这类企业不应成为监管盲区。D部分救援队员用水管、灭火拖把等工具“对抗”明火, 部分队员在火势蔓延的方向将可燃物刨开阻断火势,经过3个多小时的努力,成功控制了山火。3填入下面文段空白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市场占有量的提升,的确可能导致“店大欺客”,_也不必夸大这种风险。真正的话语权在消费者口中。_是市场份额进一步增大的滴滴,_做不到绝对绑架消费者。_出行选择的弹性空间本身是非常大的,打车太昂贵了,消费者可以坐地铁,可以乘公交,真有急事了,还有传统出租车。所以_滴滴想傲慢,_消费者不认,市场压力一大,它还是会低头。A所以就算也事实是虽然但B但是纵使还是所以假如但是C却可能/原因是如果/D但哪怕也因为即便只要二、名句默写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荀子劝学中“_,_”这两句说明君子同一般人没有差别,只是善于利用各种客观条件罢了。(2)白居易琵琶行中“_,_”两句用莺啭花底、泉流冰下来描摹音乐,非常传神。(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用“_,用之如泥沙”对秦国贪婪掠夺而又肆意挥霍财富的行为提出了批评。三、曲5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折桂令九日张可久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注九日:又称“重九”,即农历九月初九,我国的传统节日重阳节。张可久:曾任典史等小吏,一生怀才不遇,时官时隐,仕途上很不得意,平生好遨游,足迹遍江南各地,晚年居杭州。此为张可久晚年之作。(1)下列对本曲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作品的前三句,写作者登高时所见之景,“秋”“归雁”之意象传达出困倦游子对功名未就、仕途失意的烦躁。“强整乌纱”表现了作者怀才不遇的苦闷。B“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三句,写尽了作者现在所居官场宴客场景的繁华热闹,采用了实写的手法。C“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 是作者有感于眼前之景,有思于今非昔比的境况而发出的深沉感慨。D面对已凋谢的黄花,连蜂蝶都要发愁,作者感叹:人生易老,好景不常,游子不要留恋他乡。E综观全曲,一个“思”字贯穿全篇。语言清丽,对仗工整,清雅自然,具有典雅蕴藉之美,堪称元散曲中的精品。(2)作品末尾三句化用宋代词人秦观满庭芳中的句子“斜阳外,寒鸦数点,流水绕孤村”,表达情感颇具特色,请结合全曲作简要赏析。答:6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黄钟人月圆倪瓒伤心莫问前朝事,重上越王台注。鹧鸪啼处,东风草绿,残照花开。怅然孤啸,青山故国,乔木苍苔。当时明月,依依素影,何处飞来?注越王台: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南,为当年越王勾践点兵复仇处。(1)简析“明月”这一意象在全曲中的作用。答:(2)这首元曲在写景上很有特色,请简要分析。答:7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越调凭阑人金陵道中乔吉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1)这首小令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作者形象?请简要概括。答:(2)此曲构思奇特,写法巧妙,试从表现手法“移情及物”这一角度对这首元曲进行赏析。答:8阅读下面这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双调庆东原京口夜泊汤式注故园一千里,孤帆数日程,倚篷窗自叹飘泊命。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一夜梦难成,三处愁相并。注汤式:生卒年不详,宁波(今属浙江)人。元末曾补本县吏,后落魄江湖间。明成祖朱棣时曾为文学侍从。(1)找出这首元曲的诗眼,并阐释其具体含意。答:(2)简要赏析曲中“城头鼓声,江心浪声,山顶钟声”三句。答:答案精析1D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这与句中“在种种灾害面前”相矛盾。耸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震惊。使用正确。无所不至:没有达不到的地方,也指凡能做的都做到了(用于坏事),含贬义。句中用的是前一种意思,使用正确。津津乐道:指饶有兴趣地去谈论。此处“道”与句中“谈论”语意重复。不可言传:不能用言语来说明。使用正确。一孔之见:从一个小窟窿里面所看到的,比喻狭隘片面的见解(多用作谦辞)。句中使用属于谦敬错位。2AB项句式杂糅,“目的是以为宗旨”杂糅,“目的是”和“以为宗旨”二者保留其一。C项成分残缺,句中滥用介词“在”致主语残缺,应删去。D项表意不明,可在“成功”前添加“他们”。3D解答此题,结合“的确可能”“也不必”两句之间的转折关系,可排除A项;由空与空结合,关联词语应为“哪怕/就算也”。故答案选D。4(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难(3)奈何取之尽锱铢5(1)ABA项“秋”“归雁”之意象和“强整乌纱”的动作传达出困倦游子对家的思念。B项“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为官时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2)作者在此以景结情,写出眼前的凄清之景:回首茫茫天涯,只见一抹斜阳,几只远飞的寒鸦。这是景语,又是情语;渲染了一种凄凉的气氛,有助于思乡主题的表达。这既是实景,又是作者大半生人生路途的写照。苍凉微茫的景色,反映出作者漂泊无依的情怀,倦客之心、思乡之情溢于笔端。6(1)“明月”是当时的,寄寓作者对故国往事的追怀;作者用明月的亘古不变反衬世事的变迁、朝代的更迭,表达昔盛今衰的感慨。(2)一句一景。“鹧鸪啼”“东风草绿”“残照花开”等,每一句都是一个画面,产生多个画面重叠展现的效果。虚实结合。实写重上越王台所见到的景物,如“东风草绿”“残照花开”“乔木苍苔”等,虚写在越王台上所想到的过去景物,如“当时明月”等。虚实结合,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愁情。7(1)这首小令塑造了一个落魄困顿的作者形象。(2)“倦”“愁”,借鸟儿道出作者心曲。听到鸟的啼声,不禁想到“鸟倦飞而知还”,自己却奔波于途,走过一村又一村,有家不得归。作者不说自己对漂泊生活感到厌倦,而说鸟儿知倦;不说自己哀愁,而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药剂学科研伦理与合规性试题及答案
- 未来趋势健康管理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药理作用机制考题及答案
- 生字闯关考试题及答案
- 肺结核分型试题及答案
- 卫生管理考试成功的要素试题及答案
- 病理技术面试题及答案
- 育婴师职业生涯规划试题及答案
- 病理学试题及答案
- 激光技术在新能源领域的应用试题及答案
- 期中(试题)-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2024)英语三年级下册
- 2025-2030中国煤焦油杂酚油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新版食品安全法培训课件
- 2025年高考物理专项复习:电磁感应综合题
- 第13课 亚非拉民族独立运动 课件(共26张)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2020-2025年中国辽宁省风力发电行业发展潜力分析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 东湖高新区2023-2024学年下学期期中七年级数学试题(含答案)
- 劳务派遣劳务外包项目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定额〔2025〕1号文-关于发布2018版电力建设工程概预算定额2024年度价格水平调整的通知
-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考研(第3版)郑永廷配套考试题库及答案【含名校真题、典型题】
- 一种基于STM32的智能门锁系统的设计-毕业论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